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一开始的氛围就很诡异,芭比粉红色的包上印着一张大大的芭比娃娃的脸,配上低沉的音乐,有一些毛孔悚然,说到底,是一部沉重的电影,就像贯穿全片的背景音乐一样。
影片中不断出现的芭比娃娃是美国梦的象征,就像影片中不管是沙滩边还是教室里的小朋友,见到金发碧眼的美国小女孩芭比,无不一哄而上觉得美极了。
在韩国生活的人就会知道,大部分的韩国人有多么的迷恋美国,英文考试的成绩直接决定了你毕业之后可以进大企业小企业还是失业,甚至像服装设计师这类所谓时尚类的工作没有留学背景是绝对不可能的。
美国在政治军事上扶持韩国的结果是,一定程度上也扭曲了韩国人对美国的态度。
所以影片中妹妹顺子的做法其实根本无可厚非,一个人目标明确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原本很正常,只是电影中给到了无数次的镜头,妹妹顺子对着镜子浓妆艳抹。
原本一个清纯可爱的小脸被折腾的花枝招展,与其说看着让人厌烦,其实更多的是心疼。
倘若生活不是残酷到如此地步,她有怎会沦落至此。
我其实很讨厌妹妹的笑,觉得好像芭比娃娃一样,太美太僵硬,觉得很诡异很可怕。
其实会讨厌顺子不符年龄的心机和浓妆的笑,或许是我们很难面对和承认,我们生活的社会原本真的如此可怕吧。
她其实也是一个简单的小女孩,就好像后面她以为自己要去美国过公主般的生活的时候,会买手机给姐姐想着帮姐姐节省话费以后买机票给姐姐。
倘若生活多一点儿善意,或许她就真的只是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吧。
对于姐姐,细想之下,这样的人真的存在吗?
生活在那样的环境下,从人性的角度来说,如果还保持着那样的纯真乐观积极孝义,真的合理吗?
影片中有一个喝醉酒的大叔调戏姐姐顺英,在弱智爸爸的帮忙下才得以逃脱,可是这样的境况以后真的不会发生了吗?
还有一个更可怕的镜头,就是妹妹顺子笑盈盈的帮大叔们买酒而拿到几百块韩币的跑路费,如过妹妹没有被送去美国,在小旅馆里怀着美国梦存钱去美国,难道真的会比较好吗?
看过《熔炉》等电影的人才会觉得,就算没有美国大叔的出现,姐妹两的生活会美好也只会存在电视偶像剧里吧。
所以我想,导演,应该是一个愤世嫉俗的人吧。
叔叔、美国大叔、芭比,都不过是普通人的真实写照吧。
叔叔是自私冷血的无知小市民,为了钱卖了侄女的器官,知道移植心脏人会死的时候虽然也有挣扎,可最终良知被金钱打败。
关于为什么叔叔执意送姐姐顺英去的原因,个人的理解是他无知的因为移植心脏是不会死人,只是会伤身体,就像他后来说的一样,他不懂医学,甚至不知道心脏移植会带来什么后果,所以他觉得送一直劳作却身体强壮的姐姐去比较好,至少即便对身体不好可是完成之后她还是可以在美国过好日子,所以叔叔才会对弱智爸爸说把女儿留在身边是束缚什么的。
但愿真的只是他的无知吧。
美国大叔一直僵尸脸没有人情也不笑,我本来一直以为他是个变态的,要把韩国小姑娘带回去做实验什么的,所以才竭力反对芭比跟顺英建立友谊。
后来出现他跟重病的小女孩通电话的温柔语气,才知道原来他也是一个可怜的父亲,虽然这也无法抵消他的残忍和变态,可是我们却不得不否认,损人利己,我们生活这样的人真的存在,甚至可能不少。
芭比,刚开始很单纯,喜欢姐姐纯真讨厌妹妹虚伪,说明她有辨别的能力,所以最后她也选择现实的一方,牺牲顺子救自己的妹妹。
我们可以站在道德的角度去指责她,却不能否认她内心的挣扎,虽然并没有什么用,却也是更多的人更真实的内心写照吧。
影片最后,传送带上同样放着爸爸的旅行袋和粉红色的芭比书包,书包上赫然写着“李顺子”三个字,跟单调悲沉的音乐配在一起,真是让人心痛。
现实如此残酷,人性如此脆弱,直面苦痛之后是否还能义无反顾的一往直前?
那两个美国演员真的是太烂了,本来这个片子马马虎虎看下去了,但看到美国爸爸和芭比的戏份就恶心到想吐。。。
尤其是那个史蒂夫,表情生硬实在是煞风景,比芭比还要差。
芭比跟两姐妹的演技一比,真的是业余的可以。
虽说不是主角,但也不能就这么含糊过去,降低整个片子的水准。。
电影开头一个芭比行李箱,结尾也是一个芭比行李箱,说明美国爸爸并没有带回顺子的行李箱,而顺子在机场扶梯上是有带行李箱的,也就是说会直接带顺子去移植心脏根本不需要行李,再一次说明美国爸爸永远不会把韩国女孩当女儿当芭比公主看待,更不会善心大发,顺子也不会有幸翻身脱险,她的结局已定。
其实不用纠结心机颇深的顺子还是真宝石一样美好的顺英谁更应该去送死,这个故事她们谁去都非常残忍,她们是普通人家的女孩,有好的有坏的,无论是谁都不应该无故被拿去换陌生人的命,况且这么幼小又被蒙骗,太不公平。
深刻解读一下,电影应该不是简单在说三个孩子的故事,是在说韩国整个国家,他们想成为美国的家人朋友,或者说他们被强迫成为美国人的朋友,可是这都是表面,美国人根本不喜欢他们甚至看不起更不想理解他们,因为美国人只把他们当备用器官,当做自己的军事基地,当做自己的附属品。
这在好多韩国电影里都有体现,韩国政府遇大事一定要服从美国长官的命令,哪怕美国长官根本不在乎韩国人民的死活。
而韩国政府和财阀就像狠心的叔叔一样,也只在乎选票,只在乎自己的利益。
电影里有一些细节推敲一下也挺有意思,恶毒的叔叔打骂使唤父女,可是还买三斤肉放在家里给他们吃,女孩们没在叔叔的旅馆全天干杂役而是都可以上学,尤其容忍二女儿娇纵懒惰。
这让人理解为叔叔外冷内热是个好人。
可是后面细看推想二女儿是叔叔跟妈妈生的,大女儿才是哥哥的,这样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换二女儿去美国,叔叔这么生气难过。
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会收留父女三人,为什么叔叔对妹妹眼神里有愧疚。
也可以看出叔叔确实是混蛋,亲手送女儿去死,拿了钱转身就去买车毫不犹豫,更可以肯定二女儿绝对是他的孩子,不然绝对不会因为亲情收留哥哥,而顺子的巧言令色和冷漠无情也像极了这个叔叔。
还有几处也挺有意思的,韩国孩子见到白人女孩不停赞美她说像公主,即使在学校,老师正批评顺英,竟然转眼顺英就可以跟美国公主去弹琴。
美国女孩的扮演者特别美丽,韩国这俩女孩也异常美丽,可同样都美丽,电影通过她们的表情眼神和打扮头发,让美国女孩就像真的公主一样高贵高级,而韩国的俩孩子就要么异常瘦骨嶙峋,要么就喜欢弄卷头发,画浓妆来模仿美国女孩模仿芭比娃娃。
这个电影开头就说了,顺子卷头发,不吃饭,说想变成芭比一样美。
我猜导演编剧拍电影时肯定心情挺沉重的,自己的国家,自己的同胞竟如此可怜可悲可气而不自知,或者即使知道了也无能为力,真让人悲愤。
我觉得是一部很好的电影,除了有些地方有些瑕疵之外。
其实从电影中可以看出,人都是有两面性的。
叔叔拿到护照想买礼物补偿给顺子,这是他作为坏人的一丝慈悲或者说人性。
而顺子也一反常态,帮姐姐挑了一份。
对姐姐说:“你不是一直想要手机的吗”可见像姐姐一样,顺子也把姐姐的话放在心里了。
只是现实条件的不允许。
顺子爱虚荣,爱美国,一心想着自己的美国梦。
她有着不符合年龄的成熟与世故,但我个人觉得,这其实都是生活条件所造成。
她不愿意在这种贫穷的环境下生活一辈子,所以她像“美国爸爸”献媚,讨好叔叔。
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她有在努力的学习英语,她确实是在为了去美国做努力。
可她却不知道去美国她将面临着什么,所以这也是她的可悲之处吧。
叔叔之所以心疼顺子,而对顺英没有什么特别的表现,我觉得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其实在快要送走顺子之时,叔叔对爸爸说的那些话中,可以看出来他对顺子的态度。
他称顺子为讨厌的家伙,虽然他说这是爸爸认为的,但我觉得这是他个人的看法。
从前面他称顺子为小狐狸精就知道了。
顺英一直是懂事小孩的形象,她一直为家里人付出着。
其实在生活中也有这种现象,你越懂事别人就越不心疼你,越觉得理所当然。
不得不说韩国人拍的片子,总是让人反思很多。
生活,总是让我们无能为力。
姐姐照顾家人,妹妹想要追求梦想过上更好的生活。
总觉得是会有折中的方法,妹妹想要去美国看到更大的世界实现自己的梦想真的没有错。
谁希望一辈子都窝在一个小地方呢?
而且去了美国赚更多钱有更好的眼界以后也会给家人带来更好的生活条件啊。
但重点是要抱着一颗感恩的心,知道去美国不是拜托上一代给你的贫苦,而是靠自己的力量为他们带来更好的生活。
如果只希望能够改变自己的生活,那就是自私的表现,We are family. 于是又为努力找到一个理由,为家里人带来更好的生活。
《超体》里面的科学家说,生存是为了传递知识和能量。
看完电影还是没能太明白到底想表达的是些什么,看完豆瓣评论后就更加疑惑了。
一个是天真、善良,一心为家着想的姐姐。
一个是年龄虽小体弱多病、内心阴暗一心想逃离这个令人压抑的家的妹妹。
(看到豆瓣上有说其实妹妹是知道去美国的真相的,一心为姐姐赴死的,感到有点震撼,没想到同一部电影在不同的人眼中感受却是如此不同,一千个人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真的是对自己有时候的固执己见感到羞愧)一个是只为自己利益不顾家人死活,冷血叔叔。
一个是虽知自己女儿此去美国必定是去赴死的却无能为力的傻爸爸。
(看着顺子上车离去他爸爸追出去嗷嗷哭的时候那种无能为力感真是特别心酸。
)一个是有权有势甚至能控制人死活,只为救活自己女儿而能够残忍对待他人的美国爸爸。
一个是阳光开朗美国来的芭比,和顺英有着一段特殊的友谊,虽然后来知道爸爸的目的,内心无比挣扎到最后听到妹妹的痛苦哭声时选择了掩盖真相。
(我不知道这里想表达的是友情最终抵不过亲情吧,但是我想如果领养的那个人还是顺英而不是顺子,芭比是否会有不一样的抉择)电影的尾声部分叔叔得知换心脏是会死人时内心出现过挣扎后悔的心情,不过我看似到时一瞬间的心情,毕竟最后看他一拿到钱就乐呵呵的直接去买车了。
姐姐在看到芭比写给她的全是SORRY的信后追着跑出去是不是明白了些什么。
最让人心碎的莫过于妹妹最后挥着美国国旗满脸笑容的想着终于能如愿拜托这个糟糕的家去往自己向往的美国了,却不知真是自己的心机把自己推向了死亡。。。
首先是因为这小妮子在《大叔》中太出彩,我才会看这部片的。
但是没有想象的牛逼啊。
影片有几处吉他还蛮应景,至于其他很多类似开篇芭比娃娃的镜头啦,国旗的镜头啦,都觉得有点生硬甚至太故意。
导演硬是要把观众往某处推似的。。。
其实这就是个普通的悲惨故事,没必要上升到一个什么揭露跨国领养的悲剧。
说金钱罪恶制度腐朽的片子数不胜数,试想,江南style的千金也有从悲惨的非洲进口心脏的。
当然,如果是这样一个电影,也许电影就只会在南非上映了。
片名应该叫泡菜娃娃了吧?
抛开棒子意淫,山姆无情,政府不管,亲戚不行等各个方面,我就简单说下三个孩子吧。
泡菜娃娃:套用一句话,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可惜对美元的无知导致了发财无望,基本对黑板不来电,导致英文偏差,受传统或者说正统文化摆布,一心想勤劳致富,白手起家飞黄腾达,但她又何曾知道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的道理。
对自己的亲人那是掏心掏肺,肝脑涂地。
不愧对长子长女长孙这一亚洲普遍文化的使命。
倒是,她隐约知道妹妹出国之后,那无力的奔跑我倒觉得是最出彩一点。
是啊,有的时候,明明知道不对,明明知道真相的时候,我们是那么的软弱无力。
泡菜妹妹:其实,这悲剧怎么看都是各取所需不是吗?
都达成了那些看起来很美的愿望。
其实一死了之也便是解脱了,怕就怕没死,知道真相以后的挣扎,对自己的悔恨,对以前的念念不忘。
妹妹最气的恐怕是这种不告知真相的欺骗,就算是去死,我也有知道真相的权利!
= =|||这种语气这种近乎呐喊的声音我是多么容易联想到一些无脑青年。
言归正传,现实中,很多人和这孩子极其的相似,很多事情就算知道结果,也心甘情愿,我曾认识一个怀美国梦的孩子,人家奏是要出去,为了出国家里都家徒四壁了,去了那就洗盘子洗盘子,钱确实是多啊,哪知道毕业无望啊。
但你去采访他,他会表示心甘情愿,来世再做美国人。。
其实我对他是心存佩服的。。。
每个人追求不一样,每个人都有追求各自生活的权利,只要无怨无悔就好,你说那孩子是为了虚荣为了面子为了XX也好,但人家就是为了这些啊,追求就是这些啊。
当下社会大众总是病态的想站到一个道德的制高点去批判,类似于那些吵架不论对错,声音大就是赢得心态一样。
多么悲剧。
当然,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都是长大成人以后的事情,保护孩子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是每个国家必须的承担。
芭比娃娃:典型的拼爹社会的产物,既得利益者,区别于以上娃娃。
什吗?
后悔?
她知道真相并默认的时候,罪恶已经开始了,不要期望给一个罪恶的分身做一套纯洁的嫁衣,未来的一切救赎都是当初决定的牵累。
真正的魔鬼才不会期望能在天堂里获得墓志铭。
所以,亲爱的芭比,如果能忍受住良心的煎熬,那就直着这条路走下去吧。
哎,如果联系到前段时间的新闻卖肾买IPhone,我只能呵呵呵了。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这险恶肮脏的社会下,保护孩子的身体,更要保护孩子的思想。
28日新闻一则:俄罗斯总统普京将禁止美国公民领养俄罗斯儿童的议案签署成法律
看了一下影评,关于说妹妹笑的天真,妹妹知道自己去美国的原因的观点表示不同意,真正的情况就是我们所看到的吧。
美国姑娘很美很赞,金赛纶好瘦,笑起来好看,我真是人丑颜控之代表不懂的是,为什么叔叔对妹妹去美国的态度相比较于姐姐去的态度这么不一样,弹幕上看到说其实妹妹是叔叔的女儿,然后 我就不能好好看电影了,叔叔很懊恼,但又不能说出实情很疑惑,她也劝阻了,但是金钱的诱惑显然是更大,但是为什么,姐姐去的话,他又是极力在努力的?
影评说不好的,真是很让我怀疑自己的看剧水平啊,但是这也是值得怀疑的。
但是电影还是很符合我的口味,有时候,看以了一部好电影,真让我觉得有一种相见恨晚感觉
不知在韩国那边,这部电影的名字究竟作何解释,但是翻译成中文,芭比,可谓一语双关。
电影开篇,一只粉色的书包在行李托运带上缓缓前进,书包上的装饰人物的正是洋娃娃芭比。
主人公之一的外国女孩,名字就叫芭比。
顺子想要变得像芭比一样美丽。
电影中出现很多次的芭比娃娃。
处处在点题——美丽背后的虚假。
此次来韩国,是因为芭比的爸爸打算领养孩子。
而被领养的女孩,叫作顺英。
顺英有一个智障爸爸,还有一个妹妹。
不知是金赛纶的妹妹演技太好了,还是金雅纶本身就是一个被娇惯坏了的孩子,电影中的顺子集所有自私、势力、做作的缺点于一身。
她的梦想是摆脱这个贫民窟一般的家庭,爬上枝头变凤凰。
好了,不说妹妹了。
她只是个无知的可悲角色,只看见了利益的一面,却没有想到更深层次的陷阱。
性格决定命运,注定了在最终,是她被领养时,观众不会觉得过于痛心。
不务正业的叔叔,在电影中起了穿针引线的作用。
正是他通过中介机构联系上了美国人,在明知这场跨国领养不过是心脏移植的幌子的情况下,仍然把自己的侄女推进了火坑。
是因为更像自己的缘故么?
叔叔对顺子的态度好过懂事的顺英。
我也一度以为影片最后会揭露顺子是叔叔的亲生女儿之类的,结果导演一直没有提啊,那么叔叔自始至终反对让顺子去美国的原因,电影完全没有解释嘛。
所以这一星减在这里。
题材不错,但被导演拍的实在是减分。
很多细节处理的非常不好。
前后矛盾。
看这部电影,不能过于苛求,单冲着童星金赛纶和大框架的剧情,就足够了。
电影进行中,站在楼顶的芭比在知道真相后,一度想仍了顺子的护照。
但是最终为了自己的妹妹,芭比没有将护照扔下去。
从芭比的角度理解,毕竟芭比讨厌顺子是一方面,爱自己的妹妹是另一方面。
这里也说明,芭比在知道真相之后,选择了向这个社会妥协。
她最终接受了有钱人主导这个世界的事实。
可是如果领养的是顺英,芭比会选择保护她,还是救助自己的妹妹?
我们不得而知了,但是电影如果这样拍,才会更加考量人心。
每人物所代表的隐晦的含义,大家都懂,我也就不说电影里的含沙射影了。
影片最触动我的,不只是非法领养,更多的是,两个言语不通的孩子,在短短几天内,成为朋友。
善良是可以直抵人心的。
无关言语,无关伪装。
我想不管这个社会多么纷扰,人心还是得向善的。
因为只要你善良,连老天都会帮你。
中国的古话,说的还是不错的,“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有时候,即使生活糟糕透顶、看不到希望,但是,请不要放弃自己,要想到,其实你已经避免了某些更坏的事情,只是你自己不知道而已。
总有人比你更加凄惨。
人只要内心是善良的,总会转运的,公平确实是存在的。
除了两个无知的女孩,全员恶人。
爸爸是个傻子却还要生孩子;叔叔爱财心切竟把侄女(我猜应该是他亲生女儿)当作器官卖掉,醉酒后差点强奸侄女;小外爹欺骗韩国女孩,为救自己女儿而谋杀一条无辜的生命;芭比虽然同情女主,内心愧疚,但是终究没有告知朋友真相。
哎!
如果我是芭比,我可能也做不出取舍,但这并不能怪芭比,她只是个未成年人。
这个黑暗的行为罪在国际漏洞,国家没有健全领养手续,也罪在监护人低到十八层地狱里的犯罪意识。
顺子是全剧最为饱满的一个角色,除了姐姐的一点关心,她在家里从来没有得到一点关爱,因为贫穷她极度渴望富贵的生活,因为缺爱而且备受叔叔压迫,她渴望逃离这个家庭。
如果摆脱上帝视角,顺子是很勇敢的一个女孩,她想要更好的生活就会努力去争取,她自学英语、主动和外国人搭话、早熟也使她看透了这个家庭中女性地位的底下。
此外,她的早熟正因为她极为懂得察言观色,她会打扮自己去适应大人的世界,她希望自己能够变成大人们所喜欢的样子。
起初,她化妆想要变成完美的芭比;后来,她见到了真人芭比,一旦见过阳光就不想再归黑暗了。
我在顺子的身上看到了反叛精神,她反抗父亲和叔叔的压迫,她反抗贫穷的生活。
而顺英好像失去了本性,她屈服于叔叔的权威,事事顺从;她安于做个“全职女儿”的角色,家务全包,还要负责管理旅馆,却没有任何怨言;妹妹骂她冤枉她她都不生气,反而无限包容。
顺英真的好像已经低到了尘埃里,她这一辈子都生活我大概可以想象:1.照顾父亲和照顾叔叔,长大后结婚生女/子,然后照顾父亲叔叔老公孩子,事事隐忍,只希望照顾好身边人。
2.再过段时间,长大一些,被叔叔骗出国打工,然后像妹妹一样被卖掉。
3.被叔叔带到城市里当陪酒女郎。
说要顺子和顺英,接下来说一说芭比。
芭比身上没有多少戏剧冲突,她就是非常普通正常的一个人。
她家境优渥,受到了良好的教育,生活质量很高。
但是,恐怖的是,芭比真的就像个“芭比娃娃”一样。
她因为长得漂亮而被男孩骚扰,她想要玩不符合芭比公主身份设定的弹弓会被爸爸制止,她想和顺英一起玩也不可以。
她就是符合“芭比娃娃”设定的一个人物,她可以没有自己的思想和喜好,但是她一定要漂亮、高贵、富裕,拥有漂亮裙子和金黄色的头发。
叔叔那仅有的一丝愧疚一文不值,在我看来还不如直接无情又冷酷地把幸子卖掉呢,他痛苦的表情和眼神令人作呕,当他抱着一堆钱坐在新车里开心地微笑时,他之前所有的愧疚都是对英子的亵渎。
还有这个似乎有点父爱的爹,若是他真的想要女儿留下就应该拼尽全力,他可以打那个外国人,可以带女儿躲起来,他可以哭天抢地,但是他没有,他只是在哼哼,在房间里转圈圈,像个石头人似的目送女儿离开。
别说他是傻子什么都不知道,有很多细节都证明他心里清楚得很。
他一边不希望顺子离开,一边懦弱地不敢反抗,他就是个懦夫。
这个叫金雅纶的小女孩,演技丝毫不输给姐姐金赛纶。孩子,总是让我们看到人性最纯真和最丑恶的一面。
如果只看跳舞片段,谁能知道那个老爸是智障?如果只看照相馆里的一幕,谁能知道那是三个人此生最后的合影?如果只看电梯上小女孩挥舞美国国旗时甜蜜的笑容,谁能知道她的心脏即将给别人带来救赎?
金赛纶的演技真是好 就是编剧略有点.............
强行讲道理。我不听
坚定了我要讨厌芭比娃娃一辈子的信念,太恐怖了……妈蛋留下阴影了……
姑娘几个演得不错
天真的小孩视角反衬成人世界(跨国器官买卖)的残酷。。片中那个智障父亲让我想起一初中同学的智障弟弟,在他20岁那年突然失踪下落不明,人们纷纷传说他可能遭遇到的器官买卖罪犯。。记忆中他虽然智障,但他的目光却是那样单纯善良。。
傻子父亲戳中泪点 姐姐的演技自然妹妹更偏向于未经雕琢的夸张 果然小孩说的话更有冲击力
每一个情节都在意料之内比白开水还寡淡的平庸剧本
充满了讽刺。
看的时候觉得还挺平淡,某天夜里忽然想起来的时候觉得很像希区柯克的恐怖短篇。一个女孩费尽心机的去替自己争取到一个死的机会,还茫然不知满心欢喜的去了。世上最可怕的不是死,是在抱着对人生最大的希望的时候忽然发现自己拼搏了一条绝路出来。
金赛纶你快长大吧~阿姨已经迫不及待想要看你成为亚洲影坛的天后了…题材又是亮点,揭露跨国领养的黑幕。对人性拿捏得恰到好处,对友情没有过分美化,对自私也没有恶语相加,一切都淡淡的、天注定似的描画着这幅无奈的伤疤。黑暗中因孩童纯善点缀出的些许白,也恰构成本片中的处处泪点,一踩即爆。
演顺子的小演员其实挺可爱的~
题材很好。。拍的不好。。
小萝莉挺萌
冲着金赛纶去的,不过感觉故事不完整,没有高潮
父亲再智障,起码爱自己的女儿。叔叔为了钱,可以贩卖自己的侄女。妹妹为了去美国,可以不认自己的爹和姐姐。美国爸爸为了救自己的小女儿,可以欺骗大女儿来韩国买人体器官。所有人就像芭比,即使再漂亮,也无法掌控自己。
为了故事变成故事 顺子比起顺英演技还差好多 芭比不错 比她爸演技强多了 叔叔爸爸也不错啊 《芭比》入选了韩国的文化工程“电影,与韩国相遇”。这句真是讽刺。。。
再刷了一遍十三年前金赛纶的电影,真的像极了她自己的身世,从小撑起一个家,从小就过苦日子,现实生活里的妹妹金雅纶,也是电影里面的姐妹,那个亲叔叔像极了自己现实生活吸血鬼一样的父母,不得不佩服金赛纶十二岁的演技就能撑起整部电影了,也感叹下十三年后的今天物是人非,演员天赋如此优秀缺因为原生家庭环境影响已成故人,真的是造化弄人。或许对她来说也是一种解脱吧……
韩国人总是能拍出毁你童年的片子 用这么美好的东西 说一件极其龌龊的事情。我讨厌这种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