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电影,没有什么宏伟的情境,只是男主和女主之间的故事。
他们两人都是银行的职员,在进行了几年的地下恋情后,分手了,却因为一次在聚餐时吵架,恋情才被所有人知晓。
分手后的两人各自恋爱,却又干涉彼此的新恋情。
看到这里,我不得不说两个人还真心相爱着,在乎着对方。
如果真的不在乎了,就不会去在意。
电影一开始并没有说明为什么他们分手了,只是以分手作为故事的开端。
男主与哥们的一个学妹交往,女孩才大二,女主跟踪女孩,我想她也只是好奇女孩是什么人而已。
女主一次与追求的男人吃饭,喝多了,结果发生了关系,还被拍了照片。
男主知道后,很生气,不过场合地打了那男人。
同时也斥责女主为什么要找一个这样烂的人交往。
那天晚上,俩人在外面各自走着走着,男主拨通了女主电话,要见一见。
后来,他两复合了,即使两人都知道复合的人只有3%的能最终走到一起,还是义无反顾。
一切又好像恢复了。
一段时间以后,两人之间有了微妙的变化,不记得是因什么事情开始的,也许是男主约了之前的女孩说清楚以后,也许是女主看了男主手机的几个通话记录,也或许是在一起吃饭时,女主提起了那个男人道歉的时候。
两个人都开始怀揣着心思,忍着让着,尽量不吵架,就为那说好的3%。
彼此都想着要对对方好一点,体谅一些。
结果,两个人的心事越来越重,在一起时压力也越来越大。
他们不再随便吵架,却把心事都藏在心底,总有一天会爆发。
女主看到男主都是假装的开心,假装的约会。
在去游乐场的那天,女主开心的做好了便当,谁知下起雨了。
电话打给男主,还在睡觉中,也许男主约着去游乐场,真的不过想让女主开心,自己并不想去,所以他忘了。
可是他不知道其实女主真正希望的只是他能开开心心地和她在一起,去一个地方。
下雨的游乐场,女主有些失落,看着男主漫不经心的样子,假装去买饮料,然后一个人在雨中嚎啕大哭。
那种悲伤,深深地戳痛了我,如此相似的感受。
男主出来找她,不能理解女主为什么这样,两人在雨中终于吵了起来,说出了彼此的心事。
平静以后,女主说,一直在想以前是为什么而反反复复地吵架,刚刚在吵的时候,突然想起来了,是因为在想彼此是不是因为喜欢才恋爱的。
男主也想到了这个答案。
两人又恢复了客气的平淡。
雨停了,男主提出一起坐过山车。
在空中穿梭时,两人的回忆也浮现了,开心的不开心的。
完了两人也只是平淡地各自回家,分手有时候根本就不用说出来,因为都已经说过了。
后来两人各自投入到工作中,仿佛没什么交集,即使是在同一个公司。
再后来,公司拍的记录电影试映了,女主来了现场,环顾四周,没有发现男主的身影,转身走出了影院,却在大门口碰到推门而进的男主,相视一笑,对电影不外乎分分合合的剧情不感兴趣,便约着去吃饭了。
两人走在路上,女主提出买个乐透,男主说天天都买了,就是从来都不中,女主回应说不定这次就中了。
他们两的对话很是轻松。
我不知道后来他们会不会在一起,因为电影到这里就结束了,给人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我想在不在一起已经不重要了,他们彼此心里都放下了那份累。
能这样在一起聊天其实比做情侣谈恋爱来得好。
最近小猫的朋友很苦恼,她和她男朋友分手三个月了,但她还是很想他。
明明分手是她提的,但难过的人是她自己。
男方也跟她提过复合,但她实在害怕自己再一次受到伤害,所以她很纠结,不知道该怎么办。
感情里面的事情,冷暖自知,小猫没法给她一个很好的建议,给她推荐了一部电影——《恋爱的温度》。
女主张英和男主李东熙是同一家银行的职员,他们的关系从开始到结束都没人知道。
刚分手的时候,女主说得很坦然,她说,“我觉得这样更好,无论怎样,都是这个结局,与其抓着对方不放手,还不如早点整理关系。
”男方那边也很放飞自我,他说,“我现在是自由人了,如果觉得不合适,就当机立断地分了,各走各的路,各自跟别人约会,做自己想做的事,各自幸福地生活下去,那不是更好吗?
”但是,事实上真的是这样吗?
张英分手后,人前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但自己回家的时候会偷偷哭泣,还登录前男友的社交网站,跟踪他和现女友的约会。
而李东熙,喝酒的时候倒是喝得很嗨,口口声声说要认识新妹子,但喝醉以后,又开始大喊张英的名字。
女科长为张英做媒,把张英介绍给闵次长,几个人在吃饭聊天的过程中,同参加饭局的李东熙出来捣乱,倒酒的时候故意把酒洒在张英身上,张英不甘示弱,泼了李东熙一脸酒。
其实他们心中都还有对方,所以即使分手了,也没办法坦然面对另一半已经开始了新的生活的事实。
李东熙和张英在一起的时候,两人有经济上的往来,她为他花过钱,他也为她花过钱。
张英让李东熙还自己300万韩元,李东熙说张英之前也花了他不少钱。
他们相爱的时候很美好,但分手的时候,两人见到的都是对方面目可憎的一面,往日的情分全不作数,只是恨不得对方马上从眼前消失。
最后,李东熙还是给张英300万,因为把钱给了张英,自己一度没钱吃饭。
和新女友约会的时候,他让女朋友结账付钱,女朋友眼里表现出来的满满都是嫌弃。
而在此之前,他和张英每次出去吃饭时,两人都是近乎AA的。
吃完饭准备回家时,李东熙突然发现自己身体不舒服,他只能跟新女朋友说没法送她回家了,女朋友更加生气了。
回到家后,李东熙发现肚子不舒服,给新女朋友打电话,希望她来照顾自己,但是她眼里只有玩,哪里还想着他。
他开始念起张英的好来了,他开始后悔,当初把东西寄回去给她时,应该留着她给他买的药。
而张英那边也过得不好,她和闵次长喝酒后发生了关系,如果此前她还对自己和李东熙的复合抱有期待,那么此刻的她是真的死心了。
她回到家以后,开始收拾东西,并且把李东熙给她的钱全还给他,她告诉他,她现在有男朋友。
张英和李东熙一起参加公司的活动,晚上睡觉前,李东熙听人说张英和闵次长睡了,闵次长还拍了张英的照片四处给人看。
李东熙很生气,找到闵次长,并将他打了一顿。
后来又去找张英闹了一把,相对于李东熙的愤怒,张英很冷静。
其实李东熙还是没办法放下张英,看到她受到伤害时,他还是忍不住为她出手。
而张英也还没放下李东熙,她知道,他心里还有她。
最后,两人漫无目的地在酒店附近走了一段路,最终决定回到最开始分开的地方会面。
回来时,李东熙邀请张英和他一起回去,她知道意味着复合,只是她还是有些顾忌。
她觉得,“恋人分手后复合的几率是82%,但能走到最后的只有3%,再次分手的原因仍和上一次相同。
”张英不知道,自己和李东熙会不会是那3%。
李东熙告诉她,“中乐透的概率是814万分之一,但是,每期都有几个人中大奖,那可是814万分之一,所以,百分之三是一个很大的数字。
”抱着对未来的笃定,他们决定复合了。
只是这一次复合以后,很多东西都变了,因为害怕会再次吵架,所以他们聊起天来都是小心翼翼的。
明明双方心中都有不爽的事情,但怕激化矛盾,还是将怨气埋在心里。
他们都相信,只要努力,这次一定会经营好感情的。
真正的一次爆发是两人一起去游乐场,李东熙睡过头了,张英等了他很久。
到了那以后发现,他们之前的团购券用不了了,所以计划落空。
张英突然觉得有些失落,她觉得是李东熙不在乎自己,即使是复合了,她每天都过得很累,怕说错一句话,怕做错一件事,怕还会像以前一样分手。
男友明明不开心,但还是假装开心,一直给她脸色看,明明说好会改的,但是他没有改。
李东熙也责怪张英,他说,和好后自己也很小心翼翼,怕张英会后悔和他和好,和她在一起,他连呼吸都觉得不自由。
不只是她觉得累,他也觉得累。
两个人坦白了以后才知道,原来双方都很累,双方都在小心翼翼,这样的恋爱,似乎没什么意思了。
于是两人决定一起去坐最后一次过山车,然后分开。
这一次分手,终于不再是吵吵闹闹,是真的心平气和。
分手后要不要选择复合,这真的是一个很难的问题。
因为还爱着对方,所以会很舍不得,也坚信着只要彼此努力,那么感情的走向肯定是好的。
但是,大部分人复合后会发现,说好的改变,其实并没有改变。
每个人都觉得在感情里面付出了很多,为对方迁就了很多,其实,两个人一直都没改变。
我想,大多数人在决定复合的那一刻,想必已经做好了重蹈覆辙,再受一次伤害的准备。
但是,只有这颗真心是不够的,因为未来的日子里面,两个人始终要面对着过去的柴米油盐。
就像张英和李东熙一样,为了对方忍住自己的坏脾气,小心翼翼地说话,自己过得不开心,对方也能感受得到。
希望每个人分手后的复合,都是经过慎重考虑,都是真的已经有所成长,然后决定再次走到一起。
而这个改变,不是觉得被逼的,而是心甘情愿地去成长,去改变。
多年以后的张英和李东熙,再一次遇见时,他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做事毛毛躁躁的少年,而她也已经变得更沉稳脾气变好了。
故事的结尾留了一个悬念,他们准备一起去买乐透,或者,他们将复合与否,压在了乐透上。
这部电影拍得有些拧巴,尤其是复合后的后半段,但现实生活中的恋爱不就是这样吗。
反反复复,感性永远战胜理性。
明明知道会受伤害,但还是忍不住去爱。
希望能爱的时候,好好爱,不到真的坚持不下去了,不要随便说分手,这话一说出口就真的回不了头了。
也不要因为一时的不甘心选择复合,否则结局还是跟之前分手一样。
但分手后是不是要复合,本身就是一道无解题,如果是你,你会选择复合吗?
所谓吃一堑长一智,不论是旧情复合,还是新的选择。
但凡是两个经历过分手的人相恋,为了保证新的爱情顺利走向终点,可能都会更多的选择忍让和包容,那怕对方的习惯和想法自己不喜欢,可能也会违心的同对方说没事,我喜欢,就按照你说的做。
否则那定不是真爱,因为你的心中没有装着对方。
但是回避问题并不能解决问题,不喜欢的东西终究就是不喜欢。
刺不除,痛即在。
当矛盾积累下去,终究还是会有爆发的那一天。
于是再次争吵,再次修复,周而复始。
影片到最后,导演也没有告诉我们,男女主角是否会修成正果,只是为了满足了观众的期望,让他们再次的以约会聚餐开始,也许还会继续重复争吵、修复、争吵、修复.........但是仔细想想,即使是步入了婚姻的殿堂,这种循环难道就不会出现了吗?
无非只是多了两本盖了红戳的纸张,无法随意的盖了撤,撤了盖。
也许爱情就是这个样子!
我想现实当中上演不了电影里那样分手之后在秋日风吹落叶浪漫的季节完美的相遇。
也许就像大多数的男男女女一般,每一天都在上演这样没完没了没完没了的,分手复合游戏。
孜孜不倦乐此不疲!
恋爱中的吵架总是想不起的因为什么事情而吵架,只是因为吵了架互相之间说出口的话和感到伤心。
常言道: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我看那都是痴男怨女说来安慰自己的。
明明就是合久必合,分久必分。
复合后那种小心翼翼的感觉刻画的好棒。
本着这次一定要对她好的决心,却不知道为什么怎么也回不到过去,明明我就在你身边,却感到如此孤独。
努力是对,但是过于小心翼翼害怕重蹈覆辙而选择忽视感情的裂隙,势必无法走下去。
恋爱的俩个人,如果有任何不自在,感觉自己好像投入不了也好,内心有什么不满也好,都要和对方说明吧,表达自己的感受真的很重要啊。
表达出来也许会舒服自在很多,也能让对方理解你。
一直憋着小心翼翼着,只会在某一刻爆发,并且情绪和假装都会被对方察觉。
能示弱,我们是恋人,不是仇人,为什么主动一下就觉得吃亏廉价?
从决定接受另一个人开始,我们就得放弃一部分自我,该忍的时候要忍,该卑微的时候就不要挺着脖子,真正能维持下去的爱情不是让我们在爱里任性做自己肆意消费对方的耐性,而是适当做出妥协,当对方宠着你的缺点时也要耐心抚摸TA的棱角。
还是要有稳定的情绪吧,这样在遇到糟糕的事情,能够稳住自己还能安慰对方。
而不是把脾气和脸色给最爱的人看。
恋爱是俩个人的事情,不要只看到自己单方面的付出,自怜,试着去看看对方的改变,去理解对方。
不是我爱你,所以我甚至不对你有所要求。
而是,我们要一起努力,向我们的幸福努力,各自变得更好。
总结就是,相爱的人不会走散。
相爱的人不会忘却。
互相努力过,真爱过的人,分手不会是歇斯底里。
在将来的某一天我还是期盼着能够偶遇你,对你说一句:好久不见。
昨天一天看了三个好电影啊,真的是十分激动!
要知道碰到好电影的概率真的是……在中国这个大电影环境大家都懂的!
估计是最近心态老了,少了点偏激和愤愤不平,所以也容易失去影评人独特的眼光与犀利的言语;更何况豆瓣影评,大神特别的多,看着影评本身就是一个更加享受的过程了。
最近和朋友交流了点叫做“爱情”的东西,刚好借着这两部电影抒发一下。
北爱是五个爱情故事:初中时刻的纯洁爱情,更多用张含韵的《初恋未满》一句歌词:不经事的爱恋,不计算的亏欠,舍不得说一声再见。
刚进入社会,打拼和浮夸的不平衡导致陈思成和佟亚丽两个人的爱情压力——说句实话,要是有人给我在帝都买个走路10分钟就可以到的280平米大房,还不介意我和别的男人结婚的……哎,突然想起微博段子“我到底是读清华好还是北大好,事实证明我想多了。
”他们的爱情,更多是在经受金钱的考验。
当然了,所谓夜店一个所谓的好女孩和好男孩遇见的机率……不解释了。
成年的王学兵好像是更加是看透爱情的本质——“爱情就像鬼,谁都说有,但谁都没看见”。
伴随着一股再不玩就老了和专门利用女人弱点骗老婆的,不知道最后有没有骗到自己。
结果最后自己玩傻逼了……更多的是说遇见问题,是直接放弃还是继续修复。
再成年一点,到刘嘉玲那段……估计有点讲OOXX上的情调。
那个时候,你找女人我也不怕,反正又不会离婚。
能到刘嘉玲那个境界,估计也得修仙了。
最后是斯琴高娃那段,谁才能陪你走到最后。
终归一句,你到底相不相信爱情。
好像信了就高尚,不信就是低俗专门专注于现实。
不得不想到最近看的几个帖子,挺有意思的。
好多人找另一半就是寄予太多的希望——希望他可以完全负责赚钱养家;希望她可以让生活活色生香。
要是本身我就是一个无聊的人,有那么大的概率,就因为我“相信爱情”就能遇见一个人带来圆满么?
更多时候,是“爱情万能论”充斥生活。
再说句实话点的,我是什么人以后基本也就这类人可以“臭气相投”了——是什么样的人就会遇见什么样的人。
“爱情其实很普通,不会让人起死回生,甚至没有办法解决你没钱买房的问题。
它是一个精神动力,就像所有的精神动力一样,可以激励人想着一个美好的方向去前进和奋斗,但是它并不会直接给你一个美好的结果,甚至它根本无法保证是否会有结果。
拥有的时候不比想得太好,失去的时候也不比想得太差。
仅此而已。
——by 渡渡” 至于相不相信爱情,我觉得没必要深究这个问题,生活还要继续。
适不适合相信就看个人了,没有定论。
前任攻略更加轻喜剧一点,基本每一小段都有暴两个金句的。
面对前任,我想不打扰是最好的!
要是没那么多韩庚的前任,这个电影真心就可以不用那么折腾了。
面对“朋友”和“爱情”的抉择,姚星彤演的终归抵不过王丽坤的正宫娘娘。
豆瓣有个帖子专门讲为啥男主最后不选择14年的红颜知己,挺有意思的——总结一句就是折腾王丽坤最后会变得太麻烦,人还是不喜欢找麻烦的。
友情爱情这个老问题,就一句话——“真的喜欢早就上了,折腾十几年搞精神恋爱的说白了都是备胎”。
真的不喜欢就被耽误人家,女孩子的青春确实耗不起。
韩庚这个角色,多少是比较自私的。
自私也算是一种人之天性,但就真的是自私到底了就让人讨厌了。
同时,我倒是觉得韩庚演的角色也不算花心,毕竟韩庚还是比较懂得识人的。
放眼望去,太多男的追不到女的不是因为他们没钱,而是气质上就差了一大截。
作为女人,我喜欢柳岩,不不知道为什么虽然她口碑不好,可就是喜欢啊。
而女主姚星彤……太假脸了。
感情遇到问题到底是“修”还是“换”,确实挺有意思的。
好多人说分手是“不甘心”,拜托,难道女孩子自己的幸福不重要么?
还要拼命挽回一个不爱的人,最后还被说是“不甘心”?
我想更多的情况是害怕再也找不到一个这样爱的人吧?
前任攻略里面,分手基本是干干净净的,最多搞点“披着友谊的外衣”的精神YY。
《恋爱的温度》说的就实际了——电影里女主自己讲到“我们就是一对平凡的情侣,就是吵吵架再和好。
”所以该片特别细水长流。
分手的人82%会再复合,只有3%的人可以走到最后,剩下的97%会再一次分手。
Y?因为和第一次分手的理由一样。
谁都想成为那3%。
对比彩票八百万分之一才能中的机率,3%真的好像高大上了许多。
何况,人们还是相信会有幸运儿的。
我们复合在一起就是要幸福啊,我们已经犯过错误了所以会更加珍惜啊!
电影表明即使是这样,即使两个人愿意再来一次,小心翼翼的相处维护本身是“心底千百万次的宽宏大量了对方”,隐忍而不发作。
你到底是喜欢真实的我还是小心翼翼维护形象的我?
最后又分了……其实没必要分开到底是那个我,不论那个我不都是自己身上的一部分么?
难道人是不会去改变与习惯的么?
不爽的是没有做回所谓的真实的自己,觉得自己不舒服罢了。
谁都想舒服的时候就是变成谁都不舒服了。
说个自己挺狗血的事情:曾经我想给XXX买个皮带,一定要昂贵的(不是因为钱多烧得慌,反正这就是个心愿,具体原因不解释)。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念头越来越淡薄掉。
我激励自己,工作了买个昂贵的皮带,算是给未来的他一个定情物。
多少算是一点爱情上的仪式。
那天太闲了,百度了一下,爱马仕最便宜的皮带也要六七千……我直接秒杀了自己这个想法。
最后就是,真的有六七千为毛不去旅游,有个金腰带就真那么重要么?
生活就是这样,再多心里纠结神圣的事情,放在脚踏实地的生活,很快就破碎掉了。
姐妹说,这样活的会不会太现实?
我最近测试自己是个物质女怎么办?
我说挺正常的啊,人活着总是要满足自己最基本的需求吧?
你要吃得好,穿得暖,有的住本身就不过分啊。
“钱”就相当于衡量一个人的“其中”一个标准而已。
很多情况下,不选择没钱的男人真心不是因为你没钱——女人这句话有许多潜台词,比如“你家里有钱就好了”“你日后能赚钱就好了”“你要是对我特别体贴温柔的,那这方面拔高一点也成”——关键是有些人没钱还活得浑浑噩噩不拼搏的,价值观上就接受不了了。
我没钱,我可以挣。
你没钱,你不挣还得我倒贴。
关键是你又不那么爱我,综合了一下“没钱”“不拼”又“不爱”的,你让女人怎么选?
再说一般女生还是从简简单单的无条件付出开始了,后来发现生活不是有爱就够了的。
更多的拒绝是看不到希望。
最后三部电影能走到一起的,是本身已经不纠结“爱情”这个东西了,更加智慧宽容的去对待。
我想这才是更加修行的地方。
如果最终要分开的话,越早分开越好。
//觉得是无聊的、幼稚的情侣争吵的话,那说明剧本很真实…//有些弯路只能走“分手的人重新复合的概率是82%,但复合后能走到最后的概率是3%,剩下的97%都会再次分手”“为什么?
”“和第一次分手的理由一样”,初中“久仰大名”的这段对白原来出自这里!!!
//片中,“为什么没有我他依然能那么开心那么幸福”,一个曾经很容易陷入的漩涡。
后来,现在,我逐渐意识到陷入爱情的目的不是要去填补什么缺失。
这是危险的,人不能也无法用另一个人把自己拼凑完整,这样过于大的寄托在破碎的时候会毁灭掉自以为完美的拼图,从而对自己产生怀疑。
渐渐地 由衷期望 不停坚信自己独立的可能 再感受两个人靠近、倾注爱和付出的过程。
//“为什么人总是在索要的时候才付出,总是在失去后才能感受”在最美的春天和最应该感受快乐的地方哭泣 难道就应该被责怪吗?
我悔恨,心里责怪自己的无知。
但内心的天使安慰道:不要苛责过去的自己 但也不要放过过去任性的自己//日后尽量别要今天的泪白流 留低击伤你的石头 从错误里吸收 葡萄酿成红酒 时机先至熟透
这部片是人间多少男女爱情的缩影啊。
很真实,贴近人心。
一段恋情从分手到复合,再到分手,听起来俗套令人厌倦的剧情,原来可以讲述得如此精彩。
叙事精炼,节奏轻快,脉络清晰,故事精彩流畅,毫无缀笔。
给导演和编剧满分。
面对爱情的分分合合,有多少男女如他们一样真心爱过,努力挽回过呢。
相信每一对真心爱过的男女,都会感觉到强烈的共鸣与感动。
大约在每一段爱情里,分手都是必修课。
就像剧中说的,这世界上百分之八十二的男女在分手之后都会选择复合,而最终能走到一起的只有百分之三。
剩下的百分之九十七分手的结果与第一次一样。
我想,大概只有分手之后尝试过挽回的,才算真正爱过吧。
就像剧中男主,明知道胜算仅有百分之三,也要和女主再试一次。
就像女主,明明害怕,也愿意跟男主再试一次。
<图片1><图片2><图片3><图片4><图片5><图片6>而遗憾的是,就算他们努力尝试过,也还是成为了那复合失败的百分之九十七。
以下严重剧透——两人第一次分手之后,做尽了彼此破坏的好事,看得人心惊胆战,觉得分手到这么难堪何必呢。
可是,事实证明,大约真的是有多爱才有多恨。
所有的相爱相杀,不过是因为无法忘记你。
女主在和男主分手之后,很快就和同事介绍的男同事上床了。
寂寞也好,需要也罢,原因似乎并不重要。
男主也和别人在一起了。
可是,两人分明还放不下彼此。
尤其是男主。
一次公司聚会,男主从别人那里知道了女主的裸照被那个男同事随意传播,忍不住为她出头,把对方打到住院。
于是相爱的两人终于挑破,于是复合。
<图片7>
<图片9><图片10>复合后,再次做爱有了初次般的紧张与喜悦,彼此对待这份感情也变得加倍珍视和小心翼翼,可是,也有了无法忽视的隔阂。
(虽然男主从来没有责怪过女主,但是心里无法接受女友和别的男人上过床。
)大约由于彼此太过在乎,越是小心保护不去触碰敏感区,反而越让彼此感觉压迫。
两人的感情,因此变得非常压抑,再也回不去从前的亲密快乐。
就算彼此真心相爱,努力相守,依然无法弥合。
于是,他们又分手了。
还是成为了那失败的百分之九十七。
<图片11><图片12>可是这一次分手,彼此心里都要好很多,没有第一次那么痛苦不甘。
而是平静,接受,安详。
好像分手那天游乐场的大雨,倾盆过后是平静与和煦的晴天。
也许爱情就是这样,只要是好好爱过,认真对待感情的,就不会得到惩罚。
明明相爱,却无法再一起。
也许,有些问题,只能靠时间来解决。
几年以后,两人再相遇,依然是彼此都觉得电影不够精彩而在影院外重逢。
两人又再次走到了一起。
此时两人都成熟了不少,没有了曾经的青春洋溢与欢快氛围,而是成熟而平和,那么自然熟络的,充满欣喜的,一同穿越着一段长长的马路,商量着去哪里吃饭……影片就在这一帧温情而未知的结局中落幕,让人充满温暖的期待。
真是自然又恰好的安慰。
不知道他们最后会不会在一起,也不觉得非要在一起才圆满。
看完全片会觉得:就算分分合合,只要彼此真心爱过,为爱努力过,就算最后依然不能在一起,也没关系。
只要真心爱过,努力过就好。
2016,第一部喜欢的爱情片。
给五分。
“分手后情侣再复合的概率是82%,但是能走到最后的只有3%,为什么?
因为和第一次的分手理由一样”。
第一次看这个电影的时候是2013年现在已经是2023年了,转眼间十年过去了,我从十年前没谈过恋爱的人到现在也经历了几段感情,但是我还是不太懂爱,长大的爱好像掺杂了一些其他东西,没有那么纯净了。
分手后两个人明明还是有感情的,所以导致出了一系列事情之后还是能和好,也许是因为之前的相处模式导致了分手,所以两个人都特地的压着自己的脾气,不希望重蹈覆辙再次分手,但是不自然的状态非常明显,两人心里都憋着一股气,最终戏剧性的又是在游乐场分手,他们最后和好了吗,我个人倾向是没有,只是他们曾经相爱过,但是确实不合适,已经释然了。
所以,人还是很难改变自己的性格的,还是要找合适的人在一起,张英在生活上把李东熙照顾的很好,不得不说她是非常好的女人,这可能也是我这么喜欢金敏喜这个演员的原因。
但是男主也是敢爱敢恨的人,李东熙这种男人说的少做的多,但是两个人在一起沟通很重要,不要憋着等到吵架了才一股脑的说出来,这样不利于感情的发展。
前一小时的质量非常高,采用男主女主各自的独白镜头来诉说着他们分手的态度,觉得分手也是一件好事,但是随着各种接触新的异性,彼此的感情就掩藏不住了,女主会跟踪男主的新女友,男主也因为女主和闵次长有说有笑而不爽,在餐厅和女主争吵了一番,最终因为偷拍事件,男主爆打闵次长而达到顶峰,两人发现自己内心是如此的在乎对方,随后走向同一部电车。
好的感情真的人润人心田,刚和好两人在打印空隙的甜蜜牵手,男主给女主的脸上涂鸦,无不充斥着恋爱的甜蜜与美好,转折点应该是在女主提结婚这件事情上。
女主心中明白两人彼此相爱,所以想要通过结婚来将这一感情升华,毕竟离婚可比分手要难一些,但是男主显然还没做好准备,男主听到要结婚以后有接近二十秒的沉默,而此刻的女主以为男主这种反应是不愿意结婚,便自顾自的说话,“我只是突然想到随口说了”“不结婚也没关系的,可以以后再说”“不结了”,这三句话可以看到女主内心情绪的波动和起伏,我觉得男主也是因为这件事而觉得自己要成熟起来,要更加珍惜这段感情所以在之后的相处中也显得小心翼翼如屡薄冰。
这是男主成熟的态度,却殊不知在对方眼中他这般模样是如此的不自然不和谐,以至于女主觉得他一直在拉着脸相处。
而女主内心呢,一方面觉得这样的相处模式很窒息,跟自己说没空,结果两人在聚餐中相见,这时就已经接近顶点了,男主要女主做紫菜包饭和炸鸡第二天一起去游乐园,男主也觉得这样的状态不对,他试图通过出去玩这种方式来改善彼此之间的紧张气氛,女主也很开心男主这样的提议,能感受他愿意为感情做出努力。
第二天女主早早的起来做好便当,男主却把这件事忘记了,本身就已经让女主不开心了,外面又是下雨天,很明显不适合去游乐园,在吃便当的时候也是板着脸,女主再也受不了,最终在雨中两人进行了争吵和爆发。
两个人都很努力,都很委屈,都为了这段感情在付出,但是也许真的是因为不合适吧,所以就这样,他们再次的分手,再次的在游乐园这里分手。
恋爱的温度,是冷是热也许只有恋爱的双方才能体会的到吧。
从电影情节设计,和演技方面,我没什么好特别评价的,因为各方面来看都只是一部一般般的电影。
但是对于我来说,这部电影意外的呈现出我结束不到半年的一段感情。
分手,复合,再分手。
电影里有个情节是女主角发现男主角的暧昧短信,虽然没有直接因此而争吵,但是谁说这不是后面无关紧要小事争吵的伏笔。
我和ex的大吵到分手也是因为一个暧昧信息,然后真的是觉得回不去,中间三个月有交往别的男人,唯一与电影不同的是我没有说中间的这一段,而他是否中间有新欢我也不知道。
只是终究放不下又复合。
复合后的心情就如同电影里说的:如履薄冰,相信会好,不敢吵架,小心翼翼。
只是我们跨过了这一段,一年后,因为他单独和女生出去旅游,虽然据他所说,只是普通朋友,而我却受不了这种我认为不太合适的行为而吵架分手。
这一次,我们突然发现,不再有曾经那么的痛苦,那么的不舍,这条路已经走到熟悉,分手突然变得水到渠成,自然而然。
电影结局是开放的,他们又一起去吃饭,但是我想再怎么样也没有勇气选择在一起,然后重复过往。
有人说电影那女生中间有和别的男人睡,所以后面即使后面复合,也心里有刺。
我个人觉得不是这样,记得电影里他们复合后第一次,男主角说他很紧张,如果介意的话就不是这样的一句话了。
不知道有没有人发现,其实复合后他们也有好一段时间,只是导演没有把这段时间表现得非常清楚,而让我们觉得是复合后几天就再次分手。
在电影里面那一次去公园,两个人的争吵,才是分手的主要原因。
他们都有努力,有认真,只是不知道为什么,我们都只能看到自己努力,自己的挣扎和痛苦。
如果恋爱时候,只关注自己的感受,只想当然的认为对方如何,放大自己的痛苦,终究是不会有结果的。
以此纪念我过去三年的感情。
真正的恋爱,不如说是得了一次暑烧。
道出心声
金敏喜挺不错的
男的不够成熟
韩国银行职员这样偷偷摸摸、明目张胆、分分合合的恋爱,放在我国早就调开了。。。
小细节的爱情很真实
好评!
怎么说,这么普通的情节,拍成这样不错了。酸甜苦辣以及尴尬。金敏喜好看,加一分
好好看
一反韩式纯爱浪漫生死爱,一对普通的又吵又闹分分合合的情侣。没有很多浪漫惊喜没有什么特别的普通恋爱,但是两个人都付出了真心。因为最真心所以最开心最伤心。
我们会成为那百分之几?
金敏喜果然拥有独特魅力啊
第一感觉就是办公室恋情太可怕了,这些人居然全部在搞办公室恋情。今天看的第二部分手电影,果断还是泡菜国的更狗血。很不厚道的想推荐给所有分手后又复合的情侣:“快看吧,看完你们就不会感觉再爱了~”
現實派清新愛情小品,對相戀男女心理的把握非常細膩,瑣碎化片段化絲毫不影響情節的連續性,本以為訪談的形式有點亂搭,但結尾的“他和她”卻又偏偏給了不錯的前後照應。金敏喜的表演生動真實而沒有泡菜慣例特點,和稍偶像風的男主竟然也莫名其妙有火花。
前半段欢快,后半段拖沓!韩剧的通病!对于我这种好马不吃回头草的人来说,我只爱前半段!
这电影怎么能打到7分以上,不知道怎么看到92分钟的,实在拖沓,毫无意义的拖沓。92分,身为谈过恋爱的人。一个男人成了这,还有女人和他谈恋爱,应该很庆幸了,这情矫的真没多大意思,难道有更深刻的社会学意义我没看出来。那就是我水平问题了。推荐别浪费时间。
“很棒啊你们可以死在一起.jpg”
看不下去,男主的颜实在是太不养眼了。。。女主也一般,看过她的火车
推荐给正在恋爱和想要复合的人们...很写实.但生活永远是生活,而电影只是电影.一星给狗血的结局.
前半段是笑点密集节奏明快的爱情喜剧,后半段落入冗长乏味探讨男女关系的韩剧窠臼,有点割裂。穿插的伪记录专访和硬剪辑让片子节奏加快,从隧道里跟假人打招呼等小细节点非常搞笑,也让人怀疑后半段跟换了导演一样,整体风格缺少了向过去变革的决心。开始两人互斗的欢喜冤家轻喜剧值得赞赏,女主显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