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必须承认这部电影制作并无大瑕疵,演员表演也算不错,但是我不得不怀疑这部电影的价值观取向,强行加入车祸让老奶奶回归家庭,而老爷爷却可以在最后回到年轻随心享受自由,抛开家庭温情的因素,它展现给我的是女人的自由是暂时的她们终究会回归家庭,而男人的自由却是随心所欲的。
看来韩国电影发展到至今依然难以摆脱早期通俗剧中的女性牺牲原则。
在年轻的时候,如果我只为了你活,那么我老时,你会只为了我吗?
她穿着一条白色的连衣裙,干干净净的,是那种很薄的纱。
不知道已经洗了多少次,丝的排列都不细密了,弯弯曲曲,稀稀疏疏。
可是靠近了,能闻到肥皂的香气。
她眼睛大大的,亮亮的,带着羞涩,抿着嘴,下巴紧紧的往后收,眼睛试探搬地往上看。
她怀里紧抱着一个婴儿,婴儿的头发乌黑,和抱着他的女人的头发一样好看。
衬着裹婴儿的白布,她的手,显得更白。
她皮肤很嫩,可是又给人感觉有点干。
她皮肤白皙,整个像一个白雪公主,可是眼角又透着细纹。
她皮肤紧致,是个少女的脸庞,可是眼里的紧张与不安,又像极了小孩的妈妈。
她20出头,生命里只有她手中的婴孩。
她的丈夫在她还身怀有孕的时候,就战死沙场。
这个苦命的女人,新婚燕尔还没有享受多久,就经历丧夫之痛,变成了单亲妈妈。
从此,她劳作,休息,睡觉都带着她的儿子。
这是她生命中唯一的希望和使命。
她只吃剩菜,烂菜,她不停的洗衣打扫,捡破烂。
她不眠不休的守着儿子,把他健康平安的抚养长大是她唯一的动力。
她似乎没有20岁,就变成了30岁,40岁,50岁。
除了那张照片,谁也不曾记得她20岁的样子,甚至连她自己都忘了。
母亲可以为了子女奉献一切,不管是20岁的母亲,还是70岁的母亲。
可是在没有丈夫可以依靠的情况下,母亲这个角色就变得更艰难,而且无助。
在她的儿子没有成家之前,他们两个相依为命,母亲也是他的唯一。
可是孩子成家之后,母亲就不再是儿子心中的唯一,他有了自己的妻子和儿女。
这位母亲得到的关怀势必会减少,想起她用年轻,用生命竟换回这样的晚年,她会觉得失落。
因此,她变得越来越霸道,依靠不停地炫耀子儿,孙子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慢慢地,她变成了另儿子感到负担,儿媳感到压抑,孙女觉得厌烦的奶奶。
家中,只有他玩摇滚的孙子反对将他送进养老院。
让人喜欢的年轻,惹人厌恶的年迈我突然想起了,NB的一个广告。
女孩是一个造型师,她想让她的男朋友爱她的灵魂,为了考验和证明,每次他们出去约会的时候,她都易装。
前几次,他的男朋友都能毅然的和她牵手,并和她公众场合约会。
她变过职业女性,小清新,甚至是女扮男装,到老头,到乞丐。
最后这个女孩化妆成老了一个太太,满脸皱纹,还拄着拐杖,并让她的男朋友和她牵手,和她说笑。
这个男孩终于忍不住了,说她是疯子。
而她说虽然变了样子,可是我还是我啊。
末顺老太太的性格没有变,还是那个霸道,说话声音大,直接,多事的人。
可是突然变回了20岁的外貌,她不仅没有再惹人厌恶,反而大家都觉得她可爱,特别,她还得到了一个英俊男孩的倾慕。
显然她的性格给人的感觉,由于样貌的变化,得到了两个截然不同的结果。
既然性格没有变化,那就说明,她的可爱取决于她的年轻漂亮。
同样的事情,因为年轻,所以别人觉得你特别;但是如果你老了,你的特别就会招到所有人的厌恶。
因此她享受这个奇幻的机会,回到20岁,她也完成了当时20岁的歌手梦。
年轻,可以抵消一切缺点;而年迈也可以掩盖一切可爱。
你喜欢的是我的外表,那么你还记得外表下藏着的真实的我吗?
当末顺变回了老太太,她无意间看到了那个令他动心的男孩。
她的表情我无法忘记,眼神之中闪烁的是,少女的眸。
那个蓝色钻的发卡,是男孩送给她的。
20岁的她因为这个发卡,整个人都闪耀了起来。
可是此时,她却不再是亮眼的星星。
花白的头发上的蓝钻发卡,显得那么暗淡,那么不合时宜。
她远远的望着那个令他心动的男孩,而男孩却只是一眼带过了。
如果,他们再能有机会相处,那个男孩能从言谈举止中,认出那个爱唱歌的吴末顺吗?
70岁的人,会再心动吗?
70岁的灵魂,有20岁的样子,她的心就依旧可以年轻。
可是70岁的灵魂,70岁的皮囊,那么她的心也失去了年轻的机会和动力。
是不是我们从来没有老,只是身体局限了我们。
可是如果我们无视身体的局限,70岁的末顺,天天歌舞升平,对20岁的男孩表达爱意,我想任何人都会觉得可耻吧。
什么样的年龄做什么样的事情,可是如果仅仅是因为末顺的心,没有她身体老的那么快呢?
爱情的心动,真的只是年轻人的专利。
你眼中的我,永远是美丽的这个电影中,母子情是一条主线。
另一条就是爱情。
说来奇怪,一个70岁的老人,当他回想起他年轻到现在依然爱慕守护的末顺太太,他的眼中的温柔,就是一个小伙子的害羞。
不论末顺是哪样的面貌,他都不离不弃,不会疏远也不会背弃。
他说,他是美丽的,即使70岁的她,他也依然觉得是美丽的,每每看到她,他也都记得她20岁的样子。
因此他第一个发现了,末顺小姐和老太太末顺之间的关系。
虽然他知道了,让末顺变回来的方法。
他却说:“年轻多好啊,你为什么要来?
你应该为自己活一次,你不是也找到了心动的人了吗?
” 说着这样的话,即使对面是一个长相20岁的姑娘,他也让我觉得是在和一个老情人的对话。
他为了配合末顺,还学着像一个年轻人那样骑机车,玩刺激的游戏和拼命的运动。
最后末顺老太太回归了,而这个老人却意外的找到了那个神秘的照相馆,变回了20岁的样子。
因此令人看来鸡皮疙瘩一地,但当你理解之后,却又觉得温馨的一幕就来了:一个20岁的小伙子,带着70岁的末顺骑机车。
20岁的他,给70岁的她送了一支玫瑰花,70的她上了他的摩托车,高喊:“哎呀,老朴!”即使重新年轻过,我依然不后悔我的人生,因为我是你的妈妈。
一次意外的受伤,末顺知道了变老的方法-只要身上的血外流。
孙子的意外车祸,家中只有身为奶奶的她有合适的血源。
面对孙子的生命,儿子的担心,年轻的岁月重活一次,一次为了自己的人生都显得那么微不足道。
她没有迟疑。
“你记得一个叫小揪儿的孩子吗?
一次他生病了,他的妈妈就哄着他,叫他小揪儿,她说:“我儿子的命我来救,一定要揪住生命,活下去。
“ 您以后不要吃剩菜了,为了自己活吧,我的儿子我来救。
”这个年轻的女孩儿,看着她已步入中年的儿子,像老年人一样的哭泣。
摩挲着儿子的脸:”给我再一次的机会,我也还愿做你的妈妈,我不后悔。
“从手术台里出来的,是满脸皱纹,皮肤松弛的她,和她苏醒的孙子。
我们就是从父母那里得到了最无私而饱满的爱,因此我们学会了爱;而我们却把这份爱,最大限度的回馈到自己子女的身上。
渐渐地,就有个这样一个轮回的模式:从父母那里收获,长大了,再无限的给自己的子女。
父母永远得不到子女等值的回馈。
或许想着我们从父母那里得到的,就可以平衡掉,我们从子女那里缺少的吧。
经得住岁月的,不是容貌,而是历久弥珍的善良和坚强的个性。
而真正的爱情,也不是在最初的携手与心动,而是在最后的相濡以沫和与子偕老。
我们都不会有绝对完美的人生,但是我们会有圆满的人生。
你代替我完成了我的梦想,我一样感同身受!
教授讲授Ageism的时候,一个女生说:我不愿活到那个时候。
其实我也有这种想法,老了一身病痛,什么都不能做,还得受歧视,鬼才干呐。
谁年轻的时候没有想过,就那么走吧,将年轻有活力的形象留在人们脑海,不要做一个人人嫌弃的老太婆。
可是最后又会有几个人真正这么干了呢?
没有几个。
随着社会发展,人的寿命越来越长,老龄化社会的趋势越来越强,这个弱势团体的利益终于收到了重视。
而对老年人的歧视一直存在,而且很难改变。
虽然这部片子是喜剧,但是说教的含义明显。
被嫌弃的老太婆被“赶”出家门,变身后的美少女备受青睐。
世界就是这么肤浅,没有年轻的外貌,就算拥有动人歌喉,也不过是个糟老太婆。
老的时候你的唠唠叨叨是更年期,年轻的外貌下就成了个性,完了还能吸引一大片追求者呢。
本来以为是对老年歧视的批判,影片又一转来到了爱情,年轻了的吴斗丽对PDxi心动了,年老金秀贤xi对吴斗丽难忘旧情,再一转我们来谈亲情,以青春换取孙子的生命。
哎呦,最后太乱啦!
导演是什么都想说,但是什么都没说得深入,倒豆子似的没有感觉。
原本以为真相大白时的戏剧冲突会是一大亮点,只能说很失望啦。
回到十七岁相比就有一个比较明确的主旨。
本片太乱,太多。
说到底,影片想表达的情感太多,自然,一个回到青春的人会有许多的情感冲突,会带来很多的看点,但是本来很明显的主次关系,到后面乱了。
还有前面的一些情节,譬如“偷泥鳅汤秘方”,到后来似乎无疾而终了。
以儿子是老年人专家这个设定,我以为儿子与母亲的对手戏会比较多,我也想错了。
音乐并不是老太太的梦想,在这一块导演又投入了太多。
吐槽还有很多,但是不想讲了。
哦,好长啊。
远眺太平洋,想起那些逝去的朋友,他们刚离开时,你无时无刻不告诉自己,生活要继续,淡忘他们。
然后,你发现根本无法淡忘,不禁悲伤。
几年后,你发现竟然真的淡忘了,不禁更悲伤。
——韩寒亲爱的,这世界,是没有无法被时间所驯服的怀念吧!
看了一部好电影《奇怪的她》,写了三言两语的影评发朋友圈,到底觉得不够,仍要深挖一番才罢。
承认自己是强迫症晚期,小伙伴们不细看不评论不认可不称赞我都要睡不着了,真拿自己没办法。
《奇怪的她》,久违的打动人心。
即使是打着喜剧的名号,依然延续着韩国电影细腻的拍摄手法,总在细微处击中内心柔软的地方。
亲情、爱情与年龄的根本矛盾,换个角度看待你的亲人尤其是老人、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凡此种种,皆可从貌似不可思议甚至荒唐的情节中窥见一二。
末顺是个尖酸刻薄的老太婆,被社会嫌弃,被家庭孤立,只能自己默默地跑去照遗像。
和摄像师谈起早逝只留青春美丽影像在人心中的奥黛丽·赫本,透露淡淡忧伤。
从照相馆出来,末顺变回20岁的模样,开始了一场属于她的罗马假日。
同样的尖酸刻薄,毫无教养,喋喋不休,在末顺变身的年轻斗丽身上,却成了吸引人的与众不同的气质。
年龄与亲情、爱情、友情的根本矛盾,以一种啼笑皆非的方式呈现,不断戳中笑点,细想却教人心寒。
你可以说出一连串不喜欢老人的理由,却不曾想过自己也有成为老人的那天;你可以说出30岁以后就自杀从而永葆青春,却不曾想过那时自己的牵绊与责任;你会对亲人的付出表现得心安理得,却被陌生人同样的示好感动得热泪盈眶;你会倾心于一个与众不同的美丽女子,却不会把目光长久停留在容颜不再依然美丽微笑的她身上;你会对以前的苦难岁月有着太多的不堪言,却在掌握选择权时依然不后悔人生路;你可以在命运重新洗牌时选择重走青春路,却无法确定这段路只有美好没有哀愁…四个人,四首歌,一个美梦,一种人生。
末顺的人生有令她骄傲无时无刻不在炫耀的儿子玄哲、喜爱音乐却找不到方向的孙子智河、从小就倾心并守护她一生的朋友老朴;斗丽的人生有同样喜欢音乐并被年轻与众不同的她吸引和改变的智河、温柔帅气令她心动的导演、一如既往守护她的老朴。
同一个人,不同际遇折射出年龄与爱情、亲情、社会的根本矛盾。
导演是个惊艳美好的存在,他在斗丽的生命中来过一阵子,却会被记一辈子,像那个闪耀的蓝色发卡;唯一不变的老朴,他爱着20岁的她,也爱着70岁的她,倾尽一生的默默陪伴,对爱情做了最美好的解读,像那些不能吃仍无言收下的桃子。
火树银花或是细水长流,你说不出哪种更好,却知道哪种更适合自己。
和玉子的羁绊,和媳妇的矛盾,都在斗丽身上化解,经历了,换位了,理解了,领悟了。
没有不能溶解的坚冰,一切都化成玉子祭台上那杯热热的“美国咖啡”,化成婆媳两人斗嘴后的相视大笑。
还有,四首歌。
《raindrop》初见,20岁的身躯,70岁的灵魂,完美的契合,惊艳了所有人;《来自洛城的信》,照斗丽自己的说法,真正的音乐不是要震撼人的耳朵,而是震撼人的心灵,她穿着小黄裙撑着洋伞在大街上欢快地歌唱,那是真正年轻的她,发自内心的快乐,也改变了那几个迷茫的音乐少年;《white butterfly》,眼泪崩溃的演唱,回忆的画面一一呈现,她在满含热泪唱给自己和逝去的岁月;《再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她在无限向往的舞台上挥洒自己的青春,然后头也不回地为了亲人重回现实。
那输血管里汩汩的鲜血,是青春的代价,也是传承。
如果时光倒流,我会好好珍惜只此一次的青春,我会好好灌溉梦想直至开花,我会好好寻找一段长久陪伴的爱情…可是,没有如果。
可她说,再来一次,我还会这么过,这就是我的人生。
最后的最后,她凝视着令她心动的导演,却转瞬回身。
那段时间光影里注定交错遗失的美丽爱情,像她给导演的糖果一样甜蜜暖心,像导演送她的发卡一样熠熠生辉。
可是,我为什么心酸得掉下泪来?
是啊,这真是一个有趣的梦。
梦醒了,还有一个再真实不过的人生。
等我们老去,会不会像斗丽一样,哭着说再来一次还会这样过,这就是我的人生。
《white butterfly》,悲凉的曲调和代入的情节唱得我泪流满面。
“不要再去想念,都是过去的事了,不要再去回忆,都是离开的人了。
花瓣飘落,不要再去悲伤,时间到了,会再开放的”……
讲的是一个很神奇的梦吧,也觉得还算好看,感觉要是真的有这样的一个青春照相馆真的是好棒的!
最后出现的金秀贤也真是好赞的,哈哈,顿时亮瞎了的感觉。
这也算是对老年人关注的一本片子吧,我觉得也是挺好的。
韩国能有很高的票房还在中国翻拍了,一定有一定的价值。
还不错吧就是女主真的没有那么美丽,各地却还是挺动听的,就是情歌感觉没有什么大的表情。
弟弟是真的帅的哟。
搞乐队的那个脸上画的是什么呀!
真是醉了。
哈哈。
好像自己有机会也可以重返二十岁就好了。
有趣
近几年可以说是韩国电影的黄金时代,也许客观上早几年就开始了,我不太清楚他的历史,但我想说的是主观上,在观众心目中韩国电影是这几年开始了腾飞,并且,,确实和韩剧割裂开了在讨论了。
韩国电影给我的印象是剧情片,剧情很吸引人,节奏把握的很好,可以说这几年精彩的韩国电影是全程无尿点,辩护人,恐怖直播,阳光姐妹淘都是这样,有人赞扬过韩国的电影审查制度,其实在我看来这可能不是最大的一个原因,阳光姐妹淘这种电影其实我们也能拍,但是我确实很佩服韩国的电影审查制度,也佩服那些拍出我们不敢拍的一些题材电影的导演,他们做得很棒。
然后还一点印象很深就是韩国电影的摄影很棒,我只是个业余的影迷,开玩笑说就是高清看起来确实很不错,哈哈。
这部电影在豆瓣上取得了8.4的高分,也红了一时,我很晚才来看这部电影,对我来说确实开头让我感觉有点失望,因为觉得有点不想看下去,不是闷,就是太过于无聊。
后来慢慢耐着性子看到了故事想讲什么,故事可能的结局,故事的人物,我明了了,却更感觉无聊了,整个故事作为我脑海里韩国电影应该有的情节优点都让我多多少少有点失望,故事讲的很平常,一个老太变成了女孩,变成女孩后也没有感受到电影里艺术加工后的喜悦,我只是在想,啊,就这样了吗,故事就这样吗?
(我事先完全没有看这部电影的介绍)。
倒是到了他们参加节目时,女主想起自己年轻时的辛苦生活时反而心触动了一下,觉得故事中的故事才是最感人的。
可惜也就仅仅这一小段加上最后那一小段了,可能只是编剧临时想起来的吧,其实感觉整个故事的情感都是动一下西一下,情感表达如果比喻成一个气球的话,那它是有几块是特别凸起的,让整个气球看起来很奇怪,不饱满,却有没发育好的凸起。
故事其实很简单,只是故事中的人没有自己的故事,或者只是我没领悟到,那么这样对我来说,确实,不太想认同8.4的高分了,也许只是当做一部轻松的喜剧电影,或是欣赏沈恩京这逆天的演技,这我倒也还是很认同了。
这个剧情设置不新鲜了,不过还真不讨厌,蛮有趣的。
随着年龄增大,经历的累计,人会变得世故,这个世故往好了走就是随性,精明,洒脱,大气,沉稳。
这样的世故搭上同等的年龄不稀奇,搭上了年轻的容颜是不是就很惊艳呢。
那新鲜的肉体和成熟的心灵到底哪个更吸引人呢,是不是很悖论。
电影最后有点走感情戏过头,让我感慨的是爷爷拉住要鲜血的奶奶,说了一句:年轻不好吗,谁要皱巴巴又臭臭的身体。
突然我好心酸啊,我好像只是过了三十,怎么就瞬间忧伤了呢。
最后奶奶和儿子的对话是泪点,我得说煽情略过,不过我还是哭鸟
换汤不换药的模板韩国商业片,考虑到已经是2014年的电影的话,确实是没啥看头。
韩国亲情喜剧的根本套路就是给主角创造一个新的视角或者身份的机遇,让其跳出原本的角色去重新观察他们曾经身处的境遇,至于这个新视角或者新身份就是整部电影的最大看点。
我也不知道是不是我对这种套路已经麻木了,反正这部我是觉得异常无聊。
我对于孝敬老人的电影一向不感冒,有心的人不用看,没这意识的人也不会因为看一场电影而改变自己,我都有自信说没有人会被一部电影所改变对家中老人的态度。
我也没太理解韩国人的这个奇怪憧憬,怎么一说为家庭奉献的女性如果有什么自己想做的事情或者年轻时的遗憾,那八成甚至更高的设定都是有颗唱歌当艺人的心,剧情走向也都是默认的会被一个电台领导之类的角色发掘,然后就……好像韩国女人不去当明星艺人就不算精彩地活出自己。
尽管很多人尚未年老,但很多时候,我相信很多人都会这样想:如果年老的时候,我们能重新年轻一次,那会多么美好!
我们会重新规划自己的生活,去想去的地方,吃想吃的美味,唱想唱的歌曲,跳想跳的舞蹈,去和年轻的、朝气的、积极的、善良的人重新的恋爱一次。
很多电影里似乎都有过类似的镜头。
一个人能够回到从前,从而可以做出很多新的选择。
如果是一个男人重新变成年轻的小伙,那自然是不错的。
他很可能重新遇到心仪的姑娘,和她恋爱,和她在一起生活。
《爱情呼叫转移》里,徐峥的电话之所以让男人嫉妒,是因为这部电话赋予了他更多生活经历的权利。
这种权利的虽然在市场上没有估值,但是它仍然是无价之宝。
只是,这样的一部电话让女人嫉妒,也恨不得把它砸了。
她们一边批评这样一部电话更加反应男人花心的本质,另外在心里却偷偷的在想,要是有一部专为女人设计的功能类似的电话那该多好呢?
我们可能还算年轻,但当我们见到那些出生晚于我们的一代一代人的时候,我们也会羡慕他们,希望自己能够重新成为他们中的一员。
其实,这是一个梦,一个每个人都有的美梦。
如果我们真的能够重新年轻,那便是童话,一个属于成人的童话。
今天,这里也有一个童话。
只是,它不是属于我们的童话。
它是属于很多人的妈妈的童话,是属于很多人的奶奶的童话!
如果说,我们自己给自己描绘了很多童话,凭什么不能让妈妈、奶奶也有一个重新年轻一次的童话呢?
如果妈妈,或者奶奶,她原本就是那个童话里的灰姑娘,当她有一天穿上那只神奇的舞鞋的时候,重新变成了二十岁左右的姑娘,是不是也会如童话里一般,遇到一个愿意牵她的手的王子呢?
这篇童话故事,原来是圆了一个妈妈或奶奶如同安妮公主经历罗马假日一样的梦。
电影里,末顺重新年轻之后,她获得了一次重新寻找爱情的机会。
年轻的时候,在她刚刚怀孕之后,她的丈夫便远赴异国他乡,并死在外国。
年轻时家庭贫困,但是她却凭借着自己作为母亲的坚强,将自己的孩子哺育成人,成为一名受人尊敬的大学教授。
从这一点上,她作为母亲无疑是成功的。
而这样的精神,与中国内地千千万万的母亲是类似的。
在这里,我要向“母亲”两个字致敬!
由于刚刚怀孕就守寡,末顺丧失了作为一名年轻女性享受爱情生活的权利。
而之后,她把精力放在培养孩子身上,虽然一直有朴老头这样的朋友一直照应,但是她无法真正的做她自己,也没有再次获得她内心希望获得的爱情。
当她从青春照相馆走出来的时候,她重新成为了二十岁的少女!
于是,她可以重新做一次自己——去唱歌,重新去谈恋爱!
年轻之后的末顺,她同时爱着三个人。
第一个,是他的孙子潘智河。
从二十岁的她的眼中来看,潘智河的音容笑貌让她想起自己的丈夫。
在心理上,末顺要远远成熟于潘智河,但是潘智河毕竟流有自己亡夫的血液,这种奇妙的联系,使得她获得一种年轻时候初次见到丈夫的感觉,正如两个人第一次出来吃饭时候的情景一样。
她当然明白自己是不能像女人爱男人一样爱上他的,只能是以一种怜爱、疼爱的方式对待他。
第二个,是朴老头。
朴老头从小喜欢她,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两个人没能在一起。
虽然两个人都已经结婚、生子、变老,但是朴老头对于末顺的感情一直没变。
即使在发生末顺所谓的失踪之后,朴老头也丝毫没有动摇过对于她的感情。
在末顺没有年轻之前,朴老头很喜欢和她在一起。
甚至当后来朴老头得知末顺的真实情况之后,对末顺的儿子潘贤哲说,以后末顺回来之后两个人要正式在一起生活。
而这种感情,更多的是朋友之爱,或者伴侣之爱,就是那种可以维持两个人长期关系的那种感情。
同时值得强调的是,朴老头的爱不是自私的。
他为了末顺的幸福着想,为了让她能够保持年轻的状态,与喜欢的人在一起,甚至在最后试图阻止末顺去献血(这样她就会重新变老)。
朴老头是男人的榜样!
而影片最后,朴老头进入青春照相馆之后,变成了年轻的都教授,骑着摩托车带着年老的末顺飞驰而去,让人欣慰而感叹。
第三个,是电台音乐韩导演。
可以说,韩导演,是真正追求二十岁的末顺的男人。
正如末顺自己所说,他工作好、收入好、人长的好。
这样的男人,给了他心跳的感觉,让她找到了恋爱的感觉。
而他们对于音乐的共同爱好和追求,更是促成他们爱情火花的重要因素。
除了末顺自己的爱情之外,她的儿子潘教授与她的母子之情的情感表述也让人不能不为之动容。
在正常人来看,当一个五十岁左右的男人,面对着只有二十岁的女人,能够叫出一声妈妈,是一件奇怪的事情。
但是在电影里,这反倒成了催人泪下的一段表白。
影片最后,七十岁的末顺上了二十岁的朴老头(都教授)的摩托车,让我想到:无论是在故事里,还是在现实中,一个如同末顺这样的女孩子都可以遇到这样一个男人:二十岁的时候这样爱你,七十岁的时候还这样爱你;爱你二十岁的样子,也爱你七十岁的容颜。
该文献给2014年母亲节,向各位母亲及其奉献精神致敬!
《奇怪的她》被列入我的2014年观影清单,是因为年初影片在韩国上映时爆红,观影人数达到865万,我很好奇里面讲了个怎样的故事。
所以发现PPS在线,火速马克,今日看毕。
如果按满分10分标准,我打8.5分,3分故事,4分演员们,1分音乐,还有0.5分是因结尾的惊喜加的。
奇幻故事向来易得人心,但成就好片不易。
如若晚年岁月不得意,给你岁月消去五十年,你会恐惧还是欣喜?
你会如何面对你熟悉的人与事?
你会选择过怎样的人生?
这是片子主角的课题,亦是我们可以思考的。
遗憾的是打着喜剧片的旗号,本片没作很深入的探讨,只是随波行事,涟漪影人,迎合片中总结的那句“做了个梦,又有趣又美好”。
深度有限,展事稍弱,但有好演员来打救,这片子处处都是熟悉的喜爱的面孔,罗文姬、朴仁焕、成东日是老戏骨,发挥稳定。
李真旭自需要浪漫、Nine后属于大爱的演员,好感不是一点点哦。
其他的配角也个个出彩,妈妈居然是《住在清潭洞》里的厨师姐姐,大女儿是《邻家花美男》里的熊猫眼小编吖,她还有个牛掰的身份是SNL的固定演员之一。
扮演小儿子的我不认识,据说是某偶像团的队长。
最后重点说的是沈恩京,哇,94年的妹子,长得有福,感觉像当年胖胖的金三顺年轻版,演技派一出手,怎一个棒字了得?
我倒是没看出是《阳光姐妹淘》的妹子,当年是更嫩更萌的妹子吖。
顺带推荐《阳光姐妹淘》,是部很不错的片子,喜欢青春怀旧风的可以看看,绝不失望。
最后私心说说PD与黛丽这一对组合,我蛮喜欢的,不过现实弄人,镜花缘份,缘浅时隔,终是无份。
怎么感觉这电影三观怪怪的?
哎,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开头令人想到《桃姐》,线很多,分布得很均匀,但除了母子线比较完整外感觉很多条都没挖出彩,PD跟奶奶?主仆之间?婆媳之间?奶孙之间?孙子的梦想?奶奶的梦想?蜻蜓点水了无痕啊。而且,所谓笑点密布到底布在哪?感觉太多地方都想戳哭你啊......
棒子国的喜剧片不适合我
返老还童。
比重返20岁更成熟工整,整体表演风格都是喜剧式夸张的,感情戏推进更好。相比之下中国年轻演员荒芜,沈恩敬不可复制,彩蛋没人比金秀贤惊喜;中版新增段落使结构略失衡,音乐节素材不搭,不如韩版高潮动人。好在自己人拍永远有接地气的优势,怀旧泪点营造成功,算扳回一局。两版相映成趣,可谓佳话。
就是女主不好看
弱智
返老还童的故事总会令人感到唏嘘不已,这部没什么·特色,基本都是意料之中,抱歉最后二十分钟睡着了,还是后来补看的
没戳到泪点但是奶奶的吐槽把我的笑点都戳烂了,沈恩京演技超赞,那股老奶奶feel杠杠的!
金秀贤打得一手好酱油。
有笑有泪
...从头猜到结尾,这种二逼剧情为什么能得这么高的分
这姑娘长得太土了,遇上这么个角色简直三生有幸。孙子出了车祸,还要唱首歌再去献血,三观也是碎了。
真是好听。贴个ost链接。http://www.kuwo.cn/album/414060/加上一首,Raindrop。
我首先的感慨是韩国现在无论是类型片还是喜剧片在商业层面真的是非常的工整让人叹服。然后就是被导演迷的七荤八素。很喜欢最后变回老太太后从剧院出来与导演四目相对的一幕,还有都教授的彩蛋。
曾经在一本编剧书上看到这样一句话,当导演没能力编接下去的故事,就会选择让人得绝症出车祸以及失忆。
特别感人,韩国真的很会拍这种,又温情又搞笑~还有一闪而过的金秀贤
从老太太脚受伤我就猜到了这个结尾,但我没猜到更狗血的是发生在她孙子身上的事情,瞬间逼格全掉光了,整部片子也跟着low了一个档次,韩国观众的品味也不高嘛。
≡ω≡ 很温情的故事,最喜欢这类型的韩片啦~同理还有《计划男》,越多越好嗷呜~以及PD好帅!
难看哭了。。但是表情夸张忍不住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