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最危险游戏第二季

Most Dangerous Game Season 2,最危险的游戏,Dodge and Miles

主演:亚伦·普尔,戴文·博斯蒂克,大卫·卡斯塔尼达,玛蒂娜·奥尔蒂斯·路易斯,克里斯·韦伯斯特,马丁·罗奇,席亚拉·博拉沃,安娜·冈,马克·麦克肯纳

类型:电视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23

《最危险游戏第二季》剧照

最危险游戏第二季 剧照 NO.1最危险游戏第二季 剧照 NO.2最危险游戏第二季 剧照 NO.3最危险游戏第二季 剧照 NO.4最危险游戏第二季 剧照 NO.5最危险游戏第二季 剧照 NO.6最危险游戏第二季 剧照 NO.13最危险游戏第二季 剧照 NO.14最危险游戏第二季 剧照 NO.15最危险游戏第二季 剧照 NO.16最危险游戏第二季 剧照 NO.17最危险游戏第二季 剧照 NO.18最危险游戏第二季 剧照 NO.19最危险游戏第二季 剧照 NO.20

《最危险游戏第二季》长篇影评

 1 ) 原版海报上正面印着Mother,倒过来印着Nature,就是母爱与自然的故事啦~

刚看完确实有点讲不明白,然后看了下为数不多长评,不太理解也不认同。

但至少故事完整,画面精美,节奏感极好!

对于文艺片或艺术片来讲,通常都是走慢节奏,但是慢节奏其实尤其考验导演对于观众情绪的拿捏,要慢条斯理还要引人入胜,观众看着不会打呵欠走神,就像老师上课讲课一样,是真的不容易。

当然这部就确实做到了。

出来看片之前先看了下豆瓣评分,由上周刚出资源时的6.8,到了这周的5.8,有点吃惊,但并没打消我的兴趣,毕竟人家是送奥的电影,看完也还是认为佳作一篇。

整理了一气之后,我个人理解就是男女主经历丧子之痛后,女主在圣诞节得到了一份奇异的礼物——跨物种的羊崽,这个人与自然之间桥梁或结合物或既不属于人又不属于自然的nothing at all——它成为了原本感情破裂的夫妻之间重新燃起的希望,在夫妻眼里,家又恢复了生机,尽管怀里抱着的是一个不人不羊的孩子。

这孩子出生之前狗都不敢靠近,长相酷似山羊,也像潘神的迷宫里的牧神,但是对于牧神的描述通常看到的是“羊角、羊蹄、羊尾巴”,片中的羊崽和羊爸却是完全的羊头,人手人脚,并且羊崽还有一只人类的手,所以说我不觉得羊崽是跟牧神有关。

女主早年丧子,得到羊崽后非常喜爱,当下就疼惜的抱在怀中从羊棚带回了家,这也填补心中积压已久的母爱,而母爱本该无私,却在人性自私贪婪的诱导下为了将羊崽占为己有,开枪射杀了一直跑出来站在楼下叫唤想要自己的孩子回来身边羊妈妈。

这种错位极其讽刺。

也为后来这一家人遭遇不幸的因果报应买下了伏笔。

如果说该片确实有影射古希腊神话的影子,那我也觉得是神话故事中的复仇逻辑问题。

跟中国古代故事完全不一样的是,我们的故事通常是恶有恶报的,即谁种下恶因,便也会再次人身上得到恶果。

但古希腊神话中很多故事都神或人种下恶因,却是绕个弯来报复。

比如波塞冬qj了美杜莎,雅典娜却把美杜莎变成怪物;尼俄柏因为鄙视了勒托,勒托就让阿尔忒弥斯和阿波罗把她全家灭门,只剩她一个…到最后男主死了,留下女主一人抱着男主的尸体撕心裂肺痛哭之后情绪逐渐冷静,远远看向羊爸带着羊崽离开的那条路,目光再回到镜头时的眼神是极其冷静的,仿佛一切都没发生没存在过一样,羊崽本不属于她,却因为自己凌驾于羊这样的物种之上,而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杀了羊崽的母亲,也害死了挚爱,她没有往羊崽的方向追去,很可能一是因为她对羊崽从来都不是真正母爱,羊崽在她眼里跟个布偶公仔没区别,仅仅就是艾达的替代品,二是最后的眼神很可能是她看明白了这些因果,害死自己的丈夫的她就跟尼俄柏一样绝望,也不再有追求。

想讲下另外很讽刺的一段对比是,满怀爱意的女主杀羊妈,杀伐果断,毫不犹豫;而看起来玩世不恭的男主哥哥想杀羊崽,却最终没能下得了狠心。

人性的复杂多变在这里也刻画得有意思。

影片全员包括动物羊妈羊崽牧羊犬群羊群众演员…全员演技和镜头感好到炸裂,我在看的过程中真的不止几次的表扬动物们表演😂冲奥加油!

我很看好你!

也期待有大神们更棒更深层次的解读♥️

 2 ) 看完《羊崽》的一些杂思

本来以为是恐怖片的,抱着害怕又隐隐期待的心情看完的时候,有种失落的感觉。

但总体上我还是挺喜欢的,冷硬的山,缭绕的雾,既能利落干活又能安静读书的玛利亚...以上种种元素都很吸引我。

感觉影片中有种对人和动物的探讨,当我们把人类世界的违法犯罪行为施加到动物身上时,比如剪羊的耳朵,抢走羊的孩子,杀死一只羊,会有负罪感吗?

而当我看到这些情节的时候,我似乎也轻易地接受了主角们的行为,因为他们是专门养羊的,这种事情对他们来说不过是日常小事罢了,可因为一件事情惯常发生,就不再对它加以审视,这样对吗?

电影中小羊和夫妇俩的温馨相处也表明,人和动物的感情是相通的,但当他们进行一些更为复杂的人类活动时,比如看球、听音乐、跳舞,小羊因理解不了而转身逃离,这又表明,人和动物之间存在壁垒。

我觉得夫妇俩之所以一开始就接受半人半羊的存在并把它带回家养,是因为他们生活在旷野之中,平时除了彼此,再没有可说话的人,在这种环境中,人的社会性不再占主导,与之相反的是“动物性”的频繁出现,所以他们接受了小羊并把它当做孩子养。

 3 ) LAMB:母羊与潘神的苟合

《LAMB》2021“Gods and men, we are all deluded thus! It breaks in our bosom and then we bleed.”《LAMB》讲述了一对丧子夫妻将一只半人半羊的物种视作夭折幼子的延续来抚养却最终惹火上身的故事。

(倾向把这个故事当作简单地隐喻背德乱伦的婚外情而非对政治的隐喻。

)简单概括自己的看法:在这个故事中,将Maria视作对道德有洁癖的圣母,Petur视作荒淫的潘神,母羊视作Maria不想回忆的过去,Ada视作苟合的产物且始终存在于Maria与Ingvar的婚姻。

冰冷昏暗的餐桌,夫妻俩的谈话从科学新闻转而对自身的带入。

工作后的闲暇,谈论的是生活和工作上的琐事。

夫妻关系退化成更质朴而无乐趣可言的死水状。

而当母羊3115号产下半人半羊的怪物,夫妻二人仿佛被点燃了,Maria将其视作亡女的精神延续,Ingvar没有制止,而是顺从Maria的意思。

Ingvar真的爱Ada吗?

在我的看法里他并不爱这样的一个孩子(无论是已经夭折的Ada还是现下这样半人半羊的怪物Ada)而孩子却是能维系他和Maria婚姻的唯一纽带。

他爱Maria胜过很多事物,于是他可以接受将这样的怪物当作自己的孩子来抚养。

母羊3115号和Maria

如果将Ada视作母羊和潘神苟合的产物,Maria不只是气愤母羊3115号想要将Ada带走,更多的是想要Ada完全属于“现在”的自己,想要彻底否定“过去”的自己所犯下的过错。

Maria平静冷漠杀死母羊是对过去错行的否定以及对未来的憧憬。

重获希望的夫妻二人准备在这样一个与世隔绝的世界重新开始生活。

在古希腊神话中,潘神是创造力、音乐、诗歌以及带有兽性的欲望的象征,同时也标志着恐慌与噩梦。

他有着不确定性和无法预知性。

这与不速之客Petur相对应。

Petur带着噩梦靠近了Maria,同时带着狂热的追求和不理智的兽欲。

在Maria和Petur的几次谈话里也透露出两人之间存在的暧昧关系。

Petur对于Maria的追求是无用功,而当他以Maria杀死母羊3115号为条件要挟Maria的时候,Maria选择彻底和他划清关系。

送走了麻烦一样的Petur后,Maria在回去的路上是轻松的,她或许真的准备好开始真正的崭新的生活。

由潘神(Pan)衍生出来的词语panic常被人翻译为恐慌、恐惧、没有理由的。

这种由潘神所带来的无法预知的没有理由的恐惧不仅侵蚀过Maria也侵蚀了Ingvar。

而Ingvar在醒来后发现哥哥与妻子的离开时或许也突然真正地嗅到了之前俩人暧昧的关系。

而当他去修理Petur丢弃在山里的拖拉机时看着草地上等着自己的Ada,他会不会突然明白拖拉机和Ada一样是哥哥留给自己的烂摊子呢?

他会不会突然间明白这样一个纽带从来不是系住他和妻子?

在他看来而是妻子无法系住哥哥所以只是短暂地系在自己身上呢?

或许结尾最后的潘神一直都不存在,真正杀死Ingvar的只是他自己。

或许Ada也从不存在,它只是一个不断回忆而存在于臆想中的产物。

它的存在是一个看似人畜无害却能一招致命的恐怖盒子,打开它正视它便会彻底发现自己身上所背负的不幸。

接受了本不该得到的恩赐是错误的,错误的事情从一开始便注定会引火上身。

(半吊子观后感,理解错请见谅。

 4 ) 除了画面,其他没劲

不管影评怎么潘神,怎么北欧,什么隐喻等等。

都逃不过一个叙事乏力的事实。

电影的节奏很不好,很多的费戏。

节奏慢不说,还玩票。

要不是看在这个导演挺懂画面颜色和构图,2星都给不上。

这个小羊人和这对夫妇其实就够个电影了,再加个养大伯子的费戏,实在是不可理喻。

那有没有他,当什么事呢?

脱离这个三角恋的线。

跟这个潘神的主线几乎没有关系。

唯一的优点就是画面。

找的地方好,用广角拍出来,真的盖。

群山之间的一栋小房子。

定格的窗框,自然的斑驳。

充满了时间的印记。

清晰可见群山顶的雾气云层。

住在这里一定是很悠远惬意的。

除了放羊就是种地。

去趟镇里赶集都费劲。

 5 ) 当大自然的馈赠成了噩梦

电影于2021年第74届戛纳电影节 一种关注单元首映,并会代表冰岛出征来年的奥斯卡外语片单元。

冰岛偏远地区、一对膝下无子的夫妻,终日以牧羊为生,生活单调枯燥。

一日,一头母羊生下了一’个‘半人半羊的生物。

夫妻俩欣喜地把此物视为己出,为‘她’命名兼穿上人类的服装。

然而未知的恐怖力量正在逼近,一场灾难似乎不可避免地将降临在两人身上......。

这应该算是导演 - 瓦尔迪马尔·约翰逊 Valdimar Jóhannsson 执导的第一部长片。

查看其资料,他多在幕后摄影及特技方面有所贡献。

这也解释了全本出色的摄影及美指: 冰岛偏远山区的恢宏景色尽收眼帘。

但全片风格冷凌及偏慢的基调(对白极少),应该会让现代观众不耐。

这部电影让我想起了另外两部经典:《罗斯玛丽的婴儿 Rosemary's Baby (1968,导演: 罗曼·波兰斯基)》及《反基督者 Antichrist (2009, 导演: 拉斯·冯·提尔)》。

前者描述了女人如何爱了自己的孩子,即使那孩子是魔鬼的化身;后者描述一对夫妻为治疗妻子因丧子的悲痛,身为心理辅导师的丈夫带着妻子隐居山林、而后两人抓狂的故事。

但与这两部相比,《羊崽》则稍微相形见绌。

《罗斯玛丽的婴儿》由始至终没有让观众看到魔鬼孩子的样子,而是让观众自己脑补其恐怖景象;而《羊崽》从开始的遮遮掩掩,到最后直白地呈现‘羊人’形象(小羔羊人竟意外萌萌哒,很让人出戏),即使电脑技术纯熟,个人觉得还是一小败笔。

而《羊崽》也没有《反基督者》般惊世骇俗的言论及极端的呈现方式,让其对观众的冲击力也相对较小。

或许导演本没有这样的野心。

电影主题其实很好理解:不外是人类的私心,终将面对大自然的反扑!

两夫妻与其说是爱着这个‘孩子’(怪胎),不如说他们只是找到了填补两人不孕不育的空虚。

如戏里男主的弟弟所说的:竟抱着一个怪物过家家酒?!

电影独特的题材及呈现方式,上映即俘获一众影评的心。

这或许是我在2021年看过最独特的电影之一, 虽有缺憾,但依然推荐!

8.5 / 10

 6 ) 潘恩神话的现代演绎

羊圈之中, 弥漫着一种静默的气氛,母羊们全部屏住呼吸,等待着神的临幸。

母羊在窗外不停地等待呼喊,可是身为母亲,她不允许自己的孩子被母羊夺去,尽管母羊是小女孩的亲生母亲。

于是,她举起猎枪,杀掉了母羊。

也因此,埋下了复仇的种子。

这个故事似乎很难被常规所定义,只是射杀母羊的人类母亲被潘神复仇,失去了自己挚爱的丈夫。

这是有关母性的,现代与传统交织的演绎。

身为母亲,孩子的存在定义着她们的幸福,如果失去了孩子,她们的生命或许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Lamb曾是耶稣向上帝的献祭。

而在这个独特的文本中,Lamb变成了诠释母性意义的媒介。

她们无辜纯洁,却引发了关于母权的剥夺与神灵的复仇。

或许,没有什么是绝对的,只有爱恨情仇的天平左右摆荡,成就了许多或可玩味的故事。

 7 ) 嗜血之羊与假弥赛亚

1993年的春天,有两个都市传说在我们市小孩儿里流传,一个是关于狐狸精的,一个是关于羊精的。

狐狸精的传说倒不怎么吓人,说的只不过是北陵(清皇太极陵)后山的山洞里有一只修炼千年的狐狸精,穿着清朝娘娘的衣服,妖艳无方,但就是尾巴还没修炼回去。

狐狸精娘娘爱吃小孩,尤其爱吃生日里带8带9带5的小孩儿(可惜,我生日里8、9、5这三个数是全的)。

但对于狐狸精娘娘,我们小孩儿也不用害怕,一般来说,小女孩儿买条红裙子穿并避开北陵后山就行,于是我妈给我买了条红裙子并承诺绝对不带我去北陵公园玩才罢休。

尽管对狐狸精我们有应对之策,但对羊精我们却只能等死,现在我自己在办公室里,想起来这段身上还是起了鸡皮疙瘩。

这羊精传说是个羊头人身的怪兽,天一黑就喜欢在城市里的大街小巷游荡,只要看到手无缚鸡之力的小朋友,羊精不需要出手干掉,只需要冲小朋友的头吹一口妖气,小朋友的头就会掉下来,小朋友就死掉了。

这是我表姐给我讲的版本,吓惨我了,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当场把我吓哭,而且回家之后连续一周都睡不安稳,一到晚上就连哭带闹地抱着我妈不撒手,作到半夜就是不肯闭眼睛睡觉的那种。

当然,这些都市传说都不攻自破,至今未有任何官方报道说到沈阳有哪个小朋友被羊精吹掉了脑袋。

而且有意思的是,直到自媒体在国内兴起之后我才知道,其实93-95年这几年时间里,全国其他地方也都有类似的都市传说,比如成都僵尸事件、比如上海那个有龙纹的立交桥桥墩子、比如哈尔滨猫脸老太太事件等等,都发生在那个时间段,也不知道为什么。

(哈尔滨猫脸老太太这事儿还是我上大学本科时、我一哈尔滨的好朋友给我讲的。

那天我俩从北师大去五道口吃自助餐和关东煮,吃饱喝足坐331回北师大。

我俩找了个后面的座位,都挺开心的,然后她就想起来哈尔滨猫脸老太太事件,给我绘声绘色地讲了一边,据说当时还有学校通知家长每天来接?

这个我记不大清了,哈尔滨的同学可以留言。

不过大夏天的,她讲得太好了,把我吓得浑身发冷,死死地抓着她的胳膊,又想听又不敢听,搞得我后来好长时间不敢坐331,去清华找我高中同学玩都坐726,331来了也不坐。

不过这是后话啦,和今天选题没有关系。

)自从被我表姐讲的羊精事件吓到之后,我就一直觉得羊不是一种简单的生物,而是鉴于正派与邪恶之间。

后来长大之后我也仔细想过小时候为什么被羊精吓成那个样子而狐狸精则没有那么大的反应,结论大概是,抛却有对付狐狸精的化解之法以外,嗜血之羊这个形象其实太过超出我们对羊这种温顺、老实、只吃草不吃肉的形象的理解。

在大部分人的认知里,狐狸这种生物本身就是吃肉、狡诈和贪婪的,而且狐狸精魅惑人类的故事从古讲到今,我们已经很熟悉这种残忍的形象了,所以就算真狐狸精出现在我们周围我们也不会对他们抱有太高期望。

但羊精则不一样,羊本身就是一种乖顺的、为人类所用的动物,当它一成精、一嗜血,那则远远超过我们的预期,就像亲密朋友背叛我们一样——敌人则永远不能背叛我们,所以,羊精让小孩儿这种神经脆弱的生物崩溃也不是不可能的。

这么来看,把羊作为恐怖片的主角其实是个蛮不错的选择——一方面如果它们嗜血嗜杀了则会远超观众预期造成一种恐怖的效果,另外一方面,羊这个形象,尤其是削尖的瘦脸和头上的犄角真蛮像西方文化中的魔鬼撒旦的。

我其实也是被这两点吸引着看了《羊崽》这部恐怖片的。

《羊崽》这部恐怖片其实讲的故事倒蛮简单的,就是玛丽和英格瓦夫妻生活在冰岛人迹罕至的荒山牧场上,每天的工作就是放养犁地。

二人曾经有个孩子,但这孩子却因为我们所不知道的原因去世了,所以玛丽和英格瓦也一度沉浸在丧子之痛当中。

直到圣诞节过后的某天,他们羊圈中的羊生下了一个羊头人身的孩子,因为它有着人身,玛丽就把它当作自己的孩子来养,让她住进人类的房子里并把自己的爱全都给了这个羊头娃。

可羊头娃的亲妈母羊不干了,她每天跑到孩子床下叫唤,还趁玛丽和英格瓦不在家时把羊头娃带到野地里去。

后来玛丽忍无可忍、举枪把母羊杀掉了。

而这一幕则被因欠债来投奔他们的、英格瓦的哥哥彼得看到了。

彼得来自外面的世界,还曾经作为歌手录过MV,但欠了债就只能投奔弟弟弟媳。

当他看到羊头娃时,彼得认为这就是个动物,弟弟弟媳应该把她扔回到羊圈里去,可弟弟却告诉他,这是他们的希望,两口子有羊头娃的生活就是幸福。

彼得本想杀了羊头娃的,可后来却放弃了,并把羊头娃带去河里划船。

再后来,彼得想在英格瓦醉酒时和玛丽发生不正当男女关系,并以要向羊头娃告发玛丽杀害了它的母亲为要挟,但玛丽没从。

第二天玛丽开车送彼得离开,回家之后发现英格瓦和羊头娃都没在家——而此时,英格瓦却在野地里遇到了怪物羊头人身男(简称羊头男),羊头男一枪就干掉了英格瓦,带走了羊头娃。

而电影就在玛丽找到英格瓦的尸体后泪流满面结束了。

简而言之,这部电影讲得其实就是一个希望得到拯救但却因为这个希望最后引来了杀身之祸的反讽故事——和辛格的《撒旦在格雷》(Satan in Goray)的主题非常相似,只不过导致反讽的原因不同而已。

《撒旦在格雷》用的是17世纪犹太人对假弥赛亚的过度狂热来展现信仰的反面,即魔鬼的出现,而《羊崽》这部电影则是通过神与人的关系投射下的人与动物的关系去展现反讽的——当执掌着羊群生死大权的人类以为自己可以通过羊首人身的羊崽获得救赎时,他们其实早以因为之前的行动把自己打下地狱。

电影一开头就讲述了牧羊人男女需要被拯救的原因——他们的独生女儿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去世了,而丧女之痛则让二人的关系降到冰点,他们不仅需要一种外在力量去消除内心的痛楚,更是需要此种力量去拯救他们的婚姻。

转机果然出现了——圣诞节当天,一阵神秘的风刮过,羊圈里的一头母羊受孕,不久之后就生下了个羊首人身的羊崽。

这里显然是故意把羊崽的诞生和圣诞节联系在一起的,意在表现它其实是耶稣基督的化身——要知道,在《圣经》里,“上帝的羔羊”、“神的羔羊”也是耶稣基督的称号之一。

在夫妻双方这样悲催的情境下诞生的羊崽,显然是背负着电影为它安排的、拯救夫妻二人的使命来到人间的。

果不其然,羊崽的到来缓解了玛丽和英格瓦的丧女之痛,他们把羊崽当人类婴儿来养育,尽管这让它的生母、就是那只神秘受孕的母羊觉得异常难过。

所以,母羊每天都去羊崽摇篮的窗户下咩咩叫它,还在牧羊人不在家时把羊崽带出去。

母亲爱子之心虽然万物皆通,但玛丽就是罔顾这一事实,认为母羊的存在威胁到她作为羊崽母亲的地位而一枪嘣了它。

此时,牧羊人玛丽在这天高地广的牧场上对于羊群来说就是神一般的存在。

可惜,与《圣经》中无所不能的神相比,玛丽还只是一个平凡的人,真正无所不在的神让她枪杀母羊的画面被英格瓦的哥哥彼得看到、并以此作为要挟,要让玛丽和他发生不正当男女关系。

显然,在这个问题上,玛丽其实还是受制于此前杀羊的行为。

而且,如果她没有杀死母羊,彼得就失去了威胁她的理由,而她也不会一早就去把彼得送走、留下英格瓦和羊崽共同面对羊首人身男——正如前面所说,这里的羊首人身男其实已经是魔鬼的化身了。

也就是说,当人类认为自己可以像上帝掌控人类命运一样掌控动物的命运时,他们就已经招来了魔鬼、并把自己送进地狱了。

要知道,最后魔鬼枪杀英格瓦的画面,其实和玛丽枪杀母羊是一模一样的。

所以,我认为这部电影其实是通过一个宗教的框架讲述了一个反讽的故事,讽刺的是人类自以为像神一般掌控了自然万物但最终还是被自己所害的残忍与自大。

当然,除却羊崽对耶稣基督的象征,其实电影里还有很多情节具有宗教意味,比如玛丽和英格瓦在如诗如画的牧场里生活,除了动物就是他们二人,像极了亚当和夏娃在伊甸园里的日子。

而这种刻画其实也从侧面展现了牧羊人对羊群的绝对掌控,要知道,在《圣经·创世纪》里,上帝是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人,并把人放进伊甸园里让他为所有的动植物命名——这里,人其实是具有半神性的,而电影里人把这点半神性拿出来其实就可以掌控羊群了。

另外一个情节是彼得带着羊崽去划船——这点就有点施洗者约翰为耶稣基督施洗的意味了,因为之后羊崽也确乎通过墙上的画儿意识到自己与整日里与自己待在一起的人类不同,但彼得似乎也不能全然用施洗者约翰来解释,是个蛮奇怪的人物。

哎,谁知道呢,其实用羊来做恐怖电影的主角其实就已经赢了一半了——羊确实是一种恐怖的生物,当它开始嗜血时,那便是人类的末日。

 8 ) 都没人看懂?

男女主角最开始提到时间机器,是双重暗示,一是他们的孩子已经死了,希望有时间机器回到过去(扫墓-艾达),二是最后的大羊男其实就是未来的美羊羊,穿越回来杀仇人父母,完成时间闭环(可以仔细观察大羊男握枪的爪子)。

根本不是什么杀我妻子抢我孩子。

其次,美羊羊其实是男主啪母羊生下的。

中间有段独处的时间。

 9 ) 可爱羊崽,何以惧之?

A24 公司制作和发行的电影散发着一种独特的气质,有别于传统的暴力血浆和吓人的俗套,往往给观众耳目一新的体验,《仲夏夜惊魂》《遗传厄运》《灯塔》《圣人莫德》等等,莫不如此。

而今年这部来自冰岛导演的惊悚题材《羊崽》同样不例外,曾入围今年戛纳电影节“一种注目”单元,并拿下原创奖。

看过冰岛电影的朋友一定会对独树一帜的风景地貌留下深刻的印象,而这部导演处女作同样在此不遗余力。

全片充斥着荒凉冷峻的自然风光和空旷寂寥的环境,遗憾地,这个故事的情节就和它的风光背景一样寡淡稀薄。

影片讲述在圣诞节前夕,一对丧子的牧羊人夫妇收到一份意外的礼物:一个半人半羊的婴孩。

他们把她带回家当作女儿般抚养,羊崽给这个家庭带来了欢乐,而未知的恐怖力量正在摧毁他们。

这个荒诞的故事因有神话传说的暗示足以引申出各类奇怪的解读,诸如结尾出现的羊神、三个角色的名字等。

不过,情节太过单薄,仅仅是短片内容的延长,引入大量冰岛风光的空镜头和含义不明的角色(男主的哥哥)来拉长篇幅,导致节奏过于缓慢和沉闷。

实质上,这仍然是一对夫妇如何走出丧子阴影的常见叙事框架(时光机、婴儿床、女儿墓碑);导演往其中填充进人与动物关系的反思。

天真可爱的半羊人造型、温情脉脉的家庭气氛均在明示人与动物和平共处带来的生态和平。

不论人类出于何种居心粗暴虐杀动物,只会招致如影片结局般血腥惊悚的后果。

这个意外反转的结局意味深长,凸显出寓言意味,也强调了人类残忍猎杀动物带来的可怕影响。

 10 ) 有兴趣可以看看

怎么说呢,其实整部电影有点像PPT式叙事,一句话能讲完的故事非要长篇大论,这样让我本想一边捧着薯片、一边幻想着看这部惊悚片的心情都完全没有了。

感觉导演想讲的内容很大:动物与人以及动物与人的占用, 还有就是一段破碎的夫妻关系,值得一提的是从未讲,但是随时都在出现的丧子事件,可惜看完影片最后有关这个的具体点睛画面什么也没看见。

《最危险游戏第二季》短评

#Cannes2021UnCertainRegard创意奖[Part One修改一下也可以成为一部短片]

6分钟前
  • blood orange
  • 推荐

65/100 熟悉的A24,只是更加的空洞,使用一则小寓言进行无节制的填充

7分钟前
  • Rouge
  • 还行

主要看羊。

10分钟前
  • Cinema is dead
  • 还行

挺喜欢的,观众的解读也成了影片一部分。

15分钟前
  • UE
  • 推荐

有被《羊惧》这个又名笑到。给羊崽戴花圈那幕真是梦回《仲夏夜惊魂》。潘神究竟是怎样的存在,没搞懂。

16分钟前
  • 还行

整体的类型化还行吧

18分钟前
  • 迷宫中的站起来
  • 较差

羊是真的可爱,冰岛风景不错,除此以外没啥优点,一方面完成度不行一方面在它同类氛围的片里也不怎么出色。感觉导演蛮有想法但估计拍片比较少经验不够…北欧氛围我还是蛮buy,这次不太行,期待下一作。

19分钟前
  • 占士鯊
  • 较差

0701

24分钟前
  • dow
  • 还行

(非常适合anxious的时候用来calm the nerve...)

26分钟前
  • Säger
  • 推荐

6.5/10。太寂寞太寂寞了,只有地广人稀的冰岛这种诡异故事能合理吧。无子之苦,苦到要养一个怪物来解。但悲伤的又何止是他们呢,屋外嘶叫的羊妈妈,拿枪来寻的“潘神”,这是恐怖片,恐怖的是孤独。(若表现人与自然主题,杀狗没必要)

30分钟前
  • 乍暖
  • 还行

3.5 偷了潘神的崽… 风景和家居是好看的,羊睡不着会数羊么?

32分钟前
  • Dodo™
  • 还行

这成片质量A24晚节不保 谁看完不大呼一声什么鬼

36分钟前
  • D
  • 较差

太牛了,把出轨拍成了这个样子。

37分钟前
  • Knight-Errant
  • 力荐

剪辑版。母羊在窗下叫,她杀了母羊。羊崽超可爱。不管母亲和自然的隐喻,羊男也很恶心。这个暴烈的雄性生物领走了艾达这个可爱的雌性羊崽,可想如果延伸出去的故事也不会好。冰岛的电影色彩,怎么全都是致郁系

40分钟前
  • 冥王星(Ojas)
  • 推荐

羊生出半人半羊的小孩的时候,女主竟然一点都不怀疑是不是丈夫干了什么……

41分钟前
  • kakakarl
  • 很差

【YVR-Park】风格取胜

45分钟前
  • Parker Li
  • 还行

可能就是东西方审美差异?当羊爸爸具像出镜的时候,这片在我这就满盘皆输了。

49分钟前
  • 救死扶伤安嘉和
  • 较差

这是个什么东西,简直是我的视觉恐惧点!(◎_◎;)

54分钟前
  • 阿默沫
  • 较差

几个事儿都没什么大不了的,只是觉得狗狗可怜

59分钟前
  • 托腮
  • 较差

如果是作为人类和大自然的隐喻好像还有点意思,就是结束的好突然。

1小时前
  • 点击即刻爆炸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