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间主播

Morning Glory,晨早兜巴星(港),麻辣女强人(台),晨间新闻(台),清晨的荣誉,晨起

主演:瑞秋·麦克亚当斯,哈里森·福特,黛安·基顿,诺亚·比恩,杰克·戴维森,帕特里克·威尔森,瓦妮莎·阿斯皮利亚加,泰·布利尔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乌克兰语年份:2010

《早间主播》剧照

早间主播 剧照 NO.1早间主播 剧照 NO.2早间主播 剧照 NO.3早间主播 剧照 NO.4早间主播 剧照 NO.5早间主播 剧照 NO.6早间主播 剧照 NO.13早间主播 剧照 NO.14早间主播 剧照 NO.15早间主播 剧照 NO.16早间主播 剧照 NO.17早间主播 剧照 NO.18早间主播 剧照 NO.19早间主播 剧照 NO.20

《早间主播》剧情介绍

早间主播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电视节目制作人贝琪•弗勒(瑞秋•麦克亚当斯 Rachel McAdams 饰)最近可谓灾星附体,霉运连连,不仅被炒鱿鱼,还和男友分手。但好在柳暗花明又一村,贝琪幸运的获得了《晨间秀》节目组的邀约,这是一档面向全国播出的晨间新闻类脱口秀节目。贝琪看似开始行大运,实则不然。这节目的收视率近来连连下滑,完全是一烫手山芋,被丢在了贝琪手里。 性格倔强不服输的贝琪决定在节目组来个大改革。因此,她决定不计代价地邀约传奇节目主持人迈克•波默罗伊(哈里森•福特 Harrison Ford 饰)。但性格难搞且对当下新闻节目颇多微词的迈克自是不肯欣然接受。在几经波折下,迈克总算被贝琪说服,不甘愿的成为改组《晨间秀》的一员大将。但新的问题随即而来,和迈克搭档主持的是风格极不相像的科琳•佩克(黛安•基顿 Diane Keaton 饰)。二人间硝烟四起剑拔弩张,让贝琪两头为难...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盲证铁道风云谜样女友XOAD变态生理研讨会OAD古董局中局数码宝贝幽灵游戏食尸鬼神探袁可立清白的嫌疑人女神异闻录5OVA一个小谎银色薄雾企鹅人在那里的鬼幻日夜羽-镜中晖光-夏日友晴天无惧之爱最后的演出少女夜蒲疯狂的塞西尔郎本无情金宵大厦2轩辕剑之天之痕魔偶马戏团主播军团1:主播公会家产葡萄牙队长狩猎场·寄死窑女友日你是我的春天

《早间主播》长篇影评

 1 ) 终有时

When everything is well prepared, it will come.想起第七季《Mad Man》里的流行词: Just do the work.相比起Don的士气低沉,工作似乎成了不得不的选择。

What if, I just wanna do my work? How is that attitude?你会觉得很傻吧?

我们常说态度决定一切,老板领导们在教育我们的同时,总会忘记了他们就是找不到该有的态度才会这样。

恰恰遇上了态度老好老好的女下属时,你猜他们怎么想着呢?

嗯哼,那你使劲的做你的工作吧。

在这本电影里,我们找到了电视圈里常见的老油条、色情变态和大多数无知无畏的同事们,全世界的传媒圈都是乌糟糟的一片,但没有办法,快餐行业既是现在人们的所爱。

有些没有营养的成分的无端事宜恰恰是你咸鱼翻身的猛料,得使劲的磕,high到观众的心里,这事儿才算有点端倪。

反复的努力不一定奏效,努力的沟通反而使内心一落千丈,没有选择的选择却能改变一切,或是暂时改变。

充满正能量的草根女主角总是喜欢把自己碰的头破血流,但这样对她来说,才是经历,还是人生,说到这里,你是否觉得她与你有些类似呢?

No no,也许有时候她是过分傻了,有份天真了,这也许是相似的地方,但是她从没有停下过思考过,“为什么我傻得这么可爱?

”年轻人轻浮的潜台词没有从她嘴里出现过,所有她做的就是不假思索,继续像牛一样埋头苦干。

不是围着讨好别人转,就是在关心各种时事新闻上。

她注重别人的感受,敏感心细善良的去相信了别人,而最终她那无惧无畏的付出也赢得了信赖。

有时候,无知是种巨大的能量,它有种持之以恒的精神愿带领你一直横冲直撞,带着一颗纯真的心,和渴望成功的大脑出发吧。

 2 ) 晨起的性隐喻——光鲜外衣下的无趣玩笑

取这样一个名字,没有丁点儿标题党的意思。

而是我将要谈到的电影的导演倒是以片名给观众设了一个小小的隐喻。

看片很随意,翻来翻去遇到符合当时兴趣点的影片,就立即安定下来,无论是灵魂层面的洗礼,还是肉体加精神的折磨,都得坚持那么90分钟。

【Morning glory】这部影片,算是比较新的片子,当初上映之时,翻遍下载搜索引擎,无果。

今天倒是得来全不费工夫,高清内嵌双语字幕本应看得非常惬意。

对于这样一部很快淹没在好莱坞汹涌激流中的电影,我一直留意在心只有一个原因。

就是因为本片主演——瑞秋麦克亚当斯。

此女子在星光熠熠的电影名利场里论姿色算不得沉鱼落雁,论名望也不算豪门金闺,也许你遇见她也仅仅感觉是街坊邻居可爱大姐,外形正如本片里塑造的角色特型一样,中规中矩。

可是,也许就是那么不留心的一个眼神,会让人突然心动,并永远铭记且追随。

她以她的内心气质,诠释不同角色,渐渐在声色犬马的电影制造工厂得到了自己的地位。

去年就有权威媒体赞扬道:“只欠一个奥斯卡来证明自己的优秀演员。

”当然,试图要在【Morning glory】中喜爱上她的朋友我劝劝还是迟早放弃,这部电影若是没有她的勉强支撑,恐怕我早会点击“永久删除此项”了。

本片的中文译名广义上大概有两种(除去港台市场无厘头的翻译)。

一是【早间主播】,二就是我想拿来说说的【晨起】。

当时还在内心吐槽,这名译者为啥不再换个汉字,让笑果更加明显?

阵容还算得上是星光熠熠,男A哈里森福特,女B戴安基顿,女A瑞秋,以及经常卖肉的男B帕特里克•威尔森.。

四个主演拆开来做电影的绝对主演在这个时代还是有点牵强(哈里森这几年的电影中身手也略见老态)。

虽喜欢瑞秋,但认为她还没有到完全引领全片力道的程度。

那把他们四人放在一起,拍摄一部商业戏剧片,期待从中的化学反应还是有说服力的。

可是事实冷酷到四个人连一丁点儿得火花都没有擦出。。

故事也足够狗血,一名没有资历的年轻编导怀揣着做一个出色节目的梦想,企图拉着过气的两位高龄主播将被砍节目起死回生的故事。

这期间肯定各种困难blablabla,然后导演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人只要豁出去了,拼上全力努力,总有厚厚的城墙铁脸被感动,事业上最终达到观影预期目的——皆大欢喜。。。

这样的剧情梗概,我听听都要吐死,但还是本着一颗尊重制作者的心态坚持到最后,然后再写一篇吐槽之文。

最不能容忍的是导演完全无视观众智商,无论多无聊的点子,只要导演批准,节目收视率就会上下自如。

在我看来全片基本没有什么可供收看的新闻点子。

重中之重的记录州长犯事进局子也是没有前提毫无说服力,这样爆炸性的新闻素材,花了不到5分钟的篇幅去讲述,匆匆收尾,剩下的105分钟全都预报哪里下雨或者介绍家常菜之类,那条新闻的严肃性重要性完全没有衬托出来。

还有,对于竞争异常激烈的电视业描写只是以应对来自上司压力的方式表现,仅凭这一点是丝毫不能展示出当今媒体的竞争状况的。

当主人公遇到危机时,观者(至少我)没有任何紧张之感,女主的内心描写也只是以几个中景镜头一带而过,人物的内心戏根本没有捕捉到。

所以到后来节目收视率上升,我也丝毫没有置死地而后生的快感。

另外,男A哈里森福特饰演的角色是一名得奖无数但过气的主播。

这么多年我一直相信,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这次真是有点摧毁我的这个信念。

主人公的形象刻画死板到家,除了讲述他一直活在自己的光辉过去外,就一直表现他的自负和自私,后来企图升华到自我人生历程探索讲述心得也是完全靠生硬的台词表达出来。

哭丧着脸的呆板表情贯穿全片,不知当年印第安纳琼斯的风采到哪里去了。

女B戴安基顿的表现让我鸡皮疙瘩一身,如果老去的戴安硬要出来骗钱的话,老老实实地去演奶奶角色不就好了,带着满脸的皱纹还要表演欲求不满的老女人,真是上不起啊,上不起。

此类更恐怖的表演请参考简方达的【怪兽婆婆】,生活中遇到这类老年奇葩还是躲着走比较好。。。

男B帕特里克•威尔森,经历了【身为人母】中的色欲负义男,又在【播种】里面卖精子卖肉,一贯是肉铺老板的派头,所以突然扮演一个职场男人我还真不习惯,好在他的表现还只是卖肉,使我在认同感上不那么纠结,也是这次因为电影分级制度(PG-13),点到为止。

最后说说可怜的瑞秋,看来这两年的表演之路走的不是那么顺利,【时间旅行者的妻子】中惊艳亮相,无奈电影叙事本身支离破碎,远没有体现原小说的精华,所以无论瑞秋的表演多么出色,片子的总体质量还是禁锢住了她。

这次剧本选择又极其失败,一个呆头呆脑的编导角色也没有展现出自己的特点,结果落为平庸之流。

虽然影片结尾的镜头跟拍,蒙太奇的拼接把瑞秋出色的高挑身段展示无疑,梅红色高跟鞋也诱惑勾人,但她的出彩仅此而已了。

看来瑞秋要得到广泛的认可还是需要时间。

总结一下,近两年描写竞争日益激烈的职场电影逐渐增多,比如国产的【杜拉拉升职记】等等,但究其质量怎么样,大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morning glory】这部影片也是想靠着一名野鸡大学毕业的新人编导的纽约奋斗片段来激励我们众多正在或是将要在职场中披荆斩棘的企业社员,并加入一些无聊笑料来放松我们的神经。

可是最后公映的效果却是不尽如人意,遭到北美市场的冷遇以及媒体的冷眼,这部披着光鲜外衣的电影最终只是给导演的自我梦想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

个人还是推荐在我国具有极高人气的【穿普拉达的魔鬼】,那种观影完毕的酣畅淋漓之感真是可遇而不可求。

废话说了这么多,其实我写这篇影评的目的只是想说说这个【晨起】翻译的妙处。

这名译者显然是在无聊中度过了100分钟后,最后悟到了导演的真传。

文思像万斛源泉,随地涌出,给本片起了一个如此象征男性能力的隐喻片名。

影片的男主年轻时得奖无数,中年渐渐淡出人们视野,老年又迎来了自己事业上的第二春。

影片结尾处,他和女编导小暧昧,说他要去检查自己的前列腺,能否作为下一次的新闻素材。

影片以一个象征崇拜男性阳具的响亮片名很好地解释了男主春风得意的心境吧。

太晚了,写到第二天了。

 3 ) 这部电影里满满的“丧”,治愈了我

不知道是第几次看这部电影了。

故事很简单,美国励志小妞电影,故事本身算不上多惊艳,女主形象很讨喜,配角也都恰到好处,一部很轻松的下饭电影。

就是这样一部算不上惊艳的电影,却陪我度过了很多“低谷”时期。

第一次看这部电影是大学的时候,外景主持坐过山车的镜头,让深夜睡在上铺的我,憋笑到整张床都跟着颤抖。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不开心的时候喜欢一个躲起来看老电影。

翻看频率最高的就是这部morning glory失恋的时候会看,失业的时候会看,被同事孤立的时候会看,涨薪失败的时候会看,抑郁的时候也会看,唯独不会在开心的时候看。

电影里,女主经历了诸多的不顺遂,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终于守得云开。

所以,无论生活有多艰难,只要努力,一切都会好起来…...吗?

不,不会的。

生活不是电影,大部分的时候都没有柳暗花明,没有转角奇迹。

真正治愈我的也不是电影里童话般的结局,失业、失恋、不顺遂,人生十之八九。

想起友人说过的一句话:世上没有什么事是可以一帆风顺的,这个道理还需要重申吗?

每一次看这部电影,总是能从中看到一些关于生活的真相。

无论你多认真地生活,全心全意热爱着你的工作,每天第一个来,最后一个走,用梦想支撑自己微薄的薪水,你以为会皇天不负有心人,付出总会有回报,升职加薪是水到渠成的事。

得到了同事的预先“恭喜”,当领导点名要谈话时,内心窃喜又有一丝紧张,多年的梦想终于要实现了!

结果啪啪打脸,你失业了,连赔偿金都没有的那种。

人在受伤的时候,就会想回家,也许回家能寻得一丝的安慰。

你跟父母谈工作,谈同事,谈老板,谈你失业的原因。

父母总是无私的,只有他们会包容你,理解你,支持你。

你以为他们会安慰你,放手让你去追求梦想。

结果又是啪啪打脸,你妈问你,28岁了还谈梦想,丢不丢人?

你开始找工作,一开始投出去的简历都石沉大海。

后来终于有了面试的机会,面试官的问题刁钻又尖锐,明明同事和领导对自己的评价都很高,此刻却觉得自己一文不值。

怀着满腔热情,抒发着对工作无限的热爱和向往,承诺将无怨无悔地投入到工作中,不信可以问任何人,如此诚恳,如此低声下气,只为求一个机会。

然而,面试官一句话就把你打回了原形——你这么努力…还混得这么惨?

终于开始了充满挑战的工作,难搞的同事,变态的老板,即使偶尔抓狂,有梦想支撑着,这都不是事儿,生活开始变得充实而有干劲,一不小心还邂逅了爱情。

步履匆匆地走在上班的路上,脸上洋溢着平凡而幸福的笑容,你以为你已经走出了人生低谷,一切都渐渐好了起来。

你猜怎么着,刚走出低谷,你可能就要葬身悬崖了。

明明已经够努力了,项目不仅没有起色,还面临彻底失败的结局,所有人的努力都可能会付之一炬。

当初的面试官,如今的上司把你骂得狗血淋头,多看你一眼都觉得闹心。

工作的压力把你压得喘不过气,你也无心好好经营爱情。

既不想把压力和负能量转移给对方,也不想以一个失败者的姿态站在优秀的对方面前,又或者,这一切实在太多了,你根本无从说起,似乎也没这个必要。

绕了一个大圈,你好像又回到了原点。

丧吗?

丧。

然而,这就是生活。

无情无耻无理取闹的生活。

电影里的那些沮丧,失落,郁闷,崩溃,每一天都在真实的生活里上演着。

这些也曾或多或少地出现在我的生活中,那些似曾相识的画面,感同身受的镜头,透过屏幕,我仿佛能清晰地触碰到。

为什么电影里的这些丧,能一次又一次的治愈我,是因为电影里的美好结局能激励到我,重新唤起我对生活的希望吗?

不,那只是电影,结局总会是美好的。

而真实的生活不是拍电影,我也没有主角光环。

如果一定要说理由,大概就是这部电影让我明白,生活本就是一个无赖,朝气蓬勃又丧气满满,不断给你希望也让你不断失望,这一刻能让你乐上天,分分钟又能把你虐哭。

对待他的正确态度是认清他的本质后,依然坚持,尽管艰难,还是要努力热爱。

可能有一天,我的生活也会再次陷入低谷;可能有一天,事情也会慢慢好起来;可能有一天,我又会失落失望失掉所有方向,只要存在可能,一切就都值得。

ps:后来看外景主持坐过山车那段戏,也笑不出来了。

你看,大家都在被生活玩弄,又都乐在其中。

 4 ) 《早间主播》小感

“诺丁山”的导演+“穿普拉达的女王”的编剧,就像“纤维加蜜糖,粗粮做的甜甜圈”一样合我口味!

不论身边的朋友们说我天真也好,幼稚也罢,每次看到这类轻松又励志,欢乐又温情的chick flick影片,依然会把我感动;正如无论多大岁数的我,依然在心底葆有最初的愿望,依然深信友情的坚固!

影片中这个涉世尚浅情窦未开的工作狂,言谈举止夸张搞笑的天然呆,却能让人情不自禁受到她生机勃勃的正面影响!

坚韧不屈又上进的精神不仅凝聚了她所爱的工作团队,也鼓舞着观看此片的我!

她有释怀的胸襟来面对人生的挫折,也有坚强的心灵独自承担工作上的重压,更有坚定的信心去实现属于自己的辉煌!

这类朝气蓬勃的女孩最美好,她像晨间的第一缕阳光,温煦低调又给人希望;像广场上展翅的白鸽,自由热情又心怀梦想!

她们不需要爱情或依靠,孤单委屈都不能阻挡她们追梦的脚步;而谁又能预料究竟是在哪个瞬间,她们性格中微茫的细细光辉吸引了“王子”的注意,成为某个人眼中熠熠闪耀的那颗最特别的星星,爱情往往在不知不觉间悄然降临!

影片中的配角虽不如“诺丁山”中大放异彩的绿叶们令人印象深刻,却也各司其职基本圆满地完成了任务;就我个人而言,很是喜欢哈爷爷扮演的这个古怪刻板,固执又不尽人情的老头,刚好与直言快语絮絮不休的女主角动静配合的相得益彰!

可恨之人也必有可怜之处,当这位“世界人品倒数第三”的怪爷爷对女主推心置腹,道出人生中那些风吹梦落的缺失时,我也禁不住湿润了双眼!

其余配角的幽默笑料也铺排的错落有致,让人可以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吃着爆米花喝着可乐,欢快地结束这部电影!

特别喜欢片中最后女主飞奔穿越洛克菲勒中心的镜头,她从事业的一端走向了另一端,经历了很多曲折与艰难的磨合,现在等待自己迎接自己的不仅是荣光,还有亲如家人的朋友与伙伴;相较于名利的追逐,听从心的声音选择自己想要的未来,并持之以恒地为之付出努力,才会收获属于自己的幸福与满足!

 5 ) 小妞励志易成功

《早间主播》小妞励志易成功早间主播 Morning Glory (2010)更新描述或海报导演: 罗杰•米歇尔编剧: 艾莲•布洛什•麦肯纳主演: 瑞秋•麦克亚当斯 / 哈里森•福特 / 黛安•基顿 / 诺亚•比恩 / Jack Davidson / 更多...类型: 剧情 / 喜剧 / 爱情官方网站: www.morningglorymovie.com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语言: 英语 / 乌克兰语上映日期: 2010-11-10(美国)片长: 106分钟又名: 晨早兜巴星(港) / 麻辣女强人(台) / 晨间新闻(台) / 清晨的荣誉 / 晨起IMDb链接: tt1126618励志题材的影片很容易受到青睐,尤其是能够带给观众相同情感体验并产生共鸣的那种题材。

加上明星阵容加盟,整部影片完成得很好,在生活和工作中忙的焦头烂额的现代都市人,很快能在影片中找到认同。

1、剧情概况电视节目制作人贝琪•弗勒(瑞秋•麦克亚当斯 Rachel McAdams 饰)本以为自己辛苦工作会获得提升,却没想到面临的是被扫地出门,因为公司请了资深的制作人,以无法同时养活两个制作人为由将她解雇。

对于一向卖力工作的贝琪来说,烦恼远不止这些,她要从新开启人生,面对未知的各种困难。

面试时候的老板对她极尽挖苦之能事,但还是给了她施展才华的机会。

但是贝琪没想到自己面对的困难是那样的艰巨:要面对一个烂摊子,人心散涣,节目老套,聊胜于无的栏目存在加上毫无吸引力的播报内容,这些都向她施加压力……她能冲破阻力获得成功么?

传统故事片的大团圆结局是屡试不爽的,观众和人物会产生认同,观众不能被嘲笑,所以影片注定会有一个good ending,何况这个结尾是那么的来之不易,尤其是在职场日益趋向丛林法则的今天。

2、主题设置影片主题是白领小妞如何在职场打拼并获胜。

如果只是这样,故事很容易变成;流俗,以前《穿普拉达的女魔头》、《律政俏佳人》等影片早已把这个题材玩成烂俗。

所以编剧艾莲•布洛什•麦肯纳加入了新的元素,其中的亮点就是:对美国新闻的播报形式,究竟应该是正经八百还是轻松活波,电视观众究竟需要什么样的观看内容,以及曾经的传播业巨头——电视面临重重危机这些相对沉重的内容的加入。

以往的小妞电影,很容易走向情感路线,加上咸鱼大翻身的老桥段,基本上没什么吸引力,因为观众早已经看腻了这样老套的故事。

如果主人公不是小妞,而是换成男子,这样的故事和《天气预报员》、《土拨鼠之日》基本上也没什么区别,不同的是,那些影片已经在很早之前就成功了。

热冷饭需要加入新佐料,有时候是剧情翻转,有时候是科技元素,有时候是巨星加盟,当然也可以变成本片中有关严肃话题的争论。

电视行业随着互联网思维日益壮大的现实冲击,逐渐变得江河日下。

就像影片中的台词所说那样:电视节目是给那些卧病在床移动不变的人看得,或者是那些找不到遥控器无法换台的人的无奈选择。

虽然这段话是说贝琪面对的《早间播报》节目的内容沉闷无聊,但实际上可以作为整个电视行业衰败的辛辣讽刺和小的缩影。

随着互联网无孔不入的指数级增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观众都流向了移动媒体,很少见都不是整天盯着手机的年轻人,也很少看到坐在电视机前的couch potato,跨界融合,结构转型,增加活力,这是传统电视业必须面对的生存话题,而不是简单地某一个倒霉小妞的个人成败利钝,就像贝琪为了说服传奇节目主持人迈克•波默罗伊(哈里森•福特 Harrison Ford 饰)继续微栏目贡献时候所说的,“不是我一个人的事,这次失败了整个栏目就会被砍掉”。

以小见大,如果贝琪的个人奋斗失败了,也就标志着整个美国电视业面临重新洗牌推倒重来,或许面临的局面并不比主人公——倒霉小妞的处境好多少。

这些意蕴在整部影片的台词设计中屡见不鲜:比如迈克告诉贝琪,即便曾经辉煌又如何,还不是一无所有?

这是电视人,也是电视几乎无法逃离的宿命。

又像老板传达给贝琪上司的意见,如果收视率不能提高,节目就要让位给肥皂剧或者是访谈节目。

这种情形在中国电视栏目中也是常态,一个稍微有新意的策划,只要能拉动收视率,很快就变成了一拥而上,选秀、相亲、竞赛、访谈,这些玩意儿已经很难满足观众的胃口了,何况是那种四平八稳的早间新闻。

贝琪如何带给栏目活力,也是整个电视业,甚至是所有传播业都需要认真思考的共时性话题,如何让曾经的行业老大,就像迈克一样的传奇人物重振雄风,不仅是影片的主题出彩之处,同时也是整个剧情张力的形成来源。

迈克总是不肯放下身段,对贝琪的各种策划新点子要么嗤之以鼻,要么不屑一顾,或者置若罔闻。

他要的是轰动新爆炸性新闻,他要的是水果拼盘,他还要单独的办公室……那种所谓世界倒数第三差人品,成为迈克=电视新闻的辛辣一笔。

这样的构思使得原本并不新颖的故事变得摇曳起来,原本个人奋斗的故事,像《我是传奇》、《当幸福来敲门》、《华尔街之狼》、《百万英镑宝贝》、《追梦女孩》已经成为好莱坞刺激观众的重要法宝,但如何让自己的故事变得与众不同,也就是贝琪让《早间播报》起死回生的“仙尘”,就是故事设计中的传播学困境命题作为剧情动因的缩影设置。

仅能见微知著,又可以提纲挈领,而且在完成叙事的同时,抚慰在职场忙的晕头转向的单身奋斗者疲惫的心灵。

这或许是本片获得好评的重要基础。

3、矛盾冲突女上司面对男员工,一老一少,老革命面临新问题,人物的符号意义昭然若揭。

贝琪代表了传媒中注入的新鲜血液和活力,而迈克代表了电视新闻曾经有过的无数辉煌,当然由他的出场、自己口述中的那些不凡业绩都能得到证明。

从性别角度看,老男人一般不会和小女人为难,几乎可以说是天作之合。

贝琪需要证明自己,迈克也要再火一把。

从目标上两人是完全一致的。

这就像剧情设置中的两条线索,既要互相配合,同时也要对抗,一帆风顺是无法推动故事的。

如果要以情动人,早有《爱情与灵药》抢占先机,此后也有《落魄大厨》、《实习大叔》一类影片一样咄咄逼人。

所以成就美国梦,不能单靠个人奋斗,还需要有更新的冲突。

首先,学理性角度,任何一项提案,无论它是否有效活着是多么的疯狂,都会有冒险者愿意尝试,也会有顽固派坚决反对,庆幸的是,领先尝试者和坚决对抗者都不是主流。

其中最值得注意和争取的是那些潮流的观望着,如果方法得当,很快他们也可以变成追随者,当然,要是弄砸了,变成反对者也是顷刻之间。

这是传播学里面的创新传布的研究内容。

对于《早间播报》栏目而言,依然没什么好输的,与其坐以待毙,不如赌上一把,这既是贝琪老板之所以给她机会的原因,同时也是为标志的电视业的无奈命运。

贝琪的创意实际上并没有什么惊世骇俗的地方,通常都是传统老大哥看不上眼的小玩意儿,影片中迈克对此的厌烦抗拒,正好是电视业的命门所在。

作为称雄多年的传媒老大,怎肯屈尊妄就适应新入行的小妞的随意安排,就连主播之间誰先踏出第一步都是原则问题。

这些难题都需要贝琪——互联网式思维模式来加以沟通连接。

贝琪所做的最多的工作,就是资源整合:当机立断炒掉冗员,前提是不能符合栏目需要;面对众口惶惶的鸡零狗碎,舌战群儒雷厉风行;这些可以作为塑造主人公能干形象的装饰物,还不足以支撑起成功的基石。

其中最大的看点,即为整合现有资源。

增强现场体验感,设计各种噱头都能提高收视率,但还不够。

直到麦克出手之际,才是扭转局面的关键所在。

那么对立双方在目标一致的前提下,能引起冲突的只能是性格不合。

一个是生机勃勃一往无前的工作狂;一方是老气横秋高高在上浑身毛病的传奇主播老头子,最后到底是姜还是老的辣,还是自古英雄出少年,就成为了一大看点。

其次,性格冲突。

活在当下vs怀念过去。

贝琪想到就去做,即便是床底之后也要盯着电视,哪怕是面试现场也会关注自己的栏目。

而迈克选择的是打猎、厨艺、老友聚会这些轻松愉快的生活方式。

镜头语言敏感的抓到一副画面,播完新闻之后的迈克悠然坐在街头擦鞋,他趾高气昂,说话慢条斯理,贝琪苦口婆心,死缠烂打,陪尽小心恳求他。

老头高高在上,但他是雇员;女主低三下气,而她是雇主。

这是一种角色的错位翻转。

互联网时代人和人之间,已经不能再像传统职场中的株式化关系模式,有严格的等级制度,基本上都变成了充满特征的个体,如何让员工为自己效力,发挥每一个人的最大效能或许是需要转型的任何一个单位必须认真思考的普适性命题。

坐在办公室发号施令的时代早已过去,因为不愿离开舒适的空调房间而不愿去街头播报新闻的主播只能被扫地出门。

那种个人中心制,明星决定收视率的时代已经寿终正寝,所以个人肖像被刷掉,就像互联网的无情蚕食市场份额一样,把那些不能适应变化的分子淘汰出局。

女主作为工作狂,即便是约会之际,满脑子想的都是如何收集情报,捕捉随时会出现的新闻热点,这和聚餐中不停看手机的年轻人没什么两样。

信息时代的生存模式无可逆转的改变了每一个人的生活,无论人们是否情愿,只能被动适应。

所以造就了本片中两种对立的性格模式:贝琪的积极向上,主动出击;麦克的老年迟暮、消极适应。

如果影片设置成贝琪因为不断尝试新点子获得成功,实际上是不符合现实逻辑的,毕竟观众不是只留意新奇,靠插科打诨耍宝新奇只能暂时片段的吸引注意力。

电视作为传媒还需要有真正地新闻适应观众的口味。

新闻是广大观众将知、预知而未知的事件。

迈克深谙此道,所以他一出手当然能够大获全胜。

那次扭转局面的现场播报既表现了时效性、临场感、同时也做到了突发性、轰动效应以及很好的独家保密,甚至是节目负责人也被蒙在鼓里,直到霎那需要直播才谜底揭晓,通过演员表演,本片很好的给普通观众讲解了新闻的形成过程和特征。

那么,跳出故事来看,贝琪是推动力,但同时也意味着不确定性,尝试难免犯错,经验非常重要;而迈克是基调,尽管消极被动,但是出手不凡,代表了电视应有的品质和特色。

其人虽然老迈,但在新闻现场表现出的敏锐沉稳,是年轻一代无法企及的,几乎是想不到的高招。

包括高潮部分,迈克出于愧疚的挽留举动,放下身段,在直播间亲自操刀主厨,一方面是传媒老大迫于形势压力不得已而为之的含蓄隐喻,另一方面也让这位人品不佳老帅哥扳回一局,性格的转变张弛有度,不像国产合家欢类型电影那么明火执仗赤裸裸的要钱。

男女配合,老少搭档,本来就是最佳组合,人为设置种种冲突,每到关键时刻就能峰回路转,剧情起伏变换,颇有看点。

4、不足之处,整个故事说教成分偏重。

性格对抗、情节走向作为动因叙事,主线明朗清晰,都是本片的长处。

但是其他角色的戏份过少,骨干突出,筋肉不足。

换句话说,除了一老一少一面对抗一面合力向前之外, 爱情元素只是些许零星点缀。

贝琪这样工作狂的行事风格不会是美国女孩的整体风貌,刚性有余柔情不足;男朋友作为花瓶,也是告密者,同时还是知心大哥,多金暖男,好事全让女主赶上了,显得有些牵强。

如果在整个故事中,能够展示人物的脆弱,无论哪个角色,都会让形象更加丰满。

麦克回忆家人,贝琪不会恋爱是一种常态,不足以产生化学反应。

黛安•基顿作为支持者出现,除了每次直播前和迈克争执拌嘴,基本上没什么别的作用,这样有些大材小用的意思。

5、综合打分艺术性:7分。

思想性:7.5分

 6 ) 以致让我觉得是不是大家都在用忙碌来武装自己的孤独。

然后我就去电影院看Morning Glory。

周五下午6点钟的这个时段来看电影的人几乎都是illimité的持有者——换言之,都是孤独的电影爱好者。

我想起看A Nous上就Morning Glory的对哈里森·福特的采访里他说,“人们还是应该保持去电影院看电影的传统,在黑暗的放映厅内,和陌生人在一起”。

我很喜欢后半句。

这些来看电影的个体都是行色匆匆的,就是大街上能够碰到的那种忙碌的人,而现在他们不得不坐下来,有些还不能放下手中的手机,以致让我觉得是不是大家都在用忙碌来武装自己的孤独。

说起来,Morning Glory里的Becky这个角色就非常丰满而人性化。

她要事业,也要爱情,而对着两者的需求的原因都非常合理。

影片的节奏很好,画面形式丰富(斜构图是一个小小的亮点),语言风趣幽默——这电影看得很开心,很美好,很放松。

这也是电影,让这些孤独的观影者呼吸到新鲜空气而去微笑拥抱生活的电影。

这是我的推理,却不是现实。

因为我从电影院出来之后,感受到的是片中纽约的阳光灿烂、Becky爱情事业蒸蒸日上的喜悦和我只身在巴黎打拼的落差。

 7 ) morning glory

译名本是“早间主播”,但是很不准确,叫“早间新闻”或者“早间档”更能反映本片的内容,有人说这部电影是美国版的杜拉拉,其实不尽然,电影里的杜拉拉始终没有经历过大起大落,也从没有像我们的主人公那样很悲惨的from scratch,这样的情节才更平民化也更现实。

早已过了看《公主日记》的年龄,也许这个时候更需要这样一部片子来激励我一下吧。

Becky Fouler是新泽西一家电台早间新闻节目的制片人,早间节目并不被电台和观众看好,所以播出时间不得已一再提前,让出黄金时段给那些能给广播公司带来利润的大牌节目,Becky并未因为这一点而放弃和轻视自己的工作,每天清晨1:00,她的闹钟准时把她叫醒,下楼时总会碰到结束了夜生活准备上楼睡觉的邻居,他们互相颇具讽刺和戏剧效果的打声招呼,Becky一天的生活就这样开始了。

本以为公司内部调整时,会被升职,却被炒了鱿鱼。

上司辞掉她的理由也现实的让人觉得好笑,台里来了一位哥大新闻专业毕业的Cheap,台里负担不起两个人的薪水而cheap的性价比又高,于是Becky只能收拾东西走人,当时的Becky小姐已经有28岁啦就像她的妈妈说的:当你8岁的时候跟人谈起梦想显得非常可爱(adorable),18岁的时候还算鼓舞人心(inspiring),到了28岁还在追求梦想是不是有点尴尬呢(embarrassing)。

不过Becky不甘心,疯狂的发简历,终于一家收到了5份他的简历的电台决定面试她。

要她接手的是一档烂到不行的早间新闻节目,男主播烂,女主播是一个怨妇,整个团队一团散沙,收视率经常被同行们拿来开涮,可是这样的位置也不愿意接受她,因为她的大学文凭不是4年而是3年,她说自己比那些念着哈佛花着老爸的钱的富二代努力,她可以第一个上班最后一个走(in first out last),后来可能实在是没人愿意接这个烂摊子,她才最终得到了这份工。

Becky在工作中充分显示了她的韧劲以及厚脸皮 ,首先靠软磨硬泡拿下了著名主播mark的合同,然后又靠着这招把他请进了节目组,就在一切都没理出头绪的时候,上面告诉她说还有6周如果收视率上不去的话,整个节目组就要被砍掉。

Becky不能告诉本来就很没向心力的团队,也没人能跟她一起分享这份巨大的压力,只有使出浑身解数取悦观众,6周以后,在经历了恶魔一般的6周后,收视率终于一路攀升,此时整个节目组已经变成了一个温暖的大家庭。

这个时候ABC的Today Show要挖走她,TS是一档很强势的新闻节目millions of girls would be killed for that job.后来经历了一些波折,她还是留了下来,虽然很不现实。

在BE里这个应该是提高员工忠诚度的方式,赋予他们责任,人他们自己经营,这样每个人在面对更好的机会考虑是否跳槽的时候都会显示出较好的忠诚度,没有哪只鸟愿意离开自己亲手筑的巢。

杜也有讲爱情,讲的是利用爱情向上爬,而MG中更平等些。

Becky的精力实在是很旺盛,睡一会儿就接着干,时刻准备睁大眼睛迎接一个又一个新的挑战,总是手舞足蹈蹦出一个又一个新点子。

Morning Glory 是这样一种植物,一旦给了土壤,便大片大片的生长,一寸一寸的攀爬,旧的爪子枯萎了便生出新的,被人掀落到地下,再生出新的枝桠仍然向上爬,就像这位令人钦佩的制片人Becky一样,始终带给人一种早间阳光的新鲜感觉,不戚戚于过去,不畏惧于将来,只是向着认为是阳光的东西,努力的做自己。

 8 ) 小清新

主播剧、影视业的女强人日剧一抓一大把,快节奏的清新电影倒是不常见,总感觉这片就是凸显女主角魅力可人而存在的,两大老戏骨连戏都不抢,少见。

实话中段有些无聊,从过山车那段开始,有点意思了,不过这种清新喜剧总是讨喜,推啦,消磨时间刚刚好!

 9 ) 为什么这个电影是在扯犊子

1,一总编辑两个主要主播,365天播新闻,是撑不下来的。

总编辑是傻逼才插手具体工作,你插手了是让主编辞职不,中层还有什么威信干活?

底下人还能服主编管吗?

最后所有的事儿都会回来找总编辑,那这位就不用睡觉和回家了,那么电视台需要准备大笔丧葬费,合不上。

2,我不信总编辑可以上班第一天开男主播,分管你的领导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回让你先把男主请回来,自己再滚犊子。

且不说主播一般都越着锅台和上级领导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单就工作本身而言,男主对于收视率的影响非常大,说口(脱口秀)的新闻,最后甚至和往往新闻本身都已经没什么关系了,早间新闻那部分丢了遥控器和得了偏瘫观众大部分是来看人的。

3,哈里森福特最后也没能融入到这个节目当中去,早间节目最大的作用就是伴随感和扯犊子,一个只会说严肃新闻选题的人是充满理想受人崇敬的。

但也是不适合早间新闻的,不信你可以自己想象一下:90分钟的节目他想说的新闻内容只有5分钟,剩下85分钟是广告和老女人一个人在喷,你烦不烦?

你换不换台?

4,你要是猎头公司想挖人,你会不会问对方公司手里的员工和合约什么时候到期?

5,栏目加入要被砍掉了,一般来说下一档节目的投入也就开始了,回光返照的收视率什么也说明不了,你难道让前期投入的钱花白?

收拾市场往往会分几个层级来评估节目,早间的新闻都下决心要砍掉了,岂是十五天的收视率就能拉回来的?

在所有的新闻节目中,早间新闻,是最不可能用激情完成的一类节目。

为了能在六点多钟开始播出,全世界这么多的早间新闻人被迫过着几个时区之外的作息时间,女同事集体月经不调,男同事集体神经衰弱。

仅仅是为了能在凌晨三四点钟准时起床,换来的却往往是观众,乃至同行和领导漠视的眼神。

鬓角斑白的你,播着拾人牙慧的新闻,慢慢的耗费着自己的青春。

这就是早直播。

一点都不励志。

是不是?

这部电影中唯一正确的就是哈里森福特坐在州长家长椅上说的那几句话,做新闻,最后做的什么都没剩下。

其实他说的不完全对,重点时事的新闻评论(晚黄金时段)让他获得了盛名和整个行业的赞誉。

不过这句话要说是早间新闻,还真的蛮契合。

女主角回家了依旧在沙发上心神不宁的刷着手机找新闻,节目一天没有停息,她的生活就会始终这样惶惶不可终日。

因为早间不生产新闻,他们只是新闻的搬运工。

最盲目的那种。

 10 ) 这样的成功别想复制

“国家的颜色没有变,谈什么新闻立台?!

”这是某次小规模改版会议上我们的分管台长在驳斥某个好高骛远的观念时喷薄而出的一句话。

当时我正在走神,一下子被拉回现场,打起精神准备迎接更加直接准确和精辟的言语。

谁知他话题一转,没有承“颜色”往下谈,也未接“新闻”这个话题继续深入,突然转向,直奔“全面娱乐化”而去......也怨不得,娱乐潮流浩浩汤汤順之则昌逆之则亡......片中的迈克放在国内的电视台体制之下,还想住大房子泡酒吧打鸟难得撞到一回好题材就可以去书记家敲门告诉他“你被双规了”?

去屎吧你!

西方的媒体同仁们,一定要知足啊!

当然了,凡事有利有弊,靠跟在一把手后面发发通稿就能混上部门主任这样的美事你们米国人做梦也别想!

不得不说,素材再次,能剪出个好节奏就不算是烂片。

同理,“做早新闻”这么狗屁的差事,用“理想”来包装、配上励志音乐和动感画面、特技娴熟影调明快、“猛抬起”一下,还真能让人一时摩拳擦掌,萌生“誓做现代传媒人”之志...... 不过,只要想想你真实从业生涯中的那些真实场景真实语言真实节奏和真实嘴脸真实事例,立刻产生黑色荒诞喜剧的效果,这就是“对比猛抬起”的魅力......我在“民(不聊)生新闻类栏目”好死不死也混过一年,编成两分半长度的预告片可能还挺吸引人,够励志。

可是生活不是宣传片不能“猛抬起”,一年的时间里我从来没想到励志,只想到离职(好在一年后得尝所愿换了部门)。

看完这部《MORNING GLORY》,想想我在中国的市级电视台待了十二年,大部分时间跟“新闻”没什么关系。

真是幸运。

在豆瓣的影评里乱转转到了一个博客,博主可能在北京某杂志社工作,跟这部电影里的女主角有相似之处:年轻,积极,单身,北漂(那位是纽漂)良好的职业习惯,努力朝梦想迈进...... 让我留意的不是这些信息,而是她透露出来的最深处的忧虑是:“我是否将成为我希望成为的那个人”我比她多想了一层:我是否希望成为我希望成为的那个人?

其实那位女主角最后也是这么想的,只不过电影都爱耍滑头,给个“迎着太阳向前”的大全景就当答案了。

电影不错,能看。

瞎扯这么多,有用的也就这六个字。

《早间主播》短评

明星云集 最后还有些小感动 拍的着实不错~

5分钟前
  • 暴殄天物
  • 推荐

无趣,也就是女主角好看摄影也不错才支撑我看完的。

8分钟前
  • 朝阳川生
  • 较差

为rachel mcadams加一颗星…很典型化的励志剧情,一个新人和一个资历老者由摩擦到配合。也显露了些问题,娱乐化正在覆盖所有,严肃新闻似乎越来越淡化。rachel有能力演更好的片子。

11分钟前
  • 井戒
  • 推荐

美剧拍出了日剧风。

15分钟前
  • Nora
  • 较差

励志就励志嘛,非要硬插一段感情戏码进去是闹哪样=。=...女猪脚的刘海真是...恨不得一剪子给她剪了...o( ̄ヘ ̄o#)

18分钟前
  • C+
  • 还行

职场不是这样的。。。

22分钟前
  • 午夜飞行的骆驼
  • 较差

沒意思,比衣冠禽獸差多了

24分钟前
  • sojourner
  • 较差

六十几岁的Diane Keaton依然很有魅力啊~~~~

29分钟前
  • Lavender
  • 推荐

优质团队打造的优质类型片,虽然俗套很多,但很多地方仍见匠心,几个情节也能让人开怀大笑(I had lunch, with DICK CHANEY)。 除了老帅哥美女依然出色之外,McAdams真是太可爱了,一笑起来简直好得全世界森林里的树统统倒在地上,不错不错。

33分钟前
  • 庄常飞
  • 推荐

你怎么越来越瘦弱

37分钟前
  • 眠去
  • 还行

In an alternative universe Becky took the Today Show's offer and joined NBC, and in several years became one of the women that accused Matt Lauer in the #metoo movement.

38分钟前
  • 吐=槽。呢=哦
  • 还行

典型美国励志快节奏片

43分钟前
  • Aubrey
  • 较差

boring

48分钟前
  • 不良梨山
  • 较差

弱智的美式女性励志片

53分钟前
  • 副局长
  • 较差

闹剧

58分钟前
  • 无氧重度不依赖
  • 较差

主要是女主很可爱,主要是中间串场的内胖子笑点太大。。。

1小时前
  • 狼大疯
  • 还行

有大笑也有感动,看得很开心~~patric wilson万年酱油男。。。。

1小时前
  • 米粒
  • 推荐

现实走不通的路子搬到大屏幕上的绝对是美国梦。

1小时前
  • Mic小石川
  • 较差

在此类型片中算是中规中矩,但要说励志还谈不上

1小时前
  • paopao
  • 还行

这是玄幻小说吧 自带主角光环 你说啥 她一开始被辞退了? 你见哪个绝世高手小时候不是断过经脉被人抛弃 这一切我都理解不能 更有这爱情来得太快好像龙卷风 啧啧 不愧是我心中的泡菜爱情戏女一号

1小时前
  • 2007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