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利奥内尔·巴耶
主演:米歇尔·布朗,莉莲娜·罗维埃,威廉·勒布吉欧,多米尼克·雷蒙,拉里萨·法贝尔,奥雷利安·加布里埃利,阿德里安·巴拉佐尼
类型:电影地区:瑞士,法国,卢森堡语言:法语年份:2025
简介:1968年5月,一个10岁的男孩与他的叔叔和曾祖母躲在他祖父母的房子里,他们所有人都躲在一个神秘的藏身处。改编自2015年费米娜奖得主克里斯托弗·博尔坦斯基的小说。详细 >
好的戏几乎都围绕车展开,家庭关系的建立,直接的投影显影,场景与时间发生更迭,但结构本身实在受限,尽管辐射时下,却依旧未能从 60 年代拓展太多。原来导演自己演了那个很烦的邻居。
安全屋,比较喜欢电影的风格与配乐,画面色彩都运用的很不错,将上世纪60至70年代动荡和暴乱法国展示在观众面前,因一家人改变了法国未来命运与走向,拯救了这个国家伟人戴高乐将军,电影好似“薛定谔的猫”一样藏着这个保守着国家秘密以及一段尘封往事,暗藏很多隐喻,涉及政治、宗教等多种题材,关于电影人物,每个人没有一个姓名,片中只有一个男孩,一对祖父母,舅舅小叔以及祖父母后方,我想这是电影亦或者写书的笔者或者导演为了更好保护这一家人不被世人所打扰而特意安排,电影关于暴乱场景其实不算太多,而是背后炮火声,一些嘶哑喊叫来营造当时动荡法国的局面,世人也有恐惧害怕恐慌担忧,他们把这种状态描绘地栩栩如生,很喜欢这样的表达,关于他们是敖德萨人我是没看懂,但还需了解其背景还知道导演背后的设定与巧思,综上给7分,还不错
#SIFF2025#15 孩童视角看五月风暴 名著改编、跳进跳出打破第四堵墙、插叙二战、戴高乐空降的想象…想装逼 但没装好
Believing isn't lying. Banning is Banned. Sadness stays outside. We're changing the future. #75th Berlinale
比想象的要好看🇫🇷🤩 虽然没有完全看懂 但vom Bauchgefühl:历史背景+法兰西知识分子的文艺调调🧐+男孩以及奶奶出色的表演+音乐服装对话诙谐等剧本元素 = 有望冲击金熊/最佳女主了👍 很想找出来原著小说狂啃一遍。 不枉我在电影节结束的前一天,周六一大早冲去华沙大街。电影节赶场子的这些日子,让我在柏林冬日的忙季里 不再只是一个夜以继日工作的机器⚙️ 感觉又满血复活啦☀️🥳🍹不禁感慨艺术的伟大!🙏
#11052。75th Berlinale-主竞赛入围。跟《梦》连着俩片都是在旁白引发的声画关系上有创建的片子。影片是“松散改编”,里面的旁白居然是——导演旁白!这就太有意思了。本片的高概念是“五月风暴的时候戴高乐躲在我家的安全屋”,而这个安全屋又勾连起二战与乌克兰……真是非常有意思的想法(所以又是从戛纳挖来的吗?)。作为拍1968的喜剧(片子还cue了一嘴让·扬),影片的美服化道质感还是蛮不错的,技法上差点以为是学戈达尔(开场戏确实很戈达尔),但后面就没保持住,另外主题表达上也有点暧昧含混。不过倒是值得一看。
很爱国的片子???感觉既不关于人物 又没有更好的刻画历史 处于一个尴尬的地步 也没有把记忆留/书中戏的部分做的有趣 😂 不知道parallel是否真的work… (周六早上10h起来看电影也是需要一些意志力)
@Berlinale2025 还是彻底失效的视角,以及没有一点可笑之处的洋洋得意的幽默。被《蠢男孩》骗了所以抱有过多的期待,然后看了半天都没看出这到底有什么好拍的。
【1969】3.5 巴耶最终还是从个人表达转向了政治诉求。哎你们法国当代(也许是懦弱的,不知道外面是alive还是death的)左派群像(在五月风暴和二战影响后)。前面还是维持了《蠢男孩》中出色的节奏,尤其是能够展现每一类左派主张中每一个动作的幽默感(把生肉暗戳戳裹起来的素食者,瘸腿的但主张自己并不是残疾人lol)感觉讲一下比前作《大陆向南漂移》的政治幽默更加自然。结尾完成的革新仪式和回归奥德赛,不知道笑点在哪里…但是前面真的好好笑啊啊啊!
+
挺可爱的
让我这个不懂历史的感兴趣,它就已经发挥最佳作用。
#berlinale75th 我只记得我这场迟到了十几分钟坐在第一排仰天看边吃完一盒草莓边心里感叹白人笑点和我完全不同
从二战犹太人命运到左翼运动侧写都不难想象,但最神的还是寻根之旅回敖德萨了哈哈。完全应景,也蛮动人,可惜电影本身毫无当年风暴之勇
本打算看个开头回去睡觉,结果意外好看。看似法式生活喜剧,实际有历史有政治有家庭有人,很喜欢奶奶/阿姨这个角色。本届难得的举重若轻的好片。
🇩🇪线下观影。【75thBerlinale】
经典佳作,既完美致敬了波兰斯基和戈达尔,又借古讽今影射了当前法国紊乱的政局,只可惜本届评审团主席或许是个不懂欧洲的美国人,大奖不抱大的希望了
好白 好土 不好笑 做作的表演 是连法国土著看完be like: bon, tu veut manger quoi ? 的不痛不痒不需要看的电影
给出一个年龄代际模糊、且直系家长缺席的家族史诗新解法,突破了传统父母子三人最小单元的结构,动荡下珍贵的自娱自乐就显得尤为鲜活。喜欢家人分别拉开大门的几个镜头,像是场接力,携手迎接未知的一天
没懂想讲什么
返回首页 返回顶部
好的戏几乎都围绕车展开,家庭关系的建立,直接的投影显影,场景与时间发生更迭,但结构本身实在受限,尽管辐射时下,却依旧未能从 60 年代拓展太多。原来导演自己演了那个很烦的邻居。
安全屋,比较喜欢电影的风格与配乐,画面色彩都运用的很不错,将上世纪60至70年代动荡和暴乱法国展示在观众面前,因一家人改变了法国未来命运与走向,拯救了这个国家伟人戴高乐将军,电影好似“薛定谔的猫”一样藏着这个保守着国家秘密以及一段尘封往事,暗藏很多隐喻,涉及政治、宗教等多种题材,关于电影人物,每个人没有一个姓名,片中只有一个男孩,一对祖父母,舅舅小叔以及祖父母后方,我想这是电影亦或者写书的笔者或者导演为了更好保护这一家人不被世人所打扰而特意安排,电影关于暴乱场景其实不算太多,而是背后炮火声,一些嘶哑喊叫来营造当时动荡法国的局面,世人也有恐惧害怕恐慌担忧,他们把这种状态描绘地栩栩如生,很喜欢这样的表达,关于他们是敖德萨人我是没看懂,但还需了解其背景还知道导演背后的设定与巧思,综上给7分,还不错
#SIFF2025#15 孩童视角看五月风暴 名著改编、跳进跳出打破第四堵墙、插叙二战、戴高乐空降的想象…想装逼 但没装好
Believing isn't lying. Banning is Banned. Sadness stays outside. We're changing the future. #75th Berlinale
比想象的要好看🇫🇷🤩 虽然没有完全看懂 但vom Bauchgefühl:历史背景+法兰西知识分子的文艺调调🧐+男孩以及奶奶出色的表演+音乐服装对话诙谐等剧本元素 = 有望冲击金熊/最佳女主了👍 很想找出来原著小说狂啃一遍。 不枉我在电影节结束的前一天,周六一大早冲去华沙大街。电影节赶场子的这些日子,让我在柏林冬日的忙季里 不再只是一个夜以继日工作的机器⚙️ 感觉又满血复活啦☀️🥳🍹不禁感慨艺术的伟大!🙏
#11052。75th Berlinale-主竞赛入围。跟《梦》连着俩片都是在旁白引发的声画关系上有创建的片子。影片是“松散改编”,里面的旁白居然是——导演旁白!这就太有意思了。本片的高概念是“五月风暴的时候戴高乐躲在我家的安全屋”,而这个安全屋又勾连起二战与乌克兰……真是非常有意思的想法(所以又是从戛纳挖来的吗?)。作为拍1968的喜剧(片子还cue了一嘴让·扬),影片的美服化道质感还是蛮不错的,技法上差点以为是学戈达尔(开场戏确实很戈达尔),但后面就没保持住,另外主题表达上也有点暧昧含混。不过倒是值得一看。
很爱国的片子???感觉既不关于人物 又没有更好的刻画历史 处于一个尴尬的地步 也没有把记忆留/书中戏的部分做的有趣 😂 不知道parallel是否真的work… (周六早上10h起来看电影也是需要一些意志力)
@Berlinale2025 还是彻底失效的视角,以及没有一点可笑之处的洋洋得意的幽默。被《蠢男孩》骗了所以抱有过多的期待,然后看了半天都没看出这到底有什么好拍的。
【1969】3.5 巴耶最终还是从个人表达转向了政治诉求。哎你们法国当代(也许是懦弱的,不知道外面是alive还是death的)左派群像(在五月风暴和二战影响后)。前面还是维持了《蠢男孩》中出色的节奏,尤其是能够展现每一类左派主张中每一个动作的幽默感(把生肉暗戳戳裹起来的素食者,瘸腿的但主张自己并不是残疾人lol)感觉讲一下比前作《大陆向南漂移》的政治幽默更加自然。结尾完成的革新仪式和回归奥德赛,不知道笑点在哪里…但是前面真的好好笑啊啊啊!
+
挺可爱的
让我这个不懂历史的感兴趣,它就已经发挥最佳作用。
#berlinale75th 我只记得我这场迟到了十几分钟坐在第一排仰天看边吃完一盒草莓边心里感叹白人笑点和我完全不同
从二战犹太人命运到左翼运动侧写都不难想象,但最神的还是寻根之旅回敖德萨了哈哈。完全应景,也蛮动人,可惜电影本身毫无当年风暴之勇
本打算看个开头回去睡觉,结果意外好看。看似法式生活喜剧,实际有历史有政治有家庭有人,很喜欢奶奶/阿姨这个角色。本届难得的举重若轻的好片。
🇩🇪线下观影。【75thBerlinale】
经典佳作,既完美致敬了波兰斯基和戈达尔,又借古讽今影射了当前法国紊乱的政局,只可惜本届评审团主席或许是个不懂欧洲的美国人,大奖不抱大的希望了
好白 好土 不好笑 做作的表演 是连法国土著看完be like: bon, tu veut manger quoi ? 的不痛不痒不需要看的电影
给出一个年龄代际模糊、且直系家长缺席的家族史诗新解法,突破了传统父母子三人最小单元的结构,动荡下珍贵的自娱自乐就显得尤为鲜活。喜欢家人分别拉开大门的几个镜头,像是场接力,携手迎接未知的一天
没懂想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