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乌海的预告 我突然就想到了在眼前的他 偶尔露出嘴中的苦涩更甚黄轩在剧中的表演 又觉得“其实很多人是不把家当后路的 我看到很多人站在路中间 就站在那里哭 身后没有灯 身前白雾茫茫 ”这段话像是他的真实写照 只是他的哭是无声的 沉默的的。
我好像明白了为什么会重新爱上杜琪峰 爱上银河映像。
当你不再把电影当作娱乐而是观察社会和你想了解的群体来看的时候 得到的是破碎是真相的残酷 再有美好的结局和一晃而过的几年后 只会瞬间拉开你与大荧幕的距离抽身到现实。
有段时间沉迷小众电影和各种类型的纪录片以及各种真实事件的翻拍收获颇丰但是渐渐地也把心灵打开了一个缺口。
这个缺口是由现实世界来决定的 生活和身边的美好故事越多就能闭合的越快 反之亦然 很显然现实生活没有让这个缺口闭上 还让我除了尽力帮自己之外 还要将仅存不多的理性和克制分享给“我觉得我的生活很好的人”。
直到看了野兽之瞳 看了游志达导演的两个只能活一个 重新看了一遍整个银河映像系列的电影还有充满青春味道的黑帮片 北野武的极恶非道3 大佬 我才明白 电影本身就是造梦的 愈讨厌愈无法接受 恰恰证明导演成功了 这个想法和恐惧 会在你心里根殖 直到有天你成长到你意识到想改变 那种恐惧和讨厌就会转换成你帮助你成长的力量。
那些作品就在那里放着 你当然可以等 可是 时间等不了 故事里面的人等不了 。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作者说过:那只是一本小说你们都不敢去看 可这是我的人生 你们却劝我好好活着”。
这段话在我看来像极了一杯冰美式。
杜琪峰是浪漫的 北野武是浪漫的 不知名渴望改变世界的导演更是浪漫的。
就是这些浪漫的人 才让平淡生活多了一丝波澜和英雄主义。
有了前两部珠玉在前,最终章其实能拿来说的点其实并不多,老生常谈的北野武风格。
相较于前作,最终章更多着墨于文戏,探讨了更多人性上的极恶与道义。
结尾大友的舍身取义带着一定的浪漫主义与英雄主义色彩。
重情重义的老混混大友的死亡为三部曲画上句号的同时也宣告着老派黑帮在这个权钱当道时代的凋零,片尾大友步履蹒跚的模样仿佛也是北野武在告诉观众自己真的老了,该休息了。
意味深长,耐人寻味。
这部拍得有点潦草,相对前两部。
故事有些生硬,各名角表演还算敬业。
大杉涟故意演得不像个黑道老大。
光石研看上去就不像黑道。
大友杀光了所有人,包括他自己,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
莫非本级大友的使命就是结束全部恶人?
大友最后举枪自尽,居然一点仪式感都没有。
北野武是在说:传统黑道已经不存在了,续集也不会有了。。。
看电影,文艺片看王家卫,大场面看斯皮尔伯格,蒙太奇看盖里奇,枪战看吴宇森,不知道看什么看昆汀,至于这黑帮片,还是得看北野武。
前两部都看过,作为一个中意暴力美学的人表示单从暴力血腥上没有前两部过瘾(血都少了很多),但是这一部作为完结篇将更多的镜头和时间用在了描写黑帮之间的明争暗斗尔虞我诈上,而一直大难不死的大友也终于以他的方式献身给了他自己的极道,北野武算是给这6年交上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黑色奔驰电影的开头,一如既往地一辆黑色奔驰开头。
对,一如既往,细心的观众可能也发现了,三部曲的开头都是以一辆通黑的奔驰来引出电影的标题的,黑奔驰在这里是一种隐喻,隐喻什么自然不用说了吧。
第三部的开头黑奔驰伴随着黑奔驰的还有几个济州岛都市内纸醉金迷的镜头,短短几秒体现出大友此时的地位身份以及一如以前所做的地下勾当。
西装北野武以前的作品都还好,但是这三部曲却是有这么一个鲜明的特点——西装倒是一个比一个笔挺。
Yakuza,也就是日本黑帮的成员们,都穿着整齐划一,价格昂贵的西装,却永远不知道会不会从哪里掏出一把枪来暴了你的头,或者被别人爆头血溅一身。
身居高位者一般穿西装款式可以自由一点
而地位比较低的小弟就都只能穿着整齐划一的套装
隆重会议时大佬们也要穿着整齐划一,并佩戴徽章作为一个西装控,看着影片中的不符合正常审美的老男人们穿着庄严肃穆的西装,我觉得他们有一种别样的魅力,这种魅力不来自颜值身材,而是来自权力金钱、腥风血雨。
冷暴力北野武的暴力美学其实就是这么一种冷暴力,我可以解释为“面无表情的暴力”或“突如其来随时有可能发生的暴力”。
北野武本人,就是一个真•面瘫,他因为前几年的一场车祸患上了面瘫,还导致面部肌肉经常时不时的抽搐,这对大部分演员一般都是毁灭性的打击,而他却因为这张扭曲的脸从此开创奠定了之后北野武电影的风格基调,歪曲的面部表情更是反而成为了北野武本人的重要标识,令北野武从此大红大紫。。
没截到北野武,放一张差不多瘫的而这种冷暴力也是北野武本人对暴力美学的理解,北野武,或者说我们亚洲人的暴力美学不需像欧美的电影一样就真的是展现血腥暴力,肠子内脏一起翻出来给你看什么的,我们亚洲的艺术要委婉一点,更多的运用隐喻、反差借代等手法,让你没直接看到血液脑浆却深深地不寒而栗。
机关枪
这段戏贼tm爽,西野为了杀组长而来到回归会上讲话,大友和他的小弟却直接带着两把步枪冲进来一顿扫射,同样的手法之前在《奏鸣曲》里也用过,不过那次是把枪藏在花里,这次却是把枪藏在伞里。
这一段的血雾颇有杜琪峰风格。
北野武标志性的冷笑配上机关枪的火焰,简直了。
大友的极道片尾,大友自杀了,笑着拿着把枪,抵住下颚,说着“代我向张会长问好”,pang的一声,倒在了血泊中。
大友之前一直做的事都是为了张会长好啊,张会长为什么非得杀他不可呢?
虽说是为了张会长,但他更多的是为了复仇,他是单独行动的,最后桶下了大篓子,花菱会那边要一个交代,张会长也不得不给一个交代。
而大友,说死就死,都不带犹豫一下的,相比起来杜琪峰的枪火最后虽是皆大欢喜的大团圆结局,却也因此少了点味道,这或许也是中国人和日本人的区别吧。
这个全景镜头还真有点《无间道》的味道而这,也就是北野武所想表达的,日本黑帮,或者说,日本人的极道。
一对一式,居高临下式······怎么声嘶力竭怎么来。
[极恶非道]系列是北野武第一次尝试续集。
三部曲以大友这个“老派的流氓”为中心人物,聚焦Yakuza(日本黑帮)斗争。
第一部结束,木村的刀子刺入大友体内,由警察之口,证实了大友的死亡。
第一部结尾:大友组遭团灭,大友入狱“死亡”,成功上位者相聚第二部,大友“复活”,与木村成为兄弟,后被迫出山。
一番血雨腥风后,结尾处,木村遇害,大友向从中作梗的警察开枪。
第二部结尾:大友为木村报仇完成第一部时,影片票房不错,北野武听从制片人的建议,继续第二部的创作。
在写[极恶非道2]剧本的时候,我就已经想好,如果拍第三部大友的结局应该是怎样的。
因为赶上福岛地震,拍摄中断。
这一早计划好的后两部,完成时间差了五年。
[极恶非道3:最终章]开始时大友归隐韩国济州岛,这里也盘踞着日本黑帮势力。
一场小冲突,引发跨国枪战。
相较于第一部毫不遮掩的血腥元素,第二部收敛许多,到了第三部,对话更加密集。
从头至尾,[极恶非道3]都在吵架对话的作用是日本观众才更能体会的。
片中对立的两派,三浦友和那边是关西帮,我这边是关东帮,他们彼此口音相异,又永远不向对方买账,自然而然就形成了语言上的暴力。
大部分时间里,处于男人吵架模式,一对一式,舌战群儒式,居高临下式······怎么声嘶力竭怎么来。
问题来了,那这片好看么?
还真好看。
大佬的片,敢说不好看?
北野武式问候①最好看的,还是这场戏北野武精心营造的语言暴力,听不懂日语的小编本人,有些理解无能。
对话轰炸甚至引发观感不适的焦虑。
唯独有场枪战戏,深得我心。
北野武为枪击戏放弃自己偏爱的长镜头,声称自己是“用户友好”(Audience friendly)的导演。
回归黑帮暴力片时,就得是短促有力的镜头效果更好,哪怕一部电影的镜头数为此急剧上涨到上百个。
进屋后,先是远景俯视镜头,切换至两人特写,再转向人群,最后停留在枪的大特写,对人群虚化处理本来吧,这是帮内成员为某位干部出狱举行的欢迎会,背后隐藏着暗杀会长的阴谋。
会长没来,自以为有机会拉拢追随者的二把手,上台发表讲话。
二把手此时已是胜券在握早在二把手发表演讲时,背景音乐已营造出一种“有事情要发生”的氛围。
上次相同的音乐响起,是大友在发出“只有我们两个人了”的感慨后,深入敌营。
仅剩的两人走向众人这场戏,两人还未露面,属于二人的BGM(背景音乐)先响了起来。
先是隐约出现在演讲中,再被枪声掩盖。
大友带着手下赶来,门外还传出讲话者“现在就选”的灵魂拷问。
“砰砰砰砰”, 就成了屠杀现场。
暴力依然是熟悉的趁其不备面对手握机关枪的大友与手下,手无寸铁的其他人只有四处逃窜的份儿。
镜头在持枪者与逃窜者间来回切换,双方的状态形成鲜明的对比。
转向冲突双方主要人物时,均停留较长时间,面部肌肉的抽动清晰可见。
刚才还滔滔不绝的二把手,惊恐地喊着“疯子”
大友和手下在火花中面无表情慢镜头中,血浆混杂着酒水,花朵与碎片飞溅,生命与本应一片祥和的欢迎会,共同走向毁灭。
偶尔逃窜的黑影盖住整个画面,摄影机保持固定机位,似乎提供一种客观视角,任由黑影掠过。
观众与它共同见证这场屠杀,感受在绝对的火力压制下,无处可逃的绝望。
人们四处逃窜即使慢镜头加持,整场戏持续不到一分钟—— “大友这个恶魔,把所有能动的活人,都打死了。
”暴力突如其来,又转瞬即逝。
稍有遗憾的是,这场高潮戏并没能完全实现导演想要的效果。
我们拍第三部的时候,两个主角都有很严重的健康问题,以至于影响演戏,这其实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②北野武式枪战,就得这么拍北野武的枪战戏中,势均力敌是不存在的。
总有一方占据碾压式上风,另一方还没来得及拿枪——“砰砰砰砰”,死亡。
[极恶非道]第一部,这场扫射戏,时长30秒左右。
镜头枪的大特写与遭受枪击的人们间来回切换,最后停留在冷漠的脸上长达10秒。
只有火光与枪声证实杀戮正在进行中持枪者进入办公室,大友组四个成员毫无防备。
一个转身都没能完成,瞬间被打成“筛子”。
四个人连呻吟都被剥夺了,充斥在耳边的只有“砰砰砰砰”的枪击。
而开枪的人呢,看不到杀戮的快感或者愧疚。
只有面无表情的凝重。
[奏鸣曲]:面无表情开枪是北野武的标志性特征实际上,[极恶非道3:最终章]作为一部商业片续集,除了熟悉的北野武元素外,导演针对观众需求也做出了改变。
我从来都不想重复自己,那么捡起以前做过的事,再花样翻新的弄点新鲜东西,既满足了观众也满足了自己。
过去的[奏鸣曲]、[花火]甚至转战好莱坞的[大佬],暴力场面显然更克制,呈现一种文艺范的冷暴力。
[大佬]:枪声响起,看到的是枪的特写和满是弹孔的大门,绝少血花四溅的场景[极恶非道]系列票房成绩斐然,质疑声也随之而来。
有人批评它媚俗,北野武不置可否,对他来说,这不过是求变中的一次尝试。
关于下一部电影,导演想好了。
讲一个很不喜欢手机等数码设备的男人,想在当代社会,和一个女孩谈恋爱的故事。
-文: 范什默文章源自微信公众号:电影解毒
给第一部写了影评,如果只有第一部,其实也算是完整的,极恶非道,这就是黑帮,一个道义而言,没有一个主角。
但导演可能觉得拍得挺过瘾的、演得也过瘾,就有了第二部,继续上部没完的事,再来个第三部,搞个完结。
我最想说的是一个,第二部与第三部之间,仅仅是过了五年,演员全老了,花菱组的两个大佬直接变道,说话有气无力了,一副真的要不行的样子,原组长也直接不参演了,还想拍第四部也不太可能了。
看完后我本来有很多话想说的,怎么要动笔时又写不出来了呢
我们看这个电影的意外的设计,最核心的地方,究竟引发战争的,不是别的,正是俩人第一次去登门道歉时候,激怒了张先生。
台词是这样的,中田说,待会放下钱咱们就走,一个小混混而已,500万够了,他们百般刁难我们,给他们脸了这是。
结果张先生会说日语,直接反怼道:我们的兄弟的命就值500万?
我是看你们的态度来决定是否原谅你们的。
我们注意到这个场景有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交面上,面上的确是很谦虚是来道歉的,但是当发现张会长不会日语的时候,他们展现出了第二个深层次,把对这个事的敷衍表现出来了,而这个敷衍正好被发现了,并激怒了张先生。
这个场景的张力来自这种二重语境的叠加。
第二次呢,对方依然很强势,来了没等张先生说完话,就打断张,直接开始强硬道歉,而这一次张说这事就算了,说我们不是黑社会。
花菱会原本的当家布施退休了,正常来说是二当家西野上位,但布施有私心,提拔自己的女婿野村当会长,西野继续当千年老二。
这种做法埋下了日后的祸根。
西野当然非常不爽,所以开会的时候也是背对野村,向所有人发号司令。
一方面野村忌惮西野树大根深,对他的高傲也没有办法,另一方面西野貌似除了言语中不把野村当回事之外,还还没有反心。
开场时大友在济州岛看场度日。
这里插一句话,大友这个人看起来傻乎乎的老大说什么都执行,但实际上关键时候他的选择往往很准确。
第一部中,他见完片岗之后被片岗打了一拳,去洗手间擦鼻血,结果加藤的手下拿手雷把外面的人全炸翻了(这里可能片岗有意救他),大友看着这些很冷静地把枪给小弟,叫他自己去逃命,结果小弟开着大友组的车没跑多远就被追上打死了,反而大友孤身逃出生天。
第二部大友和木村扳倒了山王会之后,木村喜滋滋地去建立自己的组,结果被灭门,反而大友看破了花菱组和山王会不会善罢甘休,没有上这条船,而是投靠了老好人张会长,谋了个差事安稳过日子。
花菱组的红人花田在济州嫖妓玩sm,由于不满意服务和看场起了冲突,而这个场子正好是大友看的。
强龙不压地头蛇,花田表面服软赔钱了账,结果一转头杀了大友的手下,自己跑回日本去。
花田杀的人,是大友的,大友是张会长照的,张会长可不但是韩国地头蛇,他在日本的势力也不是开玩笑的,花田知道自己捅了这个篓子,就去找上级中田求救。
中田也是一个点背的人,他本来是西野的头马,正常来说,布施退休,若头西野扶正,那他就顺势上位当二把手了,结果斜里杀出一个野村,西野不能上位连带他也原地踏步。
中田对手下花田还是很照顾的,他认为这件事如果上升到帮派之间,由西野出面摆平(他眼里没有野村的),花田挨一顿批,破个大财是必然的,搞不好还得切根手指意思意思。
所以他没有上报,而是自己和花田拿着钱去找张会长赔礼道歉。
回到这边,大友肯定是喊打喊杀,毕竟他这个人对手下还是重情义的。
张会长和他的手下虽然对大友都很好,但内心也不希望为这点小事惹麻烦。
所以当中田和花田来道歉的时候,张会长训了他们一顿,让他们拿着钱滚蛋。
这里有点看不懂,如果张会长希望事情点到为止,应该收下这些钱,因为毕竟他在日本这么多年,总不可能不懂日本的规矩,不收钱就证明这事没完。
但如果说他要继续和花菱会周旋,他后面又一直息事宁人的样子,可能是照顾到大友的感受所以不能让事情这么容易了结吧。
中田和花田吃了瘪,只好回去向西野认错,西野把他们训了一顿,但还是得想办法解决,于是让花田拿出更多的钱,然后亲自带着他去找张会长讲数。
事情到这里无非就是两个帮派的小龌龊,但野村看到了机会。
一直以来,西野的能力和威望都让他如芒在背,他决定借这个机会解决掉西野。
他把中田抓来,逼他出卖西野,在西野和花田去找老张谈判的时候下手干掉西野,造成西野和老张冲突被杀的假象。
另一方面,他又哄骗中田,说自己不是混黑社会的料,早晚交棒,只要中田干掉西野,下任帮主就是中田了。
(如果你有心交棒,交给西野就好了,这话傻子都不信)这个时候中田做出了选择,表面上同意野村的计划,实际上和西野串通密谋反击。
中田的选择和整个极恶非道系列里面各种阴谋背叛是格格不入的,我们来看看他选择中的理性成分。
于私,中田和西野向来是合作无间的,从第二部就看出,他们经常唱双簧配合得很好。
如果支持西野,扳倒野村之后他是二把手,支持野村,扳倒西野之后他也不过是二把手,但一个是忠臣,另一个是临时过档的二五仔,哪个会有好下场?
不言自明。
于公,西野的能力无疑远远超过野村,社团在他手上一定会更好,那中田为什么要选野村呢?
这里可以看出来花菱会优于山王会的地方,山王会从关内这个始作俑者开始,陷入了一二把手的危机,从此再也无法恢复元气。
关内-加藤,加藤-石原,池元-小泽,白山-五味,这些一二把手之间全都是勾心斗角,唯一有点忠义的就是大友-水野。
再看花菱会,布施-西野,西野-中田,互相都有忠诚和信任,即使布施没让西野上位,西野也没有造反;中田面临威胁,最终也没有背叛西野,所以花菱会能够强大,而山王会只能衰落。
西野带着花田去找张会长,虽然张会长依然没有好脸色,但事情终究告一段落了。
回程的时候,中田假装杀了西野,让花田回去向野村报告,而西野则躲在暗中观察等待时机。
这里也看出西野的道行,知道野村要杀自己也没有恼羞成怒喊打喊杀,而是蛰伏起来准备一剑封喉。
野村得知西野已死,感觉自己心腹大患已除。
但他还要解决一个问题,因为他计划把西野的死栽赃在张会长身上,但人家张会长必然不会认这个账,所以他让花田组织人把张会长也干死。
到这里大家一定佩服野村的智商。
西野,中田这些智力正常的人都知道,张会长不能惹,所以手下弄死了一个喽啰这样的小事也得不厌其烦地一再跑过去贴张会长的冷屁股。
但野村无所谓,西野?
杀杀杀!
张会长?
杀杀杀!
果不其然,花田杀张会长的计划被张会长的眼线得知,手下救驾及时。
但张会长被人用枪指着临危不惧,确实有大佬风范。
张会长的一个小弟,知道自己老大被花菱组暗算,单枪匹马去干野村,虽然最后没成功,但把野村吓出尿。
于是,两个帮派的冲突就要展开了。
大友知道张会长被刺,加上小弟被杀的新仇旧恨,回到日本,就要干花菱组。
张会长派自己的头马去接大友,劝他回头,但途中大友被警察带走。
头马的心理一定是复杂的,一方面他肯定希望大友出头,为会长出气,另一方面会长的命令也是要执行的,现在警察来了,他也就顺水推舟。
后面他每次出现阻止大友,都是意思意思,想必他的内心也是希望大友能狠狠地削弱花菱组。
警察拿大友没什么办法,就把他放了。
这时西野露面了,他要和大友结盟,兵分两路,大友去杀野村,西野则在帮派聚会上把野村的丑事公开,争取帮派其他人的支持。
不得不说西野这个人想问题是很全面的,一软一硬,一文一武,滴水不漏。
不像野村,只知道用杀人来解决问题。
但可惜他碰上了不按套路出牌的大友。
聚会上西野正在高谈阔论让大家支持他,而本来要出席的野村则因为之前被刺成了惊弓之鸟没来,大友和手下拿着冲锋枪,一脚踹开门,把聚会中的帮派头目来了个一锅端,西野,中田这些人仅以身免。
大友要报复的是整个花菱组,而不止是野村一个人。
之后大友去到野村家把他抓出来,埋在土里露出个死人头,用车碾爆。
大友把花菱组搅得天翻地覆,这边已经衰落成花菱组一个被保护组织的山王会也起了内讧。
若头五味趁机把组长白山杀了,算到大友头上。
山王会已经从大帮会堕落成小派别,依然不能逃脱一二把手互相算计的恶性循环,白山和五味这两个反复小人还在自相残杀。
野村死了,西野接班。
要大友放过花田,但大友不依不饶,张会长的仇报了,小弟的仇也不能不报,趁花田又去玩sm的时候把他干死。
花田这个人类似山王会的石原,都是头脑聪明会赚钱的人,所以老大们都很看好他。
但他缺乏石原的狠劲,除了对两个手下动粗,从头到尾都是一副贪生怕死唯唯诺诺的样子。
杀了花田,西野就要追究了。
这里大家要问,为什么之前大友杀了这么多人,西野都没话说,现在要为花田出头?
大友杀花菱组的人,因为当时的首领野村刺杀老张,双方敌对,事后和解,无论谁杀了谁,都只能到此为止。
而花田的梁子当时张会长已经认可了对方的道歉,那大友就没理由再追究了。
大友最后顺便帮木村报了仇,就慷慨赴“义”了。
极恶非道,第三部终于还是回归到善有善报的路上。
张会长,西野,中田这些讲义气的人,最后都没死,坏人野村,花田这些最后死了。
全片里我觉得唯一一个没干过什么过分坏事的就是张会长了(虽然他是毒贩,而且理论上毒贩的武装应该比黑社会要强),从这里可以看出,张会长是个很冷静的人,不像小混混,仗着手上有枪,要干死这个要干死那个。
张的集团里面也是一团和气,头马对他忠心耿耿,黄毛小弟自发舍命为他报仇。
大友去干花菱组,是带着必死的觉悟,杀一个也是死,杀十个也是死,干脆就全杀了吧,为张会长未来创造更好的外部环境。
张会长最后接了头马的报告,还说了一句,他是为我做了这么多啊。
当年接济丧家犬大友的善因结出了今天的善果。
张会长生意做这么大,全凭三点:第一,忍,不会动不动就发飙,和气生财。
第二,善,对其他人充满善意,能帮忙的决不捣蛋。
第三,准,他看人很准,他赏识帮助的,都是讲义气的人,才不至于养个白眼狼把自己害了。
而大友,终于结束了他辛苦的黑道生涯,和他的兄弟们团聚去了。
我这个年龄听摇滚的人,可能都会听到过一句话,叫“北崔健,南王磊”。
王磊有一首歌,就叫《出门人》。
记得自己刚开始工作的时候,离家毛两千公里,人生地不熟,经常循环播放听着这首歌,仔细咂摸咂摸这三个字“出门人”,有点意思!
随着观影量的增长,我对两类电影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一个是监狱片,一个是黑帮片,也可以说,都是一种排他的极端体制,不过一个是“墙内人”,一个是“出门人”。
能称得上出门人的,都是心里想着家,但再也回不去了。
可以说日本YAKUZA的内核,和好多人的心理状态是一样的,一条不归路,出了门,就再也回不去了,纹身、西装、汽车,都是道具而以,天堂到地狱也是一瞬而以。
所以,在某些角度上,我们和YAKUZA一样,都是出门人。
不算狗尾续貂,但是因为是完结篇,必须要有个结局,比前两部缺了人物仍在途中的韵味。
电影《极恶非道3终结篇》讲述了身在济州岛的黑社会大友为给兄弟报仇返回日本,介入了花菱组的势力纷争仍坚持复仇,将花菱组几乎团灭后自裁。
北野武导演因为年轻时候有过一段不务正业的生活经历,对于这种粗野中不卑不亢的人物形象驾驭起来真的很出色。
表演也好,导演也好,整部电影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很像是当代的武侠片,或者是日本的剑戟片。
而事实上,导演也的确自导自演过一部《座头市物语》,都是主人公以自己的方式履行道义。
影片中真正的黑社会有两种,一种人是大友和他的兄弟,一种人钩心斗角且心狠手辣。
而无论是大友要复仇的对象,还是大友的老板张先生,他们都不是日本社会旧时代发展来的老派黑社会(张老板的手下也明确在电影中说过他们不是黑社会)。
而花菱组的人称呼过大友为老派的流氓。
大友背负着兄弟道义,对他来说即使面前再多人,都无法阻拦他复仇,即使是老板张先生也是一样。
道义高于人,两个人近乎屠杀花菱组真是出人意料。
导演很讽刺的让大友在枪战中打死手心,但他和另外的手下都没有在意,这其实就是在说明黑社会的命运(类似的设计还有花菱组刚出狱的干部)。
大友也是如此,他接受自己注定死亡命运。
在黑帮类型片的范畴中,这个系列也能够步入经典的行列了。
三部里头可以说最差的一部
老派的黑社会,老派的孤胆流氓,老派的北野武。
黑帮片没有根植于本民族的历史,就缺乏了应有的厚重感,这个系列的三部曲确实一部比一部弱,不如杜琪峰的《黑社会》系列,遑论《教父》等了。
<极恶非道>系列最大的看点就是“北野武接着要杀谁”,但经历了前两集血雨腥风的厮杀之后,“最终章”终于走入了更上层的黑帮世界,权力斗争的背后散发出无尽的哀愁,最后的处刑也从“如何处刑”变成了“一场告别”。北野武以致敬<奏鸣曲>的方式给<凶暴的男人>画上句号,非常北野武!
拍海的場景還是很好看
在第二部的人物群像立起来之后,这一部变成了新一代黑帮的宫斗,最后借老一代黑帮之手清除异己,把这个世界留给了一群妖艳贱货,最后他们在心机中上位,连他们的支线也没有再讲,算是一个干净利落酷劲十足的收尾。这一部从剧作上讲,北野武其实已经做的非常文艺了,三部曲真是一部的剧本一个样。3.5
可能是平成年代最后的黑帮电影,昭和男儿的集体秀,尽管略显疲惫,尽管大家都有些老态龙钟了,但我们会怀念北野,怀念疲软的平成年代,这么一想有些伤感。
最后北野武大哥给自己一枪爆头真是干脆利索,总的来说,北野武的电影杀起人来都是嘎嘣脆的,这点很好,一般不存在反派死于话多的情况,但是这一集存在小弟杀张会长的时候由于犹豫而被反杀。我也好奇,小崽子们杀大佬的时候真的会被气场吓到吗?这部电影上映的时候,北野武都70岁了,我的天,确实老态尽显,也赢来了系列电影的最后一集,作为影迷,多少还是有些唏嘘的,我希望Aniki可以像伊斯特伍德那样拍到90岁以上!!如果20年后还能看到北野武演黑帮片,我想我会泪流满面吧。最后还是想慨叹一下,这些在黑帮最底层的若众们真的命比纸薄啊,简直如蝼蚁般,随时被毙命,他们的内心都是怎么想的呢?还有日本黑帮搞车搞枪都这么容易的咩?感觉随时都可以弄到,跟有哆唻A梦似的,哈哈哈哈哈。
每个人都身在局中,互为棋子。
第三部在逻辑上和整体格局上相比第一、二部逊色太多,整部缩影就是如同otomo最终的自杀,只剩下情怀
黑社会都忙着座椅生意,紧跟全球化市场,却还有个老派要行侠仗义,给自己兄弟报仇,被人利用也没关系。
补漏 没印象了
三而竭
还是很喜欢。这部电影没什么好说的,因为日本黑帮已经没什么好说的了。北野武感受到了这一点。不止日本,全世界都在用黑帮歌颂情怀,这一点不值得我们反思吗?
总算完结了,这集有点无聊
五郎:演了两部熬到结尾终于吃上饭啦!好耶! ദ്ദി˶•̀֊<)✧
一切都变得懒洋洋的,应该没人会关心片中那些小孩子耍小心眼般的极道斗争吧?你可以意淫这是老武的嘲讽、哀叹和无所谓,甚至是旧时代任侠的孤傲,然而这些早已在他的诸多前作中得到了更好的表述,有如那个向《奏鸣曲》自我致敬的结尾,他已经没啥可讲的了,而且对电影好似充满了玩具玩够了般的不耐烦。
从第一部北野武野心勃勃地欲打造日本黑帮的编年体史诗,有了第二部的力不从心,到了今天第三部的强弩之末,最终章北野武完全放弃了黑帮建立与维系之根本的利益纷争,而单以黑帮内部位子争夺的欺骗与背叛,来反衬旧式快意恩仇时代的落幕,大友那一枪也敲响了江湖旧路的丧钟。
一部不如一部
西装奔驰porn , 不知道干嘛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