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认识是2018年11月20日,我上一次是2022年1月重新翻出这部剧,再到我们分开的2022年3月,再到2024年的今天,我又重新看完这部剧,将近六年的时间,我们经历了那么多,可是我们还是分开了。
弹幕上说,人身本就有遗憾,但是我却觉得人生需要坚持,我们不该是这样的结局,今年我会回长沙,不管最后结局怎样,我都不想让自己后悔和遗憾,人要勇敢的面对自己的生活。
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我不知道你能不能感知到我的爱,不知道我这迟来的反省和回追能否重新让我们走到一起,但是我做了决定,要去重新找回你,哪怕我最后只是丛原。
我爱你。
就是因为那女的丑我到这个月才看《相思树》。
那个女的丑就算了,造型师和她估计有仇,大短脸还要大刘海压到眼睛,横看竖看都丑得不得了!
硬着头皮努力忽视那个女的丑样,才发现相思树是多么优秀的电视剧,不愧是当年央视一套播出的,行云流水史诗般的爱情,吴秀波通过眼神把一个温暖和煦的形象刻画得如此美丽!
贯穿全剧的片头音乐《简爱》给整部片子增色不少,可惜网上只能找到男女声对唱的,原剧音乐没有搜到。
孙周导演不愧为名导,让人享受史诗般的感觉。
真正的爱是两棵树之间的爱情.首先,我要对这首诗表示致意.致橡树 舒婷 我如果爱你——/绝不学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象泉源/常年送来清凉的慰籍;/也不止象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相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吹过,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象刀象剑也象戟;/我有我红硕的花朵,/象沉重的叹息, /又象英勇的火炬/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爱象个天平,一旦过于倾斜,它很可能破灭.康凯对尚洁的爱是垂直的,无条件的,构成了难以想象的直角.尚洁甚至无能力为康凯做一件事.康凯把尚洁当做了心中的女神,不让尚洁去做一件委屈的事.爱的天平完全倾斜了,而尚洁在一次出轨后,内心产生的内疚感是强烈的,要是康凯不是那么完美,尚洁能把爱的天平恢复到应有的限度,她也许就不会选择自杀了.爱一个人不应爱到无法呼吸,超过"度"了,对双方或者未来都是伤害.爱不是用来产生愧疚的,爱是用来开心的.相反,晓牧和康凯最终成了两棵互相致意的树.前半段康凯对晓牧的悉心帮助和呵护,后半段晓牧对康凯的耐心帮佣和等待.他们之间的爱的天平是平衡的,这才有了美好的结果.他们的爱才符合这首美丽的诗: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相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爱的双方都有权利和责任创造条件,让爱的天平达到平衡.爱是我能为你做事,你也能为我做事.推广开来,父母对子女的爱同样需要达到平衡.独生子女家庭,父母往往过分心疼子女,把所有好的东西都匀给子女,爱的天平完全失去平衡了,父母要的只是子女读书.这无形中给子女压力,唯有读书才能帮助父母么?其实不然,除了好好读书,在生活中我们还可以做些事恢复爱的天平.比如夹菜,操心的母亲会把好的东西夹给你.其实子女可以早些行动,先把好的东西夹给父母,再开心地夹你想要吃的. 这样就无愧于心. 在父母说:你不好好读书,拿什么报答我 时,也有了个心理上的小借口,生活中我还有很多方式爱您们,让爱的天平平衡.乖乖龙地洞,行动起来把,如果你的天平失去平衡,就从现在开始实践起来,让好的习惯代替我们曾经有过的压力.爱让我们大家比肩而立.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长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吹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 也像戟;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爱——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说实话,我喜欢这样的故事,一个因为努力、执着、善良,从丑小鸭变成美天鹅的励志故事。
这样的故事在现实中已少之又少。
小牧依恋、爱恋康凯的整个过程,就是小牧学习、成长和蜕变的过程。
可以说,康凯是小牧成长中不可或缺的因素;康凯的宽厚、善良与生活观无一例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小牧。
第一次听康凯哥朗诵《致橡树》,了悟真正的爱情应该是坚贞,是相濡以沫; 努力拼命考大学,是为了使自己与康凯哥可以相配; 康凯嘡啷入狱,小牧却在这时勇敢表白。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专注等待。
康凯出狱,等来的却是他的断然拒绝。
小牧哭着说:我还是以前的那个肖小牧。
只是,康凯已不是从前的康凯。
八年,还是十年?
小牧与康凯的故事,小牧对康凯的感情持续了如此长的时间?
在最初的时候,康凯仍然深爱着尚洁,小牧对康凯哥则是敬仰与倾慕。
在与尚洁结婚后康凯才知晓小牧对自己的感情。
故事到这里,也只是个普通的故事。
尚洁的离世,康凯的入狱成为故事的转折。
两人的生活与际遇发生了对调。
小牧大学毕业,成为一名记者;康凯出狱,沦为建筑工。
两人的社会地位依然悬殊。
康凯在此时断然拒绝小牧的爱意,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连小牧也知道这是康凯为了她好。
四年未停止过的感情,康凯应该也已被感动。
只是,此时境况堪舆,不比当初。
《致橡树》作为书信传递给工地上的康凯,酒醉后的康凯再次朗诵这首诗却已是另一种心情。
是金子总会发光,篮筹股也终于止跌回升。
康凯升任CEO,康凯隐瞒豆豆身世的苦衷也已曝光。
从常熟归来的那个晚上,康凯终于可以对小牧说声谢谢!
故事如果在此处终止,似乎更顺畅,更合理一些。
康凯的社会际遇已然大不同,小牧多年的感情坚持也应获得回应,兜兜转转,坚守多年,相爱的人终于守得幸福花开…… 不知道此时小牧为何突然提起丛原?
分明看到康凯眼中的希望之光蓦然熄灭,也许因此原本用以表达情感的那句“我爱你”就此转为“谢谢你”。
之后更在饭店遇到小牧与丛原母亲会面之画面,已习惯“让爱人幸福”的康凯又再选择隐藏自己的心意,放逐海外。
也许后面的故事更想体现小牧的成长与对感情的坚贞,更想体现丛原的优秀与悲情,更想体现康凯淡然的生活观与优秀品质,更想体现康凯与小牧久别重逢的喜悦……但从心底里,我有些担心小牧还能坚持多久,在丛原如此优秀的男士呵护下还会坚持当初对康凯的那份感情多长时间?
29集的电视剧,康凯没有对小牧说过“我爱你”,倒是很激烈地反驳过“我不爱她”。
越是激烈的驳斥越表明想掩饰的真相:他是爱她的,因为她的坚持,她的执着。
小牧对康凯的相思树,从助学时开始种下;从小牧在康记打工时康凯点点滴滴的关怀开始萌芽;从小牧努力考大学开始蓬勃生长;到康凯出狱后小树终成,枝繁叶茂;历经风雨、雷电与阳光,几经回转,几番坚持,远在他国的康凯终于回归面对并接受这份感情——亲手种下相思树,终于开出幸福花!
《相思树》很烂。
《相思树》很好。
这样奇怪的观感,在观看同一部剧时出现,真是绝无仅有。
但却在我看《相思树》的过程中不断闪回。
烂在一百个不可能的剧情。
从打工妹发迹可能性的微乎极微,到成熟成功男人一厢情愿爱上小保姆,到脑科主任抛弃糟糠之妻却始终深情地单身着,再到跨国公司多年以来孜孜以求想聘请一个没有工作经验的大学毕业生,如此种种,不可枚举。
可这剧又极好。
好在其感情的自然绵长。
不仅片名的英文是致橡树,不仅片中反反复复多次出现这首诗的吟诵,还因为片中如诗般隽永温暖的感情,仿佛是向那个时代那些人们致敬,更象是向着我们自己心中的理想和爱情致敬。
或者说,导演给了这剧最好的情感,却置于一堆不可能的剧情中。
如果这样的感情是在金庸古龙那样的情节中,十六年都是弹指一瞬,便没有那么多置疑没有那么多不可能,有的只是为这样的情感深深感动。
相思树中的康凯不是世俗观念上的那种好。
他大学毕业不去大公司谋职,不寻求去美国的机会,却辞职开了餐馆。
他算不上那种满足望子成龙的父母的好儿子。
他的爱情平淡在做一道菜和接送爱人的琐事中,对于尚洁算不上能够给予她足够激情的好情人(试想如果尚洁曾经体会过火样的激情,又怎么会轻易就被东方凌霄所诱惑)。
他为尚洁去教训了东方凌霄,其结果却是卖了餐馆让父母抚养了豆豆四年,而且他父母一直都不知道其实这不是他们的亲孙子。
他为了躲开晓牧去工地,让晓牧死心的目的没达到,却让豆豆被同学嘲笑有一个民工爸爸。
所以其实,康凯是一个另类。
他虽然不是焦阳那样的秋虫,却也不是勤奋的蚂蚁。
他表面看上去近乎平庸,可其实,只是因为他过于透彻。
因为透彻,他不想贩卖自己的时间给所谓的大公司,更不想因此背井离乡。
他说,成功之后呢?
不就是买个餐馆可以过自己的日子。
那么现在就可以开餐馆过这样的日子。
如果不是为了豆豆,他后来还不会去大公司;如果不是为了还人情债,他后来也不会背井离乡去美国。
别人趋之若骛的,他视若粪土;别人视为平庸的(晓朴曾饥笑他开餐馆),他甘之若饴。
当所有人都在苟苟营营地挤同样的独木桥的时候,他已以真诚的姿态,做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了。
也因为透彻,他原谅了尚洁的伤害。
大抵,这是一个男人不应该能够忍受的事情。
新婚当天被逃婚,然后归来的新娘不仅颓丧靡烂,还最后发现怀了别人的孩子。
是个男人就不该忍,可他忍了。
因为他太过于明白。
八年的相处让他了解尚洁,他知道这不是尚洁的错,而是东方凌霄的错。
在几乎所有男人都会捍卫自己自尊的时候,他却选择了原谅和接纳尚洁。
更有,他一句话都不问地接纳了那个孩子。
与其说这是隐忍,不如说这是透彻。
他知道八年的感情比短暂的出轨更真实,他知道一个温暖的家庭比男人的自尊更可贵。
所以,康凯不是一个一般的甘于平庸的男人,他有自己想要的生活,他知道孰重孰轻。
他没有因为东方凌霄抛弃了尚洁而打他;但是他为了东方凌霄毁了尚洁毁了他一手建起来并之后又努力修复的幸福爱情和婚姻而痛打他。
(悄悄嘀咕一句:这五年的量刑好象太重了点)而同时,康凯又是一个站在道德至高点上的男人。
有时候我甚至觉得,这样的高度,让身边的人会有一点压力。
哪怕他自己不自知。
晓牧感激康凯不光是当年的助学,还有她多年未上学的谎言被戳穿之后,康凯的体谅不计较。
这样的大度,真的是会让人死心塌地毫无防备地交出自己的心去,何况是晓牧这样的傻孩子。
尚洁临死前哭着拍打着康凯问他:“你为什么不问为什么不问我?
你有权利知道!
”虽然康凯太透彻,有些事情他不想知道他不想问,他可以一句不问地就原谅;可是对于受者,这是无形地心灵煎熬。
彼时的尚洁可能宁愿被骂一回甚至打一回,也好过被这样全盘地原谅。
这样的原谅,让她彻底地无地自容:她嫁的这个男人太好太好,而她所做的一切太坏太坏,以至于她无法背负着这样强烈的良心谴责去过完余生。
以至于丛原。
丛原从任何角度来说,都是比康凯更好的选择。
事业,家境,到未婚无子的婚姻状态。
可康凯根本就没有直接面对过他的竞争。
这是电视剧中极少见的一幕:明明是一个女子在两个男人之间的选择,而这两个男人却一点都没有竞争。
康凯完全躲避,把晓牧让给那个可以给她更好生活的男人。
代入丛原那样的男人的角度来思考,他会有些尴尬。
明明没有任何一丝的竞争,康凯的影子却在他和晓牧之间永远存在,无法抹去。
所以,当好多人为丛原报不平时,其实他知道他已经输了。
对手尚未出招,自己已经招数用尽。
对手从来不为自己着想,只为晓牧考虑,而他自己也要想一想,晓牧心底真正想嫁的人是谁了。
他真的累了。
康凯就是这样一个男人。
无欲则刚,甚至,无招胜有招。
他不要太多东西,老天最终还是厚待了他。
无论是他进了监狱当了民工,或是他去了美国中了头彩,他的道德操守都没有变,他的理想生活都没有变。
那些大起大落的不真实桥段,也许只是为了说明那句古训:富贵而不淫,贫贱而不移。
所以,这样的一个人,当然也配得起最坚贞的等待和最绵长的爱情。
让康凯和晓牧,还有那个温厚的月老丛原,就这样美丽如诗地如橡树般留在我们的记忆之中。
是为观《相思树》作评。
(完)2011年12月29日
每一个人,活着的死了的,得到了的失去了的,他们都为了自己的爱情拼尽了全力,他们付出着,回报着,纠缠着,放手着,他们孤注一掷,他们含泪转身。
到底为了什么,他们让自己活得这么不痛快呢?
其实答案早在我们每个人心中,康凯说,我们需要的其实并不多,但是这不多的东西里,有一个必不可少的关键,就是爱,偏偏这又是最难得到,超过金钱,超过权力,难到我们拼尽全力也无法得到,所以,我们开始自欺欺人,开始蔑视他。
看着的时候,好多次忍不住流泪。
并不完全是为了剧情,而是你觉得,这个世界上有人跟你一样,相信爱情,相信善良,相信无私,相信纯真,相信一切美好的东西都会被珍惜,这样的人还不止是一个。
相信有时不是一种态度,而是一种能力。
这话真不错。
我觉得,所有爱过的,没爱过的,为失去而痛苦的,因得到而患得患失的,还在爱中苦苦挣扎放不下的,或者已经放手仍难以释怀的,都应该看看这部《相思树》。
这是部感情戏,或者更准确一点说,讲述的是人在感情中的坚守与成长,进退与取舍,由小爱进而大悟。
深以为,康凯是一个有大智慧的男人。
很多人在看剧时都会忽视这一点,而把落脚点放在康凯的“好”上,甚至错误地以为这就是懦弱。
比如,他原谅了尚洁的背叛并重新接纳,包括与他没有血缘关系的孩子,并视如已出;又如,他为了成全晓牧与丛原,狠心拒绝晓牧,一个人远走他乡,在异国孤独地承受一切,等等。
其实就连秀波在采访中也提到,他在拍《相思树》时的愤怒,好几次想拨枪,又发现不是年代戏,他没法拨枪,只能作罢(笑)。
康凯的大智慧首先体现在他的“勇”。
尚洁在婚礼当天弃康凯而就东方凌霄,照金山的脾气,东方凌霄那**早就不知道身中几弹,剁碎丢黄浦江喂鱼了。
康凯呢,几度离合后,他搂着尚洁说“我只想对你好”,失而复得后的泪水,是怎样地令人动容。
尚洁自杀后,面对没有血缘的儿子,将其视如已出,这份胸怀,岂是懦弱?
什么是勇?
记得秀波在访谈中曾经谈到,他从大儿子憨憨身上学到的品质是勇敢。
憨,上面一个敢字,下面一个心字,合起来正是“勇敢的心”。
所谓勇敢,并不是你看上一个漂亮女孩,鼓起勇气问她要电话号码,或者遇着一伙歹徒,你一人冲上去搏斗结果人**两刀这就叫勇敢,勇敢的前提是存一颗憨厚之心,小事能糊涂,大事看清楚,遇事审思慎断,像康凯说的,“让别人占便宜”,没有大智慧的人做不到这一点。
有趣的是,有时我们可以毫不含糊地为别人战斗,却往往执着于眼前的蝇头小利不放手,勇,不仅是大阖大开地进,也是适地适时地退。
其次,康凯的大智慧体现在他的“放”,在处理尚洁的背叛问题上,他没有记恨,尽管有不原谅,有纠结,却还是选择放手,并且在得知豆豆非已所出后,放下心结,全心全力承担起父亲的责任,即使在再逢东方凌霄时,他也以一颗宽宏落定的心将“放”做到了极致。
面对丛原,他坦言有嫉妒,但只要晓牧快乐,他便深感欣慰。
这便是康凯的慷慨,让人击节赞叹。
让人赞叹的还有康凯的“退”,在事业发展的黄金时期拒绝了美国公司的高薪转而开了一家小餐馆,经营得有声有色,小餐馆里,他笑着对晓牧说,“人真的需要那么多吗?
”是啊,人真的需要那么多吗?
可就是这样简单的道理,尚洁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才明白,丛原和康慧直到失去后才明白,而被物欲扭曲灵魂的晓朴,至始至终,他都没有明白。
“收”是康凯的另一种智慧,出狱后他几度狠心拒绝晓牧,收起满腔感情,很多人都说他傻,面对这样垂手可得的幸福,他到底在纠结什么?
可是,生活是现实的,如果当时他们结合,对晓牧而言,无疑是自毁,至少,没有之后奋斗成功的晓牧。
最后一集,很多人也非议过康凯中大奖有点不太现实,可是我以为这恰巧是神来之笔。
中奖的关键不在于命运对好人的眷顾让他可以衣锦还乡,而事实上康凯在美国的事业成就足以让他荣归,但为什么又要安排他中奖呢?
很简单,当康凯把奖金全数捐出,媒体包围了老久时,撩下名利的康凯却独立于镁光灯外,从容抽身而出。
在他站在事业和运气的巅峰足以荣归的时候,却选择收敛光芒,继续平淡,让人一扫之前的抑郁,大呼,“精彩!
”简而言之,康凯的大智慧就在于,他知道在纷乱的人性中如何进退取舍,如何安身立命,知道什么样的选择会最大程度地惠及别人,可偏偏漏掉的唯独他自己,唯独晓牧始终不渝的心。
相信如果我是晓牧,也会做出同样的选择。
丛原不是不好,相反地,他是太好,好到像超人一样可以包揽所有的麻烦,但好的不真实,好的太强势,让人落不了地,而康凯,会像涓滴细流一样靠近你,温暖你,尽管带点小纠结,还有点小落魄,但他真实,真实到会点着你的鼻子叫“傻丫头”,会踩着摩托车一路脏兮兮地带你去菜市场讨价还价,说我给你做好吃的然后哼着小曲下厨忙碌,甚至能够让你重燃希望,立志成为他“近旁的一棵木棉,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致橡树》这首诗作为本剧的灵魂贯穿全剧,三次出现,三次掀起全剧的高潮。
其中康凯朗诵的那两次都让人潸然泪下,反正我是哭得不行了。
爱情是什么?
爱情不是攀援树干的凌霄花,也不是歌颂绿荫的鸟儿,更不是灰姑娘般嫁入豪门的平步青云,在这部剧里,爱情是一种平等,一种“分担寒潮、风雷、霹雳,共享雾霭、流岚、虹霓”的平等。
这才是伟大爱情的真正意义。
最后晓牧说,康凯这一页,她翻过去了,可翻得过吗?
翻不过,这是刻骨铭心,这是相互扶持着走过风雨,岁月洗礼过的,真正的爱,与先来后到无关,丛原悟了。
从这点来看,丛原是受惠者,做为一个在“霸气外露”的男人,习惯了给予,习惯了给予之后的回馈,可他真正要经历的,却是舍得,舍得一份刻骨铭心的,却不属于他的爱。
说到底,丛原只是一个闯入者,这样的闯入者,可以成为一份美丽的存在,甚至回忆,却注定无法在别人的故事里圆满。
他不是不好,而是康凯太好!
丛原的最后一个镜头,他放下电话,紧紧捂住夺眶而出的泪水,失声痛哭,这样一个人,一个看似坚硬实则柔软的男人,确实很能触动愁肠。
刚看完《相思树》,感触很多,胡乱写了一点。
发现凡是自己越喜欢的,好像越无法准确自如地表达。
真的感谢秀波,让我能够遇见你,喜欢你,喜欢你的戏。
我喜欢你不是因为你有多帅多酷这好那好,而是因为你的戏,你的人,真的教会我很多。
就像一部长长的电影……每一个画面、每一处镜头、每一束光线、每一段音乐、每一份情感,都在静静的流淌、细细的讲述,如同温暖的拥抱,却又嵌入肌体;如同轻柔的抚摩,却又透彻心扉;我在一个个细腻唯美的画面中流转,陷入在这些美好画面的美好人心之中。
我相信这一切的真实,即使它是来自一个虚拟的世界,我相信这些虚拟一定都是生活中真实的体验与经历,因为只有经历了,才能真正懂得。
康凯康凯是个温情的男子,他看似平淡的爱却是那么的绵久恒长。
他一直深爱着一个女人,他们一起八年的时间,即使在她无情的背叛之后,他依然深爱。
对他而言,有些感情是永远都无法割舍的,这是他对待感情的纯粹,而更多的,则是他对待这个世界的宽阔与包容、隐忍与纯善。
人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呢,也许,非常的简单,也许,正因为简单才容易获得快乐。
他内心的坚守,从不为外界所改变,总是听从自己的心,于是便也获得了无限的自由。
结婚那天,他带她去了一个小餐馆,并向老板提出了一个小小的请求——亲自下厨做一个菜,呵呵,这是多么特别的愿望,多么简单却又温情的举动哦,虽然坐在他对面的新婚妻子仍然对于因为房子而仓促决定的婚姻充满失落与不甘,而他依旧满盈着喜悦与幸福,弥漫全身全心。
离婚那天,在电话里面他说“我同意离婚”,而放下电话离开后,他又转身走回来,再次拿起电话,没有言语,他又把电话放下了。
在这拿起与放下之间,是他对这份八年感情的难舍,拿起是因为他心里其实放不下,而放下是因为他已挽回不了,这个小小的动作,细腻感人,耐人寻味。
康凯是整个片子的灵魂与核心,他在对自己说“真正需要的其实并不多”的同时,我们每个人都会去问自己我们究竟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什么才是我们身处在这个繁华的人世真正能让我们为之追寻,获得内心快乐、平安的源泉。
而他则是在不断的对他人的付出中获得,至始至终,从未改变。
尚洁尚洁就是康凯最初深爱的那个女子,他们一起走过大学的恋爱时光,再一起走过毕业后四年的相守。
她,善良、聪敏、感性、理想主义,始终对生活有太多的期待,她期待狂热的恋爱、她期待浓烈的激情,还有更为丰富、神秘、让人充满好奇的世界,正因为这种期待,让她模糊了幻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她拒绝与不相信现实生活的琐碎与平淡,内心从未真正的平静与安定,所以,她可以感受到康凯对她的好却不会满足,所以,她可以与康凯一同走过那么长的时间,却又在那么短的时间里毅然的离开,去追求她原本以为她真正渴望得到的。
“为什么你不懂我呢”,“让我走吧”她对他说,“你就让我走吧”她不断的对他说。
离开了,才发现激情的虚妄,才知道最初他坚守的不易,而可怜的自尊与只想逃避的现实让她只能选择在灯红酒绿的世界里流连与放纵,迷失了自己。
是那个当初她弃去的男子康凯再又寻回了她,给她温暖的爱、温暖的家,她开始懂得这个始终在她身边的男子是多么的宝贵,可是她的孩子出生了,不是他的,她在挣扎了很久以后,问他“如果这个小孩不是你的,你也会一样疼爱他吗?
”他坚定的说“会的”,其实他早就知道了这个事实,而这个冰冷而残酷的现实,是她无法面对的,在精神的世界里她是如此崇尚高洁的女子,她的完美主义让她永远都无法接受这一生的污点与耻辱,还有对这个男子的愧疚,她只有选择离开,彻底的离开这个人世,获得解脱与救赎。
留下了她原来也是如此深爱的她的宝贝——最大的宝贝。
从来都没有任何的标准,唯有每个人给自己内心树立的界限。
《相思树》热播的时候,我还是一个苦逼的高中青年。
那时候和我姨夫一起生活,晚上自习后回来,在屋子里看书,偶尔会听到客厅里传来的声音。
但是那时候完全没有任何感觉。
多年以后,我读了大学,做过编辑,干过销售,后来又学了一下料理。
就像一个训练场上的靶子一样,生活的枪不停朝我射击。
因为吴秀波,我有一天看了这个剧,仿佛是一杯茶,让我安静和清晰。
在今天看这个剧,实在是太纯情了。
我豆瓣上的短评写道:“那是一个美好的年代,上海的房价七八万能付首付,人通过努力便可以获得尊严,然后那时候的女主角还是以傻为标准的。
”而这一切,在今天,变成了无比奢侈和珍贵的东西。
这部剧里的人,除了萧晓牧她弟以外的人,几乎都不可能在现实里出现。
特别是康凯,那种对待生活的宽容和上进,在带来正能量的同时,也会让我们觉得,这样的人真是钻石构成的吧。
但是今天,我之所以要写下这一篇影评,不仅是因为我要用文字梳理自己喜欢的所有影视作品,更重要的是,在我最艰难的时刻,我重新找出这个电视来看,给了我重生的力量。
我明白了,怎样的困难都无法与你自己内心所寻获的力量相抗衡。
这世界上的绝大部分人都在追求美好的生活,然后更大部分人都以为财富是一个精美的标准。
我不反驳这个,我只是更加关注内心的感觉。
我以前一直以为自己的理想是成为一个职业的写作者。
直到有一天,我在一间很大的厨房里,四下无人,抽风机的声音在耳边轰鸣,我拿起菜刀来去切各种食材,菜刀和菜板的碰撞发出干净而温柔的声音,那一刻,我觉得自己真是爱死了这种感觉。
四周的孤独声音为你伴奏,而菜刀在手,你便好像是拥有了整个世界。
《相思树》的结尾,康凯和晓牧一起经营了一个本帮菜的小馆子,真是一件让我羡慕的事情。
受制于各种现实,我今天只能在办公室里做着许多没有价值的事情,偶尔望一望窗外,便会想象自己的双手将会变成一双翅膀,“嗖”的一声,窜向天空。
在众目睽睽之下,这两种思想在我心里最为旺盛。她们暂时压倒了我的听歌的盼望,这便成就了我的灰色的拒绝。那时的心实在异常状态中,觉得颇是昏乱。歌舫去了,暂时宁静之后,我的思绪又如潮涌了。
雨后的彩虹。
冲着吴秀波
不要意淫。。。
平凡的小人物故事。
为了吴秀波看的,不过没有多大惊喜。
其实可以更好的,有些地方编剧偷懒,另外不喜欢女猪脚……
电视台里断断续续看的,其实质量不错只是不对我胃口。(我发现自己对国产剧的打分有苛刻的偏见)
丛原:晓牧,给你介绍个男朋友吧。晓牧:什么呀,我不要。丛原接下来说:你看,我把我自己介绍给你,可以考虑吗?
这个故事很像下雨天突然就雨过天晴!人生就是这样。
看看那个时候的Frank 好清秀啊~
两个绝世好男人,一个绝世好女人,堪称五星级的演员编剧导演,谱写了一出诠释真善美的童话故事。上海很美!摄影很棒!
很多年前“电视机时代”断断续续看的,情节忘了许多,只记得晓牧一路奔跑“康凯哥,我考上大学了”,以及康凯遇到困厄后,为了不连累晓牧而狠心拒绝她,还有丛原用了一个粗俗比喻来形容晓牧对自己的吸引力。貌似最后康凯和陈数又相遇到了一个画廊,蓦然回首,烟尘已风轻云淡。(或者记错了,这个镜头是《情陷巴塞罗那》?)
小时候就因为这部剧对吴秀波迷得不行。而且那个时候讨厌女主,我觉得她好丑。
史诗一般绵长美丽
其实我觉得真的就是还可以
看这肖家俩姐弟就讨厌,尤其是女主,还不如康慧那样明着势力。虚假伪装的大善人似的,不是她就没有尚洁慷慨的悲剧,丛原就是虚构人物,怎么可能看上一个小保姆。两星给老演员
看到田朴珺戏里的一切再去对比现实生活中的她。到底什么才是生活,什么才是戏啊?
啊哈哈~第1000个评论的人~
电影水准的画面音乐 吴花花华丽的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