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约翰-特拉沃塔的最新电影。
在这部新片中,约翰-特拉沃塔已不再是我们印象中的那个走路犹如跳舞般优雅,跳舞犹如走路般自然的销魂男。
继《地铁惊魂》之后,约翰-特拉沃塔再度成为“恶魔男”。
约翰-特拉沃塔的这种外表转型并没有给他带来演绎生涯的第三春。
因为他这种风格的演员在这个年龄段再度大闹好莱坞的机率几乎为零。
但跟《地铁惊魂》中的那个恶魔扮相下的真恶魔Ryder相比,《巴黎谍影》中的FBI探员Wax可以说是一个恶魔扮相下的天使了。
与恶魔老棍儿配戏的是英俊小生乔纳森-莱斯-梅耶斯。
他在电影中饰演一个普通话说的有点蹩脚,但还是能让我们听的懂(至少,比《热带惊雷》中的小罗伯特-唐尼强太多了。
)的大使助理Reece。
这是一部R级的动作片,因此观众最在乎的还是动作戏。
对于一部B级动作片来说,5200万美元的制作成本确实堪称华丽。
半个亿的预算不仅使《巴黎谍影》请来了虽然严重过气,但瘦死的骆驼依然比马大的约翰-特拉沃塔。
也使《巴黎谍影》的爆破戏和飙车戏显得有板有眼,毫不含糊。
而曾经执导过《暴力街区13》和《飓风营救的》等动作片的导演Pierre Morel也是一个将简单粗暴视为美主儿。
因此,这部电影的动作场景总体来说还算说得过去。
如果说约翰-特拉沃塔十几年前主演的电影《变脸》中的枪战戏追求优雅、华丽以及墨迹的话,那么《巴黎谍影》中的枪战戏追求的则是凶狠、血腥和痛快。
属于吴宇森的枪战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恐怖分子Caroline是安插在大使助理乔纳森-莱斯-梅耶斯身边的毒蝎美女。
很明显,她跟乔纳森-莱斯-梅耶斯是真心相爱的。
但Caroline还会将毒蝎气质进行到底,这一点你可以放宽心。
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这是一部彻头彻尾的动作片,而不是一部言情片。
第二,女恐怖分子为了爱情放弃自己的信仰和理想,这违背当下反恐高于一切的主流与这部电影的主题。
第三,如果Caroline真的弃暗投明,那还能显示出两位主角的骁勇善战吗?
青年男性是这部电影的主要观众群。
这群人喜欢什么?
他们喜欢暴力、美女、以及汽车。
在这部电影中出现的香车并不少,但最显眼的约翰-特拉沃塔在手持火箭筒追逐恐怖分子时乘坐的那辆银白色奥迪。
这不是奥迪汽车第一次赞助欧罗巴电影公司的动作片。
但与在《玩命快递》中充当头号主角的奥迪车相比,这部电影中的银白色奥迪S8给人留下了更加深刻的印象,至少给我留下了更加深刻的印象。
文/金一
《巴黎腐影》:英俊精英文员小受遇见凶猛野性大叔攻,经过一系列我救你你救我的打打杀杀之后,小受开枪做了女三号。
结局是文员受和大叔攻在离开巴黎的飞机前甜蜜地下象棋,至此,终于体现了“From the paris with love”的主题。
以上,鉴定完毕。
奇怪,影片名字是《From Paris with Love》,而剧情中唯一的一段感情竟然是个骗局,而真正的主角似乎更应该是两个在巴黎打的出生入死的男人。
这样看来,《巴黎谍影》比《来自巴黎的爱》更适合做影片的中文名字。
如果不是那双坏坏的小眼睛,我甚至有点认不出眼前这个留着胡子、身材强壮、一身美国味儿的大秃瓢儿FBI就是当年《断箭》、《多面双雄》里那个超级反派-约翰*特拉沃塔,我看《巴黎谍影》,其实就是看他,看他依旧犀利的身手,这个大大咧咧、粗话连篇的FBI办起案来可一点都不含糊,片中的他鲁莽的外表下有一颗狼一般的心,总是能一下找到猎物的破绽并将其制服,让我想起初中语文老师讲鲁智深时用到的一个词:粗中有细,呵呵。
相比之下,影片中另一位男主角,约翰*特拉沃塔的搭档,完全是另一种风格,虽然做的是情报工作,也会经历生死考验,但想这么惊心动魄的毕竟不多,带有法国男人一贯的温文尔雅,彬彬有礼,而当他接手了这个棘手的任务、遇到了这个火爆的搭档,便无法抗拒的被卷进一个神秘事件中,考验重重、险象环生。
这两位风格迥异的男人撞到一起,必定要有一连串有趣又精彩的动作场面。
依旧是巴黎,这个美丽浪漫的城市今年来屡屡被众多动作大片选作拍摄地,但由于它面积的广阔,除了埃菲尔铁塔和凯旋门,在这么多电影中我们竟从没发现有雷同的场景,不过,我真的不喜欢法国的汽车,雷诺、雪铁龙、标志,这三个法国本土品牌占据了法国街道上大半个市场,老是那种圆不溜秋的水珠一样的造型,很别扭。
还有一点是片中的汽车,那辆凯迪拉克的SUV,每部电影中都会有一两部和主角一样抢镜的车子:比如《钢铁侠》中的劳斯莱斯幻影和奥迪R8,《007》系列中的阿斯顿马丁,《憨豆先生》系列中的迷你,《我是传奇》中的福特野马、《游龙戏凤》中的奥迪Q7,《导火线》中的宝马X5,《亡命速递》中的奥迪A8,奔驰S600、还有《变形金刚》《速度与激情》中的一大堆靓车。
其次,片尾那段高速路上飚车的戏也属经典。
呵呵,这样一部精彩的动作片,相信会给任何一位喜爱电影的人带来劲爆、过瘾的视觉感受,在此给大家推荐一下啦!
第一次看720P的电影,感觉还是可以的。
当然也有1080P的,但实在是下不起,一个电影十好几个G,哥没那么大的硬盘,也没那么快的网速。
其实720P的效果已经很好了,不用非得1080的。。。。
(咣!
一板儿砖拍过来)好书归正文,电影本身没什么好说的,比较典型的好莱坞商业片。
惊险,刺激,有追车,有枪战,有摔锅,有美女。
男主角体力MAX,武力MAX,技巧MAX,最不讲理的是生命值无限,任你怎么打也没用。
好像自上一部劫持地铁的电影开始,约翰特拉沃塔就告别偶像派了。
当年断剑里的奇酷无比的美国特种兵,也变成一个大秃头
看完这部电影以后我突然无意中看到了这部影片的英文名字“From Paris with love",这部影片的中文名字叫”巴黎谍影”,觉得中文和英文很不搭,一个看起来像浪漫爱情片,一个听起来明显是谍战枪战片。。。
中文名估计是大家看了影片的内容后觉得,实在是和电影内容不符,才改的吧把巴黎和爱联系在一起,用脚趾头也能联想到一个浪漫的爱情故事。
可是,这分明就是一部喜剧加动作片,我都分不清男主角到底是瑞斯还是瓦克斯如果主角是瑞斯,那明显的,瓦克斯这家伙果断的喧宾夺主了这哥们太酷了那块头,那光光的脑袋,还有那张脸,长得真像中国一明星徐锦江太像了一出场,太流氓了,满口的脏话,而且很嚣张·然后,简直帅呆了酷毙了,那一路下来,这哥们,男人!!!
太男人了!!!
还有瑞斯,这哥们也太搞了,抱着一花瓶演了半部电影,长得也挺喜剧的,尤其是那两撇八字胡,我真有种想给他剃光的冲动!
还有他和卡罗琳的爱情,恩,这小伙子是个重情义的家伙,我想,所谓from paris with love应该就是他和卡罗琳的那段爱情吧。
说实话,刚开始的时候我觉得她俩真是一对,卡罗琳应该是真的很爱他,他也是还有里面杀人的场景。。。
见一个杀一个,杀人就像杀蚂蚁一样,我实在是扛不住了比喝水还痛快顺便夸一下里面奥迪的司机,恩,车开得不错!
简直综合了一切烂片导演的噱头,符合了盲目崇拜的心态。
一上来,主角很忙,站在墙角按着电话键盘,随着敲门声(注意,此时不知道电话是通了还没通,人不管了),穿过办公室开门拿了一个女秘书送进来的文件。
镜头一晃,哥们原来还正在和BOSS下象棋。
my god,法国老板真是平易近人啊。
拿到女秘书文件,挨个读给老板听,周三见谁,周四G20峰会,周五见个国务卿……,我不仅想,哥们莫非是每周通知老板,你今天去见个谁谁谁,明天给我去开个会?
but,注意啦,but,老板说,没见我们有更重要的事吗?
想想也对,这么NB的下属,不得有个更NB的老板啊。
哥们回家接到老板电话,让他去装个窃听器,哥们说,小菜,但我得有东西啊。
老板说:“hold on,左口袋里呢”。
哎呀,真TMD的悬疑啊,对自己人都搞得这么魔幻,就不怕这哥们把衣服一脱,重要器件没了还是坏了,看来作风严谨是特工的必备。
“今天拯救世界了吗?” 老婆见面的第一句话。
想想中国的特工活得真孙子,干了大事还得偷偷摸摸,就怕别人知道。
但是,别说外国特工没操守,丫说了:“你知道我不能说太多”。
这种YY状态,恐怕能壮阳!
还没想完,人果然衣服一脱,go straight to dessert了。
ML归ML,工作也得干。
早上见着老板,先把日程表给出去。
“重点做了标注,其他都是普通事项。
”,老板说,“well done”。
莫非哥们今天第一天上班?
这种约定俗成的工作,还需要给老板解释?
要是每天给我同样来一段,我直接告诉him:“gun”。
来段作文模板:according to what discussed above,暂且不管口香糖的粘性太差以至要用订书机来钉窃听器不顾内部电子元件;申请A4的特工分不清血液和番茄酱;看见戒指的表情就像骂了句“你大爷”…… anyway,我关掉了它。
原谅我,如果不是这么拧巴的情节,我不会这么拼音、中英文夹杂,虽然我平日最讨厌这样。
一部不像法国电影的法国枪战片!
一开始还是欧洲的气息,但是随着典型的美国人登场,所有的情节就已经变成了一部美裔法国枪战片。
就从刚下飞机的骂骂咧咧,紧接着大开杀戒,连接卫星的高科技,激烈的打斗动作。。。。
似乎一部好莱坞电影的一切元素都齐全了。。。
看完了,就算了。
不会再去想起。
因为,这是一部美裔法国枪战片。
女主角倒在地上,凶恶的光头拿枪指着,连我都不能相信,女主角是卧底。
忽然发现玩世不恭的人活着真是潇洒。
本片前半部是普及中国话,告诉大家egg 中文发音为 dan然后是展示中国瓷器————青花瓷大花瓶接着是在一群裸体人面前开始枪战什么是拍档,就是你监视,我能去运动一下,时间还刚好合拍,然后我监视,你去让敌人练练拳脚。
后面就有趣了,爱的掩护,女人真狠,还是这男的太傻,爱真是厉害,冲昏人的头脑,让人奋不顾身人都死了,你还拿什么合影照片呢。
2010年吕克贝松监制《巴黎谍影的口碑在众多的欧罗巴出品动作片中属于上乘,故事节奏快,情节简单,看起来不用带脑子,为了讽刺希拉里专门找了个外在形象酷似的演员。
吕克贝松属于直男,拍起商业片不玩虚的,直男喜欢的情节不要钱的往里面加,帅哥美女、黑社会、贩毒军火、飞车爆炸,啥啥都不缺。
故事讲述一心要当外勤的CIA雇员,以大使助理的身份潜伏在美驻法大使馆,平时就干干换车牌之类的简单外勤,本以为这辈子就这样过了。
没想到远道而来的中年肥男带着他进入了一心向往特工世界。
约翰特拉瓦尔塔年轻的时候以歌舞片成名,迪斯科跳得夺人眼球,后来转型动作片也是很有帅大叔范的,不过身材管理一直是他的短板,中年开始肉眼可见的发福,吴宇森让他咸鱼翻身的《断箭》《变脸》都可以看到他典着肚子的出演动作戏。
后来的《油脂》虽然唱跳俱佳,可惜胖变形了。
《巴黎谍影》依旧是胖子,不过通过快速剪辑,观众还能接受胖大叔耍个帅。
从机场相遇开始,一老一少,一胖一瘦,一个不正经一个拘束,两个特工就开始历险,勇闯华人黑帮餐馆,用花瓶接毒品,两人带着花瓶玩转巴黎铁塔,历经枪林弹雨花瓶安然无祥的一段非常搞笑,中间还穿插偶遇女友被误解。
阿拉伯恐怖分子一段很是火爆,爆炸贝来,怕也不过如此。
公路飞车一段也是很猛,火箭筒轰炸挺爽。
紧接着帅哥一枪击毙恐怖分子女友处理的很快,但感情戏就差了些,比起《生死谍变》韩石圭开枪的那一幕动人心魄差了不少。
承诺一生只拍10部电影的吕克贝松早已经把誓言忘在脑后,甩开膀子当兼职,拍了怕有二十多部,不过他的电影水准一般都不差,虽然《碧海蓝天》《这个杀手不太冷》这样的杰作许久不见了,但《第五元素》《的士时速》等热热闹闹的商业片看起来也不错。
闲暇时,看一部吕氏出品的商业片,不失为一种放松的好办法。
毕竟,人家虽早已功成名就,依旧在努力向前,全力拍出观众喜欢的电影,比起骗钱的《非诚勿扰3》导演高明了不知道多少。
PS:《狗神》还没有看,据说很棒,不过因为上映时间不巧,加之国内观众对西片热度严重下降,在国产片的围攻下,票房不咋地,难为导演老人家专程来国内宣传。
看到他在见面会上毫不客气,怼的一嘴加生法语的二鬼子哑口无言,还是很痛快的,没想到一把年纪火气不减,保持这种心态,他肯定还能拍出好电影。
清纯菜鸟和Dirdy老鸟的搭配,一向是警匪片的典范。
故事是老吕出的,大概也就寥寥几句话吧,反正在这类影片里,故事是为场面服务的。
满嘴脏话举止粗俗的特工,傲慢无礼的政客,很符合欧洲人心目中美国人的形象,不过除了打着吕克贝松的旗号和巴黎铁塔外,影片基本上和法国没什么关系,飞车和爆炸在哪儿都一样。
吕氏风格还是很好辨认的,换车牌时我想起了Transporter,飞车戏时我还想起了TAXI里那个司机。
亚裔和中东人的地位大概在全世界都一样,不是黑社会就是恐怖主义,倒也不是故意贬低,不过那几句中文就很烂了。
约翰·屈伏塔演的老鸟对白下贱,动作风骚,眼神淫荡,充分显示了反恐怖主义工作对人性的摧残。
新手就嫩多了,简直就是一个年轻版的杰克船长,居然也留小胡子。
结局很有意思,告诉人们恐怖主义是没有谈判的余地的,另外,信上帝信真主信佛都好,千万别相信爱情,那会要了你的命。
还是中文片名好点 这个英文名实在是腐的很
法国警察依旧被各种侮辱,老乔还是又贱又萌,笑容总是很牵强的小乔,你的剑桥二级中文把我噎住了,另外奥迪司机大亮。。
这能说围巾,我也有
老套....女主角也难看....吕克贝松实在是=_,=...让人失望v_v...
约翰屈伏塔的造型还蛮好玩的
被JRM大哥那句蛋给雷到鸟...OOOORZ
敬请观看——强悍的男人是如何养成的。整部影片就是看牛B培养傻B如何装B。
A Royal With Cheese~~2星剧情 5星快感~
2011.feb.1九亭 DVD
警匪片的老套路,加入中东人、黑寡妇的恐怖袭击,结局还是邪不压正。就是男主最后那段表白太扯了,面对被恐怖主义宗教洗脑的情人,只一味重复着love又有何用。。。
前言不搭后语的脑残动作片,谍战你妈逼
纯粹的爆米花影片,没什么内涵。就连影片最后也给不了人惊奇。
好看~我爱塔塔~~so cute~
光头基佬传约翰·特拉沃塔+1
约翰·特拉沃尔塔比当年至少胖了100斤,不过为什么还是那么帅呢?好莱坞里长着一张嘲讽脸的特拉沃尔塔说自己第二没人敢当第一!无厘头无尿点的快节奏大片,法国人也能拍出这样的电影啊!
不加上談情說愛的炸彈客片段,我會更喜歡這部片...把她改造像是敵方高深莫測的性感女特務,再來個假死遁逃的場景,也可以替續集鋪梗嘛...就差那一點..
女朋友你去死吧,我有大叔来调教了!
呂克貝松開始像吳宇森轉型;屈伏塔還是一如既往的把我秒殺;小喬的胡子留得很性感,給了我蓄須的藍本。以上。。。
真快真帅真搞笑真好看,本来之前20分钟那么多和他女朋友的cliche戏我都看得不耐烦了,之后发现拖泥带水简直是和这片子最不沾边的形容词了!
mb 真难看 看到John装逼那段就放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