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部电影集结了我从看电影以来,电影里面所有差的手法。
情节就不用点评了,贯穿在里面的就是莫名其妙,前后不搭,说的台词云里雾里的,演员不是过气的老东西就是无名无份的,表情和表演更是恶心至极,以为有两个喜剧演员,却没有一点笑点。
这些演员能出演这种电影,看来以后他们演其他的,我也要避而远之了。
是在无法忍受至今还在以这种弱智的剧情表演侮辱群众的智商。
罄竹难书呀,史上看过最烂的啦。
不想看这些B人第二眼了。
这样的影片也能进影院?
中国电影果真病的不轻。
片名美其名曰大人物,但却没看出半点大来。
胸大?
那个大?
明星大?
本事儿大?
恰恰相反,一群鸟人倒显示出了超低的智商。
因此也低估了观众的智商,因此死皮赖脸的进入了影院。
吴孟达肚子够大,但离开了星爷的他已经老了,尚能笑否?
林子聪肚子够大,但智商实在太低,说的是那个角色,简直就是250+38+2杨乐乐胆子够大,竟然敢干起制片加主演的活,这从开始就注定影片必定是大烂片。
据说汪涵也客串了,可惜打盹了,没看见。
...........................这就是不扯闲蛋的影片,因此看了让人蛋疼。
打着四川震后重建的幌子,也不怕那些冤魂起来抓了你们。
其实还是蛮喜欢四川方言地。
但影片中的半方言半普通话,听的人尿点频频。
再加上半粤语半普通话的达叔......我果真被催眠了。
剧情也是华丽丽的烂。
哎,有剧情吗?
东一榔头洗一下的,看的人大脑就快要空白。
不得不佩服自己的忍受力,竟然战战兢兢的吧片子看完了。
当然鸟,也不是没有可取的地方。
比如竹海溪水,可惜活生生的都被达叔这样滴老男人糟蹋了。
这绝对是部低智商的电影,还好,偶就上了三年的学,看这部影片搓搓有余鸟。
这俩月份没什么好片,几部国产电影看得自己的智商好像都明显下降了。
好莱坞滑铁卢的《关键第四号》《致命伴侣》《创 战纪》竟然在内地票房纷纷热卖。
中国观众真的是病的也不怎么清.......
一直都非常喜欢四川,一是因为川妹子漂亮,心地又好,让人赏心悦目。
二是因为川菜辣味够正,吃得痛快,从嘴到胃再到全身都舒坦。
但是以前对四川喜剧没什么印象,毕竟听不太懂,直到今天被一位四川同事强力推荐去看了这部《大人物》,竟然就一下子喜欢上了川味喜剧。
据说这部《大人物》的制作仅仅花了280万,但竟然拍得非常美,首一提是黄龙溪古镇和蜀南竹海在镜头里美得跟画似的,一点都不比苏杭、丽江、九寨沟这些电影中的常用景差,虽然电影里提到过几次黄龙溪,但这种做法挺好的,反正我是没反感,因为就算不告诉我,我回来也会上网查一查。
而且这种光明磊落的做法反而要比那些遮遮掩掩的瞎插不搭边的广告强多了。
第二是影片的人物、故事和运用到的四川元素,四川文化结合得很紧密,故事节奏快,笑点多,元素丰富,而且该紧张的地方挺紧张,该活泼的地方挺活泼。
导演肯定是新手,有一些电影语言和细节处理上不太工整,也没有什么深刻的思想,反而更加可爱,电影嘛,看的就是故事和人物,吴孟达演的娱乐圈老油条,林子聪演的黑老板都很生动,他们和很多四川本地的演员配合起来,让香港无厘头式的喜剧结合到川派喜剧中,热闹非凡,笑果很好。
第三个是语言一点也是我想象中那么难懂,以前和一些四川人接触过,说话很快挺难懂,看完这部电影才知道,原来有喜剧功力的演员说的台词是很容易听懂的。
第四就是四川文化让人别开生面,除了神秘的火龙让人很振奋,还有工农商、手工行、茶文化,酒文化等各种各样有不下二十种的文化景观,拍得挺很漂亮。
最好看的当然的泡菜,泡菜坊的菜坛子放在那么竹林青翠的地方,看得口水都流出来了,恨不得扑出去吃几口。
归根结底,《大人物》让我觉得好看,就是因为它的直爽、纯粹,够辣,完全能够让四川人乃至中国人都感到亲切。
反观另几种现在正流行的地域喜剧文化都堕落到让家乡人脸红的地步。
东北喜剧因为一个娘娘腔的出现而败坏了东北人的形象和东北话的尊严,京味喜剧是一帮暴发户们扭扭捏捏的拍着假时尚假爱情片,海派喜剧的代表人物则每天耍嘴皮子吹牛装大师自己唬弄大伙和自己。
相比之下,谁能不爱直朴爽快的川派喜剧呢?
即便是喜剧,剧情也是很重要的,喜剧效果的铺述要顺着剧情的走向,才能真正引起观众的共鸣,而大人物恰恰是背离了这一点,影片中的笑点毫无根据,莫名其妙,加上群众演员僵硬的表演,即便是吴孟达也难挽回这粗制滥造的评价,影片的背景选的很好,但整体是小品片的设置,所以,大人物,成就不了大票房。
文/满囤儿此时此刻,恰如彼时彼刻。
将川派喜剧和香港无厘头共煮一炉的《大人物》,既让人们想起了吴孟达为代表的那些儿时记忆中的香港无厘头喜剧,也让我们想起了《十全九美》和《熊猫大侠》等曾在内地引领一时票房旋风的山寨喜剧。
影片笑料的量比起过往那些经典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
可以看得出,但凡有幸参与本片创作的人,无论是导演、编剧,还是演员、摄影,都开动全部脑筋,一门心思地投入到了“如何让观众笑”这样一个命题中去。
于是,我们看到了不仅片子中的角色没有一个是正常人,甚至连镜头、道具都充满了喜剧色彩。
观众不仅会被众角色滑稽的动作、怪异的腔调、幽默的台词所挠痒,还会被他们怪异的装束和在镜头内的独特站位而“雷”到。
总之,本片不仅在时间跨度上保证了笑料密集,还做到了空间上的笑料堆砌,堪称一绝。
如果说各派喜剧都有他们原本的颜色的话,那么《大人物》就将这种配色打乱,重新装饰了一遍。
片子以极富巴蜀特色的四川泡菜与火龙表演为故事线索,将蜀地独有的热辣风情与诙谐幽默,跟一些现代潮流性的新新元素做了结合。
60出头的散打评书创始人李伯清,为了拍出有年轻气息的新喜剧,特意到北京拜访了刚刚凭借喜剧迈入2亿元导演俱乐部的尚敬,谦虚地请教喜剧艺术如何创新,如何适应90后观众的欣赏习惯等。
于是我们看到,虽然16岁高龄的散打评书最近陷入了段子创新不够的窘境,但是期待凭借《大人物》打一个漂亮翻身仗的川派笑星们,还是憋足了功夫,信心十足的。
超豪华的笑星阵容是影片的一大看点,也是满足观众期待的一大手段。
香港喜剧巨星吴孟达首次以男一号身份重返阔别十余年的大银幕,虽然角色的身份是个电视节目主持人,可实际上由于一些先期遭遇,影片开始时已经是落魄到了比小人物还不如。
虽然搭档不同,但是德叔这个角色依然是吴孟达当年曾经让我们印象深刻的那一类角色,糗事不断,自嘲不息。
另一个星爷的御用搭档林子聪,最近在脱离星爷作品后,也走出了新的喜剧道路,而不再像以前那样局限于只拿自己的身体做文章。
林子聪能够耍出一种贱贱的感觉,堪比美国屎尿屁喜剧中的那些烂仔帮。
内地配上的几位演员,知名的大部分并非笑星出身。
首次担任制片人的杨乐乐,身材比当初做主持人好上不止一筹,在大片里当花瓶都没问题。
金沙本来也是就以娇小可爱著称的。
两个熟脸美女,再加上惊艳一瞥的国际小姐王芊,把影片因为恶搞和无厘头而蒙上的视觉“脏乱差”调节了一把。
杜海涛和吉杰这种大熟脸在片子里也挺放得开,出尽洋相。
其他不知名的本地笑星的参演就比较“友情”了,完全就是为情义两肋插刀赴汤蹈火型的演出。
烂泥一般的德叔,遇上了为重整火龙剧团而奔波的小健。
这是两个Loser的相遇,也是两个Loser带领着一群Loser重生的励志故事。
虽然影片从细节上看,完全做到了“娱乐至死”,可是等看完整个影片,看到那传说中的火龙技艺再次亮相的时候,会感到一股力量。
火龙象征了一种精神,尤其是在灾后重建的日子里,它更是激励着巴蜀人用乐观的心态去摆脱灾难的痛苦,活出新的生活。
影片中,几个角色总会为了搞笑而不得不把自己搞的浑浑噩噩,甚至狼狈不堪,可是故事的背景始终是干净的。
黄龙溪的美景有一种让人心灵澄净的力量,正好将表面的污浊洗掉,把角色的内心呈现了出来。
这些因为过于沉浸于社会利益纠缠的人们,就好像被强行喷上了漆的瓶瓶罐罐,色彩很多很杂,却因为不纯净而丑了。
黄龙溪这一片净土,正好打乱这些人之间的这份纠缠,重新调配了配漆的颜色,重新装饰了他们的人生。
这个可怕的经历起源于周五晚上我看了《天天向上》,在结尾的时候汪涵推荐了一下他老婆杨乐乐拍的这部《大人物》3月11号上映,还飞快地闪过几个镜头,于是我们对它产生了一点兴趣,网上随便一搜,可能当时大家还没来得及发表影评,加上我不想知道太多剧情,只看见一句和疯狂的石头媲美之流的话,出于周末无聊加上最近的片子可以看的都基本看过了,就决定去看这部片。
去看片之前我注意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我们常去看的那个影院,在3月11日那天放十几场这个电影,基本隔一个小时就有一场。
但是3月12日我们想买票的时候变成只有三场,上午十一点,下午六点和晚上十点,我有点不理解,但是没怎么放在心上,后来到时间走进剧院时,发现这个放映厅只有十几个人,空荡荡的,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才感觉到有点不妙。
然后就开始了痛苦的经历,到20分钟的时候我就说我们走吧,我老公说还是再等等吧,给个机会人家。
然后我们决定在这里吃零食,休息,我开始还准备睡一下,已经不想看了,结果到40分钟左右,我老公开始催我说:零食吃完就走吧,实在看不下去了。
哈哈,然后我们快速吃完起身离场了。
真的让我非常非常失望,以至于到后来已经变得为这样的电影感到无奈和悲哀,我以为,我经历过“史前一万年”,“龙珠”,“无极”,“夜宴”,“功夫之王”等等超级大烂片的考验,有一定的承受能力。
结果,看了这部片以后,我才知道:“史前一万年”,“龙珠”,“无极”,“夜宴”,“功夫之王”我错怪了你们了。
你们都无法望《大人物》的颈背。
这部电影有很多令人很恶心的场景,比如吴孟达的仪容仪表,无论如何不能跟一个主持人联系起来,本来就长得这么难看猥琐,一起床还拍他用酒漱口,蓬头散发的近景,既不搞笑,也不让人赏心悦目,我忍了,看下去。
看见几个有点像古镇的场景,有点像丽江古城,强打着精神再看下去,我安慰自己想应该没有那么差吧,天啊,越往后看,我越发现,就没有一个有意义的场景,就没有一个真正搞笑的地方啊!
演员表演非常夸张,好像戏里的人都是傻瓜,包括林子聪的两个穿白衣服的手下的所有戏份,都像把观众当幼稚的傻瓜,弱智到打架的时候捶到墙,还要跑回二楼去拿酒瓶子来打吴孟达;那个廖建每次着火了自己不会灭火不会打滚一定要别人泼他水来救他;火已经灭了,金沙还要拿灭火器来对着别人的脸狂喷。
还想生搬硬套想套用疯狂的石头里面有方言搞笑的部分,难为了林子聪,林子聪在功夫和功夫足球里的表现都自然多了,也难为了杜海涛,平时在快乐大本营就受欺负,还要拍这样的毁名誉的烂片,以后还有人敢找你拍片子吗?
说起电影里没有那么令人恶心反感的也就是真的是那个老和尚的表演吧,虽然我以前也不熟悉这个演员。
总之全部都是强作搞笑,纷纷使出浑身解数想要搞笑,表演得非常不自然,我一直以为,再烂的片,也是要等看完后评论的,没想到,我错了,最烂的片,你根本不可能看完的......这是我第一部中途离场的电影总结此片:看到林子聪用箭射他的手下时,我自毁双目,扶墙而出。
记得以前有本杂志做过一个专题,罗列了中国各地,不同省籍文化的笑星代表人物,北京有郭德纲,上海有周立波,香港有黄子华,四川有李伯清!
前三者近几年大多已经通过各种渠道在全国范围内红过了一轮,只有李伯清似乎还固守着四川,他生长和成功的地方,并没有动什么进军全国的脑筋。
后来又听说,李伯清出家了,早已是佛门居士的李伯清最终还是选择了遁入空门,谨守戒律,渡己渡人!
《大人物》,川籍著名主持人,杨乐乐首次尝试投资拍摄的无厘头爆笑喜剧,李伯清,吴孟达,四川,香港两地著名笑星联手演出。
讲述一个迷失的香港主持人德叔,因为欠债,躲避到黄龙溪,结识了一群当地的各自身怀绝技的奇人异士,却不料也同时卷入了一场针对所谓泡菜坊“传家宝”的明争暗斗之中。
虽然号称是无厘头爆笑喜剧,李伯清,吴孟达又是其中最资深,最有分量的笑星,但是在《大人物》一剧里,两位笑星居然收敛了起来。
李伯清以和尚身份示人,戏份不多,只是偶尔口露禅机,并留下一件解救主人公的“救命火”。
吴孟达则干脆大谈起黄昏恋,学着《金玉满堂》里的厨神钟镇涛,玩味觉失调,全靠泡菜坊的一口泡菜,让他找回了味觉,也找回了失去已久的对人生的信心。
影片里担负起搞笑职责的基本上都是湖南卫视的一批主持人和李伯清的一干弟子。
比如在影片中扮演男二号健仔的廖健,一方面是李伯清得意门生,四川卫视著名节目主持人,另一方面也是川籍著名音乐家,曾经与刀郎共同合作过乐队的摇滚乐手。
还有林子聪,快男吉杰,杜海涛,金莎等等,都在影片中有认真的演出。
喜剧是一回事,李伯清这一回主动出击,参与演出这样一部大电影作品,除了推广四川本土喜剧文化,民俗风情,风光旅游等等之外,更多的,恐怕还是想借由影片中看似无厘头的故事,阐释人应该如何在这个纷繁芜杂的社会里,谨守本心,坚定执着,好好生活的禅理。
PS:黄龙溪的风景真是美,蜀南竹海,绿油油的江面上泛舟,还有古色古香的四川民俗一条街。
哎呀,好想立刻放假,上那去旅游,住上一段日子了。
我的第一次第一篇豆瓣"影评"献给我尊敬的四川散打评书艺术家---李伯清老师。
李老师首次触电,表演不温不火,把一个老和尚不争的味道演得比较到位,和曾经电视剧中的夸张演出功力有了进步。
下面说说片子。
其实片子的一号男猪脚应该算廖健,因为要拉人进电影院所以扯出达叔凑角子,剧情喃,咋个说,就是东一榔头儿西一锭子(我习惯方言写作文),球都没说到一个,想起哪扯起哪,可以说烂得无以复加,金莎那个带湖南口音(她是不是湖南人哦?)的椒盐四川话听得我扣脸…吉杰那个瘪嘴子吃饭戏和志伟叔差几帽子远,莫法说。
我是3月8号看的媒体场,达叔是到了电影院现场的,还有矮冬瓜也来了的,这都不重要,遗憾的是原定到场的李老师放了我们鸽子,太遗憾了。
因为媒体场,不要钱我还拉上了一个兄弟去看,在电影院里我一直给他道歉,表示歉意,他大度的说莫得啥兄弟,你表自责免费电影还有统一奶茶和达叔真人配黄龙溪宣传片(黄龙溪整治以前很红哈,成都哥子都喜欢去)我脚得可以了。
看,多好的孩纸啊!半躺床头手机打字,难免有白字,见谅。
PS:上一部在电影院看得我想吐血的是西风烈,大人物比西风烈还孽!看得我内疚,感谢郭嘉让我不要钱看这两部电影。
我!
勒!
个!
擦!
刚看完!!
达叔混了尼玛三十年啊!!!
才混了一个电影的主角啊!!!!!
当主角不容易啊!!!!
北京话有没有!!!!
四川话有没有!!!!!
德儿叔有没有!!!!!
仙人板板有没有!!!!!!!
芒果台的植入有没有!!!!
快男吉杰有没有!!!!!
你说没有集结!!!???
杜海涛的插入有没有!!!!!
剪辑师傅手法有没有!!!!
场景突然切换有没有!!!!
尾声没剪干净有没有!!!!!
故事线混乱有没有!!!!
夺命剪刀手有没有?
这片耽误我的青春啊!!!!
这片浪费我的感情啊!!!
导演你是一心想让观众崩溃啊!!!
还是一心想让观众崩溃啊!!!
影片搞笑的地方还是蛮多的,但是没主题!
不知道到底要走的是哪条路线!
搞笑路线还是诙谐路线,还是励志路线?
宗之,失去了方向!
乱演一通了,失去了星爷的达叔,真的是没看点啊!
谁看谁知道。
星爷的老配角们离了他还真是活得都挺艰辛的,拍这种low成蛋的港台腔+方言电影不难受么。
这是神马坑爹的玩意,这种电影都能在电影院放,你当我们中国的民众都是傻逼?插你妈的
主题不明确,加剧了我做泡菜的想法
为什么评分这么低?我觉得翻拍的还不错啊!
终于发现一部烂片
去电影院看这种烂片实乃人生之大不幸。
充斥着香港喜剧元素的四川民俗广告片~~
属于看了一次不会再看第二次的电影……
剧院里有个胖子从头睡到尾
一如既往的失望
其中一星是出于对四川及四川话的个人喜爱
没想象中的差
绝世大烂片!!!绝对一星!!!
太尼玛难看了!!!怎么会有这么垃圾的国产电影啊!!!啊?!!!啊!!!!!!坑爹!!!
当娱乐片看吧
有点意思
主持你的快乐大本营吧...
好亲切的四川话啊!
唉,有些情节经不起反复推敲,作为搞笑片还能看看。拿着“泡菜”的制作秘方,快要造出来火药,在一堆化学品中间造泡菜,这些人察觉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