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了一部很猛的申奥片,详见 钛猛了,今天看的这部,片名也很猛,叫做《羊惧》:
如果在以前的那个年代,看电影要先到电影院窗口向女售票员说出要看的电影,港台的片商,一定不容许有人这么任性地翻译片名,因为肯定有人不好意思说出这两个字而影响到票房,你看咱们大陆就正正经经地译作《羊崽》。
说到观影感受,如果要和《钛》二选一的话,我会选这只羊。
羊懼(Dýrið,2021)自譯預告片_腾讯视频各国的申奥片才看了两部,就有惊喜,对角逐明年(2022)奥斯卡最佳国际影片的这份已知的片单充满期待:香港《媽媽的神奇小子》(2021)台湾《瀑布》(2021)韩国《摩加迪沙》(모가디슈,2021)日本《驾驶我的车》(ドライブ・マイ・カー,2021)冰岛《羊崽》(Dýrið,2021)法国《钛》(Titane,2021)意大利《上帝之手》(È stata la mano di Dio,2021)挪威《世界上最糟糕的人》(Verdens verstemenneske,2021)芬兰《六号车厢》(Hytti nro 6,2021)墨西哥《火之夜》(Noche de Fuego,2021)加拿大《醉鸟》(Les oiseaux ivres,2021)巴西《私人荒漠》(Deserto particular,2021)奥地利《伟大的自由》(Große Freiheit,2021)德国《我是你的人》(Ich bin dein Mensch,2021)俄罗斯《松开拳头》(Разжимая кулаки(2021)丹麦《逃亡》(Flugt,2021)阿根廷《入侵者》(El Prófugo,2020)澳大利亚《石榴的怒号》(When Pomegranates Howl,2021)伊朗《一个英雄》(قهرمان,2021)比利时《童一个世界》(Un monde,2021)瑞典《虎》(Tigrar,2020)
A24 公司制作和发行的电影散发着一种独特的气质,有别于传统的暴力血浆和吓人的俗套,往往给观众耳目一新的体验,《仲夏夜惊魂》《遗传厄运》《灯塔》《圣人莫德》等等,莫不如此。
而今年这部来自冰岛导演的惊悚题材《羊崽》同样不例外,曾入围今年戛纳电影节“一种注目”单元,并拿下原创奖。
看过冰岛电影的朋友一定会对独树一帜的风景地貌留下深刻的印象,而这部导演处女作同样在此不遗余力。
全片充斥着荒凉冷峻的自然风光和空旷寂寥的环境,遗憾地,这个故事的情节就和它的风光背景一样寡淡稀薄。
影片讲述在圣诞节前夕,一对丧子的牧羊人夫妇收到一份意外的礼物:一个半人半羊的婴孩。
他们把她带回家当作女儿般抚养,羊崽给这个家庭带来了欢乐,而未知的恐怖力量正在摧毁他们。
这个荒诞的故事因有神话传说的暗示足以引申出各类奇怪的解读,诸如结尾出现的羊神、三个角色的名字等。
不过,情节太过单薄,仅仅是短片内容的延长,引入大量冰岛风光的空镜头和含义不明的角色(男主的哥哥)来拉长篇幅,导致节奏过于缓慢和沉闷。
实质上,这仍然是一对夫妇如何走出丧子阴影的常见叙事框架(时光机、婴儿床、女儿墓碑);导演往其中填充进人与动物关系的反思。
天真可爱的半羊人造型、温情脉脉的家庭气氛均在明示人与动物和平共处带来的生态和平。
不论人类出于何种居心粗暴虐杀动物,只会招致如影片结局般血腥惊悚的后果。
这个意外反转的结局意味深长,凸显出寓言意味,也强调了人类残忍猎杀动物带来的可怕影响。
伦理暗喻片。
以为是上帝的恩赐,其实只是外邦异族的意外入侵而已。
以为站在制高点,可以左右其它族群的情感,没想到被外族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真是极大的讽刺。
我想电影想反映应该就是人与自然的平衡共生,不需偏颇,不需不屑,毕竟万物有灵,有心的伤害总觉得充满了私心和强权,不可取。
男女主一起生活在一个农场畜牧着一群羊,修养工作就是开垦土地,养着羊。
一次他们在与给一只羊接生时,发现生出来的羊宝宝是羊头人身,于是女主就以为这是上天给予的礼物,把它抱了回去,当婴儿一样抚养。
男主一开始接受不了,但是在慢慢的生活里,他也开始慢慢的接受了这样的生活。
一次,在外闯荡的男主哥哥突然回来,打乱了他们的生活,首先是对羊宝宝满是质疑,但是当男主告诉他,他可以住下来,但是不要打乱他们的生活后,他也开始慢慢接受羊宝宝。
但是当他说出他看到女主枪杀羊宝宝的母亲时,女主毅然把和她暧昧不清的男主弟弟送走了。
但是就在她回来的时候,男主被一个羊头人身的怪物枪杀,并带走了羊宝宝……北欧的山区景色如梦如幻,万里如洗,纯洁安宁,真是一方养人的沃土,让人心向往之。
山坡上偶然灵魂的好多小墓碑,应该是男女主夭折的小孩吧,女主深情地祭拜,并要羊宝宝也祭拜一下,应该是个重要的地方,不难猜,虽然影片没有重点说。
女主野蛮地杀死母羊,我觉得有点不应该,换位思考就不会这么做,毕竟母羊也是护犊情深啊!
还有男主的哥哥本来要射杀羊宝宝的,后来为什么没有动手?
难道是羊宝宝太可爱了,下不了手,还是因为什么?
不过这个羊宝宝是做得蛮可爱的,好像一只是手,一只还是蹄子,虽然一句台词都没有,但是演得很可爱,真心不错。
原文发布于公众号【与牛大力饮茶】,关注公众号,回复“北欧惊悚”获取资源 世界尽头的冷酷仙境是这样的地广人稀,方圆几里就一户人的冰岛。
清冷的山脉、湖泊。
在极昼下喂羊、放羊、剪羊毛、看山……不能更舒服。
但这些无法弥补农场主夫妻的丧女之痛。
这是2021年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获得原创奖的冰岛电影《羊崽》(台湾译名比电影本身更惊悚,《羊惧》。
脑补一下,“今晚我们一起去看《羊惧》好吗?
”)。
海报各种戏仿圣母像,与人物设定形成反讽
羊妈妈生了小羊羔,女人就把小羊羔抱走,当自己的婴儿抚育,还用死去女儿的名字叫她。
一开始丈夫也觉得不妥,但亲子之间的亲密感觉让他欲罢不能。
羊妈妈一次次在羊崽卧室的窗外叫喊,想找回自己的孩子。
女人妒忌且担心“孩子”再次被夺走,一枪崩了羊妈妈。
埋尸过后,若无其事地跟死者的孩子玩耍。
最后,丈夫也被男人形态的公羊以牙还牙。
这部片之所以被网友打低分,大概是因为他的叙事太过松散。
明明3分钟可以讲完的短片,偏偏拍了106分钟,讲了一个显而易见的主题:人对自然的巧取豪夺,终究会被自然报复。
外延到更宽泛的范围,剥削与被剥削、违反人伦等主题。
但本片的看点也在于,当暴力、虐杀在宁静如亘古之初的自然环境上演时,回响来得更为震撼。
(羊崽)这部电影里,唯美的画面,极简的风格里,上演了大量的隐喻。
英格瓦:“听说现在都能时空旅行了。
”玛丽娅:“哦!怎么做到的?
”英格瓦答道“还没有,只是理论上的,只是理论上说可行。
”玛丽娅“那得有人去研究怎么具体操作。
”英格瓦“或许吧!现在我倒是不着急想看到未来,我对此时此地的生活很满意。
”玛丽娅“我觉得可能做到,回到过去吧!”英格瓦“嗯,那倒是。
”玛丽亚和英格瓦在餐桌上的这段谈话确实很有深意呢。
玛丽亚对时空旅行的向往,很大程度上源于她对过去失去女儿的深深悔恨和痛苦,她可能幻想着如果能回到过去,就能避免那场悲剧,重新拥有女儿。
当羊首人身的羊崽诞生时,它们先是一脸惊慌后,竟然有点暗喜,彼此眼神交流间,又默契地决定了什么,刚出生的羊崽被它们抱走。
她对羊崽的接纳和抚养,表面上是一种母爱的体现,但实际上也包含了一种自私的掠夺行为。
她把羊崽当作自己失去孩子的替代品,还为羊崽取名为艾达,艾达正是它们女儿的名字,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来弥补内心的伤痛和空缺。
(当玛丽娅抱着羊崽.哼唱着摇篮曲的这一慕)她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当母羊时不时的在窗外呼唤着羊崽时,母羊的这种行为充分的体现了它对羊崽深深的母爱和不舍,而它们却对这种自然的母爱进行践踏和剥夺。
母羊最终被玛丽亚射杀,则更加凸显了这种掠夺的残酷和无情。
第二篇章当“英格瓦”领着“皮特”进屋时,对着“玛丽娅”说“有客人来了。
"玛丽娅说道“是吗?
”当“皮特”出现在“玛丽娅”面前时,她说道“你又来了。
”皮特“看到你真好。
”玛丽娅“坐吧。
”他回道“谢谢。
”从两人这段简短的对话和语气氛围中,不难看出,它们以前应该有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还有一短话,展现出皮特对玛丽娅的爱昧。
当玛丽娅问皮特“要来点咖啡吗?
”皮特“要。
”他伸出了手,触摸了玛丽娅的脸。
她说道“别这么做!”皮特“我看到了你昨晚洗澡了,你没关门,是不是希望我溜进来偷看你?
”从皮特偷看玛丽娅洗澡,以及两人的对话和皮特的行为,皮特还趁着哥哥英格瓦酒醉挑逗玛丽娅,就这几点就已经充分展现出了他内心深处的欲望,这种欲望与他对摇滚音乐的痴迷,与(潘神)的形象不谋而合。
潘神作为西方神话中的形象,羊首人身。
而皮特(潘神)?
那艾达呢?
无疑是潘神的孩子。
隐喻中,艾达就是皮特与玛丽娅不伦的产物。
当玛丽娅抱着羊崽,唱起摇篮曲时,英格瓦看她的眼神,很是奇怪。
他在车上的痛哭,或许……他是为了维系家庭,也为了妻子,逼迫自己咽下委屈,去爱上这个“他人的孩子”。
潘神所用的猎枪看似是英格瓦自家的,暗示着英格瓦家庭的悲剧与皮特(潘神)的介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表面上看,《羊崽》充满了宗教隐喻,显得高人一等,但在我看来,这已经是A24的老套路了。
从《遗传厄运》、《仲夏夜之梦》、《绿衣骑士》再到这一部,讲述的无一不是古老宗教对人的残害。
刚开始接触这类片子的时候,我也是不明觉厉,看多了以后我就觉得欧美人民太可怜了,被自己相信的东西坑害到家破人亡,何苦来哉?
你们比我们更需要无神论。
再这样下去你们都快没人了。
所以现在我看《羊崽》这样的片子,虽然内心还是会不安,但我知道这种制造不安的手段已经是老套路了,也就是A24反商业片的套路,结果反出了自己的套路来。
这样我就安心地等待不安的到来。
对于故事本身,我认为总结起来就是『她作他受』四个字,简简单单。
而且我认为把羊孩换成马男更有意思,起个名字波杰克,多酷。
开玩笑了,羊在人家北欧的宗教里有着崇高的地位,有个叫潘的神,就长成羊头人身。
但我不明白的是,为什么明明是女主造的孽,潘大人却把男主杀了?
而且还是枪杀,你那么孔武有力,一拳不就能把男主抡死了?
人家也没得罪你什么,你把他推开,把羊崽带走不就行了,非要取人性命。
你这头羊,不讲道理,大大滴坏。
你不是潘神,你是灰太羊。
半人半羊的潘神最后时刻登场,杀死了丈夫,带走了女儿,给这部完全没有情节高潮的“悬疑片”画上句号。
这几乎是整部电影唯一突出的隐喻符号,暗示和潘神代表的含义有关。
比如在希腊神话里,潘神是牧神,庇佑羊群和牧羊人。
从这个角度看,失去女儿的女主从羊群那里得到一只美羊崽作为情感上的弥补是可以理解为牧神的礼物的。
但母羊却一直在讨要它的孩子,女主为了据为己有将其杀害,而这一幕又恰好被丈夫弟弟目睹。
从这一刻开始,我认为突然冒出的弟弟就和美羊崽有了隐秘的联系。
小叔子到来后,偷看女主洗澡,语言挑逗女主,近距离性骚扰,还有打鼓那段和音乐录像带都体现出他擅长音乐。
这两点又恰好和潘神在神话中的形象一致:懂音乐且好色。
而在传说中,潘神的求爱几乎都是失败的,它的引诱和追逐屡次被拒绝。
这一点和女主多次拒绝丈夫弟弟乃至最后把他关起来送走也相吻合。
而到了第三章,女主最终失去了一切,但她并未亲眼见证潘神夺走这一切的过程。
只是最后独立于旷野,茫然四顾,神情惶惑中带着些许不安。
这仿佛又暗合了潘神另一个含义:恐惧之神。
英文词汇panic(惊慌)即由Pan而来,指让人有一种凭空就会感受到恐惧战栗的魔力。
片尾冰岛几无人烟的荒原与冰岛长年缺乏日光的阴冷交叠,雾气迷蒙,风利似刃,这种被好像从未存在的事物撬动出的不安感被烘托到极致。
所以我不觉得这是一部影片,更像是一篇被影视化了的潘神神话。
所以被分成了三个章节,这三个章节并非是递进或者转折的情节,而有可能是对潘神不同形象的展现。
那丈夫为什么被杀掉呢?
我的猜想是丈夫未必被潘神所杀,也许是丈夫自杀,女主为了合理化丈夫的行为,幻想出潘神报复的可能。
也许艾达也从来没有存在过呢?
😏
总评分没过6这么低属实是没想到的,这种娓娓道来的“慢”个人还是挺喜欢的(据说制片有贝拉塔尔参与这就难怪了;不过也可能全片人少动物多,缓解了个人所有的观影烦躁——毕竟那么多可爱的羊羊还有那么聪明的狗狗傲娇猫猫,怎么吸也不会腻)不过贴上恐怖悬疑的标签可能会让很多带着预期观影的群众认为这是标题党吧。
抛开事后被科普了小到三角恋大到人类种族甚至人与自然的矛盾引申不说,观影过程中,被残酷现实毒打得过分低俗的我其实结尾之前一直有点怀疑影片暗示丈夫侵犯了羊(我有罪,开头光顾着吸这么多羊了,就没咋关注人类,没注意羊圈门打开时,丈夫好像是和妻子在一起的有不在场证明),而妻子这么顺滑接受了羊崽崽看来也未必是坚信生殖隔离,居然冷血杀掉羊妈妈让我很难不怀疑她带有报复小三心理,而后面跟大伯哥还不清不楚,我甚至以为是不是要来个混乱伦理戏码了(我庸俗,怎么就忘了这是性冷淡冰岛电影不是毁三观法国电影了)。
直到最后真相大白,从代孕般的母羊到可爱狗狗到清白包容的丈夫,死的全是最无辜的角色——从结局讲,报复论似乎也没太报复对地方啊…肤浅的我因为这心目中直降一星,这点会不会也是总评分这么低的原因之一呢~另,冰岛毛衣的图案是全国永久统一的吗,从《公羊》到《羊崽》都没换过,真是相当单一的性冷淡风格生活写照了,哈哈哈哈。
当然,这依然不影响第一幕堪称个人的向往生活。
羊仔之于玛利亚是她弥合丧女之痛的一剂镇痛药,只是镇痛药不能代表玛利亚真正处理好了丧女这件事对自己的影响。
用羊仔来代替丧女终究只是面对丧女问题的一种麻醉与逃避。
羊仔出现在夫妇两人的面前时,是玛利亚率先接受它作为亲子;夫妇二人讨论时光机时英格玛关注未来、玛利亚关注过去。
这两种迹象都表明夫妇二人中玛利亚是还没能走出丧子之痛的那个人。
英格玛在收割机上的崩溃时刻来源于他无法对妻子对羊崽的悉心照顾视而不见。
他之前已经走出了丧子之痛,但是此刻妻子的状态又把他拉回了需要重新面对痛心之事的处境。
结尾丈夫的死亡代表他率先从丧子之痛的桎梏里脱离,找到了和解的方式。
只剩玛利亚还苦苦困在丧子之痛的心锁里。
她的叹息表示她明白了羊仔终究只是替代品,对羊仔再悉心的照顾也不能表示丧女之事不曾发生,真正解决问题的方式还是只能赤裸面对,尝试和解。
只是以她的心境可能达到和解还颇需要一些时间吧。
《LAMB》2021“Gods and men, we are all deluded thus! It breaks in our bosom and then we bleed.”《LAMB》讲述了一对丧子夫妻将一只半人半羊的物种视作夭折幼子的延续来抚养却最终惹火上身的故事。
(倾向把这个故事当作简单地隐喻背德乱伦的婚外情而非对政治的隐喻。
)简单概括自己的看法:在这个故事中,将Maria视作对道德有洁癖的圣母,Petur视作荒淫的潘神,母羊视作Maria不想回忆的过去,Ada视作苟合的产物且始终存在于Maria与Ingvar的婚姻。
冰冷昏暗的餐桌,夫妻俩的谈话从科学新闻转而对自身的带入。
工作后的闲暇,谈论的是生活和工作上的琐事。
夫妻关系退化成更质朴而无乐趣可言的死水状。
而当母羊3115号产下半人半羊的怪物,夫妻二人仿佛被点燃了,Maria将其视作亡女的精神延续,Ingvar没有制止,而是顺从Maria的意思。
Ingvar真的爱Ada吗?
在我的看法里他并不爱这样的一个孩子(无论是已经夭折的Ada还是现下这样半人半羊的怪物Ada)而孩子却是能维系他和Maria婚姻的唯一纽带。
他爱Maria胜过很多事物,于是他可以接受将这样的怪物当作自己的孩子来抚养。
母羊3115号和Maria
如果将Ada视作母羊和潘神苟合的产物,Maria不只是气愤母羊3115号想要将Ada带走,更多的是想要Ada完全属于“现在”的自己,想要彻底否定“过去”的自己所犯下的过错。
Maria平静冷漠杀死母羊是对过去错行的否定以及对未来的憧憬。
重获希望的夫妻二人准备在这样一个与世隔绝的世界重新开始生活。
在古希腊神话中,潘神是创造力、音乐、诗歌以及带有兽性的欲望的象征,同时也标志着恐慌与噩梦。
他有着不确定性和无法预知性。
这与不速之客Petur相对应。
Petur带着噩梦靠近了Maria,同时带着狂热的追求和不理智的兽欲。
在Maria和Petur的几次谈话里也透露出两人之间存在的暧昧关系。
Petur对于Maria的追求是无用功,而当他以Maria杀死母羊3115号为条件要挟Maria的时候,Maria选择彻底和他划清关系。
送走了麻烦一样的Petur后,Maria在回去的路上是轻松的,她或许真的准备好开始真正的崭新的生活。
由潘神(Pan)衍生出来的词语panic常被人翻译为恐慌、恐惧、没有理由的。
这种由潘神所带来的无法预知的没有理由的恐惧不仅侵蚀过Maria也侵蚀了Ingvar。
而Ingvar在醒来后发现哥哥与妻子的离开时或许也突然真正地嗅到了之前俩人暧昧的关系。
而当他去修理Petur丢弃在山里的拖拉机时看着草地上等着自己的Ada,他会不会突然明白拖拉机和Ada一样是哥哥留给自己的烂摊子呢?
他会不会突然间明白这样一个纽带从来不是系住他和妻子?
在他看来而是妻子无法系住哥哥所以只是短暂地系在自己身上呢?
或许结尾最后的潘神一直都不存在,真正杀死Ingvar的只是他自己。
或许Ada也从不存在,它只是一个不断回忆而存在于臆想中的产物。
它的存在是一个看似人畜无害却能一招致命的恐怖盒子,打开它正视它便会彻底发现自己身上所背负的不幸。
接受了本不该得到的恩赐是错误的,错误的事情从一开始便注定会引火上身。
(半吊子观后感,理解错请见谅。
)
7/10
太普通了,拍成短片,象征性更强会好看
不用jump scare仅靠氛围营造的惊悚感更加能令人心生恐惧。像是一部北欧版的《贪吃树》,大雾茫茫,冷色系的冬季,冷风侵袭的感觉仿佛令人切身体会。对于想要一个孩子的渴望让他们的心魔茁壮蔓生。画面带着冰凉的美感,同时却亦令人感到不安。猎奇与惶惑同生。|7.5
3.5
羊惧何具?
人迹罕至,云雾缥缈,意外诞生的羊崽是神喻降临,本不该属于你的或许就不该占为己有。信息量少,解读空间大。
作为High-concept电影的确在吸引我走进电影院这方面很成功。原来想打3.5,看完短评改四星了,好猎奇好寓言好美羊羊
#Cannes2021UnCertainRegard创意奖[Part One修改一下也可以成为一部短片]
无论是造型本身,还是叙事氛围,最终直白展现出成年“羊人”的形象实在都是一大败笔。
出轨的后果?男性凝视
坏女人!!
?
太邪乎了也,始终没能接受羊娃这样的设定,看得非常压抑,也很催眠
这么低的评分震惊我了,这种娓娓道来的“慢”个人还是挺喜欢的。抛开事后被科普了小到三角恋大到人类种族甚至人与自然的矛盾引申不说,观影过程中低俗的我其实结尾之前一直有点怀疑影片暗示丈夫和羊有一腿(我有罪)而妻子这么顺滑接受了羊崽崽看来也未必是坚信生殖隔离而是跟大伯哥不清不楚,甚至以为是不是要来个混乱伦理戏码了(我庸俗,怎么就忘了这是性冷淡冰岛电影不是开脑洞法国电影了)。直到最后真相大白,从代孕母羊到可爱狗狗到清白包容的丈夫,死的全是最无辜的角色,从结局讲,报复论似乎也没太报复对地方…肤浅的我因为这心目中直降一星,这点会不会也是总评分这么低的原因之一呢~另从冰岛毛衣的图案从《公羊》到《羊崽》都没换过,真是相当单一的生活了,哈哈哈哈~
这个体量撑不起长片啊,除了头尾还行,中间是个啥?
北欧闷片 诡异又有点说不上来的搞笑 这种搞笑可能仅限认为这是闷片的人才能理解 看完回想会越品越有味道(不是羊膻!) 文学之美很大程度在于意境 在于留白 在此同样适用这部电影啦 另外羊咩咩真的可爱 我也想当Ada妈妈
本以为结局会是小羊羊成长中伴随身份认同,最后选择大义灭亲……影像风格还挺像mv去掉了歌曲。
这个片豆瓣分低到可怜,打开页面之前我预估至少6.9-7.1之间,没想到啊没想到。热评的三种解读方向——从母亲手中夺取幼体、大自然对人类的复仇、以及婚外情的魔幻现实演绎,都浅了点(拙见拙见)。圣诞夜黑暗中降临的未知,羊母亲数次寻子,父亲梦见湿地中丢失孩子,母亲梦见群羊眼中冒火光,更别说出了羊崽以外羊群本身眼神中的拟人化处理……一场大型结合北欧民俗及神话的宗教隐喻。或者从另一个角度,人类与未来新人类的共处肇始。这个片解读空间巨大。(我什么时候才能去冰岛)(哭)
太牛了,把出轨拍成了这个样子。
电影其实是藉由这段非典型的亲子关系,讲述人类与动物之间的关系。虽然玛丽亚能把有着人身的小羊当作是自己孩子来养,细心照顾、对她百般呵护,但却能一枪把只想见自己孩子一面的母羊杀死,同样都是生活在地球上的生物,究竟人跟动物有着怎样的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