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片《海边的女人》,基本上是冲着导演洪尚秀去的。
影片有点闷,跟洪的很多片子一样,有点闷,就像王家卫,有的人喜欢看,有的人就觉得闷。
其实,一部电影,无论是海边的女人,还是都市男女,都代表着一种心态,或许是导演的心态,导演想通过一种格调来体现他的心态,或许是观众的心态,有时候对号入座,所以再枯燥的电影都有人叫好有人批判,只有当对号入座或许在那个心情状态下去看,会有不同的心态。
首先导演给出的定位就是“寂寞”,几个有代表性的男女,在远离首尔的海滩度假村,发生着各种雷同或者不同的感情故事,或是寻觅或是逃避或是玩弄,这都是导演给出的“海边的女人”的定位。
金中来关于前妻曾经出轨的痛苦,与文淑对于金中来和另外一个女人的苦苦追问,或许代表着一种东方的文化--“处女(男)情节”,不过,就现在来说,或许更有代表性的不是这个情节,而是坦诚,无论男女。
你可以容忍对方的过去,但却无法容忍对方在现实中的欺骗。
文淑对于真相的质问,和金中来对于真相的隐瞒,在面对一对30岁以上面对现实的男女来说,太难走到一起了,这可能是一种默契与要求。
在最后,当文淑的车陷在沙坑,而当时车的方向,应该是金所说的沙丘里让她感动的东西,她应该是想去看的,不过车陷后艰难推出后,车已经反方向了,或许这就是导演的一种心情,当深陷其中时,不妨选择一条新的道路,会跑的更快。
另外,当那只狗在被抛弃后,基本上就能猜到结局了。
PS:金中来在片中关于印象、假相、真相的图标,确实非常有意思。
印象是由很多因素造成的,而我们把其中几个点联系起来了,就变成假相,假相越陷越深,假相就取代了我们的印象。
实际上,当我们看到的东西越多,越愿意接受一些新的因素,假相的面也就越广,那么,这个时候的假相就越接近真相,当然,也越能代表我们的印象。
我很不好意思的说,我第一次把一部电影迅速的拖着看完。
虽然只看了开头五分钟,我基本就能确定这是一部好电影。
然而这样的慢节奏电影实在不适合想在认真复习前速战速决掉一部电影的我的心境。
本来电影就拍的像王家卫的风格般胜似闲庭信步的拖沓,再一看总长要两小时,更失去了耐性。
高贤廷的戏看得不多,之前唯一看过的也就是《狐狸啊,你干啥呢》的前两集。
坦白说,说她是当年的韩国小姐多么多么漂亮实在不能认同。
不能说是漂亮,而是有气质,明显呈30岁妇人样的脸毫不做作的显示出成熟女人所经历过的一切。
虽然《狐狸》我也只看了前两集,但她泪水滂沱的脸、笑容灿烂的脸让我印象深刻。
这是个很会演戏的女子,她一切的神态表情眼神都有种隐忍的张力,让人不得不被她吸引。
导演洪尚秀之前并不认识,看了此片估摸着应是和王家卫类似的那种比较特立独行的导演。
不在乎电影的票房,只一门心思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自私”的导演,不管观众看的有多困多疲乏多没耐性,仍固执的坚守着自己的理念,慢悠悠的拍着电影。
我知道电影很好,却没有足够的耐性和时间来细细咀嚼品位。
这对我来说也许是个遗憾。
我把这归结于我还年轻。
也许当我到三十岁时,再坐下来看此片,应是和今日大不一样的心态和感觉。
时间总是会沉淀一切的浮躁。
我深信这一点。
最击中我的是妹子得知遭到背叛时最关心的问题:你们出房间的时候是否从我身上跨过去了?
(我的尊严是否被你们踏在了脚下)这是一个视尊严高于爱情与一切的女人。
即便在自尊和背叛双重打击下,这个可爱的女人只用了一晚就回过了神,对自己戏虐的一笑,就接过男人的电话,礼貌的结束了这段丝毫不再值得自己留恋的关系,甚至通透到把男人放回自己曾经敬佩的导演的位置上,真诚给予祝福。
她完全了解他作为导演的才华和作为人的劣根性,迅速把两者区分开来理性看待然后作出对所有人最好的决定。
结尾的一个推车情节,把妹子了然、释然之后,如孩童般笑奔未来的状态以相当直白的方式告诉给观众。
到这里,看惯洪氏晦涩电影语言的观众可能和我一样纳闷,但仔细一想,导演这回似少有的仁慈,可能正因为破天荒地他想要帮世间痴男怨女找出一个解脱的方案,又生怕大家看不懂这个方案,因此即便稍显刻意和煽情也必须把这一幕展现得清清楚楚。
方案是,自尊自爱,善良和勇气,以及对人性透彻的领悟后的宽容。
http://mov.blogbus.com/logs/13388817.html看多了洪尚秀的作品,会觉得:男人与女人的领土疆界,就是床。
所以,女王般的女人都会很晚结婚,或不结婚;国王般的男人则恰相反,很早结婚,并结很多次婚。
婚姻是为双方的领土问题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爱是其中起到平衡作用的微妙筹码。
依旧是导演情事,依旧是暧昧三角恋,【海边的女人】与【处女心经】各有千秋,不相上下。
【处女心经】结构精巧,但与它的更换视角重复叙事相比,【海边的女人】则花更多笔墨在“文淑”这个女性角色的塑造上。
在出轨与诚实两者之间,男人较难接受的是女方出轨,因为这直接侵犯到了他们领土的主权问题;女人最难接受的则是谎言,这是爱的原则问题,如果爱受到质疑,那么,所有的不平等条约都将摇摇欲坠。
如果说【处女心经】是剥男人的伪装,那么,【海边的女人】就是无视伪装,直接镇压。
尽管【海边的女人】中,可怜的男主角直到最后也在誓死捍卫自己的谎言,但在文淑眼中,他只不过是放弃了最后一个重拾自尊的机会,一败涂地。
现在,像文淑这样的聪明女人越来越多了,鲜少会头脑发热为争夺同一个男人而勾心斗角,争风吃醋。
男人们三妻四妾的年代早已入土,当他们还在自认为是情感角逐中心,自我陶醉,花间彷徨时,或许已经被当作狗屎遗弃在了路边。
光是遗弃也就算了,更要命的是,她还要来安慰和鼓励一下,把男人仅存的一点傲气也灭得无地自容了。
影片中的金导绘制了一张草图来分析文淑的猜疑。
大致如此:真相就是一个不规则图形,女人把其中的任意三个点联系起来,组成的片面的假象,并信以为真。
而事实上呢?
女人的直觉总能判断出最准确的点,它们所构成的图形也就是最核心的真相,但不习惯坦诚的男人总不断地制造其它的事件,来分散焦点,回避真相。
尾声的两位热心男子,总算为“韩国男人”争了一口气,却又险些成为一段新三角恋的起点。
所幸文淑已不再深陷泥泞的海滩,微笑道谢,扬长而去,把这小小的艳遇定格在了最安全也最无私的位置。
每个人的故事都是一样的,只是在不同人参与的故事中可能扮演完全相反的角色。
在这个故事中,你着迷,在另外一个故事中,你背叛。
爱是复杂的,在我对你的爱中,可能包含着对战胜同伴的优越感。
人是语境动物、是容易鬼迷心窍的,你所了解的事情只是整个事实的几个点,而只把这几个点联系起来,构成的只是对整个事实一叶障目的误读,就像无用的肌肉让你瘸腿。
而如果你不知道其中任何一点,你的理解却反而包括了整个事实,只不过它藏在其中一个角落。
《海邊的女人》,第一次完整看過洪尚秀。
人稱東方Eric Rohmer,減去一點年代差異與很多的文化距離,坦白說洪尚秀易看得多。
若然要找神韻意象、深邃內涵或撩人氛圍,不用看此作,也大概不用看洪尚秀。
但最少在此作裡你會看到洪尚秀的一個絕藝:把事情拍得稀疏尋常。
是的,你幾乎覺得有點反電影。
但他拍的事情是,勾引、自欺、欺人、背叛、利用、偷情---他把事情還原到跟你的日常生活只有呼氣之隔,一邊你在取笑主角的可憐復可悲,一邊你又遭遇心寒。
影片裡有一句對白「三十歲前我做事講究邏輯道理,現在我更傾向於對自己寬容一點,隨心把事情做了,日後總會找到原因」。
說得動聽,但也意味著洪尚秀的成人世界---不再拘泥於道理,同時把手段磨練成熟的人---他們連偷情都說得這麼動聽。
很喜歡這部電影的結尾,海邊的女人理智地選擇退出導演的遊戲,但是回首爾的途中,汽車陷在海灘,是兩個男人幫忙把車推出,洪尚秀得出的結論就是:女人可以選擇離開男人,但是女人生活不能沒有男人。
越看洪尚秀的電影就越喜歡他,這是神馬魅力?
我覺得這魅力來既自於洪尚秀喜歡做夢,每一部電影都是一個夢,還來自於他的這些夢都是基於現實的對人和世界的客觀準確的觀察和了解。
電影中導演給人的感覺像一個採花高手,至少表面印象是這樣的,他喜歡高的女孩,遇見了不顧一切就展開追求。
本片寫的就是他和兩個女孩的交往,以至穿幫的故事。
故事本身沒有亮點,亮點在結尾。
想起他的另一部電影名為《女人是男人的未來》,本片對那部電影做了註解:雖然女人是男人的未來,女人同樣離不開男人。
所以洪尚秀的未來既屬於屬於男人也屬於女人,是一個大同世界。
不過這個世界一定不會平靜,因為脆弱的人不能戰勝自己,就如同這位導演一樣,因為婚後發現老婆婚前和自己的朋友上過床就開始糾結,最後導致離婚。
海邊遇見這個喜歡的女人,她同樣有過去,她在德國讀書時睡過三個外國人,這樣的女人必然會把韓國男人的JJ和德國人作比較,會認為自己的尺寸是一個問題。
他們交往的時候他的腦海裏總是浮現女孩和老外在一起的畫面,如果進行下去,結局必然又是離婚,由是開始擔憂,焦慮。
結果就是繼續在泡妞之路上大步前進,海邊女人選擇離去。
洪尚秀的人物的焦慮都是人本體性的焦慮,比如本片的JJ尺寸問題,由是他的電影才會擁有這麽多的受眾。
如果问我这部片主角是谁,我会告诉你是那只珍岛犬。
那么现在,这只叫多利的狗是主角,所以我就用它来讲故事吧。
【A】多利第一次出现在一对打酱油情人身边,吓跑了导演,因为导演被狗咬过。
女一欢脱逗狗,“男朋友”站在她身边附和。
这个小场景可以跟导演与女一第二次重逢,导演抱着女一吐露心声联系在一起:他前妻被朋友上过,他耿耿于怀,终于离婚;而眼前他喜欢的女一,她的“男朋友”和她的德国约会经历也让他心存芥蒂。
他很害怕自己这样的思维方式,让他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失去。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导演想定提前回首尔与女一私约,却在回程的休息站犹豫了。
不过我想这里也许也有另一个因素,就是拿下女一的胜券在握让导演觉得有些没意思。
这个因素不是我想主打的,但是我相信真相只有一个是不可能的,我们没有事实,只有对事实的描述。
因此更多的动机才能让我们更好地还原生活本身。
【B】好,继续讲狗。
在导演私聊确定女一更喜欢他以后,“男朋友”就怂成狗了。
狗是不能懂得全部人类语言(话语,神态,肢体)的,它也许知道一些可能的情节,却无法知道整个阴谋。
就像那对酱油情人离开海边时自然而然毫无征兆不费吹灰之力地丢下多利,扬尘远去。
女一和导演在海滩偷腥的晚上,跟“男朋友”电话,让他往相反的方向走,走到海滩尽头,嗯,你想啊,你平时怎么逗狗的?
扔个飞盘,让它颠颠儿追去呗。
【C】当然,如果一个人一辈子都是狗,那也不科学。
如果一部伦理电影,没有一点KARMA,没有一点你借我还他借你还的话,那拍球啊。
风水轮流转,多利轮流当。
出来混,迟早要还的,对吧。
导演紧接着也做了一回狗,等女一等成狗。
不过,剧情妙也妙在这里了。
就像轮回这种东西不是简单重复一样,角色互换之间总是要节外生枝又不离其宗才有意思。
很多人养宠物是为了打发时间,寂寞的导演很快找到了代替珍岛犬的……那就秋田犬吧。
身高一般,经历一般,说话方式一般。
只是导演这次看的很清楚,被采访的女二就是一个度假宠物。
他不担心这只秋田犬的去留来往,他甚至不会自然而然脑补,为他们二人设置起因经过高潮结果这些剧情,因为这是生活给的小bonus而已。
就像我爱吃黑糖话梅,散装的有时候一个小糖包里会有两颗糖,没有两颗无所谓,再拿一颗就好,有了也不错啊哈,一包吃两次,时间也拖得久一点。
道理雷同,不是巧合。
【D】珍岛犬被好心人收养,女一也回到了海边。
多利这次出现,女一更是怜爱,边抱着它边嗔怪,“怎么能这样对待宠物呢!
” 就像抱了导演一样样的。
导演这次不逃了,敢于直面多利了,旋转跳跃我闭着眼啊。
然后就看到了自己内心的恐惧,然后就被回忆狠狠踢了一脚,回房了。
【E】这下好了,终于到了没有狗的房间。
一男一女,你爱我我爱你。
但是卤煮我有强迫症啊,我认定狗是主角我就拼命找狗啊,喂喂,good boy c'm here 你去了哪里啊?
找来找去,没找到。
导演开始跟女一讲哲学,wow sugoyi 卤煮就去抽了个烟,昂,继续等狗。
【F】珍岛犬和秋田犬到底是相遇了。
秋田犬按捺不住,把珍岛犬约了出来。
女人间的客套真是够了,就像说“你又不胖,多吃点嘛”一样假。
回正题……这出也是好戏。
两个其实是狗的人遇到一起会干嘛呢,同时开口告诉对方,哎,你是狗诶!
然后再同时发怒,你特么才是狗呢!
汪!
汪!
汪!
不欢而散。
【E】这里回到【E】【E】里没出现的狗,卤煮突然在导演写完剧本的时候醍醐灌顶了。
这幕的狗就是女一,她是导演和MUSE之间的宠物,是天使,神化的狗呢,盒盒盒。
所以,导演说谢谢你,就是谢谢这只让他和MUSE女神得以云雨的珍岛犬。
耶耶耶耶卤煮尊开心强迫症得到了满足找齐所有狗旺旺大礼包嗯,哈哈哈哈,来个插播。
最后导演和女一通话,说韩国还是有好男人的,然后片尾那两个男人帮女一推车,是为了给韩国男人面子吗,哈哈哈哈笑cry 尚秀你真是费心了。
《海边的女人》的故事梗概是这样的:电影导演钟来因为剧本创作止步不前而陷入苦闷,因此向美术指导创旭提议开车去西海岸旅行,想借此来缓解心理压力并找到突破口。
已婚的创旭带来了跟自己关系暧昧的音乐人文淑,于是三人一起上路。
钟来对文淑一见倾情,文淑对钟来也眉来眼去。
海滩边酒过三巡,文淑和钟来摆脱了创旭,偷得一夜欢愉。
但天亮以后,回汉城的路上,钟来一句“想清楚后才能再跟你联系的话”伤了文淑,所以她拒绝再接听钟来的电话。
两天后,钟来独返西海岸,触景生情怀念文淑,正巧路遇跟文淑依稀相似的少妇善姬,于是以采访为借口搭讪,善姬也时值婚姻烦恼,两人一拍即合,又是一夜欢愉。
谁知拒绝接听钟来电话的文淑,居然又被钟来的电话留言打动,当晚驾车重返西海岸,把正偷欢的男女堵在了房间里……对于一向孤傲、冰冷、崇尚极简主义的韩国名导洪尚秀先生的作品,老实说,我一直都有点敬而远之的意思。
因为除非是在某种特定的心态之下,否则他的片子看上去大抵是让人昏昏欲睡的。
但是,从新作《海边的女人》的梗概来看,旅途、三十岁的知识青年、两男一女一男两女的三角关系、酒色欲望和生活的苦闷,基本上属于我向来偏爱的那种调调,所以终于决定看上一看。
结论是,洪尚秀终究还是洪尚秀。
幸好观影时的我,足够寂寞足够安静,所以沉闷的故事背后,性的紧张和欲望的骚动,多少让我或者感同身受或者又如旁观者般发笑了。
有两件事情值得一说。
一个是男人和女人在性这件事情上的差异。
电影里的钟来在跟文淑一夜偷欢之后陷入迷茫,他迷茫的其实就是无法摆脱文淑过往所经历过的一个个男人,关于这些男人如何脱掉文淑的衣物、如何进入文淑的身体为所欲为的想象,总是在他的脑子里反复出现,他为此厌弃和烦闷;文淑察觉到钟来跟善姬偷欢,醉卧在房间门口把他们堵在了房间里,醒来之后,她所在意的却不是钟来跟善姬到底发生了什么,而是那天他们俩到底是怎么从房间里出来的,有没有从她的身上跨过去。
我觉得,在这件事情上,男人实在比女人低级很多。
说到底,性器官是人的一个器官,手也是一个器官,嘴唇也是一个器官,男人对于女人的手是否被拉过通常并不在意,对于嘴唇是否被亲过就有点在意,对于性器官是否被进入过就格外在意,这种在意和不在意,不显得可笑吗?
另一个值得玩味的事情是电影里钟来所画的关于印象、假相和真相的图标。
他说,印象是由很多因素构成的,可是人们通常只把其中几个点联系在一起,于是造成了假相,在假相中越陷越深的话,剩下的点就被忽略,假相就代替了真相。
看到的点越多,假相的面越广,才能越接近真相。
对于男人而言,他说得没错。
问题在于,他对文淑所说的这番话,恰恰就是为了隐瞒事实的真相。
而女人要获得真相,通常都不需要多少个点,一点也许就足够了。
海边的女人男人和女人是不同的,男人较为理性、女性较为宿命论,这是男女生理结构决定的;事实上唯有一种方式可以沟通、那就是说谎。
《海边的女人》大致探讨女性可以接受多大程度上的真实。
片中和男主角做爱的有两个女人,第一个是音乐家,可以说是文化素养较高的女人、第二个是普通妇女〔跑步女〕,文化素养较低。
比如说两件事,第一件事是她们对星星的看法,音乐家和星星有感情,跑步女则小时候对星星则没怎么注意过;音乐家明显对精神的要求比较高。
第二件事则是在导演和跑步女睡觉事情之后,跑步女不甘心便告诉音乐家她和导演睡过,颇有埋怨音乐家的意思,而音乐家却是“我们都是女人,不应该互相怨恨”;此点在普通妇女身上是看不到的,大部分是没完没了的怨恨。
音乐家女文化修养会高一点。
但其中有趣的一点是,片中的导演〔男主角〕也是宿命论者,譬如说他没有灵感跪拜在树木中。
这一段内容我刚开始也没明白,后来才想到“灵感创作性的人可能也是宿命论者”于是仿佛变成了女性想要真实、而男性拒绝给予真相,因为他认定女人的宿命论无法接受真实的事情。
我对女人的看法和男主角差不多,我的恋爱失败之处就是对女人说了真话。
不过片中的女主角是可以试一试说真话的角色,可以了解一下她的底线、每个女人都有不同的对接受真实的底线。
2011-2-5
前半段兩男一女拍得很好看,真實立體,又不失詼諧,後面的兩女一男倒有些無趣,不知道女生會不會覺得後面的比前面的好看呢。
小洪太骚了
又是对称式结构,又是暧昧暗涌干柴烈火极限拉扯,洪把男女那点小九九和个人对人性的洞察投射到影片的男女主身上。遗弃的狗 陷入泥沙的汽车 扎到手中的刺 失而复得的钱包,都是处于分离和接近这两种相对关系,他们就像男主画的哲学图边缘线上的点,一起构成事物的全貌。
对于洪尚秀电影里男主角,每个都想暴打一顿。另外:女性刻画的很棒!!
跳着看的
当年看的时候是抱着不纯的目的,结果啥都没看到
情感纠葛好比陷入泥潭的车,你死劲踩油门,后面有人帮你推,终于摆脱泥潭,终不想逗留,驶向远方。
洪导演最后一部胶片质感的电影 手法已然炉火纯青 男女角色的戏份平衡极佳 有男导演的撩骚 也有女性间的互助 是将导演(克服)创作困境这个主题表现最完整的一次 期间还用近乎抽象理论的方式讲解了自己的创作灵感 看似随性又极其细致精妙 研究洪尚秀必看的一部……
同一张床,两个女人。男:如果继续则会困在性的自卑里;女:如果继续则无法面对在沉迷时对男人谎言的质问中(即面对背叛)。弃狗与泊车。所谓相似性在于这种对过去的重复和困境。
3.5;一女二男过渡到二女一男的两段式,人物关系架构相似,事件也相似,但却能产生不同兴味,由此延宕出来的戏剧张力也截然不同,甚而两段照例合拢后,女主也由深陷寓意不安感情游戏的流沙之中抽身而出;永远不入流的导演又替韩国男人背了一回锅。
很旧的、今时今日不多见的感觉
男的不要故弄玄虚搞那些名堂,女的一下子就能看穿。
将电影蒙太奇的手法讲成一个哲学高度,并用来说服女人自己并没有背叛。有意思的是男主作为一个导演,为了蒙蔽自己的罪恶,借此抨击蒙太奇的虚伪性,让女人不要相信谣言,而自己的本职工作却是不断地编织蒙太奇去诱导观众,而诱导自己所谓的爱人也就水到渠成。这种手法实在是高端,不过,更加讽刺的是女主偏偏喜欢电影制作中的导演,毕竟那才是符合导演的人设(虚伪的蒙太奇缔造者),而生活中的金导却是那么不堪入目。
完全看不懂。。。
洪尚秀
밀양后重看
几段音乐和留白用的特好
中年小清新 高贤贞真不错
爱到曲终人散时
又臭又长,总不能最后一句“剧本终于写完了”就把人打发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