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豪与荣耀是个选择题,放在爱德华-诺顿面前,A是正义的使命和职责带来的自豪感,B是警察家族立在悬崖边上的荣耀,他们都是那么必要,于是这个选择成为一个残忍的游戏,非A即B,没有两全其美,没有中间路线。
看片像做爱,时间久了,G点会变得麻痹,眼看着故事由前戏到高潮,循规蹈矩,中间换了几个熟门熟路的体位,没找到刺激,反而感到无趣,假装出来的几下呻吟,听起来像是敷衍的叹气,没有兴奋,只有疲惫。
《自豪与荣誉》,是一部令人疲惫的电影。
本该折磨得人撕心裂肺的选择,其实无非是编剧教材里冷冰冰的一二三四,如此如此,无论爱德华-诺顿怎样的做出苦大仇深的便秘表情,无论一干警察与匪徒怎样狂飙脏话,都无法令人兴奋,我只是无动于衷地躺在沙发上,看着时间流走,泡了杯茶回来,哦,该到高潮了,两警察的绑架戏和爱德华-诺顿与科林-法瑞尔的逮捕戏,热闹的两条线合拢,以坏警察科林-法瑞尔之死做了句号。
boks说这片儿怎么看都是一普通美剧的水准,而我觉着这是一稀释到两个钟头的美剧,疲惫无趣的编剧无辜地用了无数个FUCK来填充时间,假装亢奋。
他们甚至不惜做出煽情的表情,一副“你看,谁都有苦衷不是”的样子,尽量的让故事周折,尽量的让人物立体,而周折不是跌宕,立体不是饱满,架势对了,功力不到,功力到了,敌手的功力更强,到头来,还是差了口气。
怎么说呢,不给劲,扁塌塌,软绵绵,提不起,立不住。
问题不是循规蹈矩,而是怎么做和做到什么程度,你看,《摔跤王》不也就是一比琼瑶高十段的煽情戏么,做得熟练到没什么刻意使然的痕迹了,照样感动人。
《自豪与荣耀》其实不赖,只是看起来太规矩,规矩到呆板,连导演自己都打趣说“本片和《洛城机密》的差别是故事发生在纽约”。
看了不嫌多,不看不遗憾,大概是这么回事儿。
《自豪与荣耀》是一部关于罪与罚的电影。
警察内部腐败与家族内部纷争的纠结,正义与亲情的艰难抉择。
饶有力量。
同样的故事若摆在有些中国导演的手上,一定会煞有其事地拿出一副惩恶扬善的坚定决心,将英雄主义放大到底,生怕天底下的亿万老百姓不了解,不体恤政府的态度有多么的正义凛然。
可放在了老美的手上,阴暗的东西直面而来,一切处理得真实可信,不是英雄主义性情,而是人性光辉的足够映射。
腐败问题,每个国家都有。
权利的纷争,金钱的诱惑,最终作茧自缚。
正义与邪恶,孰赢孰输?
这样的主旋律基调放在那部电影里都是行得通的。
就这点对于这部电影结局的猜测是合理而不庸俗的,我们之所以愿意花上两个小时去看这样一部稍微不注意集中精力就很容易睡着的电影,除了COLLIN FERREAL和EDWARD NORTON的精湛演技之外,唯一值得褒奖的就是所谓的真实感。
我们不能以一部纪录片的直白太要求这部电影的真实性,但在不夸大正义,不弱化邪恶这一角度来说,它做到了。
说实话,我是冲着诺顿才看的电影。
因为字幕的缘故,很难坚持,中间的一些细节和错综的人物关系有些晦涩难懂。
当电影开头纽约警界精英组成的一支橄榄球队在赢得比赛之后趾高气扬地相拥高呼,"N.Y.P.D,N.Y.P.D,"的时候,何等壮烈激昂,何等振奋人心,谁能把他们和贩卖毒品的鬼佬,挥舞着至善的拳头痛扁便利店老板的瘪三,拿着烧红的熨斗对着不足几月的婴儿逼父亲就范的强盗,往罪犯喉咙里猛插利刃的杀人狂,整天满口fucking的地痞流氓相提并论呢。
导演却用自己的镜头语言真实地还原了貌似国泰民安的大环境背景下,一小撮为“除暴安良”而生的警察的丑恶嘴脸。
惩恶扬善,本是警察的天职所在,所以,当一个本该是“警察与小偷”的简单故事演化成“警察与警察”的明争暗斗之后,结果就没有那么明朗了。
于是,我想到了《无间道》。
脑海里掠过的是陈永仁在天台对着刘建明举枪的画面。
然而,这次换成了JIMMY和RAY的裸身搏斗。
陈永仁和刘建明,一个是警察,一个是三合会的会员,他们互换了角色,却又是敌我关系,敌人和朋友之间的关系尚且难以取舍,你亡还是我亡难以抉择。
而JIMMY和Ray并没有纯粹的敌我关系,只不过一个选择更粗粝,更堕落的活法,一个选择更正义,更谨慎的活法,更加重要的在于他们之间的至亲关系。
我相信,同样为对方的死亡而纠结的刘建明和Ray二人,留下的遗憾和悲悯是截然不同的。
整部电影从头到尾都以蓝黑的基调为主,压抑中时刻在提醒着我们这个世态的阴暗与暴戾。
与市井小厮,混混,小报记着,便利店老板这些社会底层人物的情感纠结,因无法忍受罪恶行径而揭穿,生活一落千丈,自怨自艾而开枪打爆自己脑壳的警员Sandy,这些不怎么让人舒服的镜头让我们深省,这个看似繁华的都市背后到底藏匿着怎样的阴谋与背叛,光鲜的荣耀背后是一部怎样的血泪史书。
温情是短暂的,就算身为老警员的父亲在圣诞节的晚餐上抽泣着为自己拥有两位儿子,一位女婿这样出色的警探而自豪不已,就算大儿子FRANK为自己因疾病缠身而即将生命终结的妻子戴上刻着“我的爱将永恒”的戒指,就算美妙的清晨JIMMY和妻子孩子追逐嬉戏,相拥而笑,并坚持要生四个孩子的理想再过美好。
但是,罪行是无法自我救赎的。
所以说,自豪与荣耀是相对的,利益价值取向不同,我们就可以因荣耀而自豪,却不能因自豪而荣耀一生。
有一项工作叫"好人",老板是自己,薪水自己发,听起来很愚蠢或老土,当然,前提是有主观的意愿.当进入社会,先不说,要建立什么伟大的事业,首先,不做坏事,不做坏人,养活自己,就已经做得比一些人出色.在此基础,也许可以期待什么,也许不.
不仅仅想说说电影,还有一种复杂的情绪。
阴郁,绝望,冷峻不仅仅是整部电影的基调,也是我现在的心境。
昨天匆匆下了这部电影,字幕没有出来所以只能算是看的一知半解,剧情方面不想剧透,只是想谈谈几点感受。
首先,介绍一点资料情况,找的中文资料。
——————————————————————————————— 911对电影的影响 《自豪与荣耀》原计划于2002年2月开拍,但是在2001年的9·11事件发生之后,社会各界对纽约警察在这次恐怖袭击下的英勇表现,均给予了相当程度的赞扬,因此,拍摄这样一部描写纽约警察腐败的电影被认为是不合时宜的,于是新线中止了拍摄计划,直到2006年才重新开始拍摄。
更重要的是,911使得故事发生了一些重要变化。
导演兼编剧迦文·欧康诺说道:“我拿到手之前的剧本,很不适合在目前的环境下去拍摄。
因为911之后,一些东西改变了……例如人们对警察的看法,过去颇多微词,而今时今日,911中警察的勇敢表现使得人们重拾了信心。
所以原来剧本中的一些情节不得不发生了变化。
观众目前看到的,就是我改写后的剧本。
”另一位编剧乔·卡纳汉也提到,最初版本的故事,比目前的剧本要更加犀利和黑暗:“911之后,我们感到有必要让观众对我们的警察有一定的信心,所以把一些不合时宜的东西都去掉了。
源自真实的故事 编剧乔·卡纳汉表示,“这是一个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故事,尽管最终改动了很多东西,但它骨子里还是一个有着真人真事的原型存在着。
”爱德华·诺顿对于真实原型也做过一定的研究:“既然是在大银幕上演他,我当然查阅了相关的资料。
不得不说的是,真实人物非常值得我们尊敬,他因为正义,做出了很大的牺牲。
这些牺牲远非我在银幕上所演的那么轻松,毕竟这个现实社会是如此的残酷……我是怀着崇敬的心情去扮演雷·泰尔尼这个角色的,我非常希望除了观众之外,他也能够认同我的角色。
” 同样是描述警察内部腐败丑闻的电影,相比凯文·史派西主演的《洛城机密》,《自豪与荣耀》又有什么突破呢?
迦文·欧康诺被问及这一点时,表示:“这部电影是拍纽约的,《洛城机密》是拍洛杉矶的,这就是最大的不同(笑)……最核心的区别是,这部电影讲的是一个人面对整个家族的名誉很可能会被自己坚持的正义感毁于一旦的时候,他内心的挣扎。
不得不说,爱德华·诺顿演得相当好。
” 对于电影的结局,主演爱德华·诺顿更是爆出了一个小小的内幕:“导演让我拍摄了两个不同版本的结局……真的很不一样,我和导演后来商量了很久,最终选了一个更容易被大多数人接受的结局,而另一个结局虽然过于消极,但我相信一定会让观众感受到震撼,我很希望观众们能看到这个结局,可能是DVD吧,希望在DVD里能够收录它。
”《自豪与荣耀》的DVD中会否有这些内容呢?
导演迦文·欧康诺对这个问题非常肯定:“这是肯定要收录的,对于这个结局我和编剧、演员都很满意。
而且我和爱德华·诺顿会录制一个全片的评论音轨,对于这部拍了那么久的电影,我和他实在是有太多话要说了。
” 多次推延的上映日期 俗话说好事多磨,《自豪与荣耀》不仅拍摄遇到了推延,上映日期也是一拖再拖。
当影片的制作于2006年完毕后,新线却认为本片极有实力竞争奥斯卡的小金人,因此延期到当年的年底上映。
但到年底之时,恰逢新线内部中层换届,人事调整连累了本片的上映,使得《自豪与荣耀》不得不移到次年公映计划中。
结果07年新线高层又觉得本年度该片在奥斯卡的胜算不大,于是又延期一年……最终上映日期定在了2008年的10月24日。
对于折腾了这么久的种种原因,导演迦文·欧康诺倒是显得很乐观:“虽然延期了两年才得以上映,不过我觉得,这是件好事……这两年内,我和乔·卡纳汉又商量了故事的细节,并且在后期剪辑时重新改动了一些原本不太满意的地方……还必须感谢爱德华·诺顿,有些镜头不得不重新补拍,当我们向他说明了缘由之后,本已经结束拍摄期约的他,依然同意了我们的补拍计划。
”此外,迦文·欧康诺也小小地抱怨了一下:“为了《自豪与荣耀》,这两年我推掉了几部电影的拍摄邀请。
当然,这是值得的,这部电影有足够的魅力吸引我去这样做。
希望它同样也能带给观众震撼。
” 而在这两年之内,本片的主演爱德华·诺顿已经拍摄了多部电影,《魔术师》、《面纱》、《无敌浩克》……在被问及对早已拍摄完毕的《自豪与荣耀》看法时,他说:“我也不知道新线为何对本片的公映如此安排……作为演员,我只要作为自己的份内事就行了。
不过这的确是一部很优秀的电影,迦文·欧康诺的剧本很棒,希望大家在电影院内会感受到迦文·欧康诺的诚意。
”花絮 ·本片在新线早期的拍摄计划中,最初的两位男主角人选是马克·沃尔伯格与休·杰克曼。
·瑞恩·辛普克斯和蕾克·贝尔为了这部电影把头发染成红色。
·因为拍摄时间长达两年,为了与剧中人物形象一致,柯林·法瑞尔与爱德华·诺顿一直保持着电影中的发型。
·本片在亚洲的公映早已签下了条约,但由于不断延期,以致于新线不得不向几个亚洲地区,如台湾、韩国等地支付了一定数量的违约金。
·本片最初的剧本是由格雷格·欧康纳与罗伯特·侯普斯合著,两人早已在2000年就已经写完。
被新线买断故事版权之后,目前的剧本是由导演迦文·欧康诺和编剧乔·卡纳汉再度修改而成。
·尼克·诺尔蒂最初被选定饰演弗兰西斯·泰尔尼一角,但是因为膝伤旧伤发作,并且尼克觉得自己不太适合出演这个角色,在最后还是放弃了。
———————————————————————————————对于上面的资料,想发表一下个人意见1.整个电影生不逢时。
从两方面来说,首先剧情足够老套,讲了一个就如同“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似的古老故事,就剧情上让人少有期待。
其次,就拍摄及上映时间来看,就如上面资料所看到的,原定02年开拍,却因911而推迟到06年,原本想等等大环境适合这部剧上映了再开拍,拍完了却又因为新线内部感觉这部电影有申奥实力而又推迟(如果这个消息准确的话),可不曾想一拖拖到了08年又碰上了经济危机,这种严峻的政治题材片没有了市场,因为大家都去看更没脑的歌舞青春去了。
故这部电影收获了申奥票房2连空,也在情理之中了。
2.剧本问题。
我看不出P&G是精心编剧的结果,难道是多次修改的结果造成全剧剧情进展缓慢?
但我却很少看出亮点。
剧情在开始20分钟大约就能猜出结局了,场景设计上过于老套,剧情进展缺少戏剧性很多时候让人觉得很无奈,剧情拖的厉害。
3.关于DVD想要收录另一个更残酷的结局问题,让人想到了The Incredible Hulk,也是一个开放式的结局。
不觉怀疑EN是不是最近爱上了这种故事叙述方式。
4.对于EN对此片的判断,我也很无奈。
首先必须强调的是,我是EN的影迷。
他对于TIH和对P&G的对待态度是完全不一样的,对于TIH因和奇迹动画就剪辑问题而闹得不欢而散,缺少很多必要的宣传工作,成为很多人误解并攻击他自恋的又一个例子。
第一个例子是American History X,也因剪辑问题而和导演对薄公堂,不欢而散。
对于这两件事,我有理由相信EN并不是人们所常常理解的控制狂人,他只是有时候太过于完美主义,又恰巧相信自己是对的。
但他尊重导演的意见,明白自己的本职工作是一个演员,认为自己应对自己拍的电影负责而已,只是一种敬业的表现而已。
TIH毕竟在策划电影的时候就把EN作为了一个宣传的对象而加以推广,用EN这样一个票房上没有很大价值的演员做主角对于大制作的商业片来说是很有风险的,事实上人们确实也对这部电影充满了好奇。
我曾对这部电影有很大的期望,最后却是能以比较失望收场。
但是,再怎么说EN也不能就此而放整个剧组的鸽子啊,这样做不利人更不利己。
上映前的采访中EN说这部电影的灵感部分来源于希腊神话,我还真没看出TIH和希腊神话有很大的关系。
从宣传一直到上映,EN都在说TIH是自己做的编剧,但是上映的版本到底有多少保留了他修改的结果很难说,有兴趣的童鞋可以去下TIH的剧本来看,自己感受一下,如果此剧完全按照EN的想法去剪辑上映的话,你是不是依然喜欢OR不喜欢。
剧本地址如下:http://pdfscripts.weebly.com/uploads/9/1/6/8/916864/incredible20hulk2c20the.pdf原谅我抱怨了离题,扯到了不甚成功的TIH.只是我现在很怀疑EN到底是不是真的象人们想象的那样聪明,他也只是一个普通人有自己的坚持,有自己失误。
回到P&G,EN对于此片算是很用心的拍摄与宣传,作为演员他做得很好,但我受不了他对于此片的有点过高的期望和最后此片的成果,他到底在想什么?
(虽然我知道不应该以自己的想法去看别人,但我不得不说,他这样做让我很郁闷)我不喜欢这样的EN,被影迷们吹的天花乱坠却实际上从作品中并不能反映出什么。
稍稍有点自以为是,却常常让人失望。
02年以前的张力与眼光去哪了?
毕竟没有作品,一切聪明都不能叫才华。
最后,提供一下一个在线看的地址。
http://www.youku.com/playlist_show/id_2895032.html
写实的美国。
移民、毒品、警察。
本片的剧情并不复杂,拍摄也是有条不稳的叙述。
但拍出了底层社会里人物与小警察得各自生活,家庭、朋友、爱人、抉择、正义与邪恶、背叛还是坚守,追求的生活,得与失,都在这部影片里展现。
在美国不好混啊!!!
自从电视断点只剩下7个频道后,平时不起眼的物件就成了心中的结,办公室同事居然说起和室友一起看中央7台怎样将一个丝瓜种到2米,就知道有时不起眼的东西突然事故会很头疼。
在综艺节目看到容易催眠的情况下,最近断断续续看了几部同一时段下载的电影,有想要记录的冲动还是这部pride and glory ,当时就是冲着爱德华诺顿和马克戴蒙的名号下了大买卖、特务风云和自豪荣耀,都是一个类型的片子,都是演技派,区别就是看剧情,第一部大买卖主演罗伯特德尼罗,第二部导演加客串罗伯特德尼罗结果只是普通的消磨时间,口水擦干。。。。。。
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厌恶了枪战片的模式和恶俗,只有宣传部门的人才会热衷看我的兄弟是头驴士兵凸捶人间正道是茶凉的悬疑国产片,而无论港片无间道被推崇到怎样的高度我也只对里面的几个主角还存印象,至于美版无间道更彻底失望,自豪与荣耀一句话简介无非也是警察腐败到绳之以法,不过比起侮辱智商的内地现状及官样电视,这种纪实的剧情和诺顿、柯林法瑞尔的到位表演让我融入剧情不会觉得2个多小时煎熬,结合到自身命运会感觉人们总是不停的再谈论着任何事情都需要付出代价,小不忍则乱大谋,但当事实已经偏离轨道,最初的追求已成为遮掩现状的伪装时,想要回头已经积重难返,柯林法瑞尔扮演的坏警察临死前的托付,同李斯断头前的悲鸣异曲同工,刚刚自食其力总是充满无限希望与迷茫并存,环境和周遭的人不停的在影响着你的取舍,无法逃避现状,无法预知未来,任何决定都牵一发而动全身,听天由命也只是,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的自宽版,好在现在还有爱。
悲观也只是一时心境,我只是路过。
Before during after Jimmy and Ray's last fight in that Irish Bar, the music is really good.
不得不说,这是一部好看的电影。
是自春节长假以来这么多天里,自己第一次在电脑前花去两个小时,而觉得物有所值,不至于后悔当初为什么选择电影而非睡觉来打发时间。
真实的故事,到位的表演,不错的内涵,拥有这些,对我来说已经是好电影足够的条件了。
关于评论就不多写了,只是强烈推荐大家去看,理由就是非常真实。
两场戏让人印象深刻。
其一是快结尾处退休老局长与Ray的争吵,为维护家庭的地位与完整,坚持了一辈子职业道德的老警察也不得不放弃自己的荣耀与尊严,反过来劝儿子以家族利益为重,和大家一起共渡难关。
一个退休警察局长不会为了利益、金钱、名誉而去毁了自己一世的英明,但为了家人,他却会不顾正义、名誉、所有一切,只是想着怎么把自己的每个孩子都保护好,怎么把他们捅出的娄子给一一补好。
殊不知孩子们都已长大成人,他们有自己的善恶判断、他们也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
其二是最后,两名警察在超市中抢劫,结果引起天怒人怨,被平时受尽欺压的黑人们团团围住攻击的镜头。
看这段的时候,不知怎么就想起了去年一度非常流行的“俯卧撑”一词。
这就不多谈了,影片毕竟是影片,无法做到高于生活,所以最后总是要拨云见青天的圆满。
当然据说还有另外一个结尾,我想导演不妨也可考虑考虑我们有中国特色的“俯卧撑”式幽默,加上这个结局成了皆大欢喜的喜剧岂不更有意思?
爱德华·诺顿在剧中的表演也是亮点。
自《格斗俱乐部》就有的低调孤独气质与内敛风格,外加一点智慧与幽默,与这个在家族中排行最小、最有天赋,被爸爸宠坏而又有些理想主义的警察Ray形象非常相合。
略显细腻单薄的外部形象,也让他在一堆硬汉警察中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反而映衬出了作为独行者、少数派强硬的一面。
当然,影片也并非全无缺点。
比如反面角色塑造的过于疯狂,几个涉黑警察有些脸谱化。
脏话连篇、行为夸张不说。
好歹也是地方上的老江湖了,还和黑道素有往来,居然需要费这么大力气,这么多人开着车在街头乱撞,甚至不惜队长出马用婴儿做要挟,才问出了凶手所在。
而几年都没好好工作的Ray,居然轻轻松松就从一个街头小混混那里同样搞到了地址。
真是有些不可思议。
不管这么说,这是一部真实风格的电影,瑕不掩瑜,值得细看。
本来是冲着乔.卡纳汉来看这部片的,如果给这个老哥拍的话估计又得是打得血肉横飞的吧,好警察坏警察的故事,两大主演演技没的说,都很棒,但是看完了总觉得少点什么,觉得问题主要是片子的定位上,结尾是主要的问题,说是商业片吧,整个剧拍的偏冗长,导演花了大篇幅叙述人物关系,成长背景等等,如果不是看最后老爸带着两个孩子进了进了政府汇报工作,怎么柯林的结局就那么狗血,就一个典型商业片的结局,坏人最后幡然悔悟,得到应有的下场,说是纪实类的片子吧,打死我也不信这编剧给我来个这剧本能拍纪实了,给大卫芬奇来拍还差不多吧,整个下来就搞得不伦不类,但是还算是有亮点,人物刻画得还不错,其实个人觉得结局要是大哥在超市里和小弟谈判结果被误伤死了,诺顿在押解柯林的路上让小混混们都给殴死了,结局会不会更有意义。
柯林在剧中对大哥有一句话说的对,大家对这件事都应该负有责任,老爸为了警队荣誉和家庭幸福选择了隐瞒,老大为了升迁和交情选择了放任,柯林为了发财选择了背叛,诺顿为了荣誉和坦然选择了放弃,导致最后所有人越走越远。
莫不如拍个真实天朝版的结局,诺顿为了家庭选择了说谎,老爸动用自己的人际关系和警局力量保住诺顿,老大保住了地位,老爸和大哥为了避免柯林今后继续惹是生非牵连大家,在事态平息后连手造局把柯林干掉,弄一个因公殉职(本来老爸在剧中也说要尽快堵住这个洞),最后以最小的牺牲换取了大团圆结局。
阴暗的揣测一下,觉得导演最后是做的开放式结局,但是好像又不是呵呵。。。
你说诺顿你个熊孩子瞎折腾个啥,叫你去办案就是为了找个由头提干的,你倒好,给我掀个底朝天,你是想气死你老子呀!
1.在一个不懂规则的人眼里,橄榄球比赛就是打群架。
2.现在相信了,会西班牙语确实可以方便找工作--在美国。
3.Ray这西班牙语说的…第一句问好/自我介绍,第二句直接就是Do you speak English?唯一的不同是他的警察身份更镇的住人,不会有人跟他抢话说,羡慕。
Hablo un poco...4.收回上一条,Ray西语说得不错。
Ray和目击者兑着英语说了半天,我就听懂了一句--不过是最关键的一句:Si。
瞬间案情急转直下。
5.综合之前看片经验,貌似被“赶出来的”男主经常会搬到船上,老爹都会心怀鬼胎的来慰问一下,在某种程度上坚定其想法,以推动剧情发展。
CD1看完,CD2待续。
P.S.演Fran的演员身高有195?
目测比185的Norton高不少。
一锅乱炖!
依旧是那个熟识的Edward Norton
中规中矩
都是演技派。
条子的责任
一个充斥暴力和暴利的世界。
无聊
++++//。。。
剧本不错.用一连串的警方丑闻深入到对公务员的道德准则思考,算是勉强为警匪片做了些思考.警匪以及主要桥段大致的对决过早结束,而后面丑闻揭露所给的时间过多显得突兀.
最糟心的是直到最后才想起来以前看过这部烂片。EN你浪费了我4个小时!
诺顿都不用说话就有演技!最后的fight给力
居然没让爱德华诺顿演反派?!
还行 还行
中产阶级将继续梦碎历程。
幡然醒悟的太突然
正义与亲情的艰难抉择。警察就是拿正牌杀人的黑社会。
感觉是普通美剧的水准,奇怪了,导演有名还是编剧厉害?或者是真实事件改编 ?
反常规的主流电影
可惜了这演员阵容
也不是完全没有可取之处,三星半。al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