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兰克·马丁”这次惹上了大麻烦,麻烦竟然是他的老爸带给他的,夹在四位美女和俄罗斯黑帮之间的父子俩这次在法国尼斯上演了一出与黑帮的火爆较量。
凭借高超的车技和劲爆的身手,弗兰克在枪林弹雨和围追堵截中杀出重围,与退休的特工老爸一起演绎“上阵父子兵,同抱美人归”。
说到这个男主,其实大家最关心的当然是换主之后会不会对该系列带来致命打击。
本来我也觉得小鲜肉终究不如老男人来的有味道,但看完后我发现我错了。
这位跟尼古拉斯·霍尔特长得异常相似的小哥(出生地离得很久,是不是兄弟呢?
)在片中的表现确实不差。
虽然他身上没有了斯坦森身上那种独有痞子气息,而是那种比较正义的气息,但并不代表饰演这个角色就不适合。
要知道,本片故事主要讲的就是“失足少女”的复仇故事。
这样色彩的故事设定,男主的正义气息确实要更为贴合故事剧情。
特意留的胡渣带有那么些沧桑气息,不耍小鲜肉品质的他飙起车还真有那么些专业范儿。
开头是俄罗斯黑帮与受压榨的女主角,这让我预感到接下来的整个故事氛围想必会是非常凝重压抑的。
结果男主角一登场我的猜想就被证明不成立了。
他本人倒没什么,忧郁的眼神、稀虚的胡渣子、神乎其技的拳法,真正屌的是他那辆车。
奥迪有什么了不起,我也有,还是双钻的。
本片这个汽车广告的植入,粗暴到让人不免怀疑导演是在故意放大这种由广告带来的违和感以制造蠢萌的笑点(就像《万万没想到》等网络剧做的那样),貌似纯粹的汽车商业广告在展示汽车方面用的力道都不如本片猛。
男主角作为一个非常讲原则的老司机,最大的原则就是没有原则,被女主角和他老爸溜了一整集。
听说本片饰演弗兰克的艾德斯克林为了这么部电影而推了《权力的游戏》,我真想抽死他。
追剧最反感中途换演员了,特别是我对艾德斯克林演的达里奥还颇有好感。
他恐怕也是瞅准了本系列重启这个机会,想趁机一跃当上系列电影的男主角。
经典电影系列的成功重启确实可能让演员一炮走红,比如现任007丹尼尔克雷格。
但在好莱坞商业片越玩越大的当下,依靠欧罗巴这家实力不算特别雄厚的法国公司想让自己成为杰森斯坦森第二恐怕没那么容易。
我倒觉得如果艾德斯克林不是这么急着想拥有自己主演的电影系列,而是潜心再演两年电视剧,没准能赶上下一次007换演员。
当然,如果艾德斯克林碰到的007剧本是像今年《幽灵党》这个水平的,那他的星路估计得比现在更黯淡。
我对本片的全部好感都来自同期那部007电影的衬托。
两部电影有个共同点,就是最值得一看的都是法国美女。
整个故事基本上都是安娜弄的大新闻,她身上有点蛇蝎美人的感觉,最后好姐妹都被连累死,弗兰克以及男主角弗二代这爷儿俩、俄罗斯黑帮分子们全都被她耍得团团转。
如果最后关头她突然露出狰狞面目连主角一起干掉了我也不会觉得意外。
但最后还是让她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了,而且还散尽千金,表明她虽然杀人、防火、绑票、下毒、骗炮、盗别人网银,但她还是个不贪财的好姑娘。
果然是样子好看就都能被原谅。
就像吕克贝松一直不遗余力的用他出品的电影黑自己国家的治安状况,但同时又不忘了展现她的美好风光,所以就算一路上除了血光就是硝烟,这些电影仍然成了法国风光的极佳宣传片。
比起没节操的汽车广告片,作为法国旅游宣传片的这一重身份还是很能让本片挺直腰板的。
开车偷运几个长腿美女逃跑、中途有长腿美女死于非命、男主角性格模糊、女汉子威武雄壮能顶半边天、都是拍到第四部然后换男主并重启,这么说起来,其实本片跟上半年的《疯狂的麦克斯:狂暴之路》也有点像。
动作片有不同的风格,有“糙”的,典型代表是《疯狂的麦克斯》;有“绚”的,典型代表是《复仇者》以及类似的带点科幻元素的动作片;还有“巧”的,典型代表嘛,可能有人想说《加勒比海带》或者成龙的功夫片,但我想说的其实是《猫和老鼠》。
本片毫无疑问也归属于第三类,当然前两类的风格它多少也沾一点,不过动作设计上还是以小巧精致为主(同样的,前两类的电影业不可能完全没有“巧”的成分)。
本片中最能体现这种“巧”的我觉得有两个地方,一是那场“抽屉大战”,还有就是开车钻登机通道。
这种动作设计像我这种对细节严谨性要求不高的观众是最爱看的,因为在视觉呈现上很有趣味性,但也往往会被更严苛的观众吐槽“何必呢”,因为这种戏份常常有舍近求远、故意卖弄之嫌。
不过话说回来,电影看的不就是他们在卖弄嘛,不然像猫抓老鼠,如果汤姆真的像现实中各位猫奴供养的猫主人一样步步为营、辣手无情,那还有什么好玩的(然而现在的猫奴们貌似往往也不舍得劳累自己主人的贵体让他们去抓老鼠了)。
对于这一类的动作片,就把它当做是一场有西服、有豪车的马戏表演就好。
每种类型的动作片在视觉表现上各有所长,无所谓孰高孰低,但毋庸置疑的一点是,你把电影拍成了汽车广告就一定会被喷。
不过如上面提到的,跟好莱坞的大佬们比起来,吕克贝松的欧罗巴影业实力算是比较薄弱的,因而对赞助商妥协得多一些以换得更多资源,这方面也能理解。
本片主角的老爸好歹也是个前特工,却像《圣斗士》里的雅典娜一样一而再再而三的被绑架,除了有一段同时给两个(还是三个?
)女施主开光的戏份之外,并没有展现出更强的战斗力。
与其说他是被几个女施主绑架了,倒不如说他是同情她们的遭遇而主动帮忙,一些鬼点子说不定都是他想出来的。
主角两父子都叫弗兰克,而且身份背景相似,这让我一度怀疑这个老弗兰克该不会是老版的主角吧?
不过转念一想,这可能性应该不大,不然本片就不应该拍成汽车广告,而应该拍成生发水广告。
法国的欧罗巴影业是欧洲大陆的一支奇葩,不拍欧洲影人推崇的高逼格艺术片,专攻美式特技+港式武打的低成本都市动作片,在教主吕克•贝松的统领下,自成一路,横扫全球。
欧罗巴作品商业匠气十足,从不在乎深度,也不在乎自我重复,加上编剧名单里常有吕胖子的名字,他们拍续集的趋势,看多了就能条件反射般猜出来。
比如《飓风营救》系列,当老特工救家人形成惯例,第三部就得开始救自己。
《玩命速递》一贯是押运人自己惹上麻烦,所以这次就牵连亲人,还是两次。
这老爸前情报人员出身,反应和身手也不算差,却在一部片就持平了《飓风营救》中女儿三部曲的被绑纪录,要不是欧罗巴很少来结局意外这一套,真怀疑他才是幕后终极波士。
这次的押运人换成了《冰与火之歌》扬名立万的艾德•斯克林,让很多怀念杰森•斯坦森的影迷哭天抢地。
要我说,秃子年近五十,饶了他吧,多去《敢死队》当当副队长,拍几部文艺片攒点年货钱,有何不可。
新人要出头,未必不是好事,也可以让系列更长寿。
斯克林的角色设定有点像《007皇家赌场》的丹尼尔•克雷格,年纪较轻,技艺还比较生疏,动手时会挨打,比较狼狈,没法像前辈一样一酷到底,发现硬打不住,开始学着用手边的各种道具和环境来四两拨千斤,算是为正传的格斗风格提供了渊源,可以看到他在游艇上的肉搏,已将这招用的得心应手。
影迷吐槽最厉害的是这部的情节,这个得承认,问题确实不小。
不过他们说“情节等于没有”,我是不同意的,虽然起承转合比较随心所欲,对于一部以炫耀车技和拳脚为卖点的爆米花片也算马马虎虎。
最让人没有好感的地方在于,弗兰克•马丁同学在这一部里的存在感极低,说难听一点,沦为一只被牵着鼻子四处咬人的狗,而且到最后一刻也没能挣脱缰绳。
这电影不该叫《玩命速递》,它的主角是美女三剑客,为了完成复仇计划,雇佣了一个能掐架又能飙车的忠犬打手来助攻,仅此而已。
甚至连屌气十足的嘴皮子他也占不到上风,他说“我不是第一次被人拿枪指了”,对方立刻回一句“但这是第一次对方会开枪”。
预算是《玩命速递》一贯的短板,惊心动魄的飞车竞速往往需要海量金钱支撑,于是快递员总是倾向于拿车玩杂耍来掩盖毁车不够猛,比如当年秃子曾经用飞车卸炸弹。
这次的新花招是开消防水龙头和开到候机大厅里,虽没什么惊喜倒也足够吸引眼球。
另外,吕克•贝松是多喜欢拿汽车追飞机,《玩命速递2》用过一次,《飓风营救3》用过一次,如今还来。
其实这种桥段效果并不好,因为片子成本不高,大家知道剧组没钱拍飞机坠毁的大场面,无形中削弱了悬念刺激,还不如多在飞车特技上玩点花样。
整个片子里,快递员马丁一行除了差点让一架飞机和无辜的飞行员机毁人亡之外,还搞烂了十几辆警车和摩托车,大概又有人要抱怨草菅人命。
要我说,真是大惊小怪,三观不正是欧罗巴一贯的传统了。
去年的《飓风营救3》,大叔为了摆脱追捕,大马路上弄翻集装箱碾压过路车无数,又把车开进电梯里爆炸,这么一比较,间接把十几名警察送进医院,报销法国政府天文数字财产的马丁小哥,真该戴上圣人光环。
翻拍和续集的先天劣势,在于观众会不自觉地比较。
曾经拍出过好的,便不允许有差的。
这部《快递员加了个油》无论比电影三部曲,还是比两季电视剧,都属于大幅度倒退,哪怕给奥迪车长脸也拍得像国产山寨版,炫耀到过犹不及,令人反感,属于失败的植入广告。
好在有个前传的噱头,最起码可以解释主角的各种不专业和不靠谱,毕竟早早定下要拍新三部曲的,吕胖子还是有节操,总不至于搞得跟国产《四大名捕》似的。
再说,这一部多少还是有正面意义的:开车时请不要接电话,共同营造良好的交通环境。
(文/方聿南)
自《玩命速递3》08年11月上映至今,玩命速递已经离开了我们七年之久,但是我们漫长的等待并没有使这个经典的系列淡出人们的记忆,而是慢慢酝酿,发酵,如今,7年的等待终于迎来了玩命速递的回归。
《玩命速递1》2002年10月11日在全美的2573家影院上映,放映的首周票房为910万美元,最终全美累计票房为2530万美元,而海外累计票房为1863亿美元,最终全球累计票房为4392万美元。
《玩命速递2》2005年9月2日在北美上映,放映首周末便斩获2000多万美元的票房收入,位居票房榜该周冠军 。
而影片于2006年的情人节当天在中国内地影院上映,打败所有爱情电影,以64万的票房位居票房冠军。
《玩命速递3》2008年11月26日在北美上映。
影片于2009年2月12日在中国内地正式上映,放映首日的总票房达1400万元,已超过了《非常人贩2》创下的纪录。
2009年2月14日情人节当天,影片在中国内地的总票房高达1500万元。
截止2009年2月17日,影片的首周末内地总票房已达3000万,已超过上一集票房总战绩。
《玩命速递2》,《玩命速递3》分别在2006年与2009年的情人节档期上映,并先后刷新了情人节档期的票房历史,玩命速递系列在国内的受欢迎程度足以一观。
如今的《玩命速递4》虽然没有继续选在情人节档期,但其对国内影视票房的强大冲击力仍旧是可以预见的。
《玩命速递4》在2015年9月4日与北美上映,并且票房喜人。
在当期全球周末票房榜上以1710万美元的成绩力压《冲出康普顿》与《谍中谍5》抢得榜首之位。
可见这个经典的系列仍然充满活力,仍然拥有足够的吸引力。
从2006年《玩命速递2》以及2009年《玩命速递3》引进国内时的火热反响以及《玩命速递4》北美的票房成绩来看,相信11月20号《玩命速递4》依旧会如06年,09年一样,在国内掀起一阵票房风波。
《玩命速递》的潮流将再次到来。
致命快递系列的口碑不必再说,这是该系列第一部没有杰森斯坦森的电影,因为杰森开口的片酬太高,据说是1100万美元,欧罗巴公司受不了直接换了人。
新人Ed Skrein 首次出演。
这部戏不是本系列的续集,而是完完全全新的故事,新的人物设定。
目前看来票房不错,应该会有续集。
虽然我没有查到奥迪到底给这部电影赞助了多少广告费,但是我相信一定不菲。
电影从开场就给了S8(A8运动版)从车头到车屁股的性感大特写,然后在全片中用不同场景展现S8的内饰、天窗、车门、大灯,并通过一系列飞车、碰撞,展现了S8超强的性能,追飞机甩警车什么的都是小意思,车技过人的主角用车屁股在消防栓上一个猛蹭,巧妙蹭掉了四个消防栓出水口的栓门,溅起瀑布般的水花,哦对了,导演忘了告诉我们为什么一个不足30平米的广场上会有四个环绕的消防栓了,but没有关系,我们是来开车的不是来看电影的。
下面我要重点聊聊演快递的这个演员,Ed Skrein. 出于好奇去IMDb上看了他的资料,然后就彻底服了,帅哥不仅长得帅,简直活出了别人几辈子的人生啊。
帅哥毕业于Fine Art专业,就是纯美术,是个艺术青年,还是个歌手,玩flutebox的,出了专辑,原谅我不晓得这是什么艺术,感觉很先锋。
像杰森一样是体育健将,横渡过英吉利海峡。
还是个慈善家,不拍戏出去募集慈善基金,成功设立了一个儿童游泳学院,有一堆慈善大使的头衔。
除了做好一个画画、唱歌、游泳、做慈善的美男子以外,Ed还抽空随便演了一些电视剧,比如《权力的游戏》。
在《权》第三部中,Ed饰演了一个浪荡的雇佣兵。
他仰慕女王卡丽熙的美貌,于是果断杀掉兄弟投奔女王。
在他短暂的出境中(第8集中间,第9集前段,第10集结尾,加起来不超过15分钟),他帮女王打下了渊凯,为女王在统治上立下汗马功劳。
后来由于Ed要主演《玩命速递》,所以就放弃了《权力的游戏》第四季的演出机会。
后面继任的演员继续为女王打仗,还睡了我们无敌的女王,总之是女王身边一个很出彩的人物。
<图片2>Ed在权力的游戏里的角色十分浮夸,长发飘飘,眼神轻佻,基本就是一个念着情诗,心狠手辣,不爱江山爱美人的浪子,出场很短却令人印象深刻。
想舔屏的可自行去第三季观摩。
<图片3>尽管演技还有提升的空间,Ed的已经在影坛打响名气了。
吕克贝松伯乐的名声真不是盖的,我预感未来几年,Ed会越来越红。
谁让他是一个出身高贵的奥地利犹太裔英国人呢。
如果不红,只有可能是Ed只想继续当一个会画画、唱歌、游泳、做慈善的安安静静的美男子吧。
至于剧情么,国外影评人的原话是”Nothing adds up”,啥也对不上啊。
女主角的长相从12岁到27岁一点变化都没有,其他女孩都老了好多。
男主角的父亲不是一次成为负担,而是两次。
父亲的设定是前间谍,竟然一点反绑架反跟踪的能力也没有。
女孩们大多数是被自己的家人卖掉的,应该很恨家人,可女主角最后还是给她们的家人汇去巨款。
女孩被子弹重伤差点死掉,在伤口上裹了蜘蛛网和糖果就止血没事了,然后无缝衔接地去潜水,执行了关键的IT任务,堪称2015最坚强的银幕角色。
种种不合理的剧情让人难以投入剧情中,觉得略微好笑。
演员的表现也还有较大的改善空间。
男主角一直在刻意用低沉的蝙蝠侠一般的声音说话,有可能是不自觉地模仿了杰森斯坦森。
女主角基本不会演戏,想想15年的痛苦和大仇得报的快感都没有,本来可以好好爆发下演技,实在是可惜了。
But没有关系,正如我们凯特布兰奇特女王说的,剧情差演技不好什么的,who cares。
我们只是来看帅帅的男主角和炫酷的奥迪车的。
首先上来又是偷车,有没有点新意,而一出拳就感觉相比郭达的硬派,此男主真弱鸡无双,出拳时的画面都一闪而过,声音也靠配音,和郭达砰砰响的拳风完全不一样,郭达揍人感觉那是拳拳到肉,非常有力,此弱鸡男主揍人,就感觉真是花拳绣腿,按照背景设定,这也是第四部了,男主多年实战锻炼,理该非常牛逼,郭达前三部里就基本无敌,何况第四部里设定应该更胜从前,而反派多年荒淫酒色,理该身体报废,居然最后基本压着男主打,男主扔石头都打不过还是靠女主开枪救了,而且前面男主打几个龙套保安都被揍一脸血,大毁郭达建立的无敌老司机形象,更狗血的还有,四女重伤一个,男主跟女主在云雨,男主他爸居然搞了两个,好歹是个团队,不是应该留个人照看伤者吗?
然后那个受伤的最后还跟没事儿一样直接就去船上了,最后那三个死的也是有点牵强,既然都是计划好的又怎么会那么容易就被枪杀了,这点都没算到?
强行只剩女主....本来郭达的三部曲还是挺经典的,电视剧更是垃圾爆了,这电影也完全跟前三部没法比对了,还有非常关键的一点,以前郭达那和车是相依为命的好战友!
从头到尾一车始终!
现在这个居然随便换车炸车,郭达对爱车的铁汉柔情都被这弱鸡毁了
那个信封里装的金条也不够买一辆奥迪S8吧??????
男主上来就是一张我最拽就怕你们不知道我很牛逼的脸!
我是为了凑字数的。
我是为了凑字数的。
我是为了凑字数的。
我是为了凑字数的。
我是为了凑字数的。
我是为了凑字数的。
我是为了凑字数的。
我是为了凑字数的。
我是为了凑字数的。
我是为了凑字数的。
我是为了凑字数的。
我是为了凑字数的。
杰森·斯坦森虽好,但毕竟已经年近半百,新秀艾德·斯克林依旧来自英伦,有着同样漂亮的身手,健壮的体魄,完美的胸肌,所到之处,同样会引起粉丝阵阵尖叫。
而相比杰森,生于1983年,堪称小鲜肉的斯克林,身材更加修长,五官更加精致,那种温柔着略带邪性的微笑,对女性观众可能会更有杀伤力。
这是在度娘上看到的一篇影评中的一段,我只想说,写这篇影评的人,真是为了宣传什么瞎话都敢说。
郭达出场,自带男主光环和强大的气场,自带BGM,瞬间荷尔蒙爆表,这是一个演员的气度,不随时间而转移的。
图是网上扒的 可4中的这位一出场,不好意思,都没看出来他是男主。
像个只会玩手机的中二青年。
看图说话,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电影截图 还有,影评中的温柔着略带邪性的微笑,Are you kidding me?
电影截图 在我的认知中,温柔着略带邪性的微笑,至少应该是这样吧?
约翰尼德普 无意批评,但玩命速递4拍的是个什么玩意?
男主的人设大变样,1、2和3中的弗兰克很是爱惜自己的车,车就像是他的拍档一样,1中弗兰克之所以报复,很大原因是那几个绑架舒淇的人炸了他的车,可4中的弗兰克出场没多久就把自己的车炸了。
1、2、3中弗兰克性格沉稳,做事有条不紊,无论什么情况中都临危不乱,安全感十足,是绝对的主角。
到了4,被几个金发美女耍的团团转,而且战斗力弱爆了,被几个看门的虐成渣。
还有男主的老爸,堂堂一个特工,那么容易就被放倒了, WTH,强行加戏呢。
四个圈霸屏了,奥迪真抗揍,枪林弹雨、连环追尾、碎片横飞、车屁股撞消防栓,然后连个划痕都没有,逆天了。
第一次写影评,见笑了,真心希望,千万别再拍5了。
玩命速递:重启之战 (2015)6.12015 / 法国 中国大陆 比利时 摩纳哥 / 动作 惊悚 犯罪 / 卡米尔·狄拉玛 / 艾德·斯克林 雷·史蒂文森
虽然说这个IP系列的男主角换掉了,可能没有了我们熟悉的杰森斯坦森,但是我觉得斯克林他的演技完全不会比杰森斯坦森差,而且我觉得这部重启之战时隔了六年之后呢,情节还是很好看的,但是相对来说可能比较遗憾的,就是已经有点丧失了前三部曲那个那种特殊的味道吧,就是很难有那种致敬的东西,完全就是一种新的时代,新的科技,当然也理解,毕竟那时候的电影技术和现在不是一个档次的。
这是一部企图表现法国风情、法式故事的电影,主要在摩纳哥和法国尼斯取经,不幸的是除了风景之外完全没有法国味道。
影片对白几乎全部都是英文——听起来像是中国人写的英文台词——生硬、做作,请了个有点面熟的美国演员,企图装得很像好莱坞的样子。
本片情节僵硬不合情理。
男主角本身是个黑车(专车)司机,笔者看不懂起初和几个妹子还不熟的时候为何要为了那点钱出生入死,赚的钱目测根本不够其可预测的成本(片中至少损失一部S8,另一部也需要不小的修理开支)。
帮派对几个反叛的姑娘应该很熟悉,既然被原帮派挟持,毫无道理依旧带着金色假发发,唯一的理由就是这是符合港片导演品味的吧。
通篇无非由奥迪露骨地展示S8汽车的诸多功能和自动驾驶等功能,大战各种廉价的法国或摩纳哥警车,另外搞不懂主角在驾驶这样一部自动档性能车的时候为何需要经常换档,难道不是一开始逃跑时就挂在S档上吗?
片子里展示各种苹果手机和平板,实际上这几样苹果产品已经比较普及,难说得上新鲜,特写多了反而很low的样子。
打斗大概是这部片子唯一算得上比较好的地方——如果非要找个该片的亮点的话,毕竟洋人身高马大,在碧海蓝天之间或在逼仄空间打几架都能体现武术指导的智慧。
另外,本片在99%的时间里都没有必要用3D展示,不知道上IMAX是不是只是为了多赚钱而已。
综上所述,该片就是企图借着此前《TAXI》的好评来混点票房,其实就是个用洋外观包装的港片。
在和《007:幽灵党》同时上映时应该毫无质感优势。
伪大片[弱]没了杰森·斯坦森还真玩不转!别以为有帅哥美女+《速度与激情》就够了,男主生涩演技和只有身材众女角根本撑不起全片,情节又无逻辑,简直像新手导演的试水作品。铁血硬汉成了被牵着鼻子走的木偶,偷再多钱也无感反派无魅力,只是一场昂贵的奥迪秀~
开车开的好就行了么。。。
4.0/10 分。装逼太过。别再重启了。男主那红艳艳的嘴唇,我看了想吐。。。
一般
这种试图对标新007的动作片,剧情本就平庸,还没杰森水准的打戏和吕克贝松的格调,再多的香车美女来配合装腔耍帅也是白搭,只显得很傻【6.2】
知道会不好看,但没想到竟然这么傻逼…………
7分 挺好看的 男主角挺不错的
男主有些雅痞帅,不过没有老版斯坦森那美经典。
挺有意思的 虽然有点点装逼 但我不是很讨厌Audi
原来都和我一样,只对奥迪印象深刻了
(5)看完midway回來吹Ed
一星给动作,一星给男主倒三角。
最为熟悉的自然是其中永远不变的香车美女主题和公路狂飙戏码。每一次弗兰克·马丁驾驶豪车的绝密押运过程中,都免不了与形形色色的美女们发生各种纠葛。影片更是从头到尾贯穿插着令人喘不过气的紧张气氛和眼花缭乱的飞车追逐场面。这样独特的风格,正是这个系列经久不衰的魅力所在,令人惊奇的视觉效果。22:11~23:55
想看飙车和群架的好选择,画面剪接也算精致与用心,此外这个系列一直是奔驰被奥迪狂虐,这集算留情了~
哈哈哈他爹太惨了…不过我觉得比同期的007好看。朋友说这种间谍片写父子的很少,他爹好萌~
这其实是奥迪的加长版广告吧,男主有把亮点台词和精彩打斗变平庸的特异功能
广告mv
真的只有各种肉是好的,其他的真的五分钟之后就忘了
我听劝,传说剧情很无聊。因此我就不浪费那时间了哈。给三星不偏不倚。
可能就是对这类片子不感冒吧,挺无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