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顿庄园第三季看到第五集,真的感觉没有前两部那么精致了。
除了剧情太赶,节奏混乱之外,我觉得主要的一个原因是情节过“多”了。
这个“多”怎么说呢,就拿第五集来说吧。
这集里我印象很深的就是Thomas为Sybil痛哭的那个画面。
当时就感觉这个设计太过了。
虽然前面Thomas对新来的男仆表达过他很喜欢Sybil这件事,但我看到痛哭这一幕,第一个反应还是“他至于吗?
” 估计编剧们也猜到会有观众有我这样的感觉,所以赶紧借Thomas的口向安娜,其实也是我这样的人解释说,Sybil对他很好云云。
我觉得这样就是很低级的影视表现手法呀,借用语言来解释剧情。
真正合理的做法应该是在之前就有足够深入的对Thomas和Sybil深厚革命友谊的展示(我知道第二季里Thomas和Sybil有很多对手戏,但俩人情感上并没有太多交流,尤其是Thomas,甚至看不太出来他对Sybil有多感恩)。
其实Thomas为Sybil的死难过是很好的设计,可以增加他这个人物形象的厚度和丰富程度。
在Thomas痛哭之前的场景是Carson向大家宣布Sybil的死,然后Thomas是第一个哭着离开房间的。
我觉得停在这就很好。
看到这一幕,我最先注意到的是Thomas的难过,会在心里暗暗的想“果然他也是有善良一面”之类的云云。
关键是我不会质疑他至不至于的问题。
哭着走出去就比趴在墙上痛哭的伤心程度弱吗?
不一定哦,镜头只是没有把伤心的表现明明白白的拍出来而已,而通过这一点微妙的留白,我就会感受到Thomas是真的很伤心,而且这一切是很合理、顺畅的发生。
这样一来,人物的形象就丰满得恰到好处了。
拙见哈。
说到人物的丰满程度,这也是我对第三季第二个不满的地方——人物都太平面化了。
这对这种生活剧来说是很致命的。
尤其是Mary和Edith,俩人简直都成了像Anna,Sybil那样的老好人儿了。
而在前两季里,Mary,Edith和Maggie Smith角色个性上的缺点都被表达的非常清楚,供人把玩的余味很多。
我觉得这样的改变是编剧太照顾观众了。
其实前两季里,每当自己喜欢的角色做了什么不讨喜的行为,我都会找出很多她们的苦衷,为她们的行为开脱,看别的影视作品时我也是如此。
但如果让我看到永远做着正确的事,善良的事的人物,我看到的也只会是他们的浅薄和无趣呀。
这季里让我觉得比较好玩儿的是Mary和Matthew的感情戏。
俩人的交流看起来好客套,简直跟不熟一样。
但也就是这种交流方式让我觉得特别符合Mary和Matthew的气质。
总感觉编剧不是刻意创造这种气氛的,他们好像也想把俩人之间塑造的像一般夫妻那样,时而甜蜜时而争吵。
不知道为什么我就看出客套来了,所以每次看到他俩的互动我都会觉得画面奇特的有点搞笑,所谓一种诡异的妙感。
哈哈。
看这剧总让我想起广告狂人来,可能是因为这两部剧都极其重视美术吧。
我算是广告狂人的新粉丝,目前还只看到第三季。
但感觉广告狂人比唐顿强在对人物的塑造上。
在广告狂人里,每个人物都被挖掘的非常深。
他们性格的复杂性和矛盾性,让人着迷。
而唐顿第三季感觉是把重点放在了讲故事上,缺少对人物的塑造。
而人物在每一个故事中是何等的重要啊,缺少了他们丰满的形象,剧情就会看起来很仓促很赶,感觉导演和编剧们是在尽力的快点把这个故事讲完。
看完之后很空虚,没什么值得回味的地方。
恩。。。
差不多就这些吧。。。
第三季还差几集,继续看下去咯。
一直都在懷疑《唐頓莊園》裏天使一樣的Sybil跟家裡的司機之間的感情,是劇作者、導演沒有處理好的一部份。
Sybil是天使一樣的人物,她是完美,心地善良,待人和善、熱情,是完全拋棄了陰暗的真正的貴族。
Tom這個紅臉的愛爾蘭人,有什麽呢?
才華橫溢?
家財萬貫?
情操之高尚?
他只是個革命派,有的只是打翻一切的理想和熱情,這種理想和熱情讓能讓他不顧一切,包括愛人。
他不能是Sybil 情人。
Tom要她拋棄一切私奔的理由是:他愛她。
一句愛,就是這麼簡單,簡單到粗暴,簡單到跡近無恥。
我們不能否認Tom的愛情,因為誰都愛Sybil,Sybil一笑,足以溫暖整個被戰爭傷害的世界。
Sybil愛Tom嗎?
人人都說Sybil愛他,可是沒有理由。
Sybil 離家的原因只是想要換一種生活,離開自己原定的生活軌跡,只是因為她自己,只是追求独立、自由。
可惜,完美的Sybil,卻不是智慧的Sybil。
她以為自由就是Tom,独立就是私奔。
Tom跟自由一毛錢關係都沒有。
他不智到看不清自己的事業和屠殺、暴力之間息息相關,他不勇到逃亡時拋棄妻子(儘管是Sybil同意的),他只是一個熱血的、民族意識有點覺醒的、糊裡糊塗的小司機。
他的成熟是用天使Sybil的慘死換來的,他的事業是他鄙夷的貴族豪門賜予的,他的一生得益于那場無恥的私奔。
還要說什麽?
整个三季,有谁能配得上天使Sybil?
天使怎么会有爱情?
一直没有勇气,停了2年,终于在16年元旦接受了大表哥离开的事实,开始继续追。
这一季发生了太多,每个人都曾无比接近幸福,却又被无情粉碎,玛丽终于迎来孩子,却失去了马修;伊迪斯好不容易踏进了婚姻殿堂,被突然弃婚,开始写文章学习新事物了,唐顿大家庭终于慢慢接受了汤姆,失去了西伯尔,迎来了小西伯尔;老爷开始接受改革了;贝茨回来了,和安娜幸福的一起了;托马斯越来越温情了……他们在不断改变,变成了更好的他们,迎接未来!
其实最喜欢的还是板球比赛时的他们,一切那么美好。
也许终结于此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为什么我觉得它这么好,一点也不狗血,一点也不韩剧呢?
三小姐老公的爱尔兰革命草根出身,本来可以为他加分,也可以为他减分,他不幸被归为后者。
此兄整日苦大仇深不苟言笑,唯一看到他露齿一笑还是一年前三小姐终于依了他那天,至少出现在荧幕上的时候,既无深情又不风趣,很难招人待见,所以编剧设此角色的用意是从侧面烘托和渲染老牌贵族的绅士和开明(小学烂熟的用来描述修辞的语句终于有了用武之地!
)。
而大小姐纵然娇惯虚荣,势利自我,最难得是自知知人,虽然年届三十眼界阅历却和见证八十年世事更迭的祖母一脉相承,看的透世事人情,知道自己的角色本分,真实不加掩饰,懂得分清被太多人混淆的东西。
她的勇气就在于此,多少人未曾做到。
二小姐因祸得福,也许本该是她的宿命。
就知道进步青年三大小姐最终会第一个嫁人生子,而一心要过上相夫教子的温馨生活的老二却投入时代洪流。
若不如此,便不是造物弄人。
老夫人依旧是我最爱,这等伶俐嘴皮,幽默戏谑,举重若轻,加上岁月陈酿,如我能得耄耋之日,愿能如她一般将岁月化为如此迷人的财富。
由于圣诞特辑前已经被铺天盖地的谩骂声洗过脑了,所以我在看这一集时特别从容,并且一直想他该是怎样一种死法。
结果,车祸那场戏拍的很到位,死得让我很满意。
对于男主角的主动弃剧行为,我只想说人各有志,显然相比与他这种“更上一层楼”的气魄,我的志向实在庸俗。
唉!
多少人梦寐以求的机遇。
Mary和Matthew注定会走到一起,这是爱情故事的设定,第三季给了呼唤爱渴望爱没有爱就会死的广大电视观众想看到的一切——浪漫、小打小闹、家长里短。
但推动剧情的动力是“矛盾”,爱情无法撑起这个巨大的框架,它需要更大的矛盾,也就需要更大的牺牲。
恰逢演员解约了。
编剧只能走下下策——写死他。
这无疑是个挑战。
但这何尝不是一个逆境中的机遇?
一个新的矛盾诞生了。
财产继承权的争夺、大小姐丧夫后的规划……因为在历史上,1925年英国的的确确对财产继承进行了改革。
这样的矛盾恰恰为唐顿增添了新的价值取向。
三小姐的死、大表哥的死,让人觉得幸福如履薄冰,即使你出身显贵,在命运面前终究是平凡的。
突如其来的剧情转折,摆在Mary面前的是两条路:成为斯嘉丽一样的乱世佳人;成为简.奥斯丁。
但显然编剧是想让二小姐选择后者,成为圣人。
事实是,这样的抉择很容易过分或者不得当。
也许唐顿将变得冗长沉闷,也许它将更大的矛盾融入其中,收获了更大的赞誉。
机遇还是挑战?
That is a question.
甜美的Sybil走了,Mary在她的床前拥抱了Edith,痛让每一个人成长,但是Sybil永远年轻永远纯粹了..........大家都在慢慢接受Edith,这也是我喜欢的人物之一,她不是没有错误的天使,而是一个虽然会嫉妒也曾试着报复,但是仍然有爱有热情的女孩,她并没有得意的资本,所以更真实,从第一季到第三季,她的成长有目共睹,最重要的,在那个贵族不可避免地走向衰没的大时代,也许Edith有机会成为一个走出传统贵族生活成为有独立个性和人生的新女性的代表........-唐顿庄园危机四伏,Matthew虽然已然有所察觉却无奈尾大不掉,不知道Mary是否能够足够成熟,力撑丈夫的改革大计?
总之第5集还没有看到,Mary的理性不足以让她知道不管是否全府都沉浸在巨大的痛苦之中,该做的还是要做,大厦将倾,Mary未意识到,却把和Matthew讨论庄园改革的Mr Murray请走了,所以说,Mary咄咄逼人却没有分寸和智慧,真遇到拿捏她的痛处胁迫她的人(比如第二季里的传媒大亨)又少了骨气.........( 原帖内容,人物在发展,原帖为看完第三季第2集所写)作为这部剧无可争议的第一男女主,matthew和mary的爱情婚姻贯穿了整个剧情,但是我却觉得,正像matthew在第二季里说的,他们的爱情应该被诅咒,是不真诚也不美好的。
尤其是mary,难道不是一个非常自私、轻浮的极品吗?
相比起来她的两个妹妹,甚至是二妹都比她多一点真心、多一点良善,虽然二妹之前也做了很多不恰当的事。
第一次和mattew在一起用餐的时候,狂浪地当众对mattew极致嘲讽,把一个用自己的劳动养活自己的男人形容为怪兽,这肯定不是教养的体现。
遇到一个土耳其的贵族,投怀送抱的劲头让我觉得简直在她额头上写了“你能赶快娶我吗?
”,虽然自己说无法为了金钱嫁给不爱的男人,但是她要“爱”的男人不过是有钱有势加年轻英俊,她要嫁的人哪个是在财产上对她不利的呢?
“无法为了利益嫁给不爱的男人”不过是守住不能为了庄园婚后自己受罪的底线罢了。
土耳其的登徒子早看出她的轻浮,趁夜溜入她的睡房想占便宜,瞧,她假意拒绝之后很快躺在登徒子的身下,问:“这算求婚吗”?
看不出这个土耳其贵族对mary有半点爱和尊重,但是mary却很低姿态的愿意屈就,看遍强势任性的mary几次屈服于人,不过都是在钱权和利益面前,没有半点贵族的骨气可言。
如果不是土耳其来的倒霉鬼猝死,mary必定贞洁不保,倘若是坦荡的“享受性爱”主义者也就罢了,或者为爱而性或守身如玉也好,mary的这种为了攀附权贵的半推半就算是高级卖淫吗?
mary总是样子高傲正气凛然,但是私通的丑闻却是真实的。
mary虽然在有的时候还能通点人情,但是对待家人方面她表现更多的是冷漠自私,她经常指责父母还不够爱自己,对二妹极尽刻薄,对三妹虽然态度还好,但是自己婚礼在即,三妹前来观礼的车马费却是奶奶偷偷给的,尤其是第二季里,太太得了流感,一度性命堪虞,mary也还是照常状态,甚至好心给贴身女佣安排了同居的房间,并没有表现悲伤。
最后再说mary与matthew,虽然mary从一开始的鄙视到渐渐意识到“限定继承”不可逾越,也在共处中慢慢接受了matthew,却不肯在夫人怀孕的情况下,答应matthew的求爱。
而当夫人小产后,重新成为唯一继承人的matthew带着未婚妻回到downton,mary又开始纠结了,听了疼爱她的管家的话,甚至决心要向已经有了未婚妻的matthew摊牌,看到matthew负伤,mary虽然伤心失望,却还是打算嫁给美国的传媒大亨,并要求管家离开downton和自己走,管家发现新婿人品不好拒绝后,立刻大叫大闹,指责管家不够爱自己,凭什么?
mary又爱过谁?
matthew病愈,marry和matthew在大厅起舞接吻,恰好被可怜的Lavinia看到,Lavinia伤心而去,临终还好心祝福matthew,说到这真觉得matthew不够体面,因Lavinia的爱而取得的遗产,确实不应该享有,为了mary才拿来救downton就更为不妥,mary只为有钱、有面子、有人爱而真心高兴,这一点也不高贵。
我认为女仆anna是高贵的,比downton里每一个骄傲的贵族都高贵、纯洁。
据说新的一季,matthew没有了,不知道主线是什么,另外,我的评论为什么没有了呢?
S3E5,Ethel送走Charlie,他在车里冲着母亲挥手的时候莫名戳中泪点,天真的孩子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这个赐予自己生命,不惜一切养活他的女人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消失在他的生命中,但Ethel明白一切,她的眼泪,力重千钧。
Sybil的死让人无法接受,太过突然(虽然知道之前一直在立Flag就知道要出事了),你非要牺牲一个女儿来换取改变吗,从这季开始我就从未喜欢过lord和mary这两个角色,他们活在自己的世界和愿望里,我一直都无法接受m毫不犹豫要用拉维妮娅留下的遗产救自己的家,尽管相比lord,她有更多可贵的品质,坚强,精明,务实,有大女儿的风范。
他们眼里最重要的是唐顿,名声和如今富足的生活,和最开始无法共贫贱的她如出一辙,毫无变化。
最可爱纯洁的三小姐,最不应该成为你爸虚荣和面子的牺牲品的三小姐,最应该得到幸福的三小姐,如流星一般,转瞬即逝……我居然也有同情托马斯的一天,最后他一个人缩在屋外实在有点可怜,托马斯也不容易啊……最后三人和解世界名画,让Robert做出改变,让Tom融入这个家,很期待后续发展
《唐顿庄园》可以看做是一个“编剧范本”。
1、每一季都要设置一个不到最后一集无法解决的大命题。
第一季是原来的继承人死了,谁来继承唐顿庄园?
大小姐还能保住唐顿吗?
第二季:战争来了,大表哥会不会死?
大表哥能和大小姐走到一起吗?
第三季:老爷投资失利面临破产,新时代又到来了,唐顿还有没有未来?
2、大命题之外,又要设置很多牵引人心的小悬疑。
这些小悬疑足够在情感上抓住观众。
第一季中的小命题比如:贝茨到底是个好人还是坏人?
第二季:大表哥有了新女友,大小姐怎么办?
第三季:贝茨能否出狱?
3、总有一个甜蜜的负担无法放手又无比麻烦。
毫无疑问是贝茨先生,这位仁兄忠诚、可靠、隐忍、深情……一堆优点让人爱!
偏偏命又太差了,娶了那么一位十恶不赦的老婆(请不要追问为什么他这么好的人会眼睛瞎了娶那样的妻子……这是编的,编的!
)先是被质疑有偷窃史,然后又被怀疑杀妻被判无期徒刑,又遇上栽赃的狱友……天哪,真是命太差了太差了太差了!
4、定时炸弹必须有。
有些事情的发生就为吊观众的胃口,你不知道“它”什么时候被揭穿,会引爆大风波!
观众时刻悬心。
而且这样,编剧还可以在后面不时拿出来吓唬大家一下。
好像第一季外国公使暴毙在大小姐床上,这件事情被编剧拿出来用各种方式吓人,一会儿贝茨的老婆拿此要挟他;一会儿成为大小姐和那个报社主编不能分手的理由;这件事又不能告诉老爷;更不能让大表哥知道……还有第二季中,那个原来的继承人回来了,他没有在泰坦尼克号沉没中死去。
难道他真就那么走了?
你确定下一季编剧不会再放他出来吓人?
还有夫人贴身女仆的那块肥皂,到底什么时候会被夫人知道(我还很好奇怎么会被托马斯知道的?
)?
我拭目以待。
5、事情只怕不够严重,不怕无法收场。
既然是剧集,不是现实,当然事情闹得越大越无法收场越好!
大表哥交了新女友算什么,已经不能唬住观众了,要么就干脆订婚,而且未婚妻还温柔善良,对他深情无悔,你挑不出一丝错处……你以为这样编剧就没办法拆散他们了?
错!
只有你想不到,没有编剧做不到!
事情闹太大也能收场,大不了来场瘟疫呗,死亡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当然这也有限制,毕竟主角还是不能随便死嘛,故事还要继续进行呢。
所以其实最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是讲!
道!
理!
只要编剧够巧舌如簧,没有什么是观众不能接受的。
因为……之前那个狗血事件编剧就是刻意逆观众心理而设置的,观众根本巴不得这件事情没有发生,既然无奈发生了,那就赶紧翻篇儿吧。
人心所向。
这时候如果编剧再能借角色之口讲出两句诸如“当悲剧来临,我们总想把责任归咎于人,如果无人可以指责,我们往往会责备自己。
”这样有哲理的话来,观众更加觉得字字入心,点头如捣蒜。
6、如果万不得已,一定要把某个角色写死(演员攀高枝了,罢演了,怀孕了,真死了……),那也不是不能解决的。
群戏就这个好处,你以为你是男主角?
编剧下一秒就可以给你减戏,甚至把你的戏删光光。
不会影响剧情发展,因为写到一定程度,接下来怎么发展也已经不在编剧控制范围内。
没有固定走向,等于有万千可能。
随时随地来个新人,也就可以随时随地走个旧人,编剧花点心思便能让观众爱上新人,忘了你。
7、让观众爱上一个人很简单,难的是让观众又爱又恨,这才是真正难以放下一个角色。
所以好编剧都爱用欲扬先抑法,一方面彰显人性之复杂,一方面还避免了角色脸谱化,简直一举多得。
而且人性本贱,好人一直做好事不会有人在意,偶尔做一件坏事被记住的就是这件坏事;而坏人一不小心做了一件好事就会让人觉得他是煤渣中的金子,阴霾中的星光……更加珍贵。
所以二小姐那样总是“恋”贫惜弱,就让人觉得滥情;三小姐坚贞不二也很无聊;只有大小姐那么势利,在忙着势利之余还有一点爱情,让大家大呼真爱!
所以再坏的人,也要给他五分钟做好人的机会。
就算托马斯,观众在第三季圣诞篇看到他孤身救吉米也会被他感动。
你看男仆里,谁还记得威廉?
阿尔弗雷德?
8、要塑造一个好人也千万不要一开始就是一个好人。
那多无聊啊,要先写他有不堪的历史,当然最后发现都是误会,或者是代人受过,像贝茨那样。
这个人就立刻成为好人中的战斗机!
反差越大,好上加好!
比你原本那样塑造要成功数倍。
9、做到以上,基本上就可以左右观众情绪了。
不要害怕让观众绝望,不是说了么,跌到谷底,才能触底反弹。
到一定程度,基本上观众愿意相信奇迹的发生,因为他们心里不愿意接受他爱的人受苦嘛,到这份上,谁还管什么狗屁逻辑,2B科学啊。
比如大表哥战争致残,不能生育……天哪!
怎么可以这样!
等到观众伤心够了,编剧清清嗓子:“不好意思,医生说他诊断错了。
”尼玛,你接受不接受?
你怎么能不接受!
难道你愿意大表哥再无性福生活?
难道你要大小姐永远生活在阴暗之中?
你要唐顿庄园绝后?
……谁担得起这个责任啊。
10、没有编剧不狗血,只是高明的编剧会把狗血包装得不那么狗血而已。
以上种种如果你还没把握,可以学《唐顿庄园》编剧朱利安·费罗斯先生,先写一部电影(《高斯福德庄园》),然后再把它抻长……
我的泪水献给她。
我们都还记得她穿着新潮的衣服出现在大厅里,窗外是微笑的Tom。
我们都还记得她是怎样坚定的向往自由进步。
我们都还记得在石廊下,Tom鼓起勇气表白心意时那深情的凝视。
她勇敢,坚定,温和,善良。
有人说她的性格不是那么的鲜明,不是Mary的作为长女的冷傲理智,不是Edith生活在阴影下的艰难,但是我想没有人可以否认她是这个家的粘合剂。
Robert和Cora因为她的死亡而产生了无法挽回的裂痕,和所有因咎失去孩子的家庭一样,夫妻之间会更难维持他们的感情。
即使Cora不怪Robert,难道他就能摆脱丧女的自责吗?
Mary和Mathew也因为Mary想要保护自责、脆弱的父亲而发生了争吵。
Tom抱着孩子在庄园窗前的样子也如同他暗淡晦茫的命运一样,幸福曾经离他那么近,现在却又已经永远离开。
之前我一直觉得他们这一对会是所有CP里面前途最为波澜壮阔的一对了,但是现在,终究是云散高唐,水涸湘江。
也许编剧需要赶快创造出一个外界的压力来作为这个痛苦的家庭的向心力了。
"Don't leave me ,please don't leave me",Tom begged at last,but all in vain.
从唐顿第一季开始就爱上了这部英剧,或许是因为它宏大的背景,或许是因为它丰富的内容,或许是因为人物的特点。
还没看E6,因为看到E5就舍不得看下去了。
看到Sybil产后痉挛,那种难受有别于看其他情感剧的那种感动和悲伤,是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
虽然再看到之前的剧情的时候已经预料到会是这样的结局,而且但是心里还希冀着最后Tom会选择听医生的话,没想到编剧还是无情的让Sybil死掉了。
本来看到E5之前都是好好的,Matthew终于战胜了内疚,接受了遗产投入给了Downton,虽然Edith在教堂被退婚有点小尴尬,但好在她发现了自己的价值,很快的走出来。
Sybil好好的和Tom跑回了Downton,虽然不能在都柏林有些遗憾,站在Tom的角度去思考也是很犹豫,但是一切都还是好的,直到Sybil死掉。
很多人都注意到了Thomas的哭,Sybil应该是最可亲的一位Lady了。
看E6的预告来说,整体还是好的,Downton要改革,起码Bate是也清白了……期待……希望结局不要太虐。
无聊的剧情和镜头切换时的突兀配乐...PS编剧是不是和某个叫伊蒂丝女人有仇,连嫁个残废老头都跑了
白色主题衣裳和婚纱美
要改革了哦。
大表哥不在了,怎么看下去。
一度想弃掉是这一季 不喜欢Bates 然后大表哥和Mary感情良好 二小姐愈发成为心头好 老爷各种被孤立 托马斯那小可怜样真让人心疼
优雅、引人入胜、期待圣诞特别版!
编剧真是各种黔驴技穷了,就靠着老太太的戏在撑着了。
0day-hdtv;越来越差了
WTTTTFFF!之前还纳闷为什么第三季评分只有8,居然把唐顿里唯一的阳光三妹弄死了 我要给负分!!!
好平淡的剧终集 这一季真是狗血满地啊 老太太依然是亮点 可惜下季木有她咯 另第八集突然冒出的亲戚对推动剧情有帮助吗?两个金发男佣好讨厌
I hate the chauffeur!
八集真的不够看啊…不过剧情推进照这个速度发展还是让人觉得挺舒服的
20121101-1109第六集好乏味,最后一集力挽狂澜
唉,我对这部剧彻底失去了兴趣。问题在于所有情节都显得突兀缺乏铺垫,且故事过于平庸。比如Edith在婚礼上被悔婚——既然男方爱她,理应在婚礼前果断离开,但剧情完全没有展现男方的内心挣扎。再如马修起初拒绝未婚妻的遗产,后来仅仅因为发现未婚妻临死前给他父亲寄了封信,就突然改变主意,转折生硬到莫名其妙。更糟糕的是,剧中甚至没有呈现前未婚妻斯威尔(Swire)那句"爱他就选择原谅他"的关键情节,这种狗血设计本身就已够糟糕,执行得更差。还有西珀(Sybil)的产后死亡事件,克劳利夫妇竟因请大夫的分歧而关系破裂,同样令人费解。主角突然变成"老顽固"拒绝失足妇女做的菜,这种转变也毫无铺垫。总之,作为一部洒狗血的剧它甚至都不够格。我看到第三季第七集就弃剧了。
虽然剧情越来越狗血,但是你知道,水准依然高于多数美剧
垃圾就完事了 什么价值观?我们的大清亡了,早没有贵族了哈哈😄英国人还在当奴隶仆人呢,谁来救救水深火热的英国被贵族压迫的普通人。难怪他们天天游行!
大表哥真是没治了
第二季开始狗血 这季就呵呵后了
比之第一季稍逊,比之第二季稍好。表嫂的胸还是那么平,表哥的脸还是那么肥。。。三小姐泯然于众人矣。。。好喜欢打板球时每个人的打扮哟!
啊啊啊,好快就结束了一季。圣诞集快点来。一切似乎都很顺利都很好啊,为什么下一季没有大表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