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这个海报打动了我。
蓝色的吉祥物站在高速路边,低着头,远方是无尽延伸的昏黄的路。
电影就是在折射着生活。
一个艰难生存但是天真善良的人。
这样的人在生活里总是会遭遇那些尴尬、无奈、失落、无助的时候,被人欺负是常态的,因为生活于他而言并非是在竞争中胜出,并非是在复杂的社会中去赢得更多的钱、权或享受,生活就是生存。
想办法生存才是首要的。
所以,当selmen穿上蓝色的小丑服,在路边分发传单时,这完全是蓝色的感受。
当蓝色的吉祥物站在路边时,我只觉得这个电影便成功了。
它仅仅用了一个形象、一个镜头,就虏获了我的心。
生活里的压抑、委屈、孤独全都被勾起。
这是个奇怪的形象,只有头和身体,只要一低头便是楚楚可怜,而一摇摆又成了可爱的玩具。
Selmen和他的蓝色制服,就是无助生活的象征。
除了他,还有人们。
等待丈夫打仗归来的嫂子、每天唠叨埋怨的女人、颤巍巍毫无力量的老人、失业的人、工作不如意的人、还有调皮捣蛋并不那么纯洁的孩子……我们只看到了满地的玻璃渣,破碎而陈旧。
但是还有一缕阳光,是生活中的企盼和期待,是坚信生活能够重新变好的执着信念,是坚持到最后的勇气。
尽管满地玻璃渣,但是,只要有一缕阳光,依然能折射出光明。
就像kabluey终于洒开双腿奔跑,去揭示真相一样。
天真和笨拙并不能否定一个人的全部。
我对selmen的人生经历有所体会,因为被捉弄也是常事,这是不能让人开心的经历。
但是即便是处于弱势的人,只要保存了善意,善待人生和身边的人,相信便能使人幸福。
尽管是忧郁的蓝色,但还有一缕灿烂的金色阳光,这就够了。
在一堆的豆瓣电影里寻觅午饭消遣,忽然就被那个海报吸引了...黄色的寂静公路,一个低着头的蓝色身影孑然而立.. 一开始镜头杂乱,一个披头散发憔悴妇女在打电话,电视里是布什总统下令出兵伊拉克的新闻,两个发出尖叫的似乎有暴力倾向的小孩正在房间肆虐...电视声尖叫声破坏声电话声,加上昏暗的房间光线和杂乱的镜头,一度让我以为是个无聊的肥皂剧,幸好,坚持着看完了,才没有错过一部好片. 萨尔曼,一个什么都干不好的小人物,32岁,没有房子没有汽车没有工作,眼睛一直闪烁着天真的光芒..这个将所有东西都装进热塑胶里的失业男来到嫂子家,开始另一种生活.. 有暴力倾向的两个孩子对他充满敌意,嫂子忙于工作而对他的无能表现无屑,以及肥胖而火暴脾气的女主管……好象周围的一切都那么的浮躁而强势,显得他更加的茫然而无助..然后,钻进套子,一个蓝色大脑袋的吉祥物出现了. 狭长而安静的公路,一个孤独的蓝色身影,夹着一叠粉红色的传单,顶着烈日,扮着蝈蝈声,就那样站着..正面,背面,左面,右面...嗯,真的,只有蓝色身影,一个人也没有.. 就这样过了几天,直到某一天那个肥主管忘了接他,让他意外获得一个孩子聚会的工作机会..然后,从孩子们的欢笑声中他获得了肯定,大家都当他是超人,是外星人,是英雄..当晚会结束,褪下伪装,被两个侄子发现..他也因为这个蓝色吉祥物而获得孩子们的认可.. 然后,睡觉前,孩子问他,你是来保护我们的吗?
是的.那也保护妈妈吗?
哦,是的. 之后,他终于发现了自己对这个世界也有作用,对于这个家庭,他的作用就是保护..于是,为了揭发嫂子的上司脚踏两床而保护出轨的嫂子,蓝色的庞大身躯竟然就在那荒芜的公路上奔跑到小镇上.. 故事结局,大团圆...哥哥从伊拉克战场回来,高大的背影拥抱老婆孩子,而他也驾驶着二手的蓝色甲克虫,消失在公路的尽头.. 这个世界是那么的复杂烦乱,弱势小人物无所适从,躲进蓝色的躯体中,或许,才能找得到那仅存的一点天真和善良.. 那个蓝色吉祥物,是他的吉祥物,让他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而他,又是这个家庭避免崩溃瓦解的吉祥物,是让两个小恶魔侄子恢复天使本性的吉祥物. 电影的最后,一堆字幕滚过之后,蓝色小人终于化身超人,实现了飞的愿望。。
背景是陈绮贞同学的《失败者的飞翔》,面前是自己观片速记感想的笔记本上的第一页,
现在我要说,这是一部很“小”的电影,却因为一个脑袋很大的吉祥物而显得巨大,巨大得可爱,可爱得巨大。
Kabluey,这是一个让人无从翻译的组合词,读起来是一个很滑稽的音节,这么一个让人无奈的吉祥物名字属于一个叫BlueNexion的楼盘,因为经营不善而几近荒废,它座落于一个人口稀少的小镇,这个小镇给人的感觉永远是空空的,超市、大街、公路,哪里都是人烟稀少,这一切大背景之所以被人们所忽视很大程度上归功于鲜艳的色调,在高饱和度的颜色面前(尤其是天蓝色的吉祥物)没有人会觉得这个小镇是多么荒凉,而这么小镇又是多么地可笑。
可笑是我们所有人都能发现的,比如萨尔曼肥硕的女老板、比如哼哼地永远跟着哥哥说一样话的林肯、比如公车上那个滔滔不绝的女人、比如超市那个美丽却永远没睡足觉的女收银员,这些人物中,有些如萨尔曼一样呆滞,有些却截然相反地“热闹”,唯恐天下不知,这些可笑的人物或者因为地位或者因为金钱关系,除了BlueNexion的老板,其实没有一个人是真正富有的,于是就用自己奇怪的言行,或者说被生活磨砺出来的麻木的方式对待着生活,物欲横流,同样适用于这个看起来与世无争的小镇。
因为无字幕关系,我没有听清为什么没有人愿意来做这个蓝色吉祥物工作,可能因为荒芜地太过夸张了,一个巨大好比五角大楼的漂亮建筑竟然只有不到10个员工在里面等待着商家来租用办公室,但我们都看见,当萨尔曼成为可爱地让人欲罢不能却没有表情而显得很无奈的蓝色吉祥物后,站在车辆稀少的highway上时,昏黄的天空下一点蓝,在刺眼的阳光照射下耷拉着脑袋一动不动,萨尔曼一如平常地经常性陷入呆滞状态,一个生活中的小人物彻头彻尾地变成了一个被世界遗忘的玩偶,这在他累倒在路边,巨大的蓝色吉祥物呈一个巨大的“大”字时,老板过来说are you alive?时直接表达了出来。
无论怎样,萨尔曼是电影中被打上loser烙印的人,他做的一切都与普通人的生活非主流,只是到最后,他拯救了兄弟的爱情,蓝色吉祥物代表着天真和正义向肮脏的世界宣战并且胜利。
蓝色吉祥物和奶酪人袭击偷情男女那段确实够高,两只硕大的吉祥物冲进狭小的motel room,将一对欲潜规则的男女恶行拍下并狠狠地吓到了他俩,然后女主角出现,她也和老板潜规则了,她的丈夫在伊拉克打仗,她有两个调皮爱尖叫的孩子,而她却没有生活。
这个时候,现实与短暂的幻想、真人与玩偶的冲突被赤裸裸地展现了出来,然后,伊拉克战争。
Leslie对萨尔曼忏悔的那段很巧妙地运用了访谈节目的景别,背景被强烈地虚化在人物背后,Leslie有点像在接受采访,诉说着自己多么担心,自己出轨外遇又是多么无奈,害怕失去丈夫让她的生活一团糟,这个时候,多次出现的全家福和前线新闻报道终于与“人”合在一起,高频率出现的President Bush被推到的浪尖。
整部电影的音乐相当轻快,节奏跟随着情节变化起伏,多数是轻松的流行摇滚,荒诞的情节使得整部电影变成了一部巨大的MV,里面有人情冷暖,有喜怒哀乐,有政治讽刺,还有人文关怀,最具有MV特征的就是萨尔曼穿着吉祥物服装去捉奸的路上用的配乐,配合着路上许多笑脸将电影的简单快乐形式推到了最高点。
相信很多人爱这部电影是因为蓝色吉祥物的设计太过可爱,可爱的天蓝色,可爱的材质,可爱的大脑袋,可爱的摇摇晃晃,可爱的沉闷的说话方式......只要它一出现,所有人都会很开心,无论故事中是多么荒诞,可悲的是外壳内外的世界不同,在这个蓝色的躯体里,萨尔曼是一个受欢迎的角色,甚至做间谍都没有人会注意到,而脱去这层外壳,他是一个被歧视和提防的古怪的人,也是许多典型远亲型家庭人物,在照片墙上,他和兄弟的照片被贴在了最最角落,照片上,他一如呆滞地看着镜头,而他兄弟,女主角Leslie的丈夫Noa却毫不在乎地在和别人打招呼,于是,军嫂、不懂事的孩子、神经质的小人物、追逐名利的职员,这样一群人成为了这个世界的主体,可以说,整个故事都是一个很荒诞的喜剧,而并不是形式,自选号为MINE的跑车炫耀着它的主人可以潜规则任何女职员,包括那个在公车上滔滔不绝的女人、收银员的宝丽莱用淡淡的颜色拍下肮脏的勾当、举止古怪的老人将一个塑料太空杯当成宝贝,不能不说这部电影有向《天使爱美丽》小小致敬的意思,只是最后的结尾给人的苦涩程度远远大于对于小人物的认可。
Noa从沙场归来,幸福地与家人团聚,只有孩子留意到萨尔曼的离开,卡梅隆和林肯打架,很不情愿地被妈妈教训并且拥抱彼此说sorry,friends forever.也许他们现在还不懂,也许到他们懂了的时候,他们已经没有机会这样说了。
本片除了导演对主角kabluey 的到位诠释之外 还出现了大量的配角配角的出现并不是凭白无故 或是衔接剧情 或是衬托主角 抑或是另有深意在我看来 导演想要告诉我们的是世界并不是你看到的那么简单有钱有势的富人圈里也可以充斥着scandals 用光亮的外表和迷人的脸庞掩盖复杂和肮脏相反 小人物也可以有着闪闪发光的内在黑眼圈的女超市营业员 虽然也有耍耍小聪明的可爱一面 但总是在重要时刻将「正义」一词发挥的淋漓尽致疯狂激进的老女人 也有谦和礼貌(←超市)、脆弱感伤(←最后)的一面。
还有两个讨人厌的小屁孩 混世魔王也会有自卑敏感的时候看起来喋喋不休的女人并不一定就内心险恶 相反坐在她边上看似谦和的妇人却终究露出了丑陋的嘴脸老人并不一定古板 年轻人也不都是地痞流氓其实每个人的内心都住着多个不为人知的自己 可能善良勇敢 也可能自卑胆怯蓝色的小人向我们述说的绝不仅仅是小人物的卑微和不堪 善良真诚勇敢责任组成的强大内心才是本片的主色调Have u seen what behind the blue is immense orange sunshine.(以上纯属个人见解,对斯科特的创作心理和对角色揣摩不一定准确,如有异议请见谅)
主角是一个小人物,可是他还不止是小。
他几乎可以将任何事情搞砸,连卡片过塑都能搞出乱子来。
然后莫名其妙的就跑到嫂子家里去帮着照看小孩,那家的魁梧的男主人去了伊拉克,留下崩溃的主妇和两个超级顽童,那两个小孩极尽一切办法把他往死里整。
在一家已经倒闭的企业找到工作,却是扮成公司的吉祥物在路边发出租写字楼的传单。
巨大的蓝色吉祥物,硕大的脑袋无神的低垂,如同一个巨大的囧字,站在荒野上的公路旁,浑然天成。
如此的敬业啊,一整天就这么站着...然后是若干搞笑的情节,可是却又有一股子忧郁,让人想起喜剧之王,不过这里的男主人公可没有远大的理想。
一个幼儿园老师让他找到了自身的价值:给孩子们带来欢乐。
终于,这个披着蓝色吉祥物外壳的失败男人和那两个顽童有了温情的一刻……后来男主人回国了,囧男离开了,开着车,精神抖擞。
对不起我又忘了男主角的名字,女主角的也忘了。
孩子的也忘了,那个GA里帅帅的丹尼扮演的花心老板的也忘了。
还好那个蓝色的大头吉祥物没有名字,是蓝色的,我最喜欢的颜色。
看完电影三天后,我做了如下的事:把评分由四星提到五星;跟若干人提起并推荐;后来,索性在豆瓣上点了推荐,并写上推荐语:“我可喜欢这部电影啦,它忒可爱啦。
”可这还不过瘾,于是,我现在又在电脑前开始打字,想为它说点什么。
是不是大脑袋的家伙都有那么点忧郁的古典气质?
反正第一眼看到预告片里的蓝色大脑袋,我就想到了马文——史上最郁闷的机器人。
他们很像,那么,这个也许可以叫史上最格格不入的吉祥物了。
在荒远的土黄色的高速公路上,夹着一叠玫红色的宣传单,经常就被风吹走,散落在田地和公路之上。
没有人说话,太阳沉默的在头顶东升西落。
这幅面具将一切现实中的失败与落拓都藏匿起来,却又用一种醒目而夸张的方式将它再度放大。
那个瘦小的,眼神清亮的男主角,无论是在面具之中还是之外,其实都不被人接纳。
成为土黄色中逆行的蓝,成为庸常现实里的奇怪患者。
喜欢,就是单纯的喜欢。
即便什么事情都做不好,却在自己的世界里认定了对与错的规则。
已婚的人喜欢了另一个人,也许是可以原谅的,但脚踏两只船却不能容忍。
他只是单纯的想对身边的人好,去保护他们,哪怕他们施与自己的更多是嫌弃与厌恶。
这样一个社会边缘人,近乎一无所有,却保留了最初的纯真。
于是,像那身蓝色的醒目的皮囊一样,86分钟后,你对蓝色吉祥物有多爱,便会对里面那个呆呆的男人同样有多爱。
毕竟,他才是蓝色大脑袋的灵魂。
这是部会让你哈哈大笑,会心一笑,诧异微笑,在笑过之后,或者正在笑着时,又隐隐觉得有点落寞的电影。
这是部很短很小,虽然在人群之中却又显得无限空旷的电影。
在看完三天后,时不时还是会想起那身丢弃在垃圾箱边的蓝色皮囊,然后有时会幻想如果是自己钻进了里面,会不会就真的可以站起来肆无忌惮的反对世界了?
我不知道。
电影里,那个一无所有的男人为哥哥和嫂子寻回幸福生活之后,开着蓝色的小甲壳虫消失在公路尽头,他不再需要面具了。
也许他还是笨拙的做不好事,或者继续给钞票加上塑封,或者仍旧被其他人欺侮,可有爱的人最强大。
至少戴不戴面具都可以对一切无所畏惧。
或许我只是想要那一身蓝色的皮囊,放在家里,就跟想要马文和WALLE的仿真机器人一样。
只是放在现实的生活里,提醒自己,尚有许多梦想,许多爱。
从别人的电脑down过来的时候,片名后面加了几个字,“08搞笑电影”之类,看电影总不能冲着关键字去看,我们不是豆瓣,遇到关键字就搞杀无赦。
任何一部电影,谁都可以是编剧,谁都可以是影评,究其原因,每个人都会看到自己想象的那面,很多人都觉得冠上“周星驰”这三个字的电影,全部都是香港经典爆笑喜剧片,谁见得了?
哪部不是看完心酸不已,欲罢不能?
给我时间,慢慢讲给你听。
六十五分钟,镜头停在雷克萨斯的车尾,车行渐远,音乐声起,硕大无比的蓝色吉祥物奔跑在乡间公路上。
那一刻,忽然发觉他像极了一个人,被无数人提及的傻子--阿甘。
发生在身边的种种事情,在那一刻全部被缕顺,萨尔曼开始明白,与其站在原地独自思考,不如付诸行动,改变规则。
于是,那个有些憨豆精神的主人公出现在了boss和汽车旅馆里,拿着照相机,将照片拿给嫂子看,讲出整部电影里话语最多,语速最快的一段话。
在这之前,他一事无成,默默无闻。
在家被两个小孩欺负,公交车上忍受着长舌妇的喋喋不休和老人的莫名笑容;路边,面对着长长的汽车尾气,面无表情的发传单。
换上我们自己的眼光去看待的话,萨尔曼就是一个没有理想与追求的失败者,至少在他奔跑之前。
量变到质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倘若没有他的所见所闻,也难以促成那一刻的豁然开朗。
他看见过整天关注伊拉克战争的嫂子,可是隔着面具,他看见的是个老板调情的女人;他看见愤怒的下岗员工对他愤怒的咆哮,可是隔着面具,他看见的是一个慈祥的妇人;他看见过小侄子在沙拉里加图钉,可是隔着面具,他看见了最纯的小孩子的天真与无邪;他也听见小侄子对他的诅咒,说我要杀了你,可是隔着面具,他也能听见小孩子近似唠叨的自我表达和语言沟通;他看见女人美丽的笑容和妩媚的身姿,隔着面具,他也听见了勾心斗角的声音和无数的闲言碎语当两个孩子趴在门前的玻璃上,看着“敌人”从最爱的玩偶里满头大汗地钻出来,他们该是多么地诧异和震惊,原来,带给他们快乐和安全感的人,就是昨夜被灌了清洁剂的坏人。
显然,对于两个尚且不会说对不起的小孩子而言,让他们大段大段的陈述自己内心的愧疚,为自己的行为去忏悔,显然不可能,我们看见的是最熟悉不过的镜头,孩子们窃窃私语,套在对方的耳朵边,说着只有他们才会明白的悄悄话,然后问出一句近乎没有关系的问题,“你能飞吗?
” 但是,即便这样,我们也会明白,面前站着的这个人,已经不再那么坏了,兴许还是个大朋友和海报里干净的画面一样,片中共出现过两次人物特写,第一次是萨尔曼刚被抛在路边,戴着厚厚的道具,独自站在路边,镜头从不同的角度给了特写,仿佛给他戴上了人生的脚镣,那一刻,他的命运被嵌在了叫做无聊的人生齿轮上;另外一次,便是老板戴着不是自己嫂子的女人离开,仿佛一个晴天霹雳,正面侧面背面远处,镜头像是终点线前的照相机一样,霎那间按下了无数个快门键,他想到了有两个孩子的嫂子,想到了自己的工作自己的生活,质变也就来得不那么突然了。
倘若一个人,每天按时的醒来,只是为了更长时间的等待,那他会做些什么呢?
答案只有--思考。
我坚信没有十几二十年的牢狱生活,李大师也不会成为著作等身的文豪。
连传单都拿不稳的吉祥物,还指望他会做些什么吗?
某种程度上来说,萨尔曼每天只是在思考,反刍自己的所见所闻。
磨刀不误砍柴工,静下来,好好想想,我们反倒不会错过很多显然,本片的面具与如今众人口中的面具又是两码事,前者是前进的羁绊,后者是生存的产物。
面具可以带,只是它不是做个别人看的,更是一种自省的方式,这么理解的话,似乎可以扩散到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去,这个空间,我们习惯性地给它起了个很温馨的名字,叫做家结束部分的那一幕做得很搞很煽情,这个家的主人回来了,穿着军装,高高的个头,春光无限地走到萨尔曼的面前,灿烂的让人睁不开眼睛。
只是,他的脸被处理得根本看不清面容,只是见到久未谋面的夫妻互诉衷肠,听不到说话,更没有他对自己兄弟的慰问。
即便,即使,在那之前,我们刚听见两个小孩子说“friends forever”,看见墙角那张照片,或许,也只有在照片里,他们才永远是朋友吧说完了,哪儿觉得这像部喜剧片了?
就因为里面有个可爱的大玩偶吗?
“死亡笔记”里也有个“可爱”的玩偶呢,谁觉得那电影是喜剧片了?
要说搞笑,还真就有那么一点,胖胖的女人坐在地下楼的办公桌前,刚吵完架后心情难以平复,看着男主角说“all right,fuck!”
http://cyeon89.blogcn.com/diary,19476114.shtml蓝色象征希望,虽然蓝色吉祥物的形状很傻,虽然蓝色吉祥物带来的幸福路途曲折,但那依然是希望和幸福。
——题记蓝色,象征希望。
有一只蓝色吉祥物,每天都在广袤农田间的公路边等待,等待有人愿意听他说一说他的销售任务,等待有人随便听他说些什么,等待5点45分准时接他离开这里的车。
孩子们喜欢蓝色吉祥物,因为没有见过这样奇怪的卡通任务,大头细身,没有眼睛,没有嘴巴,浑身软绵绵的;附件的农人好奇蓝色吉祥物,因为没有见过这么古怪的东西,也不理解他要在广大的农田附件散发办公区域出租的传单;一个女巫型的中年女人讨厌蓝色吉祥物,认为那是恶魔,是不祥,于是每天开车经过时都要尖叫着开车撞向它。
当这个小人物是蓝色吉祥物时,没有人关注他自己是谁,他想要什么,他想说什么。
人们关注的只有蓝色吉祥物。
当他不是蓝色吉祥物时,更没有要关注他是谁,他想要什么,他想说什么。
他只是一个32岁还没有工作、没有收入、一无所有的小人物。
他与蓝色吉祥物唯一的共同点,是他们的脸上都没有表情。
面具外的蓝色吉祥物没有眼睛,没有嘴巴,所以脸上没有表情;面具内的小人物虽然有眼睛,有嘴巴,但是生活让他的脸上没有表情。
蓝色吉祥物的表情就是他的表情,他的无奈、垂头丧气就是蓝色吉祥物的无奈、垂头丧气。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小人物,挽救了嫂子和她远在伊战、生死不明的丈夫的婚姻,挽救了房东家小孩子的童年,挽救了同乘一辆公车的老头的水壶。
生活不是大风大浪,是一点一滴的平淡和积累。
也许这就是这部电影在金融危机、通货膨胀年代的最大意义,惜福是金。
看着蓝色吉祥物顶着硕大的脑袋,为了挽救房东太太的婚姻而奔跑,穿过无尽的公路,跑过金色的田野,略过超市和道路,就像是为了自己的幸福而奔跑,我心底也升腾起一个小小的希望,跟着蓝色吉祥物在美国大平原上奔跑。
而在最后,当他的嫂子和伊战归来的哥哥在逆光中相拥,蓝色吉祥物离开了这个小屋,开着车继续上路,或许是给别人带来希望和幸福;或许是去寻找自己的希望和幸福。
就像一个真正的吉祥物。
我们都是自己的蓝色吉祥物。
到看完了此片才恍然大悟,为什么一直觉得男主角那么眼熟,原来是像憨豆啊,不仅粗眉毛囧表情像,就是个性和行为也像,总是默默的做一个小人物,成为别人眼中的天使。
而且Scott Prendergast和憨豆一样,除了做男主角,同时也是本片的编剧、导演,片子的一开头,十分混乱,大人小孩的尖叫细细碎碎的噪声不断变化着的镜头都意味着这是一部文艺片,而且是比较老土的文艺片,如果不是为了看到那个可爱的蓝色吉祥物,也许我就关电脑了。
在萨尔曼套上蓝色吉祥物的套装后,枯燥的世界变得生动了起来,头太大而只能耷拉着的吉祥物站在蔚蓝的天空一望无际的草地,还有在高速公路上极速而过的汽车。
没有“脸”的吉祥物充满了blue的忧郁表情,他的每一个动作都是那么的无奈,行动的不方便不仅让他显得笨拙得可爱,更多的是看到了藏在他身体里面的那个人的沉默和忧郁。
在吉祥物跑起来的时候,我热泪盈眶,这可以说是烂到不能烂的情节,为了他人的幸福向前冲,但是放在吉祥物身上就那么的洋气,感动上升到一个突破的高度。
笨笨地他为了他人的幸福而努力着,却在一个完满的结尾处化成了天使一般的人从孩子的视线中消失了,并走上了新的生活之路。
有一点点遗憾的是,如果奶酪女能和吉祥物在一起该多好呢!
可能是最近觉得自己比较落魄,看这个片子时,一边笑笑,一边却不禁思索,这样一部电影到底要表达怎样的深意?
一部关于loser的电影中,我们或许希望看到主角最后战胜了一切一切变成一个成功者,或许希望他至少像一个英雄一样,在生活的洪流之中被彻底淹没,变成这个时代悲剧。
看电影的时候,我们不喜欢平铺直述,我们不喜欢缺乏跌宕的剧情。
而对于人生,对于生活,我们也大体如此。
试问,我们为什么要看电影?
难道不正是为了体会另一种生活,另一种跌宕。
看电影时,总是抱着这样的想法——即便是在平凡的剧情也会蕴含着什么催人泪下或者发人深省的东西。
那么,这部电影到底有没有这样的内容呢?
好吧,一个loser,扮成蓝色吉祥物,人格被糟蹋了。
被小孩欺负,被大嫂看不起。
没有房子和体面的工作,没有爱情,甚至没有亲情。
他一无是处,他和这个世界上千千万万个失败者一样地活着。
有什么意义呢?
但是当他穿上那一身衣服,他变成了这个世界唯一的蓝色吉祥物,他变成了可以制造笑声的蓝色家伙。
或许这是剧情中唯一的转折点。
很多观众都是冲着那个蓝色的吉祥物来看的,终于,众望所归,蓝色的吉祥物在影片中出现了。
之后的剧情显得顺理成章,一切开始好转,但是却也戛然而止,男主角开始驾车离去开始了新的生活。
或许这部片子可看性并不强,剧情有点相互对称的味道,没有《阳光小美女》那样超前的概念,也没有《充气娃娃之恋》那样畸形的恋情。
对称的剧情,加上甚少波澜的生活情景。
我们究竟希望看到什么呢?
看到一个生活得比自己更没有色彩的人在银幕上糟蹋自己?
看在讨论伊拉克讨论增军的社会中,一个近乎无所适从,一无是处的家伙在镜头中穿梭?
或许导演(和编剧男主角同一人)就是为了让我们大笑之后却又不知道自己嘲笑的是剧中人,还是观众生活中同样存在着的问题。
当然,主角最后没有变成超级英雄,但是他拯救了这个家,以他甚为愚蠢的方式和一份“固执”。
他赢得了孩子的心,即使在爸爸怀里,面对将要离去的叔叔那个最怀的孩子仍旧眼含热泪。
但需要注意的是,主人公的哥哥,也就是诺亚,一直没有正面出境,看到的只是他的照片或者背影。
这应该是导演有意为之,彻头彻尾的小人物自传,这些高大的人物大可删去。
能够拯救世界拯救宇宙的只有Superman,而相比之下,每个人都再平凡不过,每个人对于这个社会的贡献似乎也不值一提。
但是我们依旧活着,看着一部部电影,试图体会一种绝处逢生,试图看破这个世界运行的某些定律,试图猜透导演一个个匪夷所思的镜头。
蓝色的吉祥物,不代表和平,也不代表快乐。
有一天,在路旁看到一个类似的吉祥物时,会不会有人停下来问问他,是否也是生活的loser?
这种温馨喜剧的节奏很适合百无聊赖的秋日午后一个人抱着枕头懒散地看。
我的茶
情节不痛不痒,角色毫无惊喜,主题含糊晦涩....
只有封面比较吸引人
很沉闷,很温暖
想买一个kabluey!
可爱的蓝色小人,有着笨拙自卑的脸庞,却带着热情洋溢的心。平静的温馨小片子,透着无奈的基调,却给人温暖的力量~
低头pose太影响判断
藍色的...可愛
20081218
有喜有泪
囧,Salman穿上大头娃娃外套的样子竟然比《银河系漫游指南》里的马文还颓……
Loser有点压抑
心酸
loser进行曲
我喜欢那个蓝色的东西
喜歡最後男主踢了一下小玩偶的那個鏡頭
也不能说它一点儿意义也没有,那个人的成长还挺感人的,但是实在是没什么意思。。。
任性的萌作
有点失望这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