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崽 (2021)5.92021 / 冰岛 瑞典 波兰 / 惊悚 奇幻 / 瓦尔迪马尔·约翰松 / 劳米·拉佩斯 赫米尔·希尼·古纳森我来点一下。
时光机对白很妙。
这种科幻元素突兀地出现在这种片子里当然不寻常。
是不是导演的有意为之?
以下是我的见解:1.讲深一点,男女主在聊天室谈到时光机这一幕中,男主畅想未来而女主留恋过往。
其实实际上就是女主已经在不断地穿越回过去让男主和母羊生出符合男女主要求的完美羊女Ada了,而男主不知情(男女主曾在ada婴孩时称之为her,而目前为止的几次轮回生的都是羊男)。
请注意,男女主起名的Ada本就是女性名字。
二人在对话中提到说“也许已经有人开始着手研究了”这一句,反映到女主身上,是匹配的。
是的,她已经掌握了2.墓地一幕多个十字架未写明姓名,而从主角居住环境来看也没有其他人居住,可以辅助判定为多次时间穿越生出来的Ada们(这里的Ada们并不是死了,而是在成长过程中有了自己的意识,不认同父母的观点从而出走。
男女主心死,为其立碑。
影片最后出现的壮年羊男即为Ada们之一),当然,这些墓碑并没有写上Ada们的名字,否则男主全看穿了。
Ada们之一3.最后一幕。
我看了很多人对于女主叹气的分析。
结合我的上面的理解来展开看着一幕,是不是通了?
也就是说女主即将再次回到过去,迎接下一个Ada。
这是她经历过的N次失败了,“算了,再来一次吧”—女主内心独白。
全片完,接亨德尔萨拉班德舞曲结束。
第一次写短评,本想记录一下自己想的,写着写着就被划到影评了。
希望多多讨论。
本片的希腊神话、基督教文化等隐喻结合(如男主兄弟的角色)不影响这一篇帖子的论点。
我也认同这些。
伦理暗喻片。
以为是上帝的恩赐,其实只是外邦异族的意外入侵而已。
以为站在制高点,可以左右其它族群的情感,没想到被外族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真是极大的讽刺。
我想电影想反映应该就是人与自然的平衡共生,不需偏颇,不需不屑,毕竟万物有灵,有心的伤害总觉得充满了私心和强权,不可取。
男女主一起生活在一个农场畜牧着一群羊,修养工作就是开垦土地,养着羊。
一次他们在与给一只羊接生时,发现生出来的羊宝宝是羊头人身,于是女主就以为这是上天给予的礼物,把它抱了回去,当婴儿一样抚养。
男主一开始接受不了,但是在慢慢的生活里,他也开始慢慢的接受了这样的生活。
一次,在外闯荡的男主哥哥突然回来,打乱了他们的生活,首先是对羊宝宝满是质疑,但是当男主告诉他,他可以住下来,但是不要打乱他们的生活后,他也开始慢慢接受羊宝宝。
但是当他说出他看到女主枪杀羊宝宝的母亲时,女主毅然把和她暧昧不清的男主弟弟送走了。
但是就在她回来的时候,男主被一个羊头人身的怪物枪杀,并带走了羊宝宝……北欧的山区景色如梦如幻,万里如洗,纯洁安宁,真是一方养人的沃土,让人心向往之。
山坡上偶然灵魂的好多小墓碑,应该是男女主夭折的小孩吧,女主深情地祭拜,并要羊宝宝也祭拜一下,应该是个重要的地方,不难猜,虽然影片没有重点说。
女主野蛮地杀死母羊,我觉得有点不应该,换位思考就不会这么做,毕竟母羊也是护犊情深啊!
还有男主的哥哥本来要射杀羊宝宝的,后来为什么没有动手?
难道是羊宝宝太可爱了,下不了手,还是因为什么?
不过这个羊宝宝是做得蛮可爱的,好像一只是手,一只还是蹄子,虽然一句台词都没有,但是演得很可爱,真心不错。
刚看完确实有点讲不明白,然后看了下为数不多长评,不太理解也不认同。
但至少故事完整,画面精美,节奏感极好!
对于文艺片或艺术片来讲,通常都是走慢节奏,但是慢节奏其实尤其考验导演对于观众情绪的拿捏,要慢条斯理还要引人入胜,观众看着不会打呵欠走神,就像老师上课讲课一样,是真的不容易。
当然这部就确实做到了。
出来看片之前先看了下豆瓣评分,由上周刚出资源时的6.8,到了这周的5.8,有点吃惊,但并没打消我的兴趣,毕竟人家是送奥的电影,看完也还是认为佳作一篇。
整理了一气之后,我个人理解就是男女主经历丧子之痛后,女主在圣诞节得到了一份奇异的礼物——跨物种的羊崽,这个人与自然之间桥梁或结合物或既不属于人又不属于自然的nothing at all——它成为了原本感情破裂的夫妻之间重新燃起的希望,在夫妻眼里,家又恢复了生机,尽管怀里抱着的是一个不人不羊的孩子。
这孩子出生之前狗都不敢靠近,长相酷似山羊,也像潘神的迷宫里的牧神,但是对于牧神的描述通常看到的是“羊角、羊蹄、羊尾巴”,片中的羊崽和羊爸却是完全的羊头,人手人脚,并且羊崽还有一只人类的手,所以说我不觉得羊崽是跟牧神有关。
女主早年丧子,得到羊崽后非常喜爱,当下就疼惜的抱在怀中从羊棚带回了家,这也填补心中积压已久的母爱,而母爱本该无私,却在人性自私贪婪的诱导下为了将羊崽占为己有,开枪射杀了一直跑出来站在楼下叫唤想要自己的孩子回来身边羊妈妈。
这种错位极其讽刺。
也为后来这一家人遭遇不幸的因果报应买下了伏笔。
如果说该片确实有影射古希腊神话的影子,那我也觉得是神话故事中的复仇逻辑问题。
跟中国古代故事完全不一样的是,我们的故事通常是恶有恶报的,即谁种下恶因,便也会再次人身上得到恶果。
但古希腊神话中很多故事都神或人种下恶因,却是绕个弯来报复。
比如波塞冬qj了美杜莎,雅典娜却把美杜莎变成怪物;尼俄柏因为鄙视了勒托,勒托就让阿尔忒弥斯和阿波罗把她全家灭门,只剩她一个…到最后男主死了,留下女主一人抱着男主的尸体撕心裂肺痛哭之后情绪逐渐冷静,远远看向羊爸带着羊崽离开的那条路,目光再回到镜头时的眼神是极其冷静的,仿佛一切都没发生没存在过一样,羊崽本不属于她,却因为自己凌驾于羊这样的物种之上,而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杀了羊崽的母亲,也害死了挚爱,她没有往羊崽的方向追去,很可能一是因为她对羊崽从来都不是真正母爱,羊崽在她眼里跟个布偶公仔没区别,仅仅就是艾达的替代品,二是最后的眼神很可能是她看明白了这些因果,害死自己的丈夫的她就跟尼俄柏一样绝望,也不再有追求。
想讲下另外很讽刺的一段对比是,满怀爱意的女主杀羊妈,杀伐果断,毫不犹豫;而看起来玩世不恭的男主哥哥想杀羊崽,却最终没能下得了狠心。
人性的复杂多变在这里也刻画得有意思。
影片全员包括动物羊妈羊崽牧羊犬群羊群众演员…全员演技和镜头感好到炸裂,我在看的过程中真的不止几次的表扬动物们表演😂冲奥加油!
我很看好你!
也期待有大神们更棒更深层次的解读♥️
原文发布于公众号【与牛大力饮茶】,关注公众号,回复“北欧惊悚”获取资源 世界尽头的冷酷仙境是这样的地广人稀,方圆几里就一户人的冰岛。
清冷的山脉、湖泊。
在极昼下喂羊、放羊、剪羊毛、看山……不能更舒服。
但这些无法弥补农场主夫妻的丧女之痛。
这是2021年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获得原创奖的冰岛电影《羊崽》(台湾译名比电影本身更惊悚,《羊惧》。
脑补一下,“今晚我们一起去看《羊惧》好吗?
”)。
海报各种戏仿圣母像,与人物设定形成反讽
羊妈妈生了小羊羔,女人就把小羊羔抱走,当自己的婴儿抚育,还用死去女儿的名字叫她。
一开始丈夫也觉得不妥,但亲子之间的亲密感觉让他欲罢不能。
羊妈妈一次次在羊崽卧室的窗外叫喊,想找回自己的孩子。
女人妒忌且担心“孩子”再次被夺走,一枪崩了羊妈妈。
埋尸过后,若无其事地跟死者的孩子玩耍。
最后,丈夫也被男人形态的公羊以牙还牙。
这部片之所以被网友打低分,大概是因为他的叙事太过松散。
明明3分钟可以讲完的短片,偏偏拍了106分钟,讲了一个显而易见的主题:人对自然的巧取豪夺,终究会被自然报复。
外延到更宽泛的范围,剥削与被剥削、违反人伦等主题。
但本片的看点也在于,当暴力、虐杀在宁静如亘古之初的自然环境上演时,回响来得更为震撼。
羊圈之中, 弥漫着一种静默的气氛,母羊们全部屏住呼吸,等待着神的临幸。
母羊在窗外不停地等待呼喊,可是身为母亲,她不允许自己的孩子被母羊夺去,尽管母羊是小女孩的亲生母亲。
于是,她举起猎枪,杀掉了母羊。
也因此,埋下了复仇的种子。
这个故事似乎很难被常规所定义,只是射杀母羊的人类母亲被潘神复仇,失去了自己挚爱的丈夫。
这是有关母性的,现代与传统交织的演绎。
身为母亲,孩子的存在定义着她们的幸福,如果失去了孩子,她们的生命或许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Lamb曾是耶稣向上帝的献祭。
而在这个独特的文本中,Lamb变成了诠释母性意义的媒介。
她们无辜纯洁,却引发了关于母权的剥夺与神灵的复仇。
或许,没有什么是绝对的,只有爱恨情仇的天平左右摆荡,成就了许多或可玩味的故事。
整个片子用了一种蓝色的冷色调滤镜,拍出了那种冷清冷酷阴冷的感觉,就是说大自然不是人类的谁,就是那样存在的,我们互相存在,但是大自然不施舍你分毫。
我还很喜欢里面的固定镜头,比如刚开始的时候他们发现羊崽没了,那个镜头就只是固定在走廊尽头,拍摄着三个房间和楼梯,然后我们就看他们在那走来走去。
我也很喜欢整个片子安静的感觉,这种与商业电影的反常就会促使观众思考:这个不一样诶,为什么不一样诶?
要讲啥呢?
上次看这种安静的片子还是《Sun》& 《彼女》,但是那些剧情有高潮,有代入感,觉得是可能发生的事情。
可能也赖我再没看之前就知道剧的走向和结局,所以对我来说没有新意。
这个片子剧情非常平淡薄弱,完全没有情节高潮抓人的地方。
细细想来,就一个疑惑:这样都能拍电影么?
感觉电影不应该是这样,不应该就是讲述这么一个单薄的故事。
整个故事结构如果做一个30分钟的短片的话就感觉刚刚完美。
尽管100多分钟有点长,里面有些镜头是可以琢磨的。
比如很多的风景镜头,联想起导演的想法,这些镜头就是自然,联想起电影里选农民夫妻,可以说是代表大自然,并且通过这些镜头不断表明人类对比大自然的渺小,不断阐述着导演的思想:人类和大自然的关系以及我们尚未知道的超自然力量。
比如很多谜底不给我们展示,都是通过人物表情。
刚开始为什么抱了羊崽回去,我们不知道,直到看到羊崽穿了衣服,才发现哦原来是这样。
比如女主和哥哥的情况特殊,我们不知道,直到看到大家喝多了之后女主和哥哥的身体边际感减少了以及女主说羊崽是礼物,是新开始,我们才知道原来他们俩可能之前有过什么。
比如最后女主茫然的凝视,是女主的疑惑,也是导演想带给我们让我们思考的疑惑。
今天聊聊冰岛 / 瑞典 / 波兰电影《羊崽》。
片名Dýrið / Lamb (2021),别名羊惧(港) / 羊懼(台)。
《羊崽》由最知名的擅长制作独立文艺电影的A24电影公司制作,讲了一个奇异故事。
影片入选2021年第74届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并被冰岛提交作为2022年第94届奥某卡奖“最佳国际故事片”奖项,从而获得广泛关注。
《羊崽》成为冰岛电影史上票房最高的电影,仅在第一个周末就获得了超过百万美元的票房,在冰岛总票房达到267.6万美元。
在美国本土,《羊崽》和《007:无暇赴死》同期首映,也不落下风,成了美国影史上,观众最多的冰岛电影。
《羊崽》引人关注的地方不仅是小语种和获得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大奖提名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港版译名《羊惧》。
这个信、达、不雅的译名很好地传递了影片主要内容,“羊”有关具体元素,“惧”有关整体感受,但连起来却成了另一个意思。
这个译名甚至引起一些人的抵制,做到话题性满满。
皮图尔(Pétur)和玛利亚(Maria)是生活在冰岛农村的一对夫妻。
他们早年丧女,和一群牧羊、一条狗、一只猫相依为命。
某天,一只母羊产下一个半人半羊的孩子。
皮图尔和玛利亚将这个孩子带回自己家,当做自己的孩子抚养。
他们重新找回为生父母的快乐,却对逼近的危险一无所知。
夫妻俩亡女的名字叫艾达(Ada),捡到小羊人后,夫妻俩也给小羊人起名艾达。
被抢走孩子的母羊则表现出极大地不愿意,多次找上门来,想要要回自己的孩子。
玛利亚很强势地干掉了母羊,专心致志照顾小羊人。
与此同时,皮图尔的哥哥皮特前来借宿。
可以看出皮特以前和玛利亚有过十分亲密的关系,皮特看到弟弟家匪夷所思的事情后感到很诧异。
碍于没有话语权,皮特一番操作后悻悻离开。
玛利亚以为摆脱了母羊、皮特,获得了小羊人,可是没料到,属于她的失去环节才刚刚开始。
小羊人的生母是一只编号3115的母羊。
这里的3115指的是《耶利米》(Jeremiah)31:15部分。
31:15部分说的是,耶和华如此说,在拉玛听见号啕痛哭的声音,是拉结哭他儿女不肯受安慰,因为他们都不在了。
(Thus says the Lord: "A voice is heard in Ramah, lamentation and bitter weeping. Rachel is weeping for her children; she refuses to be comforted for her children, because they are no more.)这个指的正是玛利亚和母羊3115的情况,她们都失去了自己的女儿,玛利亚甚至失去了两次。
女主角玛利亚由劳米·拉佩斯(Noomi Rapace)扮演,她沉默中蕴含力量的气质就很适合这个角色。
本片也是她第一部说冰岛语的电影。
她小时候在冰岛生活,学会了冰岛语。
劳米·拉佩斯为了扮演好这个角色,专门在冰岛的一个农场呆了一段时间,甚至学会了帮助绵羊生产。
《羊崽》用一种极为缓慢的节奏,讲述了一个无尽索取被反噬的故事。
人类还是不要太贪心,即便自认为是高等生物,也不要对被奴役的生物无限索取。
表面看起来人类可以利用掌握的科技能力吊打地球上其他生物,奴役其他生物为自己服务。
而在人类认知所不及的地方,人类又处于绝对劣势。
或者换一个角度理解,人类在繁衍后代愈显颓势的情况下,外族生物强势入侵,产生了看似全新的杂交物种。
这就像一些低生育率又自诩人类文明之光的种族,他们渐渐丧失人口优势,却又不肯放弃既得利益,想要不断掠夺其他种族的后代为自己所用。
结果被外族教做人,重回一无所有的状态。
冰岛羊圈说因果,命里无时莫强求。
这里是硬核影迷集散地,欢迎关注公众号:妙看影视
1993年的春天,有两个都市传说在我们市小孩儿里流传,一个是关于狐狸精的,一个是关于羊精的。
狐狸精的传说倒不怎么吓人,说的只不过是北陵(清皇太极陵)后山的山洞里有一只修炼千年的狐狸精,穿着清朝娘娘的衣服,妖艳无方,但就是尾巴还没修炼回去。
狐狸精娘娘爱吃小孩,尤其爱吃生日里带8带9带5的小孩儿(可惜,我生日里8、9、5这三个数是全的)。
但对于狐狸精娘娘,我们小孩儿也不用害怕,一般来说,小女孩儿买条红裙子穿并避开北陵后山就行,于是我妈给我买了条红裙子并承诺绝对不带我去北陵公园玩才罢休。
尽管对狐狸精我们有应对之策,但对羊精我们却只能等死,现在我自己在办公室里,想起来这段身上还是起了鸡皮疙瘩。
这羊精传说是个羊头人身的怪兽,天一黑就喜欢在城市里的大街小巷游荡,只要看到手无缚鸡之力的小朋友,羊精不需要出手干掉,只需要冲小朋友的头吹一口妖气,小朋友的头就会掉下来,小朋友就死掉了。
这是我表姐给我讲的版本,吓惨我了,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当场把我吓哭,而且回家之后连续一周都睡不安稳,一到晚上就连哭带闹地抱着我妈不撒手,作到半夜就是不肯闭眼睛睡觉的那种。
当然,这些都市传说都不攻自破,至今未有任何官方报道说到沈阳有哪个小朋友被羊精吹掉了脑袋。
而且有意思的是,直到自媒体在国内兴起之后我才知道,其实93-95年这几年时间里,全国其他地方也都有类似的都市传说,比如成都僵尸事件、比如上海那个有龙纹的立交桥桥墩子、比如哈尔滨猫脸老太太事件等等,都发生在那个时间段,也不知道为什么。
(哈尔滨猫脸老太太这事儿还是我上大学本科时、我一哈尔滨的好朋友给我讲的。
那天我俩从北师大去五道口吃自助餐和关东煮,吃饱喝足坐331回北师大。
我俩找了个后面的座位,都挺开心的,然后她就想起来哈尔滨猫脸老太太事件,给我绘声绘色地讲了一边,据说当时还有学校通知家长每天来接?
这个我记不大清了,哈尔滨的同学可以留言。
不过大夏天的,她讲得太好了,把我吓得浑身发冷,死死地抓着她的胳膊,又想听又不敢听,搞得我后来好长时间不敢坐331,去清华找我高中同学玩都坐726,331来了也不坐。
不过这是后话啦,和今天选题没有关系。
)自从被我表姐讲的羊精事件吓到之后,我就一直觉得羊不是一种简单的生物,而是鉴于正派与邪恶之间。
后来长大之后我也仔细想过小时候为什么被羊精吓成那个样子而狐狸精则没有那么大的反应,结论大概是,抛却有对付狐狸精的化解之法以外,嗜血之羊这个形象其实太过超出我们对羊这种温顺、老实、只吃草不吃肉的形象的理解。
在大部分人的认知里,狐狸这种生物本身就是吃肉、狡诈和贪婪的,而且狐狸精魅惑人类的故事从古讲到今,我们已经很熟悉这种残忍的形象了,所以就算真狐狸精出现在我们周围我们也不会对他们抱有太高期望。
但羊精则不一样,羊本身就是一种乖顺的、为人类所用的动物,当它一成精、一嗜血,那则远远超过我们的预期,就像亲密朋友背叛我们一样——敌人则永远不能背叛我们,所以,羊精让小孩儿这种神经脆弱的生物崩溃也不是不可能的。
这么来看,把羊作为恐怖片的主角其实是个蛮不错的选择——一方面如果它们嗜血嗜杀了则会远超观众预期造成一种恐怖的效果,另外一方面,羊这个形象,尤其是削尖的瘦脸和头上的犄角真蛮像西方文化中的魔鬼撒旦的。
我其实也是被这两点吸引着看了《羊崽》这部恐怖片的。
《羊崽》这部恐怖片其实讲的故事倒蛮简单的,就是玛丽和英格瓦夫妻生活在冰岛人迹罕至的荒山牧场上,每天的工作就是放养犁地。
二人曾经有个孩子,但这孩子却因为我们所不知道的原因去世了,所以玛丽和英格瓦也一度沉浸在丧子之痛当中。
直到圣诞节过后的某天,他们羊圈中的羊生下了一个羊头人身的孩子,因为它有着人身,玛丽就把它当作自己的孩子来养,让她住进人类的房子里并把自己的爱全都给了这个羊头娃。
可羊头娃的亲妈母羊不干了,她每天跑到孩子床下叫唤,还趁玛丽和英格瓦不在家时把羊头娃带到野地里去。
后来玛丽忍无可忍、举枪把母羊杀掉了。
而这一幕则被因欠债来投奔他们的、英格瓦的哥哥彼得看到了。
彼得来自外面的世界,还曾经作为歌手录过MV,但欠了债就只能投奔弟弟弟媳。
当他看到羊头娃时,彼得认为这就是个动物,弟弟弟媳应该把她扔回到羊圈里去,可弟弟却告诉他,这是他们的希望,两口子有羊头娃的生活就是幸福。
彼得本想杀了羊头娃的,可后来却放弃了,并把羊头娃带去河里划船。
再后来,彼得想在英格瓦醉酒时和玛丽发生不正当男女关系,并以要向羊头娃告发玛丽杀害了它的母亲为要挟,但玛丽没从。
第二天玛丽开车送彼得离开,回家之后发现英格瓦和羊头娃都没在家——而此时,英格瓦却在野地里遇到了怪物羊头人身男(简称羊头男),羊头男一枪就干掉了英格瓦,带走了羊头娃。
而电影就在玛丽找到英格瓦的尸体后泪流满面结束了。
简而言之,这部电影讲得其实就是一个希望得到拯救但却因为这个希望最后引来了杀身之祸的反讽故事——和辛格的《撒旦在格雷》(Satan in Goray)的主题非常相似,只不过导致反讽的原因不同而已。
《撒旦在格雷》用的是17世纪犹太人对假弥赛亚的过度狂热来展现信仰的反面,即魔鬼的出现,而《羊崽》这部电影则是通过神与人的关系投射下的人与动物的关系去展现反讽的——当执掌着羊群生死大权的人类以为自己可以通过羊首人身的羊崽获得救赎时,他们其实早以因为之前的行动把自己打下地狱。
电影一开头就讲述了牧羊人男女需要被拯救的原因——他们的独生女儿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去世了,而丧女之痛则让二人的关系降到冰点,他们不仅需要一种外在力量去消除内心的痛楚,更是需要此种力量去拯救他们的婚姻。
转机果然出现了——圣诞节当天,一阵神秘的风刮过,羊圈里的一头母羊受孕,不久之后就生下了个羊首人身的羊崽。
这里显然是故意把羊崽的诞生和圣诞节联系在一起的,意在表现它其实是耶稣基督的化身——要知道,在《圣经》里,“上帝的羔羊”、“神的羔羊”也是耶稣基督的称号之一。
在夫妻双方这样悲催的情境下诞生的羊崽,显然是背负着电影为它安排的、拯救夫妻二人的使命来到人间的。
果不其然,羊崽的到来缓解了玛丽和英格瓦的丧女之痛,他们把羊崽当人类婴儿来养育,尽管这让它的生母、就是那只神秘受孕的母羊觉得异常难过。
所以,母羊每天都去羊崽摇篮的窗户下咩咩叫它,还在牧羊人不在家时把羊崽带出去。
母亲爱子之心虽然万物皆通,但玛丽就是罔顾这一事实,认为母羊的存在威胁到她作为羊崽母亲的地位而一枪嘣了它。
此时,牧羊人玛丽在这天高地广的牧场上对于羊群来说就是神一般的存在。
可惜,与《圣经》中无所不能的神相比,玛丽还只是一个平凡的人,真正无所不在的神让她枪杀母羊的画面被英格瓦的哥哥彼得看到、并以此作为要挟,要让玛丽和他发生不正当男女关系。
显然,在这个问题上,玛丽其实还是受制于此前杀羊的行为。
而且,如果她没有杀死母羊,彼得就失去了威胁她的理由,而她也不会一早就去把彼得送走、留下英格瓦和羊崽共同面对羊首人身男——正如前面所说,这里的羊首人身男其实已经是魔鬼的化身了。
也就是说,当人类认为自己可以像上帝掌控人类命运一样掌控动物的命运时,他们就已经招来了魔鬼、并把自己送进地狱了。
要知道,最后魔鬼枪杀英格瓦的画面,其实和玛丽枪杀母羊是一模一样的。
所以,我认为这部电影其实是通过一个宗教的框架讲述了一个反讽的故事,讽刺的是人类自以为像神一般掌控了自然万物但最终还是被自己所害的残忍与自大。
当然,除却羊崽对耶稣基督的象征,其实电影里还有很多情节具有宗教意味,比如玛丽和英格瓦在如诗如画的牧场里生活,除了动物就是他们二人,像极了亚当和夏娃在伊甸园里的日子。
而这种刻画其实也从侧面展现了牧羊人对羊群的绝对掌控,要知道,在《圣经·创世纪》里,上帝是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人,并把人放进伊甸园里让他为所有的动植物命名——这里,人其实是具有半神性的,而电影里人把这点半神性拿出来其实就可以掌控羊群了。
另外一个情节是彼得带着羊崽去划船——这点就有点施洗者约翰为耶稣基督施洗的意味了,因为之后羊崽也确乎通过墙上的画儿意识到自己与整日里与自己待在一起的人类不同,但彼得似乎也不能全然用施洗者约翰来解释,是个蛮奇怪的人物。
哎,谁知道呢,其实用羊来做恐怖电影的主角其实就已经赢了一半了——羊确实是一种恐怖的生物,当它开始嗜血时,那便是人类的末日。
一对夫妻,一个半羊半人的动物,在冰岛这个人烟稀少的荒原,引发了一个让人意想不到奇异之旅。
故事的发展让人惊讶,故事的结局更让人感叹不已。
究竟是什么原因才使得这对离群的夫妻接受这个半羊半人的生物,这还得从刚开始说起。
《羊崽》作为一部北欧小众电影,本篇主要讲述了一对远离人群居住在荒原上的夫妻,他们靠着养羊生活着,两个人之前有一个孩子,但是因为一些原因而失去。
因此,两个人的生活看似非常的充实,实际上却显得很乏味。
于是,两个人的热情全部倾注在农场,而这些羊就成了他们唯一的情感寄托。
有一天,一只母羊诞下了一只幼崽,这个幼崽有着羊的脑袋和人的身体,女人顿时觉得这是上天赐予自己的财富,于是,她夺走了幼崽,并将它当作自己的孩子一般抚养。
男人一开始是不接受的,但拗不过女人且天长日久之后便也是接纳了这个“孩子”。
男人的哥哥来到了这个地方,他一开始也是无法容忍这个“孩子”,甚至一度想要杀掉这个孩子,但后来还是慢慢接受,直至离开。
正当哥哥离开后,这个宁静的地方却被彻底的破坏掉了。
《羊崽》用一种寓言的方式来解释了好几个问题,每个人从不同的方面去看,都会看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本片不限于一种思路,开放性的去看才是正解。
首先我们带入女人的视角,这是母爱,这是自私的掠夺。
我们可以从女人与男人关于过去的对话可看出,男人与女人之前是有一个孩子的,但是因为种种原因,孩子没了,女人一直耿耿于怀。
这个时候,羊崽的出现,女人顿觉这是上天的恩赐,自己失去的孩子以一种别样的形式出现在自己面前。
因此,她觉得展示自己的母爱是唯一应对这种福利的好方式。
她开始了。
女人对于孩子并不仅仅是一种接纳,更是一种掠夺,因为孩子是母羊诞下的,却被女人用近乎掠夺的方式夺走,母羊多次来到女人窗前想要要回自己的幼崽,然而女人却残忍的杀害了母羊,从而达到了将羊崽据为己有的目的。
这里与之对应的是掠夺,这种掠夺上天的恩赐的行为也是本片最后女人失去了男人以及羊崽的开端。
女人除了掠夺之外,还有对于过去的耿耿于怀,沉溺于过去的人永远不会拥有未来,这一点在片中展现为当男人提到时空穿越的时候,女人想要回去,而男人则是畅想未来。
可想而知,过去对于女人产生了怎样大的阴影,而沉溺于过去无法自拔的女人自然无法正确的面对现在所拥有的。
因此,当上天降临了一个羊孩子,女人则认为这是上天对于自己沉溺于过去的褒奖,最终,沉迷其中无法自拔而酿成惨剧。
沉溺于过去的人无法拥有未来,因此,女人失去了羊孩,失去了男人。
换个角度来看,男人的角度是接受,而且是一种正常逻辑无法理喻的接受。
男人的哥哥来到这个农场时候的态度才是正常人的态度。
而男人一开始也是这种态度,但由于女人的态度非常暧昧,男人也只能顺从。
一味的听从女人的态度之后,男人丢掉了自己。
对于羊崽的接纳充分说明了男人默认了自己的孩子不属于自己这个事实。
而哥哥的出现以及后来的提醒,男人的回答却是,你不需要管我的事情。
男人因为这个态度最终葬送了自己的性命,当女人将哥哥送走的时候,男人再一次感受到了背叛,而这一次的惩罚则是潘神开枪杀死了男人。
而潘神的形象可以是这个羊崽的真正主人,也可以是男人心中的心魔。
当看到自己喜欢的女人再一次背叛了自己(即使这可能是一种想象),然而自己却依旧是要收拾情敌的烂摊子(哥哥留下的拖拉机),这种压抑和打击之下,男人应有的情绪爆发了,最终,开枪自杀。
而哥哥可以作为男人跟女人各自代表的形象的分水岭。
哥哥一开始代表着理智,因为他看到这并不是一个孩子,而是畜生。
然而拗不过自己的弟弟以及自己的情人,哥哥最终还是接受了这个羊孩的存在,后来的哥哥以此为要挟想要跟女人发生关系,然而却被关了一夜。
他带着期许到来,然后带着失望离开,仿佛这一切可以置身事外。
事实上,除了他之外,所有的人都陷入到了自己的彀中。
这部奇幻电影的解读可以多方面进行,这就是本片的魅力,不论你是从哪一个方面解读这部电影,总是能找到一个可以自圆其说的答案。
而羊在西方世界的指向是非常邪恶的。
羊孩的诞生源于一阵风吹过,而这股风之所以能在农场留下痕迹,还是要依赖居住在这里的两个人各自的心魔。
当他们被自己的性格以及经历所困,自然只会得到一种让自己无法接受的伤痛。
结合男人跟女人之前的枯燥的生活可知,封闭环境下,人的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爆发起来的后果确实很严重。
……你好,再见
羊崽(Dýrið,2021)自译预告片_腾讯视频 A24 发行
FESTIVAL DE CANNESUN CERTAIN REGARD2021 OFFICIAL SELECTION戛纳电影节一种 关注 单元2021年 入 选(并获原创奖)康城影展一種 關注單元2021年入 選(並獲原創獎)She's not used to strangers.她有 点 怕 见 陌生人佢有 啲 怕見生保 What is this?什么 情况 这个咩嘢事啊今次Happiness...高兴開心THIS FALL今 秋呢個秋天Go away!滚 开躝屍 趌路It's not a child.它 不是个 小孩佢 唔係 個人仔It's an animal.是 头 畜牲係 隻 畜牲劳米·拉佩斯 主演Noomi Rapace 主演MOTHER.NATURE.反璞 归真返樸 歸真LAMB羊崽羊懼COMING SOON ¹来了在路上 ²嚟 緊 ³ ¹ 预告片自带的英文字幕。
² 依照“西亚图双语同步思维”规则英译中,专有名词除外。
³ 三語同步思維之粵語翻譯。
羊懼(Dýrið,2021)自譯預告片_腾讯视频本片《羊崽》(Dýrið,2021)将代表冰岛角逐明年(2022)奥斯卡最佳国际影片。
竞争对手已知的有:中国台湾《瀑布》(2021)韩国《摩加迪沙》(모가디슈,2021)日本《驾驶我的车》(ドライブ・マイ・カー,2021)法国《钛》(Titane,2021)芬兰《六号车厢》(Hytti nro 6,2021)墨西哥《火之夜》(Noche de Fuego,2021)加拿大《醉鸟》(Les oiseaux ivres,2021)巴西《私人荒漠》(Deserto particular,2021)奥地利《伟大的自由》(Große Freiheit,2021)德国《我是你的人》(Ich bin dein Mensch,2021)
羊惧,又臭又长
冰岛真的漂亮,完
故事不复杂,人物很少,节奏缓慢,但气氛一直很凝重,甚而紧张,充满悬疑感。从丧子夫妇的意外之喜,到羊妈妈的紧逼,丈夫兄弟的介入,故事有了血腥的味道,影片逐渐进入高潮。影片的结局意外,却又戛然而止。
太牛了,把出轨拍成了这个样子。
Cannes2021 一种关注 到今天为止第一部愿意给出五星,荒诞的寓言,荒诞的笑点,哲学的拷问,前卫的风格,就是 实在是 太 慢 了…
节奏缓慢,好看
北欧电影没有配乐不用出声儿就已经是惊悚片儿了,再弄两只直立行走的羊,我天,瞬间变喜剧片儿了
这种电影真挺没意思的
故事非常简单,一个短篇小说的体量,硬是撑出一部长片。电影学院毕业作品可以考虑这个剧本。上一次看到同样的画面质感还是万玛才旦的气球。美术太好啦,当然少不了冰岛自然风光加持。
如果是作为人类和大自然的隐喻好像还有点意思,就是结束的好突然。
无聊,故弄玄虚,琢磨半天这是讲上帝的羔羊?潘神的淫欲?宠物、工作动物、牲畜的等级和权益?素食主义者替动物表达复仇?结果是抢小孩归化,结果归化失败反被灭的事
①大部分时间很喜欢:广袤牧场,寡言夫妻、羊崽诞生、弟弟乱入……看似宁静的叙事背后,暧昧不安的气息时隐时现;②悲剧无可救药地发生了,施暴者是怪兽复仇公羊——私以为这是整部影片最大的败笔,当所有「出人意料」铺陈开来之后,观众需要一个「情理之中」的解释,这个解释,创作者有很多方法去实现,出现「神迹」是其中最拙劣和和最偷懒的一个,我期待中的更高级的结尾没有出现;③羊崽的形象足以乱真,音乐与音效的结合很棒,海报设计上乘,影片风格是我喜欢的北欧特色……这些都为影片加分不少。三星半。
m21275:第一幕前面故弄玄虚,半小时后才看到小孩的小腿。第二幕节奏慢有些无聊。第三幕有点意思,上天给的并非礼物,因果为惩罚。最后竟然戛然而止,差一口气!(想起《解体概要》的封面)
A24我无脑打五星,那么我为什么打四星,因为我这次不能无脑。
分有点过低了吧~欲望使人类生下的潘神之子,这禁欲与纵欲的拿捏,太冰岛了。
所有的细节几乎都细思极恐。影片可不仅仅是披着神话(怪物)的外衣,同时还有宗教隐喻。整部影片节奏缓慢,放在空旷而又美丽的背景环境之中,正好可以随着剧情一点点释放那种由弱到强的压抑感。
就这种片我竟然能看完!!
【3.0】为了获得羊崽的抚养权,女主角击毙了羊崽的生母。抛开人对大自然得寸进尺毫无感激的索取的批判,倘若把羊看作是不同人种或社群的比喻,影片亦可视为一部蕴含了种族/社群仇恨的社会寓言。这个剧本的优势即在于,极简、留白解放了情节的释义。但不管是从何种角度阐释,羊崽的“羊头人身”都毫无疑问是影片的最大败笔,只有以羊崽的“正常”为前提,这出寓言才能完美地写就。
做作,为何怎,隐喻又如何
关于母性与人性、自然与人类的寓言故事,冷色调、慢节奏、灰暗、阴冷、极度荒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