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志凌云》里汤姆克鲁斯平滑的脸仿佛还是昨天,当年只看到的国语配音版本,几十年过去了,飞机都进化的比概念还概念,“科技最早是科幻”这话说的倒是不错,而且为了让大家接受的有个过程,不得不把科幻的东西延后公布,先出几个它的进化前预备版本,乔什卢卡斯长的非常像年轻时代的保罗·纽曼,只是现在配戏的都是豪放的口哨妹子了,泰国的戏画风太美,感觉是泰国给钱的植入广告,男女主激情四射的也故意了些,倒是无人机最后自己死了有点小感动,还有努力拍摄的大场面也是难为了情节的挂靠。
总之,力气真是没少费,效果也不错,就是不自然而已。
这是我近年来看到表现沙文主义最为强烈的米国大片,男女主角足够吸引、特效也足够眩目,但始终有种难以名状的恶劣情绪在心头萦绕,不吐不快。
我对米国的所做所为基本持肯定态度,甚至有些许感恩。
相对于国内的民族主义盛行,我更愿意相信米国的冷静客观。
可是这部电影所表现的对生命,对感情的双重标准令人倍感失望,我不得不重新思考在米国一家独大的现实下,对其过分期待会否遭至巨大失望。
最近连续看了几部炫技多过情节的所谓“大片”,都不好意思继续说人家炫技了;如果“炫技”可以是一个TAG的话,这部《stealth》又要被我贴上一个。
故事情节简单得不行:一架被制造得特牛逼的无人驾驶战斗机要向三位特牛逼的TOP GUN学习,学来学去没学出什么东西来——导演给了无人机的电脑几个特写镜头,估计是想表示电脑被人脑深深震撼——在一次意外中被闪电打开了窍,偷听了人类的对话,觉得自己更加牛起来,于是自做主张开了小差,引发了一场比F1或者《头文字D》还炫的飙战斗机的故事;当然最终是人类感动了机器自愿为人类献身的结局。
编剧很差,充分体现美国佬的自以为是和世界中心的主体思想;对人物情感刻画很差——部分原因也许是配音——长机和僚机怎么搞到一起只有副僚机的一句话“你对她做了什么?
”,又怎么不能搞到一起也只有一句话“海军里不会允许我们这样”;身为行动指挥官的资深人士一个电话前后就决定将自己的机密透露给敌方以求借敌人之手为自己除掉隐患;无人机从自行其是到乖乖听命乃至最后主动献身这么复杂的心理变化自然更无法用画面语言来表现了,“揪扣子”可以理解。
能看的只有特技了,反正我是从来没有见过飞机可以这样飞的,不禁为自己搭飞机时有点风吹草动就抓紧扶手的胆怯心理脸红。
不过特技也玩得有点过头:十几亿美元打造的顶级战机在空战时要动用机关枪对打,比较搞笑。
累死苹果机。
有个细节实在想不明白:5万英尺高空空气稀薄,可以引发大爆炸?
哪来的氧气?
整部电影大体上有两条主线并列进行,其一,智能机“艾迪”被雷击有了“人性”,而具自主意识对抗人类的命令而造成灾难,最后又因为其具备了“人性”而完成了英雄主义的救赎。
这架人性战斗机最后赢得了观众的心,无情地杀死阻挠它任务的队友让人恨,到最后舍己救人又让人感慨让人尊敬;这线线索进行得很完美。
另一条故事线,是男女主人公的爱情线,他们因为军规只能彼此压抑相互的爱慕,但是,金童玉女不能在一起总是遗憾的;所以,电影中发生这一切,只为了让那些顾忌在一系列大事件后如烟尘般渺小。
最后俩人可以在甲板上吹着海风浪漫表白,观众也满意了。
而故事情节的发展也是一环套一环,充满张力。
如果细数一下这些由主线串起的有五到六个主要场景,其中三次是任务,加阿拉斯加机场,加朝鲜那次。
不算阿拉斯加那次美帝国主义内部斗争的情节,其余四次都是美国严重侵害别国主权,正因为一次比一次程度更严重,从而把电影最后推向上高潮。
一、缅甸,因为情报说有恐怖份子,就不知会别国政府,直接派飞机在仰光炸了大楼。
当然,这次有说没有伤到平民,只结果了大楼里的(美国定义的)恐怖份子。
二、塔吉克斯坦 ,目标是结果搞到四颗飞毛腿导弹的恐怖份子。
因为无人机对任务的“执着”,在明知会伤及到五百到一千的农民的情况下,仍然实施了爆炸,并造成辐射尘被“强风以时速40英里向南吹”,污染到美国的盟国巴基斯坦。
做盟国也是可以很倒霉的。
三、以追逐失控的无人机为借口,男主角飞到俄罗斯领空,在对方飞机员发出警告的情况下,炸掉三架苏37,飞机员当然是机毁人亡了。
男主角其实是自卫,不过你飞到别人领空难怪人家要请你吃飞弹逼你自卫了;另外,对方飞机员讲的是俄语,不学英语咱哪听得懂,所以沟通什么的就免了,直接炸吧!
四、女主角的飞机在朝鲜坠毁,飞机碎片四散各处还着火了,这个会不会砸到花花草草妇女儿童的就不说了。
这虽然是个女大兵,但还是很有战斗力的,既不准备做俘虏等引渡啥的,手上又拿着杀伤性武器,朝鲜大兵就派出精英加狼狗追吧!
等跑到边境这里,因为高潮的戏码就在这里,所以男主角还有电影中另一位理所当然的主角无人机“艾迪”一起前来汇合了,惨烈的战斗就发生了。
“艾迪”把人家朝鲜边境的岗哨炸成一片火海,为了救同伴又英勇地跟闻迅而来的朝鲜战斗机同归于尽了;男主角也没闲着,不仅成功击毙了对方战斗力最强的那位发型很那啥的大兵,而且安全地带着女主角逃到美国的好朋友南韩境内。
回顾这整场英雄救美的戏码,不得不说干得真漂亮!
什么叫做完美的电影?
这个就是典范啊!
它讲了爱情,讲了正义,讲了人性,讲了友情与责任。
最后,如果接受了人物的动机与行为,无非是为了救队友,为了救自己,为了救心爱的女人。
那么美国以清除恐怖份子或核危机为理由,可以在世界任何角落进行任何军事行为,拜托,这真不是我提出的,电影本身所承载的是什么,那么就是什么了。
见过《极速飞车》中疯狂飚车,也见过《人工智能》中的高科技含量,但就是没见过还有飚战斗机的!
整个片中只能说战机出尽了风头,但故事情节上有失电影艺术水准,只能让人决得觉得导演的冷战思维太强烈了(这里就不多说了,只是电影嘛)。
不知道在这个全球NO WAR的年代这部电影的票房如何,好像《世界大战》及《逃出克隆岛》的票房都不怎么样,没有人证明过飚战斗机比飚车更能吸引观众。
哈哈
艾迪被闪电击中,从而自我进化,具有自主能力,这也是人工智能发展的终极目标,但是这一天真的到来了,对于人类到底是祸是福?
具有自我的机器人是可控的吗?
如果失控,对于人类是灾难还是末日还是重生还是永生?
电影中的艾迪,具有自我后,开始不受控制,到处乱飞,到处寻找攻击目标,但是后来,经过和主角的相互帮助,相互理解,到最后的相互佩服,相互支持,最后用自己撞击敌机保全了男女主角,这是人性中最大的爱,牺牲精神。
在无聊的时候,CCTV6恰到好处地送上了一部杀时间的电影,一部据说赔到血本无归的电影。
看这种电影的确很轻松,因为剧情的发展决不会出乎你的意料。
里面的特效还是不错的,绝不算含糊。
尤其空中的一段追逐,还有飞机撞崖的那段,很震撼。
有你想要的一切来打发不想思考的无聊时光。
哦,除去女主角长得不怎么养眼,这是一个硬伤.....不过,既然是无大脑片,为什么还搞地那么拖沓呢?
爱情和政治都那么的不伦不类。
先说爱情,搞的莫名奇妙不说,还放到了泰国。
让人不得不怀疑是剧组为了砸钱而搞的一次公费旅游。
要是放到海滨浴场,最好在秀色可餐的夏威夷,再加些穿比基尼的辣妹,那就更符合整部片子的基调了。
非要放泰国,怎么也得来点人妖和杂技之类的,俗的情节就要俗到彻底,反正大家已经放弃在这个片里寻找遥不可及的惊喜了。
至于那个政治,反正导演的意思大概就是说,“这里有个阴谋!
”。
我想也就如此而已吧。
那来点枪战啊飙车啊煽情啊,或者加点紧凑的拍摄技巧和急促的音效,让大家震惊那么一下,只是“砰”的一声就算有了政治阴谋,那是悬疑片的做法,咱这是无聊片,不能太深奥。
也许钱花在泰国了,有点拮据?
博:http://xiaogs.org/2008/11/30/293.html
这部片子,网上的评价不高,由于我是一个随波逐流的人,所以一直提不起信心看一部人人都说不好的片子。
不过载了就要看,否则是浪费资源。
在一个郁闷到极点的夜晚,终于遮起所有光线,安安静静坐下来看一部烂片究竟烂在哪里。
而事实证明,每个人的欣赏角度差太多,得出来的结论也不一样,我看了这部片子,认为还是值得一看的。
演员演员方面没有我熟悉的好莱坞明星,不过基本上每个人的塑造还是到位的,或者说是本色演出,黑人亨利游戏人间,心里却渴望平静安定的生活;本喜欢的人一直是凯拉,碍于身份不敢表白;舰长的正直,空军将领的冷酷、刚愎自用,更出彩的是无人战斗机艾迪。
艾迪是一个更人性化的存在,刚开始你会因为他害死了亨利而恨他,然后你会为了他的人情味而感动。
当机器有了人类的感情,很多事情都会变得复杂,“他”不是一个血肉的实体,只是金属的构成,却有了人类的思想和行为,在某种意义上来讲,“他”是真正的怪物,这样的异类不可能容于现实世界,即使他有再先进的功能,最终也要被毁灭。
这是一种悲哀,也是一种不得不为之的无奈。
想法看过这部片子,会想起《人工智能》里的小男孩,老斯的心肠好,所以让他成为真正的人,大团圆结局。
我们得说,那是一种妥协。
小男孩是不可能以有思想的机器人身份活下去,最讨巧的结果就是让他变成人,所有人都满意,也不存在潜在的危机。
虽然大家都说,如果老库还在执导这部片的话,小男孩一定是默默无闻的死掉,甚至有人说,老库是个天才,可是没人想把他的片看第二遍。
但是基于人类至上的标准,老库才是冷静理智的,毁掉除了人类以外的高智商生物也许只是一种自我防护的手段。
从公众利益上来说,某种程度的同情是要不得的,比如对人工智能的宽容,可以预见会导致毁灭性的结果,的确冷酷,不过是必需的。
当最后我们看到无人飞机变成一团火球时,心里很难过,却不得不承认那是最好的结局。
特技好莱坞的特技不用说,自然是很棒的,光看那些呼啸来去的飞机就让人头晕目眩了,不过这些年看多了,也不觉得有什么特别。
我喜欢的是几段不怎么特技的自然风光。
泰国幽静山林中的瀑布,飘浮着水灯的茶座,还有一望无际的稻田,在这样一部金属气味极重的片子里出现如此美丽的风景,倒真让人眼前一亮。
导演顺便替泰国做了一次免费的旅游宣传。
经典对白亨利把泰国妹的时候说:从天上看和回到地上看风景真的不一样,在天上的时候一切都很小,而且很快;现在到了地上,我才发现原来站在这里看风景才是真正的漂亮。
本最后向凯拉告白:我们是两个人,2是个质数,所以我们在一起两位一体,一定会很好。
凯拉没说话,沉吟半晌说:直接说你爱我好了,笨蛋。
在电骡上“荡”下来的,看过之后觉得大失所望,特别是开头,表面上看着很炫,仔细想想,3个人开着世界上最先进的战机,去破坏只有一两门普通防空高射炮的基地。
这不是忽悠人吗?
(虽然是演习试飞)还有,“追杀”无人飞机的时候,其中一架最先进的飞机竟然轻而易举的撞山了?
不过对其中也有感兴趣的东东,那个在天上转圈的加油飞艇,现实中真的有那个东东吗?
如果真有这个东东,拉登不是像炸那里就炸那里了??
就这个东东也有破绽,无人机想加油,但输油管的接口不对,无法加油,无人机一气之下将输油管末端打烂,瞬间燃油不受控制的自由喷洒,说明输油管的阀门在末端,打烂燃油管的同时油管里有燃油,在种情况下居然没有引燃输油管??
而是在喷洒了无数的燃油后,燃油久久不散,形成“O”形的燃油圈,一发航炮的子弹引燃那久久不散的“O”形的燃油圈???
想想空军一号里的镜头,加油机与受油机的速度不一样,扯断燃油管,引发火花,导致加油机爆炸。
还有什么像海军军官身上是空军的军衔(别告诉我那是海军航空兵啊!
),这些恶心人的东西就不说了……
小时候对空中加油站爆炸那一幕印象深刻,今次找来正片看完以后,却并不如我想象中精彩。
做为一个以智能飞机为主题的故事,我还以为会拍成空战版《霹雳游侠》,但是纵观全片,主角与飞机艾迪都缺乏有趣的互动,互动次数也少得可怜,既无法给观众带来共鸣,也构不成戏剧张力,十分平淡。
更要命的是,在2小时的片长里,还插入了许多游离于“空战”这个主题之外的片段,让我好几次都产生了是在看别的电影的错觉。
感觉导演什么都想讲,所以就东拍一点西拍一点,然后把他拍好的东西没有取舍地全部剪了进去,结果不但什么都没讲好,还让“空战”这个主题淹没在了那些琐碎的片段中,导致整部电影主题不明确,节奏也水裆尿裤的,我本以为空战应该会好看点,但纵观那几场空战,其实也都不太行。
有感情的智能飞机、对人工智能参与战争的思考,本来都是很好的看点,结果全都没拍好,浪费了选题,最终不过是一部臃肿而又平庸的电影。
战机有的思考能力 没什么新意
从情节到特效我都不喜欢
英雄主義!!!現在影片總講夥伴呀,就夥伴多麼重要,而且大多都是毫無損傷。大哥都是大人了,現實點好不
还可以的典型无脑视觉系美国主旋律商业大片
2010.09.22
空战戏特效可圈可点,其他渣。
人和电脑,哪个更可靠?
一个有思想有情感的战斗机小子。。。。雷。。。或许在电影院看还有些场面价值,DVD,还是算了。。。
一个智能飞机的故事~
陪着老爸看,他喜欢的题材
净是特效
哎。。这什么破片。。飞两下死了个人就结束老。。哎还是lucas亮点~~
题材好
晚色秋将至,长风送月来。 家里的电视坏了。吃完饭出门溜达,看见电影院换了新影片-《绝密飞行》。因之前听说这是部耗资1.3亿美元的大制作,遂买票入场,先睹为快。 近两个小时的时光,在紧张刺激的酷炫场景中飞速流逝。 总的感觉是:不错。比起那部被炒得沸沸扬扬的《世界大战》来说,不知要强多少倍。 第一,场面宏大,特技酷炫。不论是隐形战斗机还是林肯号航空母舰,都让人感觉气宇非凡。尤其是战斗机在执行任务时,在崇山峻岭间的辗转腾挪,以及导弹发射、编队飞行、超音速飞行和空中
对此片无感,快进无数次,每次的画面都是在飞机上。。。。。不是很有聊。
有点像风见隼人和阿斯拉.....
只能说很炫!我服了
除了特效比较酷炫其他没什么了。
重点到底是哪里?? 可惜了男主啊。。。
很有速度感,空战场面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