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剧情应该是杜撰出来的吧.才看没一会,就有朋友跟我说是烂片,其实这样的一个影片,有它的局限性.首先,这个影片因为其原型定为格林兄弟,所以不能在奇幻上取胜,毕竟格林兄弟有其历史上的真实性.因此这部影片当然不能走大鱼的路线,出现太多的梦幻现实主义的剧情.其实,本来我以为,影片其实可以象<鹅毛笔>那样,在剧情中穿插作者的想象.即格林兄弟在现实中遇到童话里的原形,然后可能通过想象啊,也可以象帕索里尼<生命三部曲>那样故事套故事,来表现这些童话里的原形.可是这部影片却不是这么做的.他即有一个鬼神的故事,莫尼卡贝鲁其扮演的老巫婆,想要通过吸食少年少女的血来恢复青春.可格林兄弟童话里那些原形,却并不是通过这个故事穿插在剧情中的,反而很多时候,都是无目的的,就这么穿了进去.也许作为一个作家,他的灵感来源本身就是随时随地的.就我能看出来的,童话中的影子有这么几个.最先的是杰克于豌豆,小格林捧回来几颗豌豆告诉哥哥与妈妈这是魔豆.接下来是小红帽,出现在森林里,一个小红帽打扮的女孩遇害,接下来,是那个哥哥跟妹妹被父亲带进森林遗弃,结果到了一个糖果屋,里面老巫婆要妹妹做苦工,哥哥养肥了吃那个故事.在电影中出现也是遇害的孩子之一.后来是白雪公主,有两个地方,一个是老巫婆的镜子,另一个是,很短的画面,一个老太婆拿了颗红苹果.之后是青蛙王子,出现在女主角要青蛙带路,然后亲吻了这个青蛙.灰姑娘则是,遇害的孩子,放进棺材里的时候,脚上穿上了水晶鞋.莫尼卡的一头长发以及住在没有门的城堡也是一个童话故事.当然还有最好的睡梦人,经过亲吻苏醒.其实,格林童话曾被人称为成人童话,因为童话的背后往往有着残忍的一面.而有趣的是,格林童话中有两个绝对力量的象征,一是猎人,猎人在他们的童话里总是扮演着最后的制裁者,比如小红帽里的猎人,那个糖果屋里的猎人.而在这个影片中,猎人的角色是女性,这点很特殊,而且这个女性也是影片浪漫元素的引入者.另一种力量的象征是斧子,巨大的豌豆梗是被斧子砍断的,许多巫婆也是死在斧子之下,而此片中,能够辟邪避祸的银质斧子是由一只能化身为狼的老猎人所持有,且这位老猎人是女主角的父亲.另外乌鸦总是不幸的传播者灾难的带来者.记得杜松树里聒噪着的就是乌鸦.这个影片中乌鸦不少,让老巫婆苏醒的也是乌鸦(有只乌鸦吊来个什么东西放在老巫婆嘴里).至于片中的那匹吃人的马,已经井里走出来的淤泥怪物,以及满地的甲克虫,却想不出出处.中国古代传说里到有白马把姑娘卷走然后化身为春蚕的传说.木乃伊归来里,甲克虫到是不少.至于这里的出处,我始终想不起来.
刚开始这部剧是想推荐给我女儿看,结果发现它跟我印象中充满童趣,幻想的《格林童话》大相径庭,这是一部充满了邪恶惊悚的好莱坞爆米花电影。
影片中的格林兄弟也区别于我记忆中的勇敢善良给我们带来童年欢乐的作者,他们是一对靠装神弄鬼欺骗普通人的驱魔师。
一次偶然的机会,兄弟二人卷进了少女失踪案里,被迫进入被诅咒的黑森林,从而见识到了真正的魔法,他们遇到了小红帽,青蛙王子,长发公主……最终发现导致女孩失踪的罪魁祸首是镜子女王……不剧透了整部电影借用了《格林童话》的壳,阐述的是一个充满了黑暗元素的恐怖电影。
这部片总体拍的很好,基本上没有看到什么BUD,演员们演技都不赖,马特戴蒙和希斯莱杰都不错,刚一看还不能确定是他们。
最后出场的莫妮卡贝鲁奇真的是惊艳,老牌美女了,出场还是那么华丽。
真羡慕呐
传闻中,较烂的PP,可是,有颗童话的心,仍是些许期待.两个骗子,不学无术,玩些骗术,让我想到神棍了,高级些,多了些花样.名声大了,招来麻烦,被迫去那片神秘丛林.那个蟾蜍,吻后会带路;可爱的小红帽,一阵风吹来,莫名消失;神奇邪恶的乌鸦,会假装落水,然后变形;那个坏心的国王,那个死后渴望重生美丽的女巫,头发可以垂到塔底,那个让你产生幻觉的镜子……会觉得导演挺好玩的人,孩子气,胡思乱想,看完想想,还蛮好玩的,最后结局,正义战胜邪恶,皆大欢喜.还记得全村人一起跳舞吗,那画面像极了童话故事的最后一页.
很值得挖掘的素材,很强大的演员阵容,很烂的剧本,莫名其妙的衔接。
此导演的作品仿佛都是这个路数。
不晓得Terry Gilliam其人是否也在当地文艺界广有渊源,还是美国哪个省的人大代表或利税大户的家属。
王后终于复活了终于有个恶毒的王后可以复活了在这个小白单蠢盛行的时代恶毒的王后是多么特立独行整个片子 最爱这段恶毒也是美啊 啊啊
沉浸在不够完美的世界已经够累的了,没理由把完美的梦想也剥夺掉。
又何曾想过,或许这些赤裸裸的丑陋才是最公平的、最不让孩子们长大以后失望的。
权力和金钱是怎样扭曲一个人乃至一群人的。
欲望使人疯狂,不只是他们写的童话角色会为欲望毁灭他人,也毁灭自己。
世界上没有卑劣的职业,也没有可耻的求生欲望,但只有苦难才会使信仰者虔诚。
格林童话曾被人称为成人童话,因为童话的背后往往有着残忍的一面。
在阳光下想象黑暗,平和的生活中寻求刺激,悲苦的环境里寻找安慰,也许人一直都是生存在这种反差之中吧??
这个类型的片子,应该是Johnny Depp 拍的更多一些。
这一次的Matt Damon,倒也让我们见识了他黑色幽默的一面。
反正也算的上大明星了,好处之一就是拍自己喜欢的电影,不必过于担心票房之类的问题。
决战时弟弟手里的剑插入他胸口的那一刻,我不停的问自己:想让他死?
还是活下来……很庆幸,是个欢喜的结局,连整个影片中从未出现过的阳光,到了最后也灿烂的洒满屏幕。
没办法,我就是这么一个脆弱又爱逃避的人,再好的电影,结局太惨的话,终究喜欢不起来。
无论如何这仍是一部“好莱坞”印记非常明显的片子,两位主人公平时游戏人间扮小丑,临危又中流砥柱作英雄,如此而已。
另外的几个发现是:一、格林兄弟的那两个搞笑帮手,太像《加勒比海盗》里那两个丑角了。
二、莫尼卡·贝鲁奇太适合演女鬼了。
三、如果你是《格林童话》的“死忠”,看这电影之前千万别以为与原著有什么关系,因为看到最后,你也许只是发现了许许多多《格林童话》的影子而已,是否会满意,就看你自己了。
四、Matt 长长卷发的样子也很帅嘛,再穿上泡泡袖+高领衬衫+吊带裤+长筒皮靴的中世纪华服,拐个弯儿上《傲慢与偏见》里演个达西先生也有富余咧……
如果不是标题里的那两部作品,看完后我估计顶多给个还行。
这部电影的总体评价也很一般。
看完之后有种是非黑白难辨的感觉。
但是转念一想:这不就是童话么?
在童话被篡改成儿童读物之前,其讳莫如深的情节往往是对复杂人性的表现。
所以我换了一个角度来看“格林兄弟”,撇开英雄美女,绝处逢生的狗血情节,我觉得“格林兄弟”还是有两绝:首先,主角是格林兄弟,而情节都是由童话交织而成,其中有著名的,也有不太著名的:1)在交代两兄弟的性格特征用了“魔豆故事“,Will是理性的实践家,而Jack是理想家,而”魔豆“既是梦想,又是心魔。
2)孩子在树林里失踪,俨然就是小红帽的场景3)人们在魔法森林里迷路,让人想起”汉赛尔与格莱特“4)莫妮卡贝鲁奇试验的美艳皇后看似是白雪公主后妈的化身,实则从”小海兔“里面吸取了更多元素。
(大家可以搜索这篇看一下,电影中的12石棺很有可能出自童话中的12扇窗,公主对男人的玩弄虐待,镜子破裂等细节均出自这片。
我想还有许多,不过我还未完整研究过”格林童话“其次,我觉得整个情节的内涵应该凌驾于一次“mission impossible"之上。
森林中那座邪恶的高塔是基督教所带来的,因此觉得它的倒塌折射着德国的宗教改革。
虽然格林兄弟生活在19世纪,我觉得剧中的法国入侵不是拿破仑时代的,而是17世纪前德意志第一帝国分裂后部分地区被法国占领时的状态,因为今日之观点比较倾向将拿破仑的征服视作德国资本主义和工业革命的发展动力,而之前的入侵确确实是是妨害了国家主权的,比较接近电影里面所持的眼光。
因此,我的初步理解是,这是一部反应只要有爱,梦想和科学精神,那些曾经被宗教和军事入侵过的国家,在扫除封建残余攘外安内后,必会赢来明天的太阳。
现在翻回头看小时候看过的格林童话,觉得很血腥,都是砍啊煮啊的,很有冷兵器时代的风貌。。。
不过话说,小时候也是这么一路看过来的,当时并没觉得血腥,还是班里的故事大王,经常讲给同学听,现在也是身心健康的好好长大了。
回想一下,我们小时候的《黑猫警长》《邋遢大王》里面都有很多现在看似血腥的镜头,比如螳螂吃了自己丈夫,摩托车压滥了坏老鼠这种场面,那不还是经典动画么。
我觉得说血腥影响到孩子有点过甚了,还是要看故事的主旨是什么。
中世纪欧洲就是很黑暗的,格林兄弟的故事带有那种诡异的哥特式也很有风味。
但是这个电影确实比较滥,感觉兄弟俩就是一直在大呼小叫,基本没起到什么关键作用。
看着就觉得他俩累得慌。
没有期待的那么好。
天气真差
浪费这个阵容了
太傻了
哥特风就是肮脏么?
挺有趣的,至少颠覆了格林童话正统
魔幻童话
混乱不堪
特效太假 叙事絮叨- -。 两星纯属给莫妮卡贝鲁奇的。
希斯莱杰好爱你
从此,他们一直过着幸福的生活…也许,并非如此…
真的,不知道,在,讲什么。。。但是给MATT一个卖萌分数吧!
还行,没想象中好,看到姜饼人那段真觉得恶心…
很黑暗~
我只是想看贝鲁奇
意料之外的难看,瞎了这些大腕。
跟着我家橙子走~
真不知道这烂片和格林兄弟有啥联系
马特和希斯,不得不爱,还有男童鞋们的女神莫妮卡贝鲁奇,这阵容非常华丽。画面灰常美妙,小红帽那一段尤其符合想象。故事嘛,致敬片,大家不要太较真。最后,长期各种求正版的《邪恶格林童话》……
不错,有点被吓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