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就當俾我呃埋最后一次我十九歲落o黎,住喺你屋企喺呢個天臺揾到我第一桶金做過幾十行,走過水貨,賣過私煙我發過達,撲過街為咗生意,我結婚離婚我最風光嗰陣,日日同上面啲高官飲飲食食、稱兄道弟鄧伯伯死嗰陣,我仲僈到車邊去人民大會堂鞠過躬添最當氹嗰阵,喺秦城監獄坐足六十六日做人嘅野,發場夢嘅啫,唔使咁清醒
一方面,在通常的生活里,所有的他在,似乎对于我在,都构成为异在;另一方面,又总是充满兴趣地注视各种各样的人陷溺在各式样的人生里。
阿金就是这样一个被我注视,并且珍视的一个人。
他的职业,不能拒绝不能选择造访者。
这点是我深深恐惧并且极想知晓的,人究竟是一种怎样的生物,人的底线在哪里。
1Q84里面青豆专好看似优雅的秃顶男人,而秃顶令我身心不自禁地厌恶,那一刻,我就忍不住好奇,另外的人对人本身构成的吸引和排拒,区别在哪里?
嘻嘻哈哈看上去乐天大条的阿金,接触的人显系广谱。
让我警惕地意识到,其他人仍然是异在的是沙士袭港的那一幕,洗完澡的客人被保鲜膜层层包裹(当然只是电影的表达与视觉冲击)……纳粹在挥起屠刀的那一刻,对于异族,身体上是调动了所有的厌恶的吧?
沙士、种族主义不过是调动了对自己之外的他在的厌恶,那么,这种情感本来就在每个人的身体里吗?
有些专家会循循善诱的教人面对穷凶极恶的罪犯,说,底线就是,无论如何,那是一个人。
可是一个人的底线又在哪里?
善与恶,底线在哪里?
阿金如何接客?
阿金信奉“人善天不欺”。
所以,家人都排拒的医生,他会给他煲汤为他遮雨听他纾解压力。
最难得的是,总是欺骗利用阿金善良的表哥,阿金始终会选择相信,哪怕是无缘由的“结婚”。
人活着,总得有信!
表哥就是阿金的“信”。
从学生到鱼蛋妹,最后到按摩女,舞小姐,金鸡,如鱼在辙,阿金被抛进社会。
生活里辛酸是常滋味。
可是,艰难时世中阿金最常见的面容是笑着,他总是懂得念好。
电影最后港督的美丽蓝图也是跟这种心态遥遥呼应的吧。
所以,我看见阿金的笑脸如同看见真佛。
接客的阿金肮脏吗?
卑微吗?
摒弃了对他人厌恶之心的阿金,无偿接纳生活不堪其实也无甚恶意的表哥的阿金,在爱悦中保育了自我的良善与真心。
爱悦与接客,其实是怎样巨大的冲突。
无需经由马斯洛娃式堕落的救赎,阿金已经自我救赎。
妙不可言。
看《金鸡》,看阿金,看见要妙之处。
那首《when a child is born》也是妙不可言的救赎之路。
不知道说清楚没有。
常常怨怒生活不堪的我,修行之路真的很长。
前几日看完了金鸡三,终于调整好时间和心情来看金鸡二了,果然不出所料,收获满满。
最令我感动的是香港人爱钱,在爱钱之下,是细腻的心灵与爱。
在这部电影里,一直延续的对于金钱的崇拜和追求,金钱一直是作为一个工具的,金钱一直未成为生活或者生命的目的。
这也是金鸡三里想表达的。
金鸡二大概讲了这几个故事,妓女阿金遇到老相好,老相好生意失败准备卖掉店铺,阿金为之所动说可以借钱给他周转,这个老相好就说让阿金做自己饭店的入股老板娘。
阿金听到老板娘这三个词的时候,心深深感动,因为阿金一直想找一个自己喜欢的人嫁了。
阿金太渴望结婚了,她打心底里想被爱,想被承认,想被丈夫叫做“妻子”。
这个梦她做了几十年了。
结果第二天这个老相好暴毙而亡,留下饭店,阿金就管理起了饭店。
同时,阿金的住所一直是自己从事性工作的地方,她的家门口一直贴着销魂的广告标语。
也就是说阿金在接手饭店之后就有两份工作了,一份是自己一直以来的性工作,另一个是管理饭店。
这个时候,恰逢非典灾情在香港爆发,这时电影穿插的讲了两个非常动人的故事。
一个是神经病嫖客的故事,另一个是非典抗灾男医生的故事。
故事一是阿金遇到了一个嫖客,这个嫖客有一个怪癖,就是一定要女人身上有毛。
但是在当时非典肆虐的香港,人们由于恐惧都把身上的体毛都剃光了,阿金也是这样,所以那个嫖客一直未能如愿。
我看的时候以为这个只是这个嫖客的怪癖,随着剧情的发展,我发现原来这个嫖客之所以有这个情结是由于自己对于自己妻子的爱。
在嫖客被阿金不小心推到头部时的回忆来看,这个嫖客曾经的妻子似乎是迫于生计准备出去做妓女,作为丈夫的他苦苦劝妻子要好好过日子,但是妻子还是想走,就用手推开了他,推的方式正好像是阿金这次无意推到的一样,在推之后他晕倒了,醒来之后发现自己鼻子上留下了妻子的一根毛发,应该是妻子的头发吧。
我以为这个嫖客的故事就进行到这里了呢,想不到后边还有更深入更有情怀的展开。
另外我在这里再谈一下这个嫖客在于阿金做爱时,由于非典的原因,嫖客被阿金用塑料隔离薄膜包住身体,我觉得这一幕是非常有意义的,凸显了香港人在灾情困难之下,依旧可以苦中作乐的那种精神。
性,本身并不是低贱和下流的。
合法合理合情的性行为,是人类作为自由人的权利,是上天赐予人的快乐,即使是天灾疫情,这个快乐也并没有被停止追求。
接着说这个精神病嫖客的故事,其实大家在最开始并不知道这个嫖客有精神病,我们猜到的顶多就是执着的怪癖,一开始还以为是性怪癖,后来发现这个怪癖与性还不一定有关系,其实就是一个心理情结,与性快感无关。
在阿金知道这个嫖客的爱毛情结是由于对于妻子的想念之后,阿金受到非典时期电视里播放的各地免费送药送粥送口罩的行为的影响,就在自己的饭店里搞了一个“妓女拿一根毛换一碗汤”的活动,想通过这个活动,将妓女吸引过来,说不定就可以帮那个嫖客找到自己失散的妻子。
想不到最后真的找到了这个嫖客的妻子了,本来以为故事就这样了,但是,这个妻子说,这个嫖客是自己一直以来爱着并照顾着的丈夫,丈夫自那次争吵之后就变成精神病了,不认识自己了,她把他送到精神疗养院很多次,他都偷偷跑出来,跑出来后就又四处找她。
但是,即使找到她了,他也不认识她了。
然后又被送进精神病院,然后又出来找妻子。。。
写到这里,我心里痛苦的不行了,好的故事就是简单而这样耐人寻味。
男人自己的妻子做妓女,对自己打击很大,心里一直记着最后妻子留下的毛发,成为生活的心结,从此变成精神病,再不认识妻子(我觉得是因为逃避自己妻子是妓女),但是,却一直四处寻找自己心里记忆的妻子(还没有做妓女的),而妻子也不离不弃,一直也找他照顾他。
但是,他不认识她啊。
只有在他睡着的时候,她用手轻轻抚摸他的侧脸,他可以安然接受。
唉,这是一种这样深刻的爱啊。
刚才说过,在饭店的非典的背景下其实有两个故事,嫖客的故事已经讲完,另一个故事是抗非典医生的故事,这个故事讲得很小心也很用心。
身为妓女同时又是饭店老板娘的阿金,在饭店里遇到一个戴口罩来买食物的医生,饭店里的员工以及顾客一听说这个人是抗非典的医生就都避而远之,怕被传染。
但是大家都知道,医生应该被尊重。
而事实上大家为了保命,就冷血的对待抗非典的医生,而恰恰是妓女阿金,竭尽全力的支持这个医生,她甚至专门为这个医生准备下一日的免费例汤。
我想,恐怕这个医生也确实是找不到其他可以接纳自己的地方吃饭了,阿金这个饭店可能是唯一一个自己可以感受到温暖的地方。
结果有一次,这个医生在阿金准备锁门打烊的时候来了,阿金赶紧询问要吃什么,她可以现做。
结果医生说这次不想吃饭,就想平复一下心情,医生坐到店里,阿金为其按了一下肩膀说了几句辛苦的话,然后医生立马泣不成声。
我想,这个医生在这样敏感严峻的时刻从事抗非典一线工作,他一方面要履行医生的天职,要履行工作者的责任,要目睹一个个非典患者死去,目睹患者绝望和患者家属死别;同时这个医生还要忍受社会对其的隔离与冷血,可能这个医生连自己的家都不能回,自己的朋友都不愿意见自己。
总之,这个医生在阿金的饭店哭了,这是这个世界上唯一一个温暖的角落。
结果最后非典结束,电视上正好报道这个医生在最后殉职了,阿金对着电视上这个医生的遗像泪目。
非典结束后,阿金再次遇到自己的表哥,阿金看到表哥第一眼是爱惜,第二眼是不信任。
表哥说这次回来是想和阿金做大生意,阿金疑惑着继续不信任。
然后电影进入回忆的故事里,这一段是阿金对于表哥的回忆,在回忆里,表哥是一个热爱奋斗,心态良好,天资一般,时运不济的唯利是图的人,但是表哥很关爱阿金。
而且这个关爱,至少使得阿金产生了对于表哥的深深的爱。
这种爱非常深,其实一直以来,阿金最希望表哥可以娶自己。
而且在回忆的故事里,阿金与表哥从两小无猜到各自长大出去工作,这中间经历了种种故事,这些故事都是表哥如何关爱或者说是爱阿金的。
这里面还有一个事情值得一提,就是表哥一直支持阿金做任何事情,即使是阿金去做舞女甚至是妓女,表哥都在一旁真心支持;表哥一直未认为阿金的妓女工作是与社会上其他类型工作有任何高低贵贱区别的。
同时在关于表哥的故事里,表哥一直是一种唯利是图的不讲情义的市侩小人形象出现,这与最后一幕表哥的真情无私作为形成巨大对比。
后来表哥和阿金发生关系后,阿金怀孕了,阿金爱表哥所以不想失去孩子,就想方设法将孩子送给一个华侨,在孩子将出生时,阿金偶遇表哥,在这次离别之际,阿金提醒表哥与自己肚子里的孩子郑重告别,表哥稀里糊涂的告别离开,阿金却偷偷哭了,心想着这父子就这样可能永生不会相遇了。
阿金其实一直表示是爱着表哥的,但是表哥却一再唯利是图伤阿金的心,又一直四处漂泊没有和阿金在一起,导致阿金怕受伤不敢信任表哥。
现在我们从回忆中回到现实,这次表哥找阿金是想做大生意,阿金本能的逃避不相信。
但是,当表哥说出这个生意的时候,阿金本能的零迟疑的答应了。
原来这个生意就是要阿金答应与表哥结婚。
阿金等这天等了二十多年了,终于,这一刻毫无征兆的从天而降。
答应结婚时的那一晚,阿金安睡了,那应该是阿金有生以来睡的最开心安稳的一晚。
但是,早上起来后阿金在房间里却找不到表哥了,心里虽然很失望,但是又假装不在意的去承认这次肯定又是表哥出于某种目的骗自己了。
结果阿金出门时,发现自己门口贴的招嫖的广告标语被表哥改为“已经结婚,不再接客”,我想,这个举动应该是天下所有妓女都希望自己爱的人做的事情吧。
阿金那一刻是惊喜甜蜜并晕眩的。
然后阿金到自己饭店时,发现所有人都叫自己冯太太,表哥是姓冯,大家都向阿金道喜,原来表哥已经告知所有人自己娶了阿金。
阿金再次喜不自胜。
回到家里后表哥又再次向阿金正式求婚,阿金答应后,做结婚登记的人立刻到了,双方做完登记后,阿金与表哥正式结为夫妇。
在阿金还没有从结婚的喜悦中回过神来时,表哥又说要分钱给阿金,让阿金签一个名字,阿金现在抱着信任表哥的心理就签了那个文件。
然而,随后,警察却到家了,把表哥带走了,表哥离别时对阿金说刚才那个是离婚文件,他们两个现在已经离婚了。
阿金再次还没有反应过来时,表哥就被警察带走了。
阿金准备筹款为表哥打官司,在取款机上计算多少钱时,本来应该只有几万块钱的账户里,却突然有了900多万元的存款。
随后阿金接到电话让其赶到海关边境,阿金去边境送别表哥,表哥说那些钱是送给阿金的。
然后阿金告诉表哥其儿子的事情,表哥大哭,说阿金才是最大的骗子。
阿金在此时问了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问表哥为什么要把钱给她,表哥想了一下,说阿金是这个世界上自己唯一的亲人了。
其实阿金听到这句话时应该是非常失望的,她多么希望表哥说是因为自己喜欢阿金。
随后表哥被带走,在离阿金很远之后,表哥回头大声喊“我爱你”,可是阿金应该听不到了,但是,也可能阿金听到了,因为下一个镜头里阿金大哭。
故事就这样结束了。
其实在开头、中部以及结尾还有一个故事,你就是2046时有一个人要服用删除记忆药丸,阿金讲了这个电影里的这些故事来感动他不要删除自己的记忆,故事讲完后,阿金发现这个人竟然是自己的孙子。
因为自己曾经找到那个表哥的儿子并把一个劳力士手表送给儿子。
现在这个年轻人手上的就是那个劳力士手表。
当这个年轻人听完阿金的故事后心态转好要分别的时候,他询问阿金的名字,阿金说自己姓“奶”名“奶”,结果年轻人就叫阿金奶奶。
阿金再次感动泪奔。
随后故事就结束了。
在这个电影里,讲了饭店、非典、精神病嫖客、抗非典医生、表哥、以及妓女阿金自己的故事。
这些故事里所想表达的是香港底层市民的博爱与包容,以及一些低微的小人物所秉持的善良的人性光辉。
甚至于,在电影中, 你会感觉到阿金像是圣母一样,一言一行散发爱的光芒。
这部电影在情节上设计的也非常紧凑巧妙,人物的形象都生动鲜亮。
我觉得,这个电影想努力挖掘出每一个人物背后的值得被铭记的故事,这些故事真的很感人,也很美。
感谢导演,感谢吴君如,感谢。
吴君如是一名很优秀的演员,努力演好每一个角色,即使都是些可能一般女演员不愿意演的“丑角”,但这是她的工作,凭着刻苦与坚持,她走上了属于自己的路,在《金鸡》中的出色表演,赢得了2003年度台湾金马奖最佳女主角的奖项。
非典时期的香港,典型的香港生活。
和大部分香港职业人一样,阿金勤奋敬业,积极乐观、豁达进取,只是她的职业身份是“鸡”,有一则影评说的好:如果阿金的职业是个医生或者厨子,那这部电影就可以叫做《大长金》。
职业无贵贱,这完全也可以算做是一部励志影片。
如同欣赏吴君如一样,对阿金这个角色,唯有欣赏,谁看完后要说同情阿金,我肯定他是个伪君子,同情意味着不平等,只有自认为高人一等时才有脸说同情。
影片结尾那句话真是很温暧:珍惜今天,因为它是明天美好的回忆。
第二部里面黄秋生的出现很让人惊喜,不愧是修炼到家了。
张学友的演技也是堪称优秀,居然可以演出这样的人物来。
情节和第一部有交集,很好得解释了一些细节。
尤其是因为张学友而怀孕那些片段。
黎明的医生真的让我很动容,先是抑止不住的哭泣,后是电视屏幕上大大的遗像。
从来没有真切感觉到SARS对港人的威胁和影响,真的很为坚强的港人感动。
刘德华的特首作了八任了,有意思,不过他的公众形象倒的确很不错。
汇率1:7真的好解气,而且是美国主动要求的哦,好像美国总统是汤姆××斯?
没听清楚,哈哈。
还有香港三星身份证,有创意啊。
张学友、刘德华、黎明。
吴君如、李心洁、田蕊妮。
黄秋生、郑中基、杜文泽。
多么强大的阵容。
黄秋生的半咸不淡真的很搞笑!
郑中基的保鲜膜造型实在非常像兵马俑,而且他的指甲不知道为什么怎么会捆满黑边.......好久没见过有头发的张卫建了,感觉他还是有头发帅点呢~没想到黎明竟然也在里面,比较无语.....不过,郑中基配吴君如会不会差得远了点呢?
竟然还有李心洁,这部片子真混乱地说.....张学友的菜渣造型也十分雷人。
结局有那么一点yy的意思,当1港元对7.8美元......“珍惜今日,因为它就是明天的美好回忆。
”
一生何求,其实一生都离不开一个情字。
努力的阿金遇到了几段不算完美的感情,学会爱人,也学会被别人爱;会被骗,可是心肝情愿。
上一部励志,这一部励情,天衣无缝的两集,可似乎不那么有水准。
本来就是小人物的喜怒哀乐,哪来那么多大喜大悲,大起大落,这就是我们的生活,甚至连我们生活都不如的生活。
阿金仍然热爱生活,似乎她学会了控制自己的感情,想告诉学友哥,可是做不到,当时她看到了一个没有责任感、自私自利的男人,等到学友哥再次回来要求结婚的时候,阿金虽然觉得唐突,可仍觉得心喜,结果被骗的还是她,不知道学友哥到底怎么想,是洗钱还是真的良心发现,可直到知道他们有一个儿子后,他的那句我爱你似乎来的太突然,虽然阿金哭得稀里糊涂,虽然我也有那么一些些感动,可我还是觉得很假,是因为儿子而良心发现的吗,可能也许吧!
期待君如姐更多的作品,我喜欢这个女人了,你很美,真的!
多了泪水与遗憾,同样地,以港式的嬉笑和一点无里头折射了香港自03年以来的血泪史。
也许把阿金比作阿信有点突兀,但不可否认这两者身上却始终有着在逆境中乐观、自强的精神。
当然,阿金比较“搞野”,阿信正经一点;但是,“搞野”不正是一个人笑对逆境的另一面么?
2的另一个亮点是八十年代的金曲,每一首都听出耳油,并且勾起我小时候和大人们看香港电视的回忆——那时候,剧情什么的都看不懂,唯有那一首首经典片头片尾曲,居然还能让我琅琅上口......
电影故事主要设定在2003年SARS肆虐香港的大环境下,描述啊金遇到的三个有情的香港男人,其中一个选择烧炭自杀,也要替别人戴好防毒面具的茶餐厅老板,一个因为爱得痴狂四处找寻老婆的神经病人,还有一个有家归不得,因疫情遭遇家庭变故的前线医生。
三个香港男人,三个不同的角度去描述香港男人的责任、担当及为爱痴狂的态度。
到了第四个男人——大陆表哥冯仁坤,设定上就不那么善意和客气了。
(希望这只是我恶意的揣测),首先,名字就有些嘲讽的味道在里头,冯仁坤,粤语方言里便是逢人便欺骗的意思,当然这名字与剧中大陆表哥的形象是极其吻合的,冯仁坤经常利用亲戚一场挂在嘴边找啊金便宜,处处从金钱出发,只考虑自己从不考虑别人,为了钱可以留妻弃子(继续生了再卖),拜金、无情、自私的自称“啊灿”的大陆人。
在这段误打误撞的相处中,年轻的啊金为大陆表哥动了情,正所谓妹有情,哥无意,金钱至上的冯仁坤为了做生意返大陆,为了做生意和有背景的女人结婚,而啊金为了他怀了孕、生了娃、最后还把娃送了人。
这段青春的经历无疑令啊金伤得最痛,而最想淡忘。
就算十年之后与啊金的重逢、结婚,都只是一盘生意。
(我作为一个大陆人,对剧中大陆表哥的形象嗤之以鼻,却又无可奈何) 通过三个香港男人的担当、责任和有情,和大陆表哥的欺骗、拜金与无情之间的强烈对比,用啊金这四段遭遇传递出人的一生有忧有喜,当中总有开心和不幸的经历,过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属于自己的人生,从而教会人珍惜当下,因为最终善忘的香港人只会将最美好的留在回忆里,啊金也一样(毕竟与大陆表哥冯仁坤之间的伤心故事,她用不到一泡尿的时间就要忘记了),留在记忆中最美好的香港,停留在有那三个有情的香港男人的年代,是有情的2003年的香港。
对于金鸡2这部影片,真的很难忘,也有很多感慨想说,不知道此时此刻能不能尽自己最大的力将这些情感都能分享出来。
1.神一样的配乐影片很大的亮点之一在于:神配乐。
每一次音乐响起的时候,都让周围的环境得到了很好的渲染。
无论是分分钟需要你,还是爱是永恒等等,这都是我们从小就听到大的经典老歌。
而且剧情的设计与音乐很好地融为一体,给影片大大加了分!
2.搞笑和无厘头吴君如和郑中基绝对是本片搞笑得最大亮点。
郑中基那带有口音的粤语,真的逗得我几次笑喷。
还有把整个身体都包的像个外星人,什么鸡啊毛啊的无下限粤式搞笑话。
3.香港的历史回顾与感情本片大篇幅叙述了非典期间所发生的事情。
从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嫖妓都要到处消毒啊,包装啊等等;黎明像买个饭也被人拒之门外啊等等,整个香港当时就是如此之乱。
中间还不时穿插一些历史新闻和特首消息,能够让大家对事情的真相有一个更深刻的理解。
同时,也为整部影片的爱港氛围打下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4.亲情与感情方面影片用了45分钟来叙说吴君如与张学友过往的事。
一开始我觉得这很扯,不仅没有什么搞笑之处,而且跟影片的前半段感觉格格不入。
可是,当我看到最后的时候,这种感觉便完全消除了。
前半段有搞笑,有非典引来的恐慌。
后半段有一段表妹与表哥缠绵悱恻的暧昧关系。
虽然表哥一直都很坏,都很坑!
可他最后的一个举止,又让大家对这人的评价其实没有那么差了。
在这样的铺垫下,引入影片的结尾,从个人感情升华到整个香港的感情,让这部影片的主题很好地凸显了出来。
这是一部非常经典的港式笑片。
但跟传统的港式笑片不同,这部影片除了搞笑之外,还有很多感人之处,也向大家传递了香港人团结在一起的力量,这才是我觉得其最成功之处!
说实话真没有第一部好,该是部圈钱的片子。人世间的事,就当是场梦。
比起 第一部 这个 差太远了! 不过 插曲 做得不错 呢~
前半段的夸张与无厘头强调了电影的喜剧性,却削弱了那种俗世生活百态感,简单来说郑中基那条莫名其妙的线太长了,张学友那段是最好的,歌神演的也很棒。《爱是永恒》做BGM简直就是在犯规。
怎么突然变剧情片了,为什么分还挺高的。
比第一集有差距。
"对抗命运,但我永不怕捱,过去现在,难题迎刃解..." 阿金...我撑你
1//第一部说,“努力一定揾到食”。第2部说,“人善天不欺”。2//特首从董建华变刘德华。那些关于未来的展望,在2020年看来,却突然变得那么遥远。3//电影里阿金说,香港人有一个优点——健忘,希望所有的痛苦都可以被健忘。“珍惜今日,因为它就是明天的美好回忆”。有记忆,总之是件好事。4//电影里面提到了抗击非典而去世的周文光医生,今年的新年也是在新冠疫情中度过的。我不禁在想,为什么现在我们拍不出这种有温度而亲切的作品了,仿佛一切都必须苦大仇深。
除了过多“香港人”指代和历史资料,金如的个人经历还是感人的,口罩医生表哥,cast杜汶泽那个有点弱,华仔有点腻两部都有他。电影能在多少程度上被定义为 戏剧化和夸张呢
珍惜今日,因为它就是明天的美好回忆。——没有第一部好看,差的不是一点点而已。不过插曲依然个个都很赞,每一次《一生何求》响起时都很让人唏嘘……有回忆就是好的,不经历苦难,怎会知道生活原来可以这样美好。04.13
君如演技的肯定之作
很一般,只不过是对第一部怀旧路子的粗糙炮制,整体事件的串联太杂乱。但当看到03年非典的那些镜头:戴口罩、测体温,以及人与人之间的警惕性,在2020年新冠肺炎的当下,显得格外意味深长,又如此雷同。
2003年并不是hk最艰难的一年
个人是觉得所谓的科幻成分很多余。。。但是也的确增添了点无厘头的感觉。。。然后差一个郭富城就四大天王了,一直很纳闷怎么刘天王就那么哎跑龙套。。。2003年不仅是sars,哥哥也是这一年走的,果然是香港最灰色的年份,还有,《一生何求》的歌好!
不太喜欢。不明白为什么分数高于3。18年后又一轮新疫情。。。封城中的今天颇有点心情复杂。不过还是不太喜欢这个片子
笑中带泪,较为成熟和深刻的喜剧片。郑中基那部分有些玩过头了,还好张学友那段尤为出色。结尾的戏弄中带有的真挚的爱很棒。
2047年,刘德华已经做了8届特首,汤姆·克鲁斯成为美国总统。1港元兑7.8美元,深水埗油田产油量达世界第3,未来20年所有人不用交税,而且终生享用免费教育、房屋、医疗、老人福利……拥有香港身份证,一生无忧。
张学友和吴君如的后半段还行,其他时间都是各种疯疯癫癫的表演和做作的怀旧,不如第一部。。
★★★☆ 如果真的存在阿金,她真的活到了2046年,我想,她不應該說2003年是最難的一年,2019年才是,不過哪來那麼多如果,畢竟連50年都是謊言。我還是更願意相信第一部的賊王葉生才是阿金最愛,而不是第二部的表哥阿坤,雖然張學友演得很好,壓過全片所有人的好。編劇陣容全換血,從趙良駿+鄒凱光,變成了阮世生+林愛華+張耀輝,第一部的時代變遷、笑中帶淚,變成了第二部的段子集錦、故作搞笑,半部非典回憶,半部狗血愛情,一聲嫲嫲的感動和追足九條街的感動也沒法比。
香港人一直传达出的精神就是坚强又乐观,令人觉得无论多少灰暗也能笑着从头再来。ps,阿坤说邓爷爷去世也凭关系进人民大会堂鞠躬,邓爷爷就是小平同志吧。。pps,一生何求响起时特别感动!ppps,华仔八届特首好厉害~
被骗了。以为下了个一,结果一看剧情介绍居然是二,糊里糊涂就把二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