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偶像大师灰姑娘女孩U149

アイドルマスター シンデレラガールズ U149,THE IDOLM@STER CINDERELLA GIRLS U149

主演:佐藤亚美菜,照井春佳,黑泽朋世,集贝花,小市真琴,今井麻夏,春濑夏美,久野美咲,小森结梨,米内佑希

类型:电视地区:日本语言:日语年份:2023

《偶像大师灰姑娘女孩U149》剧照

偶像大师灰姑娘女孩U149 剧照 NO.1偶像大师灰姑娘女孩U149 剧照 NO.2偶像大师灰姑娘女孩U149 剧照 NO.3偶像大师灰姑娘女孩U149 剧照 NO.4偶像大师灰姑娘女孩U149 剧照 NO.5偶像大师灰姑娘女孩U149 剧照 NO.6偶像大师灰姑娘女孩U149 剧照 NO.13偶像大师灰姑娘女孩U149 剧照 NO.14偶像大师灰姑娘女孩U149 剧照 NO.15偶像大师灰姑娘女孩U149 剧照 NO.16偶像大师灰姑娘女孩U149 剧照 NO.17偶像大师灰姑娘女孩U149 剧照 NO.18偶像大师灰姑娘女孩U149 剧照 NO.19偶像大师灰姑娘女孩U149 剧照 NO.20

《偶像大师灰姑娘女孩U149》长篇影评

 1 ) LTSZ 2021夏季最佳动漫

2021.6.10 LTSZ第18届LTSZ夏季最佳动漫:《大欺诈师》反转、反战、反讽、反类型,日漫新全球化下的里程碑。

鏑木ひろ在《邻座的怪同学》和《好想告诉你》后完全转变了作画风格,色块叙事,用大量的篇幅讲述主角团的个人背景,在《CLANNAD》(2013年LTSZ年度动漫)过去这么多年后,少数愿意来探讨父子关系的良心番。

虽然和《潘多拉之心》、《GOSICK》等24集纯叙事番一样存在结局收尾时的逻辑问题,但这仍是一座汤浅政明看了都不明觉厉的高峰。

——《大欺诈师》点评

 2 ) 看完第四篇章直接被气死

第四个篇章还没更新时,前三个篇章真的极其精彩,我当年可是行走的安利机,走到哪儿吹到哪儿。

但第四篇章自己拉胯就算了,还把前三个篇章的立意和感情基调带着一起拉胯了……罗兰和男主父亲是真人渣,还是那种自我感觉良好,打着所谓正义的名号,站在道德制高点道德绑架受害者的那类人渣。

用漂亮的说辞来当作自己对所做之事不负责任的借口。

真正的大欺诈师,狠起来连自己都骗拜第四篇所赐,现在整部番的基调变成了虚伪、自欺欺人与无情的利用。

如果不是因为罗兰和男主父亲,男主现在应当正在读大学,过着正常人的幸福生活。

不要跟我说什么男主原本就不是好人!

男主在最敏感的青春期,父亲入狱,母亲因此而焦虑到病倒。

导致男主不得不辍学(高中就被迫辍学了啊!

),独自一人照顾母亲,年纪轻轻的就要为生活所迫去工作。

又因为父亲入狱的关系,工作单位都不要他,受尽歧视,没有朋友。

被欺诈公司骗的时候,男主估摸着也就十八九岁,本来就是个温柔又容易相信他人的老实孩子,在遭遇突如其来的家庭变故后又没有社会阅历,被诈骗公司骗也太正常了。

因为诈骗公司,他蒙冤被判了刑,虽然缓刑三年不用做牢,但也留下案底了。

自此他更没办法找到工作了,甚至所有人,邻居,朋友,陌生人,都开始叫他欺诈师……母亲死后,他心底一直坚守的道德底线终于崩溃了。

(父亲在外面挣的那么多钱不知道哪儿去了,反正没有留给家里)男主孤零零的独自一人,又没钱,为了生存下去,不得不与之前骗了他的诈骗公司老板合作,成为了真正的欺诈师(草)后面就是他被罗兰拉入欺诈团队并成为了无人关心的无情工具人。

罗兰从不尊重他的想法,男主多次想金盆洗手,罗兰又多次把他给拖回来(tmd)后面就不说了,懂得都懂(唉)真的,在男主经历了这么糟心的青春期期,又被队友反复欺骗背叛,反复折腾后,还能不黑化保持心地善良……这完全就是主角光环的作用。

求求你们放过我们可怜的枝村吧,不要再接近他了,让他一个人远走高飞独自美丽谢谢md气死我了

 3 ) 伦敦之雪

纯属觉得这集真的很有艺术感,特别穿插了两个恋人之间情感与成长的往事,所以我就想,画画其实也挺浪漫的哈,找个妹子说我缺模特,然后就约上了,单身狗必备技能喔。

自己模仿着画了一幅,主要纯小白,和原图差异有点大,改了好多次也就勉强有点那个意思吧,弄个画框挂上墙,感受一下剧集里面的氛围也不错,有看上的可以拿去哈,我不介意分享给大家,只要你不觉得画功差就行ᥬᥬ😂ᩤᩤ

 4 ) 《The Great Pretender》漫评

作为WitStudio在2020年制作的唯一原创动漫作品,其独特的美术风格毫不经意间展示着Wit动画制作的高超实力水平。

不过抛开动画制作,动画的剧情上可能并没有那么尽人意了。

大欺诈师是典型的幽默喜剧单元剧编排,按不同Case来讲述一伙专门诈骗恶人的主角团的故事。

对于男主角而言,他充分发挥了“幽默喜剧”的吃瘪要素,运气差到极点。

不过在剧情上,至少前三个Case可以说是完美演绎了“幽默喜剧单元剧”。

而Case4则是这部番两极分化的拐点,这又主要集中在结尾的两集剧情中。

先不提很多人诟病的关于男二罗兰的角色塑造问题,我认为最主要的问题有两点:前三个Case被骗的倾家荡产的大恶人竟然和好如初,最后也没有倾家荡产(严重败笔,让主角团性质和前三个Case的功劳荡然无存);男主角的爆发点本可以极高升华主题,但无奈编剧认为这是一部“喜剧”,所以最后还是圣母男主罢了。

这两个问题(尤其是第一个致命问题)直接导致了这部番剧剧情的虎头蛇尾,令人哭笑不得,只能停留在剧情尚可的层面了。

在脱离了被自己玩脱后不赚钱的《巨人》制作后,Wit找到了不差钱的网飞,请了《LegalHigh》的古泽良太,力图在原创剧上展示自己的实力。

我们也的确看到了Wit的野心,但却无数次为其原创不能善始善终而惋惜。

“你永远可以相信wit的漫改,但永远不要相信wit的原创”。

 5 ) 急转直下的剧情配不上优秀的人设美术配乐

人物设计和美术设计真的好美啊好美啊好美啊,配乐非常不错,OP和ED也都是非常优秀的水平。

制作也很用心,每国语言都找了母语的人来配,很正宗。

(不过有个问题,罗兰的中文配音太跳戏了,和日语配音听起来就不是一个人。

)剧情方面的话……本作是单元剧的形式:单元1(连线洛杉矶,1-5话)讲主角枝村真人如何入伙男二罗兰、女一阿比、女二辛西娅的欺诈师团伙。

单元2(新加坡之空,6-10话)讲阿比的曾经与复仇。

单元3(伦敦之雪,11-14话)讲辛西娅的曾经与复仇。

单元4(远东魔法师,15-23话)讲罗兰的曾经,一切的前因后果与最后的复仇。

因为是网飞出品,所以播出方式比较特别,是一个单元一个单元的放出的,前三个单元在6月末就陆续放完,最后一个单元等到9月21日才放出,中间间隔了快3个月。

我在看完前3个单元时,对本作非常喜欢。

剧情的反转极其精彩(虽然不能细想,但被气氛感染也不太会去细想),欺诈师只欺骗坏人、绝不杀人的理念有种“侠盗”的感觉,看着坏人被主角团耍在股掌之间,最后倾家荡产就很爽。

在3个单元中,我最喜欢的是伦敦之雪,将辛西娅与画家的感情线——曾经那平淡但温柔的心动与甜蜜,和物是人非、即使再度相遇也早已不是曾经的自己的怅然、无奈与最后的释然——展现的非常动人。

但这些对剧情的好感,在看完最后一个单元之后,全部崩塌了。

原来枝村他爸、之前登场的一个比较酱油的大妈角色(始源)、新登场的黑人女子(桃乐茜)才是初代大欺诈师。

桃乐茜更是团队核心人物。

罗兰被桃乐茜拉入伙之后,在相处中渐渐爱上了桃乐茜,邀请她和自己一起隐退,正好枝村他爸和始源也打算隐退,于是他们决定最后干一票大作为谢幕。

然而我们都知道这种话就是FLAG。

最后果然出事,桃乐茜坠海身亡,始源诈死,枝村他爸主动入狱逃脱反派的捕杀。

唯一没暴露身份的罗兰十分崩溃,为了用桃乐茜会高兴的方式进行复仇,他和始源、枝村他爸策划了一场耗时数年的复仇。

为此,罗兰发掘了阿比和辛西娅入伙。

之后,罗兰又骗了枝村入伙。

(单元1的故事。

)阿比和辛西娅在被罗兰发掘前,生活条件很糟糕,并且已经在行骗,且之后的所有行动,阿比和辛西娅都是知道全部信息的。

几年前的真相虽然不知道,但行动前罗兰也坦陈了真相并问他们是否要退出,给了他们选择权,所以罗兰(以及枝村他爸、始源)没有对不起阿比和辛西娅。

但枝村不一样。

枝村曾经就是个普通的孩子,有温柔和妈妈和帅气的爸爸,虽然爸爸常年在外出差,但枝村十分崇拜身为律师的爸爸。

可某一天,爸爸因贩卖人口入狱了,妈妈因不堪打击生病住院了,虽然妈妈一直说要相信爸爸,但枝村认为妈妈毫无理由的相信只是被打击后不愿承认事实。

因为爸爸的入狱经历,枝村很难找到好的工作,最终在一个老板那里做促销的打工。

结果这个老板是个骗子,以高价卖毫无用处的产品,枝村也被牵连,他强调自己并不知道老板是骗子,但因为他爸就是犯罪者,警察并不相信枝村的话,枝村入狱。

期间,妈妈因病去世。

枝村出狱后再次遇到了那个骗子老板,他决定和骗子老板联手诈骗。

之后,遇到罗兰,骗人不成反被骗,入伙欺诈师团队。

(单元1的故事。

但从这个单元看,枝村和阿比、辛西娅是一样的。

但……)枝村本质上是个好孩子,他并不享受诈骗,一直想赎罪重新开始。

单元1结束后,他主动自首,用自己的分赃还了他之前和骗子老板联手诈骗时被骗那些人的钱,自己蹲监狱赎罪。

出狱后,枝村找了修理飞机的工作,结果飞机的甲方是罗兰等人,被半骗半拽的加入了单元2。

单元2结束后,枝村找了个拉面店打工的工作,为了解决房东家的资金危机,找阿比和辛西娅帮忙卖房东家的画,结果误以(相对画价值)很低的价钱卖了画。

而买走画的竟然刚好是辛西娅的仇人。

为了弥补自己的失误,夺回画,枝村加入了辛西娅的复仇行动。

(这次是枝村主动的,怨不得罗兰他们。

)单元3结束后,枝村想找个工作,结果被罗兰诱导着找了黑道的皮包公司的工作,被动卷入了罗兰等人的最终复仇。

罗兰(应该还有枝村他爸)竟然将枝村对于被叛卖儿童的愧疚心情(枝村他爸是因为叛卖儿童入狱的)也计算在内,在完全欺骗枝村的情况下,复刻了当年使得桃乐茜坠海身亡的行动。

让枝村在艰难的选择了相信父亲之后,又一次被父亲背叛,目睹父亲击杀阿比和辛西娅,之后又将枝村逼入不得不亲手击杀自己亲生父亲的地步,以此作为自己的炸死逃脱手段。

枝村动手了。

再次的背叛和弑父的罪让枝村痛苦至极,拒绝进食。

最终在黑道头目朱雀明美如母爱般的关爱下,缓了过来。

但也生无可恋。

他开始将朱雀明美视为某种意义上的母亲,接手黑道的一部分事务,亲自拍卖他那些让他感到愧疚的儿童们。

在经历了2次亲生父亲的背叛和至少3次的“同伴”的欺骗利用之后,(其实还有一个更可怕的点。

在单元1中我们知道害枝村第一次入狱的骗子老板和罗兰是认识的,并且在单元1中帮助罗兰骗了枝村。

之后骗子老板也一直是罗兰等人在各个单元中的合作者。

那么,骗子老板和罗兰认识是什么时候呢?

彻底改变枝村人生的第一次入狱中,是否有罗兰的手笔?

)他的心终于彻底的死掉了。

然后他的父亲就这样直接出现在了他家里,告诉他背叛也是欺骗,没人在乎他所经历的信仰崩塌、生活破碎、痛苦挣扎,他们只觉得他“善良”得愚蠢,所以心安理得的欺骗他,还要求他配合他们把戏演完。

“别装作一副什么都知道的样子!!

要我说多少遍啊!!

抛弃我和妈妈的人是你啊!!

是我一个人照顾着病倒的妈妈啊!

在你坐牢的时候,你知道我有多孤独吗?!

你不知道吧?!

她一直一直在说‘要相信你爸爸’,而你却背叛了我们!!

妈妈一个人躺在坟墓里,而所有人都在为桃乐茜报仇是吧?

你们不是伙伴是单干户吧?!

牺牲了金钱时间以及家人,真是一句相当方便的口号啊!

别笑死人了!!

首先去阴间给桃乐茜道歉吧,去说‘计划太草率了对不起啊’,然后带着桃乐茜,去向妈妈请求宽恕。

”“罗兰!!

反正你就是个以骗人为乐的人渣!!

即使重要的人牺牲了,也不会去反省自己更不会去改邪归正!!

欺诈师?

那是什么?

明明就是伤害了他人却还在嘲笑,自己稍微受到点伤害,就装出一副悲剧主人公的样子!

自恋的罪犯们!

我都快吐了!

总是这样毫无说明地把握卷进来……我不会再被你们随便捉弄了!!

从今往后,我只相信我自己!!

”对于枝村的控诉,枝村他爸的反应是毫无触动甚至有点不耐烦,满脸“你别无理取闹了”。

罗兰的反应是侧过头不看枝村。

(和枝村他爸相比,罗兰的反应还比较有人性一点。

)当枝村“跳反”吼出这些话的时候,虽然知道以本作的尿性,一定还会反转,但我真的好希望故事就此结束。

可惜没有。

“跳反”是“假”的。

枝村强行想通了,因为他“原谅自己”了。

(我看是“放过自己”吧。

)单元1、单元2、单元3的反派,除了单元3的只谋财,其他2个都是谋财害命、故意杀人的恶人,他们被主角团骗走了全部身家,最后却突然上线配合演出,和主角团一起把酒言欢。

桃乐茜从上海中枪坠海,不知道怎么就飘到了台湾获救,除了失忆看起来没有任何后遗症。

罗兰、阿比、辛西娅、始源、枝村他爸全部隐退。

枝村他爸还在他妈的墓前说:“孩子长长的叛逆期似乎终于过去了。

”我真的好想踹翻枝村他爸,踩着他的头问他:“是谁害他叛逆的!

是谁在他想改过自新的时候一次又一次骗他入局的!

罗兰和他不沾亲不带故为了自己死掉的女友利用他可以理解,你呢?!

你呢?!

你为了桃乐茜,为了自己计划失败的挫败感,害死了自己的妻子,毁掉了自己孩子的一生!

你就没有一点点愧疚吗!!!

”然后枝村他爸大概会面无表情,像看一个胡闹的孩子一样看着我。

对,就是那个当枝村“跳反”大吼时,枝村他爸的表情。

我敢肯定,这个男人,没有一分一秒把他的孩子当做过一个人。

罗兰欺骗和利用枝村。

罗兰对不起枝村。

但他就不是好人,也没有对得起枝村的义务。

所以我可以理解。

枝村他爸欺骗和利用枝村。

枝村他爸对不起枝村。

枝村他爸最后还要甩锅说枝村的崩溃和痛苦是叛逆期。

我不能理解。

我恶心这个角色。

最后一个单元除了这虚假恶心的大团圆结局之外,还暴露了其他几个问题。

其一,为了反转而反转,反转手段漏洞太多显得反派十分弱智。

前3个单元因为剧情走得快,反派和主角团接触时间不长,主角团加合作者几十个人合伙骗反派一个,让人感觉反派是被情绪一时蒙蔽了理智才会上当。

但最后一个单元,和反派接触时间非常长,基本上是各派一个人到两边反派的身边,去取得他们各自的信任,两边的反派都是黑道大佬,就这么就不做背景调查(别说调查了没查到,讲真主角团之间的交集很明显,每次行动也不“易容”,动作那么大还一点痕迹没留下太假了。

)仅凭眼见就全部相信主角团,还将最重要的翻译工作安排给他们就真的很扯。

另外,上海公司本来是日本公司的子公司,这么一个关系,上海公司里没人会日语,还要选骗过自己的(枝村他爸)和突然出现、突然请辞又突然出现的人(罗兰)当翻译更扯了。

而且上海公司这边的老大,本来一副不动如山的样子,以为自己要死了就吓成那个屁滚尿流的样子实在是夸张,生里来死里去的老大,就这点胆量?

而赢了弱智反派的主角团,也就显得没多么厉害,只是运气好主角光环罢了。

其二,欺诈师虽不动手杀人,却会和谋财害命的恶人合作,还会牵连无辜群众并对其痛苦遭遇视而不见。

前3个单元,一个单元端掉了一个谋财害命的恶人。

但最后一个单元,把这三个恶人又奶活了,还和主角团把酒言欢、合作愉快了。

前3个单元因为剧情走得快,在主角团与反派接触这段时间内,是没有发生反派害死人命之类的恶劣事件的。

但最后一个单元,枝村目睹甚至亲手贩卖了数十个儿童。

(虽然编剧视图用枝村他爸一句“帮儿童找养父母”暗示这些儿童都被他们买了,但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他们不可能买通或者假装拍卖场内所有的买家,而如果他们真的搞这么大手笔,不可能这么久一点都不暴露。

)枝村本身的人生被毁,更是欺诈师会牵连无辜群众(甚至故意骗无辜群众入局)并其痛苦操作视而不见的绝佳证明。

这个事实,让我们知道,欺诈师是不具有“侠盗”属性的。

他们就单纯是为了骗钱,只不过坏人的钱更多,骗起来更帅罢了。

当然这样的纯恶人人设从文艺作品的角度来说也没什么不好,写好了很有魅力,只是从“侠盗”形象变成纯恶人形象,就显得有点真面目暴露的感觉了。

其三,欺诈师并非不在乎同伴,只是不在乎枝村。

前3个单元,罗兰等人常常欺骗枝村,但毕竟没有造成什么伤害,枝村本人也就吼一吼没有露出受伤的表情,欺诈师又有着“我们不是家人,不是朋友,只是单干的,谁搞砸了谁就被抛弃”的原则,就感觉类似《猎人》里的伊尔迷和西索?

所以就还好,不会深想。

但最后一个单元,看罗兰、枝村他爸等人为了桃乐茜拼命设局了几年的样子,明白除了枝村之外,其他人在参与行动时都是知道全部真相的,更重要的是,知道了枝村人生的悲剧根本就是枝村他爸造成的,目睹了枝村崩溃的拒绝进食的样子……哎最后一个单元不仅毁了自己,也揭开了前3个单元潇洒之下的冰冷真相。

在编剧的安排下,枝村原谅了。

但我不原谅。

我恶心枝村他爸。

理解但讨厌罗兰。

同情枝村。

综上,看完单元1、2、3的时候,本作在我心里是【非常好看】级别的。

看到最后一个单元之后,我开始在【好看】、【还行】甚至是【弃了】(看完弃)之间游移,最后因为美术设计是真的喜欢和前3个单元时的好印象而决定为【好看】。

做这样的决定和本作放送的方式有很多大关系,我甚至怀疑网飞就是以为觉得最后一个单元太糟糕也间隔了2个多月才放出,好让前3个单元的优秀在观众中形成作品优秀的印象,从而淡化最后一个单元的糟糕,如果真的是这样,不得不说,网飞的策略在我这儿成功了。

以上。

 6 ) 愿枝豆在冲绳开开心心喝咖啡

case1的时候,罗兰对枝豆说“你终于做到了”我以为这是一个救赎男主的故事,没想到这是一个只有男主受伤的故事。

阿比对枝豆说“宽恕自己吧”时我很纳闷,因为我认为明明是枝豆选择宽恕了这个世界。

他被父母欺骗,被他同伴欺骗我多么希望枝豆在case4对父亲对罗兰的呐喊并不是一个“欺诈”,而是他压抑自己数年的心声

 7 ) 谈谈《伦敦之雪》

编剧古泽良太的名字,无论是不是混“二刺螈”,但凡看过《Legal High》和《行骗天下》的观众都不陌生了。

事实上,这部动画似乎就是《行骗天下》的动画版——主角一行的“正义”欺骗团伙、闹别扭的队友、剧情上的多重反转,等等。

不过,受限于动画的表达形式和单集时长限制,《大欺诈师》据说不能像日剧那样充分地表现人物和剧情。

真的是这样吗?

或者说,《大欺诈师》仅仅是《行骗天下》的“二刺螈”版本吗?

——这么挑衅地问问题,我个人的想法当然是“不是”,而且要讲点理由出来。

首先荡开一笔,讲讲和这部剧根本无关的东西。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由于SNS的发展和网络信息传播的碎片化与即时化,人们对于社会新闻的关注里,总是隐隐约约带有一些对于所谓“反转”的期待和恐惧,以至于一方面人们会对种种不公不义表达即刻的、本能式的反应,另一方面,当面对“反转”时,也会将同样强烈、同样本能式的反应投射到原本自己施加同情的一方。

结果,“正邪”两面随着“反转”“再反转”而走马灯式地变化,最终剩下的“正义”一方,几乎毫无例外地是从头到尾都义愤填膺或无动于衷(这两种截然对立的态度恐怕是一个硬币的两面)的“吃瓜群众”。

究竟这种现象在社会治理意义上和道德意义上是好是坏,这种问题要留给社会学家和媒体理论家。

不过,如果将同样的认知模式搬到对于通常所谓“文艺作品”上(啊,多么古老的一个词汇!

),有的时候的确可以遇到让受众“图一乐”的作品,但有的时候恐怕也会导致作品在品格上的败坏。

绞尽脑汁想着“你或许在第二层的时候会觉得我在第五层而故意让你以为我在第三层,其实我在第八层哒”,总想着比对方高明一层,站在“聪明脑袋”的顶层,姑且不说为何这种畸形的心态近年来愈演愈烈,就面对一部归类为“悬疑”的文艺作品而言,这种态度在根本上恐怕也会错失作品中很多值得玩味的地方,弄得一地鸡毛。

在这个意义上,限定于《大欺诈师》目前播出的三个故事(14集)来说,我认为这部作品比《行骗天下》更出色——哪怕仅仅是因为,《行骗天下》基本上都是围绕“是人(包括女人和男人)就下三百层”(三百层地狱吗?

)的“你在第几层我在第几层”模式展开的;也就是说,作为一部纯粹的娱乐性作品,《行骗天下》的目的就是和观众“斗智斗勇”,看谁当骗子的水平更高。

仿佛是《古畑任三郎》那样的侦探剧一样,凶手和作案手法一开始就呈现给观众了(欺骗的目的和对象呈现给观众了),主要的看点不是找到谁是凶手(谁是被骗的一方),而是如何建立起破案(行骗)的链条。

与此相对,动画的单集长度和每周一集的传统播出方式(像这次Netflix这样,一次性将前14集放出的做法,当然并不常见),决定了《大欺诈师》的制作方无法设计非常复杂的诡计嵌套形式,也就无法做到像单集时长40分钟至一小时的日剧那样,埋足够多的伏笔来实行剧情“反转”。

正是因此,《大欺诈师》的三个故事的走向,呈现出了与《行骗天下》那样case by case不同的线索。

具体来说,在第一个故事“连线洛杉矶”中,主角枝村遇到了比自己厉害得多的大骗子罗兰,并逐渐交代了罗兰“团伙”的核心成员。

在此过程中,《行骗天下》所熟用的“反转”或“嵌套”结构得到了再现,无论行骗过程中细节的“真实性”如何,制作者讲故事的方式和《行骗天下》别无二致。

但这种专注于和观众“斗智斗勇”的重心,在第二个故事“新加坡之空”里却被部分地转移了。

制作者显然是希望通过几个case来分别交代几名团伙成员的来历;不过,如果说枝村的经历在第一个故事中更多地是点缀性的存在,那么在空难中失去双亲的阿比和曾经参与空袭自己家乡的驾驶员之间的恩怨,就不仅仅是一个点缀。

在第二个故事最后一场决定性的比赛中,阿比让自己的仇人重新坐上飞机代替自己参与比赛,这个决定就在罗兰的计划安排之外——不过,“主谋”罗兰早已将这种“意外”考虑在内,于是提前准备好了备选的应对方案,成功化解了可能出现的不测。

而到了第三个故事、即关于另一名成员辛西娅的经历的“伦敦之雪”里,我们终于看到了整个诈骗计划之外的“意外情况”。

“伦敦之雪”的故事并不复杂,甚至非常俗套。

辛西娅年轻的时候在一家咖啡店打工时,偶遇了一名贫穷的画家托马斯·梅耶。

他邀请辛西娅做自己的作画模特,两人因此情投意合,过上了清贫但不乏希望的共同生活。

一日,两人在摆摊卖画时偶然碰到了著名画商兼拍卖师詹姆斯·科尔曼,后者看中了托马斯模仿明画的能力,让他替自己画赝品。

托马斯答应下来,并开始变得有钱;但辛西娅却对他甘于画赝品感到很失望,两人因此不欢而散。

在最后一次吵架时,托马斯对辛西娅说:詹姆斯认可了我!

吃豆罐头要等多少年才是个头啊!

(ep. 13)多年后,枝村阴差阳错将价值连城的《伦敦之雪》当作普通的画作廉价兜售给詹姆斯,于是找到罗兰请求帮忙“骗”回原画。

为此,罗兰团伙设计了一场“地下拍卖场”的戏码,一方面离间詹姆斯和为他出钱拍下满屋名画的情人法拉,另一方面让枝村找到早已欠债累累的托马斯,拜托他画一幅仿作。

当年看到小朋友在美术馆里对着自己画的赝品认真临摹而心生愧疚,终于一口气举债买回所有伪作的托马斯,也因为这次重操旧业而还清债款。

故事的高潮发生在“地下拍卖场”中罗兰拿出《伦敦之雪》的时刻。

(当然,制作者在这里也插入了一个常见的小诡计:枝村有意把真品拿去了拍卖现场,而赝品正因为倾注着托马斯的汗水而更为“珍贵”。

)在此之前,众人在商量要从詹姆斯手里骗得多少钱的时候,罗兰等人预计是五千万英镑;而早就对詹姆斯怀恨在心的辛西娅说,要从那个情人那里拿到七千万才罢休。

在拍卖现场,阿比支开了情人法拉后,对詹姆斯耳语道:可以拿出七千万,请务必拍下。

果不其然,詹姆斯对《伦敦之雪》报出了七千万的价格。

可是,正当罗兰要落槌成交时,坐在台下的辛西娅却报出了更高的价格:七千一百万。

这个举动令包括罗兰和枝村在内的所有人都震惊了,罗兰甚至说:莫非要出大事啊。

(ep. 14)于是,辛西娅和詹姆斯两人一路竞价,直到詹姆斯最终报出一亿英镑的价格。

为什么辛西娅要这么做?

一方面,当然可以说,她有把握,对《伦敦之雪》情有独钟的詹姆斯会头脑发昏一直竞价下去;另一方面,也可以说这个举动超出了罗兰团队的计划安排。

辛西娅的从容来自她对詹姆斯的了解,但不仅于此;更重要的是,在两人竞价过程中,画面闪回到了当年辛西娅和托马斯两人过着清贫生活时的对话:托马斯:蒙托亚的画非常贵。

辛西娅:多贵?

托马斯:我们两人一直吃豆罐头吃到死那么贵?

辛西娅:稍微吃得好点吧。

不过,总有一天你的画也许也能值那么多。

托马斯:那样的话,就把外面所有的豆罐头都买下来吧。

(ep. 14)对于如今身为欺诈师的辛西娅和每日干着苦力的托马斯,曾经各自以“演员”和“画家”为目标努力奋斗、彼此相爱的往昔人生,早已不可能重来了。

于是,站在辛西娅的立场上,用这个机会向詹姆斯“复仇”似乎就是再好不过的机会——而她一开始就是对罗兰等人这么说的。

不过,既然如此,为什么她没有满足于约定好的七千万英镑?

在此,值得玩味的有两点:一、辛西娅不知道枝村掉包了真品和赝品,那么在她看来,面前这副托马斯仿作的《伦敦之雪》,就是值得曾经“认可”他的詹姆斯以“把外面所有的豆罐头豆买下来”的高昂价格来拍下的佳作。

也就是说,辛西娅以与“欺诈师”身份相符的方式,在另一个意义上实现了曾经和托马斯的畅想,或者说,完成了她自己曾经对于托马斯的画作抱有的期待。

二、另一方面,更有意味的是,“一亿”在这里或许超出了确切的数字(超出了“定个小目标”意义上的“一个亿”),因为在往昔的对话场景中,托马斯和辛西娅都没有明确地说,“把所有豆罐头都买下来”意味着多少钱。

就此而言,如果说辛西娅对于托马斯成名后画作的价值所抱有的期待,在这场欺诈的拍卖会上呈现为惊人的数字(从五千万、七千万到一个亿),那么最后这“一亿”的数字的意义,已经超出了具体数字本身,超出了可衡量的价值——就像她始终带在身边的那枚素描的戒指,从一开始就是“真的”东西:两人纯粹的感情和纯粹的理想、两人的“纯粹”。

因此,“一亿”意味着无可衡量,意味着比高更高、比大更大,这也就是为什么辛西娅的竞价超出了罗兰的算计和预期,超出了整个计划的控制范围;同时,通过这种象征着无限夸大的仪式,辛西娅和托马斯也才能将两人往昔的“纯粹”如其所是地、恰如其分地埋葬和接受,既不否定它,也不回避它。

更不必克服它。

没有妥协、没有反转、没有诡计,而是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地朝着自己的梦想努力;没有狗血剧情,没有跌宕起伏,而是在日常生活里相濡以沫。

——这种单纯朴素的生活方式,在机关算尽的“反转”构造中,不是在“第一层”,而是在“第一亿层”。

它是绝对的、无限的,它会在意想不到的时刻以出人意料的方式展现“被压抑者的复归”。

 8 ) 对侠的幻想 以及 残酷的现实

【个人意见,不喜可以聊,但别骂】整部番抛开逻辑、道德等等,从配乐、画面、配音来说,是一部质量非常高的很爽的番,比如伦敦的雪里画家作画的时候的画面和配乐,以及片尾每个人各自生活的时候的画面和配乐,配合起来让人觉得“喜欢二次元”真好。

这些优秀的细节都为这部番的爽奠定了基础。

基于好的硬件条件,爽的软件条件在于片中对“侠”的设定(很多人说故事很老套,但我没看过行骗天下,觉得看着已经很爽了)。

随着精英阶级的逐渐形成和财富差距的逐渐拉大,动画里的“欺诈师”就像是法制社会的“侠”,钻着法律的漏洞劫富济贫,是现代版的罗宾汉。

这种靠智慧的劫富济贫很符合现在社会中“侠”的定义,对知识的崇拜使得这个设定很符合如今的时代,用智慧去行使正义,这个设定很现代也很爽,就像之前大家崇拜中国红客联盟一样。

侠的设定下人们是不讲究规则的,甚至也不怎么讲逻辑。

看到很多影评里说反派没脑子的,但实际上生活中没脑子的很多,比如诺曼底登陆前的希特勒,在以“侠”为主题的故事中逻辑只要看似合理,一眼望上去没有漏洞就好,正是因为这些看着很荒谬的事情竟然还能成,反而让人觉得非常有意思和不现实,导演想要观者沉溺的也是这个幻象。

所以如果只是出于在家无聊需要找一部番就着泡面边吃边看,这部番很合适。

但这并不是一个适合深思的番。

仔细想的话,会发现这个“侠”的世界牺牲了太多,世界总是公平的,看似行侠仗义但实际上反而是一种不公平。

枝村真人“演得黑化时候”被卖的孩子怎么样了,之前看似深刻地问了一句“即便救出来了孩子们还能去哪”之后,再之后就黑化,卖了,一笔带过了,作为男主黑化的侧面描写素材;枝村真人最开始肯定有很多净水器客户,谁靠着卖一家净水器活啊,剩下这些老年人被骗了钱怎么办了。

只是想说明程序正义是先进于侠义社会的,写过Legal High的编剧自然也明白这些,程序正义比侠义更重要,所以胜者即是正义。

大家都是综合起来的人,再罪恶的人或许都有柔软的一面,按照侠义社会如何衡量,因为上有八十岁老母杀人就不该死?

侠义社会里爱恨情仇的结尾就是大家坐在一艘游艇上喝酒吗?

显然所有人都觉得结尾烂尾了,这个设定太奇幻了,侠义社会下规则的混乱使得骗和被骗、杀和被杀只会成为一个无终止的循环,这种社会没有结局,所以导演想要一个he结局必然烂尾。

枝村真人一直被罗兰和自己爹妈骗,罗兰和真人老爹也是在骗自己,失去人生意义之后用虚假的正义满足自己的人生价值和可笑的虚荣心。

他们连自己都骗,把自己骗进监狱后还能骗自己没错,大欺诈师实至名归。

【以下是个人意见】自己心中的结尾这一群人全部进监狱,结束,抑或是枝村真人被自己的基于善良的感情和现实折磨到崩溃,把所有人杀掉之后自杀,也挺好。

所以对这部片子的感情停留在泡面番就好了,细想之后反而觉得这是一个悲剧,所以我也为了自己着想,只是把它当作一部优秀的爽番就好。

 9 ) 第一个长评给予必须给出长评的作品

二刷追评,重审这部两年前我不复习等级考也要追完的番剧。

一个有趣的现象,本作的case1、2、3在我脑海中的留存度非常高,随着剧情推进很快能回想起各种情节和伏笔;而case4我却几乎完全不记得任何信息,这就是选择性遗忘?

美术风格非常独特,对色块式的、印象流的绘画大量运用(特别是对自然景物和街景),使得本作场景色彩极为丰富。

配音和配乐都十分精彩。

故事主线走的是日漫经典一个短篇解开一位主人公心结,一路打破众人心之壁的路线。

因为制作团队的齐心协力,本作的情感渲染力极强,伦敦之雪中辛西娅对往昔美好的回忆堪称一绝(主要是配乐的功劳)。

然而观众在前三篇中沉浸得多么深,就会被第四篇多么粗暴地拽出。

反派大团圆的“he”结局更是直接将观众之前付出的剧烈的感情波动当成了笑话,同时也违反了本作的主题之一,也即主角团队的“正义性”:说是劫富济贫,到头来,你们不也与恶棍人渣们其乐融融?

核心的问题在于case4弄错了非常重要的一点:有些人物,是注定要,也必须要“死亡”的,既包括人物本身的死亡(如桃乐丝),也包括人物故事性的死亡(如前三篇的大反派)。

强行挽留势必会使故事原有的架构崩塌。

一个人物都不舍得放走,牵强地营造大团圆,搞什么?

又不是子供向的少儿动画。

 10 ) 结局篇吐槽

前面几篇连起来可以达到四星水准,瑕不掩瑜。

但是,最后一篇完全是垃圾。

败笔在于这根本就不是欺诈。

黑社会老大发现老一代骗子团,不杀掉老爸和他全家,还让他在身边当律师?

他可是人贩子!

而且他在老大眼里是个出卖同伙的骗子,黑社会最忌两面三刀,没有义气的垃圾。

只会像日本老大一样把他丢海里喂鲨鱼好嘛……两边都是黑社会老大,同时都被迷晕,你怕不是开玩笑。

都迷晕了直接拿钱走啊,还演啥?

为了报仇的大型沉浸式体验?

excuse me?

最后大团圆游艇party,只有前面被骗的那几个人渣也是老爸雇的演员,为了给男主练手搞彩排呢,我才能心平气和不吐槽……被你骗完不推你下海就不错了,他们应该直接把主角团所有钱拿光,最后预示主角团要制定新一轮计划还差不多…桃乐丝这个角色根本就不该加恋爱戏,应该是互相羁绊加一点暧昧,主要是彼此之间的革命情谊,掺杂爱情就变质了。

《偶像大师灰姑娘女孩U149》短评

感觉作者价值观有问题,罗兰基本一直在欺骗甚至利用枝豆,根本不考虑枝豆的感受而将其强行卷进各类事件,就是为了达到自己最终复仇的目的。枝豆的爸也不是什么好父亲,对家里多是欺骗和亏欠。然而动漫却把这些很原则性的问题都弱化了,反而在努力营造大家感情都很好、就该相互原谅的氛围,我呸!这些人不配做队友、做朋友,然而枝豆在导演编剧的安排下就是那么心宽似海、一切OK……对罗兰心存感谢可以理解,但是最后的黑化爆发竟然还是为了做戏给别人看,我简直……失望!……可惜了这个现代派的画风,这部番人物美型,背景多彩,是真的有文艺范儿……幸好还有诹访部顺一在,给罗兰魅力值加了300%

7分钟前
  • 蕖歌
  • 较差

类似低配版hustle,画风好赞。

11分钟前
  • 逝者如斯
  • 还行

前面搞这么好,最后结局就这?:)别让枝豆看见彩蛋。

16分钟前
  • 白林山
  • 还行

此动画片可以加进高开低走的名词解释里(此外还有大量女性不友好情节)

20分钟前
  • 小猫接线员
  • 较差

这个case4实在是败笔,以为是互相救赎,结果是一场彻头彻尾的欺骗,呼应名字,以后还是直接看完结的吧。

25分钟前
  • 曾见云端
  • 较差

说实话有点失望,过于老套了。

26分钟前
  • 植物园在逃雪梨
  • 还行

盗亦有道,就算是贼也是非恶人不骗的义贼。这是一个骗子不知道自己进了骗子群还被骗得团团转最后决定洗心革面和法国大骗子一起当高级骗子的故事,一句话简介,法国欺诈师套中套日本纯情小处男,真有你的。

28分钟前
  • 塔格利安冒火了
  • 推荐

高开低走强行he,从上海掉进海里能漂到台湾,这是在欺诈我吧

32分钟前
  • momo
  • 较差

你骗我我骗你随时反转,色调和配乐超级惊艳,不愧古泽良太+巨人的制作公司+netflix。顺便,双男主是要搞cp么~

34分钟前
  • 元宝酱
  • 推荐

像《hustle》一样,人不讨喜,事不可信。“最后干一票大的”,生硬愚蠢难看的死亡flag。希望男主凭儿童贩卖走上人生巅峰,起码算“改邪归正”。口称单干实则羁绊,刻意反常。莫名就老爹成骗子了,原谅和好,被骗者不计前嫌,不爽主角团全员善终,死而复生物归原主。最后影射大统领是骗子?

39分钟前
  • 静电黑蝙蝠
  • 较差

先前看过行骗天下,显得动画不太出彩。

42分钟前
  • 我很忙
  • 较差

一般,制作十分精良,但剧本就马马虎虎了,过家家,日式特色全年龄成人作品,动画版的行骗天下。

47分钟前
  • 乏了的涎水
  • 还行

尾巴收得太没余味话讲得太满,但还是比《行骗天下》好,甚至觉得《行骗天下》才是原点。这个故事的戏剧核心(所谓翻转)并不值得多次使用,更别说作为中心卖点了,观众通过“狼来了”的惯性猜测情节走向是轻而易举的。本作比《行骗天下》多走一步在于,这并不是古泽良太版的《鲁邦三世》,至少人物不是中空的符号,他们存在一个过去,甚至有失败版的达子,他们的过去让之间对立的价值观得以存在,幸好本作不只是空有翻转,而是将重心从小聪明叙诡移到了人物像上。而关于角色,不只是古泽良太,这本身就是日本动画擅长的领域了。

51分钟前
  • 塔塔君Minkun
  • 还行

五十岚客串并提到达子之名打破了次元壁 接通了行骗天下的宇宙 以动画的形式打造的信用诈骗师故事 可以一定程度上忽略逻辑 制造出真人影视无法实现的惊天骗局 同时贞本义行与他略有些恶趣味的审美赋予了人物更夸张的表情与肢体动作 颜艺惊人 原画上色也是别具一格 五彩斑斓 特别养眼 插曲与配乐堪称完美 四个案子分别实现了四个主要角色的背景刻画 刻意挑选的案件与核心角色之间的关联也融入的巧妙 前后四个案子还能很好的前后呼应 这一次的男主简直就是小朋友的翻版 罗兰则是性转的达子 不过这部动画完成了真人剧集没有做完的事情 对欺诈师这帮人的悲剧与宿命做出了更多表达

54分钟前
  • Mosquito史歌
  • 力荐

古泽良太这两部作品可以算是后现代主义肥皂剧的标杆了,在取悦观众的背景下,最大可能放大娱乐性,削平深度,放弃思考。非要说也算极端浪漫的生活方式了,用你的钱逗你玩一圈,娱乐至死。

56分钟前
  • 路人廿五
  • 推荐

最后一个case拉胯,最顶端的是《伦敦之雪》篇章了,情感塑造很好。

58分钟前
  • 国王KING
  • 推荐

作画和镜头不错…可这剧情,反转看多了也挺没劲的,及史上最惨工具人男主

59分钟前
  • 要酸不要甜
  • 还行

一星给画面制作。

1小时前
  • ૮ – ﻌ – ა
  • 较差

太他妈过瘾了 各种反转我给九颗星!!!!!!!!!

1小时前
  • 少年阿尔弗雷德
  • 力荐

等了很久,看完最后一个case有些失望,情节是如此地一波三折同时又是如此地让人提不起兴趣,感觉非常奇怪。私以为最好的故事是伦敦之雪,剧情和感情几乎都被拉满。作画满分,配乐满分,故事就差了些。

1小时前
  • 新月相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