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完电影,我丝毫没法感动,更多的是愤慨。
一部以深流为题材进行人物传纪的电影化作品,满屏胡言乱语,敢问编剧,敢问导演,你们有没有采访过深流的至亲、深流的挚友阿文,深流的忠实粉丝兼伴随其左右的朋友,这电影除了阿文身世的描述还略带真实,差不多全是你们的想象。
内向的深流并不是木讷,也不是毫无责任感的想罢工就罢工的无为青年,这三番四次把深流描绘成不能融入正常工作,随意罢工离职的人是抱着什么想法。
真实情况是,深流想工作但是没人肯要,没人肯要他这样的一个流浪汉,看不起他这样的一个饥瘦的流浪汉形象!
导演啊你究竟心里面想象的是怎样的深流啊,是一个只会作画,对其他事情都毫不关心,甚至毫不负责的人吗?
甚至于为了作画跟着美女,冲进女厕所,你觉得画痴到这个程度才叫做专注吗?
这叫白痴!
深流是白痴吗?
更更让人气愤的是,关于深流死因,是因为没药吃了,糖尿病并发症去世。
电影里描述的是怎样的画面?
医院护士喊深流来拿药,深流思念着那红灯区的美女,毅然把药单丢了,随即离开了医院,药不拿了。
我要问导演,你要表达的是几个意思?
是深流为了赎回美女,药钱要省下来,也要为了美女吗?
你觉得把深流描绘成为了红灯区女人而放弃治疗的痴情男,很感人吗?
真实的情况是,医院当时没药了,拿药必须要往市属一级的医院拿。
深流为了继续捉紧作画,就抱着侥幸心理先不等拿药了,回宿舍继续作画。
最后悲剧发生了,琉璃夜结束在平安夜这样的一个伤感的剧情里。
你们知道吗?
深流去世后,警察所检查的电脑里,还留着深流查询百度的历史记录:糖尿病不吃药会有什么症状后果?
他的去世是意外,是天妒英才,而不是为了女人而作贱自己,漠视自己生命。
关于剧中唯一的女主角,我真的很难想象,为什么导演要挑了一个沦落的红灯区女人。
难道你要表达惺惺相惜的底层人们的爱情吗?
深流中学辍学,你大可以挑一个年轻的女同学作为深流喜欢的女孩,深流后来作画了,没有上学了,但是曾经的女同学可以照样上大学,作为大学生,深流抱着这样的暗恋还是明恋,不是更符合当事人特质吗?
关于电影中的基友阿文,我是不想太吐槽了。
完全的耽美作风,基情满满,连阿文本人看了相信都会哭笑不得。
算了,不多扯了。
深流是因为琉璃夜而红,我也是因为琉璃夜而关注深流。
电影里并没有给予琉璃夜太多的特写,估计不认识琉璃夜的观众,看完电影也是对琉璃夜一团模糊。
不认识深流的伙伴,看完深流不息,估计也就这样的一句,原来深流是这样的一个人,一个不负责任,不爱惜自己生命,对作画之外近乎弱智的人。
这是对现实的深流莫大的侮辱好不,导演组你们究竟尊不尊重深流,能不能基于事实基础上再做你们所谓的艺术改编。
琉璃夜你们看过没有,了解基本剧情没有?
对于逝者,一个只存在普通漫画读者心里的人物,并不是什么大红明星。
但,导演们,如果你们认为这样就可以随便改编的话,那就太不把人当一回事了。
你们所做的电影,十年后就是深流的传纪,就是印记。
当大家都淡忘的时候,只能想起的,就是电影的剧情。
你们所描绘的不真实的剧情,会误导观众,也会让你们的职业生涯蒙羞,不尊重事实的电影,不把握事实的执导者,只会给人唾弃。
这是一部关于青春、关于梦想、关于坚持的电影,在这部电影里,我们将会看到自己的缩影!
前几天著名影星乔任梁因忧郁自杀,引起热议。
现在的社会真可谓是压力山大,我们会面对各种诱惑、偏见、不解、我们一次又一次在青春的路上跌倒。
那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梦醒,我们究竟要选择怎样的路呢?
《深流不息》这部电影里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答案:其实,梦想和青春,和人生并非是不可调和的关系,关键在于如何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
它同时也在告诉人们该如何存在于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不至于走上绝路!
如果大家追过国漫的话,有一部漫画一定不会陌生,那就是《琉璃夜》。
这部漫画的作者是深流,他的一生,是幸运的,因为他为了漫画为了梦想不畏艰险勇敢地向前走,而他又是不幸的,因为在他功成名就时猝然离世。
为了纪念他,也为了表示对国漫以及国漫作者的尊敬,我们等到了一部电影——《深流不息》《深流不息》以平凡小人物不平凡的一生为切入点,聚焦国漫作者的生存环境,讲述了一个关于梦想和奋斗的励志故事,这部追忆深流的电影作品讲述了青年漫画家深流的传奇一生,从少年叛逆到青年流浪到人气画家,到不幸离世,他的心中始终未放弃画画的梦想。
传达“要活就活在远方路上,要死就死在梦想怀里”的逐梦精神。
导演何瑞博说, “《深流不息》是一部真挚的作品,我们没有任何的竞争压力,因为我们只是在认真地讲述一个故事。
”我记得有一首歌的歌词是这样的,我的未来不是梦,要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分钟。
每个人都有梦想,每个人都希望能梦想成真,但是光有这种心是不够的,还要有不惧任何困难的勇气和横扫一切拖沓与迟滞的决心和坚持。
我相信,这部《深流不息》,会让我们对梦想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也会让我们更加怀着一颗赤字之心以深流为榜样勇敢地向着梦想前进!
热血青春,遗憾青春。
影片还给了我一个看待青春的新的视角,青春有爱却无关男女爱情,它的爱是兄弟之情,义薄云天。
然而结局有点伤感,这就是命运的造弄,长叹——虽然演员阵容不强大,但是作品却能入人心。
为了更好的了解影片,我查阅了网络资料,以下内容来自中国网http://m.taihainet.com/news/media/hmt/2016-09-16/1785007.html:电影《深流不息》的创作初衷始于2015年初纸媒对青年漫画家深流逝世的报道,这赋予了影片更为深层次的寓意。
深流,蕴含着生命的内涵和体现;不息,表达着生命的和谐和坚韧。
身处充满伤痛和尴尬的国漫发展环境,多少才华横溢、怀揣梦想的漫画家和深流一样呕心沥血奋斗在深夜的案前,却悄然陨落在追梦的道路上。
即使《深流不息》讲述的不过是一个忠于艺术、热血追梦的少年奋斗故事,但它却是一部足够真实、诚意十足的电影。
以深流本身为故事主体,采用细腻的镜头语言细致刻画人物的心理状态,呈现更好的画面质感,潜移默化地把观众带入到影片情景之中。
一直知道自己喜欢干什么,但是总是迫于现实压力,在生存和兴趣之间摇摆,没有平衡下来。
所以看了电影《深流不息》,一方面很钦佩深流的勇气,另一方面很羡慕他的运气,因为他很早就知道自己深爱的事情是什么,而不仅仅像我们只是止于兴趣,而没有更多的行动意味。
无法做到像深流那样,爱到可以不睡觉,不吃饭,甚至没地方住的地步。
毕竟,依靠他的才华,他完全可以像普通人一样在动画公司安安分分的上班,拿着固定的工资,做着业余的创作,并不用那么流离失所,像个乞丐一样的生活。
但是他做不到如此理性,也做不到如此不忠心,身心都抗拒的事他无法勉强自己去做,为了内心的那份纯粹,哪怕住公园,哪怕食不果腹,哪怕被城管赶,被臭流氓暴打,也无法阻止他想成为一名真正漫画家的梦想。
他这一生,很多时候话不多,比较内向,更多的时候就是画画、微笑,虽然身材瘦小,但是精神强健。
他特别善良,他知道自己无法勉强自己去工作,为了不在生活上拖累朋友阿文,哪怕阿文不同意,他还是选择离开,既然后面生活艰难,他依然选择靠自己,不联系、不打扰,处之坦然,与梦想作伴。
他自尊心很强,当编辑阿飞第一次约他见面时,他虽然高兴自己的作品有人欣赏,但同时下意识的看了看身上破旧的衣服,实在没办法只好联系阿文,尽管阿文宽大的西服在阿深的身上像是女孩子穿了男生的外套一样,但多少整洁干净了很多,只是在阿飞准备买单请他吃饭的时候,他还是会连忙说起,待会我请你喝饮料。
他很勤奋,就像反哺自己被赏识的恩情一样,多年以来,保持每周更新,甚至快的时候每日更新,从来不要阿飞去催稿,既不给阿飞的工作添麻烦,也体贴大批深流粉等更的心情。
他很可爱,第一次看见跑步的阿媛,他想把她画下来,不但跟着阿媛在后面慢跑,甚至阿媛进了女厕所,他也毫无防备的跟了进去,自然免不了一顿暴打。
还有他终于联系了阿文,被找上来的阿文看见追着打时,他也只是绕着公园里的一颗大树反复的跑,当他最后接受阿文的“40岁之前阿文养他,40岁之后他养阿文”的提议后,在离开留宿的公园时,他给每个他打过交道的“朋友”画了一幅画,用深流式的漫画一一告别。
但是这样乐观、善良、可爱、勤奋、友好的阿深,却太福薄。
他幼年失去最爱的母亲,然后就有了嫌弃他的后妈,懦弱的父亲基本不敢为他出头争取什么,最多只是躲着问他“吃饱了没“。
压抑不友好的家庭氛围,让他早早就离开了家,当他好不容易凭借自己梦想的力量,在漫画界闯出一点点名气的时候,不再担心第二天饿肚子的时候,正在准备作品改编成动漫的时候,却因为家族史的糖尿病在出租屋里意外猝死,享年34岁,死后一周才被好友发现。
但同时他又是幸运的,至少很多人终其一生不知道自己爱干什么,他很早之前就知道,而且一直坚持的很好,这样就够了。
斯人已逝,漫画长存。
希望他在另一个世界里安好。
文/王泡小泡前几天,直播的时候,有一个人看到我的手,在下面留言说:泡泡,你的手好丑啊!
当时,我好像解释了几句,但是,似乎也没人在意。
其实,我的手就是很丑的,这个我自己知道,而且,我的手很丑这件事情,之前也被好朋友牛明昱吐槽过。
他说,你的手看上去简直就像是修自行车的。
我的手很丑,特别是右手的中指,整个手指头比别的手指头粗了很多很多,摸起来硬硬的,是个很大的茧子,而且,此生应该都不会消退了。
因为,从初中开始写作,去文具店买那种最廉价的练习本,用笔在上面手写小说,直到上大学二年级,拥有了自己的电脑,之后才开始用电脑打字。
这中间,有八年的时间,我都在坚持用笔写字,而且,几乎是日以继夜地写。
我拿笔的姿势不太正确,小时候,大人逼着我改过几次,没有成功,于是,大人们放弃了,我也便用着自己错误的姿势一直写下去。
大概是写字姿势不正确的关系,我的手指开始变形,中指还被磨出了茧子,很厚的茧子,真的很像一双修自行车人的手。
来北京以后,曾经有一阵子,想要谈恋爱,见网友,都把手藏在口袋里面,或是桌子下面,不敢轻易给对方看到。
因为很怕对方看到我的手这么丑,就打消了跟我交往的念头。
当然,后来我明白,别人之所以打消念头,可能不是手的关系,而是因为我的脸......不过那时候,对自己的手,真的很没自信的。
有时候会恨恨地问自己,干嘛要写那么多字呢?
写了那么多个本子,几百几千万个字,又能怎么样呢?
直到后来,有一年回老家,那时候我其实已经放弃写字有一阵子,在北京找了个稳定工作,开始试着去赚钱,开始试着去跟人打交道,开始试着,做一个大家眼中还算优秀的上班族......那天,我妈让我到杂物房去拿什么东西,我一进去,就看到一个破旧的书柜,几乎要散架了,那是我学生时代用的书柜。
我把书柜打开,里面有很多的盗版卡带,还有很多很多个破旧的练习本。
那些练习本里,就是我当年写的所有的字,很幼稚的字,很烂的字,几乎不叫故事的故事,现在读来,根本连一页纸都懒得读下去的故事。
我把那些本子找出来,带回家,用毛巾擦干净,像珍宝一样带到了北京。
从那一刻起,我又开始写字了,用那双很丑很丑的手,敲打着键盘......为什么会想到这个关于手的故事呢?
是因为,今天下午,去看了一部传记电影,叫《深流不息》,讲的是流浪漫画家深流生前的故事。
故事的一开始,深流跟他的小伙伴阿文,一起退学,到大城市去追寻梦想。
两个人在一个做假画的小作坊,给老板画假画。
深流不喜欢这样的生活,他想画自己喜欢的画,而阿文放弃了画画的梦想,成了那个小作坊的组长。
他们两个人,住在特别狭小的宿舍里面,每天晚上,同吃一碗泡面。
阿文说,你专心画画吧,我去专心赚钱,来养你。
后来,深流离开了,成了一个流浪画家,他跟流浪汉一起住在公园里面,到了晚上,就躲在公共厕所,借着厕所的灯光画画。
就这样,他坚持了很多年,然后有一天,又遇到了阿文。
阿文看到他窘迫的生活现状,特别认真地和他说:四十岁之前,老子养你,四十岁之后,你养老子!
阿文说,我这辈子当不成毕加索了,但是,我会努力赚钱,让你实现你的梦想!
看到这一幕的时候,我的眼泪一直在往下掉。
我相信,这世界上,真的有阿文这样的人存在。
我也在想,如果没有阿文,深流还会是那个可以自由自在画画的深流吗?
当然,就在深流快要成功的时候,就在他的漫画点击到五亿的时候,他一个人孤独的,死在了廉价的出租房里,他的尸体,一个多星期以后,才被人发现。
在网络上,深流是一个被太多漫画迷追捧的大神级漫画家,而他真实的生活,就是这样的平淡,甚至是乏善可陈。
电影结束后,有人问主创人员,现实生活中,真的会有阿文这样的人存在吗?
真的会有人愿意不顾一切,去供养另一个人的梦想呢?
主创人员说,现实中真的有阿文。
而我自己也特别相信,现实中一定会有这样的人,只是没有被你和我遇到而已......就像常常也会有人问我,现实中真的会有张先生这样好的爱人吗?
我当然相信,现实中一定会有,只是没有被你和我遇到......创作,本来就是一趟孤独的旅程,而且,是一趟很折磨人,也很煎熬人的旅程。
今天有一个男孩问我:泡泡,我从今年年初开始写小说,已经写了那么多,可是也没有人看,我该怎么办呢?
我问他,你写小说的目的是什么呢?
他说,因为我很喜欢写小说。
我说,你那么喜欢写小说,然后你过上了可以写小说的生活,这个目的不是已经达到了吗?
他又问我,是不是想靠写小说来养活自己真的很难?
我实在不想写网络上那些媚俗而又没有营养的小说。
我说,在有人看我写的小说之前,我默默地写了快二十年,我好像是在有人看我的小说以后,才开始在意,我的下一部小说会不会有人看。
而当我开始在意这件事那一刻起,我发现,我就根本写不出小说来了。
所以,现在又回到最初那种我只写自己想写的状态。
如果要问我,靠写小说来养活自己是不是不太现实?
其实说真的,我自己也不知道。
我从今年三月辞掉工作专职写小说以来,并没有靠小说赚到什么钱,我仍然每到交房租的时候,便愁眉不展,想着,要不要把家里什么自己喜欢的东西卖掉,来换一点钱。
今天看了电影《深流不息》以后,我也会想,我的生命里,是否能出现一个叫阿文的人,他会对着我大喊:你就专心写小说好了,四十岁之前,老子养你啊!
创作者在创作中,描绘了那么多跌宕起伏,色彩斑斓的故事,而自己的生活,大约都是平淡无奇的吧。
而这样的寂寞和忍耐,有多少人可以受的住呢?
又想起之前有一个编辑来采访我,问我很多关于我自己生活的事情。
后来,他说,你的生活很不精彩怎么办?
你又不是富二代,又没有传奇的经历,甚至感情生活都没什么动人的地方。
你希望读者看到一个这样的你吗?
我当时,忘了把我的手掏出来给他看。
因为后来,有很多很多次,一个人觉得好难撑下去的时候,我都会举起右手,端详半天,看着那过分粗大的手指,还有上面的茧子。
然后,会很满足很满足。
因为那个丑陋的茧子里面,装的满满的,都是我“写下去”“写下去”的记忆。
我有一双很丑的手,别人会看到,我自己也知道。
可是,只有拥有这双手的人,才是我啊。
“青春并不是生命中一段时光,它是心灵上的一种状况。
它跟丰润的面颊,殷红的嘴唇,柔滑的膝盖无关。
它是一种沉静的意志,想象的能力,感情的活力,它更是生命之泉的新血液。
”青春不悔,爱情永恒,《深流不息》是非常棒的电影,非常适合我们大学生看,故事有深意,引人深思,值得一看!
青春总有那么多的烦恼做小音符,谱成一曲曲苦涩的歌。
站在蓝天下,我想快长大,不在收苦恼的折磨。
太多的作业,让我乏味,苦恼,每天在题海中拼命的挣扎,却总也找不到上岸的树干,哪怕是一块浮木我也庆幸啊,只能整天的盲目的漂呀漂,没有方向,没有目的,有的只是身心的疲倦还对未来的迷茫。
父母和老师的教诲还不时的在耳边回响,“二十一世纪是竞争激烈的世纪,是要渊博的知识才能撑起一片天的世纪,你不努力张大可就要被社会淘汰了--”是的,也许我们的青春是建立在学习的基础上的,所以也就充满了希望。
《深流不息》是一部讲述梦想漫画家的青春故事电影。
作为青春影片,它相对于许多人物众多的校园青春爱情片来说,属于角色人物较少而思想却较为深刻的作品。
影片的焦点,集中在主人公青年漫画家深流的漫画梦想之路上。
这个影片的故事以及主角深流,都是来源于这位青年画家深流的真实故事。
而电影,也试图通过对观众展现那个关于文艺梦想的青年故事,向我们传达那份对文艺创作的感慨和敬意。
纵观整个电影的资料,我们都不难发现那些来自文艺创作之路的不易。
也从另外的一个方面,让电影升华了主题。
那,便是是可贵梦想的尊重与致敬,也便是对文艺梦想与文艺青年可贵精神的赞赏和同情。
因为,那份追求梦想路上诞生的可贵精神,都是值得大家珍惜、欣赏和发扬的。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水上书(来自豆瓣)来源:https://www.douban.com/note/583186159/22日《深流不息》电影发布会上,导演谈到创作问题时,强调这部电影讲述的就是一个普通人的故事。
“ 深流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普通到在家里死了一个星期才被人发现。
我们做的就是平实的人物传记,并不想要用过多的情节渲染来博大众眼球。
”影片改编自青年漫画家深流的真实事迹。
2015年1月8日,2015年1月8日,惠东县多祝镇一间出租屋内,一具去世七八天的男性尸体,躺倒在床上,似乎刚从工作台下来,打算小憩,生命却定格在了那一瞬。
他是深流,本名刘学深,瘦小又强大,他的生命止步于34岁。
影片开头就以沉痛的追悼画面展开倒叙,结尾又回到开篇,以追悼会的收尾为整部片子收尾。
如此庄严的、首位呼应的基调可能稍显平稳,不像《七月与安生》那样带给观众强烈的情感反差。
但在我看来又是极为合适的,因为好多人在看片子之前就对故事背景有过详细了解,每每提起《深流不息》,光是这四个字就够你难过一阵了。
导演用这样严肃的表达方式警醒我们,深流,是真的离开了我们。
而从人物形象上来看,这部片子表达的,既是画家深流的传记故事,也是每个社会底层人物的真实写照。
悲怯的,沉静的中学生阿深,即便回到自己的家,也要首先轻声敲门,确认没人开门之后,才从脖子上取出钥匙,小心翼翼推开家门,蹑手蹑脚走进去。
他不过是想回来给过世的母亲送枝花啊,为何要忍受一家人的冷言冷语。
电影最触动人心的,还有阿深每一次的回眸。
父亲追出门,问他吃饱没,他转过身去,似乎要说些什么,又只是静静看着他,想要努力挤出一个微笑,又卡在肌肉上笑不出来。
每一次阿文试图挽留阿深不要离去,阿深的表情亦是如此。
坚毅的,倔强的阿深。
以树为家,长椅为榻。
阿媛问:你为什么总在这里呀?
他说很久以前我家就住这儿了。
当时的阿媛一定在心里想,这是个脑袋不灵光的孩子吧。
宁愿风餐露宿和流浪汉为伴,在电闪雷鸣的夜晚躲在公厕里画画,就是不肯寄居到好兄弟阿文家里去。
他有骨气有魄力。
选择居无定所的生活,一方面是自尊心的驱使,不愿意真的让好兄弟养自己一辈子。
这种性格在后来与阿飞见面时也有直接的体现。
阿飞看好阿深的创作才能,邀请他面谈合作事宜。
他首先从上至下审视自己的着装:白T恤+人字拖鞋,为此才不得已联系了阿文,那身西装长裤实在太不合身了,像一个瘦弱的孩子偷穿大哥哥的衣服扮演过家家的游戏,当阿飞自主点餐,他还要追加一句,我请你喝饮料!
一方面也是创作需求,记得有位作家说过,孤独是灵感的来源,必须保持孤独,才能写出好的作品。
于有些艺术家而言,保持孤独,远离安逸的生活状态,才能创作出有灵魂的作品来。
当阿深重新回到曾经和阿文一起居住集体宿舍,风吹不到雨淋不着,反而再也画不出满意的作品,废纸屑扔得满屋子都是。
温柔的,多情的阿深,善待每一个陌生人。
街头流浪汉,,操场上踢球的少年,广场舞大妈,粗鲁的安保大叔……一切所见之人,在他的笔下都会变得顽皮可爱。
他情感丰富心思细腻,只是极不擅长言语交流。
那是一个再寻常不过的清晨了,所有人从睡梦中醒来,一如既往重复着前一日的动作,刷牙的刷牙,漱口的漱口,却意外地收到自己的画像。
这,就是阿深式的,沉默的告别礼。
阿深和阿文就是小人物双重性格的体现。
两人同时来到陌生城市。
阿深坚持自我,用瘦弱的身躯支撑庞大的梦想。
阿文妥协现实,最终练就万金油的嘴脸。
在两人第一次来到大城市时,阿文就说了他不做割耳朵的疯子,他想做毕加索。
成年之后的阿文又是这样感慨的:我这辈子是当不了毕加索了。
不过有时想想,就这么努力活着也挺好的。
同样生活的社会底层的大多数者,都会经历一个梦想向现实妥协的艰难过程。
我们是阿深,我们也是阿文。
我们在阿深的世界里或自我陶醉或苟延残喘,在阿文的世界里接受现实,变成自己讨厌的模样。
深流的故事情节很简单,现实世界里的小人物也不过如此。
大人物才在名利场上虚情假意你侬我侬,底层人物没有广泛的交际圈。
可能三五年下来,身边也就只有阿媛阿文这些屈指可数的朋友。
又或许穷尽一生,攒了一辈子的好运,才能遇到阿飞这样的伯乐贵人,趁机改写自己的命运。
但无论如何,我们的脚步从未停歇过。
人生也应该这样,在阿深和阿文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多半是深流,少数时刻当一下阿文,别太为难自己。
(更多内容 关注微信公众号 民谣废柴集中营「KakaFolk」)
《深流不息》是一部讲述梦想漫画家的青春故事电影。
作为青春影片,它相对于许多人物众多的校园青春爱情片来说,属于角色人物较少而思想却较为深刻的作品。
影片的焦点,集中在主人公青年漫画家深流的漫画梦想之路上。
这个影片的故事以及主角深流,都是来源于这位青年画家深流的真实故事。
而电影,也试图通过对观众展现那个关于文艺梦想的青年故事,向我们传达那份对文艺创作的感慨和敬意。
纵观整个电影的资料,我们都不难发现那些来自文艺创作之路的不易。
也从另外的一个方面,让电影升华了主题。
那,便是是可贵梦想的尊重与致敬,也便是对文艺梦想与文艺青年可贵精神的赞赏和同情。
因为,那份追求梦想路上诞生的可贵精神,都是值得大家珍惜、欣赏和发扬的。
我真的很爱琉璃夜 是我最喜欢的漫画三星都是给深流的 希望自己也不要忘记深流 平安夜 要一直平安
朋友何导的作品,好好的电影,不知为何在豆瓣上有人黑。推荐大家去看看。
滚你麻痹的青春!谁的青春这么烂?站出来,保证不打死!
第一次在《天天向上》APP看到这个电影宣传的时候,我就很好奇,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没有被命运的不公所打败,如此执着于自己的梦想,让自己的梦想一点一滴的开出花来。看了这个电影以后,我更加敬佩作者,他的坚持,他的执着,他的才华,都深深地吸引着我,所有的成功都离不开坚持,他做到了不忘初心
电影还可以,比以前看的精彩,最起码能力咯下去
不喜欢
自己也很喜欢画画 所以有些地方可能更有感触吧
怎么说呢,这部影片,讲述的青春与我们头脑中想的我们的青春不同,正如题目所说,谁的青春不迷茫!每个处于青春期的有志青年都会有迷茫的时候!但是,主人公经过自己不断的努力,终于在自己爱好的方面有所成就!
原谅我没看这部电影 就写下评论 我认识的流 他是一个热爱漫画 独立 善良 品格又端正的人 他从来没有谈过恋爱 他一直挂在嘴边的话是 不立业不成家。 他不想拖累别人 这部剧 不应该有女主角
好多年了,一想起来,还是忍不住想哭,不知道是为他,还是为自己。虽然有人说这电影改编的不够真,但多年后我发现,他的痕迹慢慢在消失,而这电影却成了他存在过的证明。
除了剧本薄弱点还有数位板摆放出错以外是个还不错的电影,基友王昊辰的演技可圈可点,主角则缺乏存在感。对于深流的去世感到遗憾,漫画家真是不易,希望能等到《琉璃夜》动画重启的那一天
跟随你四年,见证了你的漫画事业,以此电影寄托我的思念吧
不喜欢
剧情很好,值得推荐,希望更多人观看。
当初几十万成本拍的小戏,我给自己打3分,当初的确不成熟,不过至少有诚意。多给我们一点时间和机会,慢慢成长吧。
还是很不错,剧情也还行..........
不错的作品,有哭点也有笑点,但有点美中不足
你是我最爱的少年。
现实中真正的故事甚至比电影更让人唏嘘,感谢有这么一部电影~
拿去世的人卖情怀,不要脸;并且制片人极其傻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