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分钟左右的时候有个小剧场,街道两旁的木栏上贴着‘烫头发的人禁止通过本街道’的传单。
有个烫了头发的女性要走过去,就被反奢侈运动组的人拦下了。
主持人塔摩利说:“这种过分的规定乍一看很滑稽,可想想又觉得有些不寒而栗。
”脑袋就突然间想起来三岛由纪夫《女神》里的依子。
文中有一段如下:在战争期间,依子特立独行的举动相当受人瞩目。
当时正在提倡节约运动,因此喜欢穿洋装,并且是华丽洋装的依子,自然成为“反奢侈”运动者指摘的目标。
在街上,她好几次遇见热心于该运动的中年妇人,递给她“杜绝奢侈”的传单。
有一次,依子拿到传单後说:“如果连我都不打扮,日本不晓得会变成怎样?
正因为是战时,桌上才更应该摆些花。
假如放眼望去都是你们这些丑陋的黄脸婆,日本可就完了。
”这番说词令那些身上缠着布条的妇女气得掩面痛哭。
哈哈P.S:好像不是太重点的一部分,就是突然想到了。
因为国家施行某些政策人们开始互相监视、互相窥探、互相举报,整天神经兮兮的,且在不完善有漏洞的情况下,不分青红皂白诬陷别人,确实是个细思极恐的事。
可能更细思极恐的是搞不好是世界上根本不存在能让“世人”认可的一点缺点都没有 完美无瑕的人。
不过某些人不动脑对政fu说的任何事都言听计从,还因烫头发买洋装之类的事互相指摘为难彼此,和出轨性质不一样,就暂时先不讨论这个微妙的事了233。
这一季的四个主故事都很不错,有立意有深度,有惊悚有温情。
【follower】挺契合信息时代人类和社交媒体的交互作用,从网络的关注中获得自我满足和虚荣感,但同时也要为了表面的光鲜亮丽付出代价,到底哪个才是自己?
24小时正能量闪亮亮,充斥物欲假装充实的自己,还是平淡无奇,为生活忙碌奔波的自己?
大概对于迷失于社交媒体的大众来说还是挺有警示意味的吧。
【不伦警察】挺有社会性和讽刺意味,人人自危,矫枉过正,看似荒谬滑稽,其实苦涩无奈。
最后的最后,当人们都沦为言语行为的囚犯,所谓的世人又有什么意义呢?
【瞬移】这个故事理念还是十分出彩的,人生有太多的苦痛时刻我们不想面对和经历,但苦与乐很多时候是一体两面,痛苦的同时还有点滴欢乐时刻,当跃过那些苦痛,伴随着的真实而复杂,喜忧参半的过程也随之消失。
“因为记忆是临摹人生的唯一方法。
”不能舍弃苦痛的原因,大概是在经历苦痛的过程中我所能感受和获得的一切最为珍贵。
【少年】非常感人,其实走向不难猜,前面越是凸显少年的神秘和渲染紧张的氛围,都是为了反转时凸显互相惦念的感动。
因为最后一次交谈的争吵伴随着男友的意外离世,女主怀抱着愧疚和思念过活,而一次意外后少年的残存记忆使他一直致力于帮助女主走出过去,走向未来。
尾声处两人相拥道谢,让人感动得泪流满面。
我们的相遇不是为了让你伤心而是为你带来快乐,请抱持着快乐的回忆继续走下去吧…另外小故事都市传说类,中规中矩吧。
但总的来说,这一季四个故事质量都不错,很值得一看。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黑girlTVshow,热泪盈眶等你来)戳这里世界奇妙物语从1990年开播,至今28年1997年开始每年播放春季特别篇和秋季特别篇每篇四-五个故事每个故事10-30分钟每个故事给你开一个脑洞每个脑洞都有毒每个故事的节奏感超好,信息量奇大黑小姐我表示中毒很深别拉我,让我沉迷在这古灵精怪的世界里不可自拔(~ ̄▽ ̄)~5月,又到了一年一度看春季特别篇的时候今年这四个故事,脑洞魅力双在线有温情有惊悚有深度,总之,一如既往的有梗
第一个故事【follower】以喜闻乐见的网红日常作为题材讽刺活在朋友圈里的blingbling小姐姐把“闪闪发光”当作人生信条初阶的魔仙堡小仙女通过虚荣心获得自我满足高阶的必须只能迎合大众口味了追求“看起来很美好”的你活在别人点赞和评论里的你越来越迷失的你真的快乐?
第二个故事【不伦警察】用荒诞喜剧的形式,展现了一则矫枉过正的政治寓言为了解决出轨事件的发生有了不伦警察的出现只要稍有出轨行为,就会被不伦警察抓走判刑连婚戒都自带GPS定位及录音摄像功能身边的人因为检举揭发有奖赏,都乐此不疲的加入到监视行列这是个自我标榜为社会洁癖的大型处女座世界,但又人人自危故事的设定很赞但不得不说,有一点点点点儿虎头蛇尾-第三个故事【瞬移到明天】如果有一种药,可以让你没有任何记忆点的穿越到下个星期、下个月就好像你的时间有个快进按钮,快进过程中的所有感受,在你脑中没有任何停留你 想尝试吗用药过猛的男主最后落寞的看着女主遗像,让人伤感又幡然醒悟记忆是临摹人生的唯一方法哪怕是让你忘了痛苦,事情也还在发生,未来也还是不会改变所以,不要逃避,即使能逃避遗忘,也逃避不了现状感谢痛苦,让我更珍惜快乐(蛤?
说教吗?
有吗?
)well~╮(╯▽╰)╭--第四个故事【少年】略带温情的恐怖向小男孩因为事故唤醒了前世记忆回魂后的男主,拼命接近女主,女主醒悟后,与男主相拥哭泣告别释怀过去,是对现在的救赎,是对未来的尊重泪目看完-彩蛋【城后波车站】略微恐怖主题是:好奇害死猫不要搜索一个不存在的车站名字因为,搜索完你就会在车上了,上了车你就回不来了胆子不是很大的小婊贝们,闭眼!
胆子略肥的大婊贝们,最后几秒高能(黑姐只能帮你到这儿了)最喜欢瞬移到明天这个故事入木三分的点了题:记忆是描摹人生的唯一方式,无论开心还是伤感,都是构成你人生记忆的重要部分带图版影评戳这里其他人还戳这里:东方华尔街|近三年口碑最好的国产迷你剧梅尔罗斯|年度神作!
看点不仅是卷福炸裂的演技!
Killing Eve|十分钟就能爱上的悬疑惊悚剧Unnatural|今年最好看的日剧了解一下?
整个部分并没有超出预期,虽然有针砭时弊,但也不免显出紧追社会热点的现象,很难在若干年后再次引起深思。
但是第三个瞬移却引起了不少感叹。
美中不足的是最后竟然只是一场梦,变悲剧为喜剧,震撼力有点弱化。
在青春的20岁年纪,总会觉得自己一无所有,期待着十年后的功成名就,也经常想直接穿越会十年后看看自己是否成功。
影片中提供了一种新的穿越方式,删除记忆,虽然每件事情都会经历,但是却完全不会出现在记忆之中。
诚然会给出我们未来的结果,但是这种结果是自己真正想要的吗?
相比于十年后的物质财富,这十年积累的记忆和经历是不是更重要呢?
年轻人一定要沉住气,自己慢慢沉淀积累,才能在未来取得更大的成功。
五个小故事中,我只想谈谈三浦春马的《瞬时未来》,2018年春天的故事,距离他去世还有两年。
从《恋空》中认识这个男生,再之后就是他自杀的消息。
昨日在看剧的时候,突然看到他出现,第一眼还以为是冈田将生,有一种说不出的落寞感觉。
故事中,他演绎了一个拍摄电影作品却不被认可的角色,在心理医生的建议下,获得一种药片可以遗忘24小时内发生的故事,对于他本身来说,过去没有记忆,未来就在眼前。
这是一种很好的逃避方式,逃避他无法面对的挫折,逃避他冗长庸俗的时刻。
而在他再一次电影作品落选之后,他大量服用药片借以逃避,于是就穿越到遥远的未来。
电影里的他老了,有了孩子,爱人已经逝世,就像一个日本中年人的生活。
他放弃痛苦的同时,也同样放弃了生活的欢乐。
这是一种具象化的幡然醒悟,电影中他明白的时候,现在的我却特别难过,现实的他用了“自杀”这样的“瞬时药丸”,将自己的一切埋在了30岁,而电影中的他却在心理医生的床上悠悠醒来。
海德格尔说:美是作为无蔽的真理的一种现身方式。
他在本作中以一种“空落”的形象,邀请观众进入到他的“躯壳”,因为接纳所以动人,所以美,所以沉默。
怀念逝去的人,珍惜当下逃避过去的人。
喜欢这期,质量都挺不错的。
第一个故事小姐姐演技绝赞,发狂那段看得我头皮发麻。
现实的loser从网上寻求虚假的认同感,最后迷失自我,竭尽全力也要维持这个虚假的形象。
挺讽刺的。
某些靠带节奏火起来的微博大佬,也是努力营造自己生活很好的样子,才能吸引无知粉丝的崇拜。
网络上的光鲜后面可能是空虚和恶臭。
说来也巧,这两天刚好发现微博上一个恶臭熏天的博主,标榜出轨无罪、性欲万岁,仇视所有的中国男性反而跪舔欧美男性,可能这种嘴贱和特立独行反映出来的正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自卑吧。
第二个故事开局很有趣,对畸形社会的表现形式很好,但是后面的发展有点烂尾。
也可能只是我不喜欢这种展开吧。
第三个故事让我特别感慨,说起来我还是因为春马入的世奇坑,好几年前的猜拳那集春马颜值爆表。
这么多年了了看他再次上世奇,没有以前鲜嫩了,演技却越来越好了。
看小短片哭那一段我也差点哭出来。
故事本身本身挺老套的,我相信大家语文阅读理解都看过那个“时间布”的故事吧,说一个小孩获得了时间布,缝起来就可以跳过时间,他也是一开始跳测验、跳学习日只过周末,后来就跳青春期,最后老了才知道后悔。
然而这是个儿童文学故事,所以结局总是好的,这个boy只是做了一个梦,醒来后他意识到了时间的重要性。
其实我看世奇这篇的时候隐约希望主角不要轻易获得后悔药的,43岁的他已经错过了十五年,那么懂了这个道理的他又会怎么面对人生呢?
我觉得这比大梦一觉回到最初要有看头,也更值得思考。
可惜编剧还是走了大团圆的治愈路线。
第四个故事非常俗套。
我相信系鞋带那里多数人都能猜出附身梗了。
不过小男孩演技真好,女主和男朋友都好好看。
最后安排了一个小男孩系鞋带,女主释怀的情节我还蛮喜欢的。
不过有一个地方我想吐槽,女主长得实在太甜了,眼睛大大的弯弯的,所以对着男朋友哭的那一段眼睛弯起来还是像笑,搞得我非常出戏。。。
车站那个小故事,我还在等一个搞笑反转。。。
结果待续了,可能要等到秋季sp惹。
近几年觉得世奇没那么好看,其实不是世奇水了,而是我套路深了。
每半年和墨镜大叔相遇,每半年有个人在那里,要认真讲几个故事给你听,几十年了,这本身就是一件很让人感动的事。
所以一年年我还是会等下去,不喜欢的故事看过就过了,喜欢的我当作惊喜好好收着。
感谢世奇的陪伴。
了解日本影视的几乎没有人不知道这个长寿又特立独行的《世界奇妙物语》,真可谓日本影视中的一朵奇葩,注意这里的奇葩是本意是褒义。
不同于普通的类型剧,世奇就是有一种超越的力量。
如果说其他的剧是各类型的道路的话,世奇就是无处不是道路。
看似普通却总能走出你想不到的那条路。
以上就是世奇给我最初的印象,当初看的剧情都不能记得很清楚了,可是那份震撼,吃惊,爽利的如同开启新世界大门的感觉却还留在心底。
即便考虑阈值被拉高以及审美疲劳的因素,现在的世奇还是令人觉得渐渐有了疲态。
2018年春季特别篇包含四个主要的故事,附加一个短篇。
总体而言,质量过关,却没有太大惊喜,四篇中前三篇可以明确的感受到编剧的社会责任感,想通过故事传达的思想,对社会及人群的担忧或关怀。
第四篇加了一点转世的桥段,故事情节上完全走了温情路线。
四篇之中《外遇警察》最有世奇的感觉,在故事推进发展上也最成熟。
而质量最让人惊喜的却是那个车站短篇,看似极简的剧情,实实在在营造出了诡异恐怖的气氛,文字游戏玩得巧妙,特别是结尾的“循环”点睛更是瞬间将恐怖推向高峰。
接下来分别浅谈一下。
《关注者》相信看过的观众都明白编剧的用心,便利通信的年代,生活越来越便利,网络越来越发达,可是,随着这个大流,受众在不知不觉之间失去了真正宝贵的东西,更可怕的是不觉知,戒不掉。
乡下印刷厂员工冒充东京ol发状态无止尽渴求关注,最终人生被耗尽被毁灭。
经常看日本综艺的人或许都了解到sns的力量,衣服发,吃饭发,被番组选中的网红饭店非常多是因为食物的卖相适合发在sns上,当然估计很多国家在这一点上也不遑多让。
看似热热闹闹光鲜亮丽,实则人生早已经被sns绑架。
如果说现实生活是血液,那么过度被依赖sns则如同水蛭一般,而更加无奈的是人们会拍掉水蛭,却在sns面前毫无招架之力。
生活的富足对比出精神的空虚,灵魂渴求肯定,于是企图用被关注来缓解,不知不觉走向迷途。
这一篇的编剧应该正是忧心于这种现象,写出了这个故事。
其用心可谓良苦,女主角的演技也算得上娴熟,尤其是最后恐慌之际,彻底沦为“关注者”的奴隶后,在餐厅的僵笑,购衣的疯狂,直至最后倒卧马路扔习惯性的按动手指,无不牵动观众的神经。
奈何作为世奇,剧情方面还是少点什么。
红色的高跟鞋特写看到最后只是编剧故布疑阵放出的烟雾弹,或许编剧本意是sns绑架人生杀人于无形,可是既然放出了前台和联谊会女生的死,那么就应该在逻辑上更缜密一些为好。
特别是最后撞人的车,即便车主是sns依赖症杀伤力的具象化,却还是有带偏观众的可能性,所以拍出了车主还不如不拍出,彻底的抽象表达,既更加符合世奇的风格,也留下更大的想象空间。
《外遇警察》这是四篇中个人最喜欢,也觉得最具有世奇风格的故事。
在聊剧情之前,有必要为编剧解释一下。
通篇看完感觉编剧的用意应该不会是支持外遇,也不是局限于外遇这个问题,而是以此指代人性中的“过”,然后借用“外遇”为出发点,剑指过度洁癖的社会,失控的社会舆论,包括网络暴力。
外遇自然是不好的行为,不负责任,带给他人伤害。
可是为此而矫枉过正,特别是无限度非理性的矫枉过正,而且还宁可错杀一千不放过一个,如此一来恐怕只会造成更可怕的后果。
唐泽寿明饰演的男主或许有那么一点小色心,可是所作所为还算不上出轨,然而一连串误会,加上舆论的力量,终于还是以出轨为罪名沦落为囚。
或许会有人说如果不是监管的那么严,男主一定会出轨。
或许吧,然而出轨自然是渣,那么与此相对地非理性无限制的洁癖和口水则是恐怖的毁灭的,因为丧失理性失去控制,洁癖和口水必将成为谁都可以握在手中肆意攻击别人的剑,是真是假已经无人关心,也没有人敢问,如此终将一点点蔓延吞噬掉世界上的所有人。
说起来,这个故事涉及到的还真是敏感的话题,一个弄不好编剧就会成为被剑指的人,厉害地是,编剧用了夸张的手法,通过荒诞地故事,在滑稽中举重若轻地展现自己的话语,结尾唐泽寿明在荒芜的都市中心发自内心的质问将观众拉入思考。
《穿越到明天》本篇,双重梦境这一点非常巧妙,同时也给了男主一个温暖充满希望的结局。
一真一假的药效,日本版的黄粱一梦,不是看透富贵荣华,而是学会勇敢生活。
如果有一种药可以忘记生活中的苦涩你会不会吃?
梦中虚假的药效被声称有着穿越的魔力,吃药之后的一段时间的记忆会被自动删除,所以如果接下来要面对痛苦的事情,那么就吃药,等下一个记忆出现,自动衔接到吃药时。
说实话,看的时候觉得这个药效是有bug的,因为这个药效所谓的“穿越”绝对是虚假广告,实际药效说白了就是删除记忆,并不能够避免男主去感受那个过程,也不是和飞行器似的真正穿越。
仅仅啊,仅仅是预先设定可以忘记痛苦的记忆而已啊。
如果有药可以删除之前多少小时的记忆,那么之后吃也是一样一样的呀。
而且药效制作成之前记忆消失是不是更科学,快乐的就保留,不快乐的再删除,省得和现在男主这样,忘了吧还得找线索去琢磨。
正常人没多久也能弄得焦虑了。
最关键的是,该经历的还得亲自上不是吗?
另外,因为药是提前吃得,自己也知道之后会忘记,男主真的不想忘记的内容可不可以记录下来?
好在,这一重药效本来就是假的。
真正心理医生给男主的药的药效就是黄粱一梦,让你体会一下完全不痛苦的人生,只有快乐记忆的人生是什么样子的。
而无论是谁的人生都不可能一帆风顺,只有快乐没有痛苦,说得哲学一点,如果没有经历过痛苦,也就无从谈起感受幸福快乐。
这样的治疗,点醒了畏难的男主的心内。
不再逃避的男主,直面自己的生活,身边的爱人,以及带着珍惜的心情去感受每一天的苦与乐。
作为故事,除了虚假药效那段感觉有bug之外,整体故事非常完整,二次转换也带给观众惊喜,结尾意味深长,无疑是具有鼓励意义的。
只是如果编剧野心想应对日本宽松世代之后的佛系世代,可能就没有那么简单了,软件再强还是得硬件也跟得上不是吗?
《少年》和男友最后的对话是发脾气,还间接造成了挚爱的离世,女孩的心从此被困,时间停滞,直到男朋友转世的少年因为同样的事故前世记忆复苏,解除爱与悔对心的禁锢,二人各自开启未来。
纯爱温情路线,加了一点点前世记忆这样的桥段,归根结底还是爱情之中心的束缚与解脱的故事。
故事本身可以说是毫无新意,胜在男帅女美正太萌,演技清新,情感表达更是充分地再次展示出日本影视制作者对于细腻情感的高超把握能力。
车站恐怖短篇本次世奇的精彩点最高峰,列车员的演技和颜艺都令人惊叹,文字游戏或许需要一点点对日语的了解,前篇胜在气氛营造,而将质量拉高则要归功于第二个车站带出的“循环”之境。
胆子小的观众可以不看,非要好奇心,那就求助于弹幕吧。
综上,这次的春季特别篇,其内容或多或少让人生出不复往日的感叹,可是值得敬佩的是,编剧时刻关注着时代的发展,现下的社会现象,社会责任感那是一点没落下呢。
前两个小短剧就是简单的平铺直叙,中规中矩,第二个让我想到了1984。
第三个小短剧反倒是让我很喜欢,虽然故事在创新性上也一般般吧,之前也看过相同题材的剧,那部剧是用遥控器来快进人生的,但是日本拍的这一部更具生活气息,也让我更有感想。
我想的倒不是人生的快进,而是之前不知道在哪里看到的:人生从不会在某一个节点突然变好,之前我总是想着考完了试、保上了研、达到了某某就好了,似乎我的人生从那一个节点之后一切就会好起来了,但其实完全不是的,事情的发展从来都是连续的,你永远不能奢望你的生活发生突飞猛进式的跨越,你总是盼望着盼望着那一个节点,但是当那个节点真的到来的时候你却发现一切并没有改变,那时的你该怎么办呢,继续盼望着下一个节点?
就像那逐日的夸父渴死在路上?
没必要的,贪心一点,获得每一天的快乐就好了,并不是说不努力,而是不要把所有的快乐都放在某一个节点上获得,平日里也没有必要过着苦行僧式的生活,每天都好好过。
Play your play , Work your work
2018年的世奇春季篇,比以往时候来得更晚一些。
昨晚9点钟开播后,不少霓虹国的网友们便在感叹质量上乘,好看,一遍一遍地在各个字幕组中刷新等熟肉,终于在上午如愿以偿,结果大好的早晨,悉数贡献给了这四个脑洞大开刺激又有趣的故事。
ONE follower
第一个故事聚焦网络社交,女主白石麻衣是日本偶像组合乃木坂46成员,之所以知道这个组合完全是因为富坚老贼追星追到将自己的喜爱弥漫到最新的猎人漫画中。
像不像准备自拍前的自己出身平平的女主在类似印刷厂的小作坊上班,但是却在网络世界中将自己包装成名媛一样的存在,并拥有众多followers。
女主每天的工作就是晒晒晒,完全不重视印刷厂的本职工作,别人的跑车,别人的烛光晚餐,别人的男朋友,都是可以归于自己名下的闪光点,没错,不只是今天,明天也要blingbling地闪光生活,就是女主的生活信条,眼看着followers定格在49999,死盯着屏幕等候突破五万大关的神情,想必大家都有所体会。
强迫症必须亲自见证那一个飞跃直到一个竞争对手和死忠粉的出现,将故事的走向推向了不可挽回的局面。
大部分人都不喜欢真实的自己,憧憬着令人羡慕的别人。
但是一旦开始着上第一件皇帝的新衣,就仿佛坠入到谎言的罗生门中,你可以短时间内欺骗所有人,也可以长时间欺骗部分人,终有一天,火会燃着注定包不住的纸,越来越多的followers的关注会像炙热的太阳般,融化虚荣带给你的伊卡洛斯的翅膀。
TWO 不伦警察
第二个故事讲述的是偷情。
应该是由于近期出轨的明星比较多吧。
为了降低出轨对社会造成的影响,出现了不伦警察这样的职业,他们像是强大的处女座社会洁癖人员,负责抓捕各种出轨人员。
旨在创造一个纯洁美丽的新世界。
这段带感出轨的嫌疑迹象包括今天的衣服和昨天一样,因为错喝饮料导致的间接接吻,更不用说是男女之间的不正当身体接触了。
这都被你知道了为此,新版婚戒自带GPS定位及录音摄像功能,保证可以对人们一天的出行交际全面监控。
求链接不仅被警察和戒指监控,身边的人因为举报有奖也全力加入到打小报告的浪潮中,可是,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依旧存在着各种冤假错案,而水至清则无鱼的社会洁癖,又会将这样的世界引入到什么样的情况呢?
THREE 瞬移到明天
这是今年的四个故事中最喜欢的一个。
因为实在是满满的正能量。
向往当导演的青年三浦春马因为怀才不遇寻求医生帮助,医生给了他可以忘却服用后24小时记忆的神奇药物艾利姆。
医生还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地说,这个药啊,用了都说好,因为这是可以穿越到未来的灵药。
男主开始还不明白为何可以穿越到未来,但是因为参加同事婚礼却又疲于应酬因此服用第一粒后,瞬间明白,因为忘记了服用后24小时的记忆,因此像是可以瞬移到24小时后,穿越到未来。
苦于遇不到伯乐,女朋友也看不到生活的未来,男主的压力越来越大,急于想知道一周后自己的电影有没有获奖,想要知道一个月后的自己有没有变得好一点,男主陷入了不停地大步向前瞬移,不知不觉中,当男主发现身边的一切已经有所好转,才瞠目发现,已经过去15年了,但是,这15年里,究竟发生了什么呢?
再次想起忒修斯之船,每一次的经历塑造成了你个人性格中的一部分,当时过境迁物是人非,你的性格已经同10年前大相径庭,那,你还是原来那个你么?
成功固然重要,但是不是人生的终极目标,走过、跑过、跌倒过、绝望过,这些都是人生无比珍贵的财富,像是头脑特工队中的记忆球,不是只有Happy占据主导人们才会过得幸福快乐,开局就是一把好牌,酣畅淋漓是快乐;起手是一把烂牌,绞尽脑汁找出路,也是刺激有趣,如果看到牌发现在怎么挣扎也没救了,那也没问题,至少,你还有牌可打,本身已经让人快乐。
可能佛系和释然,说的就是这样吧。
你可以如泰山压顶般蹂躏我,却依然影响不到我看风景。
唯有如此,才能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
金玉良言FOUR 少年
最后一个故事也是暖暖的,讲述一个少年因为车祸导致前世记忆复苏的温情故事,让我想起之前世奇的妻子的记忆,以及东野圭吾的时生。
那物件,那话语,那动作,都是我们曾经共有的小秘密。
感觉有这样一个人一直在爱着自己,关心着自己,雷雨和大风都没有那么可怕了。
我只希望你的未来计划里有我,就够了。
彩蛋 城后波车站果然世奇不可能保证不吓你一下,穿插在四个故事中的短篇城后波车站讲述了一个都市传说,一旦把手机调成6月6日6时6分,搜索城后波车站,就会被带走。
不得不说,站台工作人员让我想起了之前的梦男,希望你可以继续做好梦,不要让他出现在你的美梦中。
终于等到了《世界奇妙物语》2018年春季篇。
之前看《世奇》,是冲着那些精彩又奇妙的短篇小故事去的。
近年来故事水平良莠不齐,每年两度的等待仿佛只是例行公事。
今天看到一半的时候突然有些感悟,回顾以往故事,《世奇》一直在跟进时代的进步,并对现状以及未来进行讽刺和预言,使人可以轻易产生代入感以及反思,这也是受欢迎的重要原因之一吧。
以18年春季篇为例,第一个故事以网络社交为手段对虚荣心的讽刺,第二个故事是矫枉过正的政治寓言,第三个故事同样讽刺当代人逃避现实的心理。
纵然中国和日本隔着海,语言文化不尽相同,网络应用和现代人的心理却是如出一辙。
第四个故事和《拼桌恋人》有些相似,少年与老人,前世与穿越,都是对放不下陷于苦痛无法释怀的恋人的拯救。
中间穿插的小故事才是我一直喜欢的《世奇》风格的都市怪谈,令人欲罢不能。
我觉得今年的质量还不错?尤其前两篇。另外电车故事的大叔的微笑是在太魔性。。
根据这个招牌只能给这些分了。白石麻衣这个角色意外的合适,哈哈
瞬移>少年>follower>不伦。短篇车站的话,不该放在《毛骨悚然撞鬼经》里当“甜点”吗?(喂)
内心竟然有被深深地打动,明明是想看恐怖奇异的
真是越来越没意思了,拍不下去就别拍了。
还是那个短篇恐怖最佳的平平淡淡的世奇。
世奇到了今时,能再创作的东西真的太少了,但也不能就着熟脸主题毫不进取吧。follower张力不够,瞬移鸡汤过分,少年感情不到位,至于不伦...霓虹这个问题是有多泛滥啊……
电车吓死人…
1.现实是屌丝,网上是大神。2.终于发现比百度还恶心的搜索引擎了。3.出轨很严重,剁屌保平安。4.当导演太难了。中国除外。5.过了11年还那么年轻,想知道她化妆品的牌子。PS:片尾有彩蛋。
《瞬移》真的很叫人唏嘘。奖杯上的时间是20200719,而三浦君去世时间是20200718。故事说,记忆是那么重要,反正一切终有一天要结束,不如把所有痛苦也都一并刻在身上。而现实中却选择年仅30告别世界,好的坏的都不值得留恋,穿越到无尽遥远的未来或虚无里。一声长叹。
关于逃避生活
太次了,次得不分高下。再次确认,打动我的都是细节,4个故事下来印象最深刻的是那个鞋带的结。
春马的 穿越到明天 这个故事很好看
水准下降太多,能看的只有年轻男女主角们的颜值和身材……
惯性观看,惯性三星。三浦和麻衣的两个个故事相对更好些。
故事都是那些樣子,關鍵還是看節奏。世妙,十幾年來,緊湊且得體。值得學習。/從2月4號的一斤劍南春開始,最近的片型有點跑偏了。得開始拉拉新片,特別是內地的片。謹記。
四个核心梗都不错,虽然大多还是稍显套路,放在这几年来看算是优秀了。关注者>穿越明天>出轨督察>少年。
补标 三星半
bloody monday之后第一次看三浦,变帅了诶
整体不错,这次我是尤其喜欢三浦春马的这个故事,有生之年,能让我这个三浦黑说出这种话,已经是我人生的奇妙物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