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觅迹寻踪

Talaash,潜藏真相(港),阿米尔罕之大搜索(台),搜索行动,心结迷狱,Talaash: The Answer Lies Within

主演:阿米尔·汗,卡琳娜·卡普尔,拉妮·玛克赫吉,Subrat Dutta,Raj Kumar Yadav,Om Prakash

类型:电影地区:印度语言:英语,印地语 Hindi年份:2012

《觅迹寻踪》剧照

觅迹寻踪 剧照 NO.1觅迹寻踪 剧照 NO.2觅迹寻踪 剧照 NO.3觅迹寻踪 剧照 NO.4觅迹寻踪 剧照 NO.5觅迹寻踪 剧照 NO.6觅迹寻踪 剧照 NO.13觅迹寻踪 剧照 NO.14觅迹寻踪 剧照 NO.15觅迹寻踪 剧照 NO.16觅迹寻踪 剧照 NO.17觅迹寻踪 剧照 NO.18觅迹寻踪 剧照 NO.19觅迹寻踪 剧照 NO.20

《觅迹寻踪》剧情介绍

觅迹寻踪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一位当红电影明星的离奇死亡吸引了侦探苏贾(阿米尔·汗 Aamir Khan 饰)的注意,心中充满了疑惑的他决定靠自己的力量找到事件的真相。苏贾和妻子罗斯(拉妮·玛克赫吉 Rani Mukherjee 饰)曾经拥有过一个可爱的孩子,不幸的是,随着这个孩子的死亡,夫妻两人的感情亦跌落了冰点,时刻濒临崩溃的边缘。 在苏贾的新家里,一个陌生老妇的闯入将一切搅得一团糟,同时,他手中的案子也成为了无头悬案。一次偶然中,一位名叫罗诗妮(卡琳娜·卡普 Kareena Kapoor 饰)的美艳女子出现在了苏贾的视线中,很显然,种种线索表明了,这个神秘的妓女和他正在调查的案件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布鲁克林逃跑计划火星地黑夏第二季悲惨世界:音乐会现场游戏房间天地传奇鬼滴语伊克西翁传说DT小前提罗马宝贝第三季仁慈降临冒牌八仙之封妖镇亚人酱有话要说胜利之拳我的超级前女友飞狐外传命运之矛苏爷爷的肖像画巴士惊魂亡命大画家童眼茶色生香寻找黎明女神捕之铁证德扑女王3:决战凤凰汇偷芯攻略三七撞上二十一大唐小吃货2京城大状师

《觅迹寻踪》长篇影评

 1 ) 尴尬

从上大学做兼职开始算,到现在,当中文老师已经8年了。

当初没克服的新手的毛病,现在还是没有克服,天天都战战兢兢地上讲台,对突发情况的处理永远不理想。

其中最让我深感头疼的,就是因为没有对话,没有回应,不知如何作答而来的尴尬时间。

那往往只是两三秒钟转瞬即逝,但却最能看透伪饰之下,对方最原始的反映。

而我,好像自从开始思考自我以来,就最怕暴露自己的真心。

暴露生命荒原里那片未开垦的原初之地。

于是这种尴尬带来的僵硬、迟钝和疑虑,会成为我身上一块新的胎记,愈发长大。

洪尚秀导演的电影,最能让我在别人的故事里,看到自己的尴尬。

仿佛是要你在你最怕在他面前脱衣的人面前脱衣一样,看他的电影,我总是会把鼠标放在进度条上,随时准备跳过最尴尬的情节。

反复地熟悉剧情,反复地准备自己的心理,直到可以在不知道第几遍,完整地看下来。

把这种尴尬,最密集呈现的,就是这部《自由之丘》。

一个日本人,去韩国,寻找他教英文的韩国女朋友。

咖啡厅搭讪,小酒馆夜聊,家庭旅社调情,出租屋上床,全部以英文展开。

这种对话形式,我太熟悉,只不过,要把日本人换成中国人。

曾经有一个学生问我,你觉得如果中国人、韩国人、日本人在一起,他们会说什么语言?

理所当然,是英文。

可任你语调自然,字正腔圆,还是掩饰不住唇齿间的荒谬感,现在回忆起和那个韩国人沟通时的场景,像是在看粗制滥造一直跳格的电影。

只是仍然忍不住,在电影里,在起伏曲折的首尔街道上,拾级而上,顺清川溪,佯装本地人买上一杯咖啡,酩酊大醉,续摊三两回,寻找你所生活的世界。

不然,我极力为自己粉饰的这一段小故事,就纯粹地架空在了我的旧世界里。

 2 ) 句序自由,故事才自由

推荐指数:五颗星 文:黄元樱 导演:洪尚秀 主演:加濑亮/ 郑恩彩 / 姜惠贞 / 文素丽 类型:剧情 出品:韩国 片长:67分钟句序自由,故事才自由它可能是一部探讨时间的电影,男主人公手里总是拿着一本标题就是“时间”的书籍。

故事从女教师在语言学校的前台收到日本男人的信件开始,男人告诉她,他已经来到她的城市,住在她周围,去她常去的咖啡馆,却寻她无果……这是分写在一沓纸片上的自叙文,女教师不小心打翻了它们,每片都记录着男人的等待,和日常生活。

当她从新拾起来阅读,男人要倾诉的这些日子的顺序自然被打乱了。

以前看过诸如《记忆碎片》那类电影,碎片化的叙述方式是核心。

可以理解那些把绝大部分劲都卯在结构上的电影,大都非常强调节奏感,悬念感。

它们更注重的不是故事,而是讲述本身。

洪尚秀自己也是擅于拆玩结构的人,他不乏结构复杂、琐碎的作品。

而我认为《自由之丘》不是为了追求叙述方式才打破时间轴线,他只是为了更自由、更随性地描画日常。

恰恰是为了粉碎形式。

拍到这部戏,洪尚秀已经很笃定,很从容,很信手拈来。

生活充满了空气感,所以生活的秩序是自由的,所以故事的讲述也应当是自由的。

这态度似乎有一点孤傲和玩世不恭,但其实它也是一种谦卑和敞开。

这部电影可能看上两三遍是可以把打乱的片段按时间先后排序的,但是显而易见有很大的间隙,因为它根本早就拒绝了缜密的可能性。

有一些前后不能生硬连接的地方,就像喝醉酒断的片儿。

当剧情散成块状摊在我们面前,又仿佛回到被义务教育的阶段,要求给散句排序。

参考答案是有的,但打着大叉叉的却极可能是诗的顺序。

导演就是要告诉观众:诶,你看,其实日子颠着倒着也能过,区别不大。

不要一味去强求先后,本来就是互为因果。

片中的日本男人毛利,待业状态,多少显得有点百无聊赖。

这样的人有时间研究时间,因为他浪费得起很多时间。

他痴心地为了钟情的女人追到韩国,在寻找和等待的同时邂逅了颇有风姿的咖啡店老板娘。

一边抒发着对那个为之而来的女人迫切的思念,一边和老板娘一来二往地喝酒、谈心、睡觉。

像是洪尚秀以往很多影片一样,男人总是可以才刚承诺这个,转身就去拥吻那个。

不过这次毛利也并没有轻易言爱,他躺在老板娘的床上,把“爱不爱”支吾了过去。

这也指向了故事模糊的结局,被追求的女教师类似安东尼奥尼《奇遇》里失踪的安娜,也许似乎只是促成偶遇的借口。

而郑恩彩饰演的女孩大约即将是毛利另一段和“别的女人”的故事,可惜这种可能在发生前就夭折了。

郑恩彩是洪尚秀电影里的一股灵气,镜头那么宠爱地跟随她。

她可能是离家出走的女学生,在落脚的旅馆里直接呵斥有意搭讪的猥琐中年男,起了冲突被骂得很难听,她连哭也是嚎啕大哭,毫不遮掩。

她就是可以任性,可以漫不经心,甚至带着丝许狡黠,不用讨任何人欢喜,在《惠媛》里头也一样。

她的态度很明确:我尽兴就好,你们随意。

洪尚秀这样偏爱她,其实她的角色的存在跟他的电影态度是一致的。

而那个搭讪文艺女青年被呛,就意淫人家有秘恋,搞婚外情;骂人家是bitch, nothing的中年男也是“洪式标配”。

散淡的电影故事里总有一两个永远无所事事的混子,酒桌上的搭子,可大叔、可少年。

这是洪尚秀男性叙事的一个部分,是男性自嘲的一个侧面。

没能成为毛利“别的女人”的文艺女被隐去不说的故事可以料想,如果延续导演之前电影的设置,可能又是一段身兼师生恋和婚外情的纠结秘事。

这背后就是洪尚秀更永恒的自我嘲讽和自娱自乐。

而在这部影片中,男主角毛利面对这个女孩,并无瓜葛,只是不声不响地旁观一切的发生,直到她不结账不辞而别。

这跟他有什么关系呢。

不直接冲突的相遇总是显得疏离。

这样娟秀的小品是洪尚秀一直持续的创作,从一年一部到一年两部,堪称稳定高产。

他是我个人非常喜欢的韩国导演,在高度产业化的韩国电影中独树一帜,尤为重要。

他在某种程度上可能也算是“不入流”的导演,像他很多作品中出现的那些导演似的,有一个教授的头衔,有几个不错的女学生,在圈子里混得不咸不淡……洪尚秀总是在借电影调侃这类苦闷,直击男人被生活困住后暴露出的丑态。

据说相较于作品的闷骚,他本人风骚得非常明显。

从1996年第一部《猪堕井的那天》开始,他所有的作品都是自己编剧,自己导演。

我觉得他的电影既无限接近生活,也无限接近他自己。

他所有影片中那个落寞的、闷骚的、无赖的、性感的男人就是洪尚秀。

就是这份轻易不动摇的自恋也让人欲罢不能,所以他无甚惊喜的一部接一部电影,我还是一部接一部地看完。

在釜山电影节期间,《自由之丘》一天两场的放映居然提前一天就求票无门了,可见韩国观众还是买他账的。

据说他的电影从《懂得又如何》开始,都能盈利。

可见愿意看他絮絮叨叨的,大有人在。

我也是赶在离开釜山之前终究没能忍住,毅然摸进video room匆匆看了一场小屏幕。

影片中导演的个人趣味依旧那么鲜明:还是稳定的三角恋情,一男二女;还是发生在旅馆、酒桌和路上。

多了咖啡馆,是为了邂逅风情的老板娘。

还是用一只狗,牵扯起一段男女关系。

还是有几个早已打上风格烙印的推拉镜头。

这次的故事由于时间的无序造成更多叙述的省略,三角男女之间各自欣然相对。

没有选择,也不需要选择。

一切都很和谐,所以也没有结局。

最传神的一笔在于结局之前,女教师赶在毛利离开旅馆之前等在他房中,他们相认相拥。

女教师似乎立刻决定跟他回日本,他们漫步在通往共同生活的路上……然而画面突然迂回,毛利又跟老板娘凑在一起交头接耳。

这似乎是女教师漏掉阅读的一片日子,又似乎这才是现实的走向。

梦也是洪尚秀电影里用得很频繁的表达方式,一旦时空顺序的弹性那么大,梦和真实就更加两相缠绵了。

如果说这部影片是在探讨时间,那么它至少说明了最初的目的不是时间消耗的主体,达到目的之间遇到的他者才是。

影片非常短,只有67分钟,基本是一个短片的篇幅。

这也是导演对时间的态度,用看上去在浪费时间的速度娓娓道来,又能够及时节制地喊停。

转自《看电影》周刊

 3 ) 掉落的信件和精神咖啡馆

本部影片看似是一场梦境,似乎带着错乱和迷失的气息,将观众引入一座充满孤独和疏离的都市,甚至你可以把最后一个场景作为梦境,不过以我看来这样的收尾实在是过于简单了。

本片在我看来更根本的可能还是镜头外的书写者即洪尚秀视角吧,电影叙事的杂乱源于阅读者失手把信件掉落,拾起后的阅读叙事开始变的杂乱,而信件中“你”和“她”的切换证明书写者并不全是日本人,而最后的一个场景在我看来并不是梦醒了,而是镜头外的书写者展现了一封被遗失的信件。

影片讲述了一个日本人来到首尔寻找爱人,影片通过他留给其爱人的信件呈现了这段时间他的经历。

信成了影片的主线,而核心则是错乱的信件和叙事没有打断两个人最后走到一起。

视听上,洪尚秀通过自然的镜头语言传达了影片中一种淡然的孤寂,虽然大家一直在一起,但似乎所有人都是孤独的。

几乎没有任何明显的配乐,仅靠着偶尔的环境音效和对白呈现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剧情结尾处的配乐还是蛮暖的。

从拉面馆出来去ICA的路上看到了迈克李老爷子,表达了一下对于他新作的喜爱。

 4 ) 洪尚秀和主流之外的韩国电影| 从《自由之丘》谈起

全文3166字,读完大概需要10分钟

洪尚秀,又名洪常秀。

导演还是剪完头发比较帅;))))引语:洪尚秀是韩国艺术电影里非常重要的一位导演——在发达的韩国电影工业之外,他以独特的电影风格为作为艺术的电影做出了不可小视的贡献。

从他2014年的作品《自由之丘》开始,我持续看了他的13部作品,但在继续看下去之前想先做一个暂停,写作这篇文章整理一下对他和他作品的理解。

在这里我将把影片《自由之丘》作为分析的切入点,介绍他独特的叙事结构、影像风格,同时针对他与法国导演侯麦的比较做出我的理解阐释。

01.《自由之丘》的叙事结构分析故事的内容很简单:Mori是个日本男人。

两年前,他曾来首尔教日语,在语言学校认识了一个韩国女人——权。

两年后,他又来到首尔,想要再见到她。

在等待的两周里,他和青旅的房东、房东的侄子还有咖啡店的老板娘各自有一段交往。

最后权拿到Mori的信,赶在他离开韩国前一天与Mori相遇,一起回了日本。

整部电影只有66分钟,其中大部分都是在展现等待的两周里Mori的生活。

在叙事方式上,导演采用了书信的结构,先倒叙权来到语言学校拿到Mori留给她的信,在她读信的过程中,Mori的这14天的生活也以影像的方式展现在观众面前——信一共14页,每一页上都是对一天生活的记录,一日的日记影像结束后,伴随着一段重复的音乐镜头就会切换到权翻页的画面。

从这里看来,故事讲述的形式是极大简化了的。

但又不尽然,整个故事并不是按照时间逻辑去叙述的——权在读完第一页信后下楼梯时失手信纸掉落,等她重新捡起,信的顺序也被打乱了,此外她还遗落了一页。

因此Mori在那两周中的生活就以一种打破时间先后顺序的方式被讲述,这不仅没有对观众把握故事情节造成困难,还恰到其分地表现了生活本身的琐碎和日常。

此外,影片在结构上的另一个亮点在结尾部分。

当权读完信与Mori相见一起回日本,这一段镜头先了给观众一个虚假暗示,让人以为故事在这里就圆满结尾了。

但下一秒镜头就切到了Mori从梦中醒来的画面。

这自然让人产生疑问:Mori与权最后相遇的那段究竟是现实还是梦境?

我们当然可以梳理全片的顺序,试图给出一个没有逻辑破绽的结论:信的内容在讲述权与Mori相遇之前就结束了,相遇是真实的,而最后Mori从梦中醒来正是掉落的那页信纸上写的内容。

它记录的是Mori和咖啡店老板娘酒后第二天早上的事,这正好解释了他们关系发展的开端。

但如果我们还记得影片前面部分导演借Mori之口表达的那句话,那么另外的理解也是可能的。

他说:时间不是像你和我的躯体或是这张桌子一样的实体,我们的大脑构建了一个时间连续体的思维框架,连接了过去现在和未来,但我觉得你没必要按照那种固有模式来生活。

在这里,我们可以将权和Mori最后的相遇理解成Mori的梦。

而这种理解似乎与他等待过程中情绪的阴翳更契合。

时间本身是没有逻辑的,故事是站在Mori的主观视角下讲述的,什么是现实什么是梦是模糊不清的。

总结来说,这部影片通过一种特殊叙事结构,不仅从形式上丰富了原本简单的故事,更可贵的是,这种形式与内容的配合助益了作者对时间的思考的表达。

正是这三者的结合,显示了这部电影的艺术性,又使之摆脱形式主义的桎梏。

02.《自由之丘》的镜头语言分析

豆瓣上一则短评洪尚秀的镜头语言是常被人谈论的话题。

在这里我想要探讨他常用的三种运动镜头:变焦镜头,长镜头和摇镜头,以及这三者与他的电影美学之间的联系。

观看这部电影时的第一个镜头就让我眼前一亮。

这是一个长镜头、变焦镜头和摇镜头的组合:镜头先是给培训学校LOGO的一个大特写,交代地点,然后变焦镜头一拉,中景让权进入镜头之中,随着权从前台走到一旁沙发的运动,摄影机跟着摇动以使她始终在画面内,随后在权开始读信时,摄影机本身并未发生位移而是变焦镜头一推,给了权一个中景特写。

我们对于电影中变焦镜头的运用是相对陌生的,印象中那好像是业余拍视频的人才会运用的一种粗劣的镜头语言,镜头一推一拉显得突兀且机械。

也许正由如此,我们看的大部分电影会选择用快速剪辑的方式,只保留动作的开头和结果,或者将摄影机安装到可移动的车辆或者轨道上进行推拉镜头的拍摄。

而在洪尚秀那里,变焦的推拉镜头似乎已经成为了他的影像特征,变成了他整个电影美学的一部分。

对此,我的理解是,洪尚秀对变焦镜头的选用是很恰当的,原因在于:(1)直接利用变焦镜头本身的推拉功能,省去了铺设轨道的时间和经济成本。

要知道,作为一个独立电影的导演,他每部电影的成本都差不多控制在十万美元之内。

(2)保持镜头的连贯。

刚才提到除了推拉镜头之外还有快速剪辑的这种选择,但为什么他不用呢?

原因也很简单。

观察他的镜头语言,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场景,能一镜到底的他绝不选用快速剪辑的方式,而辅之以极致的场面调度让一个镜头尽可能连贯,以此展现人物情绪、场景氛围的连贯。

(3)节约时间。

相比运动摄影机的推拉镜头,变焦镜头能够在实现镜头的连贯的同时省去推拉运动本身的过程,节约时间。

在拍摄其他一些需要强调这一运动过程的镜头(比如制造某种悬念)时这种变焦镜头的替换自然是不合适,但在洪尚秀这里是恰当的。

以一个固定的轴点拍摄的摇镜头和变焦镜头一样,使画面连贯,为长镜头提供可能,同时也突出时间空间的统一与人物联系。

影片中最突出的摇镜头在结尾讲述Mori和权相遇的那段接近四分钟的长镜头里。

画面从权进入Mori所寄居青旅的院子开始,摄影机随着权位置的变化进行缓慢跟摇,当权进入房间之后,镜头突然一甩,以一个闪摇将画面给到刚进院子的Mori和房东等三人。

这里的摇镜头和长镜头搭配灵活,让人记忆犹新。

纵观全片,我们不难发现其中大多数镜头都和上面分析的两个镜头十分相似。

时长66分钟的电影里只有66个镜头,平均算下来每个镜头长达一分钟。

这种省去繁杂剪辑的选择显现出导演对连贯性的追求。

而这种追求与他的美学特征是一致的:注重对人物情绪、心理的捕捉和表现。

03.同为作者电影导演,洪尚秀与侯麦叙事视角的不同作为一名独立制作的作者型导演,常有人将他与法国导演埃里克·侯麦放在一起比较。

他们确有诸多相似之处,例如都是拍摄一些小制作的电影,都游走在主流之外,都喜欢对类似的题材进行重复多次的探索,都爱拍一些看似轻松但实则意蕴丰富的小品电影。

但我想谈谈我所理解的他们的不同之处——叙事视角的差别。

这一点首先突出表现在题材内容的选择上。

在我看来,侯麦的叙事视角是客观的,他者的。

区别于他电影里那些敏感得有些“神经质”的主人公,侯麦本人展现给人的是非常温和的姿态。

敏感是艺术家不可缺少的特质。

侯麦的敏感在于对周围人和事物的敏锐观察上,据说他生活在巴黎时,常喜欢做的一件事是随身带一个本子坐公交车。

他痴迷于人们日常的交谈,总能从中获取很多创作灵感。

为了保持低调,他在巴黎街头拍电影时坚持人数精简的剧组,这通常都不会引起人们注意,路人只以为他是电视台拍新闻的。

而洪尚秀的叙事视角更多是主观的。

这可以从他所热衷的对梦境的刻画看出。

他的敏感表现在一种强烈的自我意识,一种对自我的表达、阐释和剖析的渴望。

他的电影很多都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亲身经历,也自然掺入了作者个人化的情感表达,例如《独自在海边的夜晚》(2017)被看作是对他与金敏喜恋情引起的轰动和质疑的回应;或是站在自己的身份视角上做的虚构,例如《这时对那时错》、《北村方向》都直接将剧中主角设定为导演身份进行表达的尝试。

金敏喜与洪尚秀此外从镜头语言来看,洪尚秀标志性的变焦推拉镜头就具有独特的表现人物主观心理的功用;而在侯麦的电影里,镜头以客观的中景摇镜头为主,很难看出导演的情感倾向,似乎他只是以一种理性的、稍稍疏远的姿态揭示。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这种叙事视角的差别更延伸成一种性别聚焦的不同。

侯麦用“道德故事”系列探讨恋爱与婚姻中男性的心理,用“人间四季”聚焦女性的友情与爱情,总之他是以旁观姿态去展现男性和女性这不同的性别之间各自的“真相”。

而洪尚秀更专注于探讨男性这个性别。

哪怕是在《我们善熙》里,主角看似是善熙,实际上主题是侧重与她交往的三个男性。

写在最后:洪尚秀绝对是韩国电影的一颗宝藏,他的珍贵之处在于能够将极端到有些任性的自我表达与艺术化的电影语言结合起来,在韩国电影的土壤里持续不断地发展,稳定且高产。

幸运的是他这份借用电影艺术的自我表达有恒定且数目不少的观众支持着,使之不至于沦落到一种自娱自乐的境地。

这大概是作为创作者和接受者的双重幸运。

 5 ) 为了了解剧情,第二遍边做笔记边浏览着看之后

知道了中间留纸条的不是旧爱人啊,是咖啡馆老板娘。

电影里叙述乱原来源自旧爱人弄翻了信件!

(我确实没全身心投入看电影)电影叙述每一段插叙都是一页信件(我记了有10段)。

我得出的结论是结局是见旧爱人那段是就是做梦,虽然这解释关于"救女孩的对话“怎么会出现在梦中有点牵强。

但做个梦么,什么都有可能啊。

而且之前可能他确实去救了那个女孩(高个美女),因为中间有他跟着女孩那段,而且丢失了一页纸,可能就是描述救女孩的经过。

电影本身是不希望我们追究这个东西的,中间不是说不要在乎什么时间结构么,这样也就达到自由的境界了吧。

其实这个剧情意义不大,就是理解起来好玩。

我挺喜欢里面几段对话,也喜欢男主这种真诚的。

电影开始画面有种廉价电视剧的感觉,一点没正规电影的感觉。

演员表演的感觉也很好,特别是男主一开始的局促不安,很像初到一个陌生地方的感觉(不过前两年来过啊)。

打四分主要还是这个吧。

 6 ) 自由之丘 关于电影的时间顺序。

洪尚秀编剧、导演,加濑亮(最喜欢的日本男演员)主演,下载的是高清BD版本,所以认真的看了。

片头片尾还是熟悉的手写演职员介绍和配乐,男女絮絮叨叨的故事,标志性的推拉镜头。

这部电影时间不长,导演可能用几天就拍完了。

然后剪辑成14个片段,随机打乱。

Mori说到没有必要按固定的时间生活。

作者试图按顺序还原这个故事。

==========================================================================从加濑亮傍晚出门抽烟去咖啡店算作第一个片段,到到最后一个镜头一共有14个。

10. 第一次去喜欢的人家,家里没人。

在门上贴条。

让权看到贴条后去找他。

1. 傍晚第一次去咖啡馆,遇见咖啡女。

可以免费续杯。

11-12-4. 穿着条纹T,遇见旅店男。

没有在旅店吃早饭,出门吃完饭。

路上遇到寄宿女。

再去权家还 是没人。

晚上去咖啡馆遇到咖啡女渣男友,不欢而散。

3-5. 穿了灰色T。

发现狗,咖啡女领狗感谢Mori。

和外国男吃饭,喝多。

第二天早上和旅店老太谈话。

6-2-14-8.穿了深绿T。

再去权家还是没人,不想再去。

做奇怪梦。

晚上遇到咖啡女,和她一起吃饭,咖啡女喝多,回到Mori住所。

第二天早上咖啡女走后Mori继续睡,晚上和旅店男吃饭,回 旅店发现咖啡女的信,和咖啡女第一次睡。

7. 旅店女孩被骂。

9. 白色T 白天睡过,吃西瓜和旅店老太谈话。

13. 想去咖啡女家表明态度。

第二次睡。

这三个片段是独立的,没有和以上内容有很强的时间关联。

权女疗养回来后,收到信就去到咖啡店开始看,信是一周前的,看完当即决定带着行李去旅店找Mori。

第二天和Mori一起走了。

作者认为掉落的信的内容是关于Mori和旅店女孩的,女孩被骂的时候Mori表达了同情,和旅店男吃饭时也说对韩国女人的印象是又高又壮,从女孩被她爸接走的情节看,Mori和她认识。

关于Mori的what a strenge dream,作者认为没有明确所指的内容,奇怪的梦表达Mori当时的迷惘状态。

---Mori是礼貌、真诚的人,他帮咖啡女找狗,旅店男赞他good job。

和旅店男吃饭,表达如果有能力真的想帮助他,和旅店老太也有气氛友好的谈话。

最后他的真诚也打动了喜欢的人,和他一起走。

影片中有一段独立的片段,刚起来的Mori吃着西瓜和老板娘的对话,老板娘问感觉什么是幸福?

Mori就边吃西瓜边说观察植物是幸福。

我喜欢观察花朵,还有树木。

我能观察他们很久很久。

大概盯着看5分钟左右,会有一种很奇特的感觉,像和花朵在一起,会忘掉其他的一切——忘记我是谁,我在做什么,忘了这个世界,忘了时间的流逝等。

不过在某一瞬间会觉得很安心,真的会相信在生活里可以无所畏惧。

这并不是观念上的理解,而是一种真切的感受。

当以后每每记起这种感觉,它可以给你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勇气。

 7 ) 自由之丘

看的第一部洪常秀电影。

非线性叙事结构中的散文结构,一直没发现这一点所以会奇怪于前面男主已结识的朋友还像第一次见面那样和他说话,这种手法很适用于这样平淡舒缓的剧情,让人看后回味无穷。

略别扭的英语对话给气氛带来丝丝尴尬,角色们的对话贴近生活,有的爱连珠炮般询问,大多数态度毕恭毕敬,形成一大特色。

最美好的一段是男主和朋友畅谈畅饮后回宾馆收到咖啡店女主人的约炮信,等爱人未果的他爽快赴约。

这身打扮的加濑亮很文艺很man。

 8 ) 记一段对话

--我喜欢观察花朵,还有树木。

我能观察他们很久很久。

大概盯着看5分钟左右,会有一种很奇特的感觉,像和花朵在一起,会忘掉其他的一切——忘记我是谁,我在做什么,忘了这个世界,忘了时间的流逝等。

不过在某一瞬间会觉得很安心,真的会相信在生活里可以无所畏惧。

这并不是观念上的理解,而是一种真切的感受。

当以后每每记起这种感觉,它可以给你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勇气。

--你在面对生活时会有畏惧,但是观察花朵能缓解你的畏惧,这样理解对吗?

--嗯嗯。

 9 ) 加濑亮改变了洪常秀

《自由之丘》也许不能算洪常秀的最佳发挥,但却是很有意思并且很容易被忽略的一部洪常秀电影。

这部仅有66分钟时长的电影是洪常秀迄今最短的一部长片,惟其短促,更能显出洪氏极简主义风格真正的优势、特征与流变。

尽管影片内容表面看依然是男欢女爱,把酒咏叹,但切入视点、细微处的人心情感的律动,《自由之丘》其实有着很特别的表达。

时值当下,谈及洪常秀,似乎很难回避侯麦。

二人尽其一生,皆孜孜不倦地描摹男女情事,题材层面的高度单一化或者说作者化当然是很容易辨识的二位导演的共同之处。

而切入题材的不同视点,由不同视点再投射出的人生境界亦能区分二位的相异点。

简单点说,熟读康德、帕斯卡尔、笛卡尔的侯麦表达较为形而上,爱情抉择在他的电影中常常成为人生审慎而重大的思辨议题。

洪常秀则更愿意以嘲讽的立场解构男权视点的无奈与不堪。

不过二人在创作立场或者说表达方式层面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共同点是经常被人遗忘。

侯麦以“道德故事”(Contes Moraux)系列闻名,但实际上侯麦对道德这个概念的解说与外界通常的理解有一定出入,“在法语中,有个单词叫moraliste,在英语中并没有任何相对应的词。

实际上,这个词与moral并没有太多联系,moraliste指的是对于走进人的内心世界感兴趣的人。

这样的人关心人的精神生活与感觉世界。

举例来说,十八世纪的帕斯卡尔是moraliste,拉布·吕耶尔(La Bruyere)、拉罗什富科(Francois De La Rochefoucauld)也算,你也可以把司汤达算上,因为他描绘了人们的所思所想……重点是他们怎么思考他们的行为,而不是展现行为本身。

Contes Moraux系列电影不是关于行为的电影,不是戏剧性的电影,而是分析特殊情感的电影,影片中的角色自己也在分析情感。

”(参见《电影季刊》1971年夏季号的侯麦专访)这是为什么侯麦的电影那么讲究叙事结构、叙事视点,对白在电影中的功能如此重要的根本原因。

在这个意义上,洪常秀确实与侯麦为同路人,为隔着时空的影像对话者。

《自由之丘》极简风格到了极致,少量的场景,少量的人物,少量的调度,甚至连语言也是最简单的近乎于儿童级别的英语,但值得思辨的情感空间并不稀薄。

影片故事讲述的是日本男子mori到韩国去寻找一位有过旧情的女子权,最终缘铿一面,却又有了一段露水姻缘。

整部电影算得上情节的大概只有mori与英善的床戏、mori找到了英善丢失的狗,其他的不过是酒桌上的醉话、饭桌上的闲谈、咖啡馆里的尬聊。

谈洪常秀的电影不可不提的当然是影片精巧的叙事结构与切入的视点。

影片将“正常”的线性叙事打破。

段落与段落之间不再是因果逻辑关系,也不是顺时发生的段落连接,常常是后来发生的事件被前置过来讲述,先前发生的情节留到影片末尾才提及。

譬如开场部分,英善邀请mori吃饭,原因是mori帮她找到了宠物狗Gumi。

影片先讲述吃饭的情节,回头再接续宠物狗被找到的段落。

段落与段落之间并不构成补充说明的关系,更谈不上解谜式的问答。

理解这种处理的用意必须与整部电影的更为巧妙的视点设置联系到一起考量。

影片实际上是明确存在一个现在的时态,那便是mori惦念的韩国女子权取信-读信的过程,此过程在影片中被反复的闪烁插入,成为一个叙事结构上的韵脚。

虽然是短促的闪烁插入,但这却奠定了影片的主时态为现在时,影片中主要的文本内容却是已经发生的过去时态,而这过去时态展开也并非线性结构,所以这叙事的整体性安排或者说叙事视点是来自权、来自画外音的mori、来自影片作者还是被混杂在一块?

这便是暧昧不明之处,却是视点的魅力所在。

在影片开场过后不久,英善与mori吃饭,中间英善有问及mori在读的是什么书?

mori酒酣耳热地回答这是一本关于时间的书,“时间并不是像你和我的躯体或是这张桌子一样的实体,我们的大脑构建了一个时间连续体的思维框架,连接了过去现在和未来,我觉得你没有必要按照那种固有的模式来生活,但人类的进化也逃离不出这个框架模式。

”这段对话影影绰绰导出影像的结构逻辑与母题的关系。

mori到韩国来是寻找一段失落的记忆,也就是找回过去,但事与愿违,过去无法找回,只有在梦中才可与故人圆满。

现在的英善似乎可以对接,对接的未来即如影片的开放式结尾──英善与mori的关系是开放的。

更可牵连的是梦的形成。

英善的宠物狗Gumi,mori被英善男友告知Gumi在韩语中的意思便是梦。

职是之故,梦虽然是与故人牵连,但与英善也有丝连。

这便是高度游戏化的叙事策略。

影片的片名《自由之丘》,是mori和英善相好的咖啡馆的名字,也是mori和英善一段不了情的发生地。

由语义的角度看,片名喻意空间的自由,但如mori醉谈所言,人也许可以做到时间的自由。

游戏化的叙事策略对应了时间的自由。

记忆、梦、想象、未来被统和到了一起,由此有了诗的幻境。

加濑亮扮演的日本男性mori在洪常秀的电影中是非常特殊的一位男主角。

嘲讽韩国男性霸权化的性别意识、威权意识是洪常秀电影很重要的一个母题,因此他电影中的男性角色,尤其是主角都非常猥琐,他不断调动起来的精巧叙事结构都是要调动观众的注意力来认同这种嘲讽的正确性。

侯麦的部分电影也会有这样的视点,譬如《克莱尔之膝》,但侯麦并无嘲讽意味,只是审慎地揭露,并且侯麦的男主角不猥琐。

《自由之丘》一反常态。

mori在影片中深陷情海,一脸沧桑,造型充满了一种忧郁之美(对比之下,影片中的几位韩国男性依然很猥琐)。

他故地重游,却始终等不到旧爱归来。

他羡慕与他一样的外来者身份,却有着美满爱情的西方男子。

美丽的有夫之妇英善投怀送抱,他无法拒绝。

第一次与英善做爱,mori还自问该不该爱她,第二次他已经勉强接受了这份爱情,但终究是无奈。

在被关厕所的尴尬时光中,他又若有所思,一脸惘然。

终究,他在梦(潜意识)中与旧爱团圆,结婚生子。

mori毕竟不是《迷魂记》中的斯考蒂,他不是恋尸癖。

对mori而言,样貌平平的权代表了情,美貌性感的英善代表了欲,情不可得,以欲来填充,到底是无奈。

在这个意义上,mori至少成为了值得同情的男子。

即便如此,《自由之丘》也没有闪烁出任何廉价浪漫的光芒,mori与英善在床上相拥热吻,予人的不过只是一切都是暂时的感觉。

情与欲完美结合的爱情神话从来都不是洪常秀要颂扬的。

《自由之丘》归根到底是一部关于人的内心情感生活的电影。

一部关于如何看待回忆,看待自我。

一部关于一段情感旅程的结束与重新展开的可能性的电影。

 10 ) 自由之丘观后感

第一次看洪尚秀导演的电影,说实话,节奏挺舒服,镜头简单,就一个日本人去韩国找旧情人的故事?

我咋也没觉得找到了??

感觉就够纵情,够随心所欲,看了很多人的解释,故事是混乱的,感觉要多看2遍,把故事串联起来,那他想等的那个人还是没有等到,可是遇到了送上来的也是来者不拒,有啥爱情,有啥坚持还有就是,不要一边看电影,一边玩手机……

《觅迹寻踪》短评

片长虽短,但有结构设计的洪尚秀还是有意思的,尤其是在错置的时间线中产生的悬念和联想,都非常对胃口,人物也很有层次

7分钟前
  • joker13
  • 还行

负分……1个日本人几个韩国人用塑料英语交流...摄影是屎.....纯文本……

8分钟前
  • 周围神经病
  • 很差

多少有点意识流了,两个女主长的这么像恐怕也是导演刻意为之,我都分不清了

12分钟前
  • 淡水河边
  • 较差

男主角太文青了,好無趣。這片子是實驗電影吧⋯是實驗電影吧⋯

16分钟前
  • 17950
  • 还行

《洪常秀手把手教你说散装英语话》

18分钟前
  • 廿姨太
  • 还行

异国寻爱睡睡睡

23分钟前
  • LoudCrazyHeart
  • 还行

不知道看什么的时候就看洪常秀吧

24分钟前
  • 落水狗
  • 还行

有点莫名,打乱的时间顺序加上各种絮絮叨叨的人

25分钟前
  • 糖炒栗子
  • 较差

有些隔,觉得角色之间并没有真正的沟通

26分钟前
  • 满江红
  • 还行

"She's a bitch!"笑死了!对白真的很好玩,用英文来讲特别有意思,不咸不淡,似乎不如用母语那样能准确表达,却也无法掩饰。文素利和老奶奶太可爱了。洪的女主角怎么都那么可爱!

30分钟前
  • Helicopter
  • 力荐

一切都太随意了吧!随意的镜头,随意的对话,随意的表演,随意的调子,就连碎片化的叙事都看似随意的有些过分!但恰好,调子统一得让人看得一阵阵酥麻。和时间轴玩游戏,真真假假虚虚实实...打破常规就好。

33分钟前
  • 望潮
  • 还行

就…男男女女那些事

34分钟前
  • 聿子狸。
  • 还行

日本男人在首尔旅社>>>法国女人在海边小镇

35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推荐

困在马桶上,卫生纸飘飘。洪极为犀利地捕捉到每天都会有的困顿感。最后的一段似乎听到导演的牢骚:“嘿信还有一张呢。”无关宏旨,但导演还是尽责地代权读完。

40分钟前
  • Lies of Lies
  • 力荐

首尔寻人记。

42分钟前
  • Alpha
  • 还行

第一次看洪常秀的电影。这片韩国人的英语普及率好高啊!看着他们有的没的尬聊,我也无聊。

45分钟前
  • 呆呆的槑🐰
  • 较差

我来到你的城市,走过你来时的路,莫名觉得这片子不错,无序的时间线,日本人韩国人说着英语,谈论着爱情,欲言又止,柳暗花明。

48分钟前
  • 🍊🍇🍋🍒🍑🥭🥑
  • 推荐

你看上去像是个艺术电影

49分钟前
  • .
  • 较差

看了二十分钟,依次看见客观全知叙述-画外音插叙-(他者)倒叙-倒叙之插入倒叙-倒叙内客观叙事-倒叙内画外音......因为片长不长,我拉到结尾,又意外...或者说始终有料到...看见加濑亮做了一个梦,omg!omg!omg!不愧是洪常秀TOUCH:)

52分钟前
  • 东遇西
  • 很差

洪导年龄大到连“动作戏”都省了么?

53分钟前
  • Anakin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