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腿Gidget真的女友力爆表了,先是感化了鹰寻找Max,继而萌化了兔兔Snowball帮助Max救助被关起来的Duke,简直就是——恋爱脑拯救世界!
又是一部诱惑我养修狗的电影,每一只都瞪着水汪汪的大眼睛。
如果下班回到家有只可爱小修狗扑上来,各种蹭蹭贴贴求rua,那可真是幸福极了呀!
杰克罗素梗犬<图片2>博美犬<图片3>腊肠犬<图片4>巴吉度犬<图片5>巴哥犬(我最爱,养了两只,超萌,也的确到处乱撞)<图片6>藏獒(杂交)<图片7>贵宾犬<图片8>恶霸犬<图片9>吉娃娃犬
《爱宠大机密》给8分,月度好片。
其实电影本身没什么挑剔的,但大部分人都没有给很高的分,为什么?
这部请加微信 collegedaily001,谢谢尼的口碑系列,让观众形成了前摄效应,就是总觉得画面和角色设定在哪看到过,有熟悉的感觉,眼前一亮的几率就降低了。
其次是剧情没有太出乎意料,稍微减了分。
可爱的女主人家的软装:红色自行车,高脚门边桌,蓝色的门,黄色的门把手,淡橘色的粉刷墙,复古的红色🧱
艺术感十足的小博美家里,可爱的博美四连拍组合相框。
男女主人也是十足的松弛感和艺术感。
有钱的老狗家里,也是书柜,球
圣诞节,春天,夏天,四季,狗子和男主人都有了变化,但是书柜,主人的单人沙发,落地台灯,红色床帘,都没有变。
痞帅痞帅的,眼里闪着光……这审美可以🐶
红色自行车好好看哦
中规中矩的一部动画片吧没有异常出彩得开花的地方但很多地方都很好 比如对反派小白兔的处理对男主以及女主 嗯不对其实这是一部双男主的电影啊 对瘫痪的老大狗的关注也很不错 引起人们对宠物衰老及疾病的关注 对女主的情节安排很政治正确 也很喜欢这种拯救男主的情节本片除了展现宠物的可爱以为也引起了一个严肃的问题你真的能对你的宠物负责不离不弃吗无论它是否长得大到超过你的预期 是否不再得到你的宠爱 是否年老多病 你都能陪他们走完并不短暂的一生吗 if u love them dont keep apet u have to keep them forever啊啊啊啊啊我说不下去了
在这个相对惨淡的暑期档,《爱宠大机密》(The Secret Life of Pets,简称《爱宠》)在北美掀起了一阵不大不小的热潮。
上周五公映,首日票房3833万美元,打破了去年由皮克斯《头脑特工队》创造的原创电影首日票房纪录。
首周末票房1.04亿美元,成为今年北美暑期档继《美国队长3》和《海底总动员2》之后,第三部首周末票房过亿的电影。
对于成本仅7500万的《爱宠》来说,这是个相当可喜的成绩。
(《头脑特工队》的成本达到1.75亿美元)不难预料,8月2日在中国大陆上映之后,这片儿将在中国8月的电影市场掀起一阵更惨烈的血雨腥风。
<图片1>从去年6月发出的第一支预告片开始,《爱宠》里的角色——纽约市民的宠物们,就开始了他们毫无节操的恶意卖萌。
而在这个一招萌吃遍天的时代,这部电影也随即成为了不少影迷2016最期待的电影之一。
除了萌之外,《爱宠》的设定也极其讨喜:当主人不在家的时候,宠物们到底都在干啥呢?
这简直就是每个宠物主人迫切想破解的一个谜。
<图片2>然而,仔细想想,这个设定感觉有点眼熟啊……因为皮克斯在他们20年前的第一部动画长片就玩过了。
没错,就是《玩具总动员》
在《爱宠》中,主人不在家,宠物做主人。
他们聊天、玩闹、社交,有自己的宠物社会。
而在《玩具总动员》(简称《玩具》)里,主人不在家,玩具做主人。
两部电影的基本设定可以说是完全一样的。
而我在看完片后发现,《爱宠》连剧情,都严重“借鉴”了《玩具》。
-- 以下有少量剧透 --(其实你并不需要在意本片的剧情)《爱宠》的男(呃,公?
)一号麦克斯是主人的挚爱,直到有一天来了个相处不来的室友。
俩狗闹了个大矛盾,结果双双被宠物管控中心抓走。
《玩具》中的胡迪也是主人的挚爱,因为和新入伙的玩具巴斯光年争宠,结果双双流落街头。
整个故事的主线,也都是互相看不对眼的两人(狗),在共同克服了一系列困难后化敌为友,最终回到了深爱自己的主人身边。
所以,不客气的说,《爱宠》就是把20年前《玩具》的设定照搬过来,换了些角色换了个背景重新拍了一次。
而且……并不如人家20年前玩得好。
比如,在《玩具》中,胡迪之所以对巴斯光年充满了敌意,是因为他从幼儿园开始就是主人安迪的最爱,而巴斯的出现瞬间让他的地位岌岌可危。
小孩子对玩具总是喜新厌旧的,这样的安排也就相当合理。
而在《爱宠》中,主人对两只狗都是真爱,新室友杜克的到来其实并不会威胁到麦克斯的地位。
所以为了制造冲突,初来乍到的杜克就被刻画成一个既刻薄又蛮不讲理的室友。
这种为了制造冲突而制造冲突的安排,让之后的杜克性格转变、麦克斯和杜克化敌为友显得非常突兀。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
无论是剧情转折还是人(动)物性格转变,《爱宠》处理的都不如《玩具》合理。
所以整体而言,《爱宠》的动人程度也远远比不上20年前的《玩具》——看完电影,除了被萌出来的一脸血,就什么都不记得了。
---严肃的分割线--说到这,我想讲讲这些年动画电影的一个普遍现象:人设大于故事。
稍微回想一下,近几年比较重要的动画电影,你能想起的人物一定多于电影的故事本身。
比如,《冰雪奇缘》讲了什么故事?
你不一定记得,但你一定记得冰雪皇后唱着那首《Let It Go》建起了一座城堡。
《超能陆战队》讲了啥?
好像也没啥印象,但你一定记得超级暖“男”大白萌。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小黄人》里的小黄人、《功夫熊猫》里的阿宝、《马达加斯加》里的企鹅、《愤怒的小鸟》里的鸟和猪……这些电影本身都让人留不下什么印象,但角色确实都让人印象深刻。
乃至今年口碑爆棚的《疯狂动物城》,故事本身似乎也没有多出彩,但狐兔CP着实深入人心。
这种做法无可厚非。
毕竟,作为商业电影,有一个突出的卖点就足以实现电影的商业价值。
上述角色塑造成功的电影,基本也都实现了票房和口碑的双赢。
但是,看完这些电影,你虽然记住了角色,但并不会被感动。
这部《爱宠大机密》,从宣传推广到最终的成片其实都维持了一个原则:只要把观众萌出一脸血就可以了。
剧情是啥?
能吃么?
而在这一点上,本片可以说已经做到极致了。
观众只要抱着看萌物的期待走进影院,是绝不会失望而归的。
只不过,借鉴了别人20年前的设定,最终成片的动人程度还比不上当年的电影,这在我看来难免有点可惜。
而这个从侧面再次表现了皮克斯的伟大:从21年前的《玩具总动员》,到去年的《头脑特工队》,皮克斯总能用陪伴、成长、亲情、爱情这种最简单的主题将我们打动。
(我真是不遗余力的展示自己皮克斯脑残粉的属性)而我期望的是,更多的动画电影能在出色的角色设定之余,带给我们能真正打动人心故事。
这才是我们这些动画片爱好者的福气呀!
<图片4>
我不养宠物。
认为成年人模仿幼儿说话颇弱智,是以向来称狗为“狗”,喊猫为“猫”,叫兔子为“兔子”,听到别人在我面前使用“狗狗”这类无理的叠字一身鸡皮疙瘩。
我看到小动物,也不会发出高八度的尖叫“好可爱”。
去电影院,主要的目的,是为了上香街抓小精灵和孵精灵蛋。
梗都是别人用剩下的,新人和老臣争宠结果双双被离家在小伙伴们的帮助下回老家言归于好是《玩具总动员》的第一部,被遗弃者联盟走上了反人类道路造反不成是第三部。
光剧情的话,感觉像看了一部《玩具总动员》的动物版同人,还有bug。
当然,预告片就已经昭告天下——剧情是什么能吃么?
所以情节不重要,桥不怕旧,别用劈叉了就行。
美术和想像力也就比小黄人倒退了一百年吧。
狗反正就是狗的样子,猫就是猫的样子,狗啊猫啊在主人不在的时候party这种小剧场十个宠物主里该有一个脑补过吧。
不提“创造力”大家还是好朋友。
这部动画片的卖点和看点就是“萌”。
卖萌可耻。
然而自尊又是什么又能吃吗?
能卖钱就行了。
本片的目标观众群感受到了杀必死并发出“啊啊啊好萌啊啊啊”的尖叫就可以了。
愿打愿挨,很好。
像我这种萌点过高的只能全程冷漠脸地看完。
但是打一开始就知道自己不在目标观众群里,去看这片本来就是无聊找的。
一个只喝可口可乐的人硬是要去KFC点餐配可乐然后嫌弃百事不好喝就没道理了。
所以回来后被问起,只说“还好”。
一相识也看了回来,咂吧着味说“厅里都是小盆友。
结尾有点可怕呢”。
她说得没头没尾,但是我懂。
结局——这也不算剧透了,合家欢动画片都是大团圆——所有宠物都回到了其“所有者”(片中称宠物主为owner,跟“奴隶主”的“主”是同个词)的怀抱,一片天地大爱其乐融融的景象,挺可怕的。
宠物都爱它的owner——这完全是人类自我中心一厢情愿的想法。
“爱”是一种主动的并且能动的情感(不似“恐惧”、“愤怒”这一类应激的情绪),是故能“爱”的首先要有自我意识。
个别动物有自我意识,比如虎鲸和大象。
越是有自我意识的动物越是难以驯服(驯象是个惨无动物道的过程)。
即使被驯服,这些有自我意识的动物也不会因为你每天喂它吃食给它洗澡就爱上。
就像一个智能健全的人类不会因为你把伊关起来每天喂伊吃的给伊洗澡就爱你,是一个道理。
假如这个被你监禁驯养的人类最后的确依赖着你不愿意离开甚至因为你的死伤悲泣,那被称为“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自我意识完好的动物,不会因为谁关着伊养着伊就理所应当爱谁。
但是,你看,我要是在哪个宠物主面前说你家的狗爱的可能是隔壁老王,对方肯定以为疯的那个是我。
所以,每次听到狗主或者猫主说“我家xxx好爱我的”这一类的话,我都默想要么是你压根不懂爱,要么是你压根不懂动物,要么就是你穿着国王的新衣自欺欺人玩太high了。
不过只要别来强迫我认同你的狗就是爱你绝对不可能爱上隔壁老王,我也就装死求个相安无事罢了。
反正宠物猫宠物狗本身就是五行缺爱的人类为了投射无处宣泄的寂寞空虚冷而制造出来的,对于自然来说它们都是科学怪兽。
你们当成玩物也好当成儿子也罢,都不关我屁事。
我在乎是的那头隼。
隼是猛禽,它吃小动物不是坏也不是邪恶,是自然造它如此。
无论《马达加斯加》还是《冰河世纪》都难免逼迫肉食动物放弃其天然食性,只有不吃(红)肉的猎食者才“善良”,这一套人类强加于自然界的奇怪道理观,权且算作动画片的历史问题和现实困难吧,连为食肉者发声的《疯狂动物城》也只是为狮子不吃小白兔设定了一个更为合理的背景而已。
但是人类无论是基于极度缺爱的感情需求,或者屌小蛋瘦弱的奇怪心理补偿,把隼、鳄鱼、蛇这些天然猎食者囚禁在城市里,无论如何是个不值得提倡不应该美化的事。
不能打着爱的旗号杀人放火。
熬鹰,对鹰来说是个多丧的事,谁搜索过谁知道。
而本片的人类自我中心意识真是已经膨胀到了骇人。
鳄鱼躲过了可怕的小女孩,这很好。
按我的想法,最后那头隼应该就得回自由重归蓝天。
结果它却自动回到了熬鹰人怀中,一副“我只是出去浪浪,最后我还是爱我的所有者”的一本满足表情。
真是太可怕。
任何动物,只要你喜欢,就能捉来驯化;只要在驯化的过程中,你爱它们(我也就不揣测这是种什么样的爱了)不离不弃不放它们走,它们最后就一定会爱你,在钢筋水泥的丛林里过上幸福快乐无边的生活。
从小被教导并且相信这种道理的人,还是离得越远越好。
烂片当道的暑期档,让爱宠这部卖萌神片显得尤为鹤立鸡群。
首当受到褒扬的是为本片配乐的Alexander Desplat大师,恭喜他对之前未涉足的类型片配乐做出了成功尝试。
开场的鸟瞰长镜头不事雕琢,一气呵成,直接引出主线。
作为一部以群戏出彩的电影,短镜头之间的铺陈至关重要。
用剪辑推动情节,甚至制造笑点——超蝙,魔兽等万众瞩目的片子都做的不尽人意,爱宠却出人意料地达到了较高的完成度。
爱宠们对主人的情感,与主人间的故事,彼此间的关系,都通过不到十分钟短平快的蒙太奇一一呈现,干净利落,简洁却信息量巨大,迅速展开世界观,引入对观众完全陌生的人物,爱宠的这一步十分出彩。
结局亦是如此,公寓窗外的追踪镜头一个接一个地展现历险归来的爱宠们与主人团聚;镜头忽而远拉,银幕上整栋公寓灯火通明,虽是远景却不乏丰富的细节,大开大合,收尾漂亮。
缘何只说开篇和收尾?
因为中途不是卖萌耍宝就是温吞直叙,高潮寥寥。
拿去赚足眼球的萌系爱宠和镜头语言,剧本实在单薄。
包袱几乎都是皮克斯,梦工厂这些先驱玩剩下的,正如豆瓣网友指出的,爱宠的设定和20年前的玩具总动员,何其相似!
若非剪辑出色,剧情的推动便只能靠巧合。
Max和Duke两人再次交恶缺乏足够笔墨,又立马舍命相救,观众心理上根本反应不过来,使Duke被抓这一高潮的直接迸发点苍白无力。
而前期反派Snowball在几个兄弟被抓后慌乱失神全无黑老大风范,丢下一干手下不用,反而与自己追杀的Max合作,逻辑硬伤暴露无遗。
最后的吊桥营救更是一般动作片桥段,毫无新意。
(吊桥上出现的照明工作室下一部电影歌唱秀的彩蛋倒是个惊喜)爱宠大机密,有诚意,有想法,有讲好一个故事的条件,却没有讲一个好故事。
凤头豹尾在容量不足的剧本面前依旧难以救主,这决定了爱宠这部电影虽能吊打一众国产烂片,但跻身动画电影经典,不太可能。
这片子最大的特点就一个字:萌!
就光是那张海报,就已经把我的目光牢牢吸引住了。
讲真,从小就喜欢这种毛绒绒的小家伙,看见仓鼠就无法自拔、挪不动道的那种人,说的就是我。
其实,我一开始都没搞清楚那些可爱的宠物们的性别。
我看的是国语版的(貌似只上了国语版的)啾啾的配音像个小男孩,而那么萌的小兔子居然是个公的!
呵呵,可能我get的点比较不同。
当然,陈佩斯给小兔兔的配音绝对算得上是这部动画片的一大特色,连我这个没做功课的都听出了他的声音。
吼吼,他太成功了,居然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看的《宝莲灯》里的孙悟空:“我不把你打的满脸桃花开,你就不知道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简直经典!
这部片子的结构其实挺简单的,就是目标、阻碍、努力、结果、意外、转弯、结局的套路,所以还是《疯狂动物城》看完更让我记忆犹新,不过总得来说还是不错,起码让我记得了除了巧克力工厂以外的热狗工厂!
忒棒!
哦!
对了,那只鸭子的名字居然跟我的英文名字一样,这点让我比较无语……
2016绝对是好莱坞的“动物电影”大年,以动画电影为主,真人CG电影为辅,动物题材在短短半年间大放异彩。
从《疯狂动物城》,到《奇幻森林》,再到《寻找多莉》,都是北美票房3亿以上、全球票房9亿以上的巨作。
当我们以为今年动物题材的成功都要被迪士尼包揽时,环球旗下照明娱乐的一部《爱宠大机密》,又让原创动画的票房提升了一个档次。
这也让勉强及格的《愤怒的小鸟》和票房口碑皆输的《冰河世纪5》显得不再那么引人注意了。
《爱宠大机密》上映之前,真是没想到它的票房会如此之好。
1.04亿的北美首周末票房成功超越了去年同为原创动画的《头脑特工队》。
对于我而言,这部电影无论是在质量上还是票房上,都是一个惊喜。
照明娱乐继《神偷奶爸》系列、《老雷斯的故事》、《小黄人》之后,又打出一张好牌。
这几年,梦工厂动画在与皮克斯的对抗中渐渐泄气,因“冰河系列”成名的蓝天工作室也严重滑坡,昔日三足鼎力之势已然瓦解。
而照明娱乐的一系列成功作品,不仅让自己成为动画电影的新一极,也成功避免了迪士尼本部及皮克斯的一家独大。
<图片1>《爱宠大机密》的设定其实一点也不新鲜,甚至似曾相识。
与《玩具总动员》一样,主人不在家,玩具(宠物)当主角。
不同的是,照明娱乐的动画电影,从来不会像皮克斯影片一样,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拥有深明大义的史诗气质;它就是那么简单而快乐的,不需要太多的社会隐喻,只需要卖萌就好了。
这一点在《小黄人》里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可《爱宠大机密》跟《小黄人》比,竟然有过之而无不及,欢腾神奇,热闹可爱。
我个人在现实生活中,对于小动物一向敬而远之,但我想宠物爱好者一定会很容易就爱上这部电影。
小动物们,原本只要萌就够了。
但除此之外,这还是一部让你在大笑时依然能感受到温情的电影。
<图片2>小动物之间,也有阶级的区别,就是家养和流浪的不同处境。
小小兔子,明明萌得要命,偏偏要充当冷血动物,演黑帮老大。
凶悍大狗,明明对朋友牵肠挂肚,却拉不下面子装成冤家对头。
深情小狗,明明是为爱出走,有时却还故作一副漠不关心的样子。
都是一群傲娇的卖萌者。
可是啊,自古温存难防,人心怎能抵挡。
不同的出身,不同的立场,所谓的正派反派,最后都在共同的冒险中握手言和,同舟共济。
总觉得在这样的世界里,最终被耍得团团转的始终是人类。
人类站在万物顶端,却也未必深知生命的美好。
除了吃喝拉撒睡,那些翻越过的一个个屋顶,走过的石子路,私底下的聚会,都是日常之外的逍遥自在。
冰箱里被偷吃的食物,花盆上偷偷撒过的尿,房间里睡过的那个角落,都是生活之中的会心一笑。
人类怎么会知道这些呢?
但小小宠物们知道呀,每当抬头仰望,看到的是白云变幻,树叶飞舞,光影闪动,蓝天耀眼……这,都是值得追逐的世界。
<图片3>微信公众号:dongguazaibiechu
兔子小白真的是又坏又帅,还有那只仓鼠虽然镜头不多,可也很有趣啊。😀😬😁
get不到萌点鲜少笑点又死活找不到泪点
英国——世界上最大反派及反派动物出产国 以及我实在是不喜欢兔子 太吵了……
“麦克斯是我朋友,我男朋友!”“他从来都没注意过你…”“我不管,我就是要去救麦克斯!”一个电影在跟你讲这种爱情观已经很赞了。不过麦克斯曾帮其他狗做阉割后心理辅导,这使我陷入深深的沉思……
好看的点都剪在预告片里了,正片用十年前的设定和旧梗配合频繁混乱的动作场面打造了一部拖沓魔幻到让人觉得自己智商受到侮辱的动画。故意反差萌的反派如此仇恨人类最后碰到个小女孩就立马驯服?在一部宣扬对宠物要不离不弃的动画电影里,所有狗狗都可爱乐观聪明,猫不是丑就是邪恶,are u kidding me?
解压解压
电影光有贱萌果然是远远不够的,在电影院睡着三次,每次醒来都没有影响剧情,填鸭式的制造一些流水线式的情节和小黄人差不太多。但如果你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根本没笑几次,要记住那根本不是你的问题,因为这种为了卖萌而卖萌,所有的一切都为卖萌而服务的动画,和三流偶像剧在本质上是没有任何区别的。
分明各种抹黑猫咪!
很少给动画片打低分,但我真的看难受了,特别是中段的时候的那个毒蛇。
宠物也能玩嗨,欢乐大团圆向。兔子太可爱,忽略那反差巨大的倒戈吧。
非常非常非常无聊
毛茸茸动物挺可爱,如果想简单的开怀大笑,还挺适合带着孩子一起快乐观影。
illumination is clearly running out of creative juice
剧情垃圾,基本没有笑点。
和疯狂动物城一样,优秀的插科打诨设计只会让没有意义没有升华的故事和角色显得越发苍白,这时便会更想念皮克斯,即使皮克斯的质量也在下降,但多亏了只想抢钱的同行衬托啊!
动作喜剧和装置喜剧熟悉吗 跟港囧一样难看 全是用了一百遍的套路 动物习性了解深入 爬行动物毁所有 纽约景观成了唯一可看的
剧情一般,并不太好笑,一些致敬的桥段挺不错,跟泰坦尼克号一样水中用钥匙开锁也是有趣。两只狗作为主角很普通,不过兔子真是可爱又迷人的反派角色,最反差萌的应该是那只金属党贵宾,甩起头来帅爆了
超喜欢那个兔子和小博美,萌的不要不要的!
卖萌无罪!卖萌无罪!卖萌无罪!
还挺不错的,很搞笑,邪恶的兔子真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