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谈电影所展现的爱情观。
我看到的是每一帧都是艺术。
电影的摄影构图与色彩让我止不住的想截图,感觉每一幅都是画,油画也好,写实画也好。
而最让我改观的是对女性的认识。
这部电影的坦荡,放肆,让原本觉得情色,觉得需要遮遮掩掩的女人的身体展现得叹为观止。
你看到的女性的裸体,不是性,不是欲望,而是美,是曲线,是凹凸,是艺术品。
正如皮埃尔看待这一个个女性,是一件件珍品,让他不厌其烦得去定格那发丝,那曲肘,那丰臀,那笑与泪。
而影片后期也反转到了男性,女人的裸体可以是珍品,那男人的,也可以洗刷出那样的相片。
纯粹就是看美色吧。
男的女的都穿得十九世纪插图里走出来一样,面纱,帽子,发髻都特别讲究。
高大健壮的肉体,动不动就脱光的女主,真有两个白馒头一样的胸,躺倒仍能保持形状。
女主爱上男摄影师却不得不嫁给摄影师的作家朋友,作家是个老实的好人。
朋友提出和他竞争时他回避了而且劝朋友远行。
摄影师回来后带了个吉卜赛女郎,又是一个美好的肉体和自由的灵魂,非常波西米亚。
卷发,立体丰满的厚唇,而且可以当场给男主BJ。
其它的床技也是数一数二的,后来这名波西米亚风格的吉卜赛女郎感到男主抛弃了自己爱上朋友妻,还热心的教了白馒头女郎几招床技。
然后头发甩甩,潇洒的走开了。
白馒头女郎玛丽继续和男摄影师保持着情人关系,并不对丈夫隐瞒,在法国,有个情人是常规生活。
男摄影师有数不清的情妇,像香港三级片里的沾叔一样,做了本女子图鉴,只不过沾叔比较下流是收藏阴毛,他是收藏脐下三寸的黑白艺术照。
当白馒头发现男摄影师有数不清的情人时醋意大发。
她说,我只有你一个情人,我没法爱别人了。
但她的表达方式是去撩了摄影师的另一个朋友,这个单纯的作家青年完全坠入爱河了,后来发现自己是备胎后受不了自杀了。
白馒头毫无愧意,当她发现母亲要把妹妹也嫁出去(还债)时,就把妹妹介绍给了男摄影师,男摄影师一听炸了:我靠,不是吧,我不想结婚啊。
她说:买一送一,你还想啥,乖乖的给我结吧。
摄影师没有退路结了婚。
期间白馒头还生了个娃,很显然不是老实人作家而是情人摄影师的。
老实人作家竟然开心的做了哎呀老豆,还非常坦诚的带着老婆孩子去见孩子的亲爹--他的好朋友。
好朋友慷慨的让他听墙角。
没事,这么奇葩的事发生在法国电影里非常自然。
最后,白馒头把她的这段风流艳史写成书找个编辑出了,成了畅销书。
男摄影师因为日日在家拍姐妹俩的艳照,冲洗,被冲洗药水熏坏了眼,瞎了(眼睛纵欲过度啊)。
电影在白馒头和编辑的暧昧眼神里结束了。
这电影没什么值得留恋的,除了男男女女那些青春的美好的肉体。
以及中间几段儿突然跳跃的配乐。
电影中有许多画面极其香艳,女主很美,身材脸型都很美。
女主即是本片的看点,围绕女主为了爱情迷失过、颓废、也曾一蹶不振,最后写出了畅销书,无非是可有可无的点缀,很多为了爱情的女性都是这般很遗憾,从影片中我们无从得知书的内容,仅知爱情题材。
不知道是不是以自己的经历为模板。
女主为了爱的皮埃尔出轨,可以理解,因为女主不爱自己的丈夫。
但是第二段出轨皮埃尔的朋友就很难理解了,爱他,因为他不在身旁,因为他总有别的女人,就要出轨吗?
还是说这些男人不过是女主手中的玩物,体现自我价值的载体。
怎么有点像段誉他妈出轨段延庆的剧情呢。
皮埃尔凭借着一个破照相机竟然能让无数美女竞折腰,女人如蜜蜂般持续不断蜂拥而上,还有点你争我夺的意味,看不到他有什么吸引力啊!
还是说当时摄影师就很有吸引力。
亨利,女主的丈夫更匪夷所思了。
爱女主爱的毫无尊严。
心是真大啊,绿帽一顶接着一顶不着急不上火的,还是好朋友!
喜当爹也全然不顾,还让朋友当教父!
这样博大的胸怀真是少有,还让朋友配合他,让他听自己媳妇偷情!
真的是雷到我了,这三个人的小三角关系很特别,亨利是摆设,但又不完全是摆设,有时候还帮帮忙,牵牵线。
妹妹的加入就更有意思了,原来的三角,现在变成四角了。
女主牵线搭桥,方便把皮埃尔拴在身边,男主来者不拒,妹妹也是心甘情愿。
全然不顾伦理道德,爱就完事了。
他们的爱更上升了一个层次,摆脱了私心,达到了可以分享的境界,分享肉体,共享肉体。
少有少有。
全片雷人处较多,可能是本人不懂外国文化,不了解这些个文艺青年的沙龙活动,以及超越伦理的爱情行为。
怎么说呢,是作为观众太狭隘了吗?
还是说没见过,没玩过,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呢?
最后,剧情滚蛋吧,看看美女也挺好!
作为一个老实人,得承认,电影画报的封面很有吸引力,今年的第十一部电影,看完了这部《珍品》。
我想说,如果你想学习摄影,可以好好看看这部电影,我是真的觉得这部电影拍得特别美,不仅仅是人物,我真的是太喜欢16:9这个比例了,无论是人物还是风景,在这个比例下的景象都给人一种诗意。
不过我并不擅长拍人像,更不像里面的摄影师那样有着那些特别的小癖好。
不过女主那句话还是让我印象深刻“我想拍一些可以突破道德层面的照片”,这句话真的太有杀伤力了。
只不过对于一个没见过太多大场面的人来说,这样的三观还是让我震惊的。
我还没有办法突破那些道德的束缚,所以我也拍不出突破道德层面的照片。
这部影片里,男人们是“猎物”,玛丽才是“猪手”,虽然她似乎不自知。
(开场用鲜花比喻女人,用园丁比喻男人,但随着故事发展,用豹子比喻玛丽,用猴子比喻皮埃尔和亨利)开放狂野自信的拉丁美洲女孩左拉引导玛丽用镜子看阴部并且自慰的一段戏,使玛丽开始自我觉醒,是玛丽直面欲望的转折点,差不多刚好是电影时长的正中间,此后玛丽和皮埃尔的情感处境翻转,玛丽开始占据上风,后面叙事结构和人物彼此关系的变化也隐隐和前面对应。
玛丽认识自己学会爱上自己,变得自信,开始探索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这样的玛丽渐渐让皮埃尔着迷,她让皮埃尔从“爱情只是身体的快感”到无法自持地爱上她。
玛丽在最后放手让皮埃尔娶了自己妹妹,这时的皮埃尔己经完全沦为玛丽的附属品,完全被玛丽操控。
她从未掩饰过自己,永远那么直接和彻底。
就像她的文字,withoutwrapping. 近乎男性化的文笔。
狂野,直接,大胆,有力。
她从被映在狂野照片上的肖像变成了操控着相机的摄影师。
已经结婚的亨利、玛丽和皮埃尔一起看他们结婚当天的跟拍照片,有了这句台词,玛丽对当天的摄影师很不满,此时大家注意,作为丈夫亨利双手看不到,还笑眯眯的,而皮埃尔却在偷偷的摸着玛丽的双手。
摄影术诞生于19世纪中叶的欧洲,故事背景在19世纪末,影片中的皮埃尔从事的摄影职业在当时来说是一个香饽饽,是充满着神秘性的,同时又是时尚的代名词,因为新潮。
皮埃尔的魅力第一是来自于这个职业带来的光鲜,所谓颜值、活儿好也算是必不可少的,嘴又甜,所以能轻而易举地迷倒万千少女,比如街边卖花的姑娘。
可是他坏啊!
爱是感官上的满足,这就是皮埃尔的认知,所以他不会选择结婚,因为这是对艺术的牵绊。
他是一个艺术家,那些照片拍摄的过于迷人,让我们可以直白的承认,我们并不是迷恋于这些艺术照片,而是馋这些女人的身子,真得太好看了,甚至说是当代私房摄影典范,还不带修图的,不知道有多少摄影师看了这电影都会有一个共同的愿望——我也想做皮埃尔这样的摄影师。
影片的影调很十九世纪,整体色彩复古,像油画一样,新鲜的肉体在这种色彩里显得尤其唯美,皮埃尔的家里光线恰到好处,高光和阴影让写真照片更有层次和故事感,橙黄的肉体充满欲望,豆瓣短评里有热心的市民专门列举出了精彩片段时间间断,21:00-22:30 28:35-31:00 33:30-35:40 36:20-37:16 42:00-44:21 45:21-46:21 52:40-54:00 56:25-57:30 ,很显然这位市民是把这部电影当做一部高级的AV来看的,剧情略单薄的《珍品》,好像确实只能这样看。
在自己家公寓墙外光明正大偷听的亨利
百感交集的玛丽懦弱的YW的亨利实在让人心疼,知道一切却又什么都做不了,为皮埃尔养孩子而又在最后又在墙边听着皮埃尔满足玛丽,最后也只算是活得表面体面而已。
最后的皮埃尔,幸福的继续着自己的日子,拍私房写真,疯狂sex,可是有一天洗照片的时候眼睛出问题了,好像他的人生从此打上了一个句号,这是来自玉帝的惩罚吗?
私聊种子链接,文件4G多。
好看啊,就是好看,艺术气息浓郁,女主确实很美啊,虽然性爱场景可能还不够?
但看的不就是艺术气息吗?
为什么要带三观带伦理观去看呢。
诚然破伦理的那些我们都懂,但表达爱本身无疑反伦理的更具有张力与致命吸引力。
无数句的诗感觉还可以,营造的文艺场景道具布景都还行。
还是需要爱。
在爱面前,在相爱面前一切都是微不足道的。
这一部电影,很多的LUO露镜头,从画面从SE情都能看到自己想看的。
就像一千个人看哈姆雷特,就会得到一千个哈姆雷特。
同样,我从这个片子中,看到了玛丽关于爱的学习,当然片中其他人也在学习这个命题。
首先,片子一开始,年少的玛丽,不知道什么是爱。
皮艾尔和威利(玛丽后来的丈夫好像是这个名字吧)以及他们的好友让(这个人后来和玛丽也发生了一点故事)一起去玛丽家做客。
这个时间皮艾尔和玛丽彼此都有点吸引,印象最深的是在客房的长廊里,两人互相追逐的戏。
转折点是发生在,皮艾尔写信给他的好友,威利。
在信中,他说他好像爱上了玛丽。
想问问看好友的看法。
没想到,好友威利的回答竟然是直接娶了玛丽。
这边玛丽家,玛丽还在为了自己的妹妹喜欢让,而高兴,没曾想,妈妈竟然让自己去隔壁间。
到了隔壁间,看到爸爸把一叠钱塞到包里,旁边的威利看着玛丽,而玛丽看了看包里的钱,再看了一眼父亲,父亲对她点了点头。
玛丽的脸上露出了一丝不安。
这个时候,玛丽不知道什么是爱,她对皮艾尔也不算是爱,只能算是互相有好感。
(就联想到我们初中高中阶段,那个时候都会对某个特性的异性,有一点好感)等到威利和玛丽都结婚了之后,皮艾尔才从外面回来,回来后知道玛丽和自己好友结婚了,皮艾尔很生气,去质问他。
说你到底是为了什么而娶她?
威利说,我爱她。
皮艾尔反问:你爱她竟然可以和自己的好友反目?
威利重复道:我爱她可以和自己的好友反目。
这个时候,威利对玛丽我认为不是爱,更多的是占有,觉得玛丽不能让皮艾尔先得到。
但是玛丽看到皮艾尔,表现的很兴奋。
就好象见到了曾经的初恋情人一样,自然是要圆了那个不曾开始的梦。
所以玛丽成了皮埃尔的情人。
这个时候,两个人就好象初尝禁果的少男少女,刺激加上新奇,充斥着两个人的荷尔蒙。
有一组对白很有意思,皮埃尔问玛丽,你爱威利吗?
玛丽反问到:爱?
什么是爱?
而这个问题,威利也问过皮埃尔,皮埃尔故作沉稳的说:爱不过只是一种激情。
对玛丽和皮埃尔而言,这个时间的他们,SEX才是爱。
因为两个人经常在一起,从而影响了彼此的正常生活。
皮埃尔的模特情人,发现皮埃尔不找自己了,所以缠着他,要他带着她一起出入社交场合。
而另一边,因为威利的原因,她必须要和威利一同前往社交圈。
这时玛丽看到了皮埃尔和他的模特情人。
她心中妒火中烧,想借故回家了。
但是被威利强留下了。
而皮埃尔只是故意表现的不认识玛丽,简单的问好。
但是威利和模特还是发现了两人的暧昧关系。
发现被绿帽的威利,想要展示一下自己作为丈夫的权利。
他想强行和玛丽发生关系,但是玛丽一直喊着我不爱你,我不爱你。
威利这才明白,自己从一开始就错了。
他以为占有了玛丽,就能占有玛丽的一切(传统的男权思想作祟)。
但是因为面子的关系,他不能和玛丽离婚。
所以就只能冷战着。
而另一边,因为玛丽和模特的两个女人之间的纠缠,皮埃尔一时不知道该怎么选择,他选择了逃避。
借口说是为了更好的创作,所以身边一个女人都不带。
得知皮埃尔离开,玛丽仿佛死了一般,不吃不喝,甚至跑去找皮埃尔的模特对峙,后来模特一直觉得自己才是皮埃尔最爱的女人。
因为她知道自己的魅力所在。
为了说明自己的观点,她还告诉玛丽,她身上的每一个敏感点。
并引诱玛丽ZW。
从这一刻,玛丽学会了自己爱自己。
从失恋(我认为这也算是一种失恋吧)的痛苦中走出来,玛丽遇到了丈夫和皮埃尔的好友——让,她故意引诱他,并让他成为自己的情人。
找到了皮埃尔的替代者之后,她开始给皮埃尔回信。
(之前皮埃尔离开之前写了封信给她,并嘱咐他,要时刻想着他,并及时给他回信——从这里看出,皮埃尔没有爱玛丽,而只是把玛丽当成是他的附属品,要想他,要给他回信),玛丽在信里用诗歌的方式,含蓄的表达了对皮埃尔的思念。
而离开了玛丽和模特的皮埃尔,在回信中,第一次说出了,他爱她。
(说句题外话,这还真是像极了甄嬛传里的,当缳缳全心全意爱着皇上的时候,皇上觉得烦人,避而远之。
当后来爱上果郡王了,对皇上爱理不理的时候,皇上才发现这个时候的甄嬛才最懂人,心里最喜欢)当得知皮埃尔要回来了,玛丽马上就和让的关系断绝了。
所以皮埃尔并不知道让的存在。
直到自己回到家里的暗房,发现玛丽还没来得整理掉的照片底片,才发现了让和玛丽在家里的一些片段。
生气的皮埃尔摔掉了照片底片。
这个时候玛丽来到房间,发现了被摔坏的底片,就知道皮埃尔什么都发现了。
皮埃尔开始又故作潇洒的流浪在女人堆里,而此刻的他更多的是为了排解内心的愤怒。
玛丽来找皮埃尔,两个人见面,还是忍不住激情了一番。
自然两个人的感情也就回到了以前。
(这里想到一句老话:情人还是老的好)这一次两个人都明白,彼此都爱着对方。
威利这个时候看到皮埃尔和玛丽又在一起了,他很好奇,到底玛丽为什么爱他,所以他想听一下他们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候,都做了些什么。
皮埃尔答应了他,就让他在自己隔壁的房子里听他们做。
在隔壁的威利听到玛丽那一声声叫声,他终于理解了玛丽,知道玛丽为什么那么爱皮埃尔了。
没多久玛丽发现自己怀孕了,威利知道这个孩子不是自己的,他找到了皮埃尔,告诉了玛丽怀孕的事情。
并希望他能做自己的孩子的教父。
同时皮埃尔也接受了国家图书馆馆长的职务请求,他必须要离开巴黎去任职。
玛丽生下小皮之后,威利看着小皮,发现小孩子竟然是那么可爱。
这个时候,皮埃尔的任期满了,他也回来了,于是威利就让玛丽带着小皮去动物园逛逛。
在动物园,玛丽再次见到了皮埃尔,她眼眶里都是泪。
威利借故走开了,让他们两个叙叙旧。
玛丽告诉皮埃尔,正是因为有了小皮,所以让她感觉和皮埃尔的联系更紧密了。
(这一点有点像母爱泛滥的女性,爱到一个人,想要给他生个孩子),皮埃尔有点恐惧这个想法,所以他没敢答应。
没过多久,玛丽的妈妈来找玛丽,说父亲又欠了一笔钱,正好家里的小妹也到了结婚年纪,所以想玛丽看看能不能给她妹妹找个夫家。
玛丽说自己的妹妹还能认识谁,(暗示也就是经常来家里玩那几个人,但是一圈人中也就剩下皮埃尔一直没结婚)妈妈说那就和皮埃尔结婚吧。
玛丽有点小不舍,但是当初的自己也就是这样为了救父亲嫁给了威利。
所以她就找了机会撮合了小妹和皮埃尔。
皮埃尔去玛丽家迎亲的时候,正好遇到了玛丽,他问玛丽为什么要这么做,玛丽说,我以前也是这样嫁给威利,以后你也就可以有情人了。
我爱你已经爱到可以分享情人了。
就这样,玛丽和妹妹共享一夫的日子开始了,这个秘密很快就传到了玛丽娘家人耳朵里,玛丽的妈妈就和玛丽说,希望你以后不要告诉你的女儿,自己和自己妹妹的老公有一腿,因为这是乱伦。
但是玛丽没觉得这个有什么问题,继续和妹妹分享着皮埃尔,这个时候皮埃尔也拍了很多照片。
而另一边,玛丽的小说终于面世了,而且大获好评。
出版商看玛丽是一个漂亮的女子,就暗示她能否安排的时间,两个人单独聊聊。
被玛丽拒绝了,这个时候的玛丽已经有了自己的收入(小说的收入),孩子(自己和皮埃尔生的),有情人,有老公,和自己妹妹也保持关系不错。
一切都显得那么圆满。
终于,皮埃尔因为长期暗房洗胶片,眼睛被熏伤了。
玛丽前去看望他,他这个时候对玛丽说出了,他内心的话,他其实从一开始就爱着玛丽。
希望她能一直在他的身边。
(感觉皮埃尔一直是个缺爱的人,永远要别人爱着他)影片到这边就全部结束了,从几乎片段式的叙述中,我能发现玛丽的个人情感成长轨迹。
先是一个懵懂的少女,那个时候就是单纯的好感。
(可能有充斥着一些崇拜),而皮埃尔对玛丽更对的是对少女的渴望,就好象看到了一朵刚刚开放的水仙花。
娇嫩欲滴。
然后因为一个变故,两个人错过了,但是又再次相遇了,这个时候的感情已经升华出了饥渴,两个人都被身体的吸引而着了魔。
再接下去,彼此对对方的情人,有妒忌吃醋的表现,然后误会解开,彼此再次在一起,这个时候双方都明白了,自己是真的爱上对方了。
随着爱的升华,玛丽慢慢的开始了把个人独自的占有爱,开始转到更高层的转移爱的对象,开始爱上自己爱人的孩子,并将自己的妹妹介绍给他。
抛开情色的画面,这一部电影,还是简单的说出了一个爱的故事。
唯一不足的点就是情色的画面太多了,削弱了故事性。
19世纪末的法国巴黎到底有多开放?
19世纪末的法国巴黎是一个社会、文化、艺术和政治思想极为活跃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巴黎被认为是“美好年代”的代表。
在这个时期,巴黎的社交生活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传统的沙龙文化逐渐衰落,取而代之的是更加多样化的社交形式和娱乐活动。
例如,俱乐部、公共舞会、咖啡馆和音乐厅等成为社交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
女性开始在教育、职业和社会活动方面获得更多机会。
虽然性别平等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这一时期的女性已经开始挑战传统角色,参与到更广泛的社会生活中。
还有贵族的画作中出现了大量的裸女,艺术家们通过裸体画作来表达对美的追求、对光影和形态的探索,以及对人体自然美的歌颂。
因此一位叫皮埃尔的诗人,便经常通过拍摄女性裸体和私密部位来获取灵感。
他是巴黎赫赫有名的浪荡公子,十分有才华,因此巴黎各界的女性都趋之若鹜,甚至有人爱他入骨,明知道他有很多情妇,却还是同意与别人一同分享他。
这就是电影《珍品》的故事。
如果你只是把这部电影当成是一部满是裸女和性爱画面的色情片,未免有些小看了它。
这部电影的豆瓣评价并不高,6.3分,属于情色片的正常水平。
因为情色电影,常常注重画面美感和含涩度,但是对于剧情方面却非常薄弱。
不过在看了《珍品》之后,我似乎明白了导演真正想表达的内涵,因此我给了四颗星。
19世纪的法国,是女性刚刚接受教育,而逐渐开始意识觉醒的时代,因此不少女性选择了突破传统。
但是,她们的道路有多么艰难,或许只有她们自己才知道。
表面上看,《珍品》的主人公是皮埃尔,但实际上是女主角玛丽。
她在追求真爱的道路上从不退缩,打破了男性凝视,成为了真正主宰自己命运的主人。
01男性凝视影片最初都是用男性视角切入的。
皮埃尔在老师家里,欣赏到了老师的三个女儿,她们在皮埃尔的面前搔首弄姿,尤其是玛丽,想象着自己与皮埃尔的亲密画面。
然而,事实上,玛丽三姐妹不过是在镜子面前打扮着自己,而镜子的另一头,竟然可以窥视到镜子前的情况,就像审讯室里的“单向镜”。
这种镜头在中国电影《情圣》里,克拉拉首次出现在肖央面前的时候也出现过。
女孩在自己家里照镜子,但这个镜子却是家中男性窥视女孩房间的途径,只需要把墙上的窗帘拉开,女孩们在镜子面前脱衣服的画面便暴露无遗。
就在皮埃尔意犹未尽的时候,他的老师出现在他的面前,表情玩味地拉上窗帘。
从他的神态便知道,他也经常偷窥自己的三个女儿。
真是变态!
电影中的男凝还体现在了女人就像“玩物”一样。
玛丽的父亲欠债,便将女儿当成筹码,让她嫁给了有钱但自己并不爱的男人亨利,拆散了她和皮埃尔这对有情人。
而皮埃尔远走他乡后,和其他男人共享着一个身材火辣的模特。
模特的身上穿戴着各种饰品,然后在男人面前搔首弄姿,像是男人们的宠物。
皮埃尔为了寻找灵感,他会和各种女孩发生性关系,然后把她们的私密之处拍成照片,整理成相册。
他有一本全都是女孩的相册。
他回到巴黎之后,深爱他的玛丽主动登门造访,但此时她已经是亨利的妻子了。
而她偷偷和皮埃尔保持着稳定的性关系,她与皮埃尔的情妇们一样,会用同样的姿势拍摄裸照,她就像是皮埃尔的重点情人之一,没有任何特别。
皮埃尔甚至询问能否和其他女人一起做爱,玩个三人行。
深爱皮埃尔的玛丽自然不同意,当她得知皮埃尔还有其他情妇的时候,她嫉妒、懊恼,但一番思想挣扎之后,她竟然接受了这个事实。
表面上看,在玛丽与皮埃尔的两性关系中,是皮埃尔占据主导地位。
影片中的女人们都是男人招之即来、呼之即去的玩物。
但是,当你站在玛丽的视角去看整个故事的时候,情形发生了变化。
02女性觉醒玛丽在整段关系里是主动的。
当皮埃尔回到巴黎,她主动登门造访,宣誓自己的地位和主权,在看到情敌模特的时候,她主动说“她很漂亮”,是在试探皮埃尔和她的关系。
当她没有听到两个人有稳定而确定的关系的时候,她才发起了这场出轨的进攻。
她与皮埃尔偷情是她的主动选择。
她发现皮埃尔还有其他情妇,发现了皮埃尔的相册,但她没有退缩,反而主动找到皮埃尔,声称自己爱到可以与其他女人分享他。
在与皮埃尔做爱的时候,他们会玩性别互换的游戏。
玛丽会给皮埃尔绑束腰,让他体会女人被夹断肋骨的感觉。
而她,则英姿飒爽地袒胸露背,只穿了一条背带裤,上身裸露,既有女人的性感,又有男人的英气。
最后,玛丽还以男性为笔名出了一本书,更是颠覆了社会各界对女人的看法。
电影中的其他女孩也并非没有思想、任人摆布,她们表面上看是被男性凝视的,自己的裸体被皮埃尔拍成了照片欣赏。
但从女孩主动问皮埃尔“你怎么收费的”可以看出,这场交易不见得是女孩们吃亏,反而像女孩们主动享受这一切的样子。
而那个被很多男性玩弄的模特,她不满足只有自己被拍摄,她也会要求其他男士摆出各种姿势,甚至还让男士脱掉了裤子。
她则主动送上了樱桃小口,裹住了男士的丁丁。
女人的放浪形骸与男士的窝囊形成了对比。
最窝囊的,就是被戴了绿帽子却不知所措的亨利。
皮埃尔的出现让他感觉到了危机,因为他知道自己的妻子还喜欢皮埃尔。
玛丽在两个男士的中间欣赏着他们结婚的相册,而皮埃尔的手就明目张胆地握住了玛丽的手。
她享受着刺激的一切,被两个男士簇拥着。
亨利知道妻子出轨的行径却无能为力,他偷听妻子与皮埃尔做爱,只能隔着墙角十分痛苦,而另一边,玛丽也流下了泪水,似乎是在和过去的自己告别。
玛丽甚至和皮埃尔的其他情妇来了一场蕾丝之恋,两个女人的画面也非常唯美。
《珍品》让我们看到了19世纪末巴黎社会的复杂面貌,以及在那个时代背景下,女性如何在男性主导的社会中寻找自己的位置。
这部电影是对那个时代的一次回望,也是对现代观众的一次提问:在当今社会,我们是否已经真正实现了性别平等?
我们是否还在以不同的方式经历着玛丽的挣扎?
女性争夺平权只能通过打破性的禁忌吗?
似乎所有展现这一主题的电影都是通过这个方式的。
100多年过去了,性别平等仍未在现实世界里解决,只能在电影里口嗨,这是值得反思的。
或者许多观众更愿意把《珍品》看成是《燃烧女子的肖像》的次级消费品,也有不少友邻从情色的、伦理的、考据的、摄影的、文青的甚至电视剧撕逼的众多角度去分析影片,由于作品乍看起来的空洞剧本和不成逻辑的人物关系,比较难获得一致好评。
个人从影片的多义性发散开,感觉这并不是如我们看到的简单的情色电影。
无论从何种角度分析,影片难以绕开的是身体的主题,几乎每5分钟便有一个裸露镜头的高频率展示,说导演用身体来叙事毫不为过。
这里面以女性身体为主,也有男性身体的裸露。
一开始我愿意结合历史背景进行考量,在电影即将诞生的背景下,女性愿意把裸露的身体记录在新潮的摄影机里,这本身除却资产阶级的放浪形骸和女性虚荣心作祟外,更多地是照应电影诞生之初摄影机的忠实使命——记录。
从《火车进站》开始到后来的意大利新现实主义运动,电影作为记录者的初心丝毫未有变改。
这是《珍品》作为迷影作品的重要证据。
女性身体的记录有许多的外延。
像玛丽那样如水仙花绽放般娇艳动人的胴体,除了会讲故事外,很容易就成为女性重要的一项武器。
我没有读过柏拉图的《会饮篇》,也没有读过福柯的《性经验史》,就从作品展示的许多浅焦大光圈特写裸体镜头看,它最重要的意义或许就是上文分析的展示和记录,这是很现代性的表达,就如皮埃尔的小说《阿芙洛狄特》洛阳纸贵一般,影片因这些鲜嫩的女性肉体的记录在多年以后仍会被许多观众提及,不局限于男性观众。
(全片几乎只谈身体不谈性,两场性爱戏分别为了表现玛丽的双性恋,和三人的畸恋、虐恋的错综关系)影片中有一个细节值得留意的是,皮埃尔称呼玛丽为“飞蝇”(the fly),但全片大部分时间几乎都是室内戏,第50分钟第一次出现天空的镜头,是玛丽“坐井观天”的感觉;当小皮埃尔出生后,三人一起到动物园,欣赏和拍照的对象也是“牢笼”中的老虎(事实上在动物园的外景戏里几个人物呈现在镜头内的也是“活在笼中“);第三处外景已经到片末,玛丽得知自己的处女作《全世界》大卖后,经过旁边一道铁栅栏后露出了微笑。
经过这样的拉片分析,我们终于找到了影片的女性主义主旨。
女性的身体被囚禁于建筑物的“牢笼”中,或是凝固在男性视角的“相框”里,即使女性完成了生育繁衍的使命,依然能够把身体解放出来,通过文字或艺术创作获得“全世界”的认可,从而真正飞跃牢笼,实现身体与精神的双重解放,这或许是本片全体演职人员,尤其是导演、展示糯米唯美体态的摄影和糯米本人最渴望实现的目的吧。
伦理可以打破,但是如果只是这轻飘飘的理由,那主人公们实在是太轻浮了
电影讲的是个啥呦,女主脑子是有病吧,女主老公是什么神仙?
三星給劇情,五星給糯米姐姐的美好肉體(是的我下賤我饞她身子
开头走廊那段小步轻盈的跟随调情还挺喜欢的,毕竟穿上衣服的时候也不多。(¬_¬)
太差了吧。。。。。。就这豆瓣还推荐给我???
除了那一点为了情色而情色的镜头,真就一无是处,连故事也讲不好
很喜欢这片子的摄影,质感一绝。一直觉得男演员像路易加瑞尔,这部由其像。
这。。脱得好像很不值
从《燃烧女子的肖像》到《珍品》,在肺炎的阴影下,与其去不知深浅地去担忧自己会不会得病,还不如用坦然的方式去感受和享受纯粹的生命。真的,看到有如此的美丽~美到洋溢得不得不挥霍,应该感谢有影相能记录!心有希望时,才会立一大堆规矩;一旦放弃未来,就觉得没及时行乐真是浪费!
能出现在豆瓣热门榜单的唯一原因就是糯米
步步走低。他们的爱空洞极了,只是进入空谷,只是贪恋自己的回声。
诺米梅兰特的身材和颜值,太美了。情节已经不重要了。
情色影片?尺度大?我呸,现在吃瓜群众都无聊到这份上了吗~~~~为了这个目的,奉劝绕道。作为一个还算一本正经的影迷,电影拍得是挺美,肉体的美感和19世纪末的巴黎相得益彰,但是没整明白这故事的点,要说刷三观,19世纪末的两性关系,婚姻,伦理和性向的那些事远没到能刷到本世纪观影人-比如我的地步,别说这还是当时文艺圈的那些事,段位真的很低,要说文青猎奇,真的不懂拍上上世纪的文青传记都非要那么侨情吗,看得忒累。
本片最佳是狭窄走廊里的互动,关于性的部分到底在表达什么?并没有讲清楚。难道重点是在拍摄人体的影像,故事就完全不重要了吗?
亨利和玛丽在狭窄长廊调情跳舞那一段,有点神秘又轻快的伴奏值得我加一星。当我抛弃了故事的重要性,专注于画面,整部片子给我一种傍晚安谧晚霞的感觉,是一种新西式又浪漫的氛围,符合我此刻的审美。
巴黎的雨。
影2028:《燃烧女子的画像》前预热,看法国人的浪漫和诺兰的美体
〈三星半〉流动的摄影盛宴,法兰西味浓得很。我倒觉得三观很正,因为唯一一段戛然而止的性戏是女主丈夫想要强,女主喊停停了;其他都基于双方/多方自愿。女主的颜好奇怪,有些角度神好看,有些角度奇难看。
配乐不错。我喜欢玛丽的左胸。别纠结了,你们需要一次4P。
只有法国人才拍得出这样的电影——正襟危坐的英国人应该是自己暗落落地来不会给你们看,热情似火的意大利人不会拍照写诗——只有法国人,缺乏情节、天马行空地叨逼叨配上美好画面就让人迷恋。法国人知道最爱女主的是亨利,是被戴了绿帽也只会委屈却不指责,他爱她就这样接受她的一切。还有那些指责电影过分情色的人,既然已经对FBI提示如此熟悉,这片的纯洁度比A片高了不止十级,一个个都瞎的么?对于他们来说脱光了衣服就只能剩下和那些让人作呕的A片一个级别的情欲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