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家大院

乔家大院,Qiao's Grand Courtyard

主演:陈建斌,蒋勤勤,雷恪生,倪大红,马伊琍,赵丽娟,王绘春,王辉,高斯,吕中,陆剑民,博弘,张洪睿,谢钢

类型:电视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06

《乔家大院》剧照

乔家大院 剧照 NO.1乔家大院 剧照 NO.2乔家大院 剧照 NO.3乔家大院 剧照 NO.4乔家大院 剧照 NO.5乔家大院 剧照 NO.6乔家大院 剧照 NO.13乔家大院 剧照 NO.14乔家大院 剧照 NO.15乔家大院 剧照 NO.16乔家大院 剧照 NO.17乔家大院 剧照 NO.18乔家大院 剧照 NO.19乔家大院 剧照 NO.20

《乔家大院》剧情介绍

乔家大院电视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清咸丰年间,山西祁县大东家乔致广因生意惨败病重身亡,股东们纷纷上门讨债,家族内部暗流涌动,伺机瓜分家产。危机之下,大太太(娟子 饰)急传在外考取功名的二少爷乔致庸(陈建斌 饰)回家出任新的大东家,并让他斩断与其青梅竹马的江雪瑛(马伊俐 饰)任何联系,迎娶“山西第一抠”之女陆玉菡(蒋勤勤 饰)。乔致庸生性顽劣,根本不想接手生意,但面对族人的跪求,考虑到乔家未来的兴衰勉强就范。穷秀才孙茂才(倪大宏 饰)自觉满腹经纶,见乔家有难自荐上门帮忙,成了乔致庸的军师。上任伊始,乔致庸一行首先赶往包头乔家分号,大刀阔斧地进行了人事调整,他任人为贤的做法很快赢得了众商家的尊崇。从此,一代奇商乔致庸开始了他数十年的风雨历程......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烈日长虹核爆危机第一季生命的荣耀九王爷的告白替补一夜四十万无罪之日从海底出击第三季花儿照相馆落凡尘在异世界获得超强能力的我,在现实世界照样无敌~等级提升改变人生命运~爱火硝烟刑事7人第八季拯救列宁格勒禁入家园暗魔怨骇故事之招魂大黄蜂玉美人泽西男孩云的模样地狱神探安托万夫人不可思议三人行绿水街角少年第三季狙击手:逆战我的初恋情人剑出江南

《乔家大院》长篇影评

 1 ) 乔致庸的创新精神——电视剧《乔家大院》观后感

4月初团队Building去了趟平遥和乔家大院,看着堪比故宫大小的宅子,以及乔家创造的资本神话,回来后就看了电视剧《乔家大院》,昨天刚看完。

电视剧都是对事实的艺术性加工,比如真实的乔致庸一生娶了六个老婆,电视剧中只有陆玉涵一个。

当然,这也不能说真实的他没有电视剧中的专一,因为这六个老婆是串行的。

乔家有不纳妾的祖训,都是在死了一个再迎娶下一个,老婆命短他又活了89岁,自然就经历的多。

这是题外话,本篇重点分析电视剧中乔致庸的经商创新精神。

在我看来,大的创新分为两类:一类是将一种思路或方法从一个领域引入到另一个领域,这是一种绝对的创新。

另一类是通过商业化的方法,将一个处于小众范围的产品普及到较大的范围。

1 员工持股在乔致庸之前,一个商家有几个店铺,每个店铺有一两个掌柜,还有十几个伙计。

伙计干四年学成后就会跳巢,这样可以挣更多的银两。

但掌柜的一般会持续干下去。

因为掌柜是有股份的,每年都会有大量分红,而伙计没有股份。

乔致庸可不想优秀的人才就这么流失了,在分析了原因之后,就大胆提出由伙计持股,这样伙计看能挣得多了,也就不再想跳巢了。

其他商家也只好跟进,不然优秀伙计都会流失了。

这是第一类创新,将持股这种方法从掌柜引入到了伙计。

2 经理退休金对于掌柜,干了几十年之后,带着积蓄告老还乡,收入来源一下子没有了。

乔致庸为了激励掌柜的工作积极性,在掌柜退休后,继续发工资,直到老死。

这样掌柜的觉得服务几十年,东家养自己一辈子,真是个划算的买卖。

这还是第一类创新,将发工资从工作期间扩展到了退休以后。

3 重拾前辈的经商理想乔致庸无意间得到了王家创始人的经商地图,如获珍宝,一下将自己的经商思路打开了。

忽然发现,还有这么多的地方没去过,这么多的生意没做过。

于是开始从武夷山贩茶,买到蒙古俄罗斯。

这虽然谈不上创新,但对大的创新至关重要。

有了这张地图,乔致庸做的事情比之前要大很多,思路也打开了,这样就会遇到一些之前无法遇到的问题,比如银子的长途运输。

在一个小圈子时间久了,自然就会缺乏新意,必须放到更广阔的空间去。

不能只想着创新,创新的目的是解决问题。

而解决问题的前提是先遇到大问题。

4 汇通天下将从蒙古挣的银子运回山西祁县,这是一件很有风险的事情。

以往都是各个商家自己有护送团队,外加镖局,但依旧是很有风险的事。

这个时候出现了票号,你可以将银子存入恰克图的票号,然后凭票据从祁县的票号取出。

票号收取汇兑的手续费。

乔致庸试了一把后觉得太完美了,这样就省得带着银子到处跑的风险问题。

如果解决了银子携带的问题,那就可以在天下所有的地方做生意了,即货通天下。

早期的票号只做大商家的汇兑,并且只局限在几个城市。

也就是尚未大规模普及开。

乔致庸抓住了这个机会,在清朝全国十三个省都开了票号,历经磨难,最终实现汇通天下的理想。

这就属于第二类创新,将小众票号普及到了所有省,以及所有人群。

最后,再谈一下理想主义与豁达精神,这是做大事的两个要素。

所谓大事,必须是超出寻常,非一般人所能达到,那就超出了老婆孩子热炕头这样的常规想象,是谓理想。

在向理想奋斗的过程中,又会面对现实的惯性,如果稍有挫折就心里过不去,那就很难坚持。

这就要豁达,看得开,能够乐观面对,绕道向前。

只有理想主义而没豁达精神,容易一郁郁而终。

出师未捷身先死,这可是做大事的忌讳。

by sangwf2014-5-2

 2 ) 乔家大院

是什么成就了乔致庸呢?

乱世出英雄,成就他的是那个世道,还有他自己的雄心,也有他的对手们。

首先是机遇,他大哥做高梁霸盘的失败,以及他嫂子对遗言的改动,就使得他不得不走上从商这条路。

其次是他放弃江雪瑛娶了陆玉涵,使得乔家有了起死回生的机会,不管是从当时,还是以后在他从商的道路上,陆玉涵对他的鼎力相助,都可以看出他当时这个战略选择的正确性和重要性,从这个意义上说陆玉涵不但是他温柔贤良的妻子,更多的是他忠贞不二的合作伙伴。

第三,遇到孙茂才,他的军师,孙茂才这个人不能一概而论他是个英雄还是个小人,套用王朔的一句话: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洋。

(如果他的后人给他塑像,也应该是一半脸白,一半脸黑)他在初遇乔致庸的时候是个落第的书生,科举也没有考上,这也就成就了乔致庸。

孙茂才还是比较有才华的。

在乔致庸初入商道后,对他的帮助非常大。

乔致庸是善于把握机会的人,加上他本身的才华以及高尚的商业道德,成就了他日后的伟业。

 3 ) 冬日暖阳照不进历史的缝隙

昨天去乔家大院玩了一趟,嘿嘿,对姓乔的免费。

这是第五次去了,第一次89年春天学校春游,当时票价一元,第二次应该是94年夏天和妈妈一起,第三次98年夏天同学来玩,第四次是2016年夏天和孩子一起,这次是冬天了,一个人漫游,充足的时间,十足的自由。

那些深宅大院的房间没有阳光,真是冰冷阴沉。

经历时间太长久了,大院除了搬不动的建筑其他陈设总在变化,导游的解说故事也总有润色,所以我感兴趣的点也不一样吧!

这次是那些旧照片,票据,乔家故事。

回来又看电视剧《乔家大院》,为什么要把乔致庸年轻时候演成个动不动摔东西的神经病啊?

哈哈,看到那个长顺非常眼熟,像张译,到这里一查,竟然就是,当时让他演乔致庸或许也能撑起来吗?

这张照片上的男子都有180以上,气宇轩昂。

 4 ) 霸道总裁的爽文

这个脑残故事一看就是一个傻逼写的,典型的霸道总裁爽文,披着一层晋商的外皮,如果这个故事放在现在可以这样写:恒太许老板因为误判行情,高价买了好多地,资金周转不过来,眼看着就要破产了,在挤兑中许老板也很快被气死了,这时许老板的小儿子本来是个天才少年,花花公子,从小养尊处优,从来没做过生意,此时正值高三,许公子是个学霸,考北大清华,哈佛耶鲁跟玩一样,他不仅学习好长的帅,还跟奶茶妹妹私定终身,约好一起考进清华再谈恋爱。

而许老板死的时候,许公子正在高考,当考到最后一科的时候,许公子被他妈大呼小叫的从考场喊了出来,不让他高考了,她也不知道哪里来的自信,对从来没做过生意的许公子这么有信心,竟然相信许公子能继承家业就能把恒太就活过来,为此她想着各种方法逼许公子继承家业。

首先 ,为了借钱让他娶化为的长公主,这位长公主不仅长的好看,知书达礼,而且不在乎他对奶茶妹妹念念不忘,并且还对他一见钟情,甚至还为他倒贴。

可是即便如此,许公子却非常痛苦,忍着巨大的痛苦不跟奶茶妹妹分手,然后娶了化为的长公主,然后借到了钱。

随后就开始拯救恒太,拯救的方法也很搞笑,第一件事就是请出来一位“卧龙”先生帮他出谋划策,这位“卧龙”是他在上学时认识的一个穷同学,当时他这个土豪拼命想跟这个穷同学做朋友,人家却理都不理,这个穷同学不仅穷而且还狂,除了摆过地摊,没做过什么生意,并且这位“卧龙”还是一个高考都能迟到的人,就这么一个人,一下子就成了许公子的大参谋,并且还年薪3000万,他借到钱继承家业后,继续高价买地,并且散布谣言说国家要继续涨价去库存,他买的几块地周围要建重点小学,很快这谣言就把纵横地产业几十年的老狐狸融闯的孙老板给忽悠住了,随后许公子就把他爹买的地都高价买给了孙老板,孙老板醒悟过来已经晚了,然后恒太立马就活过来了,而融闯的孙老板却要破产了…

 5 ) 若是你,你娶么

出场时有点癫狂的儒生,肆意张狂,多美好啊第五集,请戴出镖时,去叩人家母亲,显得太刻意了吧,劝说那段,从小不愿经商,这是志向上的不孝——我觉得这不能被称为不孝,志向是自己的事吧,你只顾自己不管别人就是小孝,有点道德绑架的意味了,当然我以现在的思维去看,这也不合情理,只是不吐不快。

应该是八九集吧,不想娶陆家姑娘撒泼打滚,实在看得揪心,一遍遍说“我不管”,可我也知道没法真的不管啊,要守业,前脚还有哥哥刚刚过世,那么多帽子,已然压得是无法喘息,无法逃脱,最难过是夜里见雪瑛,我怎么说,我说不出口啊!

我要怎么对爱人说出分手,看到拿开抱在腰间的手那个瞬间,想起前任说很喜欢我那么抱着他,特别有安全感,,,娶个有钱媳妇,现状好转,不娶,逃不了的家道中落。

几难的抉择。

雨夜中跪在哥哥墓前的喊声,也替荧幕前的我喊出了心里的愤懑,不甘,可是妥协了,特么的妥协了,夹杂着那么多东西我甚至都想,家交给他们爱咋咋的,别管别的了,带着雪瑛私奔吧...

 6 ) 没有梧桐树,怎能招来金凤凰

俗话说的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如果没有陆家这颗大树,乔家能绝处逢生?

就算他乔致庸有多大的志向,孙军师有多大的能耐,在现实的井底你只会迎来石头,更不用期盼会出现一位救命恩人来拉你走出困境,你就连想着日后定当涌泉相报的机会都没人会给你……但是话又说回来了,陆氏这位乔致庸捡着的金元宝,是乔家的福将。

你可以说这一切都是天意,但我则认为这是冥冥注定之事。

假如乔致庸没有了陆氏所欣赏的才华和人品,还会有日后的愿意为了乔致庸可以牺牲自己的一切(包括舍弃和自己心爱的丈夫在一起的生活)的乔陆氏吗?

所以说王谢堂前燕飞入乔家,完全是势之必然。

因此,有了无暇的资质就不会有“玉在匮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

 7 ) 眼界决定高度

以前的电视剧脉络还是很清晰的,从乔致庸考恩科——回家挽救包头生意——南下武夷山北上恰克图贩茶——涉足票号业——两次入狱——实现汇通天下描绘了乔东家的一生。

乔致庸的成功有三:一是眼界高,有魄力。

作为商人,有赤子之心,胸怀天下,不是计较眼前的一点的得失,而是始终想着做大事。

看到银票的便捷,首先想到的就是汇通天下,货通天下,造福商人,即使孙茂才跟他讲明了其中的利害关系,他仍坚持要做成这件大事。

在被太后禁足山西的时候,有难民来祁县,手下的人说没有钱赈灾了,乔致庸急得跺脚,这是我现在能做的大事了,我这个都干不成,我能干什么呀!

乔致庸是一个不甘于平庸的人,这是与普通人家出身的孙茂才最大的不同,孙茂才是我们大多数的普通人,一份薪水不错的工作,做稳当、赚钱的生意,修好老家的房子,取个自己喜欢的女人,这辈子其实就满意了,他这么反对乔致庸做票号也是为了自己的利益,风险这么大的生意,会让孙茂才失去好不容易得到的稳定生活。

二是善用贤才。

乔致庸善识才、爱才、惜才,不论是拜落魄的孙茂才为先生、给予天下大掌柜最高的薪酬,还是从驿站带走高瑞、提拔伙计马荀为大掌柜、完全放权给潘为严,乔致庸不断打破常规,让合适的人才做最合适的事情。

开创新店规,给伙计身股,对下属们的体恤使得这帮人在乔致庸深陷天牢的时候一条心救出他,即使救他会让乔家倾家荡产,他们的事业会回到起点,薪水可能也是个未知数,但是没有人弃乔致庸而去。

三是讲仁义。

乔致庸做生意一直强调“义信利”,在包头不容掺假挽回客户,武夷山结交茶商,恰克图与外国人做成相与,甚至后来曾经的对家达盛昌都成了无条件借100万两的相与。

乔致庸经营生意,不仅让客户放心,还让供应商们安心,上下游供应链维护的非常成功,还能把对家变成朋友,真是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把敌人搞得少少的。

但最重要的…是乔致庸一开始被太谷陆家大小姐看上了呀!

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陆玉菡生生挖空了自个儿家给丈夫输血,没陆家这个银行,乔致庸早就败在包头了。

说到陆玉菡,看这部剧的时候,跟母上大人一直感慨,这女人啊,生在现代是多幸福。

看陆玉菡这么一个大户人家的独生女,嫁到乔家后的第一天,就是给丈夫打好洗脸水,成了丈夫的丫鬟,后面就是循环的怀孕生娃等丈夫回家。

另外一个女性角色——江雪瑛的一生,也被一个男人绑住了,先是被抛弃——堵气嫁人——堵气做生意想干垮乔致庸——陷害乔致庸——花三百万两匿名救乔致庸——堵气开粥棚,真是一辈子都围绕着初恋,坐拥何家的银山,姐姐你潇洒走一回不好吗(编剧出来挨打)。

 8 ) 过誉的电视剧

豆瓣这部电视剧里写的简介里,提到一代奇商乔致庸,实在是名不符实,越看是越难看。

乔致庸出生乔家,过着富家子的生活,本准备去考取功名,却没能成行,最后从商。

在经商上,他并无十分过人之处,不能说超过了其他的商人。

初时,为了解决危机,他不得不娶富商的女儿,毕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可以理解。

然后他又决定打通茶路,求发展,不畏叛军,这也许能算是发展之举,但我认为这也是任何处于他那个位置所有商人都会做的事,不能算奇。

接下来他突发奇想,决定办票号,这好像是奇想,但是明眼人都知道问题是什么,他却雄心壮志,也许可以算是愚公移山或精卫填海,说实在的我根本没看出他进入这门生意的根基,他的原始资本并不多,票号算是金融行业,没本就做那就是在赌,这还是痴人说梦,你说奇吗,是奇怪的奇。

然后为刘黑七收尸出了岔子,被圈禁,结果还没能吸取教训,依旧借钱给朝廷,实际上早就脱离了做生意的范围了,朝廷不换他还就得头铁去要,结果钱还是没要回来,家人又死了。

最后清朝即将覆灭,慈禧逃跑没钱,他还决定要借钱,这又是一笔投资失败。

商道对他而言是实现自我稚嫩理想的方法,他是个理想主义者,这样的他才要经历后半生磨难。

做生意靠的多是岳家的钱,岳父为了他殚精竭虑,最后凄凉离世。

乔致庸的经商之道就是比谁钱多,比谁势大,根本没有奇可言。

然后则是他的爱情,为了救家他娶了富商的女儿,而和青梅竹马则一刀两断。

很可惜没能一刀两断,婚前他还特地叫青梅竹马来,在对方看来好像是要私定终身了,男主就没和青梅竹马说自己要结婚了。

结果结婚了,青梅竹马还以为他故意整她。

两个人总是藕断丝连,没法一刀两断,这也导致了后来很多的悲剧。

这个剧最大的问题也在此,青梅竹马江雪瑛从此就由爱生恨,剧中的女性全都被爱困住了,而男主则能想着青梅竹马,又有一个有钱的贤内助,甚至连慈禧也都是无德无才记仇的小人。

乔致庸在爱情上根本就不是一个敢爱敢恨的人,为了理想的爱情负了自己的妻子,为了钱又负了自己的青梅竹马,实际上就是个大傻冒,在爱情上完全失败,像是个不成熟的小年轻。

接着则是他的国家观,他是个读书人,所以是受着忠心爱国长大的,当然他不是死读书,前期看起来他是有那么一股正气的,他有一种理想主义的爱国。

他在圈禁期间救助灾民是厉害的,他开茶道也说是为了茶农,所以他是有救民的理想的。

电视剧后期,实际上也是清朝的后期了,他还借钱给朝廷,借钱给慈禧逃跑,嘴巴上说的是不借给她们,难道留给洋人吗?

在爱国救民上他是迂腐的,他没能看出问题,即使他一次又一次被坑害,他依旧没能意识到。

朋友说是因为山西的环境,消息闭塞,我想这真是太容易的辩解了,既然想要表现一个厉害的商人,那就不应该消息闭塞。

这是我最看不懂的,他根本不接触新事物,梦想着汇通天下帮助天下商人,实际上都是他的虚荣心,当时更厉害的银行业也开始发展了,他只有一个梦想。

如果不说是清末,我甚至都以为是19世纪初。

最后就是他的用人观了,因缘结识的师爷孙茂才,在初期能起到教导的作用,期间也出谋划策出力甚多,最后也因贪欲而背离,一方面是他自己的问题,他本质上就不是一个光明磊落的人,他不行正事,他虽然通晓商途的义,但却不是一个有义之人。

但是也有乔致庸没能把握周围人的欲望,他不知道周围人想要什么,孙茂才的出走实际上就是他用人的失败,即使他有众多厉害的掌柜,他依旧在用人上是失败的。

这些都是顺着电视剧可以谈的一些失败点,其中很多都是编剧的失败,也许历史上的乔致庸真是一代枭雄,电视剧则展现的是一个在商道幼稚、在感情里不成熟、对时局毫无判断的富家子。

也许在历史上晋商开票号,的确是浩浩荡荡的大事,的确是把握了一时的经济命脉,但是在电视剧里则成了痴心妄想,要记住这时不是1800年,这时已经是1850、1890年了,甚至连银行都已经开始出现了,社会虽然依旧落后、封闭、动荡,但也没有剧中描写的那么封闭,也许是有的事情不能写,故意而为之吧。

就是这部剧是想表现一个奇商乔致庸,表现晋商的能力和价值,单就这些方面它是失败的。

所以不是乔家的失败,而是电视剧的失败,电视剧里的乔家的失败,电视剧无法展现当时时代特色,也无法展现当时商人的特点,无法塑造出真实的人物,于是电视剧就让人越看越难看,电视剧想表达核心是什么很难说,在戏剧创作的改动上这些都是彻底的失败,即便是在编剧、导演自己的逻辑内这个电视剧也说不通,如果再结合实际历史,那就更是差劲了。

看完的时候感觉还能有三星,等我写完电视剧内的问题,这时候感觉只有2.5星了,而当我查了一下票号的历史,票号在晚清的处境,我甚至觉得只能给一星。

 9 ) 商人之楷模,国家之辉煌!

这部电视剧,我陆陆续续花了7个月才把它看完。

我觉得乔东家在北京被江姑娘害了之后落难,这是片子的转折,之前部分和之后部分的风格、情感、渲染力以及生命力都完全不一样了。

我个人比较偏好前半部分——乔东家自己打拼天下的时代!

我觉得,这部片子的魅力之处在于乔二爷身边的人更好地塑造了他,一旦进入后半部分,其余人的生命力及张力被弱化了以后,片子便失去了生命力,像流水帐一样惨白。

我觉得这一点,它不如同类型的电视剧《大宅门》做得好。

总体来说,这部电视剧因为比较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商人时代的鼎盛辉煌,而非塑造了一个人物,而得以让世人所铭记。

但其实,我以为如果把这部电视剧拍成若干部,把电视剧拍得更加饱满,那将会是具有史诗意义的!

个人观点,还望观者赐教!

 10 ) 闲话乔致庸

现在社会上的热点话题多了。

刚刚看FT中文网,有专栏作家说了:金融危机成了时髦话题。

我觉着也是。

这个媒体上、街头巷尾啊,都念叨这个。

美国危机啊,中国雄起啊……我今天说道的这个《乔家大院》都是两年前的话题了。

不过,赶上金融危机,有人还不忘了趁机炒作一番。

姚树华执导的电影《白银帝国》2月12日将在柏林电影节举行全球首映。

《白银帝国》讲述晋商传奇“天成号”家族兴衰的故事,“天成号”堪称清代的全国“金融大鳄”,它掌控全国金融,兼营存放款,生意鼎盛时拥有中国各地以及俄国、蒙古、日本及南洋的二十三个分号,富可敌国,堪称电影版的《乔家大院》,而郭富城主演男一号,和乔致庸的形象很像。

据业内人士称,“这部展现中国近代金融大鳄的影片,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话题性十足。

”也不奇怪,现在的影视圈,要钱有钱,要人有人,就是没好剧本,没有好故事,好不容易逮到一个好题材,那还不赶紧榨干了。

几年前,弗兰克的《白银资本》一书在中国学界引起了大讨论。

弗兰克认为:资本积累过程几千年来在世界体系中一直发挥主要作用。

从航海大发现直到18世纪末工业革命之前,是亚洲时代,这个时代中国和印度是全球经济体系的中心。

欧洲之所以最终在19世纪成为全球经济新的中心,是因为欧洲征服了拉丁美洲并占有其贵金属,使得欧洲获得了进入以亚洲为中心的全球经济的机会,使欧洲有可能站在亚洲的肩膀上。

《白银资本》动用大量资料证明,中国在1400-1800年间的对外贸易大量出超,使大量白银作为贸易顺差流入中国。

《乔家大院》最后一集,乔致庸和老伴看着银库里一千万两的白银,感叹到:这些银子就放在这里,挣这么多银子有什么用?

他大概想不到,同时期的晚清国库只有七千万两。

也就是说,单单乔家的现银就抵得上国库的七分之一,这还不包括乔家的铺子和货物。

清王朝覆灭和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的倒台,与金融危机不无关系。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白银大量外流。

马关条约赔款2亿两白银,还不包括赎辽费。

这笔赔款大大推动了日本的现代化进程,尤其是教育和军事。

辛丑条约赔款4.5亿两白银,是对清王朝的致命一击。

除了美国返还部分庚子赔款,用于建立清华学堂(留美预备学校),为中国培养了一批重要人才外,这笔巨款都贡献给帝国主义了。

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的倒台,更不必提了。

金圆券流通不到一年,发行总额竟达130余万亿元,超过原定发行总限额的6万5千倍。

票面额也越来越大,从初发行时的最高面额100元,最后竟出现50万元、100万元一张的巨额大票,形同废纸。

人民拒用金圆券,国民政府财政金融陷于全面崩溃。

那时的国民政府好比倒台前的萨达姆政权和今日的津巴布韦,人人都是“百万富翁”,人人又都是真正的穷光蛋:买东西没人数钞票,而直接称钞票的重量。

《乔家大院》里,乔致庸两次入“天牢”,一次是因为给太平军的哥们“刘黑七”收尸惹怒了老佛爷,另一次是因为助军250万两(左宗棠西征平叛),老佛爷却欠债不还。

第一次把乔致庸捞出来,乔家差点倾家荡产,凑了800万两才“保释”。

但乔致庸就此被圈禁在山西,还背上了每年150万两的皇家债,成了太后的挣钱机器。

第二次把乔致庸捞出来,乔家大奶奶嫁给了仇人又自尽,乔致庸也成了病夫。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倘若晚清也有个什么百富榜,乔致庸也是树大招风,教人忌恨。

就算他再仁爱、再信义,也要遭人算计。

就算他再多的银子,也玩不过太后和王爷。

都说胡润的百富榜成了杀富榜,对比下乔致庸和最近几年的落马富豪,有点意思。

庚子国变,老佛爷仓皇西逃,在乔家受到礼遇,又收了银子。

也难怪乔致庸骨子里是个读书人,有他的那套爱国的逻辑。

受了老佛爷的那么多委屈,还是念着保住大清国。

这老佛爷当然得表现得大手笔一点,于是开了票号办理官银汇兑的禁,从此,乔家是真得大发了。

乔家是无心插柳柳成荫,潘大掌柜给李公公送了银子,再由李公公给老佛爷吹个风,效果立马不一样。

同样是太后和李公公,当年把乔致庸整得半死,今日又把乔致庸弄成皇商。

中国自来权大于法、士农工商,做生意没有后台,成不了事。

乔致庸再怎么是义商,他也免不了这个“托门子”的原罪。

他的门子比谁都大,所以天下人都相信乔家的票号是倒不了的。

就好比,今日的各大金融巨头,“too big to fail”(大而不倒),政府明知被绑架,还是只能拿纳税人的钱满足这些贪得无厌的金融巨头。

老佛爷大概不知道,与大清同时期的法兰西,国王因为财政困窘,召开三级会议征税不成,成了法国大革命(1789年)的导火索。

而英吉利之所以一再让法兰西吃败仗,根本原因就在于英国的光荣革命(1688年)带来的金融革命:与大宪章(1215年)以来的让国王及其政府靠自己的财力过活的传统相反,光荣革命后的国会故意不赋予国王及其政府以任何足以使他们得以独立生存的终身财源。

国会借预算控制以控制国王及其政府行为的用心。

光荣革命后,英国花费了70年的时间,形成了政府必须每年向国会提交年度预算、获得国会批准后才能执行预算的现代预算制度。

长期国债制度的导入,英格兰银行的成立,使英国具备了超强的财政动员能力,支持在欧洲列强争霸战争中击败拿破仑等宿敌。

1763年,英国人口增长至800万,比1660年的人口多了不到50%。

但是,英国的年财政支出高达2000万英镑,且能支持高达1.3亿英镑的国债。

老佛爷这种欠债有理的劣迹,自然是失信于天下。

今天欠了乔家250万两银子,明天再想筹措军饷就难了。

晚清时期,虽有所谓“同治中兴”,也不过是回光返照。

据《左文襄公在西北》,左宗棠平叛新疆,军费最让他头疼,虽然各省协饷有820万两,但户部就从来没让他有好日子过。

海防与塞防之争也让左季高在朝廷四面受敌。

曾国藩创设所谓厘金制度,以勒索商人的方法筹措军饷,虽然支持了镇压太平天国的战争,却也是饮鸩止渴的毒药。

太平天国期间,中国最富裕的江南人口流亡大半,清王朝失去了最大的粮米和税收来源。

红顶商人胡雪岩所依仗的浙江巡抚王有龄杭州殉清,另一靠山两江总督何桂清临阵脱逃,被革职处死。

胡雪岩发家本来就不干净,阜康钱庄的资本就来自官银。

胡雪岩与王有龄是知根知底,一根草上的两只蚂蚱,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权钱交易。

而乔致庸,若不是傍上了大学士、两江总督胡沅浦(原型不知为谁),不光生意难以维系,命也早就难保了。

《万科周刊》,2009年6月15日,总第556期。

《乔家大院》短评

编剧脑子有坑,sb东西

9分钟前
  • 脸滚键盘
  • 较差

印象最深的的国产剧之一

13分钟前
  • 摸鱼居士
  • 力荐

这剧也是当年的经典,唉,当年的神作太多了

16分钟前
  • Keith Lee
  • 推荐

后半部烂了。。。

17分钟前
  • 三豆
  • 还行

不明白这部剧为啥有这么高的评分?乔致庸让人很反感,毫无精明之处,剧集内容很空洞

20分钟前
  • 凿空
  • 较差

尼玛,小胸美女从此别了!

21分钟前
  • 欢喜
  • 还行

蒋勤勤长得真好看!

25分钟前
  • 病気君
  • 还行

最后一个寒假,就用来燃烧生命吧。。。

26分钟前
  • 深海潜行
  • 力荐

令我印象最深的台词大概是“没有了大清还怎么做生意。”结局是“大清虐我千百遍我待大清如初恋”。

31分钟前
  • 何囧老湿
  • 还行

建斌在这里面的演技真的很迷

36分钟前
  • 西北一枝花
  • 推荐

节奏有点儿慢,休闲看还不错

39分钟前
  • 贾俊&PONYO
  • 力荐

乔致庸遇事只会大喊大叫

43分钟前
  • 未生🎏
  • 较差

以前消磨时间的众剧之一

46分钟前
  • ǖ
  • 还行

看30集弃 不想再听走嘞,不想再看砍头,不想看老婆问岳父要钱给男主擦屁股还换不来十成的心,也不想看青梅竹马虽生如死。get到了马伊琍的美

47分钟前
  • 石矶娘娘
  • 较差

稀碎,无智,一个理想化富三代的一生!标准国产电视剧的路数,随便看看还行,没有任何讨论和思考的意义。

52分钟前
  • 漠围
  • 还行

晋商

55分钟前
  • 梦里难忘
  • 推荐

据说本剧很忠实地还原了晋商的家族的风貌,刚看的那会儿对晋商很感兴趣呢~结果这么多年来都没能去成山西……

59分钟前
  • 陆离
  • 还行

还是童年呀!虽然没什么印象了,但是名气甚大!

1小时前
  • adakenndy
  • 推荐

只能给四颗星,又一个虎头蛇尾。或者说是导演在前半部分把人物形象描绘得太高大了,后半部分撑不下去了。。。

1小时前
  • 装机法学派
  • 推荐

看不起乔致庸,敬重陆玉菡,心疼江雪瑛。

1小时前
  • 王工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