不可否认,就是因为美女的号召力,选了这电影看。
有看过这玩意的小说,印象中前半部分差不多,后半部分大修改。
这年头,能看的国产片已经没有了,所以,要看就干脆看美女得了。。
一个俺不知道应该算大还是小的公司。
说大嘛,可以从总裁身上看出来。
有豪宅,然后在里面搭个帐篷睡。
几辆车,然后再加上游艇。
包了最顶楼一整层的作为办公室。
说小嘛,一个总裁开会,部门级经理参加。
关何润东一个刚进公司的小程序员什么事,还是说全公司就一个部门开会做一个项目?
其实就是为了娱乐。
为了看现实中没有的玩意儿。
不然,看电影做什么,好好过生活就行。
最后,我得说,小爱的造型比艾玛好很多
1、一个是艾玛(超我),一个是小爱(本我),又是人格分裂。
2、小爱很喜欢穿彩色丝袜,咖色、灰色、粉色。
对穿衣搭配还是有点借鉴意义的。
我承认,我纯粹是冲着何润东去看的这部电影。
偌大的电影院里,只有我弟跟我两个人。
我俩啃爆米花的声、我每每看到何润东的花痴声、对于电影中出现的每个场景地点的推断声以及我俩的无奈声构成了我对整部片子的回忆。
画面很美,这再次印证了大连这个城市,还是十分的上镜的。
熟悉的友好广场大玻璃球,不知道是新玛特还是和平哪儿的汤姆熊,星海广场的华表,道路,还有那我踏过无数次的砂石海滩,还有那徒步走过的滨海路。
至于剩下的陶虹所在的咖啡馆,我实在是猜不出这是哪里,那相亲去的酒店业无从得知。
看完影片后,我跟我弟还一度引发了关于男主角是否应该离开的真理大讨论。
当然,结论是男生女生真的是不同星球的两种怪物,没有道理可谈。
至于一直贯穿电影始末的乞力马扎罗的雪,我还以为大手笔的导演会最后让男女主人公在白雪皑皑的山上来一个动情的拥抱,以此收尾。
不料最后只得到一个结论:乞力马扎罗咖啡是酸的。。。
也罢。
心里也是酸的。
不管怎样,何润东,我这个后偶像期的大龄花痴女也算顶了你一回。
【电影】《我的美女老板》:去乞力马扎罗看雪看这部电影是因为它的主题曲MV,但看完之后才知道电影和MV并没有一致的剧情和结局。
之所以想写点什么,并不是因为电影本身。
它只是一个在梦中才会做的梦,编剧鼓足多大勇气才能够杜撰一个发生在电动车与跑车之间的爱情故事。
全剧都很平缓,只能算是冗长偶像剧的一个片段。
男主角相亲没钱买单,给小姨买卫生巾送进女厕,还有饭馆老板的一句“都是80后吧,做人的差距怎么这么大呀,亏你还是个爷们啊,你让我郁闷”……这一切后现代主义拼凑在一起的时候,我实在是感到无力!
唯一让我提神的是多次出现的《乞力马扎罗的雪》,以及女主角房间里气球系着的一个个小梦想。
她的童年只有钢琴,只有插花,只有茶道,只有一个人;她没有跳房子游戏,没有“一二三,木头人”游戏,没有朋友。
这让我想到一个关于“得失”的人生哲学。
昨晚上我鬼使神差的听起了广播,彷佛发现了另一个奇妙的世界。
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在你身边的幸福你一直没有发现,当你偶然触碰时,才会感受到它的温暖与真实。
每一次刷新豆瓣和人人的时候,你会发现身边每一个人都在做着自己的事情,都在自己的圈子里祥和安静的度过,而彼此的世界却是陌生的,难以想象的。
人生很短暂,当你选择拥有怎么样的人生的时候,注定会失去另外的不一样的人生。
就像这个我们早就看腻的世界,只要你在眼前放上一张透明的有色塑料片,你就会看到另一种美。
一直在思考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一些微妙的事情,同一班地铁,需要数百人集体做出选择,你们才可能处在同一个空间里前行,其中任何一点改变都将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你的现在和将来。
我一直在想我最初是怎么接触《文艺生活周报》的,因为豆瓣,因为缘分,因为我来北京,因为我上大学,因为我中学每一天的学习,因为我的出生……一切的一切都可以追溯到遥不可及的年代。
但骨子里谁都不可能知道将来发生些什么,环境影响着我们,我们也反过来影响着身边的一切。
我试图沿着这条让人崩溃的死循环去挖掘一些可做为话剧素材的东西,但脑运算能力太差常常死机。
小北在先看《柔软》还是《登月》之间做出了选择,即使最后都能看完,但在不同的顺序不同的时间下,收获和感受肯定已经发生了变化。
更不必谈这个过程中改变的人和事,以及和他一起看戏的观众。
我似乎竭斯底里的有点儿过于神经质了,但我不承认这是景甜为童年流出的那滴泪引起的。
这些天一直在接触这样或那样的思想冲击,最后在这部电影里的一张黄色薄片和一滴泪中找到了出口。
客观上讲,这不是一部好电影。
但对于我而言,它出现的时间,出现的地点以及影片中无关紧要的几秒钟打动了我。
它对于我,已经足够!
能不能去乞力马扎罗看雪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会在屋子里放满气球,有一个气球上系着一张写有“我想去乞力马扎罗看雪”的梦想卡片,这就够了!
不知道为什么,小时候在电视上看过一段这个电影后就非常喜欢,以至于后来每年都会去网上搜着看一遍,还因为这个电影去买了很多彩色糖纸的糖果,模仿小爱的样子收集彩色糖纸,以及幻想着去乞力马扎罗看雪,还有小爱房间里装饰,总以为长大后就可以拥有这样的房间,小时候的幻想总是那么的美好……现在想想,那时喜欢的更多是对剧里小爱物质生活的向往,那种美好的小资情调?
气球…帐篷…就很文艺,我现在还是很喜欢,只是现在很清楚那得需要怎样的物质条件才能满足,而不是小时候幻想的,长大了就可以拥有。
一晃竟是十几年过去了,长成了很现实的大人,突然想起这部电影翻来重开,啊…真的是感受到了长大了足够现实了,小时候如果打分我肯定是要打五分的,现在只想打两分,两分是为景甜,她真的很美很好看很可爱,多的那一分就是为我怀念的童年吧…现在的我并不觉得现实里会有这样的男女主桥段,就算有我也非常的不认可,我会觉得这个女的疯了才会去…呃…倒也不是大雄他不好,他很好,只是他配不上小爱,反正我是这样认为的。
这样对比前几天看的《最好的我们》,真的再次暴击到我,告诉我自己我是真的长大了,被社会打磨摧残的是多么的现实啊,大概都是小时候很喜欢的电影电视剧桥段,只是现在的我看起来,觉得令我一言难尽很是无语,只想疯狂吐槽!
可悲哦,终究是长成了自己不喜欢的大人的模样…
看看还行 剧情太假
一男一女,一个童话般的故事,偶像剧,满足了很多人的想象,特别是男孩子的想象。
一个青蛙和公主的故事。
现实中青蛙很多,但能碰上公主的青蛙却很少,而且很多机会还贡献给电影中的各个男主角。
片中何润东所扮演的大雄和印小天扮演的室友,是目前很多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一个比较普遍的状态。
无房无车无女友的“三无”人员,惨点的同学连工作的没有,钱包里没有第二天的早餐钱。
但难能可贵的是,再苦再累,他们都没有放弃。
人生得一“小爱之父”足以。
小爱,大多数时间里看起来真是一个“富二代”,名车,豪宅,卡里永远刷不完的钱,动不动就是六位数以上……永远是那么的潇洒,那架势,电玩、台球样样精通,羡煞旁人哟。
艾玛,精明能干,女强人,高贵逼人,那般的冷静,从容,那样的工作能力与工作环境,何尝又不是他人梦寐以求的呢?
小爱,有小爱的烦恼。
艾玛,有艾玛的难处。
当小爱与艾玛合体时,我更加感慨高处不胜寒,仰叹乞力马扎罗山之高。
她们的合体在片中无疑是成功的,起码基本上是成功,有小女生的刁蛮可爱,也有女强人的精明干练。
多少人会感叹?
得一小爱足矣,得一艾玛亦足矣,二者皆得,岂不美哉。
大雄是幸运。
因为他三者都得到过。
“大雄”这个名字出现在字幕上,我大脑里马上就想到《机器猫》里的大雄(也就是康夫)。
善良,而又弱小,那就与剧中何润东所扮演大雄刚出现时的形象是一样的,被人追打、误认,显得无助,显得委屈。
但,他们都很坚强,起码都能勇敢的面对。
漫画中,无论被大胖打了多少次,在下一集大雄又是那么灿烂。
《我的美女老板》情节大体还是比较老套的,看一遍也就可以了。
乞力马扎罗山咖啡为什么是酸味的呢?
没有看过原版的小说,完全是因为[好好就好]的mv已经吸引了我的眼球才在成都首映这天屁颠颠一个人去看的。
小爱&emma。
她有时候很冷漠,不苟言笑。
着职业装高跟鞋。
没有亲和力,严肃认真让人敬而远之。
做事干净利落一丝不苟。
她有时候很热情,笑容甜美。
只要是玩儿她都擅长。
计较的东西很少,调皮却极具正义感。
我喜欢这样子双面的孩子。
透过她,看到了潜藏在每个女孩子体内的两个自己。
大熊。
他一开始的时候很苦恼、时运不济。
被餐馆老板误会,摔个四仰八叉,失业,还遇上这么一个刁蛮任性的丫头。
无奈的每天陪她疯玩,24小时的随时差遣。
慢慢的他很期待。
电话震动的那一刻开始激动,想陪她玩,想被她差遣。
他让她改变,她给他好的工作机会。
最后他选择了逃离,为了能给她幸福独自去创业。
这就是一个有所担待的男孩子应该经历的过程。
学着爱,爱上爱,面对了现实,更有了责任感。
影片很时尚华丽+小资。
剧情很迅猛空洞+泡沫。
不如MV带给我的感动。
非常好
之前看过挺多的豆瓣影评,总结了一个规律,无非就是中国拍的片垃圾,国外拍的片牛B,我就想愤青们怎么这么多呢?
这个片子本来就不现实,又不是真实纪录片,就是一部成人的童话剧,一个YY的理想世界,但是电影的目的是什么,让大家开心就可以了呀。
你敢说你看这片子的时候一点都没有笑?
不可能吧,那只能说你很悲哀。
你的心已经被你的阴暗面和愤怒吞噬了。
我觉得任何对生活充满乐观态度的人都会对这个片子会心一笑吧。
我本觉得此片俗气,抱着试一试的态度看的。
不过看后真的觉得挺好的。
我喜欢何润东的那份带有傻气的善良,我也喜欢景甜的甜美纯真。
这个故事在复杂的社会里面肯定站不住脚,只是一个理想的画面。
试想,在真实的社会中本就那么疲惫,回家打开这个电影看看真的能放松许多。
好,你说没深度,那你就不应该看这个片子,看名字你就知道没深度。
导演能让你放松下来,开心一笑,那就是成功。
你说恶俗,那是你对生活充满了愤怒吧,里面的富家女的人设我虽不敢苟同,但是他们的行为我还是能够接受的。
如果我深爱一个人,我也会做那些事情。
总之,一句话,我热爱生活,我年轻,我喜欢这部阳光的片子,虽然没有震撼,没有深度,但是就像有法国大餐有满汉全席有杭州龙井就不允许有油条豆浆了么?
这部电影,让我紧绷了一天的神经放松了,那么,我觉得这部电影就成功了。
至于豆瓣上面那些总是批判来批判去的人,我真的很鄙视你们,这么清高牛X要看深度,那看到这部片子的名字的时候,为什么要走进电影院或者点击进去看呢?
还有那些跟风的人,别人只是写一些反格调哗众取宠,为何要跟风呢。
只能说那些愤青们,你们很悲哀。
生长在母亲的土地上,只会骂母亲,你们又做出了什么贡献呢?
整天游手好闲就在网上发泄愤怒?
有本事自己拍一部电影出来呀 。
我只能说你们,很悲哀!!
多少钱请的编剧和导演?这剧情,这服装,这道具,这台词,神剧啊!这绝对不是地雷战,是天雷战。
热血煽情,兼有搞笑。
说神剧真的不至于,抗日时能以一人之力消灭几十个鬼子的英雄也不是没有,有些人眼界短浅没见过的事不等于不存在。虽然电影有逻辑不通的地方,比如把江浙的戚家军拿到胶东地区来说。不过电影嘛,又没说是完全根据真实故事改编,有艺术加工很正常啊!最重要的是,此剧的精神内核真的很棒!演员演技都很赞,煽情恰到好处,不多不少。虽然只是一部网大,但是比那些偶像剧肥皂剧可好太多了。整体3星半吧,多半星给愿意拍抗日题材作品的导演和演员。
谢苗演技确实越来越不错了,立意也选的不错,就是这个地雷战有点神话了,拍的还是有点抗日神剧的风格,另外这个地雷最后的场景也没咋使用,有点失败。也许导演看神剧能让人更爽,受不了这个诱惑吧。
就单场戏和画面的把握 还是可以的 剧本是电影的灵魂 谢苗长大了 还是那样的演技啊
毕竟是网络电影,不能要求太高,画面、特效在线。就是山洞里戚家军的盔甲太扯,保存350年的盔甲???不知道编剧安排这个干啥,抗日战争与戚继光抗倭梦幻联动?
😂
谢苗是不是又一个电影要上映跟谢霆锋的?
说实话,有点不适合拍抗战题材。你要是抗战就好好抗,搞笑就好好搞。有点不伦不类了。
我发现谢苗的网剧10部9部都很好
一星给谢苗 剧情差 手雷鬼子
啊这,抗日神剧
抗日年代可没有,纹眉纹眼线,这部剧,男女演员,主角配角统一标准纹眉,男演员小白脸,女演员都是花瓶,面容不匹配,差评……
传统抗战题材下竟然还可以拍出新的感觉,镜头流畅,叙事舒服,整体表现可圈可点。
一开始以为是抗战大剧,一转眼变成了喜剧,后来又变成了敌后村戏。跟老版地雷战天壤之别,全片地雷的主要作用就是一个地雷,核心还是打鬼子,外加如何让地痞骗子良心发现加入共产党。
这个片动作戏其实还可以,相比之前山东台那个地雷战电视剧,强太多了。。。当然神剧还是神剧就是了
把抗日片拍成神剧 应该就是现在很少有人看电视的原因之一
不看也罢
最后一段蛮感人的嘞,致敬先烈
还好啦,鼓励鼓励,致敬英雄!捍卫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