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城市暗淡的土地上,许多失去光芒的星星,坠落于此,四散分开。
她们都很寂寞,有着悲伤的回忆。
地位金钱和人际关系,现在拥有的东西,已经不能给自己的人生带来任何改变。
看不到未来,十年后的自己,连想都不愿意想。
为什么呢?
自己的生命就像羽毛一样无足轻重。
温柔的星星们,耀眼的星星们。
为她们那熠熠星光,添上一点缤纷的色彩吧。
只要这么做,大家一定会为了你,闪闪发光。
本片还有一个译名叫做《不道德的夫妻》,两个片名天差地别,一褒一贬,但是也正好契合了电影的主题一一好人做坏事。
故事讲述了一对勤劳的夫妻,一场大火将他们苦心经营的小饭店烧成灰烬。
只能重头开始的两人,经受不住沉重的生活压力,靠接近一些情感空虚的女人骗得创业资金,成为了诈骗犯。
男主角扮演者阿部隆史,经常出演善良正派的老实人。
他五官端正却又貌不惊人,矮胖身材却又不算丑陋,属于在人群里毫不起眼的那种普通中年大叔,很有亲和力。
正是因为这种看似平凡可靠的气质,使其扮演的男主颇具可信度,让片中一群空虚寂寞的女人纷纷落入了圈套,甚至有些在得知上当后还为他找理由。
女主角由松隆子出演。
她在片中的表现完全颠覆了以往的淑女路线,突破极大。
一开始女主形象非常阳光励志,遇到挫折以后不弃不馁,继续勤奋努力工作。
丈夫日渐沉沦,终日买醉,她仍旧面带微笑给予鼓励支持。
可是,当她发现丈夫与别的女人一夜情后,体内的“小恶魔”终于爆发了,居然唆使自己的丈夫去勾引各种情感空虚的女人,从而骗取钱财。
奇葩的是,这两人并不是简单的骗钱。
每次丈夫都会认真写下欠条,回家后由妻子贴在墙上,两人“真诚地”合掌感谢,许诺以后新饭店赚钱后必当加倍奉还。
然后,妻子继续去寻找下一个目标,丈夫继续进行“勾引”。
这对平凡普通的夫妻,本质上善良勤劳,在残酷的现实生活中,一直坚持着自己的梦想。
但是,梦想不是轻易能实现的。
人一旦发现不劳而获的捷径时,是很难抵御那种诱惑的。
贫贱夫妻百事哀,不是因为日子苦,而是不能给爱人想要的生活,眼睁睁看着她吃苦却无能为力。
日本电影很有意思,在看似变态的表象下埋藏着沉重深刻的内涵,总是有一种在纯真与变态中折返跑的能力。
正当观众为这对夫妻呈现出的迷茫绝望而叹息时,那些被骗的女人们倒是一个个重新开始,从困惑中走出来了。
归根结底,脚踏实地自己走出来的路,走得才坦坦荡荡。
絕大多數時候絕大多數人都會把注意力放在男女主角上,故事的綫索是有他們發展而來的。
這部片子的片名為“賣”,而故事通篇的精髓反而是在“買”的人,也就是各色出場的女性(連同女主角,通過賣來買,隨著這種日子的延續男女主角的精神狀態不斷惡化),各色背景的她們(包括男女主角)涵蓋了由人組成的社會的多方面,反過來又映射在人身上的很多問題。
電影具有的思考性被臺詞及多餘的旁白削弱了,創作者低估了受衆的能動性;本來應該由演員表演、或鏡頭語言運用來表現的,可能是爲了突出文藝,片中若有似無的鏡頭又多了起來,此消彼長就會顯得拖遝。
觀衆感悟的其實是多樣性的,而並不一定要貫徹創作者所要表達的。
这是一个本来可以坚韧的女性,却不得不把梦想托付在老公身上,而生发出各种压抑和扭曲的故事。
女人追求着男人的梦,男人看似是下棋人却也是棋子,女人亦是,电影里几个比较重要的人物是她们棋局的对手,是让男女主动摇的节点。
一个备战奥运选手,是她们被真的梦想所撼动的时候。
男主被感染,女主感受到了男主的感染,在真正通过努力追逐梦想的人面前感受到了自己的渺小和卑劣,所以女主第一次提议收手。
第二个遇到那个妓女时,是男主的觉得感同身受的时候,觉得自己也是在做一样工作的人。
而女主看到老鼠在阴暗处的汲汲营营,在公公面前忍不住的委屈哭泣。
第三个是几口之家,有小孩和老人,是男女主本该追求的家庭生活的样子,男主把自己从火场带的刀拿到那个家里用,其实是用了真心的,而女主受不了的是男人带着这把刀在别的人家里。
对于真正的梦想,对于卖身的屈辱,对于家庭和小孩的憧憬而不得,是真正打败他们的力量。
最后棋局被破,一别两宽,没了需要卖而做的梦,也就都踏实了。
西川美和的电影在总体上常给人一种莫可名状、甚至是语焉不详的印象。
她影像的成熟度远超其年龄,像一个智慧长者般对世事不加评判,任它生住异灭,聚散悲欢。
大仁不仁,大智若愚,这是我能够想到的形容词。
导演的审美倾向及人生观是如此宽坦、淡泊,她的视角于是便广阔得吓人,此片一开场就撒下一张大网,把业力相同的众生慢慢聚拢到一起。
从这宏观的主题上着眼,这绝不是一部宣讲道德的电影。
两位主人公无疑在做非常不好的事情,但导演通篇没给他们贴上善、恶的标签,故事的进行仿佛混沌初开,清者上升,浊者下降。
正邪易位,只在倏忽之间,又极其自然。
丈夫屡次良心发现,但每次还是卷走了人家的钱,我只能说:这就是业力的不可思议。
有一幕戏,是他们俩看到电视新闻中播报一对夫妻虐待亲子,他们同声说这样的父母该受报应,而完全没想到反观自己的所作所为——无明愚痴的意味很明显了。
西川美和是悲悯的,只是她的悲悯出脱得极为简约,总带着一些冷意。
导演的成熟,还表现在她的克制上,总是能收得住。
她的字典里,你绝对找不到日本导演惯用的“残酷”、“厌世”这一类词汇。
她的克制之道可说是严格的、中庸的:当丈夫当面揭发妻子策划这一切的阴暗心理时,妻子眼看就要发飙(且按一般规律来说,她发飙完全合乎情理),然而,妻子竟硬生生刹住了车,她马上藉着投入生活的常态来掩盖、平息这场风暴。
这实在是一种常人无法理解的人生态度,你或许会说她是一个顾全大局的阴谋家,但我认为不是的。
导演从内心深处对“克制”的认同尽显于此:那是一种本能,是人心和世间界赖以维持平衡的微妙力量。
“克制”不是消极的忍让退缩,而是积极的以退为进。
那么,电影是否有为骗子开脱之嫌呢?
刚开始行骗时,妻子那一大段内心独白确实有点救世主似的冠冕堂皇。
但细想一下,他们之所以会乐此不疲地一直骗下去,乃至想停都停不下来,不得不说,很大程度上是为了那种与陌生心灵坦诚相见的、暂时性的释放之感。
只看到眼前的一点闪光,而忽略未来的无边黑暗——受骗的如是,行骗的亦如是。
面对命运这道似乎无解的谜题,立场永远比策略来得重要。
影片中一个个可怜的失败者,都无非是被层出不穷的策略迷花了眼,而无暇静下心来思考一下自己的立场。
一味地向前,等于是一味地逃避问题之根本。
失败是一件好事,尤其是彻底的失败——罪人要不是进了监狱,也发现不了飞鸟的自由。
两人一直都是有良知的 一个细节是他拿到钱以后到她打工的店门口 冲她晃晃手里的信封 她很开心的笑 然后两个人一起骑着自行车回家去 每骗一个人都不忘开借条 然后把借条全都贴在墙上经常拜拜 许愿说以后挣钱了一定会双倍奉还直到他越来越入戏 她越来越寂寞 两个人的轨道开始偏离 直到他去扮演别人家的女婿和爸爸 入戏太深 积重难返回到原点后 依旧是独立又互相扶持的两人
《賣夢二人組》由日本導演西川美和所執導;有趣的是,身為女性創作者,她的這第四部劇情長片卻是她首次以女性為主角,並將故事的焦點投注於女性身上的作品,「描寫女性的生存方式是(這部電影)最重要的主題。
」西川美和在一次訪談中曾提到。
電影始於片中幾個人物的日常景象,或平淡,或激烈,左不過是這些市井小民的人生片刻,不足為奇。
但是在這平靜之中,卻穿插著幾場意外,譬如:車禍的撞擊聲、撞倒在桌上的咖啡杯和火災,這些意外看來或許偶然,但安排在開場卻似乎別有用意,因為在這故事起始的時間點發生了這些事件,正有意無意地預示了往後一連串的風風雨雨。
這樣的開場讓我聯想到黑澤清的《東京奏鳴曲》(トウキョウソナタ,2008),兩者同樣以看似稀鬆平常的生活景象為起始,並在其中穿插一些徵兆來揭示主題,顯然西川美和與黑澤清都深諳破題的藝術。
《賣夢二人組》的主軸在市澤貫也(阿部サダヲ飾)和里子(松たか子飾)這對夫婦身上,兩人原本經營一間小餐館,過著忙碌卻充實的生活,然而一場火災卻無情地奪走一切,吞噬兩人的夢想。
貫也和里子就像《東京奏鳴曲》的主角佐佐木龍平一樣面臨失業的問題,但是里子很快便振作起來,到拉麵店找份工作,而貫也則如同龍平,即使失意,仍舊十分好面子,面對熟人的關心,他選擇隱瞞,不願讓人知道自己的慘況。
同樣是面對困境,夫婦兩人卻展現出截然不同的態度,但這樣的差異其實並不令人感到意外,因為這不過是映現出男女兩性的不同罷了。
里子在事發後第一時間便拿出自己的積蓄給貫也,並鼓勵他:「反正就和十年前一樣。
」意指兩人可以從頭再來過。
相較於里子的堅強與韌性,貫也顯得脆弱許多。
作家渡邊淳一曾說:「男人看重面子超過女性的想像。
」他又指出:「男性最難忍受的便是自身人格被否定;其次是自身的地位、收入等受到輕視;第三便是性方面的挫折。
」餐館失火,對身為廚師的貫也而言,等同於失去自己的事業(地位);妻子的援助,以及對食材新鮮度的堅持遭受嘲諷,則猶如對他(男性)人格的否定,在重重打擊之下,他便覺得自己喪盡了顏面,進而自卑,甚至陷入墮落的悲慘境地。
因此,貫也才會憤而對里子說:「我沒對妳不滿,是妳對我有不滿吧?
」並向玲子(鈴木砂羽飾)傾訴:「她還是充滿幹勁,她很厲害,但我看見她就好痛苦。
」男人總是無法接受女人──尤其是自己的妻子──的能力比自己優秀。
在傳統的性別(Gender)架構裡,男性總處於主導者的地位,而女性則是被動、附屬於男性之下的角色,但是西川美和企圖顛覆此一既定框架。
此意圖在一場浴室的戲便可清楚查見:當貫也在泡澡時,里子於一旁控制水溫,她讓水不斷加熱,又三番兩次阻止貫也加冷水。
顯而易見,里子是主導者,而貫也一方面只能受控於里子,另一方面也暗示他將會像水煮青蛙般,在不知不覺中慢慢被煮熟,聽憑宰割。
於是,在里子的操控之下,貫也開始行使結婚詐欺的騙術,試圖從單身女子的身上騙到錢,以完成自己重啟事業的夢想。
兩人下手的對象從OL、女子舉重選手、性工作者到單親媽媽,一次又一次的詐騙,猶如演了一場又一場的戲,一邊給的是虛情,另一邊回覆的是真意,真真假假,竟也換得一筆錢財,實在諷刺。
然而,看到里子振筆疾書指導貫也用電話假裝與女子分手,實則卻是一個女人利用另一個女子的憐憫之心騙取錢財,再也沒有比這個戲碼來得荒謬、可笑。
西川美和在電影裡融入許多現存的社會現象,諸如:詐欺、外遇、面臨結婚壓力的單身女性、單親媽媽,但她卻選擇以誇張,甚至離奇到令人發噱的故事來包裝,製造出黑色喜劇般的效果,然而不容忽視的還是這些議題背後的複雜性,包括日本社會對女性的制限和歧視。
就拿結婚的問題來說,傳統觀念認為,女性最終的歸宿還是婚姻,唯有委身於一名如意郎君,人生才是圓滿。
所以受害者之一的單身OL咲月(田中麗奈飾)時不時就必須面對家人的「關懷」,提醒著自己仍單身的事實;舉重選手皆川瞳(江原由夏飾)則是自覺到「這樣下去,我會的只有舉重」,擔心自己無法結婚生子,因而參加聯誼會。
女性為了結婚到底承受多少的壓力?
抑或付出了多少?
失去了多少?
或者,婚姻是否真為女性最後的依歸?
我想西川美和不做如此想,因為咲月和皆川瞳最後並未走入婚姻,反而是以另一種方式面對人生,使自己過得幸福。
西川美和於片中突破傳統性別框架,安排里子指使貫也騙財騙色,故事所倡導的家庭價值也挑戰社會傳統灌輸的觀點(咲月最後從原生家庭獨立出來),種種跡象或許會讓人以為西川美和企圖挑戰傳統父權,但從性的角度來看,卻又顯示出不一樣的觀點。
影片中,貫也發生了幾次性行為,可是對象都不是妻子里子,另一方面,里子僅有一次的性行為,而這唯一的一次卻是自慰;換言之,貫也和里子可說是無性夫妻。
原因很簡單,正如渡邊淳一所言:「在現代社會中男性難以對女性持有優越感。
」對男性來說,性是征服,是展現自信的時機,是以女性的地位一旦壓過男性,便很難引發男性的性致,好比貫也和里子的關係。
由此看來西川美想和表達的,究竟是男女地位的顛倒可能導致夫妻關係的失衡──特別是在性生活上──還是意圖打破傳統夫妻價值?
著實令人玩味。
電影的開場是在清晨的魚市場,收尾的畫面也是在魚市場,看似兜了一圈回到原點,但是同樣的畫面卻有不同的意義。
開場時,貫也和里子兩人一同上市場買菜,準備一天的開始;結尾時,貫也和里子卻分處兩地,一人在監獄裡煮飯,另一人在市場裡工作。
夫妻兩人雖然暫時分開,但是在聽見海鷗鳴叫聲後不約而同望向天空的動作,讓人意會到他們之間仍存在著某種連結,尤其是里子貫穿鏡頭的凝視,或許一如她所言:「只要能和你一起活下去,無論再怎麼黑暗,我都能看見一點光芒。
」即使到最後,里子依舊流露出能屈能伸的堅強韌性,這大概就是女性的生存方式。
因为松隆子又看了一遍《卖梦的两个人》。
或许应该改名叫《因为梦把自己卖了的两个人》。
松把逐级燃烧的心火演的好棒。
其实这是一部具有讽刺意味的励志电影。
剧本的构思很妙,各种巧合与主角的欲望交替推进着剧情。
夫妇俩遇到了人生困境,男主就与许多女性恋爱骗取钱财,被他骗的女子们也面临着各自的人生困境,反而都积极帮助他,最后女子们都踏实走出谷底,唯独主角夫妇二人双双迷失,把自己卖了进去。
正如片子里点睛的台词:如果不能用自己的双脚走出一条路,人生就会变得卑劣。
所以在这里”梦“是什么?
逃离凶暴老公的妹子,把去加拿大当作梦想,不惜从事性服务来攒钱。
却能有“我要从别人身上得到幸福吗?
我现在很幸福,虽然这副样子,但是靠自己活着,能靠自己解决一切的话,不被人称赞也无所谓。
“这样的思考。
为了梦想,她真正承担起了人生的重量。
举重的妹子,因为身材超乎常人,始终不敢奢望恋爱结婚,“一想到自己完全没有体验过普通人的人生,就觉得低人一等。
“,她可望而不可及的梦,其实就是常人唾手可得的幸福。
与他们比起来,我们这些没病没灾有工作有家庭有兴趣爱好的普通人,没有理由抱怨什么。
梦,是脚踏实地去摘得的人生奖牌,如果摘不到,那不妨好好珍惜日常。
12年的《旬报》第十,委屈了,完全可以把借东风的《希望之国》踹下去。
影片开头是清晨城市刚刚苏醒的样子,不同的人按着截然不同的人生轨迹开始一天的生活,然而上帝似乎不满于这些人生如平行线一般的毫无交集,一场意外的火灾烧毁了原本生意蒸蒸日上的小酒馆,也烧毁了酒馆店主夫妇二人的人生梦想,他们为了重开酒馆的资金短缺而苦恼不已,这也由此导致他们从此走上了“卖梦”之路,所谓“卖梦”也只不过是平时所见的通过与其他女子交往而诈骗钱财的把戏,特殊的是,如果不看丈夫与妻子合谋骗钱的卑劣行为和最后的狼狈收场,单看他们为新开张的酒馆而忙碌的身影,一定会觉得这是个不错的励志片。
但让我深思的是,卖梦的两人到底卖的是谁的梦?
如果按照能量守恒定律来看,首先缺失的就是夫妇投入十年心血所经营的小店之梦,而他们又利用了女人们对爱情的渴望之梦来填补这个空缺,一个梦的逐渐完满,也就意味着许多个梦注定破碎的结局。
这场罪恶“卖梦”的开场,不知道应当归咎于丈夫的懦弱狭隘,还是妻子对于丈夫出轨的畸形复仇,我不相信亲眼看着丈夫与其他女人卿卿我我并从旁指导的妻子对丈夫的感情还如同当初坐在丈夫自行车后座边喝啤酒边笑得无忧无虑的时候一样真诚,两人后来的关系也许像搭档更大于夫妻,丈夫在吸引女人的方面越来越经验老道,而妻子独守空房也不再那么孤独脆弱。
他们原本也是一对平凡、善良而恩爱的夫妻,只是因为挣扎出生活窘境的强烈渴望而萌生了贪婪的念想,最终将两人的善良、正直和爱情一并卖出,却并没有真正换来梦想中的酒馆,榨干了自己,也伤害了别人,让单纯的梦想染上了无法抹去的污迹。
建筑在别人痛苦之上的梦想就像堆砌在海边的沙雕,美丽而脆弱,在时间与现实的冲击下无所遁形,支离破碎。
我想,“卖梦”从根源上就是个错误的概念,通过别人才能得到的东西始终不是自己的,梦想依靠一笔钱而过上幸福生活,梦想依靠一个人而获得一生的保障,梦想这些一蹴而就的美好本身就是一场奢侈而危险的赌注,自己的梦只有靠自己一点一滴地拼凑才真正属于自己。
影片最后曾经被丈夫骗过的女人们包括妻子都开始了新的生活,曾经有过交集的人生轨迹又再次各奔东西,不再依赖飘渺不定的梦想,而是将自己的人生握在手中,或许会艰辛但总能拥有一份踏实的安全感,这才是真诚的人生应有的重量。
看了儿时女神松隆子的新片dreams for sale,演技碉堡,上次演老师复仇,这次演中女携老公报复社会,最后life都是totally fucked up,人性也在现实和理想中挣扎,日本片拍的是为了命运的牵绊不得不走上扭曲的人生最后大彻大悟,中国片拍的是大彻大悟之后为了命运的牵绊而走上了扭曲的人生。
这就是让播不和不让播的区别,国片还是图样啊
节奏慢情节还跳跃,即使有松隆子也完全看不下去
零星的“谎言”终于演变成连绵的“欺骗”,西川美和仿佛彻底走进创作的“舒适区”。或许因为设定上的离奇,拍法上也与过往的生活流大有不同,对声画分离的运用尤其频繁,不断在日常的节奏中重塑心理空间。可惜叙事线头太多,难免左支右拙,对人物的挖掘没能不断深入,作品的商业属性第一次盖过了作者属性。
一旦依赖别人一次以后,就会体会到松一口气的感觉,人是很难回到过去的。
所有的原始积累都是不要脸的。欺骗感情还不用成本,可一切算尽还需要那么一点运。
感觉不太现实
好演员抵不过烂脚本
音乐7 画面8 导演7 故事7 表演9 印象7 爱上一个不爱你的人,是该继续忍气吞声还是奋起反抗,松隆子饰演的妻子选择了后者,还以笑面虎的姿态想尽办法撺掇丈夫,甚至冒着同归于尽的风险。深爱中的女人有多温柔就会有多可怖。梁这酱油打得,真是一错眼儿就看不着了。
可以从不少各不相同的思考角度去看这个故事,但是总的来说是比较励志的。总的来说,也许活着就必须走下去,走下去是为了活着或更好地活着。走的路不同,结果不一样而已。 (教练我也想当厨师)
我本来很期待这部电影,本来应该很有张力的剧本,最后被男主角毁得十成十,看到他到处做种马开始就崩塌了,找乐吧!再温柔都不行,最后证明不是所有的东西都可以用演技来弥补的。
丈夫出轨却被老婆看到"商机",说是卖梦,不过就是在利用别人的不幸,荒诞味十足。整个戏拖拖拖,除了松隆子的几场独白有点意思外,其他部分都太单薄。女性导演拍电影都喜欢弱化男性,另外阿部隆史的表演也不喜欢。
部分衔接莫名其妙的的断片感。
西川美和老师的作品中相对不那么喜欢的一部,前半部分有意思,后半部分显得拖沓和无谓。完全利用真实的信息和情感的软肋而实行的欺骗才有力度,所以前面松隆子主导的骗局都很有说服力,也是最生动的部分。但他们拿到了钱做了什么呢?居然逃跑然后继续给人打工……完全忘了初衷了嘛,也没挥霍也没享福,就是继续苦逼和欺骗,而且骗局也更拙劣更让人厌恶了嘛。松隆子的角色确实有意思,她从一个受害者而变成加害者,恨得那么彻底,报复得细水长流;阿部隆史从开始的一味从属到突然获得大笔钱以为自己可以主导了,却一不留神被松狠狠摁死从此再也没有翻身,甚至从从属变成了主动加害。看得出他对举重运动员的真情,但他太不配得到等值的真情回馈了。结尾的阴差阳错已经称得上巧妙了,但是总觉得差口气。演员魅力撑起半边天。
松隆子+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这么看,我也可以“色”诱了🐙
没有拍出兴奋的点
我就是喜歡阿部隆史的顏
正宗阴湿味,也确有既视感,困惑于男主角的外貌,然后导演映后说,不帅的男人更容易骗到女人,领悟了
too real, too painful. 典型想法太多镜头太拖拉的日本女导演手笔... 2个多小时看得有些痛苦, 松隆子演技穿越到告白了, 不过铺垫了那么多,却没有什么巨大的爆发点, 现实太憋屈,生活要继续...
主演就是一个缺的 呵呵呵 呵呵呵
所以让阿部隆史负责行骗,而不是松隆子?无法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