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媚姨吟唱的歌曲在1959年发行,那个年代的遗毒南下到香港,同时也带来吃人的传统。
听说导演直到现在玩的还是这一套2.无疑是全片最佳。
论单个短片的话可以给到五星。
时间顺序来说,作品排在《老男孩》和《亲切的金子》之间。
可以算作“复仇序列”的第2.5部。
不仅风格上是朴赞郁复仇三部曲的一脉相承,如女主其实就是老男孩的女主加上金子中的妆容。
而16年朴赞郁的《小姐》当中河正宇被捆绑在椅子上切手指的段落一定灵感来源于此。
此外本片所叙述的底层对上层人复仇涉及的阶级问题探讨的主题。
又是近几年韩国片的大热,像是李沧东的《燃烧》,奉俊昊的《寄生虫》。
影片绑匪初次登场的一番抱怨表露出他对阶级完全固化的痛恨,其中的一句台词和后来《寄生虫》里面被广为流传的一句“不是富有且善良,而是富有所以善良”几乎表述完全一样。
而正是这种可悲得状况彻底激怒绑匪。
在有钱的人渣面前,它还能通过道德评判体系获取些微弱的优越和心理平衡。
可当富人不仅在物质层面无法比拟,甚至他们还是一副品行兼优,占据道德制高点。
而底层被困在穷山恶水,被迫沦为刁民,无法做出任何反抗,只能乖乖接受富人丢来的怜悯。
这使得跑龙套演员无法接受到崩溃,于是他牺牲掉妻子,赌上他与儿子的性命,只为证明剥开上层高尚的表面,也隐藏着败坏一面
本片同时又构建了一层导演与演员之间的博弈,有了一层行业自反的属性。
艺术来源于生活的点滴,虚假的作品往往包含大量直实情感的投射与现实里的内容。
如全片发生地点是影片当中一部影片拍摄的片场,其场景布置完全来源自影片中导演的家。
而开头戏中戏里导演安排弹钢琴的女吸血鬼咬死身旁穿着西装的男人好像就是导演对现实妻子出轨同事放在电影中做以报复。
而在影片跑龙套和导演的交锋中,很精彩的展示出导演是如何不动神色,却能像方法派演员那样,随时调配真实生活素材来充沛情感,化为在绑匪面前即使表演所用。
可能还是正因为跑龙套也是一位优秀演员,所以他都能看穿导演的招数。
影片最后影像画面镜面反转几次之后,导演欺骗自己,把自己带入到刚刚绑匪逼迫掐死孩子的剧情顺势掐死了与孩子镜像对应的妻子。
因为伪善的一面已经深入骨髓,所以导演无法正视自我公然做出不道德的事情。
所以他只得借由内心已有的经验和情感碎片拼凑出一副合理的解释来伪装。
像是在脑海中创造一回圆满的艺术作品来粉饰现实中的鲜血淋漓
在短片的体量下制造多层级的表达,整体效果惊人的出色。
3.三池崇史的短片安排在最后出场,相比朴赞郁就显得十分单薄了。
原本结局可以做出多义性,可妹妹的半身发育又否掉了现实双生花的解读。
但整体氛围和惊悚的视觉呈现都有可看的地方,不能说拉低了整部影片。
不同地区,不同风格导演混合拍摄一种类型短片合集真挺好玩的。
《东京》也是这样
在刚看完这部片子的时候,我还是有些模糊的,在反复静静的品尝了几次后,慢慢的有了些念头,于是赶忙提笔写下,怕就这么忘记了..对于我而言,我觉得盒葬,是一个连体人的梦,她们从小就生活在一起,从小就知道对方在想着什么,而那个男人,是她们唯一的性幻想对象,所以,每当她们入梦,她们都会梦到同一个梦..就主角来说,她梦到了偏心和不小心烧死的姐姐,而电影的最后,她醒了,她说,我知道,我们做的是同一个梦,但是却有一点点不同那是什么不同呢,我想,可能是对象不同吧,另一个人,就是她的连体,梦到的可能是自己烧死了主角,因为在她们内心的深处,都渴望对方死掉,成为一个正常人,去生活,所以主角才会在最后说,有一点点不同..不过,伴随着漫天的飞雪,忽然我觉得有些悲伤,这仿佛不像恐怖片,更像一部传统的爱情片,伴随着诡异,最终那些故事,飘着飘着也就成了冬日里的飘雪..
我给五星,因为观感很好,画面好。
三个故事都不怎么样,你们在哪儿排上排下的是不是疯了?
恐怖都有点儿又有点儿谈不上的感觉,第一个猎奇恶心,第二个暴力无端,第三个本质上是剧情片,只是略带阴郁。
专门谈一下朴赞郁:朴赞郁是我最爱的导演,也是唯一爱的导演(伯格曼,塔可夫斯基,黑泽明,小津,科波拉,昆汀,国内导演等等等等都看过)朴赞郁的cut有点《老男孩》简易版的感觉,刚好这part有提到周星驰,我就感觉他开创了无厘头喜剧,朴导是不是想开创一个无厘头复仇类型?
太变态了吧,老男孩里面把复仇理由讲得很清楚,但是这部电影的复仇动机和后期柯南一样离谱。
相对于恐怖,我还是觉得《蝙蝠》更加适合,刚好这部戏女主也有獠牙。
反正我觉得朴赞郁惊艳过我两次,一次是《老男孩》,第二次惊艳是《蝙蝠》,然后《小姐》和《分手的决心》比前两者演稍低一点,但依旧很好,特别是分手的决心,爱意满满的萦绕屏幕,让人很舒服,小姐很完美但没有爱,在我这差点。
《我要复仇》则专属一档,属于惊艳又乏力的一部,有特别好的华点镜头:电梯死亡牵手,真的很惊艳。
《机器人之恋》风评很差,但作为拍暴力复仇为主的朴赞郁导演,我觉得他真的很美好,这部电影我觉得不错。
然后则是《亲切的金子》,让崔岷植演工具人,这部电影的简单对立戏码我真的很不喜欢,感觉很一般。
最后是《共同警备区》,朴赞郁拍的优秀特别的主旋律电影,宋康昊李秉宪的表演深入人心,但我对南北朝鲜的题材很无感(同样的感受表现在《特工》)最后是《斯托克》和《月亮是太阳做的梦》,这两部还没看。
最后两部了,加油!
爱朴赞郁。
最喜欢第三个朴赞郁的故事。
黑色,惊悚,幽默和恐怖的故事。
年轻有为的英俊导演,夜间被不速之客入侵房间,被击昏之后发现自己被绑在摄影棚中。
并且惊见妻子被蒙住嘴,全身用钢琴线吊在钢琴前,双手十指亦被粘在琴键上。
绑架他们夫妇二人的,是片场的临时演员。
长久以来的失望,被挫,和生活的郁郁将其逼上绝路。
他憎恨导演的完美生活,和近乎无可挑剔的处世态度。
于是以每五分钟砍掉导演夫人一个手指为代价,他要导演忏悔从前做过的坏事并且杀掉一个绑来的女孩。
为了拯救夫人的手指,完美先生开始忏悔。
从妒嫉竞争对手,到对妻子有不忠的外遇。
但这一切都没能阻止绑匪的断指计划,不得已导演去杀被绑来的女孩。
却发现这女孩原来是化装过的绑匪自己的儿子。
绑匪在剁指的时候,不当心跌落在绑夫人的重重钢琴线上。
被夫人从颈部活活咬下一大块肉,流血而亡。
导演精神受到刺激,错把夫人当作绑匪的儿子并扼死了她。
这短短的片子,拍得相当精彩。
人性之扭曲黑暗,在死亡面前的怪诞演出,不仅仅是“憎恨”而已。
作为临时演员的绑匪,一点一滴地说出自己的主张,毫不手软地毁掉一切。
是对完美导演所在生活的绝望抵抗和对自身厌恶透顶的抛弃。
他临死的片断让我想到北野武,死亡在这里毫不苦痛,生的虚假和丑陋早令人麻木。
所以尽管呕出大口鲜血,却是对已经不再新鲜的生命的嘲讽。
三池崇史关于盒子的鬼故事也不俗,从切肤之爱开始的象征手法,这里更明显昭彰。
用幽闭和仪式化的缓慢镜头来刺激观众的神经,是会被迟缓地吓上一跳。
但是陈果的饺子,就是个混沌世俗的故事了,南边的人吃胎盘,胎婴,素来说是大补的东西,除了片子里红红的饺子肉令人恶心,就没剩下什么让人记忆深刻的东西。
《割爱》里导演成为杀了妻子成了坏人,变态临时演员看他爸要导演杀他,他爸被导演妻子咬死,导演杀他老婆,看眼神长大后也会变态吧。
《盒葬》京子那么小就嫉妒心那么强,姐姐在练功把姐姐锁在盒子里,想和爸爸睡一晚,爸爸要放出姐姐却用飞镖扎伤爸爸脸,暖壶倒掉把姐姐烧死在盒子里。
这个小婊子!
父女都变态,喜欢乱伦。
两人热吻时他爸用塑料袋突然蒙住京子,说不能缺一个,装进盒子埋在雪地里。
但这是京子写的故事也是梦,她和一个小女孩出生后身体连在一起,好诡异。
长谷川京子胸部好像不错。
《饺子》白灵长得还可以,胸部也露的挺好看,就鼻孔大了点,后来怎么那么难看眼睛那么小又那么骚贱。
这饺子怎么那么透明跟馄饨或肉燕似得。
妈的白灵在客人吃饺子时还两手相交做出样板戏《红色娘子军》的姿势唱“湖湖水,浪打浪,洪湖岸边是家乡”,够土!
原来饺子包的是从深圳医院勾结医生买来的胎儿做成,有的还活着,这些变态!
能吃得下去。
梁家辉演的真是色中恶鬼,腿打石膏吊起来还想操老婆,杨千嬅和梁家辉湿吻口交好色啊。
白灵演的变态把女中学生的胎儿弄出来没有包扎好,流了那么多血,害人啊!
杨千嬅演的李太吃了女中学生被老爸搞怀的胎儿后全身腥臭,活该。
女中学生死了,他妈杀了她爸,悲剧。
白灵逃到深圳去挑扁担,李太用尖铁刺子宫流产,伸出长舌头舔自己嘴巴血还有最后吃饺子眼神,看来真的疯了
Three extremes裡面,第二部韓國的切手指的我沒看,太血腥了,估計我是錯過精彩和激烈了。
其實第一部餃子也血腥,但是我還忍得住,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我是中國人。
輕鬆的洪湖水浪打浪做背景樂,看著2個平凡的女人(一窮一富)私底下看的勾當,那是種非常痛快的揭露。
我不知道香港有這樣的好編劇。。。
第三部沒有太多的血腥,可是我覺得有點無聊。。。
或許我沒看懂。。。
結尾部分好像是說他們是連體嬰,但是我不懂為什麼寫書都是那個小孩(左邊的才有左手)。。。
意識流太強了,反而在表達上缺少了震撼。
《盒葬》讲的是不公平、嫉妒和报復,三池崇史更喜欢用这种内心的纠结与挣扎,詮释暴力的源头,从《杀手阿一》的变态就能窥的一般。
《饺子》陈果拍的很文艺,也很隐忍,杨千嬅是个企图用身体的回春吸引丈夫的悲剧女子。
白灵则是靠“人肉生意”过活的老闆娘,从深圳医院裡买来的胎盘,做成各式各样的饺子,偶尔也操持些蒙古大夫的营生。
最终,饺子异化为杨千嬅内心的病症,而身体上的连锁反应则让她彻底作茧自缚。
白灵的洪湖水,越发像诅咒的音乐,那种女人与女人间的争斗,尤其阴毒。
《割》,CUT,朴赞郁很好地把一个导演与临时演员的对抗,升级为贫富差距的社会问题,善恶观念的对抗,在有些滑稽而夸张的戏剧表演中进行,这个临时演员(《实尾岛》中强奸被毙的傢伙)非常残暴,他用割李秉宪妻子(钢琴师)的手指来逼迫其就范,让他自爆丑闻,自己作恶,还假借他的杀害自己的儿子。
CUT,割与拍电影喊停的同音异意,则巧妙地增加了现实演出的紧张度,同样的开场吸血鬼情结,再现实中被復刻,戏剧张力非同凡响。
个人很喜欢这一部分。
和第一部类似的风格,但是血腥程度更加剧烈。
反映的同样是社会的病态!
和第一部类似的风格,但是血腥程度更加剧烈。
反映的同样是社会的病态!
和第一部类似的风格,但是血腥程度更加剧烈。
反映的同样是社会的病态!
和第一部类似的风格,但是血腥程度更加剧烈。
反映的同样是社会的病态!
和第一部类似的风格,但是血腥程度更加剧烈。
反映的同样是社会的病态!
和第一部类似的风格,但是血腥程度更加剧烈。
反映的同样是社会的病态!
中午去吃饭,随意走进一家饭馆,竟是大娘水饺,猛然想起昨夜看的[饺子],胃里一阵翻涌,慌忙逃出,食欲全无。
看来我是越来越胆小了,记得以前在宿舍看[咒怨],姚子躲在我身后,不时惊叫激动,我则坐得四平八稳。
昨夜并无怨魂全是活人的[三更2],却看得我不住倒吸凉气。
看完出去买烟,黑洞洞的楼道里,莫名的脊背一阵发凉。
很奇怪这么一部杰出的电影,为何很少有人提及。
莫非因冲着恐怖而去,却并未看到贞子之类而失望不满?
我不得而知。
总之在我看来,这部电影是香港近年来罕见的佳作,是亚洲电影一次眩目的集体闪耀。
[三更2]由三个独立篇章组成,分别是香港导演陈果的[饺子],韩国朴赞郁的[割爱]以及日本三池崇史的[盒葬]。
从名字来猜想也该是夜鬼惊魂的类型,不料全片竟无一个鬼怪,彻头彻尾的在讲人和人性,竟也让我毛骨悚然。
1、香港篇dumpling:欲望的狞笑早就听说过胎盘营养美容,当时只是感叹广东人什么都敢吃,并无多想。
不料就这么一个小小题目,短短36分钟时间,陈果和李碧华联手端上一盘惊心动魄的饺子。
李太(杨千桦)年华逝去,再激不起丈夫(梁家辉)的兴趣,无奈下来寻媚姨(白灵)神秘配方的饺子。
又急于求成等不及效果缓慢,要求尝试极品——“5个月的胎儿,手脚都会动了,滑滑嫩嫩,最是滋补”。
忍不住好奇心偷看一眼,从冰箱里端出的是一盘红糊糊的已成人形的胎儿,不禁花容失色,大叫一声落荒而逃。
恶心犯呕之后,对青春的贪恋终于占了上风,毅然回来吃饺子。
看着她津津有味的咀嚼,我胃就直往上翻。
女人对美的欲求真是到了变态的地步。
陈果的镜头里全然没有恐怖片的阴森,就像他的妓女三部曲,白灵低垂的领口、梁家辉抱着情妇的气喘吁吁,活色生香的欲望跃然眼前。
影片的一条副线,那个极品的来源,一个女中学生,父亲乱伦的悲剧,迫使母女俩找到媚姨来打掉这见不得人的胎儿。
为了保证极品的天然,媚姨不用任何药物及措施,导致女学生回家路上大出血而死,最终母亲也杀死了那个禽兽父亲。
这个家庭的毁灭,起因也完全归咎于父亲的兽欲。
佛说,人之痛苦皆因有欲。
可惜芸芸凡夫俗子解脱不得,钱、色、名、青春、权力……太多的欲望撩拨蛊惑着人心,于是被驱使被奴役,疯狂的不择手段的奔向目标,演出一幕幕人世百态悲欢离合。
只是人性的一面渐趋模糊,动物性的一面日益嚣张,人之价值还残存几分?
所以我们宁可养狗而非拥抱朋友?
最后的镜头,杨千桦生吃了自己两个月的胎儿,吸血鬼般舔舔唇下的鲜血,嘴角诡异地上扬。
这张少女的皮囊下,是欲望在得意地狞笑。
2、韩国篇cut:邪恶的狂欢依然是朴式冷酷血腥的招牌风格,戏中戏、戏外戏的情节设置极具戏剧性效果,与98年好评如潮的英国话剧[爆玉米花]有异曲同工之妙,转折频频,高潮迭起。
这是两个极端的人:大导演年轻英俊善良富有功成名就,临时演员贫穷无能酗酒打老婆。
然而这一夜,他俩地位来个180度大转变。
临时演员挟持了导演的老婆,强迫已被制服的导演出任自己这出真实电影的临时演员,每一次演出失败被叫“cut”,都会cut掉他妻子的一根手指!
这紧张刺激的一夜过后,又是一个让人瞠目结舌的颠覆性结局,这竟是罪恶恣意狂欢的完美一夜!
十恶不赦的临时演员姑且不论,那个曾光鲜灿烂堪称完人的导演,在不断折磨下竟一层层撕去了伪善的面具,潜意识里所有被压抑的邪恶终于在崩溃后释放,人性的丑陋令人绝望。
据说当代心理治疗中弗洛伊德已被边缘化,但他依然是艺术家心中挚爱的宠儿。
这片子就完全是弗洛伊德潜意识的一个解读范本。
弗老认为,人类的意识都是符合道德规范的观念和想法,而更为庞大的不能被道德所接受的那些念头统统被压抑为了潜意识,潜意识一生都不屈不挠的斗争着妄图进入意识。
梦是一个渠道,那些稀奇古怪万千气象的梦都是真实存在的潜意识想法伪装或直接的呈现。
当一些特殊经历造成创伤,强烈的情结强行得到意识认可,便会扭曲了意识,于是人们就会说,这人疯了。
人类多数的高贵品质都是后天习得,本质上只有三个本能:性,生,死。
本能产生的想法大多都不被意识认可,然而谁都对抗不了本能。
所以一旦得到机会,人所展现的场景将只会是,邪恶的狂欢。
3、日本篇box:不散的梦魇这个一向血腥的鬼子这次居然是最温情的一个,带着平静的淡淡的忧伤,讲了一个不散的窒息的梦魇。
又是弗洛伊德《梦的解析》的一个注解,呵呵。
在主要故事环节中,其夸张的角色演绎和复杂的场景布置,感觉这就是男主精神世界的描写。
以下是个人剧情理解:男女主是一对貌合神离的夫妻,男主难得回家。
进家门 ,九点钟的钟声响起,播放他正在执导的影片配乐。
男主上楼见女主,发生争执,触发冲突,最后杀妻。
男主下楼处理蔬菜汁,此时正值九点半,男主进洗手间,熄灯黑幕,故事结束。
而影片主要故事环节,即上楼见老婆,发生争执,触发冲突,最后杀妻,这一系列行动,是通过男主的精神活动来进行表现的。
以下是主要故事环节中一些精神活动的细节:1. 临时演员-本我;2. 男主自己-自我;3. 小孩子-超我;4. 通过临时演员输出利己观点以及施暴,也意味着现实中男主在虚伪的辩解,同时也在对女主言语上的攻击;5. 临时演员的失足滑到,也意味着现实中男主言语上暴露出了弱点;6. 女主反杀临时演员,也意味着现实中女主成功反击了男主言语上的弱点,刺激了后续男主的冲动行为;7. 小孩子说“I'll take revenge 我会报复”后的那个片段,是精神活动与现实的交织过程,也是男主精神崩溃的表现;8. 用橡皮筋绑着自我,象征着内心摇摆;9. 女主被绑的和木偶一样,象征着男主对女主的刻板印象。
也许这样子的评论显得比较自以为是和low,但是借此地表达一些想法,也是对电影的认可和关注。
到家时,正在敲钟-九点整
下一幕是处理蔬菜汁,此时已经九点半。
p.s. 这个镜头停留非常久。
九点半。
即在两个镜头之间有半小时空白。
极之无聊!
什么狗屎,不吓人但是恶心人啊,《三更1》顶多是个烂片合集,2直接是变态合集啊,每一个变态程度都超乎想象。1的韩泰中到2成了中韩日,变态程度也是逐级递增。陈果从“红van”就发现他zz立场有问题,现在又发现这厮变态,监制是上部导演陈可辛,这俩姓陈的很烦。饺子:变态女为了容颜永驻吃死孩子馅料的饺子。陈果还嫌三合一不够变态又单拿出来拍了个《饺子》。割爱:变态临时演员绑架导演老婆,让他掐死变态自己的儿子,不然就一根根砍断导演老婆手指头,期间还逼迫导演说出自己秘密还爆料他妻子秘密,后来导演掐死了小孩,老婆咬死了变态,导演疯了掐死了妻子。盒葬:乱伦杀姐妹心理极度变态的故事,把嫉妒她爹给姐姐项链把塞盒子里烧死了,不总结了变态到家了。糟粕!!!
277th 只有陈果在好好拍作业,其他真的是很无聊
哎呀到底是谁在尬吹朴赞郁,割爱这个故事简直超烂的好吗,明明最好的是饺子这个故事,严重怀疑豆瓣精韩过多三池崇史潜意识流露,他认为男人做错事,应该得到惩罚的反而是女人……
这三篇没一个恐怖 阉割版饺子差点味道 最后的盒葬不知所云 唯一观感舒适的割爱结局一言难尽 对比第一部水准差太远
我对Cut/割爱这一章完全无感啊。。。看着大把大把的评论论述cut中抽象的表达,讽刺的主旨,隐晦的手法,简直有一种回到小学语文课堂大家一起总结中心思想的感觉。
值得一看
《盒葬》真棒!《割爱》也不错!
三池的真性感,一种鬼魅的性感,陈果的让人生理不适,三级片做派,朴赞郁真浮夸,也真心有新意。
《割爱》挺不错,《盒葬》记不大起来了。《饺子》最早是在04年买了盗版碟子看的,梁家辉和田朴珺那段床戏回放看了十几遍。。
2.5 可能期待值太高的缘故?怎说呢...恐怖片界的非主流。先看的《饺子》,民间恐怖故事,让国人生活中常见的食物饺子成为“配角”,好处也是只要人吃到饺子就会回忆起这个故事;再看的《割爱》,被称为朴赞郁“复仇系列”2.5的一部短片,期待在这失望也在这,这部追求的不是普通意义上的恐怖,而是朴总一贯的暴力美学,直接上来就是“看,这就是人性”,但是我又恰好不买这账,不过里面社会学方面的东西很值得探讨;最后看的《盒葬》,原意box,是盒葬也是合葬。磨磨唧唧,不知所云,大多日本导演的一贯风格,不多说了主要就是看不惯那种日式的作派。
给第三个故事五颗星
珍惜生命,远离烂片!合葬给你+1分
2🌟全给朴赞郁;港日是真的在拍恐怖片,一个人肉叉烧包feat计划生育,一个女性恨和恋童癖式的马戏团奇观,但朴赞郁是在拍一个血腥的心理惊悚片,金彰是金基德吧?疯疯的,朴导搁这儿自己自白呢?李秉宪的表现,也比JSA要好点儿
比<三更1>成功多了.尤其中意第三个故事.
只看了前两个故事,据说第三个故事最好~!
和小野
砍手指那个,怎么有点阉割情结在里头。后劲挺大的
如果这算恐怖片的话 真的算比较差了
韩国的那个,印象超级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