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分手前要做的十件事

10 Things We Should Do Before We Break Up

主演:克里斯蒂娜·里奇,哈米什·林克莱特,林赛·布罗德,米娅·辛克莱·詹内斯,Brady Jenness,凯蒂娅·温特,乔恩·亚伯拉罕斯,斯科特·安第斯,凯特琳·梅纳,Penny O'Br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20

《分手前要做的十件事》剧照

分手前要做的十件事 剧照 NO.1分手前要做的十件事 剧照 NO.2分手前要做的十件事 剧照 NO.3分手前要做的十件事 剧照 NO.4分手前要做的十件事 剧照 NO.5分手前要做的十件事 剧照 NO.6分手前要做的十件事 剧照 NO.13分手前要做的十件事 剧照 NO.14分手前要做的十件事 剧照 NO.15分手前要做的十件事 剧照 NO.16分手前要做的十件事 剧照 NO.17分手前要做的十件事 剧照 NO.18分手前要做的十件事 剧照 NO.19分手前要做的十件事 剧照 NO.20

《分手前要做的十件事》长篇影评

 1 ) 归乡之路,承诺之旅

在2007年一月末,一个打工的农民信守承诺将死去的工友尸体带回家乡,入土为安的故事在银幕上为中国更多观众知晓,赵本山和一干客串明星用不错的演技将一个诙谐而又带着苦涩的故事演绎的笑中带泪。

其实,像这样“带尸还乡”的故事已经被搬上过屏幕,好莱坞老牌影星汤米•李•琼斯执导的《艾斯卡达的三次葬礼》便是这样一部影片,而将该片和《落叶归根》放在一起观看也成了一件颇为有趣的事情。

好莱坞影星转行当导演的事例已经不稀奇,其中最成功的当数伊斯特伍德,而克鲁尼凭借《晚安好运》也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相比之下,汤米.李.琼斯在2005年的《艾斯卡达的三次葬礼》虽然引得电影界的好评,却至今不为更多人所知。

这部电影讲述了美国德州牛仔皮特信守承诺,将死去的好友艾斯卡达的尸体带回墨西哥老家的故事,这个过程中还伴随着边防巡警诺顿的救赎之旅。

在这部电影里,汤米可以说采用了近几年流行的大量电影叙事手法,如顺序中带着插叙,同一事件通过不同人的视角多次表达,多线索叙事等等,任何一个单独提出来都不新鲜,但是综合运用,且显得驾轻就熟就显出老将的不简单之处了。

本片开始的线索很多,以皮特寻找杀害好友的“凶手”为主线,还有皮特与艾斯卡达的昔日岁月,误杀艾斯卡达的巡警诺顿的经历,咖啡馆老板娘的经历,诺顿妻子的经历,而这些线索又互相交织,充分表现着人与人之间关联的偶然和背后的必然。

皮特是一个典型的牛仔形象,外形粗犷,作风自由,同时保持着一股牛仔的热情和倔强性格。

所以,他同墨西哥来的艾斯卡达成为好友,又因为对好友一句“如果死了,请将我带回墨西哥老家”的请求的承诺而执着,甚至有些疯狂的带着老友的尸体前去寻找那片家园。

而在途中,他并不孤独,因为有诺顿相伴,当然,这不是诺顿的本意。

在本片开始时,就可以看出诺顿的生活出了问题,他显得易怒、暴躁,和妻子的婚姻也有了N年之痒,他俩机械的做爱,而诺顿甚至只能靠看色情杂志寻的快感,而其妻也只能找其它男人作乐(巧的是正好找到了艾斯卡达)。

而或许正是这种不顺的境遇,让诺顿精神紧张,误杀了艾斯卡达,又被为朋友“复仇”的皮特生拉硬拽上了归乡之路。

应该说,《艾斯卡达的三次葬礼》与《落叶归根》相比,共同的都有对朋友承诺的信守,皮特为了信守承诺,可以不顾法律,让常人无法理解的拉上诺顿,带着尸体在美国和墨西哥苍凉的边境上穿梭。

他在这段旅途中一直显得很平静,感情上也只有在墨西哥喝醉后想到幽会的情人时有了波折。

他的承诺之旅应该说颇为顺利,汤米显然不想通过一路上的曲折吸引观众,而更想通过这个过程来表现一个牛仔信守诺言的执着。

最后当他找到艾斯卡达所谓的破败的“家园”时,他笑了,这段在暖暖的阳光和音乐下,他和诺顿为好友修缮破弃的房屋的情节颇为温暖而感人,是的,重要的是过程,或许这里是不是艾斯卡达的真正家园已不重要,重要的是皮特可以为好友带来一个安宁的葬礼,让他也让自己的心平静。

比起《落叶归根》,本片更多出一层救赎的意义,而诺顿正是在救赎的路上行走,起初被皮特绑架强行带走后,他对皮特充满了愤恨与恐惧,但是,渐渐的,沿途他经历了苦头,也遇到了一个个曾经被他暴打的善良的墨西哥人后,他的心境开始发生变化,特别在看到妻子曾经喜爱的电视剧时,他哭了,他此时才明白自己做错了什么,他也此时才明白家究竟是怎样的概念,他最后对着艾斯卡达“家人”照片忏悔的镜头颇为动人,他的灵魂得到了救赎,皮特对他说“你可以走了”,诺顿对着他的背影喊道“你也回去,对吗?

”,影片就在这里结束,可以说恰到好处。

在叙事上,《落叶归根》显得干脆的多,直接就以赵本山带着工友尸体的归乡之路开始,同时,它也更加“大胆”,不像皮特带着好友的尸体在人迹罕至的美墨边境穿梭,赵本山是直接将工友的尸体带上路。

尽管将工友扮作醉相解决同行的身份问题和采用土方解决腐烂问题的理由都显得牵强,但是也使得故事可以进行下去。

随着赵本山带着工友尸体的沿路的归乡之旅,这部电影也带着些“公路电影”的味道,如果说《艾斯卡达的三次葬礼》属于直指人性的话,那么《落叶归根》更多展现着沿途的“风景”,车匪路霸、失恋的司机、孤独的要靠假死寻热闹的老人、骗钱的路边小店老板、发廊女、经历了不幸却恩爱的夫妻、卖血的妇女,可以说将中国很多现实都展现出来。

当然,它不是要深刻的揭示现实,所以更多的是浮光掠影、点到为止,却充满了中国气息,从而很容易激起观众共鸣,也让本片超越了一般意义的贺岁片的范畴。

片中的赵本山也带着一股倔劲儿,他就是一门心思要把工友送回家,他显得土而木呐,却因为善良而执着的心总能“逢凶化吉”,一步步实现自己的承诺。

《落叶归根》很有中国特色的地方是一种对家乡的“根”的强烈表现,在片中,一路上,主人公都遇上了不同口音,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他们为了生计离开家乡,在外奔波,而他自己和死去的工友也正是这样的人。

在春节前夕上映这样的电影,无疑更能勾起大家对回家的期待,这也为本片在观众心目中增加了几分。

最后,和《艾斯卡达的三次葬礼》一样,主人公实际上也没有完全将工友的尸体带回家乡,但是同样的这已经不重要,他已经信守了承诺,他已经尽力。

影片的结尾也很出色,它将背景放到了三峡工程这一引起了大规模移民的大背景下,最后当主人公找到工友的“家”时却发现那里同样被放弃,工友的家人已经迁移到另一个地方,这就将使得一场归乡之旅的结局带上了悖论色彩,死去的工友回家了吗?

也使得故事在最后当上一丝淡淡的沉重,却比一个大团圆似的结局更耐人寻味。

尽管故事上类似,但是两部电影由于文化差异和导演的表现意图的不同,应该说风格还是不同的,《艾斯卡达的三次葬礼》更多直指人性的东西,而且也带着西方此类电影常有的宗教色彩,加之壮丽而苍凉的西部背景,使得整部影片的基调有些压抑。

而《落叶归根》更多乡土气息,片中更多喜剧元素,整个归乡过程显得波折不断,热闹非凡,却在其中又不时点睛性的引出淡淡的苦涩,喜剧性的展现着一些沉重的内容。

两部影片都不看重结果,重在过程,但是前者更多展现心灵的过程,后者更多展现路途的实际过程,但是殊途同归,都将一段承诺引发的不寻常事件表现的充满了戏剧性。

从个人来讲,我认为《艾斯卡达的三次葬礼》显得更有味道,值得细细咀嚼。

而《落叶归根》的本土性则更让我看着有感觉,特别它在喜剧色彩下的现实主义风格令我印象深刻,没有《疯狂的石头》那么夸张,却依然不失黑色幽默的意味,作为2007年的首部国产大片,《落叶归根》开了个好头,让人在不时的笑声中感受到了“一诺千金”的感人力量。

http://hi.baidu.com/doglovecat/blog/item/8cd945082ad4aa950b7b82cf.html

 2 ) ... 男人们要看

本片就是教男人如何做一言九鼎的爷们汤米.李.琼斯执导并主演的一部反映美国人性的感人至深的电影。

一个在美国德州打黑工的墨西哥人,碰到收留他并看重他的牧场主老牛仔,他们既是雇佣关系又是朋友关系,墨西哥人甚至庄重地告诉老牛仔,“若我万一死在美国,你得把我的尸体送回家乡”——就为这一句看似信任其实只是瞎扯淡的委托,老牛仔当了真不说,还为此绑架了美国公务员……墨西哥人被边防巡警误杀,然后又因尸体开始腐烂、家属联系不上,被警方迅速掩埋。

老牛仔为了曾经的托付和承诺,不仅绑架了凶手,还挖出了墨西哥人的尸体,把他们一同捆在马背上,一路向南。

千里送尸还乡的友情就这么昭彰到强悍。

被迫跟着向南并受尽苦头的凶手本来还只是惧怕杀人偿命,最后他在老牛仔坚毅意志和忠诚践诺的感召下,灵魂被深深触动,开始真正地忏悔。

恩,没错,本片就是教男人如何做一言九鼎的爷们的。

除了导演兼主演汤米.李.琼斯那张熟悉的脸之外,本片的编剧吉勒莫.阿里加也是大名鼎鼎的人物,他是墨西哥最受瞩目的新生代编剧,《爱情是狗娘》《通天塔》《21克》等都他的作品。

还记得《通天塔》里的种族障碍么,本片也有。

 3 ) 踏上救赎之旅:艾斯卡达的三次葬礼

看这部片子没有什么准备,对一位老演员改行做导演的第一部作品,本就不该有什么预期的,大年初一的夜晚就那么跟着看,窗外还不时传来哔哩啪啦的鞭炮声,心却是越来越跟着老汤米走,越看越佩服,实在是太棒了。

编剧一流、功力了得,这是个非常结实的关于救赎的故事,结构好是一方面,每个人物的设计、搭配与定位都绝,几乎所有出场的角色都有扎实的背景及极大的信息量,闲笔不闲,耐人回味。

其中美墨边境那位失去儿子的盲老牛仔仅寥寥两段戏,就把一位老人对神的虔诚与敬畏、面对人生苦难的无奈与孤绝、对牛仔同道的慷慨与坦诚以及对执法者的天然防范和敏锐洞察勾勒出来,这个代表着正在慢慢逝去的西部精神的老人刻划得实在是太牛了。

还有那个老汤米的“情敌”、警察头目,一场在射杀老汤时下不去手的戏,编、导、演都令人叫绝。

在这里,所有的角色都是有血有肉的“人”,处理拿捏得非常准确,台词不多,都是“人”话,但透着丰富厚实的内涵与信息量--绝不仅止是信守承诺这一点,后来得知编剧因为这部片得了戛纳最佳编剧奖,应该的,实在是应该!

老汤米头次导演就显得非常从容、朴实、有品味,全片节奏控制得不急不慌、沉着冷静,没有花哨的大场面、没有声嘶力竭的矛盾冲突、没有急风暴雨的滥情,但其内在的丰富的人性张力足以吸引观众看到底--原本极度空虚麻木到仅剩一付躯壳的巴里·佩珀在老汤米的挟迫下踏上救赎之旅,最终得以释放心灵,在最后一个镜头里,他在不知不觉中开始关心他人,他不安地大声询问孤身远去的老汤米:你没事吧……所有演员的表演都无可挑剔,给我最大惊喜的是看上去眼熟的巴里·佩珀,神经质、忧郁、空虚、恐惧,内心充满挣扎,今年的最佳男配真应该给他!

后来一查才发现,他一直是演配角:《拯救大兵瑞恩》、《绿里》、《国家公敌》、《25小时》……这是个有实力的演技派,早晚会出来的。

 4 ) 老实说

老实说,我看这个电影看了三遍,用时1年……才看完。

头两遍看到中途的时候放弃了。

觉得这个片子太……好像是没有放盐而且煮过了头的鸡肉一样。

后来实在是无聊了,为了清理硬盘,我开始看之前没有看过的电影。

这部片子刚刚看的时候感觉不知所云,一个西部小镇上很平凡很无聊的生活介绍。

而且很长感觉好像预示着整部片子都是这样节奏的故事……看到汤米里琼斯把巡警推到尸体边上,说这也是条人命,曾经是。

(我记忆中的一个片段,可能不是很准确)生命。

这部电影让我重新思考这个问题。

不得不说,在看完了这部电影之后我开始尊敬这部电影。

里面还有很多我不是很明白的话。

里面还有很多我不是很明白的感情。

里面还有很多我不是很明白的道理。

但是,这部电影在我的硬盘里。

但是,这部电影在我的记忆里。

至少它在告诉我一个关于生命的故事。

原来这是一锅熬好的鸡汤。

这样是不是可以这样看,当你觉得没有什么、不值得经历、烦躁、不安的时候,不要急着退出,看看周围,也许你会发现,这道菜确实不是让你去欣赏鸡肉的,重点可能是汤。

 5 ) 《艾斯卡达的三次葬礼》:伟大的友谊和人性的救赎

很久没有看碟。

昨天电脑坏了,有了看碟的时间,一口气看了三部。

这些电影早已上映,有的电视上都放过不止一次了。

对于我却是新的。

看后觉得三部都不错,忍不住要推荐一下。

今天先推荐艾斯卡达的三次葬礼 (The Three Burials of Melquiades Estrada)这是一部饶有新意的西部片,与伊斯特伍德《不可饶恕》有点共振和发挥的意思,不过更加内敛。

所谓内敛,是指全片开枪次数屈指可数,与传统西部片枪炮满天的景象大相异趣。

最多子弹发射的事件,发生在艾斯卡达第三次下葬的地点,开枪的目的也不是杀人,而是震慑和救赎,受击对象是跪在艾斯卡达照片前,不相信地狱的麦克·诺顿,一个自私、暴躁、冷血、神经质、性无能的边防巡警。

麦克·诺顿内心阴暗行为卑劣。

他独自在德州边境巡逻时,经常站立在旷野里的风里,腿毛飘飘,一手拿着色情杂志,一手自慰。

这次,刚刚才解开裤带,就被从墨西哥偷渡而来的牛仔黑工艾斯卡达猎狗的枪声吓得不轻,于是不问青红皂白,仓惶开枪回击,击中艾斯卡达后隐遁。

重伤的艾斯卡达因无人救助死亡。

老牛仔皮特·帕金斯是艾斯卡达的好友,积极为艾的冤死奔走,却遭自己的情敌、也是性无能的警长拒绝和刁难。

无奈中只好自己动手,法律术语叫“私力救济”。

成为一个执法者后,老皮特抓住了真凶麦克·诺顿,强迫他掘开已经举行过两次葬礼的艾斯卡达的坟墓,取出艾的尸首。

艾死前曾郑重委托皮特在自己死后将自己带回墨西哥安葬。

老皮特不负朋友重托,带着尸体和凶手上路,前往墨西哥。

电影让我感动的是两个卑微者之间伟大的友谊。

老皮特不负朋友重托,千里运尸,历尽艰辛,行为乍看有些笨且不可思议,却格外的悲壮,人性闪耀,感人肺腑。

千里送尸这事,电影自然是虚构,在我们这里却是活生生的现实,去年春节前,几个湖南民工就将客死他乡的同伴的尸体通过火车运回家乡,到了广州被媒体曝光。

他们的回答也很朴实:“不背回去我良心过不去……”,“我把他带出来的,当然要把他带回去,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吊诡的是,这样的事发生在我们身边,首先让人感到的是害怕,接着有人出来指责其愚昧,然后让许多人人想起香港片的一类:僵尸电影。

没有人想到这可能是一部感人的电影的上好素材。

运尸的过程,也是对极具现代人特征的凶手麦克·诺顿的救赎过程。

这个自私自大,有种族主义倾向的懦夫,是影片中人性恶的化身。

他在运尸途中所遭受的磨难,可以让观众感受复仇的快意,体认报应不爽的乡愿。

当然,在鬼门关上走过一遭之后,诺顿算是为自己的罪恶埋了单,在最后一刻充分感受到了地狱的存在,忏悔,从罪恶中得到了救赎。

还有两点印象深刻。

其一是一种巨大的孤独感和疏离感,折磨着电影中所有被墨西哥人称为盎格鲁的美国白人。

其二是与其形成强烈反差的墨西哥人的热情质朴和友善。

这部片子获得了2005年嘎纳影展的最佳编剧,这在我看来有点奇怪,三次葬礼,三个段落的结构在整体上并不均衡,前半部分显得有点冗余。

我以为简单的线性结构就很好了,更朴实。

再有一点我觉有趣的是,艾斯卡达告诉皮特的自己的家乡居然不存在,很有点拉美魔幻的风格。

后来发现编剧是墨西哥人,顿感释然。

令狐补充@呼喊与细语www.buchong.spaces.live.com

 6 ) 救赎别人也在救赎自己

《艾斯卡达的三次葬礼》老帅哥汤姆·李琼斯首部自导自演的一部关于救赎的高分电影!

该片取材于同时间段美军在墨西哥边境的误杀事件,跟国产片2007年赵本山的《叶落归根》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有人说后者涉嫌抄袭,但其实这都不重要,每个人在救赎别人的同时也在救赎自己!

三次葬礼,三场救赎:①警长在追捕老李的路上,明明有机会射杀,却在关键时刻放弃了;②老李在那个边防巡警逃跑的过程中,也是可以开枪射击的,最后还是放下了枪;③那个盲人老头,也是没有告诉一路追捕的巡警老李的去向!

 7 ) [影评]艾斯卡达的三次葬礼:西部片的朝圣和回归

看这部片子其实是因为同为“千里背尸”片的《落叶归根》几乎所有的影评都指向这部Jimmy Lee Jones第二次执导影片便拿下戛纳影帝的作品。

片名其实应当译成艾斯特拉达的三次葬礼,如此看来还是台湾译名“马奎斯的三场葬礼”比较靠谱。

编剧Guillermo Arriaga凭借此片获得2005年戛纳最佳编剧,至少证明了一件事:一个人对自己的若干此重复,或者坚持,终归会获得人们的认同。

之所以得出这个结论是因为Arriaga的编剧作品都是这个套路,《爱情是狗娘》,《21克》,《通天塔》,一种后现代的文本结构方式,从同一时间的多个角度展示一件事情,从而获得一种普遍性和超越性的整体效果,属于自《低俗小说》以来流行一时的环形叙事的变体。

初看《爱情是狗娘》的时候还觉得尚可,然而已经没有了昆汀当年那般惊艳;然而看到后来就开始审美疲劳,尤其是当《撞车》拿下奥斯卡最佳影片,并将这一叙事经典化之后,我再看到这种叙事结构便开始倒胃口,在《艾斯卡达的三次葬礼》的前一个小时,我真是有数次想关掉电视的冲动,然而我还是忍着看了下来,后一个小时带给我的感动让我喜欢上了这部片子。

《艾斯卡达的三次葬礼》结构很是奇怪,前面一个小时是Arriaga惯用的三段式交织叙事讲述的对艾斯特拉达之死的调查,而后面一个小时则变回了单线叙事。

于是影片奇特地从一部侦探片变成了一部西部片。

真是orz。

而这部影片最动人的力量则来自后面那一个小时的承诺之旅,也是救赎之旅。

于是我们看到导演亲自扮演的本是和蔼的老牛仔面露凶光,是他近乎偏执地为了履行对朋友的承诺而踏上了漫漫黄沙。

然而这并不是一部典型的西部片,虽然它具有各种西部片的要素,但是在美国社会不需要西部片来建构他者、统合民族心理的时候,如《艾斯卡达的三次葬礼》这样呈现的西部片便更加值得关注,仿佛是回声,没落已久的西部片在Jimmy Lee Jones手中再度复活,这是一部关于友情和诺言的影片,然而似乎注定一般,故事的最后这个影片的内核也被解构。

老牛仔历尽艰难,逃过警方的追杀后找到了朋友描述的墨西哥家乡,却发现这个地方根本不存在,而被艾斯特拉达反复提起的家庭竟然也是虚构。

他为“友情”的坚持和牺牲瞬间没有了意义,然而他还是赋予了行动以自己的意义,为朋友的“家乡”命名,并且让杀害朋友的警察做了忏悔。

这是他行动的初衷,因为一句承诺。

然而在发现了真相之后,他仍然坚持这么做。

或者是他需要一个意义来证明自己的行动有价值,或者是他无法接受现实,于是为自己找到了一个出口——仿佛西部片自身的尴尬处境一般,当意义不存在的时候,我们怎么办?

所以我们还是一路走走停停看看风景,后面一个小时让我目瞪口呆地看着美丽的德州和墨西哥的沙漠和山谷。

虽然那份友谊并非多么深厚,老牛仔的坚持却一再打动了我,那是承诺的力量啊,为得仅仅是一个讲西班牙语的偷渡者,交情也无非是一起骑马钓鱼和招妓(原谅我,我现在看到两个牛仔打扮的老爷们儿在一起钓鱼骑马就想到断背山……),我一直在思考老牛仔的行为动机。

然而影片的主题并非救赎,那个误杀艾斯特拉达的性无能的小青年跟道具没有什么区别,然而现在是他们的天下,那些牛仔们正如艾斯特拉达的家园一般,只存在于传说和想象之中了。

也许Jimmy Lee Jones要完成的正是对西部片的一次朝圣和回归。

http://www.mtime.com/my/yinxiang/blog/308099/

 8 ) 最后的牛仔

    很久没有看过西部片了,断背山不算:-) 艾斯卡达的三次葬礼算是半部。

     救赎的那一半不算,也不喜欢。

对我来说,两小时的反省之路,不如大兵从山上冲下来发现自己错杀的瞬间来得真实和震撼,他坐在家门外颤抖着抽烟,就已经开始向天堂挣扎,最后的道歉来得并不意外,也并不那么顺理成章。

     感谢导演和编剧们没有把所有时间都花在救赎与自省的命题上,一路上串进来的七七八八的关于忠诚、固执和恩怨分明的故事,这才是久已失传的西部的精髓,比正题更让人喜欢。

风骚而不失情义的老板娘,凶悍的猎熊人其实豪放慷慨,墨西哥姑娘与大兵鼻对鼻、眼对眼,恩仇两讫之后的坦然就象照在身上的太阳一样让人舒服。

瞎眼老头的十分钟,简简单单,波澜不惊,却看的人荡气回肠,是我最喜欢的一段。

在这部片子里,一切粗犷的质朴的美好的,都只在边界另一头的墨西哥才能找到,那才是真正的牛仔们理想的家园,这是向没落的西部精神的最后遥望。

     老老实实的拍法,朴素干净的画面,就支起几分传奇的气概,有了这一点,对头次做导演的Tommy Lee Jones来说,已经足够。

 9 ) 牛仔的回望

(2009.08.10) 这个世界有时候疯狂得需要一些牛仔精神来维持。

与众不同的西部片,从进入神秘云层下的大峡谷开始,一切都变得教人深省。

在片中,Pete宛如一个上帝,执行正义,支配生死,但同时这个“上帝”也摆托不了落寞时刻。

当看到他放下电话听筒后寂寞的背影,真是让人心碎。

而对小Mike来说,这种“赎罪”方式或许是导演特意安排,让我想起片中那个喜欢墨西哥电台的笃信上帝的瞎老头,一开始的欲死,最后悔悟之下的不再想死,或许他已找到了自己真正生存下去的价值。

我一直很喜欢Mike戴着手铐和墨西哥女人们围坐在一起剥玉米的画面,觉得很精妙。

体验了完全不同的生活,方能大彻大悟,人性的缺失与填补随着艾斯卡达的三次下葬渐渐发挥得淋漓尽致。

 10 ) The Three Burials of Melquiades Estrada

剧情简介   故事发生在美国德克萨斯州西部同墨西哥接壤的边陲小镇,这里的巡警每天都要随时注意边境,因为来自墨西哥的非法入境者总是络绎不绝。

正直善良的墨西哥移民艾斯卡达是个牛仔,在小镇上的农场找到份工作,并和农场管家皮特(汤米·李·琼斯饰)成了莫逆之交,他托付给皮特一件事,如果他死在这个地方,一定要让皮特将遗体送回故里。

  迈克(巴里·佩珀饰)是新调来的警察,他和妻子住在铁道边的简易房里。

虽然夫妻俩年岁不大,却貌合神离,每天平淡的生活让两人的表情总是麻木不已。

每当迈克上班,百无聊赖的妻子便会坐进咖啡馆,望着窗外打发时间。

而咖啡店的老板娘蕾切尔,则是个不甘寂寞的女人,周旋于丈夫、警长和皮特之间。

  一天迈克到边境执勤,空虚无聊之际拿着色情杂志手淫,突然的枪声让他手足无措,慌乱中,他盲目的开了两枪,竟打中了远处的艾斯卡达。

原来,艾斯卡达放羊时看到狼在附近出没,于是开枪打狼,没想到转眼之间,已经撒手人寰。

闯下大祸的迈克匆匆掩埋了艾斯卡达,希望能瞒天过海。

  不久,警方接到发现尸体的报案,得知真相的警长玩忽职守,企图袒护迈克,在他指使下,举目无亲的艾斯卡达又被葬进了流浪汉的墓地。

皮特早就发现警方拒不立案另有隐情,从警长口中听到真相的蕾切尔告知皮特,杀人的就是迈克。

  皮特决定为好友复仇,夜里他破门而入,殴打并绑架了迈克。

皮特将迈克带到墓地,让他将艾斯卡达的尸体挖出,然后赶往艾斯卡达的住处。

皮特简单处理了尸体,胁迫迈克一同踏上了去墨西哥的征程。

  警察开始追捕皮特,警长在悬崖上瞄准了皮特,却没开枪。

皮特带着迈克和艾斯卡达的尸体继续前行,走过陡峭的悬崖,穿过起伏不平的沙漠。

皮特总是不失时机的折磨迈克,甚至让他睡到腐烂尸体的旁边。

迈克尝试逃跑,却被毒蛇咬伤。

  一个墨西哥人带领皮特和受伤的迈克进入了墨西哥境内,为迈克医治毒伤的竟是几天前在边境被迈克毒打的墨西哥女孩,在皮特的请求下,女孩同意帮助,不过却让迈克同自己一样也被打折了鼻梁。

  皮特找到了艾斯卡达照片中的女子,可她并不承认艾斯卡达曾是自己的丈夫。

几经周折,皮特和迈克终于找到了艾斯卡达描述过的地方,重新搭建起残破的房屋,并将艾斯卡达的遗体终于安葬在他眷恋的故乡。

幕后消息   在美国德克萨斯州西部同墨西哥接壤的边境,向来是是非频发之地,一条大河分隔了美国和墨西哥,在其附近发生的暴力犯罪和种族歧视也屡见不鲜。

最近发生的惨剧是在1997年,18岁的美国公民埃塞吉埃尔·赫尔南德兹居住在界河边,当时4名全副武装的美海军陆战队士兵正在周围埋伏,任务是堵截贩运毒品的不法之徒。

他们将这个男孩当作可疑目标,并在上司的指令下于150码远处射杀了男孩。

尽管后来有证人出面指证,而且国会调查组也随之展开调查,但最后还是不了了之,没有任何人受到应有的指控和惩罚。

汤米·李·琼斯多年来一直对这段不公事件耿耿于怀,希望能用电影语言给予揭露和控诉。

相当精彩的影片,关于一个男人本该承担的社会责任,犯罪之后想方设法逃避,死者的好友充当一名法官一般的人物以他的方式,让轻狂的男人学会了忏悔。

《分手前要做的十件事》短评

老牛仔不是第一次送尸体回家了

8分钟前
  • 张小强
  • 推荐

barry pepper最后的一句问候,是电影的一半的意义所在么?我的眼里只有巴里,历尽千辛,还欠债,救赎自己。。

9分钟前
  • 纪小满
  • 推荐

除个别细节打动我外,整部电影都很平淡~

14分钟前
  • Granite_花花
  • 还行

要不是作为导演的主演演得不错,要不是剪辑有点像低俗小说,这个电影沉闷死了。虽然主题有关救赎,和承诺,虽然西部的风景真的迷人,哪怕是炙热的沙漠,但是仍然感觉影片的故事缺乏动人之处,甚至觉得老牛仔和警察妻子几乎是两个故事的风格。

18分钟前
  • filmchild
  • 还行

看到短评里有人问“你究竟想表达什么?”。这正是此片在我眼里的魅力所在,有人喜欢攀岩,周遭人会问“你这到底是在干嘛?”,但我知道他为什么要做这事。很多事情,是自己心里的一块地,无需别人理解的。 电影传递出了这种气,我喜欢。

21分钟前
  • 陈哈
  • 力荐

那个瘦子警察就是挖坑, 挖坑, 再挖坑, 搞了三次, 终于得到了救赎。

23分钟前
  • mermaidyu
  • 还行

剧情太牵强了

24分钟前
  • 天使眼
  • 还行

汤米李琼斯!!!

25分钟前
  • apple
  • 推荐

慌言版的落叶归根

30分钟前
  • 保修一年
  • 还行

骄傲又痛苦地活着

31分钟前
  • 深情的艾老师
  • 还行

巴里佩铂不容易。原来美国人也会向往墨西哥。

32分钟前
  • 格兰德河的火车
  • 还行

墨西哥啊南美啊确实是不一样的味道。Texas还真漂亮。

33分钟前
  • aluminumatom
  • 推荐

难成佳作。落叶归根。过程稍显做作。

38分钟前
  • 查无此人
  • 还行

Tommy Lee Jones同学执导的第一部电影作品,虽然说不上技惊四座,却拿下今年两项戛纳大奖。这个一个关于人性、公正以及救赎的故事。Tommy的演出很平静,哪怕出手的时候。

42分钟前
  • 路人X
  • 推荐

電影四星,給BARRY一星如果不是一開始就對BARRY這個演員的特別偏愛我會覺得這個電影本身就該是五星的。他在電影里被折磨的老慘了。我覺得說這個電影的命題為救贖到不至於,應該是贖罪和履行承諾。

43分钟前
  • 潇湘妃子孙悟空
  • 力荐

美国版《落叶归根》,剪辑上动了些心思。

45分钟前
  • .....
  • 还行

即使你的家园只是梦想,我也会为你重建。真苍凉。(ps 小哥被玩残了啊叔!不过叔真是帅爆了) 深刻觉得07年的叶落归根是抄这个

48分钟前
  • 伏维阁主
  • 推荐

承诺与救赎。交叉叙述,部分线索处理的不够圆满。老头子很有型,BP被虐的最惨的一回了吧。

50分钟前
  • Isabella
  • 推荐

一次手淫引发的惨剧

51分钟前
  • 张敦厚
  • 推荐

会让人象深刻,但并不足够精彩。

56分钟前
  • 黑森林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