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距离爱情(going the distance)》其实在我的电影列表里躺了许久 而且不知道是因为版本不一样还是什么其他理由 它在电视上的译名叫真爱零距离(还挺好听的) 以至于我后来在这里找了半天才知道它有另外一个名字叫远距离爱情 因为每天有各种各样的事情要忙 我总是没能静下来看很多电影 今天偶尔翻到了 于是就觉得它不能再'躺'下去了 就开启了这个沉浸式的旅程为什么沉浸 是因为我也在异地 哦不 异国老实说 可能因为我自己是美术人 电影一开始的视觉效果就很吸引人 能感觉到制作团队也认真的琢磨了每帧的元素和配色 摩天大厦 钟表与时差 具有报纸字体、机票质感的背景组成的片头也揭示了故事发生的地点和氛围 很好的呼应 很有意思 应该是那种都市爱情轻喜剧的样子吧 嗯 这个电影让我更想看下去了 刚开始的一幕 简直是现代直男恋爱教学反面现场 但说真的 如果不是前面这个女生希望惊喜发生而男主Garrett并没有准备什么 那接下来Garret也可能不会遇见那个直爽有趣 真挚诚恳 还能把游戏打上榜的Erin了失意失恋的Garrett酒吧邂逅了Erin 赢得了酒吧quiz night 在室友Dan的偷听下度过了浪漫又好笑的一晚 这是我没有想到的(个人觉得室友Dan的偷听才是这里最精彩的部分) 不落俗套又加上了搞笑元素 很喜欢这样又浪漫又轻松的剧情这个电影有个很好玩儿的呼应线索是Erin家最小的妹妹 从一开始视频里搞怪磨人的'变雕塑'到结尾小女孩儿下楼的大家喊停的那句'变雕塑' 在看完电影之前我不会想到这还给最后的搞笑元素埋了线 想来确实有趣短暂的相遇之后 剧情就急转直下 就像Erin的家人和Garrett的朋友所说 我身边的人也少不了苦口婆心和语重心长他们总是告诉我:'别谈异地恋,难熬。
''你何苦呢。
''图什么?
他又不能在你难过时候飞过来给你一个拥抱。
''他万一同时有好几个女朋友呢?
哎,我看你到最后还怎么笑。
''世事难料。
''我见得多了,你要是能在下次见到他之前没有矛盾,我话放这儿,能的话你以后要求啥我都给你做到。
' (这位兄台我记住你了 要说话算话啊哈哈哈哈)'我和我女朋友以前就这么分手的,忠告。
'我知道有多少种劝退之道 就有多少积攒的无奈 我不是不知晓可是 嘿 异地恋这种题材 也许是因为感同身受 所以才会在电影最后两人重逢的感动之余仔细品味这其中滋味更有意思的是 那段室友同事偷情的戏码 我几乎以为男主让我失望了 结果房门一开镜头一转 又是另外一场主角小心翼翼又你侬我侬的温情戏 那种害怕被别人取代的愤怒 和心情坐过山车的无力 应该映在了几乎每个异地恋爱人的心头吧 我明白的是 猜疑 畏惧 都不是一段好的感情应该拥有的特质我最深有感触的是看到男主放手让女主去入职她喜欢的工作而不是放弃在旧金山的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 为了爱情放弃梦想和坚持去纽约打工 如果他坚持让女主去纽约 我想这段感情终究会分崩离析 甚至分道扬镳 试想一下如果女主真的去了纽约 虽然她可以为男主放弃来之不易的梦想工作 在她擦完最后一张落满食物残渣的桌子 望向繁华里的灯红酒绿的时候 会不会有那么一瞬间恨男主暂停了或者剥夺了她当初唾手可得的权利呢?
可能是第七艺术的魅力使我'触类旁通'哈哈哈 这个情节总是让我联想起电影《傲娇与偏见》里唐楠楠说的那句:我不能做第二个江海。
确实 能做到尊重对方的梦想 理解包容 是很不容易的 人很难不自私 但不自私的爱情一定是 我希望你能因为自己正在奋斗的事情感到开心 而不是我要让你过度舍去自己的快乐与梦想 停止手头的事来迁就我 所有的所有只为了让我自己开心 异地恋最难的莫过于此 选择很难 但是痛苦的同时 对的选择也会让这份感情历久弥珍 那份坚定又漫长的等待 那份坚定选择对方的幸福 是经过时间考验后才能释放的瞬间美好 今天是2021年2月4号 走完这沉浸式旅程之后 我也很想分享给同样异国的他 我发了消息过去:Hey Honey!
I've just watched a movie in the morning today, called -Loin Des Yeux- (I think?
) really wanna share it with you You could watch it...or maybe we could watch it again together next time when we see each other?
过了一会儿 手机轻轻震了一下子他发来一句: Loin des yeux près du cœur. (离眼睛很远的地方,紧邻心脏。
🥰)我也真的很想回他一句:等你,我很值得。
影片一般,却让人难过。
纽约之于三番市岂异于京沪?
然而像男主角那般决绝者鲜矣,特别是在中国。
二人分手时令人感同身受。
这是一个简单love story。
太简单,以至于男女主角第一次正式dating的时候,我不禁在想,导演将怎样安排剧情以吸引观众。
他们相遇,相识,相爱。
没有预谋,没有精心设计的搭讪,没有一见钟情的火花四溅,没有纠结的互相试探,甚至没有罗曼蒂克的表白……好像鸟儿生来就会飞翔,鱼儿生来就会游泳,他们生来就如此合拍。
最初的match,只是喜欢同一个游戏,只是喜欢同类的电影,简单的自我介绍,然后一切都发生的那么那么的自然。
两个人在一起,四处游玩,享受二人世界,和任何的恋人一般。
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恋情,却如此的自然,如此的让人心情愉悦,如此的真实。
不止一次听人说起,爱情是件奢侈品。
能有多奢侈呢?
用钱衡量的奢侈还是用时间衡量的奢侈?
我们都太忙,工作、加班、照顾家人和朋友。
现实总是那么残酷,工作、买房……对于les,还要考虑怎么面对父母,是找gay结婚还是出柜……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不断上涨的物价,让我们的内心变得浮躁,让我们不由自主的开始回避内心深处的声音。
再看看电影里的人吧。
这不是一部纪录片,可是它也反映了现实的问题。
30岁还是实习生的女人,经济危机下的裁员……现实让他们分开。
他们分居两地,甚至还有时差;圣诞节想要见面,结果机票太贵。
他们可以选择结束这段恋情,可是他们没有,因为心里不想分开。
简单的对话,两人决定即使在不同的城市,也要继续相爱;他们相信有一天他们会住在一个城市,虽然没有想到办法。
热恋中的人分居两地是非常痛苦的事情。
让人惊讶的是,他们没有海誓山盟,没有建立相互信任的规则,没有例行公事的汇报每天和什么人见面,聊过些什么。
两个人在不同的地方,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当然,寂寞会有的,诱惑也是会有的。
值得幸庆的是,两人都没有出轨的行为。
我猜测大概是因为心里真的爱着一个人的时候,心里真的装着一个人的时候,就不会再想其他的了。
导演没有描述诱惑来临的时候,内心是否纠结道德责任。
正如之前所说,两人没有promise。
说点题外话,所谓的promise,我的理解是,表面上看是自己对别人的承诺和责任,实质是双方的约束。
当A对B promise的时候,通常会有一个默认的前提。
假定A是一个正着的人,这个promise会变成A的一种责任和压力。
尽管A没有要求B,可是B也会有对等的责任或者压力。
无论A是否会正式提出,无论B是否会意识到,这样的责任和压力是存在的。
回到电影里,故事里的主角,没有说I promise you,也没有说I trust you,只是互相爱着对方,思念着对方,努力的在对方所在的城市找工作。
女主角身边确实有个不错的backup,可是她没有爱上他。
和道德责任什么的没关,只是因为没有爱上他。
女主角没有过多的内心戏,也没有过多的和男朋友解释;男主角也没有在遥远的另一个城市胡思乱想,怀疑女朋友是否衷心。
试想如果真的有什么,胡思乱想,吵吵闹闹又有什么用呢?
男主角爱她,这种爱不是用猜疑来诠释的。
简单 、真实、自然——回想电影的这些情节的时候,我脑海中出现了这三个词。
终于,男主角提出分手,因为他不愿意看到女主角为了他放弃难得的工作机会。
很痛的决定,他流下了眼泪。
女主角也很痛吧,尽管没有演她如何流泪,如何消沉,如何萎靡不振。
她只是继续着她的生活。
两个人不再互相联络,好像两个并行的汽车到了分叉路口,然后各自驶向不同的方向。
不管是否乐意接受,事实就是这样。
对于女主角来说,她没办法在纽约找合适的工作。
她只好接受旧金山的工作。
男朋友提出分手,她理解,也赞同,毕竟长期分居两地已经把她折磨的够呛。
对于女主角来说,他没办法在旧金山找到工作,他不愿意看到到他爱的人为了自己牺牲掉很好的工作,他提出分手。
这样的分手,现实生活中很常见。
对大多数人来说,这是终止,一段美好的恋情,就此成为了回忆。
电影里,男主角的分手,是暂停,而不是终止。
分开的那段时间,他没告诉女主角他还爱她,他也没告诉她他工作的变动。
我猜他没说这些一方面是因为不确定是否自己真能找到合适的工作,一方面是因为他不想自己为了爱情而工作,而是为了事业而工作。
最终,他找到自己真正的事业,刚好离她很近。
然后他来找她了。
Happy ending.受到了一些启发:1. Just to be who you are如果是想要长期发展的话,没必要掩饰伪装,哪怕在一个你最在意的人面前。
坦诚的面对自己,面对对方;做真实的自己,对方爱的就是真实的自己。
即便对方不爱,也能是值得被对方尊重。
2. Just love what you love喜欢就喜欢,爱就爱。
表达出来,然后用行动说明。
会遇到现实的问题。
面对未知的将来,我们能做的很有限。
爱情不是项目管理。
制定schedule,做风险评估和应对,精心的安排和设计……这些的效用是非常有限的,与其浪费精力在这上面,不如好好享受爱情和生活,处理好眼前的问题。
好几次,我都笑出了声。
因为里面的对白太贱了。
我就爱看说话特别贱的人。
个人认为这是成功的浪漫轻喜剧。
再加上好莱坞式的完美结局。
看着让人开心。
三藩市和纽约,三个小时的时差,三个月一次的见面,只靠电话电脑联系的恋爱关系。
Garrett和Erin。
我只能说你们确实很有种。
你们两个人能一起在网上看熊猫打喷嚏的短片笑的不能自已,能在圣诞节互寄礼物然后视频一起拆开幸福的不行。
但我想问问这么多留学生,你们有几个没试过Long D的?
结果呢。
至少对于我而言,I'm so done with the miles. So freaking done.在我吃不下饭时,你没办法送来一碗牛肉汤。
在外面零度时,你没办法让我暖暖呆着然后自己出去帮我洗车。
时差太可怕。
无法触摸太可怕。
不信任太可怕。
而有完美幻象的电影看一看,总归是喜庆的。
这是一部2010年的电影,故事讲述了两个男女青年从邂逅到互爱的爱情故事。
之前我还看过另一部远距离恋爱电影,《爱疯了》。
这两部电影的不同之处在于,《爱疯了》更偏向于远距离(跨国/异地)情侣的角度,英美学生情侣面临签证,毕业,就业,结束异地恋,为了结束异地恋而结婚的故事。
故事还是证明,缘由天定,份在人为,是你的终究还是你的。
异地多分手 相恋有风险 而现实中的两人多数苦逼但是喜剧是给人以希望的于是剧情欢乐的行进当中我吃掉了二斤草莓三个超高胆固醇的蛋黄酥外加一个菠萝还不算作为晚饭的凉皮我终于理解了为什么成都人吃辣锅要蘸香油当开始的时候我只是很好奇电影会给我们以什么样的可能性 而内心十有八九猜的肯定是有情人终成眷属不是一个人放弃就是另一个上天给的机缘巧合两人location一致罢了当剧情行进到一个小时的时候 我知道两个人一定会因为思念而纷争 不是谁电话那端找不到谁了或就是谁一夜情了做糊涂事了或者是来一个插科打诨彼此陌路的错误当剧情行进到一个小时零十分钟的时候 看看剩下的时间轴我预测那两人必然不会各自放弃选择的没有一个会为了另一个端盘子做服务生突然想起最开始女主角已经31岁了也曾为爱狂奔五百里最终落得还没结束学业那要怎样进行下去还是得分了一段时间不是于是俗套的成了主线永远是男女主角才是彼此的the one好了好了 演唱会开始了不出意外的相遇了编剧你不会编得俩人正好在一个时区了吧这个电影不是分手后的治愈系而是动人的激励篇就像别的影评当中写的如果你真的在等待那样的一个人,那么等待就没有对错,你可以朝着甚至大多数人认为错误的方向走下去,只要你真的看得到爱情。
真的介意等太久了 万一等到那时候主角们不小心发胖了变残了可怎么办电脑当掉我写了一半的影评于是我只好放着老大的歌擦地板带着洗衣粉泡沫的水流到手肘才觉得有那么点疼才想起来今天我又放了一管血给一个无聊的证书体检了边擦地边想这个热衷于给浴盆刮痧的轻微洁癖患者会不会有一天成为十佳女朋友或者只是有着怪癖的孤寡老人
他和她都不是多年轻的人了,不太可能为了一个人放弃太多。
年龄越大,放弃的勇气就越小。
放弃的筹码就越多,放弃的成本多了。
再也不是莽撞少年,为爱走天涯。
她是个很缺乏安全感的女人,很难为了感情放弃工作,成为男人身后的女人。
多少男人成功后抛弃自己的糟糠之妻,那让糟糠之妻怎么办?
没有爱,没有能耐,什么都不会,只会做家务,什么都不懂。
又或者,没有被抛弃,但是当初那个给你承诺的男人不爱你了怎么办!女人一辈子最大的幸福是什么?
是把家庭照顾好,就觉得很幸福;还是觉得来这人间一趟不容易,该成就自己最重要?
人生充满了变数,谁都无法承诺,只能抓住当下的感觉。
感情本来就是赌博,并且大多数时候都是输个精光。
不管是感情还是生活,都是在教我们妥协,学会接受一些不愿意接受的感受。
很凑巧的看到这部电影,终于有了部异地恋的大片,虽然美国人将这个题材弄得过于好莱坞,但总算是有个片子可以让有故事的人们有1个多小时在他们的故事里经历曾经的酸甜苦辣。
男主角的名字叫Garret,演员的名字是Justin Long,无论是这两个词的哪一个都是我非看下去不可的理由。
纽约和旧金山一东一西横跨两个美国的城市,给移动通讯公司、航空公司以及邮政公司铺了大量的金钱和时间,为了一个不确定的结果。
好莱坞式的大团圆结局在现实当中非常罕见。
很多人在这种情况下都放弃了,找个可以天天看到触到的人容易得多,也现实得多。
Long distance means no lucky.突然想到我的哥们,在上海和女朋友结识、恋爱,后来女朋友毕业分配去了北京,哥们毅然调往北京,成就一段佳话。
还有另外一个哥们,和女朋友两地,终于在前年辞掉工作去了北京团聚,虽然做了一个时期的家庭煮夫,但终于在去年春天找到工作。
那次在北京的聚会是他买的单,整个人的精气神有一种历经波折后的轻松和写意。
只不过这些还是太少太少。
靠运气是不行的,必须要有一方的牺牲,牺牲的程度不能影响将来的家庭生活,不能作为一方潜在抱怨的理由。
这才是唯一的条件。
going the distance,在巴黎看的avant premiere,三大的amphi里座无虚席,英语加法语字幕,依然还是有细节没明白,可是心里一直明白着的,却是从头至尾的相似感觉。
教室里挤满了各国的年轻人,时时迸发出疯狂的笑声,典型的美式幽默夹点黄段子,以及片子里藏匿不住的真实,颇感会心。
大家都笑着,快乐着,不明白的是我,在Garrett说“Nous trouverons une solution"(We'll figure it out)的时候,一滴眼泪无声地落在手臂上。
那么长时间的long distant love,我以为自己早已习惯。
早已习惯电话,想念,视频,等待,早已习惯看着街头幸福的情侣们亲昵着,早已习惯一个人默默来完成一切的事情,我知道我习惯了,我需要习惯,我必须习惯,我只能习惯。
我的飞机刚起飞,你也回到了彼岸,在飞机上关上窗板,关闭了黑夜和白天,从相差12小时到6小时,却始终回不到相同的时间,你进入梦乡,我起来做早餐,你去教室上课,我面对着电脑发呆。
黯然又如何,快乐又如何,没有关系,我都习惯了。
这只是一部很random撞上的电影,我在别人的故事里心酸着,你却看不到。
和它所标注的标签类型一样,这是一部很轻的爱情喜剧,主线的分明清晰几乎可以让你从开头猜到结尾,没有波澜起伏的情节,没有暗扣人心的伏笔,也不见泪水四溅的悲欢离别。
看完这部电影,你只会有一个感觉,那样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悄悄的走进心里,然后又悄悄的走了出去,撕裂的阵痛不见了,牵挂的纠结消失了,但你就会不由自主的联想到曾经、过去、或者将来。
异地恋的结果,就是让你对于牵涉到其他异性的事情必须要照顾到远在天边的那个人,或许一个很不经意的玩笑,就能让对方醋意大发,那么长久的冷战或者听筒的咆哮就会接踵而来;在难过不开心的日子里,电话中的声音再如何替你排忧解难也无法掩饰心中的失落和抱怨,“你根本无法理解我”这句话已经成为异地分手中出镜率颇高的主角了。
在和祝英台梁山伯那样一对绝世情侣都要靠书信交流的年代相比,我们拥有网络,拥有电话,拥有一切可以“取代”见面的交流方式,“你在做什么?
”这是短信;“Hey,今天过得怎么样?
”这是电话;“我来了,你等急了吧?
”这是QQ;“你看得到我吗?
”这是Skype。
每一次虚拟的见面都是欣喜若狂,体内的荷尔蒙猛增,大脑也会被这一刻的幸福感拉到太平洋去冲浪,它自己都会做梦梦见坐在旋转木马上荡秋千,一整天的不快和难过仿佛都被丢掉了,无论是课业还是工作,全TM被扯到脑后,“混蛋们,离我远点现在!
”。
然而,空中的交际,始终没有办法真正取代真实的触摸和对视,在关掉电话,合上电脑的时候,时间重新回到既定的漩涡和轨道,刚才发生的似乎就是一场梦幻演出,自己做了主角,做了导演,最后还自恋的欣赏了下。
男人们通常会狠狠的抓抓蓬松的头发,然后闭上眼睛,深深的呼出一口气,另外,之前滚蛋的那些该死的糟糕的事情,又滚回来了。
异地恋最难过的是什么,是无奈的等待。
那么,在等待的同时,你又在想什么?
《远距离爱情》里几乎提到了所有异地恋会遇到的问题。
对于恋人来说:你什么时候来看我?
对不起,还没有时间;对于朋友来说:你不能整天抱着手机和她聊;对于家庭成员来说:你对他一往情深,他说不定正和很多女人XX呢?
在回归到现实来说,苦逼的中国男人们更需要在黄金时代为了事业投入更多的精力,对于日益强调独立性的女人们来讲,我的事业同样重要不肯放弃,或许一点点的价值观的差别就能引发争吵的痛苦,没有人愿意在这方面妥协,也没有人敢于说服对方去妥协。
未来的一切都是未知的,你无法想象将来会发生什么,或许一念之间,其中的一个人会走到人生的另一条路上,巨大的责任心和负罪感足以压垮任何一个内心坚强的恋人。
在尝试过异地恋味道之后,下一段异地恋情或许会平淡的开始,平和的结束,整个恋情如同一汪清水,偶尔投一块石头下去,它会给你 波声和微笑,但在大多数时间里,它只会一动不动。
只有当热情似火变成了窃窃私语,平静,坚忍,克制,才能既保持了现实和想象的平衡,也维系了脆弱不堪的感情,尽管享受不到爱情燃烧的滋味了,至少结尾是可以轻易的转身离开,分道扬镳也能够洒洒脱脱。
但这并不是谁都可以耐心的去等待和拥有的。
Sorry,tix r more than my net worth :-( (对不起,我所有家当都不够买机票的)。
我爱drew barrymore。justin long的屁股好白。
╮(╯▽╰)╭这就是传说中的灾难性爱情依赖症吗?
Justin的Alex当初萌的我一塌糊涂,这种电影这种角色手到擒来。我一直觉得爱情抵挡不住时间和空间,所以即使是电影,最后,也要有一方妥协。
女主角不是很诱人..不过我因为这电影买了the boxer rebellion的CD, 从UK寄来...蛋疼吗?
我从来就不相信什么远距离恋爱~...在同一个城市有时候都那么辛苦
最糟糕的就是 明明是真实情侣的男女主角在片里也不来电!
我断断续续三个星期才看完的电影。我想说德鲁姐姐你真的老了,以后别出来吓唬人了好么。这部电影应该叫《其实他有那么爱你》。还有开头B的出场,我实则有点点激动。从头到尾我对男猪脚毫无感。鉴定完毕。
岁数大了还不着调之一
被分手的那个傍晚Garrett搂着Erin流下的那滴泪感动了。异地恋痛苦也是美的。只要两个人都是负责的。
大概是我看过的justin long最好的电影 本来以为是温馨片 结果是搞笑片 PS justin long和自己现实生活中的女朋友演情侣果然是不一样
好平淡无奇的片子,男女主角和黄段子笑话都无感,唯一的亮点是开头惊现Queen B!
典型的无营养肥皂电影~有一两个有趣的配角~一两个可爱的镜头~然后看完以后神马都不记得~
出戏麻麻地,但有Justin Long同Drew Berrymore嘅表演睇落都唔会闷~
隔山隔海就不爱,你也太小看爱情了
table sex、phone sex、还有dry humping那几段把我笑抽了~~ 超爱傻大姐Drew~
两位主演也是现实中的情侣。
barrymore着实胖了不少。男主角又裸演得又卖力,我还是觉得他长得好丑。气质完全配不上barrymore。电影讲述了一个高智商的女性在纽约如何被泡到,并持续两地保持恋情的故事。祝所有婴儿肥女孩和驴脸男生幸福!
nice movie, and 少儿不宜。整个放映厅都很欢乐。
小品,不像電影像影集,結局有點草草結束,過程可愛,遠距離也還是可愛。扯題一下:一夜情完全沒問題,卻從不輕易說我愛你,不管是在Going the Distance或是The Big Bang Theory還有許多許多的愛情關係裡都是這樣,為什麼呢?美國人真特別!
Drew仰脸哈哈大笑的样子,Justin抿嘴垂目微笑的样子。 I am so tired of missing you. 只要共同承担,一切都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