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的平铺直叙让我几乎低估了这部电影的价值。
不管是施道芬贝格,他的副官,还有陆军上将,所有人死前都强调自己对信仰的忠诚。
坚信自己坚信的,坚持自己坚持的,不管有多少众叛亲离和误解冷眼。
所以在面对黑洞洞的枪口时,依然能够挺直腰背,在清晨暮霭轻轻的森林中,依然毫不留恋而坚定地拉开手雷的安全环。
这也许也是种幸福。
在冰冷灰暗的电影基调里,我体会到了这一点淡淡的慰藉。
去看刺杀希特勒之前到豆瓣上看过影评,不少大虾对影片里的小正太念念不已,让我心有旁及的到了影院。
看完后真是大呼上当,唯一让我感觉有帅锅出场的时候大概就是希特勒第一次出镜时他身边的哪些卫兵,时间仅持续三秒,此后就只看到发福的阿汤和一群老头子,我很想问下帅哥在哪里?
再说影片,大概因为才看过黑皮书,感觉刺杀希特勒的导演手法太过平常,完全没有惊心动魄或千钧一发的紧张,影片毫无悬念,主题由于过于口号化而流于形式,从头到尾都没有哪个人或哪个镜头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所以不得不说我再次被忽悠了
我最后还是忍不住写了。
以下都是个人言论不喜您还是慎入吧。
首先,汤姆克鲁斯你弱爆了真的。
如果你期待什么悬疑剧情惊险刺激还请你放弃这部片子。
如果你想要什么二战风云虐恋情深也请你放弃这部片子。
这就是一个叙事。
或许对于真实的历史来说进行了一部分剧情上的合理改变(对此不予评论),但这个简直可以说是平淡的暗杀故事却能直击心灵,至少是我的心灵。
这个叫塞巴斯蒂安·考奇的演员真正的演绎出了这样的一个角色,从每一个眼神和动作间,向观众传递了斯陶芬伯格的喜悦、迷惘、仇恨和执着。
说实话,电影的前80分钟都可以说是平淡的,或者如果你喜欢,用乏味这个词也完全合适,甚至在执行刺杀的时候都没有汤姆克鲁斯版那样的紧张感。
疑似希特勒的男人蒙着布被台上担架的慢动作可以被视为剧情真正开始的预兆,然而这时候电影已经进行大半了。
而这部片子真正将一切升华推向高潮的瞬间——个人认为——就是最后的那十几分钟,从指挥官自杀未遂又被人补了一枪开始。
我并不是说前半部分不好。
这一部分虽然平淡但却是尤为重要,是汤姆克鲁斯那版里没有的东西。
这一半阐述了斯陶芬伯格展开这一切事情的原因,还有他和她妻子的矛盾也为他的悲情埋下了伏笔。
正是这一段没有太大波澜的故事,才真正能考验一个演员的演技。
全篇的最高点则是电影里第二个也是最后一个慢动作:在斯陶芬伯格喊出神圣德国万岁之后,他的副官拼命跑向他,两人最后死在一起的时刻。
笔者性别为女,所以和那个司机一起泣不成声。
或许斯陶芬伯格所做的一切都是徒劳,这个行动的最终结果或许只是害死了隆美尔以及其他数千名军官。
或许他们这个组织也尚未成型,在真正的历史上他们不过是一群各怀鬼胎的乌合之众。
但斯陶芬伯格本身的精神令人敬佩。
无可厚非。
那不过是期盼着自由、和平、平等。
挣扎过努力过最后熄灭的烟火,绚烂只是一瞬间。
似乎说远了。
信仰不死。
最近写东西极少,但总看了一些电影,其中有两个是官员的传记。
一个是《斯陶芬博格》。
德语片,讲二战时德国一个反战运动的小头目。
斯陶芬博格是个中等文官,但经常为些高官名将跑腿服务,往来其间结识到不少高层人物和机要密闻。
他本人是相当看不惯希特勒和纳粹们的,(纳粹党是当时主导着行政、军队、文教乃至整个国家的一群活跃分子)并且还在战争中瞎了一只眼丢了一只手,后来逐渐与一些希望停止战争和暴行的人勾搭成一片,并由于态度鲜明果决,日渐成为这群人的小头目。
他们私下里曾有不少小的动作。
到了44年东线遭到苏俄人反攻时,形势相当不妙他们等不下去了,觉得不加以阻止的话,德国势必要被疯狂地拖向毁灭,于是他们打算暗杀元首。
希特勒和主要骨干当时在野外的一个秘密据点(“狼穴”)办公,斯陶芬博格受柏林守将弗勒姆之托要去汇报工作,他们就决定把手提公文包炸弹带进那个高级作战会议召开的小屋。
斯陶芬博格按下了定时爆炸的按钮,借口临时有事要走就溜了。
他以为这下总算搞定了,首都柏林的同伙们马上开始行动了——他们利用手下的一部分军警去控制政府和电台,散布希特勒已死的消息,并成立了临时政府让大家服从。
他们让倾向自己的军队缴了纳粹党们的械,命令前线停止战斗撤换好战的纳粹头目……各派都认为对方是叛党,互相间声讨或枪决……斯陶芬博格的上司弗勒姆将军被逼着参与他们,帝国宣传部长戈培尔和手下被围困在自己的办公大楼里……但是希特勒只是受了点轻伤,反对者没来得及控制的一些电台散布出了与起初相反的消息。
同情斯陶芬博格的将官们一直就有些犹豫,其他人更是怀疑,这下就乱了套了。
特别在反战派的主要基地柏林,几乎处在无政府状态,各大单位、组织、将官大都有自己的亲信和卫队,到处是反复倒戈,派系混战,趁火打劫。
斯陶芬博格和他的兄弟们窝在政府大楼的电话前,还在不停地打电话下命令不管实际情况如何。
柏林党卫军的头目雷麦尔开始还听这帮小子们的胡闹,后来收到狼穴总部传来的命令,便开始派手下人接管全城同时收拾叛党。
很快全柏林就恢复了秩序,斯陶芬博格们被抓了,受牵连的两百多将官被处死,包括很多只是对他们表示同情的老元帅们,包括隆美尔。
这是一件事,很政治的。
当然文官政治和文人参政是两个概念,前者是指职业文官、官僚组织,他们虽然学识较差思想上不够高远,但本身是相当强大而务实的,比如书记处、中宣部,是他们在维系着政权实施着政令处理着危机控制着局面。
斯陶芬博格们则多是些民间的文人/知识分子,身上沾染着知识分子的所有优缺点,仅仅出于美好的愿望和真挚的努力,就想掌控国政扭转历史,每每只能给这一自古以来的伟大悲剧多溅上几滴血罢。
我最近经常看到的例子是二三十年代的共产党人,现实中又在骚动的是左右两派知识分子——正反两方面的榜样都有,看大家怎么选了。
我肯定是不会只当个倒腾思想理论的执著者的,我们就是想给人带来些善政良治的吧——那,这是第一位的。
我们,特别是自己的政见、原则、性情都是相对次要的,甚至理想主义的美好、部分人的生活、某些利益和主张都是可以牺牲的,我们要做事必须学会妥协,综合协调出最大的整体胜利。
现在的很多潮流,比如个人/自由/纵欲随性都是有碍于政治的,我们的成长中也要学会抵制这些东西。
另一个片子是《鲁迪·朱利安》。
好莱坞的,讲纽约市长的执政和故事。
里边截取了这厮的若干生活片段,中间穿插的是“9·11”那天他的行动。
并没有一个整体性的可叙述的故事,但可以通过细节和言行展现下美国的官员形象,或者说传说中的被演义了的美国官员形象。
(略)13/8,2006
two hours being nervous, scared, astonished and shocked at the theatre with popcorns in mouth as if i were the desperado at that moment and faced the expected or unexpected death or sucess from the plot. Now or never, whatever cost. Fucking Hitler and the dicatatorship. Some've been brave and decisive, but a lot havent. So that is really a tragedy. I'd like to conclude this sucking review with a slogan I've learned from South Park
据说阿汤哥为本片着实很上心很努力的表演但我只能说实际效果不好本片恰恰在表演方面没有预想的出色所有表演都很平看到最后我还是没能看懂这位独眼龙上校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唯一能看出他非常的理想化故事本身依托历史应该说还是很吸引人的我想重点还是在于导演要把重点放在什么上面想向世人展现什么仅仅是历史吗
豆瓣的设计有bug,我明明设置的是想看,也允许我评论。
==!
这里有10个影评,其中至少有两个是错的,是针对汤版的。
在IMDB上查了一下,立刻十分想看德国版的,男主角是《别人的生活》(Das Leben der Anderen)里面的作家啊啊啊,很有魅力的演员!
针对Stauffenberg的生平——一个很有艺术天分的在宫廷里长大的贵族来说,汤实在是太稀(松平常)鸟!
先点3星,看过后再更新。
驴儿啊!
你快点跑,快点跑哎~~
这是一部好电影,之所以给了四星的原因也是本片的的一个缺点就是用了英文而没有用原汁原味的德文。
连希特勒也讲英文着实有一种人兽交配的感觉。
虽然看电影之前已对故事明了于心,但毫无乏味厌倦之感,这完全归功于把控节奏的高水平能力。
有一点不能不提的就是克鲁斯,演技着实比年青是纯熟了许多,但是在戴上假眼之后就感觉要么是那只假眼太好了,要么就是他不会演一只好眼和一只盲眼,最初戴上假眼的不适纯属做作之举。
但是这点绝没有影响到整个片子的优质。
导演做的正是认认真真的讲故事,将近2小时的电影随着故事的进展不知不觉的过去了。
没有特意卖关子也无画蛇添足之笔,这不正回归了电影的本位了吗?
本来再去确认了尸体再走,时间是可以允许的,但是他没有这么做,刺杀是重点,可是他没有选择牺牲。
我决定做个好人,不过这样铤而走险的生活
昨天跟王老师一起跑去看首映来着结果遇到熟人若干说真的我还真不喜欢东方广场那个电影院电影确实没有我想象之中好但阿汤哥真真是史上最帅的杀手基本是部历史不历史,情节不情节的什么都一般般的电影唯一感动的是最后枪杀所有反叛者的桥段瞬间就想起了《色戒》近期好电影看的超多所以不敢说这部我很爱也不给很高的分数基本觉得还是半价的时候去看勉强可以值回来这样
知道结局是悲剧,很压抑~
把施陶芬伯格弄得苦大仇深的样子,多处与史实有出入。
为了正义而对轻视生命,反而是对生命的敬重
怎么说了。毕竟是德国的历史,不是我们的历史所以看起来没有他们那种此起彼伏的心情,只能当的普通电影来看6.8分
看的那叫一个累!
当最后Stauffenberg的副官冲向他的时候,我感觉心里一颤。历史已经证明了他的价值。God bless you!
3sat
除了事件本身,别的都没啥值得关注的点
散
原来他们老合作的呀
事件化。对同时在看《明朝那些事儿》的我来说,这里的权谋和中国明朝完全不能相比。2.26大衣下的温暖
美国的英雄电影看多了真的会很反感的
7分
战争是属于男人的而战争总是比和平来得可歌可泣少了一只眼的阿汤哥没有用眼神杀死我但赚走了慧慧的眼泪
最后副官冲向施陶芬贝格的时候……气氛都被现在流行的基情文化打破了
就差一点点
老版本好看!
震撼
这部电影从头至尾都让我一直把心脏提到嗓子眼 历史很残酷 既没有如果也无法改写;喜欢看历史片是因为它细腻而缓慢的讲述节奏 这一部尤其冷静 值得收藏
这个版本好看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