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这个电影印象非常深刻。
大光明电影院正门右侧当时糊满了黎王二人的海报,我妈还领着我在隔壁吃了顿必胜客后来我把这个电影翻出来又看了遍。
恩,确实,把以前的上海拍得真好看,陆家嘴的天空线干脆利落,淮海路也没挤满了舶来品牌,还有徐家汇新天地,但反正...是不像个电影吧,故事可能还不如小学生值日班长的日记有意思,两个人的爱情像白开水一样,寡淡无味淡就淡吧,我还是觉得这部比之后的很多同类型电影要好的除开主角加持和主题曲加持,这个电影其实贡献了个金句:说三个字我想听的当时我是被深深地震撼到了,04年我四年级,我想以后我也要做一个这么高贵冷艳的女子 ,王菲这个场景里真的老酷炫了,这个场景下她对着的是黎明怎样一张脸呢?
就下面截图那个拘谨又期待的笑容,实在让当时小学生的我抓心挠肺地难受,我觉得我以后肯定不能找这样的人做男朋友和老公后来我就能把这种朦胧的难受表达出来了,周谦黏黏糊糊、犹犹豫豫,既不想前进给承诺又不肯后退一步海阔天空,看上去特别温柔体贴,其实又时刻试探对方逼着对方做决定,看着这样的男人谈恋爱我憋屈,更不用说去面对这样一个人了我究竟要有多大的心胸才能包容对方当断不断?
我究竟要用多少的爱意才能允许自己反受其乱?
做不到。
八月中旬,天气竟就凉了。
暑热一退,便觉清爽。
而心中烦躁退去,却又觉空落。
总是念起了点什么。
杜甫想念李白,说“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他不说我念你了,他说,那天边的秋风又起了,远方的你在想什么呢?
周末就看了一部电影《大城小事》,剧情简单毫无悬念。
王菲很美,不是柔媚的,不是甜美的,而是有棱角的精致。
她的声音带着温婉决绝的穿透力。
黎明看上去就是时下很流行的暖男的样子。
镜头在上海兜兜转转我第一次发现我生活了近两年的城市尚有此般风情,如美人一回眸的温柔,令人流连痴醉。
爱太容易,分手也太容易,回头却不容易。
“我爱你”三个字好容易,难的是“对不起”。
爱是盲目的,爱也是会伤人的,仅仅有爱是不够的。
若在爱中多点理智和尊重,那么双方都会更舒服。
电影想说的却没那么多,只像一个古老又现代的童话,一段有情怀的MTV,一部有态度的纪录片。
你看青藤爬上灰色的墙,带着老花镜的白发老翁讲述年轻时流连过的惊鸿仙子。
你看王菲穿着套装走过新天地的石库门,若有若无的历史在她身上复活点染起沧桑和悠久。
Moon River的音乐不时响起,摄影迷离优雅,气氛始终营造得很好。
有点不和谐的是不仅片中主角讲粤语,就连街道大爷也讲粤语。
而黎明不仅给上海带来了粤语,还带来了珠三角的台风。
你可曾见过上海有刮破门的台风?
幸好沪语怎样都不能算动听,以粤语替换让电影多了几分美好。
叶嘉莹说过,为什么要文以载道?
只要有美感就好了。
她说有的词,你不用去寻找每一句之间的关联,只要是美好的意象,哪怕毫无关联结合在一起,也是美的,这样的词也是好的。
电影也是。
你何必刻意寻找深刻与震撼,大多数人的生活都平淡并无波澜,而能在平淡中捕捉精致与美好,我想便已足够。
也许我还是不懂电影的艺术,我只是初初明白,有意义的生活应该是审美层面的。
初始找部电影是一个模糊的记忆先从歌曲认识了「大城小事」起初是听了千嬅的「小城大事」这一首歌,林夕的词虐了心,雷颂德的曲噬了魂而千嬅的声音更是唱出了那种离别的无奈和绝望后面知道了黎生的「大城小事」才是一开始的作品,雷颂德根据电影高潮配乐作出的这首歌。
黎生让给了千嬅唱,因为他觉得女生唱更完美和好听。
事实也证明了黎生的眼光。
千嬅注入了这首歌灵魂。
千嬅唱的「小城大事」是以女生的视角,满怀凄伤,被伤而不舍,冰如冷雨 是吧。
而黎生唱的「大城小事」则是男生视角,娓娓道来,深情而坚忍,温柔平静 和他电影的角色很像。
二者歌词合一才能窥探这种虐心之情的痛,词曲写的如镜子一般,不同视角挠心程度不一。
当然如果你未曾经历刻骨铭心的情感,你当然无法了解我所说的一切。
这部电影有点那种03-04年的实验性音乐电影的感觉,从拍摄手法和方式上如同散文,叙事很慢很随和给人的感觉很随意,那个年代有很多这样的作品,并不是拘泥以传统框架,但是并不“好看”,没有那种撕心裂肺的狗血,也没有那种出轨和被出轨的背叛,没有那种反转再反转或者依依不舍的就简简单单的两个普通人的感情似同你身边的他她在这个硕大的城市两个小情侣 分开再被命运再相遇在一起的故事也许概念太过于超前,所以在当时很多人不觉得可以找到些什么全片正片就大概是孟老忆往昔后升天那段独白和回忆也是那里提醒了黎生,爱究竟是什么感情真要是电影里的那么简单就好了,可惜不是
在上海这个高度发达的特大城市中,个人的喜怒悲欢、爱恨情仇都变得十分渺小,正如同人在自然面前一样的不值一提。
阿谦和小月的分分合合,那样平淡,没有大起大落,却恰到好处地勾勒出现实中世间男女聚散离合的浅浅轮廓。
影片开头展现了一幅国际化大都市的绚烂夜景,车窗上一闪而逝的霓虹灯影,通衢大道上几可连缀成一条银河的车流,即使是在夜晚,城市里依然繁忙如斯。
车尾灯刺眼的红光里,镜头慢慢聚焦,映照出正呆呆望着窗外的小月。
在爱情中感受不到新鲜刺激感的阿谦毫无顾虑地提出了分手,没有哭天抢地的悲哀,也没有咬牙切齿的咒骂,却也不是那种回归友情的淡然。
小月没有挽留,因为此时挽留已经于事无补,她是个女强人,她即使无法面对感情的失利,也不会将自己的伤口暴露于人前。
她只是淡定地离开,依然努力工作,淡定地仿佛分离从来未曾发生。
然而她再强势,也有脆弱的一面,不可能真的完全漠然。
为了告别过去的回忆她更换了房间,渐渐习惯了一个人生活,却又在工作中重逢阿谦产生龃龉,恢复的节奏被打乱。
谦出于对孟老先生健康的考虑否决了小月的提案,致使她白费心血,差点失去这一单生意,我觉得这无可厚非。
阿谦只是出于职业道德提出建议和意见,何况他也不知道对方是自己的旧爱,即使他知道,也毫不妨碍他反对提案。
在孟老先生生日宴会的试演中,夜幕上肆无忌惮地绽放的烟火让两人重拾心动的感觉,阿谦也开始试图挽回这段错过的感情。
最后阿谦似乎已经放弃了寻找,在两人重拾爱意的地方等待,也许他吃准了小月跟他的想法一样,也许他只是想赌一把,小月最终还是主动出现了。
两人终于重逢。
小月在得到阿谦的道歉之后,就立刻欢天喜地地奔向了他,可见她心里终究还是放不下他的,无论她表面上看是多么坚强,也有软弱无助的时候,当狂风刮倒她的门板时,无论阿谦出现的时候她表现得多么冷漠,她心里肯定是有欣慰的,正如无论她如何掩饰,她都会在阿谦面前露出女强人姿态之外的女儿娇羞之态。
这时我很想问出之前小月问过的一句话:“ 腻歪了就想分手,现在觉着对我又有感觉了,又回头找我,以后呢?
”是啊,以后又怎样?
我没有谈过恋爱,不知道爱情是如何的。
可是我也大概明白,爱情中会有一段时间流于平淡,阿谦面对这份平淡选择了逃避,选择了分开,直到分开之后才发现原来在一起的时候分分秒秒都是值得回忆的。
阿谦为什么说对不起?
我认为正是他的逃避。
因为他个人对新鲜感的追逐,选择了离开,伤害了小月。
我也相信,失去一次之后,他会学会珍惜,不再放手。
令我始料未及的是,孟老先生在对往日错过的爱情的美好回忆中猝然离世。
听说那个酒里加醋的方子并不真正治感冒,只不过是心有醋意的女子对心上人的小小暗示,不过这个迟钝的心上人没有发现,致使错过了这段情缘,留下了一生的遗憾。
这是不是最好的结局,谁又能明了?
回忆是美好的,这似乎就已经足够。
2014年10月18日
菲之爱,同余者何人啊?!
坚持王菲&黎明:绝配一样都是北京混大香港发展,一样孤独的眼熟,菲的眼熟带有不安与灵动,黎明的眼睛很看似平静,暗藏骚动。
绝配绝配!。。
只是现在看来是乱点鸳鸯谱了。。
大城小事的故事情节很兜兜转转,典型都市片,周傔的角色我不太喜欢,过于懦弱不强烈的个性让人不痛不痒的。
菲的角色是婚庆策划哦,o(∩_∩)o...好像不像呢。
影片里他们分手那段情节两个人心情刻画的很写实,就是王力宏那首歌里唱的那样,“脑袋都是你,心里全是你”眼前面对的一切街道景色都充塞着ta的记忆,他们的快乐曾经。
还有,原来分手真的可以很平静,没有大叫大哭就割裂的那么彻底,一个城市,一样的忙碌呼吸,不闻不问,不见面不承认想念..和好的大结局是在预期中的,这点上没有悬念。
记得那年我特地跑去游乐场玩了高空弹跳球,= =没有剧中那样刺激,只是直犯恶心...
这是一部看着看着会让人睡着的电影,要不是想看看不同角度的上海,也许看到一半时就睡着了,但快到结束时我还是睡着了。
王菲还是一如既往的漂亮,不过没有她的歌唱得漂亮,我还是喜欢她冷酷的样子。
金茂楼顶俯瞰浦西的夜晚和白天;街头长满翠绿叶子的梧桐;新天地;上海毕竟是个生活的城市,那么多美景不属于普通人。
影片到1小时12分处,黎明与孟老先生走进了盛着旧时光的老饭馆,悠悠然从暗地里飘起的也是很久之前的旋律,还有那一杯老酒里的几滴陈醋的味道,映衬着画面,有一种说不出的落寞。
孟老先生对周谦讲了一个故事,饭馆的拐角处原来是一家歌厅,她每个星期都要来这里唱一首歌,他便来接她,有一天他感冒了,怕传染给她,因为她是唱歌的,于是不敢接近她,没想到她却完全不怕,还给他在酒里加了一点醋,说这样可以治感冒。
孟老先生笑了一笑说,说真的,我倒是从来没有听到过有这回事。
接着,很自然地就拿起醋壶,在自己的酒杯里滴了两滴。
他慢慢地喝着,仿佛又回到了和她在一起的时候,她夹给他小笼包,温柔地看着他吃饭的样子……在电影里,孟老先生最后因为心脏病复发而没能过上自己的生日,他和旧情人相会的场景最终也没能出现,因此,富足生活的孟老先生只能靠那不停转动的老式留声机和手工制作的小笼包子和滴了醋的酒来追悼自己的回忆。
而他到底也没有看到王菲策划中的绚烂烟花,当然,也许他错过了更好,因为那样纷繁的画面本或不应属于他那样含蓄的时代,内敛的爱情的。
在上海金茂大厦88层,电影里烟花灿烂的观赏点,这部电影举行了盛大的记者见面会,黎明特别对电影里孟老先生所讲述的故事进行了解释。
这是一个黎明从朋友那里听来的真实的故事。
他解释说当年老先生喜欢的那个女孩说在酒里加点醋可以治感冒的话,其实是这个女孩子有些吃醋的感觉,因为她已经有所察觉,当时他身边不只她一个女孩,可是又不方便点破,于是只能借着这个时机给自己心爱的人一点暗示。
可惜老先生当年并未明了,铸成终身遗憾。
据说,几乎所有看过片子的人都发出了一声感慨,显然,所有的人都被他的讲述感动,但可惜的是这层晦涩与追悔莫及的意思在电影里并没有表现出来。
一句对不起,治愈了小月疲惫受伤的心。
几百次,我爱你,也没有一句对不起来的真心 。
对不起 这么久才说我爱你。
其实每个人,很多时候,都活在自己的感受里。
他们感受着自己的感受。
却忘了去爱。
直到爱着的人累了,没那么爱了。
你反应过来,却成了对方的过错。
点点滴滴,小的事情,充斥着感动。
没有让人澎湃的剧情,没有嘶吼,没那么痛快,它难道不就是生活吗?
上海的灯光,烟火,每一个平凡努力生活的人类,在这大的城市里,做着小的事情。
城市拥有的是每个人的记忆。
这是一部淡淡的爱情电影,它告诉了我们,爱情是需要包容,相互理解。
做错了,要勇敢说对不起。
没事儿时,也要说,我爱你。
一句对不起,治愈了小月疲惫受伤的心。
几百次,我爱你,也没有一句对不起来的真心 。
对不起 这么久才说我爱你。
其实每个人,很多时候,都活在自己的感受里。
他们感受着自己的感受。
却忘了去爱。
直到爱着的人累了,没那么爱了。
你反应过来,却成了对方的过错。
点点滴滴,小的事情,充斥着感动。
没有让人内心澎湃的剧情,没有嘶吼,没那么痛快。
这难道不就是生活吗?
上海的灯光,烟火,每一个平凡努力生活的人类,在这所大的城市里,做着小的事情,城市拥有每个人的记忆。
这是一部淡淡的爱情电影,它想告诉我们,爱情需要互相包容,相互理解。
做错了,要勇敢说对不起。
没事儿时,也要说,我爱你。
接触到这部电影的缘由 还要追溯到嬅嬅的那首歌《小城大事》 讲的是青梅竹马的一对璧人却因为男方失忆永远错过的爱情故事。
歌词由林夕谱写,悲情而隽永。
原以为电影内容会与歌词有很大关联,但没想到讲述的是另外一种风格的爱情故事(事实上我最后才知道编剧之一是黎明,震惊)可是这个爱情故事,也有它自身独特的美感开始时觉得王菲对这个角色的演绎有些做作,但越看到后来越觉得,或许除了她,再无第二人可以与这个角色本身更高程度的契合——小月身上的高傲 独立 聪慧,完全是王菲本人的写照,也像亦舒笔下的女主角。
或许也只有她才能骄傲的拒绝前男友的复合请求,然后毫不留情的指出“也许一开始我们就相爱的太容易了,进展的太快,关系也发生的太多,结果你腻了,走了。
”“现在感觉回来了,你又想重新开始”“然后呢?
”我还爱你,但我知道你的爱纯度太低,接受这样的爱就是在侮辱自己。
其实感情不过如此,太炙热会灼心,太冰冷又会伤心,尘世间的男女不过是在追求那种若即若离的“刚刚好”的感情。
进展太快会没了兴趣,进展太慢又没了耐心,总是渴望得到,得到了却又轻易厌倦。
厌倦了又急于逃离,逃离了又开始怀念。
林夕写了那么多词,一定早就看破了这些所谓情缘。
但是我不理解他为何会写下“我们要藕断丝连,我们要相互亏欠”这样的字眼。
就如同如果电影里,小月像歌词中写的这样,要与周谦藕断丝连,请求他不要离开,周谦不会像见了鬼一样拔腿就跑才怪。
丢什么都不能丢自尊,爱自己才能爱别人。
所以事实上我很喜欢小月这个角色,在感情里,所有女生都理应如此。
再让我们谈一谈音乐。
还是从《小城大事》谈起(真的非常喜欢它啊)。
看了大半部一直没听到这首曲子,这让我严重质疑它会不会和这首歌毫无干系?
还好最后,由孟老先生的爱情故事引出了这首歌。
他将杯中酒一饮而下,颤抖的双唇,闪烁的泪光。
此时《小城大事》的钢琴曲和葫芦丝相继响起。
让我想木心的《从前慢》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人在垂死之际,往事总是会涌上心头,最难忘的爱恋也会成为挥之不去的遗憾,像颗朱砂痣般烙在心上。
孟老想起了他的初恋,或许也就是他一生中的挚爱,恰如那句“青春仿佛因我并开始,却又令我看破爱这个字”。
于是那间包子铺,就成了他感情的寄托。
这里的大城小事,虽没有歌词,却也可以给人以巨大的震撼。
曲中透露出的哀婉和凄楚,另观者不由的为这一段悲伤的感情落泪。
上海老区的风景,透露出的是一种与现在完全不同的慢节奏窄窄的小巷子里,泡桐树载满道路两旁.路灯透过树叶的间隙把小路照亮,人走在其中,就像走在一幅画。
灰色的老式砖楼,被浓郁的绿色拥抱着.闲庭信步,阳光投射在墙面仿佛如跳跃的五线谱这时你的长发扬起,回首莞尔——便成了最美的定格那时小巷还安静,只有踏在水泥路上的清脆的哒哒声;蓝色衣服的信差还骑着老式自行车穿梭于楼宇间,微笑着和住户打招呼;爬山虎在岁月的不经意间攀上红色的砖墙;绿色的邮箱上分别贴着租户的姓名,里面住满了细密的牵挂……而这些,如今已被车水马龙,鳞次栉比的高楼所淹没所以那时的风景,在如今看来,格外美丽。
大城小事,讲的却不仅仅是一件小事那有关爱情 成长 岁月 记忆的种种如诗般,带领我们一起走进那时的旧时光。
只感觉,怀念住满了整个心房
文艺的不能再文艺了!!!!!!
看的时候很喜欢上海
是匪大让这部片子化腐朽为神奇了……
片名极其贴切,还真的是小事。全是鸡零狗碎鸡毛蒜皮,几乎没有故事。主要靠王菲本色出演在撑,黎明就毫无光芒。两人在一起就毫无CP感,然而王菲和梁朝伟就很有,黎明和张曼玉也很有,梁朝伟和张曼玉那简直是非常有。所以有没有演技还是区别很大,这两主要靠本色,本色没有就真没有。另外,音乐铺太多太杂,过了,真没必要。
都市魔幻爱情,好文艺青年的矫情加得瑟
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爱情故事,放在任何一个大都市都有可能上演,并没突出上海的特色。
好难看 p.s.loving you的歌词好球囧 = =
我们太快地相识,太快地接吻,太快地发生关系,然后又太快地厌倦对方。
在一个赠送的碟里看的,听了个故事,心上有点小起伏。
没什么意思,虽然我爱王菲。
黎明没喜欢过王菲我不信
原来有时候对不起比我爱你好用
第一次在大银幕上见王菲,结果电影烂得差点让我睡过去。
我们相爱太快,关系又发生的太多。腻歪了就想分手,现在觉着对我又有感觉了,又回头找我,以后呢?
场景组接支离破碎。由于看惯了粤语片,香港观众对这部本土上映的国语片大惊小怪
刹那光辉敌不过细水长流啊,一辈子的事这么快做完,以后怎么办呢?
对我来讲 即使有Faye也难逃烂片命运
为你平静的讲述一个简单的爱情故事,一片淡淡的小品文,还是值得一看的
剧情忘了 感觉不好 王菲怎么演这么个电影
黎明还真不适合演这种爱情电影,挺木的,一张脸始终给人感觉就是黑口黑面,连笑起来都是一种牵强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