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系漫游指南》,2005年的英国科幻电影。
尽管IMDB评分很高,但是看完后却很失望。
影片讲述地球由于正好处在银河系的高速公路上,而被强行“拆迁”了。
而男主人公在地球被毁灭的前一个被救上了飞船,从而进行了一段奇妙的星际之旅。
看完上面的简介你肯定很向往这样天马行空的科幻片吧?
但此片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无厘头式的天马行空,也许片中有不少了英式幽默,但是本人却完全不得要领,只觉得男主角和几个神经兮兮的同伴跑东窜西,却不知其到底在忙活什么。
影片唯一的亮点是那个患了忧郁症的机器人Marvin,这个机器人是由Alan Rickman配音的,也就是大名鼎鼎在《哈利波特》里扮演Snape教授的演员。
昨天我终于找到失散已久的《银河系漫游指南》,并在晚上重温了一遍。
这电影实在太可爱了,路数奇特荒诞,冷幽默,乐得我上气儿不接下气儿。
这个故事看起来对人类是充满了讽刺,开篇就说清楚了——人,老以为自己是地球上最聪明的物种,其实不了解,人只是第三聪明的,第二聪明的是海豚。
然后就以“海豚奔月”的照片作为片头,没完没了唱着"so long, so long..."的歌,说明海豚已经非常智慧地集体离开地球与人类说再见了……(地球马上就要毁灭了!
)我最乐得不行的是“沃贡”给阿瑟和福特读诗那一段。
据介绍,“沃贡诗歌是宇宙中第三糟糕的诗歌。
第二糟糕的是克瑞尔星的阿兹歌德人的诗歌。
在他们的诗歌大师、自负的格朗索斯朗诵他的诗作《关于一个盛夏清晨我在自己腋窝里找到一小团绿色油灰的颂诗》的过程中,四名听众死于内出血,其中银河系艺术诈骗委员会的主席在啃掉了自己的一条腿后才得以幸存。
”沃贡抓住了这两位违法“搭车”的人,不忘先折磨一番,于是绑在柱子上,一个大个子沃贡,很权威,流着口水,厚嘴唇,牙齿黄黄的家伙,对着两位读起了他的诗歌。
福特看起来体质过于敏感,当场几乎昏厥。
阿瑟作为一个地球人,果然是比较迟钝的,虽然流汗且紧张,但还蛮有韧性,镇定的听完。
然后这个沃贡,象对待共产党人问“你说还是不说”一样,问阿瑟“你觉得我的诗怎么样?
”阿瑟为了求生完全失去气节,忙说喜欢!
并胡诌什么“隐喻意象相当有效”,“富于同情心的沃贡灵魂”,“韵律有趣”等等。
然后,沃贡用一种怅然若失的眼神盯着阿瑟,缓缓如梦游般地一字一顿的说:“也就是说,你认为我写这首诗是因为,在我这冷酷卑鄙的外表下,其实,也渴望被爱?
”这句话一出,我当场笑翻在地!
不看不知道那个效果,沃贡一字一顿地说出“i am just want to be loved?’,因为他半张开嘴,让人感觉停留在他的唇齿间,有一种莫名的纯真与哀伤,就这点认真的哀伤把人彻底笑翻了!
电影里充满了荒诞与颠覆,比如,一个宇宙中最聪明的种族,因为对宇宙、生命及一切的终极问题的讨论没完没了,于是设计出一个电脑来求解,此电脑名曰“深思”。
结果,最后历经750万年,大家凑到一起欢天喜地打算揭晓谜底,深思给出的答案是“42”。
宇宙及生命终极问题的答案是42!
大家当时就傻掉了,完全不解其意。
“深思”建议大家,要想理解答案,必须先了解“宇宙,生命及一切终极问题”本身是个啥!
这说法虽然令人醍醐灌顶,但是却也颇另人沮丧,毕竟大家等了那么久了。
深思说自己无法揭示此问题及答案的秘密,但它可以设计一个超级计算机,这个宇宙内最聪明的种族也将被设计在这个超级计算机中,此超级计算机名曰“地球”。
太可乐了!
问题是这个最聪明的种族并非人类。
于是片头的那个悬而未决的答案在片尾揭晓,那个宇宙间最聪明的种族设计了地球(其实是个大计算机一直在运转一个未完的程序以揭示宇宙生命及一切的终极问题),那个种族当然自己也在地球上活在我们中间!
因此,地球上最聪明的物种是——当当当当,老鼠!
人类还孜孜以求宇宙及生命的终极问题呢,其实使命竟是老鼠赋予的!
如此说来,人不过是计算机程序的一部分,雇用人这点不太灵光的脑子来计算问题的答案。
问题是,按照故事的逻辑,这个终极问题是悬而未决的本身才是地球及人类存在的意义。
当此问题揭晓时,也是地球完成使命灭亡时!
看起来,为了子孙万代,还是糊里糊涂地活着更智慧。
千万别期待把所有事情想明白,当有此希冀的时候,竟然就是人大冒傻气之时……还有,今后需要对老鼠客气点PS. 因对此电影的兴趣才去搜索一些背景资料。
方才了解这本来是一超级著名的科幻小说。
小说作者道格拉斯亚当斯身高1米96,上过12年的学,当过医院门房,建筑工人,鸡舍清洁工,保镖,乐队吉他手……我不由得对这位作家充满好奇和崇敬……
一点也没想到会这么好看,从头到尾怀着惊喜的心情,这种想象力的表现只能用喷涌来形容,无比奇妙的电影。
所谓银河漫游指南是书名,非常生动地介绍各个星球各种生物的情况,星际旅行必备佳品。
据说是根据小说改编而来,不由对作者敬仰有加。
倒不是故事本身有多厉害,无非是几个人因为某种原因坐着飞行器在银河系漫游。
然而其间出现的每一个生物,每一个场景,每一个桥段,每一个表现手法都充满新鲜感,吸引我全副注意。
最抢眼的表演不是Martin Freeman,不是John Malkovich,而是那个忧郁的机器人,give me a hand,太可爱了,以致于看到他后脑被轰出一个洞来时,很有些伤心。
你可以看到旅途中会变成花朵、毛线等不同事物的飞行器,注意看飞船内部的物品、生物哦,会变的很奇妙;可以看到智能计算机艺术的长相;可是看到老鼠和人类的真正关系……
早在三年前,这部电影我就非常的喜欢,三年后,我发现对于这部电影的喜爱又多了几分,越了解就越喜欢。
因为最近向同事推荐了这部电影,我心血来潮,就重新看了一遍,到最后,依然让我笑泪并发,难以抑制,非常想大哭一场,哈哈,喜剧怎么会有这样的效果?
由于太喜欢了,反而我不知道该从何讲起,是从那条不可或缺的毛巾?
还是那个可爱得无以复加的忧郁机器人marvin,又或者是那个两个脑袋的银河系总统?
对于某些人来说,这部电影实在无聊,充满英国式的无厘头,完全没有逻辑可谈,荒诞荒谬,但是如果你找到所有荒诞与我们生活的联系后,你就会笑到肚子痛,拜倒在作者丰富的想象力与刻薄的幽默感之下,当然,也是对人类社会的自嘲。
在令你笑到肚子痛的背后是Adams的悲观主义,Marvin也许就是作者的化身,忧郁的,但是这种忧郁本身都是那么得可笑。
其实在作者心中,The answer to life, universe, and everything, 根本没有意义,问题没有意义,答案也一样没有意义,生命,宇宙,一切的一切的本身,也没有意义。
可是,作者比谁都热爱这个没有意义的生命,宇宙,一切,这才是我们生活的意义,不是吗?
Arthur和Triacia最后终于知道,他们所希望的不是别的,不过是和心灵相通的另一半,共同生活而已。
Marvin知道一切没有意义,但是他还是勇敢地拿起观点枪,有他那可爱的忧郁的力量,打倒了沃刚军队,哈哈,看来也只有机器人才不被忧郁打倒。
于是,一个暂时的大团圆结局,地球备份开始运转,当细胞开始分裂,当太阳照射草原,当海浪拍打沙滩,当百花瞬间开放,当海豚回到海洋,当鸟儿重新飞翔,当Adams的母亲继续在路边看报喝咖啡的时候,你如何能够不感动,你知道作者是那么热爱这没有意义的生命,这地球,这宇宙,这一切的,即使它荒谬,无知,可笑,并且他比我们爱得更加深沉。
总的说是一部远远超出期望值的片子。
我倒不知道什么原著啊这个那个的,只是手里的片子都在2个小时以上,只有它稍微短一些而今天还有很多事情做。
呵呵我喜欢它清新的风格,是一部更像生活片的科幻。
里面的众多新奇想法就不提了,尤其喜欢的是造型设计。
那个可爱的小宇宙飞船象一把圆肚子的茶壶,特别是一小圈看不甚清楚的蓝色花纹,还是把宋瓷茶壶。
最喜欢的是飞船里的门,不是说它开关的时候唉声叹气,而是门的造型设计。
so简洁,so大方。
白色的box上加了几道直线和弧的凹槽。
回头我有自己的house的时候,一定要做个这样的门。
:)大头机器人的无敌忧郁很像生活中一些怀才不遇的朋友。
呵呵
额,不能不说,我是在大年三十漫天烟花炮竹声中观看的此片。
事实上,很多时候都是这样,就跟江湖侠士自报家门一样,啊一说,某某,啊我知道,哪位大侠来着,擅长什么,其实见都没见过,一部片子,大名鼎鼎,可能你也只是听过而已,未曾看过庐山真面目,可总是喜欢自以为是的以为这部片子讲的是某某某,看了以后才发现完全不一样啊,我想说我就是如此一直听过此片大名,一直以为是部爆米花式的纯科幻片,真是太低估此片的历史地位和内涵了原来是喜欢的幽默讽刺加科幻,可即使是这样,依然觉得自己很孤陋寡闻,直到看到片尾的for douglas,才知道原来此人便是英伦幽默讽刺文学的代表人物、第一个成功结合喜剧和科幻的作家。
额,我还一直以为血与冰淇淋的铁三角创造了如此有内涵的任性之作,原来Douglas Adams才是开山鼻祖再一次感叹英伦强大的精神土壤那些虽然长的奇形怪状的外星人,看起来不可理喻,细细想来,暗喻着人类世界的各种明争暗斗,哪哪都不缺啊那贡福星人的超低的行政办事效率是在讽刺哪个执政党啊,做什么事都要走流程盖章还有他们被公认全宇宙令人发指的诗歌朗诵,是在讽刺那些天天在电视上高谈阔论却不兑现的承诺的政客吗?
还有那个不靠谱的宇宙总统是在讽刺某个联合国?
那个看似高大上的老鼠计划,为寻找一个关于生命的意义,而创造了地球实验室,结果被地球人一锅拍瘪,^_^,这告诉我们,不要虽然嘲笑别人,即使差很多我一直都没搞懂,为什么毛巾对一个在银河系的旅行者很重要,而且也看不出毛巾的重要性,说起来重要,其实一点用处都没有,这是我的感觉。
网上有这么解释的:亚当斯用煞有介事的笔法来嘲讽那些装模作样的严肃认真,用凸透镜放大人类社会的虚伪和繁琐。
这就是他的毛巾,即使在一片混乱之中,也能看到它叠的整整齐齐地挂在臂上。
这段解释更深刻,很有反抗精神那个全篇里一直不停抢镜的机器人,一直努力表现自己的悲观,都不care周围人,一个人到处传递着忧伤最可爱的是,最后地球,还有一个备用的,明明在一个无聊的早晨,倒霉的“我”,正在吃早饭,拆房子的人就来了,于是乎誓死守卫“我”的房子,额,给朋友打个电话吧,额,朋友说不如先喝着啤酒吧,额房子就被拆了,再然后整个地球被当成高速公路的障碍物给灭了,于是还没调整过来的“我”稀里糊涂经历了那么多,还好一切又还原了生活依然是美好的Ps:1、比尔奈伊、马丁弗里曼简直是此类型片的金牌配角啊2、恶搞任性有深度的,首推英伦No.1,那《十万个冷笑话》简直就是恶搞无下限,我想说,外表、内心皆肤浅3、其实对于这部大作而言,作为屌丝的我们,更喜欢血与冰淇淋三部曲但是这部片的各种异想天开很让人痴迷喜欢这种无拘无束的风格4、敢问这种循环式的结尾片,谁敢拍一不小心就是no zuo no die的节奏
《银河系漫游指南》这部电影的原著,连同作者Douglas Adams在英国可谓家喻户晓,在科幻小说界也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能写出这部作品的脑袋真是太神奇了)。
直至2005年被改成电影前,已有过广播剧、电视剧、舞台剧、漫画等多种表现形式。
这部70年代开始问世的文字作品,所提及的对地球、对生活的环境、以及如何看待生命等问题,对现今的世界来说,越来越显出其重要性。
如果有第二个被重置的地球,你会希望如何改建并保护这个居住着的星球呢?
但如果真实的世界不会出现地球NO.2,也不会在任何一种生命的逝去后重现盎然的生机,由此感受到万物的平衡与生命之可贵。
那我们是否应该思考下,对这个唯一的地球,对每一个独立的生命体,该持有怎样的态度。
电影一开场,地球已被毁灭,唯一仅存的二个地球人和其它星球的外星人组成的四人探险队,连同一个充满哲思的忧郁机器人Marvin,一起展开了银河系的旅程。
他们寻找着可以回答“最终问题”的计算机“深思”,和一把观念枪。
影片中充满着超强的想象力与英国式的幽默。
无限扩大的思维,带着你一级级的往上走。
在荒诞不经而又智慧的表现手法中,慢慢抛出一个又一个问题。
而为了获得解答,征程将走向制高点,探险者才得以一窥事物的全貌并获得一种新的体验式感悟。
片中采用了真人辅以动画的形式,兼具科学的理性思维和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在营造真实感的同时,又刻意的与真实世界拉开距离。
而距离,让观影之人得以旁观者的视角,重新注视这个赖以生存的世界。
电影中最有趣的是时刻在思考“意义”的大头机器人Marvin。
这个拥有GPP(真实人物性格)的超高智商机器人,是个悲观主义者外加抑郁症患者,时常摇头叹息着不知如何面对明天。
但它沉缓的语调,冷幽默的台词,以及始终低垂的大脑袋却显得如此可爱。
Marvin的出场几乎都会让我大笑不已。
这个拟人化性格的机器人,对抑郁特质的表现是精准而生动的。
思考着太多无解或辩证的问题,却得不到正面的答案,或在行动中得以实践,就会逐渐产生消极的情绪。
然后,就会越来越像拖着迟缓步伐的Marvin啦。
给大头配音的是Alan Rickman,这个著名的英国演员,用诠释Severus Snape和Brandon的独特嗓音创造了Marvin的内在。
电影的男主角Arthur Dent,在经历种种后,讲述到“任何问题的答案,都没有让我得到快乐,...”追寻某些与生俱来的答案,好像是人类潜藏的使命感,或许是因为未知而产生的不安定。
从希腊哲学的宇宙论期始,人类就在研究这些所谓的最终问题,实则未果。
过程是思惘的,如Marvin般困顿、无望,悲观而不知所措。
但真正透彻后,一人独醒,眼见众人皆“苦”,又能独乐乐而罔顾否?
生为群居动物的人类,最孤独痛苦的怕就是那个透彻的少数者吧。
“... 除了,她是我想等的人吗?
”这是Arthur Dent接续前语的话。
电影最后还是想用“爱”给大家留以希望吧。
也是,至少有50%的可能性脱离孤独的宿命(童话故事通常到这里结束)。
Arthur Dent带着他爱的Trillian,离开了地球。
即不用做孤独的少数者,也有比50%更多些的时效性,Happy Ending。
这是我近年来看的最好的科幻电影(顺便说下,是导演Garth Jennings的处女作。
如果英文好的童鞋,我更推荐看的是Douglas Adams的原著《The Hitchhiker's Guide to the Galaxy》。
不容错过!
1971年夏天,欧洲一个年轻人正在全世界搭车旅行。
在奥地利的一片旷野上,喝多酒的道格拉斯望着星空。
他的包里有一本《欧洲漫游指南》,“应该有人写一本类似的书。
不如就整个银河吧”。
《银河系漫游指南》作为银河系漫游五部曲首作,充斥着他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道格拉斯亚当自定义为一个喜剧作家而非科幻作家,同时作为“无神论者”、“环境主义者”、“技术迷”,他将自己的一些光怪陆离的观念,用具有识别力的夸张表现手法,略荒诞的情节或讽刺或探讨了人类学、哲学、政治、宇宙科学等。
电影和小说历来有比较大的差别。
我是从电影开始这场漫游。
执着于对生命意义探索的我也好奇过,42这个看起来没有任何意义的答案为什么会成为宇宙万物的答案,它一定暗含着什么。
然鹅everthing is nothing——其实只是道格拉斯笔下的随机数字,♾。
除了对生命意义的探讨,还有许多哲学层面的问题——生活中会常常遇到的、那些无人能解答、只能靠时间给我们答案。
我们终其一生或许也无可知,也或许某个清晨在厕所里灵光一现。
有的人因为这一系列的科幻作品把道格拉斯列为那个时代最伟大的科幻作家。
个人想法,最伟大永远是难定义的,笼统的,与其给这个电影或作者做一个比较,不如挥一挥手里的毛巾,到电影里去探索探索未知世界,用心感受感受这世界的荒诞离奇。
最后送给大家的建议:Don’t worry the world is going to end. Don‘t Panic !
我没有看过道贺拉斯亚当斯的原著小说,不过我知道英国人的独特幽默感和思辨气质在好几百年前就已经相当的发达,并且一直延续到今天仍然没有太多变化,因为在看这部电影时我的脑海中一再浮现出江奈生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
这两个东西真的非常相似,因此我建议如果有朋友觉得不理解这部电影,不妨先从阅读格列佛游记入手。
(题外话:《银河搭便车指南》和《格列佛游记》的一个诡异的相似之处貌似是都会被很多人误认为是儿童文学?
至少我试图将这部电影介绍给身边几个好友时,都得到了这部科幻电影小孩气,不严肃,不成熟,难以理解的结论。
也许是因为英国人黑色幽默的背后原本就是小孩气的天真烂漫?
)《格列佛游记》是一部伟大的讽刺小说,讽刺的对象包括英国人、法国人直到整个欧洲再到整个人类,王室、政治、新兴科学、宗教乃至人性都被含沙射影地攻击。
《银河搭便车指南》几乎是以同样的手法讽刺了这些东西,不知道到底有什么意义。
对哲学的讽刺——关于终极问题和终极答案的情节再明显不过了。
沉思电脑可谓是一个终极哲学家,不用吃饭睡觉,可以思考一个问题750万年。
找到了答案却发现并没有理解问题,不得不求助于另一个更强智者——地球与人类。
可惜在得到问题以前电脑和人类都堕落了,沉思电脑变成了整天看幼稚动画片的无聊存在,人类则变成了亚瑟丹特这样的废柴。
问题最后揭晓却是来自于亚瑟在陷入险境时的急中生智——终极问题原来似乎是“一个男人一生要走多少条路”,貌似是Bob Dylan的一句有名歌词我记得。
那么之前的那么多哲学思考算是怎么回事呢?
除此之外影片对于哲学思考和自我认识的讽刺还有多处,比如那个患忧郁症的大头机器人,还有鲸鱼和花盆的对比。
可以看出导演或是作者对于哲学与哲学家真是有很多偏见。
对宗教的讽刺——那个“揩鼻涕神教”不用多说,绝对是在讽刺宗教了。
对科学的讽刺——《银河搭便车指南》中科技最强的种族无疑是沃贡族,实际上却是一些所生活的星球上禁止一切新想法,又恶心又邪恶的先天不足的野生动物。
福特说它们“They don't think, they just run things”。
而人类自认为拥有强大思考力和先进科学理论,最后连家都让沃贡人给拆了。
这个情节给我的感觉就是人类的科学是一种光说不练的东西,又或者是科学领先于技术太多年是一件没有意义的事?
关于沃贡族的诡异设定和《格列佛游记》中飞岛国的情节有点相似,我姑且认为是在讽刺人类的科学,各位有更好的认识不妨告诉我。
对文学的讽刺——这个真的显得无厘头了。
凭什么认为人类的诗歌是比沃贡族的屎尿屁诗歌还不如的东西?
宝拉 南希是谁我不认识,不过我想如果这个诗人真的存在,可谓是躺着也中枪了。
或者说是在讽刺文艺人士的自我欣赏特质,还是说在讽刺文学作品评价体系?
总之文学以某种方式中枪是无疑的了。
对政客的讽刺——无疑了,政客需要的只是身体上处于演讲台上面的那些部分,下面哪怕是几千条怪异豆芽菜机械腿也没关系。
智慧就更加不需要了,不然双头脑残摇滚歌手能在竞选中打败也许更有智慧的半机器人成为银河系总统?
好吧,也许是因为我曾经深读过《格列佛游记》,再看这部电影时显得有点免疫了。
不外乎是讽刺、黑色幽默和解构,从情节、手法和精神上看和《格列佛游记》都太相似。
不过我还是认为这部电影还不错,不过不会有太惊艳的感觉。
总的来说给个“还行”的评价吧。
——Perhaps I'm old and tired, but the chances of finding out what's actually going on are so absurdly remote that the only thing to do is to hang the sense of it and keep yourself busy. I'd rather be happy than right any day. ——And are you?——Uh...no. That's where it all falls down, of course.于是这段对话的参与者是Love Actually里面那个囧囧有神的老歌手和那个动作片男演员,默默……于是女主是summer同学……忧郁机器人Marvin是我们家Alan Rickman配音的啊啊啊,听到他的声音我就沸腾了!
还有某卖IMAX 3D的烂片Alice里那条蓝色虫子,为什么Rickman大叔总是不露脸啊……我爱死他说话不动嘴唇的范儿了!
于是我跑题了……我简直想把Marvin的每一句台词截下来塞爱姆披三里单曲重复啊……然而我脑子里总是突然冒出来N年前他演的《罗密欧与朱丽叶》里面朱丽叶她哥,那个欢乐的童花头……好吧还是现在的阴沉范儿忧郁范儿最适合他……于是我还没回到主题上……If 我们的世界真的是老鼠的试验品,and 我们还以为我们是在拿小白鼠当试验品……话说以前看过各种科幻小说描述细菌啦、基因啦blah blah才是主导人类活动的,比如某段DNA某个基因要使自己存活下去并且尽量扩散从而force人类去做各种事情诸如此类,然后个人的意识就完全没有意义了,你认为你想做一件事,然而it turns out to be基因让你认为是你自己想做这件事情而其实是基因想做这件事情(我觉得我的表达能力太悲催……怎么这么绕的啦……) 不过,话说回来,“I'd rather be happy than right any day. ” So, well, whatever.And, the point-of-view gun, 立场转换枪,commissioned by a consortium of intergalactic angry housewives who, after arguments with their husbands, were sick of ending those arguments with the phrase, "You just don't get it, do you?" 要是真的有这个发明就太赞了……人与人之间总是不能完全互相理解的,we concede the existence of A.T.Field(囧……),but 不可避免地期待能够更多一点、更多一点了解,and nothing to hide from each other. P.S. The gun i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women to use on their men, which suggests...Well, I don't need to explain any more.以上。
英语英字。太喜欢这个片子了 !!温情而又狡黠的英式喜剧,笑点密布!还有像小说致敬的段落!最可爱的应该是白馒头抑郁机器人,我爱你!!!!
TUT可惜Adams没能看着它上映。
哦,marvin竟然是alan....
有点无厘头搞笑,不过里面有意思的地方很多,有的道理很深,不懂。
这么多高分好评搞得我怀疑人生。。。是有很多小幽默,可这是一部电影啊,又不是段子大合集。看了好几次才看完。
妈的是我没看懂还是咋滴,为嘛豆瓣评分这么高?!除了那些个冷笑话,剩下就是一出闹剧。
not my Marvin.
The answer of the ultimate question is......42!
像极了爱丽丝漫游奇境~ 搞笑讽刺到一塌糊涂~ 女主角是500 days with summer里的summer~ 最爱的当然是忧郁机器人马文~ 还有那个翻译鱼~
外星人的设计太怪了,有的和地球人没啥本质区别(甚至还有亚裔),有的又奔放得不得了……相比原著,还加入了糟糕的爱情线,删删改改整成部闹剧,除了开头就毫无剧情推进可言。小剧场的扁平化设计倒是挺好看。
觉得后面部分才对了胃口...是年纪大大大大了吗?幽默有了天马行空有了,但总觉得少了一点儿什么,应该是书中的某些细节没有完全表现好,连接这种东西就缺了点【不要自作聪明好吧
喂伙计,拍碎你无用的大脑袋放下那些愚蠢的想法,我们一块儿去随便哪里的咖啡馆,聊聊那盆花的想法和困扰你已久的“终极问题”,喝杯金汤力再和几个小妞跳会儿舞。接着你就会发现你是多么幸运的家伙了,在这不知打哪儿来的宇宙中。
好多看不明...不过感到很超前的样子...
它本该是一部标准的英国制造,用那些喋喋不休的反讽和隐喻,拐弯抹角地道出这个世界的尴尬一面。只是牛人道格拉斯已死,这种逆天的玩笑便沦落成了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奢侈向往,我们知道导演他已经尽力了,但也只是尽力了。
The.Hitchhiker_s.Guide.to.the.Galaxy.2005.BD.MiniSD-TLF 3.4*
神片!明天早晨我要以沙发的形态醒来,你们满脸花瓣,地球2号准备就绪了!但是我不会臣服于老鼠!因为我的答案还没人回答!!!!!welcome!!to the end!!!OF THE WORLD!!!!!!!!!!!!!!!!!!!!!!
敢小说还是差了些,导演拍摄手法感觉像B及片。
我不太适合看这种片子...一颗星给马文~一颗星给“so long~so long~so long~so long~so long” :)
为看此片还认认真真的查过很多资料,算是有史以来最认真的一次了
The answer to life, the universe, and everything, is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