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三,四个人一起去看了《门徒》。
现在一年到头,顶多也就三四部电影是到电影院去看的,其他都是买碟。
不过,尔东升一直是我很喜欢的导演,自然要进影院支持一下票房。
现在更不同了,因为John的关系,爱屋及乌嘛!
看完电影出来,几个人都说心情太沉重。
这样的片子,太压抑了。
刘德华还是刘德华。
他演所有的角色,在我看来,好像都是一样的。
没有大的突破。
当然,并不是说刘德华演技不好。
他年轻时有容貌,现在有勤力,在娱乐圈浮沉了这么多年,虽然天分差了少少,但是成功也是必然的。
大毒枭林昆,其实可以演得更狠辣、更让人爱恨交织。
还有很大很大的空间给演员发挥。
一出场,昆哥就是在医院里,为糖尿病所苦,腰都直不起来。
和阿力家长里短地抱怨着,老婆要生了,胆固醇高,小女儿先天心脏病,大女儿叛逆。
很清楚毒品事业自己也支撑不了太久了,眼前这个阿力,跟了自己七年,忠诚、醒目、能干,已经决定培养成自己的接班人了,逐渐让他接触到更多的制毒贩毒环节。
孰不知,阿力恰恰正是警方的卧底。
七年,阿力不可能不被昆哥的价值观所影响:毒品不过是商品,市场供求嘛,吸毒的人是自己该死!
隔壁阿芬的际遇与吸毒时人不人鬼不鬼的样子,时时在提醒阿力,毒品是魔鬼。
张静初演技真是了得,阿芬,平时清丽温婉,吸毒时污浊龌龊,沉浸于毒品时表现得淫荡不堪。
据说拍戏时为体会吸毒者的状况,张静初曾想过试吸毒品,被导演坚决制止了。
正如片中阿芬所说:当年为证明给老公看戒毒戒得掉她才吸的毒,没想到真的戒不掉啊!
最让人心疼的,是阿芬那个玉雪可爱、小脸肥嘟嘟的小女儿,跟着妈妈整天挨饿,连地上的糖果都捡来吃。
爸爸是个垃圾一样的人物,居然利用女儿带毒。
懂事得早,会从妈妈臂弯里拔下注射的针管丢进垃圾筒,知道阿力真心对她们好,会象小猴子一样抱着阿力不松手,阿力只好抱着她睡觉,这一幕看得影院里一片笑声。
好多观众和我一样,担心饥饿的孩子不小心吃了那包老鼠药-怀疑导演本有此意图。
阿芬死于注射毒品过量。
活着对她,实在是一种折磨。
她既无力脱离毒品的控制,也摆脱不了老公的纠缠,死,成了解脱。
不过,死后一身老鼠的惨状,着实刺激了阿力。
这也是阿力最终毅然捣毁毒巢的最大推动力。
昆哥劝阿力不要同情吸毒的人,因为他们什么话都说得出,什么事都做得出。
这话只是不适用于阿芬,因为她始终没有出卖自己。
阿芬的老公,片中没有名字,就叫芬夫,我真没认出是古天乐帅哥演的,周身污浊邋遢,眼圈乌黑,神情猥琐,对于老婆穷到没饭吃仍然拒绝嫖客,他的反应是“你是不是傻啊,有钱不赚”,发现阿力对母女俩的照顾,他的第一反应是勒索阿力这个“奸夫”。
女儿的价值在于可以带毒不会引人注目。
他自己都让阿力带走女儿,因为自己不定哪天杀了她都不知道。
总之,这个人,只能用人渣来形容,他脑中除了毒品再没有一丝一毫的人性与感情。
结尾处阿力承诺带他贩毒,换来其女儿的监护权,然后在新加坡机场让警方抓获了满身毒品的他。
真是,如果不这样处置,这样乖巧可爱的一个女儿,就要被老爸给拖入地狱了。
怀孕的袁咏仪演昆哥大肚子的老婆,浮肿的脸,家常的装束,戏份不算多。
精彩之处有两场,一场是一家人结伴去泰国旅游,她让自己太过纯情的妹妹主动出击,搞定阿力。
语气神情十分生动,很是搞笑。
再就是结局处,昆哥被抓,在警局有机会说几句话,好女人,根本不哭哭啼啼,等着老公交代后事,而是主动对老公说,决不能向警方坦白交代,为了一家人,老公“必须一个人走”!
这是何等的绝决与果敢!
离开警局时,她那泫然涕下的神情,让我体会到了“生离死别”四个字。
袁咏仪是个出色的演员。
昆哥割脉后见到阿力的逼问,让人觉得这个毒枭,其实也挺可怜的。
一生谨慎,只信赖了一次,就信错了,这真是莫大的讽刺。
阿力回答他的只有一句:假的,全都是假的!
可是,我不信,这么七年的感情,可以用这么一句话一笔勾销。
从看《旺角黑夜》开始,就觉得吴彦祖是个有无限潜力的演员,难得天分又好,外形又好,真是祖师爷赏饭吃。
他是男主角,演得如何,大家自己看,我不多说了。
不过,对结尾他选择继续做卧底,我真是非常非常的不能理解。
在我看来,无间道这部戏给我的经验就是:千万不要做卧底。
一个好卧底,首先必须从心底强制自己的身份转换。
我们是常人,这样的转换,不是那么自如的,心理上的变态,多少都有一点。
所以,开头和结尾,阿力躺在那张沙发上,都在自语:终于想通人为什么吸毒了,都是因为空虚。
那一刻,我好怕好怕阿力也拿出针筒扎向手臂。
小胖丫头半夜醒来,颠颠的跑回旧屋,象以前跑来看妈妈一样。
还好,阿力面前是点燃的蜡烛,和打开的白粉。
小胖丫头合上盖子,抱进垃圾筒-她真是天使。
如果,让小胖丫头拔去阿力臂弯上的针筒,结尾是否更有冲击力?
不行,我等观众受不了。
饶是这样,走出影院,走到阳光下,我们都觉得压抑得不行。
这部片子应该让政府买单,在全国各地免费放映:多好的禁毒宣传片!
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美丽的罂粟花,象玉米一样被种出来,象糖果一样被包起来,象其他工业产品一样被分装出去,只是,它带来的,是毁灭一切的力量。
很多镜头,是难得一见的。
整部片子,精彩连连,好多个段落,都觉得象重锤一样敲击观众的视觉和心灵。
导演似乎不管观众受不受得了,把残酷一层层剥析出来。
尔东升导演,非常有悲天悯人的情怀。
向他致敬!
另:据说因为大哥秦沛和二哥John都没有档期,导演尔东升才亲身上阵演阿力的上司苗警司,还可以顺便省点钱给监制。
他真是也老了。
当年和巩俐合演《画魂》时潘赞化的眉目如画儒雅倜傥,现在只依稀剩得几分。
遥想一下如果是John哥哥出场……
从电影院出来的时候,汗毛依然竖立着直到指尖阳光刺痛双眼矗立在车水马龙的巷口,觉得活着是件多么苍白无力的事好好活着很难,像此时的我这样能感觉到疼痛的活着却又是多么美妙,,,,,,情人节榜了个有影联票的同学去看门徒整个影院里除了我俩之外应该都是情侣吧新东安排了很长的队伍,哄他去了大华换了票进去才发现全部都是两个人同坐的沙发椅,靠背很矮,如果是情侣倚靠在一起应该会很舒服吧。。。
可是我们俩各占一半,后背生疼但当剧情逐渐紧张起来的时候,我觉得在情人节选择看这部电影的情侣们比我们更傻一部绝对不适合情侣们看的片子,,,,,,如果是看DVD,对于这样一部片子看完第一遍后我一定会立即从头再看一遍的但是在像往常一样当字幕刚刚开始滚动灯光就倏然打亮的电影院我发现四下并无藏身之处只好随着人流鱼贯而出出来时站在人来人往的街边,路边有许多捧着花的女孩子可我此时的心情却和爱情无关当我可以思考的时候我在手中画着圆圈,只想这样有痛觉地活着真好,,,,,,门徒中所有人都是麻木的,他们以为他们生来就是这样活着的为自己编着这许多借口 然后放弃反抗即使吴彦祖饰演的警察卧底阿力也是一样和无间道中活在正义与邪恶的夹缝中经常需要看心理医生却拥有正气与胆量可以直视对手的眼睛说出“对不起,我是警察”的陈永仁有着本质的区别阿力是善良的,连路边受伤的狗都会救阿力是剿灭贩毒集团的最大功臣 是代表正义的一方但却并不让人觉得佩服或是喜欢可能是因为看不出他真心爱什么人吧, 他一直活在一个自己担当主教的虚构的世界中,太入戏了,忘记了真心是什么,少了陈永仁的挣扎和痛苦他的正义让他显得那样冷酷他以为他生来就是卧底 麻木着 忘记本性忘记爱 只有职责也是片中的一个被宿命奴役的门徒。
张静初扮演一个女孩的染上毒瘾的母亲,看得出她对饰演这个角色做了多大的努力。
就像一个可怜又可恨的吸毒女人一样,她抽搐着 表情扭曲,追求片刻的天堂一个在痛苦中偷生却放弃反抗和选择的女人,有多可气当她闭着眼睛指着脖颈说:打这吧,有多爽我真想上前撕扯她的头发......她被老鼠啃噬的尸体上保持的最后那副表情,我想我长时间都忘不了了太多的血腥和丑恶画面看得人心头发紧除了那个祈求被爱的小女孩是片中唯一的希望也只有在想到她的时候,我还能露出微笑门徒是一部使你沉重的影片有许多评论说不应该如此卖弄血腥暴力镜头,但当你看完后感到从大脑皮层到手指尖都如同被电击了一般时,我却想说这种疼真的很好,让你觉得你还活着
半夜醒来,一看闹钟才4点,却翻来覆去再也睡不着。
脑子里清晰的回放着的,是晚上刚看的片子,《门徒》。
说来惭愧,张静初mm早已窜红,我却第一次看她的作品。
表演很有张力,亦张狂亦温柔, impressed。
吴彦祖还是印象普普,依然是那张无可挑剔的完美脸孔弥补了演技上的不足。
等飞机的时候,在免税店里闲逛,被货架上的一条条香烟吸引。
长久以来,一直很想尝尝吸烟的感觉,于是,挑挑拣拣,挑了一条MILDSEVEN ultra light 和一条银色的Marlboro ultra light。
回家之后,对着两条烟运功许久,思想斗争许久,还是没有打开。
吴彦祖说他终于想明白人为什么要吸毒,是空虚。
那到底是空虚恐怖,还是毒品恐怖?
因为找不到吸烟的理由,我转手在苹果上把两条烟卖掉了。
买我烟的也是个女孩,在电话里连声说谢谢,感谢我把烟转给她。
她说自己最爱这种light的烟,劲儿小,即过了烟瘾,对皮肤伤害又小。
中国女孩啊,终究还是心疼自己皮肤的。
那为什么还要吸?
第一次看见别人卷烟丝,是一个不足20岁的low class白人女孩。
她专注的把一条一条的烟丝捻到纸上,小心翼翼的卷起来,点燃。
片刻,我闻到一股不同寻常的味道,大麻。
我可以想象这个高中毕业后就在McDonald打工的女孩的薪水有多微薄,更能想象出她可能要把半数以上的薪水交给大麻贩子。
抽大麻,在英国的年轻人中,并不是一件稀奇事。
街上成群哥特打扮的teenagers中,各种名目用来狂欢买醉的party上,大学公告栏里随处可见的sexual club里我是门外汉,我不知道从吸大麻,到吸真正的毒品要多久的过程。
但我知道大麻不便宜的,多多少少也是有瘾的。
买点什么不好。
有人该笑我了,好多英国女孩自愿成为未婚妈妈,就是为了得到政府给未婚妈妈的高额抚恤金。
福利这么好,轮不到你去瞎操心。
可能是真的因为空虚。
在英国上本科的时候,班上只有我一个中国女孩。
课间休息的时候,大家总是抓紧时间跑出去吞云吐雾一会儿(室内禁止吸烟)。
短暂的课间休息时间,总是不够抽完一整根烟。
所以瑟瑟的寒风中,一群光鲜靓丽的女孩,一边发抖一边狠狠地吸手中的烟,很陶醉。
陶醉之余,她们偶尔也会问我,要不要来上一根?
我默默不语得看着烟雾缭绕上升,飘过她们鲜红小巧的嘴唇,脸颊星星的斑点,刷的浓密的像窗帘一样的睫毛,金棕柔软的头发。
No, thanks.根深蒂固的文化不是洪水猛兽,却比洪水猛兽来的更可怕。
其实,我在英国呆得越久,越喜欢这里的环境。
可是,无法让我下决心留在这里的最大原因,是文化上的不认同。
远离烟草剩下三条是给自己说的戒酒精戒粗口戒空虚
鬼才王晶曾经这样形容香港电影的高产和拍摄神速,如果今天旺角发生了灭门惨案,那么第二天,就有编剧开始写剧本,一周之后,影片就可杀青面世。
鉴于此,《门徒》上映之前,有人便将该片与台湾艺人涉毒案件联系起来,认为影片是对新闻热点事件的又一次复制。
于是,尽管《门徒》的定位是商业片,也有不少人因此怀疑其质量。
事实上这部明星阵容强大的毒品题材电影不仅演绎了真实的香港风情,也将曾经被模式化的毒枭形象还原,还将镜头直接对准金三角的罂粟花,当你看到毒枭刘德华手撑着腰上厕所,采摘罂粟花的妇女对着镜头憨厚地笑时,也许你会有种看纪录片的错觉;然而影片在刻画瘾君子阿芬的吸毒情形时,却又有了一种恰倒好处的游离,这样看似游离于现实的虚幻感受应该最能让观众体验某种程度上的真实。
从《癫佬正传》到《新不了情》,从《忘不了》到《早熟》,再从《旺角黑夜》到《门徒》,尔冬升的作品涉及到了兄弟情谊、青涩爱情、黑帮世界甚至家庭教育父子代沟等等,他并不会执着于某一种类型片,也没有固定的风格,但是深入骨髓的港片气质同样渗进了《门徒》。
影片中的许多镜头都能找到港片的印记,比如开场时惊险的追车戏,警察卧底,两拨警察追查同一拨犯人等等都太容易让人产生似曾相识的感觉。
但是除去表层上的情节,尔冬升想表达的还有很多。
以往与毒品有关的电影,大多只是拿毒品作为罪犯的犯罪道具,顶多一个噱头,但是《门徒》的主角正是毒品,尔冬升想讲述的就是关于毒品的一切,而不仅仅反映贩毒这一事件。
毒品链条上每一个关系人,从金三角控制罂粟种植业的将军,加工“美元”、“港币”等不同品质海洛因的专业技师,负责毒品仓库的管理员以及送货收货的人员,到链条末端的吸毒者,每一类人的生存环境和价值观尔冬升都有平实的交代。
对于这个链条的关键操控者昆哥,影片从一开始就将他还原,他没有黑外套、墨镜和保镖,他的身份是卖小家电的,就像你的一个普通邻居,他已经人到中年一身的病,但是一到制毒工厂,娴熟的制毒技术让昆哥的毒贩特质立即展现,这样的对比转换比黑西装、墨镜的表现要出彩得多。
影片的另一主角——有着警察卧底和昆哥门徒双重身份的阿力,作为毒品链条的最终破坏者,阿力一边协助毒枭贩毒一边收集证据,八年时间里他对毒品链条上的每一类人都有所了解,还认识了一个地道的瘾君子阿芬,继而产生了一个贯穿全片的疑问,“人为什么会吸毒,究竟是空虚恐怖,还是毒品恐怖?
”——这里不可避免有了一些说教的意味,倒也在情理之中。
顶着一头白发的刘德华表演中规中矩,但他将一个普通男人的中年焦虑感拿捏得很不错;吴彦祖在大秀身材之余还有几段演绎得很不错的内心戏;此外,在《门徒》中不算主角的古天乐和张静初也格外抢镜,古天乐的瘾君子形象十分颠覆,但是略显夸张,透出几分恶搞的感觉;张静初扮演的内心充满挣扎的吸毒者,一个人在厨房里脱下裤子注射海洛因的情景以及她死后老鼠爬满尸体的恐怖场面都让人印象深刻。
当然,作为有一定教育意义的《门徒》,结尾自然会是温暖的调子,阿力到最后充当了一个拯救者,尽管他只拯救了一个小女孩,这也算是为毒品世界中一个小小的黑暗角落带去了温暖的光线。
看过很多遍的一部电影,一直没敢写评,这部影片是给我很大震撼 警察 毒贩 卧底 吸毒者 开始的场景很香港味 吴彦祖的出场就知道肯定是个好人 张静初的出场让我心痛但怎么也没想到她居然是个吸毒者 看到她借吃的 往孩子嘴里塞吃的场景 两个字 落魄 华仔的出场大毒贩 在医院 知道是不得善终的结局 这部剧最大的突出了 看似普通人却有这不为人知的黑暗面 看似一个单亲妈妈带这孩子艰苦过日子 却真的应了那句话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看到华仔在制毒厂的场景 不是黑帮老大的口气,却像是把一件失败的未成品变成成功的成品的加工过程 如此的云淡风轻 好像他做的只是一个玩具一个食品加工厂 终觉得在车上说的那些话 那些感触只是说给自己听听 给自己寻找的一个安慰的借口 当他看到她在吸毒时 他是震撼的是不可置信的是愤怒的 原来最普通的人也逃不开毒品的祸害 这更坚定了他铲除毒贩的决心 古天乐在这部剧里演技很赞 化妆更添彩 实实在在一个吸毒者 为了吸毒自己老婆孩子都不顾不管 渣男 他就像个恶魔存在在她的心里 以至于她看到他是那么的惊讶那么的慌张与恐惧 但却无处可逃 当她求吴彦祖帮她时 她的眼神是绝望的 为了证明她能戒掉做的一系列自残 那个场景我至今难忘 更深刻的让我体会到毒品的危害有多大 再一个震撼我的场景就是华仔面对自己叛逆的女儿那种无奈的悲哀 更让他无奈的应该是他没有资格以身试教 她对吴彦祖说的那番话更像是在狡辩 是在替自己脱罪 试图甩掉道德底线的自我约束 警察的暴力是香港电影的独有特色 刚看过暴力的警察就紧接着那句 别踩到我的手 妈呀 那个场景疼死我了 再说华仔发现有卧底后的种种反应 指桑骂槐的已经怀疑了阿力 听他振振有词的分析后看似仍然信任但那个眼神却是狠戾决绝的最后的场面才是华仔出彩的表现 真正表现了一个大毒枭的霸气与智商各种心理戏很棒 难得的一部收尾专门做铺垫的剧 结局古天乐的渣才表现的淋漓尽致啊 我都想一脚踹死他 抓他太便宜他了 但是还是很醒世的一部作品 最后的结局就是好人有好报 坏人不得善终 只是可怜了这个小女孩 小小年纪却看到了太多的丑陋 希望她年龄尚小不记得这些事情 愿世界对她温柔以待
看过此片的人应该不会去吸毒了吧。
但是,我真的不知道。
人的空虚倒底会带他去多远的地方。
很多人没有吸毒,也沦丧到失去理智的地步。
比如刘德华演的坤哥。
他自从墨攻以来,真的演技大增。
这个有点神经质,又绝不同于《无间道3》的恶棍,很有魅力。
比如那个断手的警察。
这个片段太残烈,让我久久难以忘怀。
不管张静初的真人如何,她把阿芬的绝望表现得淋漓尽致。
接近女鬼的扮相倒也不讨人厌。
可惜,古天乐是越来越不计形象了。
跟英雄健朗的吴彦祖相比,真不知该说什么好。
吴彦祖照常地摆帅,不显山不露水。
但是,那句“我们地狱里再见”,道出了所有的伤痛。
即使他,最有同情心的他,也曾对人,而且对起码三个人,都那么残忍呢!
門徒 朋友有免費戲票,於是在星期一的晚上走到旺角看「門徒」去。
說真的,「門徒」這類電影向來不是我杯茶,要是朋友在家看VCD我陪著看倒也可以,卻不會特地走進戲院去看。
不過這電影其實是值得去戲院看的。
有話要說的是:劉德華仍然在演劉德華,兩名主要「道友」非常不「道友」──從未見過手臂有「老鼠仔」的道友(古天樂),也未見過那麼「索」的道友婆(張靜初)。
我未見過當然不等於沒有,但也太罕見了。
劇情不難猜想,但看完之後還是有幾個疑問,也有一點想法: 昆哥(劉德華)一生對人疑心重重,卻對阿力(吳彥祖)信任有加,雖然後來戲內交代說昆哥為阿力付出甚多,像在他落難時多番資助,同時阿力也在昆哥被圍攻時前去解圍,從而獲得昆哥的信任,可是我更相信,昆哥一生做事謹慎,對人處處提防,他以為自己已經做得夠好,對於自己所看中的人信心十足,雖然他也曾試探阿力,但最終還是被瞞過了,再說,在試探之前他自己已先下定論,他認為會那麼搏命從八樓跳出去逃亡的,除了毒販還有誰?
就是說:他本來就相信阿力,只是習慣了,已成儀式,於是才對他進行試探,末了他還叫阿力一起吃飯,當阿力不理他的時候他還笑說他孩子氣。
一個小心謹慎的毒販,也許正正就是輸在自己的小心謹慎之上,因為小心謹慎慣了,他以為只要因循習慣就很安全,沒想到正正被一個「埋身」﹑「信得過」的「門徒」欺騙,真可謂百密一疏,而這個疏忽,終於讓他走上絕路。
另一幕感受很深的是阿力好不容易才上到製毒工場,當他帶貨離開時被海關誤會他帶著翻版四仔,於是上前攔截,當海關發覺他帶著的「四仔」竟然是四號海洛因的時候,他們立即對阿力拳打腳踢,迫他帶他們前往工場搜捕邀功。
結果,很慘烈。
不管對海關這邊或者毒販那邊來說都是。
印象深刻是海關阿頭(廖啟智)在利字當頭,即使眼前可能是自己的「伙記」也不惜濫用私刑迫供,當他們到達工場,工場大閘門關上之後,他只管瘋狂地急攻大門,多次衝擊之後大閘露出一口小洞,他立即伸手進去想要把欄柵拉開,這時正在清理海洛因的下手看到這隻追迫他們的手,氣上心頭拿起鎚子就敲下去!
那個本來就是小洞,傷痛情急之下更是難以縮回,之後那隻手就被敲得變型﹑斷離;他的同事雖然想幫助他,可是大家都急瘋了,沒細想就開槍,流彈反而把自己的同事傷害……。
滿以為是機會,卻是浴血收場,要是有仔細衡量風險危機,他們還會作出同樣的決定?
他們還會在準備不足下貿然出擊?
那個年輕的下手,本來只是個小嘍囉,因為被逮捕和判刑的恐懼嚇怕了﹑被追迫而焦急忿怒了,所以在看到那一隻逐步迫近﹑具體地威脅著他的「手」產生怒意,然後將恐懼和忿怒都發洩在這隻手上,當他把手敲下來之後,他哈哈大笑,狀似發狂,後來更把斷手拾起來欣賞。
當阿力叫那個製毒師傅和這個年輕下手逃亡的時候,他竟不及細想,只聽到「跳下來吧」就直接往下跳!
別忘記他們當時身處八樓,往下跳的結果……當場死亡。
本來阿力只是叫他跳到旁邊的冷氣機上,再潛逃到下一層單位然後逃走。
那位老師傅也很害怕,他深知製毒和販毒會被判重刑,他卻只急於消滅證據,他想的很實際,只希望一旦被捕,毒品的數量少一點罪名就輕一點,判刑也會輕一點;大概這就是經驗吧。
而那個年輕下手,只懂製毒,毫無應變經驗,結果他未被逮捕先已被「害怕」逮住,做出最不智的行為,重傷了別人,也害自己丟了性命。
回說昆哥,這個毒販並非全無人性,看他對道友的痛恨﹑奮力將一切的責任都推到癮君子身上,其實他只想自己好過一點;當他看到餐廳端出磅秤的時候立即發飈,那是因為那個小儀器提醒他平日也是這樣用磅秤計算和出貨……他把販毒組織化,弄得像個企業一樣,可他很清楚那是一門陰質的生意,他根本忍受不了自己是毒販的事實。
昆哥並不是良心泯滅,他只是把自己的良心埋沒了。
然而昆哥畢竟販毒多年,對癮君子的行為模式知之甚詳,像他說千萬不要同情癮君子,因為他們癮起的時候,什麼漂亮的話都說得出口,他們只想博取別人同情,希望得到好處。
結果,如他所言:那對道友夫婦分別在阿力面前說了相同的故事,只是故事的主角有異,成了兩個版本,究竟誰是真正的受害者?
是他們的女兒?
抑或對他們動了惻隱之心的阿力?
到最後昆哥被捕,他要求跟腹大便便的太太(袁詠儀)相見,沒想到太太一來就叫他「去吧,要不然我們都活不成。
」 作為母親,為了保住女兒而叫丈夫去死,也許真的心如刀割百般無奈;昆哥本來想告訴她「我知道該怎麼做」,又說「其實不用你說出來。
」我覺得他去意已決,也沒別的辦法,只是從妻子口中聽到這番話,內心所受的傷害才更大﹑更痛吧?
最後昆哥在警局廁所內割脈(頸動脈)自殺,流血需時,他拉住阿力叫他別喊人救助,讓他就此死去,因為唯有這樣,他的家人才可以獲救。
昆哥販毒時,又何曾想過吸毒者的家人會受牽連?
他們可都沒有好日子過!
為什麼到了最後,他仍然期望自己的家人幸免於難,能繼續過安穩的日子?
也許有人會說:要是他早想到,他就不會販毒啦!
不,他想到的,所以他才會怕,他深知道吸毒的禍害,那是一種即使僅僅佈以同情也可能受牽連的禍害,可是他一味推說是吸毒者自找的,他希望洗脫自己的罪孽,將一切說成供求關係只是市場運作的結果;然而,由誰供應毒品卻是癥結所在。
是他,不是別人。
他是毒販,他就是那個惡魔。
一個惡魔在最後關頭守著秘密自殺身亡,那不是義氣,而是自私;他到死仍然祈求家人的幸福,那不是感人,而是可恥。
最後,阿力述說完故事,在寂寞之下他也拿起了針筒準備注射,這時他的乾女兒(古﹑張的女兒)走過來把針筒丟了再抱住他(抑或是走過來抱住他之後再把針筒拿走丟掉?
),他才避免成為癮君子。
關懷﹑親密的關係就是對抗毒癮,或者,起碼,是防止亂試毒品的最大力量?
也許許多癮君子都是孤獨空虛的人,可當中不少是有親朋戚友關心重視他們的,那麼,那些癮君子又是為什麼墮入死亡陷阱?
難道就像昆哥所說:一切都是自找的?
叫人迷惘。
總之看後叫人不舒服的電影,卻又是很值得一看的電影。
Monday, March 12, 2007.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bellmak/3/1281128914/20070313192607
看完《门徒》后,我一直想不明白为什么阿力最后躺在沙发上打算吸毒,明明忍辱了整整7年才功成身退,最重要的是,见证了那个阿芬和昆哥的悲惨下场,阿力应该深深地痛恨毒品,嫉毒如仇才是,而且身上还承担了抚养小女孩长大的责任,这一系列背景实在让人理解不了他为什么还是陷入了毒途。
从电影故事情节看,阿力很有可能已经出现了心理疾病,“但我不想你将来帮我找心理医生”这句话出现在阿力和他上司的对话中,可以知道阿力在抓了信任自己的毒贩大哥昆哥后,心理是有极重负担的,而且在片尾阿力躺在沙发前,他看到了屋里出现阿芬和昆哥的样子,应该是心理压力过大出现的幻觉,带有浓厚的负罪感。
所以可以认为阿力在心理疾病的作用下,寻求毒品企图放松自我。
片头片尾出现的台词“我一直不明白人为什么会去吸毒,直到昆哥和阿芬死了之后,我才想明白,其实一切都源于空虚,到底是空虚恐怖,还是毒品恐怖”预示着阿力终究会与毒品扯上关系,并且很有可能与空虚有关。
也许阿力养的那群鸽子被环卫处清走是压倒阿力的最后一根稻草吧。
以前的一切都是假的,感情也是,身边相信自己,喜欢自己的人一个个落到这样的境地,连自己喂鸽子的习惯也被清理,怕是普通人都接受不了的。
以上种种都是阿力选择拿起毒针的原因。
不过观众也不用太担心,在最后小女孩扔掉针管拥抱阿力的时候,阿力是清醒的,说明阿力那针并没有真正打进去,只是有想法而已。
从结局看,小女孩的爱感动了阿力才符合正常逻辑,所以结尾终究是光明温暖的,而非黑暗的。
“吸毒,是因为空虚,那到底是空虚可怕,还是吸毒可怕?
”在漆黑的角落里,这句话不停地在我脑海里回响,贯穿了整部电影。
不过对我来说似乎都可怕又似乎都不可怕。
空虚是吸毒的诱因?
吸毒让空虚更加无助?
死亡恰似两者的真正总结。
死亡是不是更加的可怕?
今晚看过这部片子后,所有的“穿着金晃晃的乌龟”“烂馒头”“晚上吃席的”都可以见鬼去吧!
花了那么多的钱,费了那么多的人……你们到底是要告诉我们什么?
一个馒头?
还是一堆馒头?
你们自己做的。
(是炒的更恰当!
)还是你们自己留着吃吧!
不要让我再有看完电影,捏着电影票还在痛惜那些一盆盆的菊花!
还在非常的莫明其妙!
TMD,看盗版碟都不值!
还好,《门徒》让我又有走进电影院的信心。
导演尔冬升自有他的高明处。
从我的角度来看,海报上的主角即是一大亮点。
刘德华、吴彦祖、古天乐、张静初、袁咏仪这些演员不仅外型完美,演技也是颇具实力。
在影片中确实没有让人失望,他们的演技可谓可圈可点。
刘德华饰演的“庄家”既有平常人的一面:疼爱老婆、烦恼大女儿的叛逆、鼓励小姨子去追求阿力……也有着不为人知的一面,毫无同情心,也可以说是毫无人性地去最大化的追求自己的利润。
吴彦祖饰演的“阿力”也就是庄家的门徒,警察的卧底,有着双重身份的间谍。
一面是对吸毒者的痛惜,这里面又有对吸毒者“阿芬”放弃与拯救地感情斗争,一面又是对毒枭情义的复杂心理。
他的感情不停地游走于情感与理智间,做着及其痛苦的挣扎。
张静初饰演吸毒者“阿芬”,从一开始的装容上就已经深入人心,镜头最后的再次出现,似乎更加强调了她活着跟死了,面目都一样!
她的挣扎在毒品面前显得是那么的无助,最后她的尸体被群鼠啮啃,阿力声嘶力竭的惨叫声赤裸裸的如利剑直插人心。
古天乐饰演的吸毒者,形象更是入木三分,活脱脱一个活死人形象,完全摆脱了以前Mr.Cool的样板。
再帅的男人一样可以猥琐,无赖地如此到位。
可惜他的身材太健壮,瘦弱点似乎更适合瘾君子的感觉。
张静初的身形从这点就比较到位。
袁咏仪饰演的“庄家老婆”倒是她的敬业精神让我佩服。
挺个大肚子一样能把背后的女人演好。
小女孩“晶晶”的表演更加地增加了亮点。
除了演员,里面的画面更是让我欲罢不能。
氤氲变幻的天空,“阿芬”屋里的大镜子,有着树裂纹地墙壁,充满欲望的红色沙发……警察砍掉的手,“阿芬”身体抽搐、痉挛的痛苦状,群鼠啃尸的凄惨状都令我的头皮电击般震撼。
“从头皮到脚趾都是高潮。
”“应该在毒品里放耗子药毒死他们。
做生意讲的是供求,我逼他们吸毒了吗?
他们吸毒,关我什么事?
关我什么事?
”导演尔冬升,这部戏的灵魂。
感谢他为我们带来的礼物。
关于导演,他用镜头给我们残酷地揭露了深埋在毒品后面的故事,一点点地深入骨髓里。
关于毒品的行话“美金”,“港币”,金三角基地的见闻……饱满了影片的细节。
到了最后也算真正体会到了: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之前压根儿没想过要去影院看这部电影的,而看后的酣畅淋漓再次证实了什么叫Low Expectation, High Performance 第一个看到的是张静初,这些科班出生的女演员果然还是和普通偶像级女星不可同日而语,逮着个机会便可大放异彩。
吴彦祖的片子不怎么多的感觉;他的鼻子太高嘴唇太薄,无怪乎刚出道就是一些奸诈的角色;之后便是旷日持久的花瓶,从《赤裸特工》到《新扎师妹》,他唯一能让人记住得只有完美傲人的身材;说起这些个男花瓶,Keanu Reeves 挣扎了一辈子,最后的定格还是骇客帝国里的绝顶花瓶;而Leonardo为了摆脱现代罗蜜欧的花瓶形象,简直可以称得上是自毁形象;而在香港,什么小谢,陈冠希,余文乐,这些新兴小生稍微俊俏点的大半脱不了这个花瓶命运;跟整个电影大市有直接的关系吧,在香港,除了花瓶角色,还有什么角色可演呢;古仔这次猥琐牙黄的出演一个吸毒兼卖毒的混混,恐怕也是腻烦了永远的帅哥形象,从最初的小白脸到古黑炭到混混仔,你不能说他是不努力的;回到吴彦祖,他在形象上有优势亦正亦邪,加上英语,应该是比同期男艺人有更多的潜力和发展空间;事儿到了这里,一是看勤力,再看就是际遇了。
华仔是当之无愧勤力天王,他在力图表现毒枭常人的一面,狡辩的时候还颇有孩子气的耍赖喜感。
有些电影看完了很快忘记情节,而有些,比如这部,散场之后我想的是,怎么找来碟子再看一遍才好。
张静初演得好,吸毒的人都赶紧去死!!
张静初演技亮眼啊,好多大咖飙演技
宋冬野们就应该好好看看这样的电影
白瞎了这么多大腕主演了。
毒品和空虚,哪一个更恐怖?
卧底的黑色生涯,最终还是难免知法犯法的手段来“惩恶扬善”
制毒贩毒吸毒,从源头到售卖,从技术层面到人事管理,堪称一部毒贩百科全书。甚至给你连毒瘾的心理成因都分析了一遍。看到后面都怀疑导演真干过……这也太专业了。建议给青少年在接触社会之前全强制看一遍,教育意义娱乐价值都有了。张静初太强了!刘德华好帅,可惜我是一直get不到吴彦祖……
故事情节其实一般,不过几个主演的演出挺不错
边缘生活残酷的让人看着冒冷汗心发慌。
嗯,还行
演技很赞
认清自身了吗
拍的节奏,感觉很失水准
尔冬升的思考大多比较浅层,但却常常揭示到很多纠结的事情
演技都很棒,看完很久都印象深刻,到底是空虚恐怖还是毒品恐怖?
张静初太骚了让我想起小学同学她妈
感觉张静初为了这部电影里的吸毒者特意减肥了,看上去特别瘦,而且演技极佳。古天乐虽出场不多,但无论化妆和演技都让观众看不到古仔的身影,刘德华也贡献了上好演技,只是本身形象缺少大毒枭气场。男主角吴彦祖也好,看到张静初尸体那一幕令人动容。还有仪琳小尼姑何美钿
毒品和空虚。哪一个更恐怖。他太迷人。
最后比较有味道,让你思考,画面和叙事都有自己的特点
我居然看的是国语版……都不太像电影,像公益片……比较神的是,孕妇演孕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