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影片还有一个特色,就是打破了一般电影的线性结构,是一段一段的倒叙的。
还有就是在影片的结尾给观众来了个大逆反,所有的一切只是自己欺骗自己,为了让自己能有一个活下去的理由。
彩色黑白两条线索,看到的是在同一时间段交错的两种不同情节,显示和我们队显示的自我感觉总是有一定的时差,有一定的偏差,还有一些记忆的玩笑更重要的是,我们会以为这个玩笑是真的!
其中不可不提的是,在影片的后半段,导演朴裕焕借角色之口,抛出了古希腊著名的“卡涅阿德斯船板”理论。
其大意是说,当两名遭遇船难的人若都看到同一块木板,但其只能支撑一人,那么当后爬上木板的人将先爬上木板的人推下木板,是属于自卫行为。
这一理论适时抛出,一方面能更好地解释片中每一个有犯案动机的人的行为缘由,而另一方面也彰显了人性的怯懦与贪婪、暗黑与复杂。
因为喜欢雷佳音才去看的这部片子,感觉没有大家评价的那么差。
剧情上前面部分比较支离破碎,但到后面居然全部串了起来,让人有恍然大悟的感觉,说明导演和编剧还是很用心的,很有些功力。
不过整个片子基调太灰暗,场景布置太破烂,不是很讨喜。
再就是不该请李菁和何云伟,太让人跳戏了。
当然最喜欢的还是雷佳音啦,他的表演非常出彩,浑然天成,很有功力!
票房差有些可惜,不过我觉得还可以算是一部不错的作品。
文/梦里诗书对于悬疑电影言,剧本实则就已然决定了一切,撞名于克里斯托弗·诺兰《记忆碎片》的这部中韩合拍电影,虽然有着力将韩国悬疑片冷峻的风格与中国相声的幽默结合成一部黑色喜剧电影,但剧情的短板,无论是悬疑的设置,还是黑化的荒诞,都只是犹如一地支离的碎片。
《记忆碎片》给我最大的观感在于其力图营造暗黑电影的氛围渲染,但这种氛围在电影里却并无从能写实生活与现实并轨,电影本身没有一种如同《疯狂的石头》那般厚重的城市人文底蕴,甚无从断定电影服装与背景的设定处于一个怎样的时代,韩国导演对中国社会生活的陌生,在电影中得到了最大的暴露,所有的桥段都只是按照其自我臆想的杜撰,虚假的影像与电影力图写实的做法,是背道而驰的碎片,这样的电影在伊始注定了无从引人入胜。
严实合缝的架构,是一部悬疑电影的立足之本,这也是克里斯托弗·诺兰《记忆碎片》的惊艳之处,可对于这部中韩合拍片来说,仅仅一个半小时的标准电影时长里,却漏洞百出,这就比如电影中皮箱这一细节的互换,不胜枚举的突兀转折很多归结于了儿戏般的巧合,且不谈何般逻辑缜密,电影连基本的叙事逻辑都尚且自欠,而这个时候相声演员李菁和何云伟的插科打诨,不但淡化了电影力图营造的写实风格,更倍感突兀狗血,这已然不是在悬疑电影中融入黑色幽默的元素,而只是悬疑与幽默破碎的支离。
如果说电影还有着那么些许出人意料的话,便是结局的卡涅阿德斯船板效应,但当前篇种种牵强附会生硬的展开后,这样的结局其实亦是强扭于“卡涅阿德斯船板”这一常人生涩难懂名词的碎片组合,同为低成本电影,其结局无法形成如《彗星来的那一夜》“薛定鄂的猫”那般强大让人不寒而栗的概念表达,最终使这本可深入浅出的点题,变的只是一场自恃高明的故弄玄虚。
这确是一场恰如其名的电影,写实社会的碎片,悬疑幽默的碎片,还有那结局的碎片,但可惜的是这一地碎片里却唯独不见那能与《记忆碎片》相媲的功底。
在中国做电影,有一个必须注意黄金定律,叫避开好莱坞大片。
所以看到朋友老王——我不回避这关系——投拍出品(还客串了)的电影选择夹在《X战警:天启》和《魔兽》之间上映的时候,我就觉得很疯狂。
前有狼后有虎,当然得帮着宣传。
但作为一名有节操(虽然不多)的伪电影爱好者,要是说没看就宣传我是拒绝的,因为我觉得……你不能还没看,就立刻说好看,第一我要看一下,因为我不愿意……看完了以后觉得很烂,槽点到处都很黑!
很亮!
结果观众出来一定骂我,根本不好看!
这证明我说的是假的,然后纷纷取消关注我的公众号(记住名字惊奇镇,搜amazing_town)。
我说就算是朋友,也先要给我试一下。
那……昨天晚上去看了,起码我觉得还不错,所以我跟大家推荐!
来!
来!
来!
大家试试看!
针对这部电影,首先要坦白说两点:第一,如果不是因为朋友关系,这个时间段、这个排片量,我也不会去关注这么一部电影。
第二,即便没有这层朋友关系,我也得说:《记忆碎片》不但不难看,就故事来说,的确是国产电影(不只是推理悬疑类)里很好的了——对我来说,特别喜欢各种剧情反转和阴差阳错,而《记忆碎片》中那种造物弄人的黑色幽默感超过了《火锅英雄》,直逼《疯狂的石头》。
豆瓣上很多没看这个电影的人,因为对诺兰的洁癖在骂这个电影,其实除了名字相似,可以说没太多相似之处。
真正可比的,恰恰是我非常推崇的《疯狂的石头》,两者故事完全不同,却有着许多异曲同工之妙:除了主角都是小人物、都涉及犯罪嫌疑并竭力撇清自己的关系外,最大的共同点是都围绕某个道具为中心制造各种巧合,并因此引发各种黑色幽默和喜剧效果,不同的是《石头》的道具是两块小小的玉石,而《记忆碎片》的道具是两个巨大的行李箱。
因为玉石的真假,抢玉石的各种错位推动了故事的发展,而行李箱则更进一步:一个箱子里装的是600万现金,另一个则是尸体,因此造成的矛盾冲突和喜剧效果其实更强。
在我看来,这是这部电影最有意思的地方,宣传文案里那种“剥洋葱”的说法并非妄言,反而太“老实”了。
故事其实也不烧脑,因为“剥洋葱”并非整理耳机线,但那种把“你以为你以为的是你以为的”事实层层剥取的快感同样有趣,而且更适合中国今天主流观众的审美情趣——我来看电影是为了看你讲一个聪明的故事,而不是来考验自己是不是聪明。
老王说光故事底本就做了三年,这个我相信,像《疯狂的石头》《记忆碎片》《火锅英雄》这样把阴差阳错、巧合错位理顺了还能让人在100分钟左右理解清楚,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也只有这么长时间的打磨,才能呈现出有意思的效果,让我这样的朋友推荐起来并不会感到尴尬。
从这个角度说,《记忆碎片》并非黑色悬疑电影,而是黑色喜剧+悬疑电影,而且喜剧在前(让观众大笑出声并与角色共鸣的地方并不少),这也可以从选择李菁和何云伟上看出来——遗憾的是,这反而让一些人再次无厘头地抵制起这部电影来。
老实说,李菁的表现超过何云伟,更远超在《京城81号》里的表现;另一方面,从推理部分来说,剧情也比较严密的,没有那种让你觉得导演和编剧傻逼的地方——事实上如前所述,你会觉得这个故事编得很聪明。
当然,《记忆碎片》的不足还是明显的,但这主要体现在“技术”层面而非剧情,比如有几个镜头的运用本可以用更好的表现方式,整体看电影可用资金也并不充裕(这完全可以理解)。
还有一个不足,可能就是目前最受诟病的片名选择和文案上了。
但这是片方的事情,与我们观众其实并无关系。
坦白说,我对国产电影最怕的不是表演傻逼,而是剧情傻逼,《记忆碎片》中剧情恰恰是最值得看的地方,而这也是我觉得值得推荐——尤其是值得向喜欢看“故事”的人推荐——的地方。
最后说一下对电影的最大怨念——女主当然漂亮,但为什么最漂亮的化妆(我承认我控清纯学生妹)只在看守所才出现?!
很多时候,我们不去追究为什么会死,而孜孜不断的探寻活下去的可能。
这是一部荒诞的悬疑喜剧片,从内容上来讲属于还算过得去的片子。
只可惜作死的起了一个与神作《死亡碎片》一模一样的名字,招惹到了一大帮对原作充满敬意的影迷,一堆的一星彻底把分数拉低。
这是一个讽刺吧,本想借着神剧增加点曝光量,没成想烂片已经从根本上降低了观众的耐心,直接对这样的“拿来使用”主义报之以巴掌。
如果说到模仿,《未知死亡》在本质上与《死亡碎片》的设定是一样的。
但是前者另辟蹊径,把故事定义成了为爱复仇,加入印度特有的歌舞元素,还有阿米尔汗的个人英雄秀,倒也算是好看。
抛却对人性的探讨,抛却神作的高智商电影,用心讲好一个简单有趣的故事,也是一种成功。
本片虽然男主的记忆也处于一种断片的状态,但更像是宿醉后的迷茫,追寻脑袋不清醒时发生的事情,并试图理出个头绪。
有人说电影借鉴了《宿醉》,我没看过,不便发表看法。
但电影整天的氛围紧张感还是挺好的。
悬疑片一项不是我的专长,但从一个普通观影者的角度来看,一部好的悬疑片一定是可以吸引人目不转睛去观看的。
本片的开始自带了紧张恐惧的色彩,由一个恐怖的死人开始了整个片子的故事。
老实讲,衣柜里那个死尸吓到我了,苍白的面孔,游离空洞的眼神,忽远忽近的距离感,似乎是从地狱里爬出来的恶鬼,冰冷无情。
不像其它影片中的尸体,也只是尸体,不管是可怖还是血腥,并没有给人主观上的思想侵害。
这剧尸体更像是有灵魂的,躲在柜子里,在某个角落静静冷冷的看那些丑陋的嘴脸。
尸体,的确也是全篇的一条主线,这个人物并没有大肆渲染生前的种种,而是在别人的叙述里记忆中丰满了人物角色,当角色饱满,故事戛然而止。
另一方面,行李箱在片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机缘巧合之下两队人马用了相同的行李箱,虽然这样的设定有点突兀,(因为并没有讲两队人是怎样巧合的选择了相同的行李箱)但是行李箱里一个是尸体,一个是600万现金,却是全篇最大的笑点。
行李箱之间的转换有些全凭剧情需要,但是观众还是能若有若无的猜到这一点。
在这一点上虽然少了更精彩的紧张刺激感,却莫名的多了些“猜猜看”的喜乐。
本是一个恐怖的故事,却偏偏加入了许多黑色幽默,更是令人忍俊不禁。
那些带点味道的家乡话,使幽默带了些接地气。
这里值得肯定的是这部影片里所有逗观众发笑的部分都类似于艺术的再加工,在现实的基础上加入粗劣夸张的手法,像是小品艺术,也像是脱口秀里的诙谐。
具有真实感,而不是想象中的胡编乱造。
故事的叙述手法也很有创意。
不像很多片子在结局的几分钟里揭开所有的谜题,本片的优点在于他一边埋地雷,一边抖包袱,地雷边埋边拆,包袱边走边抖,紧凑里绷着一根不安分的弹簧,多了更多的趣味。
无论是男主还是那两个出走的相声演员,都贡献了不错的演技。
扮演小贼的李菁把滑不溜手的小毛贼演绎的惟妙惟肖,既有色心,还有色胆,精明能干下还有一颗懦弱的宵小心。
最喜欢的当属男主一个人在屋子里推测凶手时的眼神戏,发红的眼角,时而狠辣,时而迷茫,时而愤怒,时而恐慌。
把一个胆小怕事之人突然遭遇飞来横祸的种种忐忑恐惧不安演绎的淋漓尽致。
每个人物设定都有他的作用,故事的最后,当谜底揭开,也就没有不合常理的仓促虚假。
这是一个逻辑严谨经得起推敲的好故事,那些大触所说的硬伤bug,至少我这水平还是看不到。
(尴尬)。
我只是觉得这个故事说圆了,不像某些电影,前面渲染的都很好,结局却让人想骂娘!
只是女主真的是90后演员吗?
和男主完全没有cp感啊。
而且不断强调女主被人强奸男主悲痛欲绝完全无法给人共鸣好不好,因为感觉两个人以往的生活并没有蜜里调油恩爱有加啊。
虽然盗用片名的确是件挺可耻的事情,但不可否认,本片在故事的架构人物的设定角色的扮演都有值得肯定的地方,有笑点,也有紧锣密鼓的精彩,单纯因为片名而打一星有失偏颇。
至少,他还是有那么一些分量的,画面上的细腻,偏冷系的色彩,接地气的台词,整天诙谐严谨的氛围……都比许多所谓的大腕明星所谓的年度巨制要好看许多。
只是影片最后,强行要把内涵推向一个所谓神秘的高度,完全没有认同感,反而透出了模仿者骨子里的自卑。
就像掩耳盗铃一样。
山寨片名这件事可好可坏,去年有一部《东北偏北》除了名字山寨《西北偏北》外整体质量还算不错,今年的这部《记忆碎片》也是山寨自诺兰的成名作《记忆碎片》,不过故事本身倒是没什么相似的地方,怎么说呢,这个名字为本片招来了诸多骂声,但是这个名字真的为本片带来了平等的曝光度吗?
我觉得是没有,真的可以说是得不偿失,本片让我简单概括的话应该能算是“有想法”的烂片,和较早时说的那几部一样,本片本身用了这种特殊的叙事手法来表现一个悬疑故事的确有点想法,但是首先这种方法已经不新鲜了,去年忻钰坤一个新人导演已经可以拍的有模有样了,在这个前提下本片对这种叙事手法的使用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其次是剧情中的漏洞也仍然很多,对于这种要在叙事上玩花活的悬疑片来说,故事本身必须是无懈可击的——或者至少看上去无懈可击,不然这些花活只会成为笑柄。
影片讲述主角头部受到重击后在家中衣柜发现一具尸体,并从中展开的探寻真相的故事,故事中主要有三拨人,有并线有分开,整体掌控难度很大,导演也的确玩脱了,处处都在挖坑打算搞成神作,结果填坑却填的很勉强,连“说得通”都做不到,所以最后揭秘时再怎么震撼对观众而言也没有感觉了,最多就是一种“你玩吧,你继续玩吧,我看你还能怎么玩”的心态。
由于这篇不会写太长,中间就不加剧透分割线了,直接开始说吧,本片的大问题就是强行凑巧合,比如卖假药的医生给的温度计就是坏的让主角误会了死亡时间,比如最关键的两个箱子来来回回的过程根本没有准确的指向描写,这里就差了《疯狂的石头》十万八千里了,我想只要看《石头》时没无聊到玩手机(应该也不会)都很会明白在某个时刻,在谁手里的石头是真的谁手上是假的,但本片就不是,本片就指着打开箱子那一刻让你惊讶“卧槽这个是尸体!
卧槽那个是钱!
”除了第一次主角拖箱子出去那里有个铺垫以外,后面是钱是尸体全屏剧情需要,而且两个箱子一模一样这点也太扯淡了,明明他们都住在同一栋楼(应该是同一栋,不太确定那个肉食品加工厂在不在公寓里)完全可以交待一下某个机缘巧合买了一样的箱子,但是没有,就直接告诉你他们两个装尸体装钱的箱子恰好一样,完全就是把观众当小孩哄。
其次是关于剧情里的一些硬Bug,比如医生把尸体装箱以后接个电话竟然就把箱子扔那完全不管了,里面可是尸体啊!
再比如主角爬窗户外面捡尸体被鼻子有痣大姐看见可是大姐竟然以为有人翻进他家窗户?
那可是两个人啊,关于死者死的那一段也非常扯,医生没管他结果他嗑药上头了,医生发现了在屋里找了找接着开窗发现尸体,可是这中间可是要经过他上阳台威胁女主然后女主和女主爹把他打晕这一长段戏的,那医生家里有几百平米吗找了那么久?
剧情里类似的Bug还有很多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然后我们再来说说本片一些还好的地方,本片有几次反转处理的还是确实挺让人出乎意料的,比如警察突然介入说他们箱子里有尸体,结果打开是一箱子钱,还有卖红薯的老伯忽然告诉他们那里要拆了他们只能把埋好的箱子挖出来,再就是最后主角拿回被人扒了干净的钱包记忆恢复的那一刻和开头的照应,但说好也就仅仅是关于这里反转的桥段设置的不错,并不能掩盖其反转的内容本身依旧Bug无数的问题。
而影片本身类型里还有“喜剧”二字,虽然李菁和何云伟的强行搞笑以及太过直白的讽刺现实都让人只觉得尴尬,但是某些地方的黑色幽默还是有那么些意思的,就比如我刚刚说过的卖红薯大爷告诉他们那里要拆迁,下一个镜头就是车上顶着箱子无奈地开车换地方,还有中间的三轮追车战,整体感觉都是确实还挺有意思,虽然要让人笑出来还差点火候,不过这已经比很多烂俗喜剧强一些了。
本片还有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感情戏太过多了,而且来来回回就是一个你被他睡了还被他拍了照片这样一个很矫情的问题,两人的问题至始至终都是这一件事,虽然说两人的感情的确是最后杀人动机的一部分,但是没有必要在片中几乎每一段都来那么一下感情戏(尤其是两人CP感十分有限,那个明明是90后的女演员总觉得看起来年纪很大)这些感情戏十分拖本片悬疑与搞笑的节奏。
本片整体演员上也就是仅仅不会太出戏的水平,像李菁何云伟这样的人戳那就让人出戏也是没什么办法——希望就好好说普通话别倒口了,那位坏蛋大嫂明明是很有经验的电视剧演员,但不知道为什么在本片中简直就像路边拉来的大姐,演技烂的惊天地泣鬼神,敷衍至极,实在是让人看不下去……大概就是这么多吧,真要因为名字直接判死刑感觉对于本片也不太公平,可是要好好说说有多不烂又感觉也确实挺烂的,反正我想也不会有人去看吧……
必须解释一下,本片与大神诺兰在2000年拍摄的Memento同名,只是一种巧合。
Memento当年并没有引进大陆,这一单词的本意是“引起回忆的东西”,“记忆碎片”是中国迷自己的意译,如同将 Wateloo Bridge译为魂断蓝桥一般。
只要看过本片就应该清楚,这是一个能够很好地概括主旨的片名。
就这种烂片也配5星?
呵呵,其实我认识这部电影的出品人,我发现打五星的,有三个都是他朋友还好我不是。
电影好坏标准不一,但是最基本的要求是人物要立得住,让人信服,故事条理要清晰,起承转合最基本的要素要有可是这部电影有吗?
全片都在梦游,老大,你拍的不是艺术电影好不好?
最后半个多小时在写一堆人莫名其妙的逃亡,逃亡也想在梦游全片不知道导演到底想干嘛!
另外再爆个内幕,这破电影的导演根本不是什么韩国那个谁,就是个自以为很懂电影的房地产老板,暴发户而已,在电影学院进修了两年,牛逼吹的山响,弄了点钱就敢玩电影了,但是为了票房又不敢挂自己的名字,就花钱买了那个韩国导演的冠名权知道为什么中国烂片多了吧
在看《记忆碎片》前,只了解了大概背景,刻意不想带着太多想法观看这部影片,因为这部电影似乎想承载很多东西。
首先一个直观的感受是,当天一款海报设计非常韩风,主人公乍一看都有点崔岷植的Feel。
看完影片后不免发现,作为《记忆碎片》来说,“暗黑”、“烧脑”、“悬疑”再加上喜剧元素,让这部电影似乎可以涵盖了大范围的观众。
不过,如果细细审视影片试图涉及的四个类型,便发现多少还是有些出顾此失彼的感觉。
当然,悬疑+喜剧还是让这部影片整体质量强于不少同类型影片,至于市场能接受多少,其实还是有不少可参考的价值。
暗黑:真的没多黑电影在介绍自己的类型时,“暗黑系”一出,有些让人疑惑。
近几年主流的国产电影中,几乎鲜有电影用这个词概括自己的类型。
而且目前来说这个词让人很快便与日本动漫或美国影视剧联系在一起。
日本动漫中,类似于《散华礼弥》、《地狱少女》、《尸鬼》、《大剑》等作品,都是暗黑系比较典型的代表。
美国影视中,《理发师陶德》、《黑夜传说》系列、《蝙蝠侠》系列也能称得上“暗黑系”经典电影。
“暗黑系”电影直观来说有几个特点,无论是科幻还是奇幻,多多少少都会涉及一些幻想成分。
在画面呈现中,整个色调也会偏暗,且夜戏较多。
不过,这些元素在《记忆碎片》里是看不到的,这部影片虽然不是浓浓的乡土气息影片,但80年代的时代设定,也让影片呈现出比较旧的质感。
而且或许是考虑到市场,一些血腥镜头处理的也比较和谐。
所以,起码从表现形式上来看,这部电影与“暗黑系”是不大沾边的。
当然除形式外,“暗黑系”还有一种理解是对于人性表现方面的赤裸与绝望。
不过连百度百科中,对于这种表现形式的阐释,都是绝缘于喜剧与大团圆结局。
这样参考的话,香港电影类似于《旺角黑夜》、《杀破狼》(没改的结局)、《青龙复仇》都能说是暗黑系的影片。
不过《记忆碎片》的剧情走向也并未那么绝望,死的这个角色千人恨、万人嫌,人品太差坑害身边所有男女老少。
影片越看越觉得此人该死,而且死得太简单。
至于什么“背叛”元素,王松(李菁饰)哪次动坏心思有好报了?
而且最后这个角色应该是最Happy Ending的。
所以,从内容层面来说,完全是“暗黑系”的绝望也真有些距离。
所以,如果影片过于强调“暗黑”题材,可能会面临对暗黑有概念的观众不买账,不懂得暗黑系的观众又吸引不进影院的尴尬局面。
烧脑:有点没烧开其实观众神经一直是很敏感的,电影作品只要一标榜自己“烧脑”,很大程度上也就是创作者对观众的智商发起挑战。
但就像变魔术一样,看魔术的观众可能一半会陶醉于魔术师制造的各种幻象,另一半观众其实是在盼望魔术师可以穿帮、演砸。
大致上看,能把烧脑作为卖点的无非就是两类电影,一类是故事结构太过复杂,说白了就是挺容易一事,非得不好好说话,一句开头一句结尾。
比较典型的例子恐怕是《蝴蝶效应》、《穆赫兰道》等影片,时间线索切得碎碎的,不高度集中顺便做点笔记,电影看完基本还得是一头雾水。
不过这两部电影诞生的时候,电影圈其实还不流行“烧脑”这个词;另一类就是虽然在好好讲故事,但内容涉及的概念非常专业,要不能百分百理解这些概念,看完也晕。
这类的代表就是诺兰这两年非常有名的《盗梦空间》和《星际穿越》。
相对来说,《记忆碎片》的烧脑类型更偏向前者,就是不断地反转观众本来已经认知的一些事情,然后引发观众继续去思考真相到底是什么。
不过严格来说,这部影片其实不能算是烧脑,因为除了最后“卡涅阿德斯船板”这个概念外,其他每次状况电影还是十分厚道地解释了明明白白,留不下太多观众想不明白的地方。
而且几次反转也没有太出乎观众意料,相比来说,《全民目击》几次反转的意外指数,都要比《记忆碎片》更高。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电影放映后,主创提出了一个思考,就是当一切都尘埃落定后,谁能理解主角一开场要去买超市购买那些东西的用意。
这个问题也让电影一下有了更多伏笔,也确实能让观众对电影再次进行思考。
但是,如果没有听到这句话的观众,相信就很难理解电影中诸如此类埋下的小伏笔。
悬疑:同类佼佼者虽然稍稍否定了“暗黑”和“烧脑”这两种类型。
但《记忆碎片》作为悬疑片,剧本和场面调度绝对属于质量中上乘。
悬疑类型说白了,无非就是故事一直让观众心悬着然后不断提出疑惑,在这一点上影片从头到尾都足够吸引着观众注意。
影片一开始采取了人物在各自轨迹下产生交集的拍摄手法,但其实无良老板撞人后,主角漠视后掉进井里失忆的安排,似乎有着隐隐的讽刺意味。
主人公在井中浮现出几组人马对自己的话语后,生活的窘境、性格的软弱甚至未来的迷茫跃然纸上,交代的丝毫没有拖泥带水。
回到家中发现尸体,又很快揭开故事主线。
在略显突兀后,便很快让观众进入到了故事。
所以,从这一点来说,节奏利落不拖沓,在悬疑片中属于上乘水平。
随后,影片基本就按照了悬疑一会、搞笑一会、反转、再悬疑、再搞笑、再反转这样的节奏完成。
可以说从头至尾剧中鲜有尿点,很少会让人觉得有多余的场景、对白。
而之所以剧情可以一直抓人,也是因为死者的身份设定非常讨巧,“四处坑人、人人喊打”的设定,让几乎影片中谁都可以给上一刀,但感觉哪一刀又不是那么致命。
所以,人到底是谁杀的,不到最后观众确实无法得出真正的答案。
剧中的感情戏份不多,拜各位演员的表演,剧中每个人人物性格还是能让人铭记住的。
所以,精致的故事结构加上耐人回味的表演。
从悬疑片的角度来说,《记忆碎片》至少不会让消费者觉得在浪费时间。
喜剧:有点抢戏了从目前海报以及电影的整体风格看,喜剧并不是这部影片最核心的卖点。
但从演员阵容来看,最大牌的演员反而是何云伟、李菁这两位相声演员。
所以,这种演员阵容,也注定喜剧形式的存在会冲淡一部分本应是核心的紧张氛围。
按照直观感受来说,喜剧的存在其实对影片起到了不少加分作用。
“人埋好了,吃顿烤白薯就又得挖出来重新带走”,类似不少桥段都会成为观众津津乐道的会为。
但是,喜剧和悬疑几乎快到5:5的配比,会让观众在观影途中,对于悬疑的氛围有些模糊。
至于效果好坏,就得看市场接下来的反应了。
对于当下国内电影市场来说,喜剧确实是万金油的存在,在离商业巨制还太远的情况下,目前票房高的影片大多是喜剧题材。
至于《记忆碎片》加入喜剧元素后,对于悬疑片市场来说会是亮点还是妥协,这部片子都足够给电影市场带来一些新的思考。
为什么评分这么低啊?我觉得还可以啊,挺搞笑的,虽然结局不咋地。
剧情还凑合,分数是被片名拉到这么低的吧★★☆
及格
第2795部,跟美国同一名字那部没啥关系。不过男主就失忆了一会,大家都怀疑自己跟谋杀有关,共同掩饰。掩饰谋杀的剧,建议看一下韩国的《谋杀快乐》,那个喜剧感更好。
开始看的时候没抱什么期待,结果拍的出乎意料的好,在国产电影中算是不错了,打一星的是看了电影名字和演员表就打分的吧
很一般,但也没到垃圾的地步,节奏不够明确,镜头语言也一般般,没什么太出彩的地方,问题不少,但我觉得还算有头有尾,起码能自圆其说。
我觉得还行啊,怎么评分这么低,高岩最后到底是怎么死的?看来要恶补一下原片了。另、还是喜欢雷佳音。
不知道片名一样有什么好喷的,改名叫七星公寓杀人事件不也一样是这个东西吗。故事完成度可以,演技在线,每个人物都塑造的很好。走到哪儿都想顺人家东西的小偷,迷信神水的庸医,贪财老爹,被欺骗的两个女人等等。比较有意思的是男主小偷和柜子里的高岩尸体的互动,从三个人到五个人的抛尸之路,还有胖子天台抛尸,打开行李箱却漫天撒钱,以及最后男主绝望地在雪地里挖手机。整体上有一种黑色幽默的感觉。男主在被老爹绑起来的时候,阴沉提议抛尸的黑化演的很好。
挺好的一部片子,为啥分这么低?6分及格水平肯定是有的啊!雷子的演技很棒!爱!
开头其实还可以,但基本到半小时的时候故事差不多明了了,近一个小时的无聊,其实好多闪回里有提示,结尾10分钟硬生生加反转。除了开头后面我全当喜剧看了。李菁和何云伟看着出戏,他两参演的基本就是喜剧片,还是咋咋呼呼的那种。2倍速看都觉得在浪费生命。
看片名以為是翻拍記憶碎片,結果是翻拍心迷宮
雷大头!你要是被绑架了你就眨眨眼!!
三星吧!故事讲的不错,各个情节转换可以,男主表演不错。但是就是不喜欢国产搞笑啊,一点技术含量没有的搞笑,除了方言还是方言。国产片里算可以的~
零零碎碎看了未经剪切完工的片子,觉得挺引人入胜的,虽然台词有些生硬,但设计很巧妙,猜不到的结局才让人害怕!有点《记忆碎片》、《杀人回忆》的感觉!最黑暗莫过人心,男保姆雷佳音棒棒的。
看的媒体点映场,看完觉得,真心是想悬疑但是不够烧脑惊悚,想搞笑却又不够认真的无法分类影片。剧情虽然反转再反转,但是还是觉得少了什么。
没有影评这么不堪,故事还是有值得肯定的地方的
不够严密严肃
真的挺好看的,就是有点没看懂
欲望的小道上无人无辜。意外的好看,只是几次剧情上的转折表现的不够清晰,女主表演略生硬, 故事可以说讲的不错。从评分可以看到豆瓣上果然存在着一批装逼犯啊!
剧情还是可以的,但片名犯了大忌讳。最后用个什么船板来结束,看的我也是无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