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收听:111. 最佳英剧《道格拉斯被取消了》|1-3月追剧小结也可以在苹果Podcast、Spotify、小宇宙、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 、豆瓣 等客户端搜索「英美剧漫游指南KillingTV」
对不起,我们错过了你——《道格拉斯被取消了》。
这是主播们在3月初相继看过这部剧后的同样反应,“如果去年有看到,年终盘点必然前三,甚至第一。
”真的很遗憾,就连每年看200多部剧的图钉也没有发现(因为当时烂番茄没更新条目),外媒各种电视剧榜单也没上,甚至英国本土《卫报》的“50部最佳电视剧”也没有它,完完全全错过了。
(当然也有一些人看过,比如吉尔伯老师去年就已在豆瓣标记)不过幸好,在被我们发现、在群内口口相传并写文章按头安利后,再到@秃炮怪美剧集结站 等越来越多人在社媒上分享后,它也终于登上了豆瓣的热门剧集榜单,时至今日豆瓣“看过”它的人已逾4000,评分从原来的8.9上升到了9.2。
Anyway,为了弥补去年没有推荐的遗憾,我们特意为它录制了一期长节目。
建议看过剧再听。
指路微博@FreezingWolf 和@饼干茶字幕组。
感谢译制。
- 时间戳 -00:36 为什么我们都错过了道格拉斯?
03:43 又是怎么发现的道格拉斯:原来它有这么多噱头06:19 录制播客的过程中,道格拉斯开始红了?
09:03 《道格拉斯被取消了》到底是怎样的剧,你会如何向人推荐?
——剧透线——13:02 前两集讨论:what's the joke?27:50 麦德林“摆布”道格拉斯的5个小技巧32:52 第三集剧情讨论45:56 第四集剧情讨论53:14 笑话公布以后59:04 影视剧中的新视角:为什么是道格拉斯?
69:30 Trust me you will be fine70:33 是爽剧,还是圆满结局?
76:00 “我以为是我的胜利”是否隐藏了魔法特的“私货”表达?
81:46 补充优点——88:23 第一季度追剧小结:常见副作用,混沌少年时,时光之轮,胜与败,乐活姐妹,Pitt,柏林急诊室/Berlin ER,极乐凶间,奥斯汀小姐,1923- 收听 -在苹果Podcast、Spotify、小宇宙、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 、豆瓣 等客户端搜索「英美剧漫游指南KillingTV」————The World is Better on TV————出品:英美剧漫游指南KillingTV美剧、英剧、小语种剧重度爱好者们的播客。
解决剧迷的终极问题:值得看吗?
好看在哪?
展开讲讲。
微信、微博、豆瓣、小红书:英美剧漫游指南听众群:关注公众号并回复“killingTV”
精彩!
魔法特的笔力和洞察突然让我get到了男性创作者涉足女性主义题材的新视角——深入拆解男性权力集团之虚伪、猥琐、荒谬和奸滑,和无处不在但却佯装不知的厌女情结——这点上还是男人最懂男人。
女主最后一集说自己不是feminist,只是想fight for human rights,一方面觉得她没有这个身份认同也合理,毕竟前面提到了她自己对站左站右不感兴趣(经评论区豆友指正,回看了一下确实如此);但另一方面,又会觉得这种把“human rights”和“woman rights”割裂来看、试图评出谁更本质的思路非常典男,是男编剧借medeline之口的表达——可惜是很浅白和陈旧的。
能把这种观感拉回来一点的是,女主始终是个有主体性的斗士,maybe从现实的角度看,嘴上的立场在这个虚伪的、权力僵化的、厌女的丛林社会并不重要,如果这世界上每个女人都能fight for herself,能够自私一点、“不择手段”一点,那么父权制瓦解得提前几百年。
希望真的能有“女权主义”变成陈词滥调的一天。
看到热评里批评女主“去复仇一个当初没有主动帮助你的路人,只是因为他不具备你所期待的高尚品德”,Douglas不只是无关路人,是在悬崖边握着红酒杯推你一把的帮凶——这个帮凶还曾经是你的职业理想和精神支柱,一朝崩塌的澎湃恨意与失望,我想并不难懂。
“不做帮凶”不是什么高尚品德,是正常人类应该坚守的道德底线,望周知。
以及每集最后的司机小剧场还挺有意思的,上面打得腥风血雨改天换地,普通人还是照旧录着自己的sex comedy sitcom(不过大哥口味也太重了Jesus……)
第三集的压迫感太强了,我无法呼吸,想按下快进键,但按下电视剧的快进键容易,而人生呢?
-是不是经常有人靠近你,这个时候你怎么处理how you handle it?-我就是处理。
I just handle it.”忍受上司的xsr,但是你不能生气,因为他有权力,而他也只是在开玩笑,更不能指出来,委婉地也不行,因为这是accuse。
以及Douglas最后咆哮的,我就是知道的原因:-你离开了为什么你却认定就是这样的呢?
-“you look terrified”我们既害怕着xsr,又害怕被别人议论我们被xsr,更害怕着一个又一个的Douglas造黄谣。
国内的职场甚至都没有人敢公开说出来,“他的言行非常不适合出现在工作场合”,即使说了也无人在意。
想想国内职场男性群体们可以坐在一起随便说着“从来没有因为桃色新闻下马的”,就像说今天中午吃什么一样自然,而我什么都没法说。
愿每一个女性都能做Madeline,忍耐、蛰伏,等待时机、一击必中。
ps.剧节奏很快、每一句废话、细节设置的都很好,核心:“好一个,稀烂的,自以为是的,彼此指控,彼此圈禁,无法正常交流的社会。
”
毫无关联的标题,因为我起名苦手,叫狗剩是因为dog last,好吧不好笑。
但把Douglas Is Cancelled翻译成道格拉斯被取消了(或机翻但采用了)的一位某种程度上真是个天才,非常戳中我奇怪的喜好😆非常精彩的四集。
哇,感觉我像是站在草船借箭那天的某艘船上,他们的对话就像无数个箭密集地嗖嗖地从我的耳边擦过,没有一句话是废的。
四集,竟然已经完整地构建出一个对女性的围猎场:Toby,直白的性别压迫者,也是最容易被识别的。
Douglas,懦弱的中间人、被体制宠坏的“好人男性”,以为自己是与Toby那种人分割开的,但实际上他的潜意识,行事准则都是被长久浸泡的,“不自知”的在对女性产生着伤害,一个温吞式的共谋者。
Sheila,女性合谋者。
在父权制中内化了“既得利益规则”的精英女性角色。
Madoline遭遇风暴时,她不是对女性施以援手,而是竭力维护这个男性构建的“体面秩序”。
这其实是一种女性对父权结构的协作性背叛。
她不是无能为力,而是主动选择了“和系统同流合污”来保全自己苦心维持的表面平静。
这种合谋往往更隐秘也更致命。
Claudia,断裂与重塑的隐喻。
如果有什么能给父权社会的根基一记重拳,那应该就是,当女儿意识到连父亲也不过是系统中的一部分的时候。
Madoline,没有女人能在看到Madoline拿着酒杯和文件走进浴室但却把它们扔进浴缸的时候不感到一种真正的爽,喝酒不是为了屈从,而是为了掀翻一切壮胆。
她的布局不是为了复仇,而是女性智慧的终极反制,她不再渴望被解释或相信,也不提供激烈的反应,不打乱对方阵脚,她只是一点点放大他们自己系统内部的裂缝,让整个父权结构自己瓦解自己。
她把自己从“受害者”位置抽离,不再等待别人给她正义,而是自己掌握了说故事的权力。
bravo~
各处设计太精妙了。
第三集让人紧张。
第四集用一个爽点化解掉。
(是非常厉害的工业化生产团队对流行文化和相应争论非常非常熟悉。
最终给人的观感是分裂——就像剧中所有的男性都不知道自己随口讲的话有什么问题,都像那个comedy写手一样犯傻+冒犯;所有的女性都感到被冒犯,但被1无视,2视为愤怒的挑事女权主义者——这也反映现实的分裂:男性和女性生活在完全不同的世界。
但这个剧种种微妙的设定——比如女主说我不是在讨论女权,是关于人权,传达的语气又是对愤怒的女权主义者的微辞和划清界限。
这是我觉得它工巧不真诚处。
也可能是制作团队里做决定的人的立场和偏向,是藏不住的。
看的过程里想到真实的女性处境非常难过。
爽剧段落爽不起来。
扯掉男人厭女的外衣,只剩下無能與懦弱。
這部劇,將男性說教與陽剛氣質的毒性濃縮呈現,它就像是一個腫瘤,起初你以為它是良性腫瘤,卻慢慢地惡化成毀滅性的存在。
你捨不得切除它,因為它曾是你身上的一塊肉。
當「覺醒文化」被 Z 世代快速標籤化,混入家庭、職場、社會,成為代際衝突,當兩個世代都以「偽善」為日常行為準則,厭女的腫瘤就能在生活中繼續寄生,無聲地擴散。
這個故事,又精準,又精彩。
它將 BOYS CLUB 的厭女文化為鉤子,用這個 CLUB 的默認守則—— 對她們「蕩婦羞辱」就能獲得男子氣概的認同讓一樁「不可考證」的懸案,由兇手親自完成兇案重演。
這個故事,不複雜,也不簡單。
因為它說的,不只是「如何讓一個女性社會性死亡」,而是厭女文化如何滲透進社會的每一寸日常。
那些「玩笑」、「故事」、「面試」, Madeline 經歷的每一幕,是每一個 Madeline 在現實裡每天都在經歷的日常。
就像《Barbie》裡說的那樣:厭女文化沒有因社會進步而消失,反而隨著進步,進化出了更時髦的偽裝——「女權男」外衣。
要取消(Cancel)的不只是某一位厭女男性,而是整個社會對男子氣概的偏執迷戀。
不再妄圖披上「時髦的女權外套」就萬事大吉;不再認為懂幾個女權術語就能免責;不再假裝「我支持妳的選擇」就等於尊重。
我們不要再讓女人需要「喝酒壯膽」才能對抗男性;我們要讓男人能坦然表露自己的脆弱,而不被笑話;我們要讓女人能恣意做她想做的任何事,而不會被造黃謠。
真正的社會進步,不是讓男人說「我懂妳」,而是讓所有人都不必再「壯膽」去爭取基本的尊嚴。
非常精彩,节奏流畅,台词情节没有废话,是可以再刷好好品味的精品。
不要因为这个莫名其妙的译名而错过了,放在中文语境下,应该叫《道格拉斯塌房了》。
故事很简单,六集的体量刚好,主题明确——从来没有什么女权,只有人权,如果人权被践踏,那是需要掀起战争的。
如果我们一直是平等的,为什么会有女权?
由男性赋予的女权还是真正的权利吗?
振聋发聩发人深省。
没有一名女性能在看片过程中无动于衷,因为类似的事听得太多了,甚至过分得多。
我甚至还观察到自己有个可怕的想法——就这有啥值得这么大惊小怪的,在咱们这就连那个坏人上司都不一定会引发那么大声浪,甚至女主还会被批判羞辱,坏人还能吸引来一堆垃圾的吹捧呢。
不值得大惊小怪?
为什么我会有这么可怕的想法。
哦,因为冒犯无处不在,我已经习以为常了啊。
让我来给你数一数——如果你是一个流媒体平台新号,在没有任何数据参考的情况下,必定会刷到美女热舞,再点个赞,很快就会从擦边到直接推荐附近的热门会所,就是你以为的那种,评论区不堪入目。
任何一个男性占比高的社群,几乎都会出现各种冒犯女性的发言,但他们自己并无意识甚至理所当然。
“看她这样一晚肯定不便宜”“能爬到这个位置都是背后有金主的”“不肯生孩子的我不如去X”“彩礼敢要这个价她的X是镶金的吗”“三天不打上房揭瓦”“扯这么多不就是因为我没钱”……太多了,你肯定也很熟悉吧,就像我的车友群,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已经几乎没有女车主说话了,因为除了聊车,更像一个黄色资源分享地。
再代入到女主在酒店房间里的表现,我是否能做到如她那般勇敢呢?
还是直接被吓哭?
感觉到了厌恶、不安、害怕,可是又真的很想要那份工作。
我是否能有力量保护好自己?
不,或许可以从小做起,面对不恰当的玩笑大胆表达不适;面对过分的要求直接拒绝;面对不公平的对待勇敢质疑争取……就这样,一点点的把力量攒出来。
但前提是,我能保持住“大惊小怪”,识别出这种不安,正视这种厌恶。
所以非常羡慕欣赏男主女儿的态度,咋一看会觉得过于敏感甚至杠精。
但是想想我身边的女性包括自己,依然被规训要听话乖巧,要以为家庭牺牲为荣,凭什么?!
那还就真不如敏感一点,杠精一点,因为有些话你不说,他们真的以为你不介意。
根本没想到是一部这样的剧集。
看了前2集后,更是万万没想到后2集会是这样的内容。
有点难过,可又忍不住为Madeline拍案叫绝。
从头到尾的一切,都不过是房间里的大象。
Douglas清清楚楚地记得自己讲了一个怎样恶劣混蛋的“玩笑”,身边的人包括他自己也知道自己是个怎样的货色:满口仁义道德骨子里看不起女性的老白男。
可他们就是能如此无耻地堂而皇之。
我醉了,我不记得了,你们对我太过分了,我什么都没做错!
我好委屈,我不过是开了个玩笑!
……F it. 第三集简直是可以纳入影史的一集。
全方位向所有人展示了,为什么这个女人无法离开。
不要再提问了,不要再质疑受害者了,不要再说为什么她要喝酒为什么她和不穿衣服的男人共处一室为什么她会微信为什么她不摔门而去。
这一集,说的够够的了。
想要拥有dream job,想要好好表现通过面试,她何错之有?
已经尽了全力去委婉去回避,可依然摆脱不了无耻者的咄咄逼人。
oh你不喝酒对我太不公平了,oh你就这样走了的话我太冤枉了,oh天哪你怎么会这样想我……果然,卑劣是卑劣者的通行证。
Madeline最终的“胜利”靠的不会是“机智”的委曲求全,而是直截了当掀桌。
就这么简单,又不简单。
为什么Madeline对Douglas如此失望,正是因为原本有所期待。
对于垃圾,明知道是垃圾,自然不需要浪费如何心力。
可我们往往面对的大多数,是那些我们原以为温和的,道德的,有良知的。
可这些人的“无意”,往往比垃圾本身更让人心痛。
再回过头去想开头两集里Madeline的有意接近,肢体语言和短信等等,更觉得微妙。
当女性了解了这个世界的混蛋逻辑,当女性以主导地位在一段关系里面,原来是这样的。
结尾不得不说是理想化的。
现实里更多的是息事宁人甚至由女性来背负所有。
但是,想到我们还有这部剧,想到初步举证,想到还有明天,就会觉得没错,明天会更好。
当道格拉斯的妻子说“哈,在房间里给人面试。
”,他嘴上回说这经常发生,企图大事化小,但他还是在内心中隐隐不安。
不然他没必要特意返回楼上不是吗?
毕竟底下都是乐于与他寒暄,为他获奖而来的人。
他敲门,他善意邀请,别在这了,“下楼来见见大家。
”当玛德琳打开门看到道格拉斯时她其实也高兴的吧,有人能来救她,给她理由离开这个该死的地方。
但故事就在这里出了差错。
他看到了恐惧,看到她没有接受邀请,看到门上那个牌子,他突然得出自以为是的判断“也许这是一场交易,或者说,她忍受后会获得更值得的东西。
”所以他竟然就离开了,竟然还敢于给出自以为是的人生建议。
.她失望透顶,但又不敢相信,毕竟这是她追随二十年的偶像。
所以她没有对峙过,三年里,她一直在观察,直到她发现自己偶像,在光辉的日子里,萎缩变为了胆小又容易听令于他人的鼠辈。
一次误解也许可以被原谅。
边界太模糊了不是吗。
“他也许不是这样的人。
”但当她的光芒升起,他开始在所有人面前一遍又一遍讲那一句“她啊是睡来的职务”的玩笑,准确说是故事。
1次,10次,20次,30次…三年,一年,三个月,讲得越来越顺口越来越频繁。
这时候,她终于死心地为偶像定罪。
.所以回到那夜酒店房间里。
最后她甩上门,走进浴室,她不需要男性的帮助,她选择了愤怒的反击。
而感谢制片人也是只敢循循善诱的蛇,他越是在意语言表达,玩弄文字,他越是表达出对外界舆论的恐惧,女主抓住了它,拍下了照片。
如果这是一个擅长上手的暴力男性…也还好不是。
.蛇鼠一窝,老鼠知道蛇的罪恶却不指责。
蛇知道老鼠总会宽容它而敢于进攻。
猎物用了三年,学尽了蛇鼠的招式将自己异化为pua专家,咬死老鼠而容忍蛇。
she made it.确实用三年时间做到了。
人都奇形怪状不会写笑话只会冒犯的印度裔在台里竟然能苟三年;拍下印度裔冒犯企图揭露不公的女同监制,最后视频被瞎剪辑用于引导给道格拉斯定罪;妻子明白喂八卦就能提升报纸订阅,而选择就趴在他人身上吸血;女儿满嘴主义炮轰一切却完成不好基本的衣食住行对社会毫无建树。
另:那么擅长玩弄语言和文字的夫妻俩却无法和女儿正常沟通,很讽刺。
好一个,稀烂的,自以为是的,彼此指控,彼此圈禁,无法正常交流的社会。
睿智的意思就是什么也不评价的无趣,无趣就是成名者继续活下去的密码。
他说的是实话,甚至这段导致他被封杀的视频也是剪辑过的,他说出了世界的真相,但因为实话而被封杀。
玛德琳的观点可能是真的认可道格拉斯那段美化真相的语言,但谁又相信?
主持人也在引诱她给出更juicy的答案。
她赢得“不光彩”,她痛彻心扉的事不想被公众知道,该审判的人还没有被执行到位。
道歉没有意义,形象在一次次黄谣编排中已经坍塌。
你曾经也是攻击政客寻找公正的星星啊,或者说:那也只是人设的游戏?
道格拉斯被道德上捶死的点不仅在于他自以为是地错误估计了情况,还在于误闯潜规则现场后尴尬接话的居然是“鼓励”,而且当事人明显是恐惧的。
这里引出一个叙述故事的歧义点,如果terrified被翻译成“惊慌”,只听言语的话,感觉事件的性质就变得模糊了,听起来好像是怕败露的惊慌?
story和joke在中间不停地被强调差异,叙述的准确性在这里尤为重要,就像一开始调侃的新闻名嘴的声音被拔高到“官方死亡宣告者”的地步,行业的敏感是女主角步步逼问的绵里藏针,是男主角时刻注意镜头的演到骨子里,甚至是性骚扰Boss的龌龊双关。
Don't fuck with language.所以本来想多问一句如果是现实,真的可以从表情区分事情的性质吗?
是主动配合的潜规则还是被迫的强奸,又或者是半推半就的诱奸?
当事人不开口求助真的很难判断性质。
重新看E4才发现大可不必。
恐惧当然是可以演出来的,但是恐惧放到现实也当然是藏不住的。
虚构的Madoline的恐惧是女演员生动演绎出的,而一个真实的受害者只会更甚。
这种情况下,太过明哲保身确实是鼠辈了。
尤其是道格拉斯还添油加醋两句。
当然,同性之间总是更容易互相理解。
也会理解男主角犹疑不决的部分,会想女主角都为什么不直接主动求救?
男主角如果帮人不成,反被诬告或报复怎么办?
好心救人被拖下水并不新鲜。
但重新又看,才站到女主角的角度:她怎么知道男主角不是帮凶呢?
一个和意图侵害自己的人共事多年的人可以信任吗?
尤其是色狼老板在前期对话也有意无意把男主角归为闷骚的同类。
这部剧确实没有废话。
女主角是询问他的来意了。
这个时候,才发现不坦荡的一直是男主角,帮人之前可以考虑先保全自己,但是他的举止从后面看就是清醒地不作为之后又假装不清醒。
就像他说他可以记不得他说过什么,但他一定记得他不会说伤害别人的话,至少一定不会在镜头前。
做到这种程度,头脑得多清醒啊。
女主角是在试图寻找一个好人,小心翼翼地希望偶像不是帮凶。
但没想到几句话突然的希望和多年的憧憬都哑火了。
求助之前试探都来不及…… 第一次看时,我根本就不理解为啥她不敢直接求助。
这就是大家说性别有差,男女难以相互理解的一个简单侧面吧。
男性不太能第一时间就理解女性的试探都是吃亏吃出来的。
电视剧已经足够美化了,不然很难想象这样一个男性名人能这么“傻白甜”,现实中他帮凶可能性甚至很大。
甚至这部剧也没往暴力犯罪的可能上塑造?
但是看的时候真的很担心女主安全,当然这一点也是另一种现实情况,没有暴力却暗藏危机的压抑像是暴风雨之前的低气压让人传不过去。
一方面不涉及强奸好像让题材不至于那么黑暗,可另一方面正因为没有强奸才代表了沉默的大多数,题材已经是足够黑暗了。
女主必须周旋,必须言辞妥当、情绪稳定,“开得起玩笑”。
她的处理其实一点都没有问题,可以说做到极致了,考虑到她还非常想要这份工作,但是就算如此我这种“上帝视角”观众还会挑刺。
现实中的困境可见一斑。
男主假装愚蠢实际畏惧强权是一种恐惧,女主角在狼窝里强颜欢笑是一种恐惧,观众自以为全知全能却无知狭隘也是一种恐惧。
当我们有多迫切站在道德的高地,我们的灵魂就有多软弱这一赤裸裸的真相也就昭然若揭。
就像烂人Boss最心急最心急那个。
还有比较有意思的是男主妻子,度假的那段戏看起来是塑造男女主怪异的氛围,实际上是塑造希拉毁人不倦又着急撇清自己和男主如出一辙的本性。
太对立了
第3,4集非常震撼。震撼于在于对精准性关系上位的描绘以及台本,表演的一气呵成。障眼法的戏剧法则。从gossip中看到了学新闻,利用舆论压力的全部truth。更在于震撼于,从始至终道格拉斯只是觉得“没什么大不了,只是个笑话”而已。所以就算曾经的满腹经纶,风度翩翩的少年,最后也会变成嘴碎茶余饭后的老头。人总是站在道德高的一方,说闲话的比强奸犯更高尚,其实更甚。更在乎于本片的主题探讨,不是“取消文化”,而是新媒体浪潮中舆论的思考与导向。女性不易已非议题表达,而是我们重构真相需要耗费的代价以及知识底蕴所带给我的震撼。我们人人都可能是道格拉斯,但不会人人都是麦德林。
全员暴躁+降智,and莫名其妙的剧情…
You looked terrified! 这句话足以载入电视史
有了一些新的思考,不要把个别女性的成功盲目乐观地当成全部女性的进步,可能那只是她跨越万难的惨胜,整个大环境其实没有变化。
她这么对他的顶头上司的一系列操作还能进了这个公司?上司不穿小鞋?这么所谓看重自己的名誉还会见到人之后关门进去就没想到会有流言蜚语吗….做了不让人说,你能管住所有人的嘴吗?这男主和她闺女都特么蠢得要死,好像幼儿园小孩,别人让你干吗你就干嘛?给你吃迷魂药了?我不懂这剧么高分的点在哪?手段确实可以,但逻辑根本不通好吗 。这是啥女权?她不报复tody就报复道格拉斯是因为是她偶像?见死不救?你喊救命了吗?????我看不懂
还不错,但这评分太离谱了,至少一分半是女权给的。
前两集非常无聊,第三集是最好的,清楚感知到那些窒息和愤怒。而第四集我只能说在某种程度上我很讨厌这种“精巧”,一切都在按照预设的方向走。
精彩绝伦,想安利给每一个人。单场戏和整体结构都堪比艺术品,魔法特为何如此强!在韦恩斯坦事件和性骚扰议题已经讲了这很多不同角度版本的情况下,还能有这样的角度和声音,实在是震撼。
They’re all misogynists—and worse, hypocrites. Oblivious to misogyny itself, stand indifferent beneath patriarchy’s shield.
我想知道为什么是男性导演和编剧呢 他们的动机是什么呢
怎么讲 有点莫名其妙?3.5
真没觉着多有意思。英剧始终保持着比美剧更高级点的讽刺和黑色幽默,但是整部剧节奏很难受,4集的内容看完觉得有点“小题大作”,最后那段视频足够把一个名嘴顺势就此打倒吗?可能因为我身处道德洼地吧。
所有人刻板印象;所有人都在假大空;所有人都是egomaniac;魔法特一定很得意吧?搞一个虚伪又自命不凡来教育所有人的本子
13790,3,6
我愿称之为Madeline复仇记。男的果然没有一个是好东西,xsr的男上司,造黄谣的男搭档,满嘴性器官低俗言辞但自以为幽默的男同事……everyone is awful.太典太登了😇
垃圾
高分短评全是在瞎扯
看到女主把红酒喝掉拿着文件走进去的时候,我竟然接受了,想着为了工作不得已就先接受,反正之后反杀了但没想到,真没想到可以像女主这样,喝酒不是为了被迫堕落而是纯壮胆It's an act of war.It's a reason to retaliate.对啊,为什么要接受一直以来的被迫—隐忍—设局—复仇,为什么一定要安排女性被q,才可以反击?她已经感到害怕了,这就是伤害,就可以争取自己的人权女主再拍几季!!!继续等再造淑女!!!
一集半,弃。角色智商太不对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