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饿游戏3:嘲笑鸟(下)

The Hunger Games: Mockingjay - Part 2,饥饿游戏:自由幻梦最终章(台),饥饿游戏终极篇:自由幻梦2(港),饥饿游戏3:自由幻梦(下),饥饿游戏:自由梦幻(下),饥饿游戏

主演:詹妮弗·劳伦斯,乔什·哈切森,利亚姆·海姆斯沃斯,伍迪·哈里森,伊丽莎白·班克斯,朱丽安·摩尔,菲利普·塞默·霍夫曼,杰弗里·怀特,斯坦利·图齐,唐纳德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5

《饥饿游戏3:嘲笑鸟(下)》剧照

饥饿游戏3:嘲笑鸟(下) 剧照 NO.1饥饿游戏3:嘲笑鸟(下) 剧照 NO.2饥饿游戏3:嘲笑鸟(下) 剧照 NO.3饥饿游戏3:嘲笑鸟(下) 剧照 NO.4饥饿游戏3:嘲笑鸟(下) 剧照 NO.5饥饿游戏3:嘲笑鸟(下) 剧照 NO.6饥饿游戏3:嘲笑鸟(下) 剧照 NO.13饥饿游戏3:嘲笑鸟(下) 剧照 NO.14饥饿游戏3:嘲笑鸟(下) 剧照 NO.15饥饿游戏3:嘲笑鸟(下) 剧照 NO.16饥饿游戏3:嘲笑鸟(下) 剧照 NO.17饥饿游戏3:嘲笑鸟(下) 剧照 NO.18饥饿游戏3:嘲笑鸟(下) 剧照 NO.19饥饿游戏3:嘲笑鸟(下) 剧照 NO.20

《饥饿游戏3:嘲笑鸟(下)》剧情介绍

饥饿游戏3:嘲笑鸟(下)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施惠国爆发了全面战争,凯特尼斯(詹妮弗·劳伦斯 Jennifer Lawrence 饰)将在最后关头对峙斯诺总统(唐纳德·萨瑟兰 Donald Sutherland 饰)。在盖尔(利亚姆·海姆斯沃斯 Liam Hemsworth 饰)、芬尼克(山姆·克拉弗林 Sam Claflin 饰)和皮塔(乔什·哈切森 Josh Hutcherson 饰)等好友的陪伴下,凯特尼斯和十三区的小队一起为了解放施惠国的人民而冒险抗争,并且策划暗杀越来越执迷于杀死她的斯诺总统。凯特尼斯将面对致命陷阱、劲敌和道义上的选择,而这些挑战都不曾出现在饥饿游戏的竞技场中。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隐藏玩家我们这一天第六季致命平行相棒第9季驯龙高手3鱼雷初恋未满黄飞鸿之狮魂觉醒这个警察不用枪如实陈述杨雄与石秀扶桑有狐我的完美男人超市特工第一季亲爱的续杯一吻定情和爸爸在一起的3天我与卡明斯基黄沙武士虚构推理梦幻情侣烽火奇遇结良缘结过一次了奇门偃甲师Soho区惊魂夜抹去重来第一季狐仙陈毅在茅山电话天眼

《饥饿游戏3:嘲笑鸟(下)》长篇影评

 1 ) 【简评】饥饿游戏终结篇——一场自由幻梦

文/可多DarkLord,原创评论下午和发小撸完了《饥饿游戏》系列的终结篇……先简要总结一下:大表姐带着刺瞎狗眼的主角光环坑死无数炮灰队友然后和自己的霍比特男友过上了结婚生子xing福快乐的森活……OK Never Mind。

其实我和妹纸想说的是,其实这部电影感觉并没有网上被黑的那么烂,和迷宫的第二部一样,这部电影属于优点和缺点都太明显的那一类,然后抱着过高期望值憧憬终极大战的观众几乎全部被其缺点拖进梦乡,所以就不太注意到其优点……<图片1>首先还是吐槽好了,①其实终结篇的打斗是足够多的,只是其比重被各场打斗之间狗血的铺垫大大削弱,各种睡点尿点严重拉低了观影乐趣【我和妹子一直在小声聊天确保不会睡着= =】,感觉就有点像第二部,是一场前戏太长,高潮太短的ooxx = = ②在冗长混乱的前戏中,最让人恼火向往屏幕上扔东西的就是毫无逻辑的感情戏————锤弟弟前两部那么nice,怎么就秒变战争狂魔了卧槽;我知道小矮子被国会区折磨过,但我特么就觉得他是个绿茶婊,凯特尼斯瞎了眼了!

<图片2>【原创图片。。。

设计对白】OK,whatever,让我冷静下……除此之外,其实这部电影的几个亮点还是不错哒——第一,国会区的各种陷阱还是很炫酷的,重机枪是我的爱好么,沥青狂潮还是够震撼好么!

刺杀小队群殴异种那一段还是把惊悚与火爆做得很到位的好么!!!

——为嘛从迷宫2到饥饿4大家都是翻脸比翻书还快分分钟秒变丧尸片卧槽——不过冲出地铁站地面崩碎+天降死亡光柱的那一段确实有种游戏+跑男的既视感= = 第二,作为终结篇,这部电影把系列的反乌托邦主题推到了最高潮。

影片的最后三分之一充斥着最无耻最残酷的政治阴谋,而当凯特尼斯一箭洞穿绿茶女总统的胸膛,斯诺含血的狂笑让人战栗不已——如果革命只是由一个独裁者取代另一个独裁者,那么一切自由,皆为幻梦!

其实我觉得《自由幻梦》这个译名比《嘲笑鸟》要切合得多!

<图片4><图片3>综上,觉得这部电影一般吧,基础分7,打丧尸和结尾幻梦破灭那一段很赞+1,8分,非粉不荐。

 2 ) 我爱善良的人——记《饥饿游戏》人物皮塔(下B)

我之所以认为电影和小说两者结合,确实一部好作品,在于为女主的人设,电影里的女主比小说里可爱很多。

在电影里能真真切切看到凯特尼斯对于皮塔的情感变化,她是爱他的,她是需要他的,无论出自那种性质的爱。

同时,原著里的皮塔是无法痊愈了,他试图将记忆归类,真的,还是假的。

他唯一能确定的是他自己的感情,为此他会“旧病”发作的时候,紧紧抓住椅背,直到一切过去。

“你爱我,真的,假的?

”“真的”皮塔能给予她生活的希望,她的歌谣从诡异的《上吊树》变成美丽的歌谣:在那遥远的牧场,有一棵弯弯的柳树,在那棵柳树的下面,是如枕头般柔软绿茵茵的草地;轻轻地躺在牧场上,闭上你惺忪的睡眼;当你睁开眼时,太阳就会升起。

这里平安又温暖,这里的雏菊为你保家,这里你的梦儿香甜,明天就成真,这里有我对你的爱。

爱,不是让你所爱的人结束痛苦而去死亡。

爱,是让你所爱的人充满希望的活下去。

皮塔在城市圆形广场,再一次救下了准备自杀的凯特尼斯。

“放开我!

”“我不能。

”血从印在他手上的牙痕里流出来……这手,曾经手指交叉,牵着凯特尼斯一起穿梭在车厢里,看皮塔的画,那装满一车厢的画。

他画的是饥饿游戏,他每晚都能看到,每晚也都在做噩梦,他排遣的方式是把这些都画出来。

他说:“对我来说,我宁愿清醒的时候用画笔把它们画出来,也不愿意在睡觉时握着刀子。

”在投身第二次饥饿游戏之前,他为她画像,他希望这一刻可以凝固,此时、此刻,直到永远。

被删掉的画关于皮塔的故事,在电影里一删再删,蒲公英、皮塔的画,以及他的智慧。

有些删减后,令故事费解,比如凯特尼斯看到地上的画,露露捧着花长眠,那是皮塔画的露露;再比如吗啡女为什么会救皮塔,为什么皮塔会抱着吗啡女,在她死前为她描绘出美丽的色彩、绘画出一幅幅美丽的画,用温柔的催眠方式,令她安然离去。

甚至还有芬尼克和安妮婚礼蛋糕,那也是皮塔的杰作:湛蓝的海水卷起白色的浪花,水上漂浮的帆船,鱼儿、海豹在游泳,水里还有美丽的花朵。

暖暖的风,白白的云,与金发男孩,擦肩而过。

他有一双碧蓝的眼瞳,无论多浓的彩妆都不可能使其狞厉的眼睛。

他在人行道上,画着粉笔画,告诉人们除了苦难还有美好。

他在凯特尼斯提议一起制作的书里,绘画出凯特尼斯爸爸的笑容,皮塔的爸爸拿着甜点,还有芬尼克色彩漂亮的眼睛,西纳在裁剪衣服,露露踮着脚尖,毛莨花舔着波丽姆的脸颊……之后是晚开的樱草花,还有幸福的点点滴滴,例如芬尼克和安妮新出生的儿子的照片,以及一个黑发蓝眼睛的小女孩,一个金发卷毛,灰眼睛的小男孩……皮塔说,一切都会好的。

饥饿游戏之Dandelion

 3 ) 备胎转男一,表姐成人妻。

不同于暮光之城系列的过于低幼花痴,饥饿游戏系列还是颇有想法的。

人设类似库布里克的《斯巴达克斯》的部分情节,少男少女像角斗士般被迫互相厮杀,只为贵族取乐。

背景又像《楚门的世界》,这个世界就是个巨大的真人秀,观众围观你的喜怒哀乐甚至死亡。

还像《大逃杀》,青春残酷物语,少男少女之间相互杀戮。

也似《V字仇杀队》,极权社会的意喻。

《饥饿游戏》=《斯巴达克斯》+《楚门的世界》+《大逃杀》+《V字仇杀队》+《暮光之城》。

而饥饿游戏的故事背景,设置在未来极权社会。

压迫与反抗,很有戏剧冲突。

古代的角斗士,现代的真人秀体育比赛,归根到底都是人的好斗欲望作祟,而以斯诺为代表的国会区统治阶级更以为甚,以看美少年,美少女们相互残杀为乐。

当美少年们逐渐长大,迈入成人世界的一道关卡,就是学会消灭阻碍自己生存的一切人和物。

而这个人就是痴迷杀戮游戏的斯诺总统,物则是国会区政府。

正如英国19世纪历史家阿克顿勋爵所言:“绝对的权利导致绝对的腐败”。

想终结腐化,唯有暴力反抗。

于是最后一部,吉祥物凯妮丝带领小分队,走上刺杀斯诺之路。

经历各种爆炸,沿途死人,互相撕比之后。

超级马里奥附体,各种通关之后。

还好结局没有落入俗套,遇到大BOSS,一箭终结的不是此人,而是另外个隐藏boss。

不让游戏继续,彻底终结残酷游戏,不至于换汤不换药。

从执箭下山,到成为嘲笑鸟。

饥饿游戏其实也是凯妮丝的成长之路。

青春中面对未来的迷茫,面对爱情的选择困难,面对失败的怯弱,面对恐惧的逃避。

最后那一箭,为青春画上一个圆满句号。

备胎转男一,表姐成人妻。

选择皮特其实挺好的,一起经历过种种磨难的男人,比青梅竹马小鲜肉强。

饥饿游戏系列能够大卖,詹妮弗·劳伦斯功不可没,演技到位,对人物的刻画也符合原著。

其实这部戏里的她,有点像《钢铁侠》系列里面的小罗伯特·唐尼,角色风采高过整部戏,个人表现足够精彩。

而且大表姐很个性,无论是奥斯卡上的搞怪,还是艳照门之后的坚强。

演技好,智商情商双高。

颜高条顺演技好,大表姐撑起整部戏。

———————————————————微信请订阅:cmf2015 ,聊聊电影和美剧,写写故事和经历,文艺有趣可兼得。

 4 ) 这是最好的结局

凯尼斯抱着第二个孩子看着远方草丛里皮塔跟大儿子嬉戏,她对着怀里的孩子倾诉了她所经历的一切,色彩温和,凯尼斯很美,皮塔很帅,以及孩子很萌,结局完满。

我所接触的饥饿游戏只是四部电影而已,没有去看小说。

我自己的评价是这样的,第一部>第二部>第三部下>第三部上。

第三部就不该分为上下,精炼为一部会更精彩。

这一部主要就是反攻了,看起来凯尼斯依旧被当做宣传的点进行拍摄视频,宣传当政者的罪恶,“煽动”民众。

但实际上凯尼斯的能耐当然不止这些,她也不甘被当做旗子使用,于是想出逃单干去杀斯诺。

于是刺杀斯诺小分队组队开始出发,一路上各种危险,当然也死了一些配角,留下真正的刺杀小队。

芬尼克死的时候我好伤心啊,因为是帅哥!

看到那些变种扑上去的时候,我心都碎了。。。

何况家里还有个刚结婚的妻子呢。

战争的最后,凯尼斯面对斯诺,斯诺说我没有滥杀无辜。

那些炸弹不是我发的。

我思量了下所有13区领导说的话,我相信斯诺。

从战略上来说,她的棋走得好。

但是真的太不人道了。

凯尼斯应该也是相信了的。

所以最后她同意了再次进行饥饿游戏来处罚斯诺,当镜头拉开,我看到13区领导站在斯诺正后上方时,我知道这次凯尼斯的箭会射向她!

果然,当她说完,把你的箭射向你心所指吧!

凯尼斯对准斯诺的箭往上抬了一下,一箭穿心,正中新任总统的心。

 5 ) 配角的不完全作死规律(附花絮)

由于题材关系,这个系列死亡率一向很高,在这部终极篇里更是达到乔治·R·R·马丁级别的高(参见下面花絮第13条)。

下面来盘点那些在本片里死去的角色生前所立的flag(不提名字以防剧透),总结一套不完全作死规律,以供后人警惕。

大战前结婚这个举动会为你立起夜空中最亮的flag,大战还未打响就燃点起另一场战争的硝烟,愤怒的单身狗会想尽一切办法不让你活下去的。

类似情况还有妻子怀孕、收到爱人的信和打完仗回老家结婚。

发誓保护主角只要对主角说出诸如“我不会让人动你半根腿毛”、“我会喂你耳屎”这种话,总有人会设法铲除你这个障碍。

值得欣慰的是,心存感激的主角一定会为你报仇的。

跟主角作对哪怕只是暂时的都千万不要跟主角作对,万一留下人生污点就再也不能洗白了,因为最后你的选择就只有一个:以死谢罪。

跟主角关系亲密通常配角走在主角身边就已经立起半支旗了,要是跟主角关系密切就更加悲剧了,任何天灾横祸都有可能随时降临在你身上。

但你的牺牲往往是最有价值的,因为能将主角的愤怒值推至最高,让最后怒杀大BOSS变得有理有据。

双胞胎恭喜你,你的存活率可能是立flag者里最高的,有50%!

(其他人都是0)不是你死就是另一个亡,但也不排除共赴黄泉的可能性。

路人脸当危险来袭的时候,无论你跑得快、跑得慢、或站着不动都得死。

虽然很不公平,但现实就是这样,从生下来就预订的便当,含着泪也要吃完。

上述条件并不是绝对的,也有像复联2中鹰眼这样的逆天存在(详见这条知乎第一个回答),所以配角们一定要乐天地活下去,没准还能撑到最后哦(GOT的就不要凑热闹了)。

花絮1. 《饥饿游戏3:嘲笑鸟》上下两集是在2013年和2014年背靠背拍摄的,这就是解释了为什么2014年初逝世的菲利普·塞默·霍夫曼还能在电影里出现。

这是他参演的最后一部电影。

2. 根据导演弗朗西斯·劳伦斯的说法,本片的初剪长度达到2小时51分,最终长度确定为2小时16分,成为系列最长电影。

3. 导演弗朗西斯·劳伦斯表示,这是《饥饿游戏》系列中最暴力的一部。

4. 由于某些特效镜头的制作难度太高,导演和剪辑师在上集发行前就开始后期工作了。

5. 凯匹特(Capitol)的场景大部分都是在巴黎和柏林实景拍摄的。

6. 新的嘲笑鸟标志曾出现在《饥饿游戏3:嘲笑鸟(上)》演职人员表结束后。

7. 本片有三个奥斯卡获奖演员:詹妮弗·劳伦斯、朱丽安·摩尔和菲利普·塞默·霍夫曼。

8. 饰演反抗军指挥官Lyme的演员莉莉·拉贝由于时间冲突无法继续出演,格温多兰·克里斯蒂(《权力的游戏》中的美人)接替了她的角色。

9. 格温多兰·克里斯蒂和娜塔莉·多默尔都出演过《权力的游戏》。

10. 本片将在美国上映2D和IMAX版本,其它地区则上映2D,3D, RealD 3D和IMAX 3D版本。

这是系列中唯一一部发行3D版本的电影。

11. 狮门影业的CEO表示,《饥饿游戏》很可能会推出第五部前传或续集。

12. 片中饰演Katniss孩子的是詹妮弗·劳伦斯的侄子。

13. 在小说里,Katniss加入了451小队对抗斯诺总统,但最终18人的队伍只有5人存活。

 6 ) 这不是那种童话结局

2016/3/8 更新说在前面,我是一个Everlark死忠粉,所以我说什么都不会客观。

好不容易忍到下班终于跑去看了,结果最后半小时感觉到全场都在开始大叹无聊不停在看手机或者索性无视旁人地讲话在抱怨到底什么时候结束。

然后到了牧场情节就开始有人哄笑这么快就三年抱两,那些人都以为这是一个所谓童话式的完美结局。

但事实上根本不是这样。

我一直觉得Fan Fiction里的Hurt/Comfort这个类别很适合用来形容这个系列,对于Katniss来说,Comfort的永远只有Peeta。

而Peeta其实也在经历着非人的痛苦,他痛失亲人,被President Snow折磨,把自己变成用来对付Katniss的武器,所以Katniss在第四部一开始就在不停地强调“这不是Peeta”。

因为Peeta原本是一个善良、温柔、包容、友好的人,而在后面Peeta慢慢恢复清醒却同时被触发失控而致战友于死地的时候,他感到了深深的愧疚,希望自己死去,不要再去伤害别人。

书里面我印象很深的一段是在地下通道让Pollux(被割舌头的弟弟)想起他的痛苦回忆,大家都不知道该作何反应的时候,当时还在受劫持影响所困扰的Peeta解开了这个尴尬氛围,“这么说,你成为了我们最宝贵的财富。

”而原著的Katniss,也时常会想着说只有Peeta有这种安慰人的能力,她自己就没有。

而这个Peeta对她说,如果我当时没有把面包扔给你(放任你默默死去),我就不用受那么多苦的时候,纵然Peeta没遂Snow的愿成功杀死Katniss,但已经足够让Katniss心如死灰,并且决心杀死Snow结束一切噩梦。

她告诉Johanna她的计划,Johanna说任何人都能杀死Snow,端看你有没有做好牺牲的准备。

我看过很多对这个系列不是太熟悉的观众都期望Katniss推翻Snow的暴政后当上领袖,却没多少人去思考Katniss究竟处在一个什么样的境地里。

为什么一个只有十几岁的女孩需要牺牲自己来达成这一切,她明明都还没成年却要努力担起家庭,为救妹妹自愿赴死侥幸活了下来后又被人扯出来当反叛象征却从没人问过她是否愿意。

Jen的外表可能会让很多观众觉得Katniss就是一个强大的成年女性,但是她从参加完第74届饥饿游戏后就得上PTSD,然后又被Snow威胁,接着被人逼迫重回竞赛场,接着就发生了大家都知道的这些事。

支撑起她的是她的勇敢和善良,而且逆境能够激发她的求生本能,最重要的是她有同理心,Gale被仇恨蒙蔽了双眼,而她没有,所以她才能够让别人站在她这一边,因为她是发自真心,这也是我最爱她的地方之一。

好莱坞现在在鼓励编剧不要光写强悍的女性角色,要写多一些复杂的女性角色,而我觉得Katniss足以成为复杂女性角色代表之一。

写到这里我忍不住想说,因为现在好莱坞一水的屌炸天角色,各个都武力值超强又足智多谋,而这些让英雄身边的普通人显得不够好,有些观众久而久之会把那些没有那么厉害的角色归类为主角身边的累赘、拖油瓶一类的负面形象,是主角在战场上拼杀时的猪队友,像Peeta,还有HP里的Ron。

但我认为是因为这些观众没有意识到温柔也是一种强大的力量。

如果主角是火焰的话,那我觉得这些普通人角色像是氧气,是火焰燃烧的必要条件。

当在战争感到疲惫不堪快要坚持不下去的时候,是这个存在让你觉得自己还能继续撑下去。

还有Katniss的妈妈和妹妹Prim,妈妈因为爸爸的死而变得萎靡不振被迫让Katniss担起了养家的重责,而妹妹还很年幼,把衬衫塞进裙子里还会鼓起一角像个小鸭子一样。

但是他们也同样在这场革命里尽自己所能去分担,第二部里Katniss说无论她做什么都会影响到家人的时候,是妹妹说我们会和你在一起。

尽管他们没法上战场,他们在十三区的医院里救治伤者也同样帮到了很多人。

这些角色都很平凡,很柔弱,可是他们是革命里无法忽视的力量。

所以故事就快结束,而Katniss经历了足够多死亡之后,苏珊大妈给她安排了一个终极炸弹,炸死了Prim,这就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她拼死保护的人不多,妈妈,妹妹,Peeta,Gale。

我想起他们姐妹在婚礼上抱在一起,镜头旋转了好久好久,两个人都明白这大概是最后一次见面却谁也没有开口说只是用心感受着这一刻。

然而结局是另一番情景,Katniss就算报仇成功,但是她已经失去太多。

Jen抱着那只猫哭得声泪俱下鼻涕都拖得长又长还被特写了的时候,我觉得是很动情的。

而Peeta在院子里种下的Prim名字来源的Primrose,就像Katniss在第二部时在11区的演讲,“每次我看到院前的花我都会想起Rue。

”他们两个人这时候已经被掏空得差不多了,大家每一次提到的也只是希望能够回归平静,我爱书里面的那段告白,甚至油管上有个Fanvid里原PO还加了这一段念白,因为超喜欢所以看了无数遍(油管地址)。

Katniss说Peeta和她都在努力恢复,虽然她还是会被噩梦惊醒,但是Peeta的怀抱始终都在,后面取而代之是他的嘴唇。

让她坚持下去的不是Gale的怒火,她自己已经有很多火焰,她需要的是春天的蒲公英,象征着重生和希望,这只有Peeta能给予。

最后Peeta问“你爱我,真的还是假的。

”Katniss说,“真的。

”我昨晚在为了今天预热而重温Catching Fire时终于反应过来我过去很想吐槽的Katniss被噩梦惊醒而Peeta还穿着外套迅速出现的一个“失误”细节,其实是因为那个时候Peeta也同样在承受着上一届游戏带给他的痛苦而难以入眠,可是他从来没有因为这一点而丢失他的温暖本性。

这也是我很想在每次碰到别人疑惑为什么Katniss会选“废柴”Peeta而不选Gale时想要回答他们的,因为她最需要的不是一个好斗的男友,她需要的是一个能够安抚她给予她温暖的人。

最后牧场那一段,噢耶,终于写到这里了,特么的路人观众闭上你们抱怨的嘴!

我一直都不喜欢那种像童话里经历了九死一生最后却live happily ever after的剧情(除了真童话例外),因为现实生活里,很少人能够彻底放下的,我更喜欢的是治愈的过程,这并不能用消极或者积极来形容,就只是经历过生活巨变的人努力重回生活轨道重拾自己内心的平静。

这对于十二区的幸存者来说更为艰辛痛苦,他们的家园被炸成废墟(除了胜利者庄园,所以最开始回去的人都住在那里),道路上满是自己亲人和故友的尸骨。

电影里面因为篇幅问题没有表现出来(11/23更新 编剧表示尾声是五年以后,消息来源),但书里Katniss花了将近一年时间才接受了Prim的死亡,而花了超过十年的时间才决定生育孩子。

对她来说,在过往阴影的影响下选择生育是一个很艰难的选择,哪怕那个时代已经回归和平,对于一个经历过如此创伤的人来说,大概会很怀疑自己能否有足够能力保护小孩子平安健康快乐地成长。

而她说当孩子长大后会和他们说那些过去的回忆时其实也就是一个撕开自己伤口重新治愈的过程。

这并不是那种正常家庭会经历的平淡温馨的生活,套用一下同样是书里的最后一句话,这是一场更加艰难的游戏。

*今年重温的时候发现第三部里已借Finnick的口解释了结局👉电影片段Kat,“你怎么承受这一切?

”Finncik,“我每天从噩梦中艰难醒来,却发现醒着也不能解脱。

但是最好不要屈服,心理重建比心理崩溃难十倍。

”以上翻译摘自伊甸园字幕组版本。

*最后一段台词国内的翻译大意是,“我会列出所有我记得的人做过的好事,就像玩游戏一样,一遍又一遍。

这么些年来我想也有些乏味了,但很多游戏都不如它好玩。

”书上的最后一段是"That's when I make a list in my head of every act of goodness I've seen someone do.It's like a game.Repetitive.Even a little tedious more than twenty years.But there are much worse games to play."我的理解是因为Katniss在战争中见得太多丑恶,而她也见到战争如何改变一个人,使人丧失理智只被仇恨驱使,所以她需要靠做这件事来不断重复提醒自己人性美好的部分,借以度过生活里其他艰苦时刻。

我觉得国内翻译如果是译成人生还有其他更艰难的游戏会比较符合主旨。

*今天出了数字版,我终于能够截图对比。

第一张是出自第一部里他们上赛场前的最后一晚,Peeta和Katniss说,“我不想被他们改变,把我变成他们游戏里的一颗棋子。

”是不是听着很耳熟?

因为第四部里Katniss在第二区被当人质的时候她就对着那个人说,“我已经厌倦了替Snow杀掉他的奴隶。

我也是他的奴隶,所以我杀了Cato(来自第二区,第一部时最后杀的那个),Cato杀了Thresh(和Rue一样来自第十一区,Rue是Katniss在比赛里最珍惜的小女孩),Thresh杀了Clove(来自第二区,他们在宇宙角抢补给品时Clove试图杀Kat,Thresh看在Rue的份上救了Kat),这就像一个循环,无法停下来。

但是谁赢?

永远都是Snow赢,我不要再做他游戏里的一颗棋子。

”其实正如Johanna所说的,任何一个人都能杀死Snow,同时还有Coin。

但为什么每次都是Katniss在最前头?

因为这些都是别人算计好的,这就是一场秀,Katniss的每一个举动都代表着最好的宣传效果和背后的最大利益化。

在Katniss杀死Coin后Heavensbee写给她的信里说到很抱歉让Katniss经历了这么多,但如果从头再来他还是会选择利用Katniss来达到目的(I'm sorry so much burden fell on you,I know you'll never escape it.But if I have to put you through it again for this outcome,I would.)Katniss其实并不止活在Snow的游戏里,她也活在Coin和Heavensbee的游戏里。

Snow利用她来平息民众的怒气,Coin利用她来鼓舞民众的革命精神,而Heavensbee利用她杀了Coin换取和平政权。

没有多少人像Boggs那样希望她能活的好好的,因为这是她应得的。

我的亲友从没看过这个系列并且也对此知之甚少,她陪我看完最后一部时说,她觉得大结局就是四个字——劫后余生,我觉得她简直一言中的。

到最后,他们终于结束了所有的游戏,回家。

坐在门廊下听雨这个镜头是对第一部的致敬,对于我们这些粉来说也像是一个慰藉,这意味着他们终于安全了,从此以后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生活。

这部戏我有个怨念就是Katniss和妈妈的关系一直都表现得很疏离,在婚礼上Katniss已经做好自己要牺牲的准备了,结果也只是插进跳舞的人群里抢了妈妈的位置,搞得妈妈很尴尬地走到一边,却连“遗言”都不留一句给她。

电影里妈妈最后的出场是爆炸后Katniss在医院醒来,妈妈坐在病床旁照顾她,提到妹妹后两个人都因为悲伤而没再说话。

对比之下书里处理得更好一些,Katniss回到第十二区后,用了很长时间才恢复过来有勇气打开妈妈写的信(因为妈妈留在第四区帮忙建医院),最后Katniss拨通了她的电话,两母女隔着电话一起哭。

如果他们拍了这个情节,而不是简单处理成好像Kat回家之后就没妈妈什么事一样该多好。

 7 ) 原著党很满意!非常!满意!(含剧透)

作为《饥饿游戏》的原著党,我真是十分非常满意《饥饿游戏》几部曲的拍摄。

所以我rio不懂部分觉得这部片不知所谓还很有优越感的观众,hello?

你自己没看过前面几部不知道剧情怪电影咯?

hello?

要看有深度讨论ZZ的片子的、要看青春片的,你们看什么饥饿游戏啊!

一部3D电影,团购还不到20块,你还能看十几分钟的小玫瑰和摩尔阿姨,看到就是赚到好吗?

OK,back to the story itself.首先,这部片的男女主人设很有意思,它在某种程度上是颠倒过来的。

女主从来就不是什么胸怀大志的人。

从来不是。

她和那些有一腔英雄梦的女主不同,她就是一个有点自私的实力愣头青。

在成为饥饿游戏的参赛者之前,她每天的生活就是怎样打猎维持家人的生活。

这个家人包括疯疯癫癫的妈妈和最爱的妹妹。

妹妹是女主的心头宝,甚至可以说是女主通篇最爱最珍视的人(重视程度分分钟高过两男主)。

第一部下她要和皮塔殉情是她的小聪明,钻规则的空子,然后真的成功了。

然而就是这种敢于和规则对着干的精神,让她被选中成为反叛军的精神领袖。

到了第二部,女主成了“成功人士”,这个时候为了自保和保护家人,她也是愿意听命于Snow,继续演好她的戏的。

到了第三部,女主也是在迷迷糊糊中,由于各种原因,被推到了这个位置并被说服作为一个symbol。

然而,后来到了亲临前线的种种感动以及结合自己的遭遇,让她真正愿意作为一个反叛精神领袖而存在。

再说到女主的感情归属。

很简单,在饥饿游戏前,女主和男二就是一层窗户纸的关系了。

然而命运弄人,女主参加了饥饿游戏。

在第一部里,女主并没有对男主产生爱情,她救男主纯粹为了生存(盟友以及表现自己对皮塔的爱能为她赢得更多的好感,从而更容易获得赞助,更有机会存活下来)。

到幸存之后,还是为了生存,女主需要和男主做戏,但直到这个时候,她喜欢的都是男二。

当然男主是早就喜欢女主,一直喜欢。

后来就是女主和男主第二次参加饥饿游戏。

发生了很多很多的事,让女主慢慢地把感情转换到男主这里。

忘了说,本故事的男主人设很弱鸡,武力值很低。

而闪光点是人很善良,而且是毫无保留地理解和爱着女主。

打个比喻的话,就是温柔的阳光一样的存在,就像他自己喜欢的夕阳的橙色那种感觉,温暖而不会灼伤人。

盖尔是不会像皮塔这样懂Katness的,他们虽一起长大,但没有一起经历饥饿游戏。

第二部有很多小细节:女主在做噩梦时,都是在男主身边才能睡着,男主送给女主的三人照片吊坠项链,男主送给女主的珍珠等等……第二部是男女主感情进阶的关键。

而到第三部,女主杀掉wuli 摩尔阿姨准备自杀时,也是皮塔一眼看出来她准备自杀而制止的。

OK,到了第三部。

这个时候女主其实是游移不定的。

她并没有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情感归属。

她的脑子其实是一团浆糊的。

所以她的行为很多时候是随心所欲,什么ZZ立场,什么大局为重,她是不会懂的。

她一直只是Katness,关心的只是自己爱的人的安危而已。

她不怕死,但她怕害死自己家人的人不死。

没有大局观的她会做出手刃敌人这种决定很正常,她要做的事,没人拦得住。

不过……其实如果她没这么任性,很多人都可以不死……BUT,just remember wuli女主的人设是一个20出头的少女,谢谢。

而且,其实很多人都愿意为了她送死。

港真谁不想杀Snow呢?

说起对总统的恨,大家都不少啊。

但Katness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三观。

就是她的善良。

她有很强的共情能力,let's just称之为妇人之仁。

这种对待敌人都会有的仁慈,注定让她只会成为一个不错的精神领袖,而不可能成为一个很好的领导人。

而这种妇人之仁,盖尔作为一个优秀的军人,是没有的。

但是皮塔也有,皮塔一直可以说是全书最真善美的角色之一(ORZ男女主的人设一定是反过来了)。

所以当一切都结束以后,女主会选择与皮塔共度平静的一生,简直正常不过。

女主自己就是一团火,她和盖尔在一起,她的仇恨、怨愤和对自己一些行为的懊悔,一辈子都不会消灭。

而皮塔,会用他的包容、理解和温暖,带给女主真正的宁静和安全感。

最后,说一下我的结局里导演处理的一些感动点:1)白玫瑰是书里一个重要的symbol,电影还原得很好。

2)那只猫,是女主的妹妹prim收养的,女主一直很讨厌这只猫,而妹妹很喜欢。

猫和妹妹相处得很好,但和女主不。

所以女主抱着猫哭得稀里哗啦那里很多人可能get不到,但我get到了。

3)男主最后在女主家种的草,是樱草,也是女主妹妹名字的由来。

4)男主被Snow搞到失忆甚至仇恨女主之后,经常分不清现实和植入记忆。

所以,他会问女主是非题,XXXX,真的还是假的?

而女主在又一个打雷的晚上睡不着跑到男主身边睡时,男主问的那句“你爱我,真的还是假的“以及女主回复的”true“,真是原著党的我心心念念的电影还原了,good。

其实到了这里,男女主的感情是有点那种一切尽在不言中,经过风风雨雨后相濡以沫的感觉。

 8 ) 《饥饿游戏3:嘲笑鸟(下)》:手把手教你怎么剥削与造反

引言《饥饿游戏》系列迎来了第四部,它的终章,《嘲笑鸟(下)》。

不管这种把三部曲的第三部拆成两部的做法有多少理由,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理由就是捞钱。

想多捞点倒是无可厚非,只是这样做严重地打乱了节奏,导致上部非常无聊(虽然这一部的文戏也是很重要的);而所许诺的下部的宏大战争场面大爆发,也压根儿没有兑现——所以结论就是,从情节、场面的角度来看,《嘲笑鸟》上下两部是很平庸的。

《饥饿游戏》的前两部要强过它们。

虽然各集水平参差,但《饥饿游戏》原著试图探讨的主题很有深度,弥补了电影“好看性”的不足。

《饥饿游戏》系列披着青少年题材的外衣,讨论的却是极为精巧的政治问题。

而且它不像一些政治题材电影,只是从宏观上表现阶级或利益集团的冲突与角力;它除了宏观上刻画阶级冲突,还把统治策略、政治宣传与反宣传、反抗谋划、战争动员等技术性环节描摹得一清二楚、事无巨细,堪称一部剥削与造反的教科书。

在这场教科书般的展示中,斗争对人性的利用,被放在了最突出的位置。

如果我们细细回顾三部曲的剧情,就会发现国会区、嘲笑鸟、起义军三方之间精彩的明争暗斗。

而贯穿起这一系列争斗、推动一系列争斗发展的,就是本系列的名字:饥饿。

饥饿不只是游戏的名字,它还点出了整出故事中那些剥削压榨、忍气吞声、党同伐异、兵戈相见背后的根本原因:人类的欲望,还有对欲望的饥饿。

让我们从头开始。

《饥饿游戏》“饥饿游戏”是国会区为了惩罚起义的十二个区而举办的参加者必须战斗至只有一人存活的游戏。

他们“被冠以荣誉、勇气和奉献”。

而最后活下来的人,“将一生衣食无忧”。

观众们都能看明白这种转移阶级矛盾的伎俩,从古罗马时期开始就屡试不爽。

可为什么一直屡试不爽呢?

因为各区参赛者在严重的精神、物质短缺的情况下,对生存的渴求,这种来自本能或者说人性的“饥饿感”,将迫使他们按照统治阶级的设计行事——杀死别人,保存自己。

这些参赛者,也代表着被奴役、被统治却一盘散沙的各区。

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在对生存的渴求和对死亡的恐惧中迷失了双眼,看不清自己真正的敌人。

但女主角凯特尼斯带来了变化,因为她属于那种纯粹的人、舍生取义的人——为了故事发展当然必须得有这么一个角色,不过就算是真实历史上,这样的人也并不少。

于是凯特尼斯成为了动摇国会区体制的基石。

首先,她的纯粹和善良转移了其他区民众的怒火,使其发射向正确的地方——国会区。

她和十一区的小女孩有着短暂而美好的友谊,并且为她的死悲痛欲绝。

这时人们才突然发现,原来这个小女孩,不是死于其他“贡品”之手,而是死于这个邪恶的游戏规则,死于吃人的国家体制。

于是随着小女孩父亲向维和官冲去,十一区暴动了,起义的火种就此埋下。

随后,凯特尼斯拒绝与皮塔自相残杀,而是选择双双自尽。

他们没有考虑到的是,体制要求他们只能有一个人活下来,也意味着必须有一个人活下来。

这是统治阶级玩弄和支配被统治阶级意志的手法。

而他们选择没有人活下来,这无异于向体制宣战。

如果他们自杀而死,意味着被统治者最终宁死也没有向统治者屈服。

而且,造成他们的死的唯一罪人就是国会区。

这是总统斯诺所不能容忍的,所以关键时刻他做出了让步。

但若要让步,必须要有理由,否则国会区颜面不在,让其他区觉察其软弱可欺。

凯特尼斯的导师黑密曲也深谙此理,所以他告诫凯特尼斯,要用爱来解释她和皮塔的行为,万万不能表现出“我就是要跟你们对着干”的想法,否则必为斯诺所不容。

用爱作为借口,不但使得国会区的让步合情合理,更彰显国会区的仁慈,对国会区来说是一举两得。

如同我们的老祖宗,国会区也是很擅长在“剿”与“抚”、“威”与“恩”之间切换的,最关键的还是要利用和引导被统治阶级的“饥饿感”,往正确的地方烧。

国会区这次救场表面上成功了,但留下了极大的隐患——给自己塑造了一个潜在的强大敌人:凯特尼斯。

因为她的英勇与善良已经赢得了民众的心——很大程度上还是国会区赋予的。

凯特尼斯成功在孤注一掷,也成功在游戏规则的不完善。

斯诺在事后就说:“前总设计师希尼卡·克莱恩要是有脑子,当场就该炸得你俩灰飞烟灭(省得在全国人民面前来一场蔑视权威的表演)。

之所以说是“前总设计师”,是因为第一部的游戏设计师被“赐死”了——游戏设计师隐喻着统治者,统治者设计的统治方式有漏洞,必然要反身噬主。

如他的接任者普鲁塔什·海文斯比所说:“当总设计师,就要承担相应的风险。

”《饥饿游戏2:星火燎原》故事自然而然发展到了第二部《星火燎原》,斯诺对凯特尼斯的行为深深忌惮却也无可奈何。

他只能对凯特尼斯剿抚并用、恩威并施,试图掌控她,让她和皮塔表现对国会区的感恩,而且必须表现二人相爱——这是保证体制权威的根本。

事实上,凯特尼斯一开始是妥协了的,做了国会区的棋子,因为她有太多顾虑,最终不过是命运选定的一个小卒子。

但无论凯特尼斯如何表演,民众还是自发地将她作为斗争的象征。

这时候,凯特尼斯作为偶然被时代选中的英雄,无论如何逃避,都注定要在时代的洪流中被裹挟前进。

最终,凯特尼斯为了盖尔也做出了对抗之举,这下斯诺再也忍不了了,只能痛下杀手——通过正大光明地举办一届所有前冠军参加的饥饿游戏,不但能摧毁她的肉体,更能摧毁她所代表的精神。

表面上看,第二场饥饿游戏只是规模、花样和对抗程度比第一场饥饿游戏高了,但其实有本质的不同。

如果说第一场饥饿游戏还比较纯粹,那么第二场饥饿游戏则完全是政治操纵——国会区和十三区双双介入其中。

时机已经成熟,暗战已到尽头,十三区决计竖起嘲笑鸟的反抗大旗,对抗国会区。

这场对抗的结果是,国会区没能杀死“嘲笑鸟”凯特尼斯,十三区反倒利用内应普鲁塔什·海文斯比设计的饥饿游戏将她和其他冠军一起救走。

这里很想说一说普鲁塔什·海文斯比,因为这个角色塑造得其实相当复杂(可能是因为菲利普·塞默·霍夫曼总是阴阴地笑?

),甚至比凶残的总统斯诺和后来的篡夺者科因还复杂。

斯诺和科因简单在,他们都是毫无底线的极权独裁者;普鲁塔什复杂在,他是一个投机者,却又有底线。

而且普鲁塔什更厉害的地方在于,他几乎每次都站对了队:斯诺牛逼时,他跟斯诺;起义军刚刚有了“嘲笑鸟”这个希望,他立刻转投了起义军;等科因不行了,他又参与组建了民主政府,难怪黑密曲最后说,感觉他才是胜利者。

普鲁塔什最先出现在《星火燎原》中,接替上一部的倒霉蛋希尼卡·克莱恩出任新的游戏总设计师。

这是一个非常敏感、很有压力的职位,普鲁塔什的表现却异常轻松,上来就要求和间接坑死了前任设计师的凯特尼斯跳舞。

对于自己为什么要接这个烫手的山芋,他对凯特尼斯解释道:“因为野心。

”然后又说:“也许是受你启发我才回来。

”显然,普鲁塔什不是一个寻常意义上的“好”人,不然也不会成为一个著名的游戏设计师——间接死在他手上的贡品恐怕不计其数。

他是有野心的,游戏设计师可以帮助他实现野心。

但是他也很善于发现机会。

他觉察出凯特尼斯,“嘲笑鸟”的出现使得国会区和起义军之间有了微妙的力量消长,于是立刻抓住这个机会背叛了总统斯诺。

但普鲁塔什也是有底线的。

他没有趁机篡权,而且最终保下了凯特尼斯,这些都是他的贡献。

他让我想起了《人间正道是沧桑》中的老董,还有他所代表的解放战争中的某一部分最终加入到人民阵营中的国民党人,心中有一把尺子,算利益,也算良心。

你说哪个是绝对地排在第一位?

还真不好说。

与普鲁塔什相对应,《饥饿游戏》中塑造了许多有一技之长,但政治觉悟不高的角色。

如花里胡哨的艾菲·纯科特,第一次出场还以为她是个大反派,结果不过是一个癫狂的艺术家,只是她完全意识不到自己的艺术是在帮助杀人罢了。

所以单纯的她才最后成为了凯特尼斯的帮手。

她有过许多让人印象深刻的时刻,比如在十三区抱怨不能穿好看衣服;而在起义军胜利后,大家都穿着灰布衣服的情况下,她却高傲地坚持穿那身容易招恨的艳丽盛装。

如导演克蕾西达,在战场上永远是专注地拍片,直到最后一部的结尾,才意识到这场战争的骇人之处。

如电子天才、贡品比特,在十三区试图黑进自己创建的国会区广播网络,结果发现自己当年做得太好了,现在黑不进去。

他懊恼地说:“那时候,我只是沉浸在科学之中。

”技术人才或者技术官僚有他们的可爱之处,但也有他们的悲哀之处。

可爱是在别人看来的,悲哀是自己品尝的。

所以我建议大家还是尽量懂政治而不要只搞技术。

施惠国统治阶级这种变相的“愚民”政策是很成功的,不但通过对被统治区的产品分工使他们形不成统一的对抗力量,对自己国会区的民众也毫不手软。

《饥饿游戏3:嘲笑鸟》说回主线。

在《嘲笑鸟(上)》中,国会区与嘲笑鸟正式决裂,总统斯诺不得不宣布嘲笑鸟为罪犯,开始采用恐怖手段镇压各地愈演愈烈的反抗;同时对被捕的皮塔进行洗脑,树立新的宣传形象,利用他与凯特尼斯的亲密关系来攻击嘲笑鸟的形象。

而十三区则通过各种手段宣传嘲笑鸟壮大力量:在第八区展现嘲笑鸟的逆天神技弓箭打飞机和国会区的恶行,在十二区通过凯特尼斯切身的悲惨遭遇唤醒人们的悲愤。

很快,第七区的林业工人也发动起义,第五区的人们则炸毁了自己的水坝。

总统斯诺诱骗凯特尼斯来营救被洗脑的皮塔,然后让皮塔杀死凯特尼斯,但没能成功。

但这一情节处理得非常糟糕,斯诺居然公然表示自己知道十三区的营救行动,还特意放走了营救队;而十三区对此虽然生疑,也不对救回来的皮塔仔细检查。

双方的智商下限在此打了个平手。

在《嘲笑鸟(下)》中,起义军越做越大,而国会区节节败退,甚至丢掉了军事要塞第二区,败局已定。

在第二区,凯特尼斯和盖尔进行了一场没有答案的争辩:战争是否要有底线?

虽然没有结果,但已经预示了二人的分道扬镳。

为了扣住“饥饿游戏”的主题,编剧们把国会区也变成了一个大竞赛场。

嘲笑鸟的团队在此继续从事宣传活动,然后又变成了凯特尼斯带队试图行刺总统斯诺。

这种在最后多加点动作场面的做法虽然无可厚非——不过也聊胜于无。

但值得一提的是,凯特尼斯试图行刺的做法并不突兀。

长久以来,她的英雄形象一直非常尴尬——不像别的影视小说中的英雄总是真刀真枪上火线,她很多时候都是做一个“屏幕”上的英雄,她无疑是更希望在这场革命中做更多的事情——尽管这场革命没有她想得那么简单。

其实在《嘲笑鸟》的上下两部中,真正的饥饿游戏发生在总统斯诺和总统科因之间。

国会区与其他各区,包括十三区之间的关系是剥削与反抗、镇压与革命,而这两个人之间只有纯粹的权力争夺,不是你死就是我亡,自然无所不用其极。

所以科因支持盖尔提出的埋葬第二区军事要塞的计划;还在最后冒充国会军炸死了国会区和起义军双方军民,令斯诺众叛亲离。

“革命”成功了,从竞技场到整个施惠国,科因依靠最没有底线的手段和对权力无止境的渴望,成为了这场饥饿游戏最终的胜利者。

如《嘲笑鸟》早些时候的另一个汉译名版本所言:“自由幻梦”。

始兴终衰,权力更迭,这种事情,千百年来都在我们的历史中上演着。

嘲笑鸟,始终是科因的一枚棋子。

不过在最后一刻,得知真相的她甘愿为斯诺所用,杀掉了科因,把权力交还给民主政权。

至于这种情况能持续多久,就没人知道了。

影片的结尾,是最令人感慨的地方。

凯特尼斯与皮塔,原本只是田间地头无人过问的小人物。

命运的阴差阳错与机缘巧合,让年轻的他们走上了天地变色的风口浪尖,被无数股力量推动与扭曲,被迫害,被利用,被抛弃。

他们竭力挣扎,在风雨飘摇中起伏,试图去做正确的事情——为此,他们几乎失去了一切。

终于,作为棋子也好,作为英雄也罢,他们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历经风雪、身心俱疲、伤痕累累的他们,不可能也不愿意再留在权力的中心。

他们离开了,又回到家乡,回到那片田间地头,清理废墟、回归平常、重新劳作、生儿育女、被人遗忘……直到终老。

这是这个故事最好的结束方式,这是他们最好的结局——这似乎也是现实中的英雄们最好的结局。

 9 ) 意料之中情理之外的游戏

文/梦里诗书 《饥饿游戏》在经历了三部曲的洗礼后,终于迎来了它的终章《饥饿游戏3:嘲笑鸟(下)》,昔日绝对女主的凯特尼斯在所谓的终极之战里却仅只是变成了一个吉祥物般的存在,如此演绎使其只是一个为人意料之中情理之外狗尾续貂的游戏结局。

当《嘲笑鸟》被分为上下两段来与之呈现的时候,便已经注定了这部电影的烂尾,上段冗长无味的拖沓以令人视觉疲软,在这部所谓的结局,更未尝有呈现一部好莱坞大片应有的震撼,所谓的反抗终极一战,仅只是成为了电影博人眼球的嘘头,这依旧仅只是一场在国会区所谓的“饥饿游戏”,这种方式既破坏了开篇所设定出色的世界观,更令这部电影在结局上变成了一个笑谈,绝对女主的嘲笑鸟凯特尼斯,她作为电影的关键性灵魂人物,结尾上却变成可有可无的吉祥物式人物,更是清理之外的。

电影在四部作品中塑造的重要人物便是嘲笑鸟凯特尼斯,她既是反叛军的精神领袖,更是电影绝对的核心,但不知是否是碍于成本所限,还是这样的人物,始终同占领国会区的终极一战并没有太大的关联,她既未能力挽狂澜,也没有能在电影中起到任何关键性的作用,电影更没有在反抗军与国会军的决战上呈现多么震撼的决战,一场类似饥饿游戏式不成功的总统刺杀后,战争就胜利了,而在所谓的胜利之后,反叛军的女总统当众又被女主凯特尼斯当众射杀,居然就这样安然无恙,全身而退后过上了幸福美满的新生活?!

如此所谓的终章,剧情的数次重大转折,皆若同游戏般随意。

反乌托邦的世界观与政治的讽刺隐喻是《饥饿游戏》所寄予的内在纵深,但这种体现在《嘲笑鸟(下)》确并不竟如人意,虽然非主流化被操纵人为宣传的英雄,是嘲笑鸟凯特尼斯有别于它作英雄电影的新形象,但导演对氛围和节奏的把控除开一段惊悚的地下水道大战异形外是失控,偏暗的氛围并无法真正契合人物心灵的塑造,刻意避开的战争画面使电影缺失了世界观,至于那没有高潮的决战更使四部曲的奠基付之东流,舒缓暖阳如童话的结局又回到了那万变不离其宗的老梗话,终只是一部渴望突破却最终沦回到平庸的好莱坞流水线作品。

意料之中的结局,却并未有料想到那情理之外如游戏般的终极一战,草草收场的《嘲笑鸟》早已缺失了《饥饿游戏》的灵魂,不过是一场刻板生硬的背书。

 10 ) 被反叛的嘲笑鸟的一生

我想我之所以这么有耐心的看完The Hunger Games的小说和电影 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女主角不是一个漂亮的玛丽苏 而美国针对年轻观众的票房电影里充满了玛丽苏第三部下是个好的终章但其实并不是好的电影 因为对于没有看过前面几部的观众 它的情节几乎到了不知所谓的地步 而因此更加对比出第三部上情节的拖沓和难看在整个系列中最好看的我觉得毫无疑问是第二部 然后是第一部 然后才是这个被分成两半的第三部饥饿游戏第三部上下Mockingjay还有另一个翻译的名字叫自由幻梦 在这部最终章演到最后10分钟之前 这四个字其实才概括了整个第三部 而最后的十分钟也是我真正想看的Katniss做为Katniss而不是嘲笑鸟的结局在最后 Katniss 在家乡的田野中打猎 看着夕阳下种花的Peeta 听他读朋友的来信 和他对坐着听下雨的声音 说出了那个Real 她如此平和 可是大概她自己都忘记了 她一直追求的就是这样的平静 她那些“从不让人失望”的反叛是出于多么愤怒的无可奈何 嘲笑鸟的棋子命运从她在取代妹妹参加饥饿游戏的举手开始到她射向Coin总统那一箭终结我觉得这是个很好猜到爱情结局的故事 在整个故事里对katniss影响至深的三个男人按重要性排我觉得是Peeta Haymitch Gale 最后的结局按亲密度也是这个顺序 Gale远离他们继续革命 Haymitch依然像老师一样和他们生活在一起分享回忆 Peeta成为了她的丈夫在第一部一开始Katniss是如此的讨厌Peeta 对Peeta的公开表白非常愤怒 然后她道歉 他们在天台对坐的时候Peeta说他不想被任何人改变 他就算是死也想做为自己死去 从这里开始Katniss对待Peeta的态度就转变了 因为这其实也是katniss内心的想法在第二部里 Peeta再次利用孩子的事情制造舆论压力的时候 Katniss很平静的就配合演戏了 Peeta成了唯一能解救她于深夜里痛哭的人 在之后诸多可能失去Peeta的事件中 Katniss都失去了理智 Snow当然也看清了这个事实 第三部的上里Katniss歇斯底理的要救Peeta 这是她愿意当嘲笑鸟的理由之一 当一个破碎掉的Peeta被故意还回来折磨Katniss时 这坚定了她一定要杀掉Snow的决心 在最后她想要抛弃生命的时候 她咬到的不是毒药而是Peeta阻止她的手让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一部的最后 Katniss让Peeta跟她一起吃毒果子 在倒数计时开始前 Peeta最后做的事情是去抚摸Katniss的辫梢 他就是那个到死还是自己的人 在全部的故事里 Peeta始终是善良的 他一直是那个大家都知道了为了Katniss付出一切的人 游戏和革命几乎让所有的人都起了变化 但是经历过洗脑摧残的Peeta在最后还是成为了最初的那个暖洋洋的人回到的Katniss的身边Gale和Peeta之间有一次对话 这好像是他们在整个故事里唯一的一次长对话 最后Gale说无论如何是Katniss在他们两人中做出选择 可是他在每次看到Katniss和Peeta的时候自己都自然流露出那种你们的羁绊好强真是无法改变的无奈表情 但是Gale没有意识到的是他自己也早已经做出选择了 他选择为了革命的目的牺牲掉一些平民 他选择了革命而不是Katniss 在这部里他们的差异在Prim死之前已经巨大了 他变成了katniss始终都想要抛弃掉的怒火第三部里最有意思的情节是最后为了是否举办新的饥饿游戏投票 书里很明确的写了Katniss完整的心理活动 这成为了压断她的最后一跟稻草所以她撒了谎并要用自我毁灭的方式终结一切 而她说yes之后Haymitch看穿了她的谎言而说了他站在嘲笑鸟那边 他站的是嘲笑鸟而不是Katniss 所以Haymitch是多么的了解她 而且Haymitch其实经历了更多的游戏 但是当最后他们在老家一起生活的时候 除了Katniss和Peeta 他也是一个经历丑恶确依然没有失去自我的人

《饥饿游戏3:嘲笑鸟(下)》短评

跟上集一样的拖沓冗长,拆分为两集简直就是流水账,各种没必要的发展结局反而仓促的摸不着头脑,原本中间一些同伴的牺牲可以拍的更惊险更煽情奈何剧本和导演能耐都不够,虽说红颜薄命吧,但要这么一说芬尼克死的真是太冤了!

8分钟前
  • 逸宸
  • 较差

3.5/5,反高潮的设计好棒,真的没有什么是必须由主角来完成的,索性就一炸而过吧,太真实了。石油水倾倒,一瞬间进入黑色版闪灵的世界。以及变种人是书里本来就有吗?大表姐真就是变种人本人啊。

13分钟前
  • 李慕白
  • 还行

结尾拖得太长,场景换得有点多,虽说猫猫是原著结尾的泪点,但电影显然没拍出那个效果(一个地球人怎么可能指挥喵星人演戏呢)。

18分钟前
  • 本初老儿
  • 还行

队友不停立flag。历史总是会自动重演。最后那种结局我是拒绝的。

21分钟前
  • 望仔放弃减肥了
  • 较差

这个游戏注定对谁都是个悲剧,12年看得第一部到现在,很高兴它终于可以告一段落了,后两部沉长乏味,真是不如直接拍成美剧来得痛快,政治斗争清洗,在中国看真是应景,结合现在台湾岛内局势更加真切,真正的民主谈何容易啊,也许只是追寻的一场美梦,嘲笑鸟终于可以休息了!

22分钟前
  • ★冰凌宫★
  • 较差

终于完了!结局烂死了!怎么能那么俗!!!!

26分钟前
  • Dita
  • 较差

打了这么多年怪,装备依然没有升级;出了这么多续集,剧情依然没有惊喜。( I wish, all your hopes will be ture. )

30分钟前
  • 蓝格子
  • 还行

伟大

34分钟前
  • 噠噠噠
  • 力荐

好失望…

36分钟前
  • 随缘与肖笨笨
  • 较差

希望有所深度的电影,但青少年题材实在兜不住啊。

41分钟前
  • 小能七九西
  • 还行

上一部被点燃的星星之火,并没有在这一集燎原,主角甚至成为了可有可无的角色,除团圆结局的一点温馨,全片剧情枯燥无趣、不忍直视,三星给情怀 11/14/2022 @AppleTV+

44分钟前
  • Rex
  • 还行

什么都无所谓,看到katnis和peeta在一起我就放心了。

48分钟前
  • tamashi
  • 还行

整体满意度一般,比3上好那么一些。第三部小说本来就糟糕结果还是没有跳出小说的框架限制。距离1、2还差了一口气吧

50分钟前
  • 还行

实在是真·太难看,流水账记事,角色木讷,一堆尴尬死的对白。看不懂的异形客串,看不懂的对猫飙戏,和看不懂的响应二胎秒变英雄母亲的社会主义灵异结局,莫名其妙。不忍直面大表姐从一而终的乡村look,哪怕小玫瑰酷炫了那么一下子。Julianne Moore的角色如果给Tilda Swinton,效果可以飙400%。@百川

54分钟前
  • 有只骗子
  • 较差

57/100

55分钟前
  • SELVEN
  • 较差

三(四)部连着一起看下来,饥饿游戏这个系列倒是比想象中要好看一点。主题也并不是那么浅显幼稚。主角光环免不了,但至少不是让人腻味的超级英雄就已经很好了。

59分钟前
  • mumacao
  • 推荐

True true true. 最后一个场景的暖色调真是太温馨了,独自在十三区生活的一家四口幸福到让人嫉妒。Jena Malone美炸,要去看利蓝的美国了!

60分钟前
  • 辟邪镇灾石敢当
  • 还行

这!系!列!终!于!完!结!了! 海报一副老娘要日天,正片文戏从头闷到尾,这算不算宣传欺诈。真宁愿看凯尼丝手撕飞机。

1小时前
  • 百城千世子
  • 还行

追了四年终于追完了~其实一和二比较适合拍电影,对于不是太了解剧情的人,三上和三下都会显得太过无趣……以至于电影看到一半人也走了一半

1小时前
  • 拧发条鸟
  • 还行

菲利克斯有必要死吗??有吗?比男主还要好的男配啊!!而且男2我觉得最后被女主抛弃还是太陡了一点吧?前一秒还在生死并肩作战啦~~虽然我也喜欢男1一些,但是男2确实竞争力还是很强的,就这么突然分歧了。。。最后女主射女总统还是很现实!摩尔阿姨太有气场了,有点舍不得她死,不过确实讨厌

1小时前
  • jan_wl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