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是翻拍,但是,真的有那么差么?
演员来讲吧,也算是诚意满满,几个青衣是立得住角色的,小演员也选的好,为啥都在骂呢?
难道是因为导演是包贝尔吗?
看了六公主播的,感觉,也算可以了。
尤其是倪虹洁,演的非常好,难能可贵的是小邱玉红,简直可以乱真。
蒋小涵,是这帮演员里我最早认识的,从大风车开播之前就知道她,只是没想到,她在这里,比年长她许多的小鹿姐姐还老,而且胖,94年到96年那阵,她是少儿频道里经常出现的小演员,后来也上过春晚,当过主持人,不清楚是不是故意增肥扮丑演这个角色,总感觉她不应该是这个模样。
冲着喜剧两个字看的 以为是挺好玩的 怀旧的那种其实是说六姐妹从小的友谊 再见时已面目全非因为某人的病其他几人再次团聚 然而发现每个人都有生活的无奈再也都不是曾经无忧无虑的傻姐妹了电影里有很多那个年代的怀旧 那也类似是那个年代的吧一转眼这个年代的人都已成家立业 各自奔波少年不知愁滋味电影最后打出包贝尔自己个 和大朋友一起不禁唏嘘 怪不到那么烂
讲道理电影很不错,每个小女主都特别特别特点,特别特别入戏,整个电影很自然,故事也很完整。
韩版的我也看过,两部对比,我只能说我喜欢后者,因为国产的小女主真的特好。
里面还有很多很多搞笑元素,很自然的那种,不是硬挠脚底板那种。
包贝尔是很多人不喜欢,但是看这部电影,他是合格的导演。
不过也确实不能指望一些人客观,毕竟站的高度不同。
《阳光姐妹淘》,原版是韩国导演姜炯哲的作品,超过50万的网友在豆瓣打出了8.8的高分。
七年后,日本导演大根仁翻拍,打分人数缩减了10倍,但分数还是维持在8.3分。
2021年,我国导演包贝尔再度翻拍,豆瓣开局是5.2分,目前已经降到了5.0,暂居端午档最低分电影。
必须承认,光是包贝尔这三个字,就足以劝退一大波观众,毕竟他执导的上一部电影《胖子行动队》只有4.2分,还曾经造下在自个儿婚礼现场几乎将伴娘柳岩推下水池的重大负面事件。
但在全国首映前一天,2021上半年最火的电影《你好,李焕英》的导演贾玲在个人社交平台上点评了包贝尔的《阳光姐妹淘》,并着重肯定了他在翻拍作品“本土化”方面的功力。
另一方面,被誉为“中戏200年没出现过的美女”的曾黎,飞天、金鹰、白玉兰大满贯得主殷桃以及之前在《演员请就位》中惊艳众人的“无双”倪虹洁的主创阵容也实具吸引力。
因此,我抛下种种成见,选择用一种客观的眼光来看这部电影。
但事实证明,包贝尔导演的破坏力实在是无法忽视。
01首先就是贾玲肯定的“本土化”功力。
一组对比让大家感受下包贝尔的翻拍原则。
不难看出,包贝尔对原作的“致敬”已经具体化到这么细微的镜头语言方面了,而且这种情况充斥着整部电影,说句“逐帧翻拍”也不夸张。
而属于包贝尔的原创内容即本片的“本土化”情节,即是直接奉上各种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90年代劲歌金曲和上世纪港台男神女神的海报展,以及一系列挂在门上的零食小吃。
转存中...
转存中...当然,这种表达方式本身并没有问题,可是影片实在是缺乏能引起共鸣和触发情感的具体桥段,在这种情况下光用歌曲和道具来怀旧是远远不够的。
更何况这一套已经被“用烂”了。
韩版的故事背景是上世纪80年代的“光-州事件”,暴力是当时社会环境的符号化特征,所以各种“打架”的情节也随之成为影片的一大特色。
但97年左右的中国,并没有这样的标志性事件,若非要和当时的潮流扯上关系,那便是香港的古惑仔系列电影了。
然而,这类电影基本上还是只对当时的男性群体起到影响,其女性受众其实不多。
没有了特殊背景的衬托,包贝尔又将原版动辄打架的情节直接搬过来,就会让观众满脸问号:暴力冲突的产生原因究竟是什么?
转存中...当然,包贝尔并不会回答这一问题,他只会不分时宜、随时随地地响起背景音乐,自以为会引起观众的怀旧之情,实则只是让原本就吵翻天的撒泼发疯情节愈发雪上加霜而已。
02被包贝尔拍没的“共鸣”影片主要讲述七位曾是至交死党的高中同学因为种种原因分开,却在时隔23年后因为其中一位同学身患绝症而重聚的故事。
转存中...在长达23年的时间里,每个人都各自经历了不一样的人生,少时的赤诚梦想无奈被现实打碎,但最终各自都收获了一份属于自己的惊喜。
对于这样一个故事而言,如何刻画七个女生之间的情感显然是影片最重要的任务,它需要一些具有感染力的情节来引起观众的共鸣。
但包贝尔并不具备这样的能力。
影片上映之前,不少网友就对他执导女性群像电影这件事嗤之以鼻,甚至用“是个天大的笑话”来形容其之荒唐。
但作为看过影片的观众,我认为即使是撇开戏外的负面新闻不说,这部电影对女性的刻画方式还是有不少令人不适之处。
比如,青春期的女性固然朝气蓬勃,但绝对不是聒噪闹腾。
在这部电影中,几乎所有少年角色在讲话的时候都是处于高八调状态,每个人都动辄大哭、大叫、大笑,十分莫名其妙。
又比如,年轻女生增进感情的交流方式绝对不只有呐喊式的口号。
本片的一大高潮,即是城管来劝退小商贩在街上做生意时,“阳光姐妹”七人和死对头小团体之间的打斗场面。
但整个过程几乎可以用滑稽来形容,开始得莫名其妙、进行得乱七八糟、结束得更是让人满脸问号。
为什么?
因为前面缺乏有感染力的情节来为这一高潮部分做铺垫,所以我们看到的只是七个女生撒撒面粉、推推人之后突然一起搂着奔跑了起来……
即便是本片话最少的李幽然和张丽君关系大跃进的那场戏,导演和编剧居然还是用大哭大叫这种方式来呈现。
缺乏具有感染力的故事情节,就无法让观众感受到阳光姐妹之间的深厚友情,大家的情绪根本不能被调动起来。
而这一部分,正是包贝尔“改编”的内容,很显然,结果是一地鸡毛。
在需要他结合本土实际后做出自己的原创内容时,在对那个年代除却港台歌曲和海报之外的其他流行方面,比如说社会背景和学生群体的心理,他花的心思实在太少太少。
作为一部剧情向电影,故事情节缺乏感染力,人物之间的情感也就难以得到共鸣。
少年时期的聒噪闹腾还可以美其名是热血,可到林青去世之后,大家在遗像前热舞则有了坟头蹦迪的效果……03不属于包贝尔的“亮色”不客气地说,这部电影不可多得的经得起推敲的片段全靠角色成年后的扮演者撑着。
转存中...可惜的是,作为导演,包贝尔在改编方面一言难尽,却还将能够“拯救”片子的演技派女演员的戏份降到了最低。
殷桃的表现中规中矩,曾黎大美女更是全程属于镶边状态。
转存中...不过,戏份虽少,但仍是起到了作用。
在这里必须夸一下倪虹洁。
影片中她饰演的是成年后的邱玉红,学生时期曾一心怀揣着明星梦,成年后遭遇女儿天生患有难症而丈夫又不负责任地跑掉,为了给女儿治病她只好下海赚钱。
倪虹洁有两场非常加分的戏,一个是她穿着单薄地站在街边,然后哆哆嗦嗦地拿出烟来抽的场景;
转存中...
转存中...另一场则是她和两位高中死党见面之后,她在街边买了三个杂粮煎饼并当街大口吃掉的过程。
转存中...两场戏估计分别都不到两分钟,但观众立马能从她的神情和肢体动作中感受出角色的落魄处境,从演员的表演中体会到梦想和现实之间的割裂感。
转存中...而出场时间同样不多的张歆艺和马苏,也在仅有的戏份中让观众感受到各自角色的人生处境。
转存中...但这些都是演技派演员的功劳,到了需要包贝尔调教的新演员方面,他则让她们几乎全程都是高八度地大喊大叫、大哭大笑。
对于改编作品来说,如何对原作进行保留和创新无疑是最重要的任务,尤其是跨国式的电影翻拍,导演和编剧需要考虑的内容就更深入了。
很显然,包贝尔的导演水平并不足以支撑起难度系数如此大的电影创作。
转存中...他毫不客气地“照搬”原作的镜头语言方式,在“本土化”方面则止于老套的歌曲和海报怀旧风,影片的内容缺乏应有的感染力,从而造成了观众对故事本身和各个角色的共情无力。
而这或许就是50万人打出来的8.8高分原作,到包贝尔手里就只剩下5分的原因吧。
转存中...青石电影| 柯棠 本文系青石电影原创内容,未经授权请勿以任何形式转载!
采访、撰文/法兰西胶片我一直以来都好奇一件事,大家在对于包贝尔的创作态度上,有多少是理性审视,又有多少是偏见?
趁着中国版《阳光姐妹淘》上映,我和他约了一个深度采访。
翻拍《姐妹淘》是一件危险的事情,包贝尔自己不知道吗?
他知道。
“我(做导演)太新了,拍《姐妹淘》这样的电影,不是找死吗?
你怎么拍都会被骂,拍得跟原版一模一样你会被骂,大家说那你为啥要拍?
但你不按照原版拍,也会被骂,大家说人家拍那么好,你改得什么玩意?
”可你说包贝尔对这件事没有自己的对策与方法论吗?
他也有。
“我的能力未必会拍过原版,但原版本身就是最好的模板。
我们当时定的想法就是如果能想到比原版好的点子,那我们就拍,如果想不到,我们就按照原版拍。
我真的是把原版和其它国家的翻拍版都下到我的iPad里,我现场每拍一场戏,我都去比对。
”问题这就来了吧,在包贝尔身上,导演这个职业到底是什么?
他怎么学习并增长导演能力?
还是说,包贝尔只是因为行业环境和个人遭遇所限,被迫当上了导演?
“如果有100个人,或者有1000个人,甚至有一万个人说你是XX,你还会干这一行吗?
我觉得我还会。
”他对这份工作的热爱与坚定,一点不掺假,但他头顶上盘旋的争议与悖论也从未消散,“我觉得我自己的委屈更像是《狩猎》那种电影,我一辈子有很多委屈,我没有办法说,我说出来错,我不说我也错,那种戾气,我没办法,我觉得像一万个人拿刀在捅我。
”对于如此巨大的逼迫,我们会在他的创作中看到作者性的转化吗?
本篇采访字数近9000,有点长,但对公正讨论包贝尔的创作观,其实也很短。
读完,你心中自有判断。
包贝尔01.从拒绝到响应第一导演:之前有朋友跟我说,《阳光姐妹淘》一直在圈里找导演,结果包贝尔最积极,力争拍这片,有这个情形吗?
包贝尔:首先“听说”这件事80%都是假的,我觉得这是添油加醋了。
这个项目不是我强烈要做的,而且一上来我就拒绝了。
因为《姐妹淘》的出品公司和《“大”人物》是一家公司,制片人是李洪大先生,他跟我说《姐妹淘》的导演还一直没有找到,你有没有推荐?
我给推荐了几个,他说你这几个都问过,因为各种原因,都不行。
我没办法说这几个导演是谁,反正大家都是拒绝的。
第一导演:那是哪年啊?
包贝尔:两年前,2019年3、4月份,刚过完年。
第一导演:那时候这个版权是刚刚拿到,还是说一直压箱底呢?
包贝尔:他拿到很长时间了。
所以当时我推荐的几个导演都不行的时候,李洪大就问我愿不愿意导。
我说我肯定不行啊,《姐妹淘》这个题材太大了,而且人家原版在IMDB、豆瓣的电影排行榜上都是前列,它也是我最喜爱的电影之一,我只能拒绝。
再说身边所有人也都反对我接《姐妹淘》,因为你怎么拍都会被骂,拍得跟原版一模一样你会被骂,大家说那你为啥要拍?
但你不按照原版拍,也会被骂,大家说人家拍那么好,你改得什么玩意?
哪头都不占,哪头都被骂,这是最惨的。
于是我就放弃了,但回到家里我又在那想,我下一部电影应该拍什么?
如果过个五年十年,再回想起我当初拒拍《姐妹淘》,我会不会后悔呢?
其实我是真喜爱这部电影,你懂吧?
就是太喜欢它了。
第一导演:还记得第一次看《姐妹淘》是什么状态吗?
包贝尔:第一次我不记得了,但我肯定看了不只一遍,包括姜炯哲导演的另外两部《超速绯闻》《摇摆狂潮》,确实是很棒,太棒了。
这么棒的一个东西,你不拍,会不会后悔?
过了一段时间,我觉得,我会后悔。
那如果为了不后悔,我去拍了,我该怎么拍?
或者说我到底为啥要拍?
我就想我为啥会为这部戏感动,然后就在家里又打开电视看了一遍。
仍然掉眼泪,我觉得我看到第十遍还会哭,我全能共鸣。
所以我在想,这个事可以变得很简单,就是我把我对于这些共鸣的阐述放进去,是不是就成立了?
第一导演:产生这个想法距离你第一次拒绝过去了多长时间?
包贝尔:得有小半个月,然后剩下的半个月就一直在自省——我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导演?
我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
我太新了,拍《姐妹淘》这样的电影,不是找死吗?
但是我又发现一个“bug”,我的能力未必会拍过原版,但原版本身就是最好的模板,你懂我意思吗?
而且不单单一个模板,它是四份模板,韩国的、日本的、越南的和柬埔寨的。
所以,我游说我自己,催眠我自己,我有四个模板照着拍,我再差,也不会那么差吧!我觉得我很聪明,那就这么干了!
于是我再次找到李洪大,我说你找着导演没有?
他说没找着。
我说我想通了,我可以拍,我要接!
《阳光姐妹淘》开机照02.文本起伏录第一导演:那接着,李制片会不会觉得你这是怎么回事,又想拍了?
包贝尔:我们是很好的朋友,我给他讲了我的理由。
他说你有信心吗?
我说大差不差。
他说我相信你,我站在你这边,你所有的要求我都答应。
但其实,他没有单单站在我这边。
第一导演:啥意思?
他又找别的导演了?
包贝尔:没有没有,我是没有最终剪辑权的!
第一导演:合同就这么写的?
包贝尔:对。
你翻拍可以,但原版整体的故事是不能改动的。
第一导演:那我知道为什么其他导演不接了,你接手后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
请阿美过来写剧本吗?
包贝尔:阿美是制作方请来的,说必须给包贝尔派一个很好的女性编剧老师,站在你的左膀右臂。
其实主笔是宋成魏,从头到尾都是他写的,还有张鹏,张鹏就是我《胖子行动队》的编剧。
而阿美是编剧指导,就是我们每写完一稿给阿美老师看。
第一导演:我之所以提阿美,是因为有一个成年主角小时候的自己相遇在电影院的情节,当时比较清楚地看到《“大”人物》和《地久天长》(阿美编剧)两张海报,这算是彩蛋吧?
包贝尔:算,其实原本没有挂《“大”人物》海报,我们挂了一个别的,但因为没有那部电影的授权,所以就用特效换成了《“大”人物》。
其实还挂了《哪吒》,光线的嘛,我是光线的艺人,还有《姐妹淘》的韩国版海报。
这里每一张海报,都是我跟编剧讨论出来的,左边的小张丽君那个年代的海报还有《小鞋子》《阳光灿烂的日子》《坏孩子的天空》《古惑仔》《唐伯虎点秋香》,都是我们喜欢的电影。
如果论彩蛋的话,我们把最想要表达的那部电影放在了电影院名字的上方,这家电影院叫“好时光电影院”,原本那个镜头是拉上去的,上面有一张巨幅海报,但因为片长和版权的关系,那张海报现在在镜头里只有一半。
第一导演:我还真没留意,是哪部?
包贝尔:《美丽人生》。
包贝尔片场工作照第一导演:说回剧本,在改编的过程中,你有意识到原版里有很多阶级和跨阶层的特性吗?
包贝尔:我说实话,没有想过阶级这个层面。
韩国的阶级分化很严重吧,有钱人才能住江南这个区,没钱住别的地方。
但是在中国,我不确定有没有阶级这件事,可能有,但我不知道。
第一导演:其实结局领遗嘱就有这个问题,它有一个浅层逻辑,就是姐妹最后聚齐,似乎和遗嘱有关系。
包贝尔:我明白你说的意思,我们当时有想到这个问题,而且这是我们特别大的一个苦恼,我有给姜导写过信。
第一导演:你跟他还有这样的沟通?
包贝尔:书信往来,我把剧中所有的问题都问了姜导,其中就有你说的这条问题。
这些姐姐没有人是为钱来的,她们来之前也不知道会领遗嘱,可是,难道只有钱才能解决这些人生活的问题吗?
第一导演:姜导怎么回答?
包贝尔:他说,其实当年在韩国上映的时候,很多人也问了这个问题。
他的回答是,确实是有些人,她的事就是卡在钱上,他觉得这也是帮她们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但这肯定不是全部。
第一导演:这次结局的处理方式也稍稍不同,成年李幽然没有以演员的方式出现。
包贝尔:我们也想过用成年演员,让她站在那的时候是头发挡着半边脸的,所有人都很惊讶地看着她,结果她撩开头发,脸上并没有伤痕,治好了。
而且她跟别人不一样,她手上还戴着她们小时候的那个手链。
那放弃这个想法的原因,主要还是演员的问题。
第一导演:找不着合适的演员?
包贝尔:不是,是你不管找谁,一开门,观众都会说,哇,杨幂,哇,倪妮,哇,包文婧……不管是谁,观众一定跳戏。
都这时候了,我让你跳出来干啥?
包贝尔工作照03.演员的诞生第一导演:那说到演员了,全片的演员系统是如何建立起来的?
包贝尔:首先决定两件事,第一就是大的演员,肯定是希望找一些观众面熟的,你叫不出她名字都可以,但观众看到就觉得见过她,反而一下炸的那种,我们觉得不合适。
第一导演:所以是大演员定了再决定找小演员?
包贝尔:也不是,我们是大的小的同时谈,先散出去的是小演员的资料,而大的都在摸时间,比如说适合这个年龄的,全中国有几十个演员,熟脸的、知名的,有时间来的先划出来,没时间的全排掉。
第一导演:这得写多大一黑板?
包贝尔:这屋半面墙吧(指光线公司的会议室)。
紧接着就是小的,小的在网上征集资料,副导演跟我说报了7000个,邮箱都炸了,我说合适了再面试,我要两头,一头是符合角色,第二头就是稀奇古怪,这人你看一眼就能记住。
第一导演:全定下来要花多长时间?
包贝尔:从2019年3月开始,到2020年4月份开机的时候,仍然在找演员。
7000份小演员视频资料减到700份,再减到300,300变100,100变50,50变20,最后我们画了个圈,这20个女孩按住不动了,最终从这里再产出7个,谁演谁都不知道。
不过第一对确定的,就是邱玉红这个角色,也就是倪虹洁和夏梦这一组。
第一导演:因为这一组是七对女孩里长得最接近的?
包贝尔:太像了!
倪虹洁很想演这个戏,她来了之后,看到夏梦,太登对了!
这俩直接就先按死。
邱玉红其实每一个小演员那块都贴了一堆照片,到最终20个人的时候,她们每个人可以给自己写上“最像哪个艺人”。
夏梦这个女孩,她写的是“我最像袁弘老师”,她写了一男演员!
王玥婷也特逗,她一开始写的不是殷桃,是张曼玉。
另外,虽然倪虹洁和夏梦这一对是第一个定的,但我们最先敲定的小演员是梁颂晴,也就是小林青,她是唯一一个大家全票通过的,所以我们其实是按照梁颂晴的样子去找大演员。
第一导演:小演员怎么训练呢?
包贝尔:小演员基本在2019年的11月份就都定完了,本来是打算2020年春节前开机,但因为疫情就没开成,在12月份的时候,我们已经把所有小朋友放在一起训练了,给她们租了一个房子,就像训练营似的,然后找了一个女制片,就是那种脾气不太好的,像宿管老师似的,天天看着她们,吃住行都在一起。
第一导演:小演员本身也都是学表演的吧?
包贝尔:真不是,7个里面有4个第一次演戏,完全第一次。
第一导演:有没有演员突然出现变数,改变了整个走势?
包贝尔:太多太多了。
比方说扮演成年杨梅的马苏,之前定的是另外一个演员,也都签了合同的,还有一个星期就拍了,说来不了了,接了两个电视剧,时间挪不开。
换人是最崩溃的,疯了,你说小演员已经拍一个月了,我还得再找一个大人,还得跟小杨梅长得像,我就给马苏打了个电话,马苏救命啊!
马大仗义嘛,大家也都知道,她就来了。
其实人生有的时候,很多选择不是你最初的选择,但可能就是最好的选择,我一直这么告诉我自己。
第一导演:我觉得这次倪虹洁状态挺好,啃煎饼那场戏挺碾压的。
包贝尔:我不同意,我觉得没有碾压不碾压。
我先说那场戏,我们拍了两天,第一天拍完我不满意,我觉得状态不对,就是一个人该以什么样的状态去阐述自己悲凄的人生?
和姐妹们这么多年没见面,是应该宣泄、掩饰、痛苦还是伪装?
用什么样的情绪才能让观众感同身受?
这个很难去界定,但很重要。
当然倪虹洁演得是很好,但是我们仍然在第二天重新拍摄那场戏。
第一导演:还是觉得情绪动机有瑕疵?
包贝尔:不单单是我,倪虹洁自己也觉得有问题。
我们常说所谓“戏保人”,就是邱玉红这个角色在这几个姐妹当中是最容易被同情的,确实她过得太难了,所以观众会寄情于这个角色。
但是我打心眼里觉得每个姐姐都好。
第一导演:不是讲客套话?
包贝尔:我真不是客套话!
比如说张歆艺,二姐,真的是你给她A,她给你演到A+,更可怕的是你给她B,她仍然能给你演到A+,她演的很多细节只有专业演员才能看到,杨梅从楼上下来的时候,跑到张歆艺跟前,她下意识用手挡住了包上的香奈儿标志,你懂我的意思了吧?
她到杨梅家,刚坐到那,就掏出包里的消毒纸巾去擦手,这些东西根本不是剧本里写的,我作为演员,我当然知道她在干什么,所以我觉得她太牛了,真是diao。
再说蒋小涵,我就要求她吃,她说导演我已经胖了20斤了,我说不行,你还得吃,最后增肥40斤。
而且我让她在每个镜头都吃,因为整个戏里,你只有一场戏是不吃的,就是邱玉红刚从监狱里放出来,用身上所有的钱买了三个煎饼,张丽君跟邱玉红都在吃,但朱珠一口都不要吃,你就看着邱玉红。
蒋小涵立刻就明白我要干嘛了。
第一导演:我好奇,你是不是也希望用这部电影来证明自己对女性的看法?
包贝尔:我的目的不是去探讨女性,我没有这个权力,也没有这个能力,我的目的是呈现爱,呈现美好,呈现温暖,然后去慰藉观众的心灵,也去慰藉我自己。
04.终极导演意义第一导演:如果不是版权方限制,有没有想过大刀阔斧地改编一次,去颠覆原版呢?
包贝尔:有想过,但我们当时定的想法就是如果能想到比原版好的点子,那我们就拍,如果想不到,我们就按照原版拍。
我真的是把原版和其它国家的翻拍版都下到我的iPad里,我现场每拍一场戏,我都去比对,我去对他这个时候为什么就用这个镜头?
为什么推特写?
第一导演:那肯定有人说,虽然版权合法,但操作上还是临摹。
包贝尔:你改他肯定会骂你,你不改他也会骂你,骂你是肯定的,而且还不是小骂,对于资深影迷肯定是大骂,破口大骂!
第一导演:已经做好了这个心理准备?
包贝尔:我公司的同事和老板很早就提醒过我,但我仍然选择干这件事,是我觉得我在这期间能增长很多能力和想法。
因为本身我就不是学导演的,我必须要知道他们怎么就成为这么优秀的导演。
前两天我还拍了一个短片,根本就没拍内容,一直在拍无痕转场,我觉得翻拍《姐妹淘》对我来说是一个莫大的学习机会,我能做的是减少犯错误的空间,我就及格了。
第一导演:从韩版转化到大陆版,有什么分寸感上特别难拿捏,难迈过去的坎儿吗?
包贝尔:太多了,最基本的就是校园暴力。
原版李幽然在窗台上叼根烟,所有人觉得,哇,太帅了,我们怎么办?
我们叼根棒棒糖,也算是反映她外表那么社会,但内心还是纯洁的。
你看日本版,那个反派女孩都直接吸毒了,我们这里根本不可能的,高中生怎么可能会犯这样的错误?
不可能!
那你知道我们第一稿怎么写大乱斗么?
是运动会!
在区运动会上,几个学校联合举办,先是男孩赛跑的时候接棒接错,男孩打起来了,打起来之后,两个校长就开始打起来,其中一个校长薅掉了另一个校长的假发,薅掉了假发之后,这帮女孩看到对面是前阵子欺负张丽君的那群女孩,她们也就拼起来了,所以变成学校大混战。
但我觉得还是缺少历史感,有点飞。
第一导演:对了,刚才聊的电影院门口相遇戏,也是你改的吧?
包贝尔:最初宋成魏写的是桥,他写了一个几千年的古桥,两个人在这见面,它仍然是一座现在仍在用的桥,但是又很古老。
但后来突然有一天我说我不要桥,我要电影院,我要那个年代的,但到了今天我们依然在看的电影。
第一导演:你同时也是在致敬电影院吗?
包贝尔:不是,我觉得电影也是桥梁,虽然没有几千年的历史,但我相信过几千年也会有人在看电影,它会留下去。
而且我觉得,我们现在看电影的方式不一样了,屏幕越来越小,越来越往手机上发展,不像我们俩现在坐在这探讨电影,很多人都是在网上直接交流,也不像我们小时候,看完一部电影我们回去还会模仿,还会演。
就像我拍的那些从电影院里走出来的观众,我从中间把他们分开,左边出来的那些人都是搂在一起的,都是热闹的,右面那些人都是一个一个的人,他们自己在刷着手机,可能在发着豆瓣,骂着电影。
第一导演:你对电影院有依赖或崇敬感吗?
包贝尔:我不是有依赖或崇敬感,我是觉得电影院一定是个欢乐的场景,但也只是一个场景,可能是朋友聚会或者谈恋爱才去的地方。
随着家里电视越来越大,还有投影,家里也可以安5.1、7.1,可能有一些类型片,或者是小型的爱情片,我可以移植到家里去看,像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喜剧片,像惊悚片,我觉得带气氛的这种,还应该去电影院去看。
《姐妹淘》就适合去电影院看。
第一导演:你能接受《姐妹淘》被短视频搞成那种“3分钟说电影”吗?
包贝尔:“3分钟说电影”那都是宣传,和电影院是两回事。
但你要说那3分钟就是电影,这不行,我接受不了,咱俩刚才探讨那么多细节,花了那么多时间干完的事,结果,你3分钟结束了,我的目的不是这样的。
第一导演:那这次拍完这部戏,你有什么私人情绪,可以从中释怀吗?
包贝尔:没有,我从来没想过你这个问题,我没想过要释放什么,我也没有什么好释放的。
第一导演:但你到现在仍然受到很复杂的评论压力,我很难置换到你的处境上去想这件事。
包贝尔:特别简单,你把豆瓣打开,看看评论,你连着看一遍,你就都知道了。
第一导演:但我不就更苦恼了吗?
怎么去稀释掉这些东西?
包贝尔:稀释不掉的。
那然后呢,你还要创作吗?
如果你现在在做着你热爱的电影行业,如果有100个人,或者有1000个人,甚至有1万个人说你是XX,你还会干这一行吗?我觉得我还会,我还有我自己的理想。
全世界有一万个人说你跟这女的不合适,但你爱她,然后你就放弃她吗?
这跟这一万个人有什么关系?
第一导演:你会把导演这个职业看到多远?
包贝尔:我会看很远,我的想法是我喜欢演戏,想做个演员,但做演员很被动,永远要等着被选择,我每天早上一睁眼我都会想,今天张艺谋冯小刚会不会给我打电话,请我演个戏啊。
我有宁浩导演的微信,可宁浩导演好像这辈子从来没想找我演戏,他有一天会找我演吗?
他可能不会,是我能力不够吗?
是我口碑不够好吗?
我不知道,那我怎么办?
那如果我自己能学会做导演,我是不是就可以拍我自己想拍的戏,演我自己想演的角色呢?
那我到了40、50、60岁,老了,是不是我只能演爸爸了?
如果没有爸爸的角色,怎么办?
我是不是可以像伊斯特伍德那样,到了88岁还可以拍《骡子》?
如果我做到了,20年之后,你还坐在我旁边说,老包,你那有几个戏演得挺好的,或者说你有几个戏导得挺好的,那我觉得我人生也很有价值,起码在我有限的生命内,给你带来了快乐,对吗?
第一导演:你的表达一直特别普世,当然这不是问题,但你有没有很私人的想法,极端的情绪,想放到电影里去表达的?
包贝尔:我不知道,是不是我类型拍多了,就变得很商业?
第一导演:我记得起初你要演《东北虎》?
包贝尔:演那里面的傻子,但后来那个导演没找我。
第一导演:或者说,当年你还演过郝杰的《我的春梦》。
包贝尔:(后来改名叫)《我的青春期》,那部电影很好看,但删节了太多,原版3个小时。
第一导演:对,我觉得那是一个特别好的节点,当时以为你要往那个方向上走,换赛道。
包贝尔:那部戏演完我就接了《港囧》,骂得跟X一样。
没有,我觉得我的表演没有改变赛道。
我都很认真地对待我的角色,只不过我的能力能塑造成什么样,或者观众喜欢不喜欢而已,再或者说,是观众喜不喜欢那个角色而已。
就像你说的,你觉得倪虹洁老师很棒,我觉得所有演员都很棒,但是从这个戏的角度来说,倪虹洁这个角色最受大家心疼。
那不好意思,《港囧》你再看一遍,我觉得我那个角色就得被人讨厌,但我不觉得是我表演上出了问题。
《港囧》 包贝尔饰演蔡拉拉我觉得我在朝着特别好的演员的道路上走,但我仍然还没有做到很好。
所以我觉得有空间就行,我一点点往上走。
第一导演:那像《姐妹淘》这种方式的翻拍你还会继续操作吗?
包贝尔:不排斥,我还想拍《楚门的世界》,《教父》经典,还有很多人想拍呢,姜文拍过了(《一步之遥》开场),陈思诚的广告也是模仿《教父》,我也在锻炼自己,我觉得这是我第二部电影,我不是昆汀,不是姜文老师,也不是陈思诚,也不是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我不是这些优秀导演,我得一点点锻炼。
前天我和我闺蜜杨子姗、吴中天还在讨论,他们俩跑到公司去找我,就是我应该做一个导演,就一辈子只拍五部电影、十部电影,还是我应该拍多少部电影?
我觉得我不排斥任何题材,也不排斥翻拍还是原创,只要是优秀的故事,我觉得它都应该有被拍出来的权力。
那《姐妹淘》这个戏,你说看过韩国原版的人多,还是没看过的人多?
第一导演:不不不,你这是另外一个逻辑,我的意思是,包贝尔可以再私人一点,适当离开这种舒适,做点独特的表达。
包贝尔:我知道你的意思,但是我可能很悲观地告诉你……第一导演:不做?
包贝尔:不是不做,而是《姐妹淘》就有我的生命体验,我就这么一人,我真的就是这么一人,我是特无趣的人,我没有郝杰的才华,我有的时候也挺委屈,但可能我觉得我自己的委屈更像是《狩猎》那种电影,我一辈子有很多委屈,我没有办法说,我说出来错,我不说我也错,那种戾气,我没办法,我觉得像一万个人拿刀在捅我。
我觉得《姐妹淘》里面也有我很多情感表达啊,可能你看起来它普世,因为我这个人就比较普世。
我连观察生活也是很普世的,上电影学院的时候,有同学演《荒岛余生》,他们观察那些东西是我不知道的,我观察到的那就是个捡破烂的。
可能我跟郝杰拍过一次,让你觉得我内心有野的地方,不,我没有,我就还是一个普通人,我不是天才。
但我觉得我野的地方就是,我会被打倒无数次,但我仍然有站起来的勇气,这点我是野的。
我是一个负责任的人,我愿意为我自己的人生,为我家庭,为我朋友负责任。
所以我觉得可能我不管经历多少风吹日晒,我不会倒下,我得罩着我身边这帮人。
第一导演:好,可以的,谢谢。
包贝尔:谢什么,讨论电影是多开心的事啊!
*本文首发微信公众号第一导演(ID:diyidy),欢迎关注。
影片十分温情,用现实和回忆交错的方式讲述女主人公为满足重病好友的心愿,去寻找二十多年前的各个姐妹的故事。
她们回忆起自己的青春,是不会重来的十八岁,也许像每一个小团体一样,有开心有眼泪有悔恨,可当我们回想起的时候,总能感觉到幸福。
在我们的人生中,有家人,爱人,朋友,在我们难过时朋友给我们安慰,我很爱我的朋友们,就像他们从来没有放弃过我一样。
因为上周日刷小视频还是干嘛的,去找了优酷上分段还不连贯的韩版,那是真好看的,即使是10年前的电影,即使没能看到完整的内容… 然后今天又看完中国版,其实整个完成度还是很高的,而且也很稀饭张丽君小时候回家路上因为太开心而跳舞的那段,以及最后结尾处的拍摄手法,甚至连去世者相框里的图片都一起变了…可还是会因为剧本的先后顺序,重要桥段内容(虽然有一些中国化的改编,然而很多,还是没有…),镜头拍摄角度,都跟韩版几乎一模一样,让我不知道该…如何打分… 在3分和4分中纠结,最后还是选了3分,虽然包导的处女作要鼓励,除了倪虹洁一出场的那段,可是很多桥段,感觉韩版演员的演绎更让我能共情~ 看成年后的闺蜜们,就突然想起了去年『演员请就位』上的一个重要话题,女演员到了一定年纪以后就会没戏可拍,因为主流剧没有写给他们的剧本,也想起了尔冬升导演手下的那一群娘子军,还有两个都出现在了这剧里(马苏和倪虹洁),可惜啊,没有了,今年,这个好看的综艺今年没有了…我的心心念念啊~
先道个歉,这个曹同学的名字我不记得了。
趁着周末最后一个下午的劲,我暗暗发誓一定要在众多的烂片中看一个。
今年的电影在我看来越来越烂了,导致我一个每周都要去电影院看三部电影以上的人已经好久没去过电影院了。
在抱着去电影院感受空调的心情中我意外的看到cgv提前点映了这部好早就开始营销的电影。
毕竟一开始我就是抱着看烂片的心理,所以下单的时候并没有犹豫。
整个电影院加我有五个人,后面一对情侣一直在全程开心聊天,而我坐在他们前面座位上哭的像只狗。
虽然我哭的这般惨烈,但这部片子我最多给三星。
一星给反派曹同学,一星给殷桃和倪虹洁马苏,最后一星给所有的女性们。
片中的反派是整部电影的演技天花板,曹同学每次的出场,都让我真真的相信有这么个人的存在:被父母遗弃、缺少爱和钱、开始偷窃、被全世界另眼相看、装作不在乎的背叛全世界、歇斯底、崩溃。
她需要靠偷窃满足自己的基本需求,需要靠欺负同学来满足自己的自卑感,需要过激的竖起尖刺来保护自己,被迫和“主动”的成为了被唾弃的人,对于整部电影而言,她也只是个拿来即用用完就扔的不起眼的负罪羊。
(首先声明:所以违法犯罪的事我都反对)她的一切轨迹符合事实,不脱离实际,演员也很好的诠释了出来。
乌托邦的是,主角们也可以欺负别人,因为她们是主角,所以她们的一句为了义气就可以给他人一巴掌。
但事实却是,谁没有理由呢。
我才疏学浅,对于影视剧等生活艺术的审美,我经常会关注它的真实性,因为我相信这个世界是存在逻辑的。
反面例如玛丽苏:一个被爸妈抛弃的、从小连吃饭的基本需求都无法满足的人居然单纯善良的没有见过世界的恶面。
玛丽苏可以善良,这可能来自于她个人成长中自己的选择。
但是他不能一无所知傻的善良,这是白富美才有的特质,跟她们拥有爱马仕一样。
《阳光姐妹淘》看完出字幕才发现导演是包贝尔……这是包贝尔最不毁原著的一回……看在韩国原版豆瓣高达8.8分的面子上,给包导打个狠折,6分!
基本上像素级的翻拍,当然故事背景设定上不敢照搬,韩版姐们们约架放在光州事件示威者与军警的冲突背景下而本片约架是在城管与摊贩的冲突背景下……剧本深度上,高下立现……韩版中草蛇灰线的伏笔设计被包导扔的一干二净……韩版毁容事件中是辍学社会少女吸毒过量大闹校庆现场……而包导安排辍学少女喝了一瓶2.5度的老雪就来闹事了……这酒量怎么当社会少女?
结尾在曾黎的坟头蹦迪环节,去世的曾黎用自己的遗产帮助了陷入困境的姐妹马苏蒋小涵,把大house留给了堕入风尘曾经梦想当港姐的倪虹洁和她残疾的孩子……这一段十分泪目……真是生活总有很多意外,不管遇到多大坎,只要你有个有钱的朋友就能解决所有问题……我要向天空大声的呼喊,这样的朋友请给我来一打……曾经的女神们殷桃曾黎马苏张歆艺倪虹洁纷纷老去……青春懵懂的时代一去不返,当初的愿望实现了吗?
未曾绽放都枯萎了吗?
推荐先看本片,再去看韩国原版……
惊呆了,成年丽君跟林青在医院的见面让我感觉她们俩根本不认识….这小卖部认真的吗….几十年前有这个吗….翻拍可以,修改的部分没必要,没修改的部分没演好….小女主的哥哥长得比爹都老…这东北话好生硬…那个年代的服装…这么韩范儿吗…对骂部分翻拍韩版的没事,衣服也抄…不太对吧林青这性格单身到老不应该还是很飒,怎么能说出我后悔没结婚这种话呢…演技最好的是小女主的奶奶犯糊涂那段…
剧情老套,完全冲着几位实力派女演员去看的
包贝尔值
四颗星都给桃子
确实费了一些心思,在不少地方都做了本地化的改编,但是有点过分拘泥于对照原作,浪费了一个大好的女权的故事素材,这片子算合格,有一些巧思但显然缺乏深刻的感受力,过分注重塑造80后生活过的社会元素符号,却失去了对情感的犀利表达。女权们恐会很失望吧。
不走心的翻拍,老歌的狂贴,淡黄的滤镜,让一切回忆都显得那么廉价。珠玉在前的原因是韩版的社会大背景,而本土化后的阳光姐妹,建议改名为打架姐妹。
个人观感:韩国原版《阳光姐妹淘》>日本版《阳光姐妹淘》>越南版《灿烂岁月》>中国版《阳光姐妹淘》:没有预想的那么糟糕,但依然不时感到尴尬。
逐帧翻拍笑死。不过包贝尔真是废物,就这都能拍出来好多尬戏。倪虹洁那个小演员找的简直一模一样。少年女主演技是真不行,要是换成谭松韵不仅像殷桃,说不定效果还更好
包贝尔连抄都抄不明白
包贝尔?。。算了
电影翻拍的完成度很高,经典镜头转场基本都没有改过。整体来讲,小演员们演的更好,姐妹的感觉也更深。改编的部分也能接受,只是没那么好而已。
很久以前看过原版,看的过程没有太认真,自然也就不较劲。这样看下来也还是OK的,虽然结尾玛丽苏(忘记原版是不是也是这样了),但是整体看个轻松,乐在其中。只想说生老病死真的谁也说不准,还是好好珍惜现在吧,好好爱自己。一定啊。
倪虹洁在单人表演的场景里面非常好,但最后那个场景里,大部分人在砸现挂时,她的表演就忽然显得不适应和不自然。她也是个需要挑戏的演员啊。
不尊重女性的人怎么可能拍得出好看的女性电影 除了无脑照搬就是无脑照搬 一星只能给殷桃
原版一直惦记着还没看 大概真的是原版剧本好吧 四星单纯给故事 我哭了笑 笑了哭
包贝尔拍女性?太滑稽了
可以说是和原版毫不相干。也就几个女演员的演技加一星。
其实就像包贝尔这样老老实实翻拍故事,找合适的、新的演员来演这种经典电影,情节上适当做一些本土化,做得好就出彩了做不好也不至于差到哪去,这才是财富密码
基本上是1:1“还原”,分镜和故事基本照抄,一些自作主张修改的剪辑反而弄巧成拙,神经错乱的色调和滤镜更改让观感很差,一些细节的删改也让我看得很不爽,飞宇和幽然的选角很差,总体来说可以哄哄没看过的观众
虽然和韩版可以说一模一样。但有一说一拍得还行。
改编得还算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