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片子,当年很火,贡献了无数金句,比如:黎叔很生气,后果很严重;比如:队伍不好带;比如:二十世纪什么最重要,人才。
王宝强也借此成名。
电影讲的故事很假,一个单纯的不相信世上有坏人的纯朴农民,带着巨款上火车,两个贼一个护宝一个夺宝,最后一死一被抓,而纯朴的农民,带着钱和世上果然没有坏人的信念回家去了。
这故事怎么看怎么假。
但在这么假的设定里,几个主演都奉献了超强的演技,将人物都演活了,让我们看了,愿意接受这样的设定,接受这样的人物,并且为傻根庆幸,为刘德华感伤,为刘若英难过。
葛大爷不用说了,神演技,演活了这个又深沉又江湖又狠辣又狡诈的贼头子。
刘若英最后流着泪使劲吃的部分,让人动容。
刘德华与黎叔花样盗窃的手段,让人惊奇,这真是一门技术活。
值得一看的电影。
从故事性的角度,这只是一个成人童话;从厚黑学的角度,这是一出还算精彩的戏。
——题记《天下无贼》的主角自然是我们的刘天王、刘奶茶以及当时刚出道的许木木,但不要忽视了他们的对手也就是黎叔团队,忽视对手往往会铸成大错,整部片子已经教育我们了。
单就故事性而言,浪子回头改邪归正的成人童话尽管比《集结号》稍真实可信一些,但指望一部略带喜剧色彩的电影承担太重的教育意义,恐怕强人所难。
中国人历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推测人心的,所以黎叔团队的戏要精彩的多,也深刻的多。
自开始,黎叔先放了话,这一趟车不打猎,原因何在?
傻根引起大家的注意是一回事,但不可否认的是黎叔自己说了要锻炼队伍,那么不打猎又从何锻炼呢?
队伍是什么?
有组织有纪律。
队伍要有什么?
大哥。
大哥退位了怎么办?
这才是关键。
黎叔团队里有两个核心人物,黎叔,胖子。
胖子的地位是什么?
老二,最为尴尬的老二。
从台词可以看出,胖子是和黎叔一起度过创业阶段的元老,知道黎叔早年杀人的丑事(这连黎叔的小蜜小叶都不知道),所以从技术和资历上胖子都是黎叔退位后最有可能接掌团队的人选。
即使最后的人选不是胖子,他的态度对于接班人的选择也有一定影响。
而问题也随之而来,黎叔真正希望的接班人是自己的小蜜小叶,从而可以垂帘听政。
论资历,小叶和胖子有不小的差距。
所以开始第一幕,小叶就和胖子有一场较量,我们可以视之为新晋成员凭借技术优势对元老成员的一次挑战,结果是元老派的技术依然在新环境中有一定用处,所以这次抢位没有成功,结果是黎叔缓和为上。
在这次冲突之后,黎叔做的第一个举动是拉拢四眼。
从片子里可以看出,四眼是胖子的嫡系,也是胖子寄托希望与小叶争衡的对象。
黎叔通过一块金表和几句好话,以怀柔战术使四眼感觉到老大的温暖,从侧面迂回削减了胖子的势力,平静了派系矛盾。
在后面黎叔也一直通过拉拢四眼来打消胖子的夺位之心,并不断的对四眼强化教育,如“有组织,无纪律”、“叔对你没偏见,你也得理解当大哥的难处”等等。
但是缓和矛盾不等于解决矛盾,只要接班人问题还存在,就必然会继续产生并激化矛盾。
于是,傻根成了矛盾的爆发点。
回到锻炼队伍的问题上来。
既然小叶所欠缺的只是资历,那么怎么样树立小叶的威信就是黎叔煞费苦心所要思考的事情了。
同样,这也是胖子对四眼下一步行动的想法。
但黎叔不急,因为机会很多,而且作为老大,一言九鼎的拍板权还是有的。
而胖子则不同,黎叔既然出现拉拢四眼的倾向,那么胖子希望的落空就是必然的了。
所以胖子一直鼓动四眼,原因即在于此。
黎叔试探傻根,首要的目的不是为了钱,而是摸底,以免傻根扮猪吃老虎在团队内部斗争的关键时刻造成威胁。
同时,也发现了王薄的价值和胖子的假传圣旨。
争夺老大位置的斗争既然到了这个程度,黎叔自然不能再轻描淡写了,必要时候,就只能痛下杀手。
现在绕远一点,讨论中国的老二模式问题。
一个比较有能力的中国式老二有以下几种模式:诸葛亮式,双方关系托付很深,老大基本不管事,老二忠心不篡位,最理想的模式;王熙凤式,老大老二有明显的亲缘继承关系,老二可以随资历增长而在老大退位后成为老大,但在之前老二安心于自己的位置;孙悟空式,老二虽然很强,但因为人际关系问题不得不屈于老大之下,同时老大有绝对的制约老二的能力(紧箍咒);卢俊义式,老二虽然比老大强,老大也无法与老二对抗,但因为老二是空降的,对老大不但构不成威胁,反而成为傀儡。
黎叔对王薄的期望,就是卢俊义式的老二。
试想,在胖子不听话的前提下,除了对组织的清洗,还有什么办法可以保证小叶的顺利接班?
但小叶既无资历,自然需要一个强有力的老二辅佐,同时这个老二还无法对小叶构成威胁,除了空降一个,还能有什么办法吗?
王薄是最理想的人选:在黎叔团队中是外人无法构成自己的势力,除了紧跟小叶更没有自保的办法。
所以黎叔多次探望王薄,在隧道一战中更直接出手相助,用意即在于此。
当王薄和黎叔谈妥之后,黎叔立即对四眼这个年轻一代中对小叶威胁最大的人动了手,同时又假作好人的安慰了一下胖子。
这是一石双鸟之策:既警告了胖子给他最后一次机会(这样显得仁至义尽将来道上不至引起非议),又使四眼真正明白了谁是老大,从而选择跟人。
在后来偷傻根的过程中,四眼已经完全站在了黎叔这一边。
事实上,黎叔的这一策划,并不是不给胖子活路,而是希望可以和胖子和平相处一起退位,最大限度的避免分裂保全组织实力,边缘化胖子但又可以和平演变。
结果胖子狗急跳墙,终于引发了后面的故事。
在组织覆灭后,黎叔已经不能东山再起并且急需跑路,这时六万元的诱惑就显现出来,而且王薄已经失去利用价值,自然“挡我的人都得死”。
2008.7.17
一辆火车上彰显的人生百态。
傻根的傻,他的憨厚,他的善良,打动了贼,这大概是美好想象吧。
而且贼还保护他,不让他被偷,这大概更是异想天开吧。
而葛优饰演的大概是最真实的了。
傻根的善良保护了他,可是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人的善良被利用,还想着感动贼,贼不惦记你,已经是很不错的了,还指望贼帮你,那更是想都不要想的事。
这部电影大概是美好的愿景吧。
希望未来真的如此。
人们很多时候只在乎物质,开着好车的就一定是好人,就一定需要获得尊重!
这真是个笑话。
在电影的开头,王薄就讽刺了一把站岗的保安。
当然,电影还揭露了这样一个事实。
不仅仅只有物质化代表着当今社会人的特点,不知羞耻和冷漠都是。
不管眼前有没有佛抑或是不管心中有没有佛,利益才是第一位,人们互相猜忌,互补理睬,互补帮助,像傻根这样的人已经很少了,他真的是太单纯了,连王丽这个贼都被他所感动。
他是善良的,但是却还不够,因为他需要的不仅仅是善良,还需要一点点戒心。
戒心也许是一样不好的东西,但是现实告诉我们,我们需要它。
也许太过现实不好,但是我们身在现实,就不能太理想化,因为我们要好好地活下去。
就像王薄说得那样“生活必须要求他聪明起来。
作为一个人,你不让他知道生活的真相,那就是欺骗。
”可是生活这个大骗子总是在欺骗我们,狠狠地欺骗着我们。
让我们知道我们以前认为永远不会背叛我们的朋友居然还会背叛,原来朝夕相处的人居然只是为了自己身上的钱。
我们掏心掏肺换来的是什么?
是伤心,震惊和无奈。
最后没办法,只好被迫接受这一事实。
最像那个道上的黎叔都可以被自己的人所欺骗,所背叛。
联系着大家的只有钱。
当傻根晕血的时候,王丽看着躺在床上的傻根说:“我真的不想让他醒过来,希望他继续活在天下无贼的梦里面。
”这个世界,其实任何人都是贼,有偷钱财的,偷人心的,还有偷人的。
但是这个事实每一个人都必须要接受。
就像王薄对张涵予讲的那样:“不要告诉傻根,他的身边有那么多的贼。
”我们也许不想面对,但是必须面对。
可是我们有都想变成傻根,就算被人骗了,也要对这个社会抱有满满的希望与信心。
王丽想要摆脱掉过往的生活,所以他不想再干了。
她有了孩子,有一个纯粹干净的生命在她的体内。
她怎么还可以做出一些伤人害他的事情呢?
她和傻根变戏法,告诉他丢失的东西还可以再找回。
其实人性也是这样。
原来的那些失去的,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也可以回来。
就像最后王薄为了一个承诺,为了一个愿望,为了未来,他告诉王丽:“我来,你快走。
”虽然结局都不是我们想看见的。
但是生活就是这样,这么残忍,这么残酷。
但是至少,他找回了他原来的一些东西,原来这个世界上的人们所拥有的一些难能可贵的东西。
生活就是这样一个不断的大循环。
那只被王丽扔出去的鸡蛋也许代表着刘若因对于过往生活的再见。
其实他们每一个人都想过上幸福正常的生活。
但是被生活所迫,他们只能变成就算做一百件好事都没有办法抵掉的身份——贼。
但是因为一个孩子,他们变了。
他们不再是没有身份的混混了,而是一个想要重新开始的正常人,他们不想再让傻根受到伤害,宁愿自己和傻根一样傻,因为就算生活再现实,但是只要拥有一颗知足的心,以及彼此,那么也许就会很幸福吧。
不用再“官逼民反”了。
王薄对王丽说:“别怕,有我在。
”是的,能够互相扶持的只有他们自己了。
他们要为以后的孩子积德,为自己未来能够重新开始生活积德。
我一直在想,为什么他们要从西藏出发,那个至纯至净的地域。
也许在那里是真正的天下无贼。
我们都希望这个世界是一个天下无贼的世界。
没有那么多的猜忌,没有那么多的背叛,没有那么多的防备。
大家开着大门睡觉,开着厨房吃饭,手机电脑随意放在公共场所。
那个是大同社会吗?
也不是,是一个傻根嘴里面的那个美好的世界。
傻根是对的,但又是错的。
他告诉我们,连狼都不会伤害他,人怎么会呢?
对啊,人怎么会呢?
我们都应该反思。
正如《天下无贼》这一片名,冯小刚为观众上演的是一场现代版的安徒生童话,一趟归途的列车中,围绕傻根不信天下有贼的展开,写实手法所展现的黑色幽默,在喜剧中构思了耐人寻味的纵深,人心善恶间彰显以真挚的情感。
重温了遍,经典还是经典。
天下无贼是“礼运大同”式的理想,而理想需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当好人不容易,扒三层皮都算少的”是追求理想路上的付出。
“天下无贼”的境界不在傻根的梦里,而在傻根的心中,心中无贼,就是活在天下无贼的世界里。
不过这次看完感觉不一样很多,虽然这个世界单纯善良的人值得同情被照顾,但电影里有句话说得很对,没有人说过天真单纯就不应该受到伤害。
不过,还是希望这个世界上的好人能有好报,同时,勿以恶小而为之。
善恶是非,本在一念之间。
看完冯小刚执导的影片《天下无贼》又引发我对人性善恶的思考。
作为2004年上映的一部贺岁片,这部影片融入诸多商业的元素,但难得可贵的是在商业片的外包装之下隐含的是对人性善恶的思考,这样集商业和艺术于一炉的影片在中国的影坛是不多见的。
影片最大的一个卖点就是“天下无贼”和“贼满天下”的两种理想与现实体系的构建。
影片塑造了傻根这样一个单纯而又倔强的赤子形象,他是孤儿,出生于民风淳朴的乡下,在高原修了6年寺庙。
这些为人物设计的诸多前提,让这个单纯的少年心中“天下无贼”的理想变得具有可信度。
女盗贼王丽则是厌倦了这种奔波的生活,想过正常人的生活,再加上她发现自己怀孕了,不想孩子一生下来就就有就有一对盗贼父母,而在她最无助的时刻又是傻根帮助了她,种种因素的结合使她产生要保护这个傻小子的心理。
而王薄则是因为王丽的劝说以及他对王丽的爱,最终使他同意了这个做法。
导演费尽心机终于使得这个“乌托邦”式的理想得以构建。
但以胡黎为首的盗窃团伙想尽办法要偷取傻根的6万块钱,两个利益集团的冲突,一场善恶的较量就此展开。
车厢中层出不穷的盗窃的手法不仅吊足了观众的胃口,也从侧面体现出盗贼的强大,这也使得这个“天下无贼”的理想的实现充满了挑战性。
最终男盗王薄以生命的代价保住了傻根的钱,让傻根“天下无贼”的理念得以保持下去。
这是导演对于正义的礼赞,对于人性善良回归的呼唤。
在影片的结尾傻根还在熟睡,这“天下无贼”的理念最终只能存在他的梦中,也只能存在大众的幻想中。
影片延续了“冯氏喜剧”的一贯特色,而这一点主要体现在葛优身上。
装腔作势的动作,与身份严重不符的台词,都给影片带来了几分笑料。
作为一个盗窃团伙的头子却是满口的仁义道德,甚至还说出了“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这样文雅的句子,实在让人忍俊不禁。
但是最影片后期的范伟打劫的那场戏却与影片的整体风格不搭,像是一个小品,虽然爆足了笑料,但是却显得过于荒诞和滑稽,试想怎么会有如此弱智的劫匪呢?
这一点算是影片的一个败笔。
若要问影片中最精彩的场景是什么?
或许得算打斗场面的设计了。
故事发生在一辆奔驰的火车上,由于场地的限制,影片没有了以往打斗场面的那种大开大合,而是将打斗的形式限定在局部,让钢针、刀片在指尖飞舞,让指甲、钢丝都成为杀人利器,虽然小巧却更显惊险。
影片中对于剥鸡蛋的设计也是独具匠心,简单的动作却达到了出其不意的效果,胡黎的技高一筹也暗示了在接下来的比斗的王薄将处于不利的局面。
王薄英俊,王丽妖娆,他们有迫人的青春,有足够多的钱,他们是如此的自足而健全,无论在精神上还是在身体上。
虽然是无根的漂流者,处于社会之外,不被社会所容,但是他们的生活却是我们可以向往的好生活。
影片的开头部分给了我们这样的印象,然而这印象在一转眼间变得支离破碎。
以一种令人心碎的方式,傻根和孩子出现了。
在他们的美好生活之上,这两者都是多余而丑陋的,傻根和孩子的出现击碎了王博和王丽此前的美好生活。
一旦他们出现,那么王薄和王丽的美好生活就变得无法继续下去了。
也许更自然的反应是忽略他们,继续走自己的路——这并非不可能做到,然而我们看到王薄和王丽却对他们却变得无比眷恋。
我们是健康的人:这是关键所在。
我们身处这个社会之外,没有家园感,没有归属感,像是一只只离群的大雁。
因为处境危险,所以更要坚强,我们不能让自己显得可怜,那就必须让自己快乐。
如果想要快乐,那就必须让自己相信我们是最健全的人,无论身心,都是如此。
而身心的健全就成了我们赖以活下去的信念,成了我们最尊重的,或者唯一尊重的品质。
我们必须尊重这种品质,尊重拥有这种品质的人。
傻根是健全的,孩子也是健全的,天然的就是健全的,所以我们必须善待傻根,并生下孩子。
然而除非我们打算自欺欺人,那么必定会认识到,我们的健全和傻根的健全有很大的不同之处。
我们看到,傻根并不关心自己是否健全,这使他比我们更为自足,因而也更加健全。
因为有人比我们更健全,那么我们的健全就必定不会是真正的健全了,傻根的存在迫使我们认识到,我们必定还有不健全之处,他的存在,本身就摧毁了我们赖以存身的全部信念,这一点激起了我们的强烈愤怒。
王薄说,“我要给他上一课”。
王薄轻蔑的认为傻根拥有这样的健全是因为他天然,纯真,未涉尘世,然而人必定要经历尘世,不涉尘世的人本身就是不健全的。
一旦涉足尘世,天然的健全就会败坏,从而王薄的健全就是最终的健全,也就是比傻根的健全更高的健全。
必须证明这一点,王薄才能安于自己的健全:他必须证明尘世能败坏傻根的健全。
王薄开始计划败坏傻根,但是这种败坏必须是适度的,王薄必须珍视傻根的健全品质,否则就是对自身的贬损,最好的结果只能是傻根变得和王薄一样健全。
那么那个能败坏傻根的"尘世"是什么?
王薄对王丽说,那就是让他受到伤害。
王薄显然认为自己以涉尘世,这就等于承认自己已经受过了强烈的伤害,也承认这种伤害败坏了自己的天然健全,这种败坏是不可恢复的,“这辈子别想,下辈子也别想”恢复。
王薄永远的失去了自己的天然健全,犹如一个女人永久的失去了自己的初夜,认识到这一点的时候王薄是如此的愤怒,甚至打了王丽一耳光。
他的愤怒告诉我们,天然的健全毕竟是更值得珍视的东西,此前王薄对傻根的轻蔑和以为自己有资格教导傻根的骄傲都只不过是自欺欺人的掩饰。
王薄从打王丽那一耳光开始,必然会认识到,傻根身上存在的天然的健全是真正的健全,那是他真正珍视的东西,是自己平生唯一所爱。
不管傻根的外在如何,他唯一浮现在我们面前的内在品质,那天然的健全,都是王薄平生唯一所爱。
王薄生命的中心依然是自身的健全,现在他发现,无论自己的健全在健全的等级序列中处于何等位置,他活着的唯一依靠,都只能是自身的健全。
那些鄙弃健全并毫不留情的败坏健全的人必定是他的敌人,当敌人出现的时候,王薄必须为健全,为自己,殊死而战。
敌人是谁?
是一个打着官腔的贼。
然而当年伤害王薄,败坏他的健全的是谁?
是否也是这样的一个贼?
是否因为败坏王薄的人是贼所以他才变成了一个贼?
为什么?
为什么被贼伤害之后王薄让自己变成了一个贼?
是否因为伤害人的贼在被伤害者看来最有力量,或者说,拥有最强大的力量?
为了避免再被伤害,或者更可能的是,为了进行报复,所以王薄渴望拥有力量,所以让自己变成了一个贼?变成一个伤害他人的贼岂不是完全背叛了过去?
如果一切都只是为了过去,而最终又背叛了过去,那么他做的这一切,那么他的全部生活还有什么意义?
曾经伤害过王薄的人这一次又以敌人的身份站到了王薄的面前,王薄的过去和现在于刹那间奇异的相逢,碰撞,四散碎裂。
一切都归于虚无,令人啼笑皆非,生命的支柱已倾颓,无目标的动作导向了必然的自毁。
健全与否,对陷入死寂之虚无的王薄已经不重要了,王薄的精神已死,他的身体凭着惯性前行,毁掉了自己。
王薄死了,电影结束,我们从一个梦中醒来。
梦开始的时候,我们像是一个愤青,大力拍着不属于自己的宝马车,对着看不起自己的门卫厉声呵斥,贬斥其为"形同虚设",无论进过怎样的路才变成了如今的模样,现在的我们都是自足的,满足与厉声呵斥的发泄。
梦中我们碰到了自己的傻根,并试着拯救他,我们象一个知识分子那样,为了并不相干的人跟敌人进行殊死的斗争。
梦的结尾,我们走向了虚无,因虚无而自毁。
如果不想自毁,也不想行尸走肉的活下去,那么我们只有两条路可以选择:或者象电影中的王丽那样,生育富有天然健全的下一代,或者成为比傻根更健全的人——成为哲人。
但是不论如何,我们都将看到愤青和知识分子此起彼伏的不断产生,看到人生往复,世道徘徊。
人生就如一列列车,来历不同,性格各异的人们聚集在一起。
列车,总让人们想到人生。
人生一世,就好比是一次搭车旅行。
经历无数次上车、下车,时常有事故发生。
有时是意外,有时是刻骨铭心的悲伤。
人们在什么地方下车,坐在身旁的伴侣在什么地方下车,朋友何时下车,都无从知晓。
正如影片中一样,身边的人是何时离开,当他们离开座位时没有人有所察觉,甚至是遇见贼的时候,是无人知晓。
天下无贼期盼的不仅仅是人们的财产不会受到侵害,更重要的是人心。
被偷的不是财产,悄悄是在生命列车前行中的人心。
当王簿走了剩下王丽和孩子的时候,受众会有这样一个体会,仿佛他还在王丽身边,生命的列车仿佛停留在昨天。
片中人物个个都是亮点,无一列外地让受众铭记于心。
当母性的光辉熔铸于王丽时,她开始放弃之前的工作,努力做好事,给孩子积德。
仿佛世界上没有哪一种力量是可以与母爱抗衡的。
即便之前的无数日子里她有多么的不堪,然而一旦为了孩子,她便愿意牺牲一切。
这是生命的延续,是生命列车的延续,在生命的轮回中,有母性的伟大,人性的光辉。
当很多影片在皆大欢喜收场的时候,影片《天下无贼》带给受众的是一种反思,一种沉思,王丽肚子里的孩子正是留给受众的思想空间,孩子的未来是一个天下无贼的社会吗?
时下,大多数人的人生列车上,身边过往匆匆的乘客带着现代社会人们早已被偷走的良知,熙熙攘攘的上车下车。
天下无贼的期盼就是在王丽腹中孩子之上的。
傻根,他的纯真让受众感触很深——当他矮小、厚实的身材出现在王丽面前,憨厚中略带羞涩的一笑,给受众带来莫大的希望时;当他将“降魔杵”送给别人,简单的一句“送给你,能辟邪”时;当他以为王丽真的得了绝症,所作出的一系列反映之时;欢笑之余,总是留下很多感动,对素不相识的人尚能这般,真的是污浊现实中的青莲。
然而,现实并非理想国度,也许会有“牧羊犬”会被其感化进而保护“这只羊”,然而更多的“狼”会利用其弱点吃掉他。
人性,是如此的脆弱,如此的不堪一击。
为了保护他,已为人夫,将为人夫的王簿牺牲了自己的生命。
保护纯洁的人性和抗争天下贼人的任务是这么地艰巨。
1 / 2 黎叔,片中一个经典人物,他有文化,能道出“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深谙领导策略,讲究组织纪律,渴望人才。
但他的才华用在不正当的路子上,对别人也产生了大的伤害。
如果他能将此般种种用在正路上,于人于己,善莫大焉。
影片的镜头选取、灯光效果令受众称赞,“偷”这一行为动作像是舞蹈化了的武打动作,动作部分,渲染了动作的过程。
升格镜头,快速剪接,各种镜头的角度利用光线来营造出动作的快速和美感。
即便是对电影制作不了解的受众,也能体味这中间给受众的震撼效果,仿佛身临其境。
影片很好的诠释了“爱”这个主题。
有母爱、父爱。
如:王簿、王丽夫妇由于对骨肉的爱而发生彻底性的转变;有恋人之间的爱;有职业人之间的关爱。
爱,是整个故事的开始与终止,原因与结果。
心中充满大爱,像傻根一样,在他眼中,一切事物都是美好的。
他活得单纯、快乐。
影片中王簿的这句“生活要求他必须聪明起来”正是对人们在充满爱的心中留有保护自己的武器。
生命的列车上,人们害怕到达目的地,因为那意味着一切的结束与确定,于是平添了几分无奈。
庆幸的是,有列车上的人们陪伴,让这个旅途显得那么充实而又精彩。
当人们转战下一个旅途时,仿佛,他们还在身边。
在这生命的列车上,人心,甚至是人性的转变,身边的爱,身边鲜活的正面和反面人物。
这些都是列车沿途的风景,人们被风景所吸引,被“贼”所侵害,但每一次过后他们都是人们成长的助推器,仿佛还在身边。
“天下无贼”是一种期盼,是和谐社会的征象,身边不仅仅是没有“小偷”,更没有失去良知的人们在生命列车中充当“风景”。
天下无贼的美好由此便呈现在人们眼前,仿佛就要来到。
《天下无贼》以时空顺序展开故事,情节一环扣一环,悬念设置有序,温暖却不是刺激。
序幕里交代了主人公的身份职业,王丽呕吐的镜头为后文叙事埋下了伏笔,也为之后人物间的关系发展提供了依据,也为傻根的出场提供了可能。
电影里本不起眼的画画先生,在中途是不是出现在镜头里,给观众留下了疑问,直到他的警察身份揭晓,大家才恍然大悟,也让剧情向另外一个方向发展,进入正义与邪恶的对决。
王薄和王丽为了不让孩子出生在监狱,打算从火车顶上逃跑,那一窝贼都也计划要逃窜。
出现了他们逃跑,王薄与黎叔决斗,最后死于非命的情节。
故事并没有在正义得到伸张,坏人得到惩罚的时候画上句号。
最后的镜头里王丽再一次去拜佛,并把孩子留给了藏民。
也许,此时的她已经得到了超脱,她将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继续生活。
也许这种结果并不符合现实,但在影片虚构的世界里,却符合观众的美好愿望,希望她过得好。
结尾温情又富含人情味,悲情结局却不见悲伤。
电影里随处可见冯式影片的独具特点。
导演冯小刚把他一贯的黑色幽默发挥的淋漓尽致。
一开始傅彪扮演的富翁几句蹩脚的英语,迅速抓住了观众的笑点。
为增强影片的戏剧性,列车还出现的那一幕令人捧腹大笑的抢劫,范伟和冯远征滑稽幽默的打劫场面,令人津津乐道,也缓解影片的紧张性。
这一幕里的一些有趣对白,成为观众心里永恒的经典。
还有一直具有吸引力的偷盗技艺,令人眼花缭乱,为影片增色添彩。
幽默流畅的本土化语言、惊心动魄的刺激情节,再加上娴熟的后期剪辑和众多大牌的加盟,让这部贺岁片成为既叫好又叫座的电影。
《天下无贼》讲了一个关于贼自我心灵救赎的温情故事。
这个世界并非没有贼,“天下无贼”的理想也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
只不过在浮躁的尘世里,保持一颗善良的心,善待自己,善待别人,众多人会去为守护一些简单的梦想而努力,生活也会变得很纯净。
“天下无贼”是个美好的愿望,我们不会去计较这种理想状态是否存在,真正让我们关心的是,这个“乌托邦”故事是否能说的圆满。
鸳鸯大盗王薄、王丽为了帮一个叫傻根的人圆一个“天下无贼”的梦,与另一扒窃团伙展开一系列明争暗斗,在与对方头目黎叔的较量中,王薄以生命为代价迫使黎叔缩了手,最终成全了傻根纯真。
让两个贼肩负维护“天下无贼”的脆弱谎言,这种出人意料的设定势必要找一个合情合理的缘由。
片中刘若英饰演的王丽在得知自己怀孕后便萌生“金盆洗手”的念头,火车上遇上不谙世事、纯朴善良的傻根,骨子里的母性被激发。
面对警察的盘问,那句“我怀孕了,怕遭报应,想做善事积点德,就是这么简单”是王丽对自己、对爱人王薄,更是对腹中婴儿的救赎;除此之外,宗教的感化也是影片设置的一大前提。
所谓的梦想照进现实,“傻根”王宝强大概就是最活生生的例子,戏中那个坚信“天下无贼”理想的“缺心眼儿”傻根,戏外凭借“傻根”一角,迅速蹿红,签约冯小刚工作室,不久更是凭借一部《士兵突击》成为中国最炙手可热的电视明星。
这部戏是贺岁片商业片完美的结合,在保持冯导独特的戏剧幽默之外,多了些人文关怀,希望天下无贼的念想是好的,当对着保安质问有钱开好车就是好人的自嘲,以及狼都不怕,为什么还怕小偷这样的台词挺真实又残酷的。但可整体能少一点技巧,多一点朴实的更加丰富饱满的东西就好了。这样它会是另一个高度。
他们凭什么不让他知道真相
听同学讲得太多了反而觉得很一般
把一个江湖的生态压缩到一列行驶的火车,黑白灰三个世界,独狼vs群狼,不同目的的轮番试探与交手,很妙。葛优这个老狐狸着实出彩,浪子回头要扒三层皮、天下无贼是不是最坏的谎言,上升到人性与社会的悖论,最后打劫这段的收尾有点突兀,却贡献了年度经典场面,冯小刚还是很懂向下兼容之道的。
这部片子,很垃圾。四不像。
电视台重播又看了次,很喜欢,不知道为什么一直记得刘德华那短信“有我在你放心”。
冯远征厉害的角色,善恶终有报,反正葛优是有范儿的演员
一星给刘天王
还是葛优强,开始认识王宝强。
老刘一出场就感觉他最后要死,果然----
我觉得这个电影演得很棒,几个主演的演技都很棒,剧情虽然很曲折但是真的很好,有的地方也让人很感动!
不喜欢,不解释,也是cctv6上看的
一路走好!
重温,属于冯小刚第一梯队的类型片。就是个盗亦有道,拯救“人心”的故事。
葛大爷太精彩了!里面几乎他每一句台词都是经典
天知道我是多讨厌王宝强,不过最后那段煽情戏泪点低的某人还是没抗住。
冯小刚厉害的地方就是能够把电影审查的结果做的很屌
又看了一遍,有两点让我不舒服,第一,配乐表现出的低沉悲凉让我不舒服,第二,为了让傻根保持无知,刘德华要付出生命的代价,听起来很反动啊,怎么看起来都有点不成立。
冯小刚
这部电影我看着很傻冒,老师竟然给我说出了什么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