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色秋将至,长风送月来。
家里的电视坏了。
吃完饭出门溜达,看见电影院换了新影片-《绝密飞行》。
因之前听说这是部耗资1.3亿美元的大制作,遂买票入场,先睹为快。
近两个小时的时光,在紧张刺激的酷炫场景中飞速流逝。
总的感觉是:不错。
比起那部被炒得沸沸扬扬的《世界大战》来说,不知要强多少倍。
第一,场面宏大,特技酷炫。
不论是隐形战斗机还是林肯号航空母舰,都让人感觉气宇非凡。
尤其是战斗机在执行任务时,在崇山峻岭间的辗转腾挪,以及导弹发射、编队飞行、超音速飞行和空中加油等等,都极具视觉冲击力,象是一场电子游戏。
高层建筑的轰然倒塌彷佛直接砸向你的心底,空中的巨型火圈就像太阳的光环般绚丽。
真是一顿视觉大餐。
第二,画面唯美,景色怡人。
不论是太平洋汹涌的波涛,还是泰国绿意盎然的田间;不论是印度洋的夕照,还是阿拉斯加的雪峰,都会给人留下深刻的记忆,如在画中游。
第三,喜欢摇滚乐的朋友,也可享受一次耳朵的盛宴。
“看景不如听景”,虽说这话放这儿不一定合适,但比较应景。
当然,还是要说一说情节。
故事其实很简单,没有什么悬念。
与某些莫名其妙的影片相比,尚还能自圆其说。
有两个细节打动了我,一个是在男主角去朝鲜救女主角的最后关头,那架无人驾驶的智能战斗机“艾迪”毅然起飞,与敌机同归于尽,保护了两位主角,令人肃然起敬。
第二个就是结局,女主角对男主角说:说你爱我,别害羞。
是的,说你爱我,别害羞。
没有电视好看,刚好有人下就看罗。
娱乐性很强。
还是一贯的英雄主义情结!
而且美国人看世界的角度还真是自恋。
不过没有这些娱乐性很强的片子,生活一定也会少掉很多欢乐!
2019.10.11 今年十一70周年阅兵亮相了我们的无人机武器。
在阅兵前不久,有武装力量利用无人机袭击了沙特阿美石油。
14年前的科幻片在现在看来已经是现实。
战机互飙的场面很燃,特效相当不错,只是缺少一点故事情节。
人工智能如今发展的初见端倪,很多的岗位也被人工智能所取代,往后发展是否真的会出现人工智能带有人类的感情,几乎很多的影视作品都会展现人工智能邪恶的一面,未来人工智能的发展值得我们深思。
飞机失控,在中亚一顿乱射,男主再伙同人工智能去俄罗斯把人家米格连带飞行员干掉几架,再去北朝鲜射爆一群朝鲜人,顺带端掉几个朝鲜炮楼,就为了救出来一个美国人,合着外国人命就是不要钱,美国人命就是尊贵了。
明明应该是人类和人工智能之间的矛盾,莫名其妙把外国人放在对立面一顿社保,太过于以美国自己角度来处理问题了,中亚都是一群恐怖分子该死,俄罗斯跟你美争过也是该死,朝鲜天天搞核武器就是跟我灯塔国作对当然该死,所以也许美国人看了很爽吧,但是外国人对于这部电影的感觉就是一部特效平庸剧情拖沓价值观稀碎的烂片。
这是我近年来看到表现沙文主义最为强烈的米国大片,男女主角足够吸引、特效也足够眩目,但始终有种难以名状的恶劣情绪在心头萦绕,不吐不快。
我对米国的所做所为基本持肯定态度,甚至有些许感恩。
相对于国内的民族主义盛行,我更愿意相信米国的冷静客观。
可是这部电影所表现的对生命,对感情的双重标准令人倍感失望,我不得不重新思考在米国一家独大的现实下,对其过分期待会否遭至巨大失望。
1、人工智能,影片中的智能无人机,拥有强大的自主学习、主动适应能力,从前期的违抗命令,到后期有了feeling,从前期的个体生存,到最后弹尽之时,把自己投向对方的直升机,而这才只是第二次执行任务,影片中人工智能的学习能力可见一斑。
时至今日,影片中的人工智能正在逐步变为现实,阿尔法狗,无人驾驶,无人机,智能家居,离我们越来越近。
不得不思考,人工智能未来将往何处发展,单一场景超越人类之后,多场景、全要素思维能力能否实现对人类的超越?
模拟人类思维之后,会否产生类人的意识,如若产生,讲往何处发展,与人类和谐共存还是统治世界?
之后,人类将何去何从。。
2、职场中的弃车保帅,被牺牲者何其哀,如果军队也是这样,国家何其哀。
但幻想人与人都和谐相处,肝胆相照,是否又太过天真。
3、题外话,三人行,为什么受伤的总是逗比?
这部片子,网上的评价不高,由于我是一个随波逐流的人,所以一直提不起信心看一部人人都说不好的片子。
不过载了就要看,否则是浪费资源。
在一个郁闷到极点的夜晚,终于遮起所有光线,安安静静坐下来看一部烂片究竟烂在哪里。
而事实证明,每个人的欣赏角度差太多,得出来的结论也不一样,我看了这部片子,认为还是值得一看的。
演员演员方面没有我熟悉的好莱坞明星,不过基本上每个人的塑造还是到位的,或者说是本色演出,黑人亨利游戏人间,心里却渴望平静安定的生活;本喜欢的人一直是凯拉,碍于身份不敢表白;舰长的正直,空军将领的冷酷、刚愎自用,更出彩的是无人战斗机艾迪。
艾迪是一个更人性化的存在,刚开始你会因为他害死了亨利而恨他,然后你会为了他的人情味而感动。
当机器有了人类的感情,很多事情都会变得复杂,“他”不是一个血肉的实体,只是金属的构成,却有了人类的思想和行为,在某种意义上来讲,“他”是真正的怪物,这样的异类不可能容于现实世界,即使他有再先进的功能,最终也要被毁灭。
这是一种悲哀,也是一种不得不为之的无奈。
想法看过这部片子,会想起《人工智能》里的小男孩,老斯的心肠好,所以让他成为真正的人,大团圆结局。
我们得说,那是一种妥协。
小男孩是不可能以有思想的机器人身份活下去,最讨巧的结果就是让他变成人,所有人都满意,也不存在潜在的危机。
虽然大家都说,如果老库还在执导这部片的话,小男孩一定是默默无闻的死掉,甚至有人说,老库是个天才,可是没人想把他的片看第二遍。
但是基于人类至上的标准,老库才是冷静理智的,毁掉除了人类以外的高智商生物也许只是一种自我防护的手段。
从公众利益上来说,某种程度的同情是要不得的,比如对人工智能的宽容,可以预见会导致毁灭性的结果,的确冷酷,不过是必需的。
当最后我们看到无人飞机变成一团火球时,心里很难过,却不得不承认那是最好的结局。
特技好莱坞的特技不用说,自然是很棒的,光看那些呼啸来去的飞机就让人头晕目眩了,不过这些年看多了,也不觉得有什么特别。
我喜欢的是几段不怎么特技的自然风光。
泰国幽静山林中的瀑布,飘浮着水灯的茶座,还有一望无际的稻田,在这样一部金属气味极重的片子里出现如此美丽的风景,倒真让人眼前一亮。
导演顺便替泰国做了一次免费的旅游宣传。
经典对白亨利把泰国妹的时候说:从天上看和回到地上看风景真的不一样,在天上的时候一切都很小,而且很快;现在到了地上,我才发现原来站在这里看风景才是真正的漂亮。
本最后向凯拉告白:我们是两个人,2是个质数,所以我们在一起两位一体,一定会很好。
凯拉没说话,沉吟半晌说:直接说你爱我好了,笨蛋。
对好莱坞的感情总是又恨又爱。
的确,Stealth非常类型化,不仅是故事情节、人物设计(为什么黑人配角总是个短命的鬼?
为什么男英雄和女英雄一定要有情人终成眷属?
),还是对北朝鲜的描绘,都有一个像麦当劳汉堡包一样标准严格、程式固定的配方。
可是你不得不承认这样的配方经济有效,味道好,效果佳。
从头到尾2个多小时,让你每分钟都保持紧张状态,几乎不敢大口呼吸(哪里像某个“无聊至极”的片子,我不仅哈欠连天,笑场N次,还看了无数次手表,到后来瞪着手表的时间几乎超过看屏幕的时间)。
所以基本上,我觉得这是自Top Gun之后最好看最娱乐的关于战斗机的动作片。
1.看到Talon战机的第一眼我只能说一个字“丑”2.因为那飞机的机头竟然还有那么大的下俯角3.这会造成整个机身的负迎角,形成巨大的负升力4.还有那飞机的进气道竟然还有附面层隔板,尾喷口诡异的要命5.半埋式的驾驶舱把飞行员的后半球视野全都吃掉了,二战时的战斗机会不会有这么低级的设计= .=6.以上是我这半年恶宅航空的后遗症7.其实单纯从感官刺激的角度来讲,这电影还不错啦8.猛然意识到Talon战机的造型和C&C3的Firehawk同步率爆表了啊9.而且一个苦苦寻找了10年的音乐在这个片子里遇到了,感动得哭了10.讽刺的是,我第一次听到那个音乐是一个sukhoi的宣传片11.北棒人民军也开始留jarhead了么= .=
艾迪被闪电击中,从而自我进化,具有自主能力,这也是人工智能发展的终极目标,但是这一天真的到来了,对于人类到底是祸是福?
具有自我的机器人是可控的吗?
如果失控,对于人类是灾难还是末日还是重生还是永生?
电影中的艾迪,具有自我后,开始不受控制,到处乱飞,到处寻找攻击目标,但是后来,经过和主角的相互帮助,相互理解,到最后的相互佩服,相互支持,最后用自己撞击敌机保全了男女主角,这是人性中最大的爱,牺牲精神。
对此片无感,快进无数次,每次的画面都是在飞机上。。。。。不是很有聊。
空戰火爆,沒想到JIMMY FOX到出場時間的一半就挂了.....可能因為空戰鏡頭過多,讓導演得了鏡頭晃動癥,地面戰鬥也晃得歡,晃了兩個小時能不頭暈嗎
飞机很酷,可惜很俗!
哎。。这什么破片。。飞两下死了个人就结束老。。哎还是lucas亮点~~
一个有思想有情感的战斗机小子。。。。雷。。。或许在电影院看还有些场面价值,DVD,还是算了。。。
空战宣传片
空战的一幕幕很酷。说多少遍了,机器是最不靠谱的。
= =0真没觉得有多么精彩……
用极度不成熟的特效堆砌出了不错的娱乐效果
15英尺雷达盲区
虽然情节很俗 但我很爱
战斗妖精雪风的美国版
纯粹的视觉片儿,就是那个大楼爆炸很奥特曼
想学好莱坞模式的同学应该深刻研究这个片,简直就是标版,包含了所有元素和规律。
和cindy出去聊天把最精彩的错过了
有米勒,不过没露过脸~
我小时候想当战斗机机师
精神头足的时候用的爆米花电影
当年看碟觉得应该是一部大戏後来查了资料并不太卖座,不过动作爽片队我来讲好看
除了特效比较酷炫其他没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