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部灾难片,想象一下地球的磁场消失了,人类的生活会怎么样?
所有带有心脏起搏器得人瞬间死亡,几天以后,地球会被太阳当做烤肉一样,流油,烧焦。
第一次知道,原来磁场对我们这么重要。
不过这不是这部电影的主题。
个人觉得表面上大家会以为这是一部人类再一次解决危机的英雄式电影。
在我看来这是一部人类自我救赎的电影。
我们千百年来居住在同一个星球上,如果大家都团结协作,互相共存。
相信这是一种永恒的状态。
可偏偏有的人,起了贪念,战争,扩张。
为了取得更好的发展,肆意开采自己母亲的资源。
研究更强的超级武器,已达到恐吓其他人类的目的。
“宿命”由此而来,这也是地核停摆的原因,抢救队深入地心,拯救地球的过程,大家接连伤亡,虽然之前有些人是心存芥蒂,但是最后大家为了同一个目标,都愿意放弃生命,这与人类现存这种斗争作为鲜明的对比。
这也是电影宣扬的,大家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只有愿意奉献,才能互利共存。
—2021/1/24 地心抢险记
有天晚上仰望星空,看见如撕碎的棉絮般的云铺满天空,从光洁的月亮下面迅速飘过,而月亮四周散发的诡异的光晕。
感觉天象异常,莫名的想看一部世界末日电影。
找了一圈没找到来自天外的彗星撞地球,倒又看了一遍钻到地心的科幻电影了。
赢得奥斯卡最佳女主角的Hilary Swank,演得所有科幻片都成了烂片,不是她的演技问题,而是选片问题。
这部电影众多演员演技都中规中矩,但是让人难以沉浸其中的原因,恐怕就是过于瞎编乱造的钻地心整个剧情,还有长达1个小时在虚假的飞船所开展的情节了。
我可以相信天外飞星、气候剧烈变化、甚至外星人,但是让我相信人类创造出可以禁受几万度的熔岩的飞船,还能所向披靡,总是忍不住的想what a crap!而且大部分情节都开展在一个看起来就不真实的飞船里,屏幕显示的外界就是电脑做出来的一样。
虽然这部电影展示了在为拯救全人类的名义下,科学家每个人都是普通人,但是有时舍小我救大我是不可避免而且是必须要要付出的代价。
可能是拙劣的特技效果,总让观众出神。
2个小时多一点,展开得很平均。
开始是理论求证阶段,灾难原理解说什么的,约半小时;然后是设备研制和团队组建阶段,这段没怎么拖,约半小时;剩下一个小时就看这帮人在地底下怎么玩隧道游戏了。
死人那是必须的,可我没想到这片竟然这么彻底,除了男女一号之外一个也没放过。
最后他们俩搞对象了没也没交代,有点虎头蛇尾。
科幻动作片向来就不是玩深沉地,而是为了让人和主角们一起紧张和热血地,这点应该说本片做到了,就是煽情比不上绝世天劫。
还是可以一看地。
好莱坞的片子,说白了,除了爱情轻喜剧,剩下的就是灾难片了。
爱情轻喜剧,总是贴着用梅格瑞恩的微笑做的标签,而灾难片的标签上,就是美国人特有的英雄浪漫主义了。
一伙人,因为一个足以毁灭世界的灾难从四面八方走到一起,因为各自不同的原因和目的,不得不承担了拯救世界的英雄的角色。
无论这个英雄小团伙里有多少人,你总能一眼就看出他们先后死去的顺序,也能在第一时间明确的知道谁将活到最后。
美国人的直肠子和不会拐弯的脑子,每次都编出这样的程式化剧本来,但是,我们就是每次都会被这个程式吸引,一路看着,感受着,感动着。
所以,我还是哭了,在每一个成员死去的时候。
不管是意外身亡,还是舍生取义,都会让人感动。
这就是美国人的英雄浪漫主义,只要你还有英雄情结,还有浪漫情怀,就会感动于这么浅显又直白的设计。
脉络虽然简单,但是深入人心的情节设计,总能吸引仍然怀揣梦想的人!
初下载时,震慑于《地心毁灭》四字,当下就不自觉地联想到生化危机这样的恐怖事件而暂时退缩、总感觉心理有些承受不了,暂时搁置,想着再看吧。
再看——首先是,非常感动。
感动于动人之处。
hit 'em、 Jesus……先是显然的语言层次的细节;(这部影片的台词真的太棒了了了!!!
)再是,看似无关却紧密相系的事件:Green World Day时数人莫名死亡事件、疯鸟事件以及降落时遭遇的偏航事件。
联系起标题以及疯鸟事件之后学者将鸟与地球磁场联系起,心想口述着“Be wrong.(学者希望是他自己多想了)”却不可自拔地感到,这一切似乎真的都与人类共存亡的地球相关。
地球…地磁场…出事了?
我想展开讲讲疯鸟事件,在开头短短17分钟的片子里,疯鸟事件于我感触最深刻。
孩童对一只鸽子的逝去而悲恸,是否正是年幼未遭蒙尘的赤子之心对生灵的敬畏与共情?
他的父母安慰道:“Accidents do happen.”这句,也是一句谚语,犹记在Phantom of the opera里,也听曾经的首席女高音在剧院发生悲剧时也曾吟唱过这句。
而后,由一鸟之死,父母安慰为“accident”到成千的鸟儿疯魔,人与鸟同乱,疯鸟事件,人与鸟俱损。
那场景十分惊心动魄,使人动容,也让我又想到人与自然的话题,人与自然,是共生于地球的伙伴。
人,不可轻视于自然。
而疯鸟事件引发的学者思考,这些年来频发的疯鸟事件、诡秘的飞机失事……是否预示着地球磁场的危机?
同时,当学者发觉异状时,安排擅长绘图、线性代数等学科(基础学科)的同学协同建模,也使我联系到了自身。
基础学科为本,为工具,是进一步研究的根基,诚然。
而学者统筹规划全局,安排各学科各司其职,这种领导力与沟通技能,私以为或许比基础学科本身更为重要。
领导力恰如整体,而基础学科们是整体里不可分割的一,缺一不可。
————截至18min时所写————本以为Zimsky只是一个虚荣却符合人之常情的“明星科学家”,但是看到他窃取、或者说独占了同事的知识产权,可叹沽名钓誉之流,想起昨日微博上一热搜#研究癌症获奖小学生实验记录#令人可叹可惜,甚生憎恶。
一边是光鲜亮丽、卖弄文墨的明星科学家,一边是于大漠研究、衣衫并不光鲜的科学家。
籍籍无名原来也并不赫赫有功。
信息不完全……没想到信息最完全的,居然是这位明星科学家。
————截至30min时所写————被Alex吓到了,有点不敢看,害怕😨还好小白鼠没事,呼看到Zimsky吃瘪还是有点开心的&他的P roject Destiny,也许是个伏笔。
不得不说,其实很喜欢看到这种各方协作的情景:了解地球的、了解整个导航系统的、了解武器系统的、了解这艘“船”的……各有所长的大脑,一起,完成拯救世界的任务。
在介绍各方的工作时,细微处的刻画同样动人。
到Zimsky时,变成了他自己在介绍,并且对于commander的质疑,不置可否。
我很喜欢commander时不时的疑问,疑问意味着思考,唯有思考才会引发困惑、解决困惑,防患于未然,未雨绸缪。
同时,在推进防止地球毁灭的同时,要避免引起人类的恐慌,hacker Rat 也同样令我惊喜,这种立体式的人物形象刻画,我很喜欢♡各方协作并不顺利,个性不同之人也许互补,却从一而终就是互补。
Commander个性是没那么严肃,哪怕在演练中(演练中的一帧帧画面让人惊叹电影的艺术啊)失败他也可以与友人一边失败一边嘻嘻哈哈,Zimsky对于名利,或言之,权势很是执着。
作为非领导者,他在试验中一直试图说了算,却只助长了混乱,未果。
唯一的女性,也是开头时宇航降落时的功臣,她一路走来,都是顺风顺水。
是宇航员,但是也会打温莎结;不懂导航系统,但是能帮助改良效果(这个情节时Commander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
而正如她的同事所言,领导,须经历失败的磨砺,而成矣。
我也觉得这句话非常引人深思,要做一个好的领导,需要的不是能力,而是责任心,为好的负责,更为坏的负责。
不经历坏,不成领导。
Rome遭受高空静电袭击,既是合情合理的发展,又也许会成为拯救地球小分队们转变的契机,期待后续,妙。
————截至50min时所写————从crust地壳到mantle地幔,随着主角们的潜行,自觉我们也在进行一场地核之旅。
也是地理与物理的科普。
Bob died. Beck finally initiated and out they went.“阿拉丁的洞穴”、紫水晶,美与威胁。
Serge死的时候,真的很难过。
Beck是在慢慢成为leader了,她并未override the ejection,而是舍一保全。
眼睁睁地看着Serge灰飞烟灭,他还是化为星尘了,聊以自我安慰。
巴黎,来世再一起去吧?
人性是不可靠的,尤其是在危险之下的人性,我想我没有任何立场去评判一个在生死攸关的人的选择。
但是也至少可以选择不欣赏,也许“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我舍不得我的朋友一人死,我要共生,但是救世在前,尽管救世在前,我还是太理想主义了啊。
果然,Zimsky的 best guess 不成best,而Project Destiny as Plan B,亦如前文铺垫,而少数服从多数的Plan C,引发了Zimsky的爆发,我理解生死抉择时不同人的思量,于Zimsky这就是沉没成本,当及时止损,而于Beck Josh Braz他们而言,他们也许更肩负着为此牺牲者、前人的期望,为一个奇迹而坚持。
我也是多数者呐。
双线并行,地球上,桥塌——普通人遭遇的危险,危险。
Destiny须要启动了。
Josh 和 Rat 的•数学好的人才能进行•交流,我突然开始激动了,这就是知识的力量呀。
Digging that我见到的不多,反而是roger that很常听到。
primed for;prime质数。
又长见识啦。
很喜欢此处Rat和Josh的交流,Plan C的推进,Plan B的搁置。
计算机的力量啊,我好喜欢Rat~没想到Zimsky居然不是想捣乱,不过也是,以后上了贼船了,就只好破釜沉舟,等待黑暗中的光明?
为她而死,于Braz而言,为Virgil而死,成为她需要的血液,是值得的。
也幸而,冰释前嫌。
燃烧自己的Braz,看到这忍不住哭了。
刚刚平复好哭的心情,Plan C成功了!
太阳能转化成电能,也成功出来啦!
但是在海里,失去了能量,只能发出超声波,无法联络。!!!
Mr.Rat!!!
对!
地心之旅刚开始时,我还惊叹于鱼儿们绕“船”而歌,是彼此相和。
原来是首尾呼应!
太棒了!!!
终于,得救啦!
上一秒在感慨“无名的英雄”,下一秒Rat就以网络为网,让这些Unsung Heroes被歌唱、被铭记了。
我太喜欢这部电影了。
片尾曲也好好听!
虽然一会难过一会开心,但是最后还是要感叹!
这部电影好棒!
从画面、情节到人物、台词,无一不爱!
记得在台词里还看到了Carl Sagan(彩蛋);我第一只不讨厌、很喜欢的“老鼠”Mr.Rat
虽然很美式英雄主义,剧情设置也有不少Bug,不过电影对自然和科技的想象一点也不弱,超美的水晶泡层,超酷的船造型和激光技术、材料技术,起码是一百年后才有可能实现的技术,期待百年后的影迷留言给我,还有峰回路转的剧情,危急关头逐个设置的牺牲英雄也非常感动,特别是为了拯救家人那句话太催泪。
当然影片也告诉我们,科技应该用来保护地球而不是破坏她。
一堆老桥段:动不动就拯救地球+全人类。
一定会有一支集合各类高精尖分子的敢死队,在任务中或因太高尚、或因太卑劣、或因太倒霉而一个接一个死掉。
最坏的那个基本上都是活到倒数第三个,不管能不能良心发现。
最后活下来1-2人,其中一定会有一女的。
最最后,地球和全人类肯定获救,撒花,哦耶。
看了有一段时间了。
还有些印象。
这也是一部典型的美国个人英雄主义的电影,老套子,就不多说了。
情节中,有一段在地心里(就是有一大堆水晶柱)的那个片段,实在太假了,也不参考下真实的地球,有点胡说八道的感觉。
后来竟然还有一片水晶从头顶上落下,正好插中某一队员的宇航服,挂了~~~~(可以在地心自由走动,可以挡住地心的压力,应该也可以挡住下落的一小片水晶吧,队长竟然就这样挂了,好假……)后来一堆在地心里的核爆,唉……,还是一个字……假!
不好看,太多的剧情Bug了!
http://webmaker.blogcn.com
一部很老的片,或许往后不会再有多少人看了,前面准备阶段个人也觉得很无聊,看了一半就搁置了,某天想起来了就从他们进入地心开始看。
不算意外死的人:看到第一个人死的时候我哭了,接受不了现实的那么残酷,看到他在死亡前痛苦的表情,我很害怕面对那份恐惧,于是像小孩一样哭了,后来看到他的照片,想着他怀揣着美好的愿望,充满爱的死去也是一种幸福,如果哪天我也突然像他一样失去了生命,一定没有他那么幸福。
现在的自己,依旧怎天被懒惰,逃避,嫉妒,恐惧充斥着,没有爱的能力可提,一直权衡着利益,权衡着付出与收获是否成正比,付出是否值得,这样的生活如果老天突然夺取我的生命,我一定会紧紧不舍于这世上,也只能痛苦地逝去,来地球白走一遭。
第二个人离开的时候,虽然他的表情痛苦,但是我没有哭了,更多的还是心中深深的感动,哪天我也能有他那样的从容,我想这是我一辈子的任务,他虽然有害怕有痛苦,但是他有更深的一个空间去容纳这些,他有责任去承担他犯的错误,他的勇敢让他已经脱离了被情绪控制的地球大部分人的日常状态,像里面有一个反角,他就经常会这样,他并不是一个坏人,但是他会因为害怕而抛弃别人,而崩溃嘶喊,这正是我们平凡人的常态。
我们会因为害怕而总是选择安全模式生活着,不论说是逃避或是机械性的重复,结果人们就会被各种问题困扰着,打不破,出不来。
但黑人叔叔不是他有一个空间,尽管有那个恐惧在,他选择了个从容的方式回应,该怎么样就怎么样。
有时候我就疑问为什么在关键时刻我总是选择逃避,或许就是少了那个空间,所以尽管是不同的事,最后结果都是一样,从现在起我选择去看到那个害怕的自己,去爱它,相信与爱自己与上帝会给予我们力量智慧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第三个人,表现了人类的绝望,在无限的未知中人类真的很惶恐,总想去掌握什么留住什么,可是最后他发现是找到自己,最后他笑得很讽刺也很解脱,随着一声剧烈的爆炸,他也完成了他生命中的一次升华。
回到主人公,他明白生活就是平凡的,即使他拯救了地球,感觉他是上帝的化生,象征着智慧,勇敢,正义,但它却和每一个平凡人一样,干着平凡的工作。
看着灾难片都会有绝望的感觉,但是看完了之后又会重新燃烧起希望,犹如美丽的海豚在蔚蓝的海中随着声波起舞,生命中还是有很多美好的东西的。
所需要的就是我们每天爱,感恩和祈祷,然后去经历那些美好的东西,而在不如意时也不被害怕,怨恨淹没。
几年前看过的,回忆起片子,还是要赞叹美国人的想象力。
地壳中是什么东西,那巨大压力下生成的水晶石空洞...让我印象深刻!
似乎比起近地太空,地球内部和海洋深处仍有太多我们未曾探索的领域。
奇怪的是,中国的科幻类电影都拍成什么了?
垃圾...
不怎么好看,中途数次停下来刷网页,假的很,最后没看完……
中规中矩的科幻灾难片,将故事搬到了同类影片较少涉及的地心深处。特效略显粗糙,理论存在漏洞,但胜在创意不错,值得一看。
10年前的片子有这个水准绝对可以了。不明白为什么豆瓣上的分数不高,唯一美中不足的是结尾太仓促!
希拉里斯万克好美啊!最后只剩颜值最高的两个crew member存活好残忍 导演你是不是颜狗😅
较无聊
下载后跟P同学一起看的,啊,好像是。
拯救世界的英雄们都为了我们的平静生活付出了无数代价呀~剧情简单但是却很温暖!
又是美国人一不小心拯救地球那点事。
当年为那些赶往地心救援的主人公好感动的。
我喜欢灾难片~~场面宏大,看着揪心~~当然这部片子一般般啦
开始很精彩,但是到后来却让人很吐血。
1.这特效是认真的?03年也是很敷衍的特效,肯定是拍到后面预算不够了,把剧情精简一些不就行了?非要搞这么多幺蛾子? 2. 剧情是真的拖沓无聊,这么工整这么简单直给的故事模板竟然能这么多漏洞和割裂感。3. 人物设计能有多扁平就多扁平,感觉演员演到后面都演乏了。
绝对推荐!!!!真的很好看!!
我居然去了首映,真是一件让人很难为情的事情啊~~
4.乏味无趣的流水账工业废片.缺少危机感 虽然影片交代了地面的危机 但是由于地下大多依靠特效 且场景比较闭塞 套路是出现问题 然后绝望 最后一刻拍脑袋解决 以此来完成影片.
中规中矩的科幻灾难片。开篇霸气,地面壮观,叙事简单。刺激程度一般。推进较缓慢。以至于地心嘛,很抱歉我真不懂……
其实片子一般精彩 但是看到结尾出现的蓝色地球 第一次觉得我们的地球是如此的漂亮 突然的很想好好保护她。为了最后的那颗蓝色星球 给你5颗星!
好笑而且不错!很丰富的想象力!
就是给五星,俗套bug又怎么了,难得爽一回。
不值得看,故事太扯淡、幼稚,而且剧情桥段老套。地心停止转动,导致地磁消失引起的末日题材,挺有新鲜感的。下地心时选择马里亚纳海沟,挺聪明。但是用激光迅速溶解岩石,船体是用堪比三体水滴的高硬度材料制作,但是会怕钻石撞击,以及进入地壳内部的内容展现,非常离谱,过于魔幻、想简单了,缺乏真实代入感,无法认同。女主角性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