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午显影
ดอกฟ้าในมือมาร,人造传说,Mysterious Object At Noon,Dokfa nai meuman
导演:阿彼察邦·韦拉斯哈古
主演:朱安贾伊·伊鲁斯里,罗宁·提姆,Saisiri Xoomsai
类型:电影地区:泰国,荷兰语言:泰语年份:2000
简介:導演和工作人員拿著 16mm 攝影機訪問泰國小市民, 請他們說說自己的過去~ 親身經歷說完, 還要再說另一個故事~ 此後, 導演拿著這個故事, 四出走訪泰國的鄉村, 邀請當地居民齊齊來玩接龍遊戲, 即興創作下一個段落~ 最後, 導演將這集體創作的故事在有限資源下拍成一部電影~ 這虛構的故事, 講述一位長期坐輪椅的..详细 >
倒不觉得没有剧本就nb 我寻思用影像来解构口述传说实在是降维了 属于想抖抖机灵但素材没利用好的那种 挺无聊的。高糊画质+巨糙的收音 整个感官系统今儿都被炸坏了 救命。最有意思的地方竟然是政治私货 好吧。新片请好好拍我就还能继续粉 #资料馆#
一个故事有无数种理解和演绎在每个人的生活中的作用也千差万别在一个故事里这个国家的不同群体是怎么反应和编写对待的我觉得这个电影简直是他对之后很多电影的灵感来源,不光叠画 还有对叠音的热爱。创造一种奇妙的空间感和不真实感,年轻时候对所有想法的渴望表达。看出很多第三世界的影子。
2021泰国电影周第四部~二刷,自己给阿彼察邦的第一个四星,看了他那么多电影都无法理解的那些细枝末节,其实答案都在这部原点里 - 森林、老虎精、叔叔、瘸子、时空等等,大量精彩的画外音剪辑和粗粝黑白富士胶卷质感会让任何爱电影人都心动吧
虽然片子真的拍的很糙,但是有一个不错的创新的点在于同一民间传说在老人、演员、小孩、盲人、包括他自己作为拍电影的人都呈现出了完全不同的叙述可能。不同角色的传达方式呈现了一个人造传说是如何在人们各自意识的转译中翻滚的。
一个众人拼凑出来的关于残疾男孩的故事,电影的构思奇特,刚开始看的时候是让人困惑和充满疑问的,一会穿插的采访,一会穿插剧情,等到中间才略微了解电影结构,但无法领悟其中传达出的内涵,电影的形式大于内容,设定是具有创新性的,但留白太多,无法留下什么记忆。#桃花岛观影团#
#泰国作者电影周# @影城一号厅,灌了咖啡确实做到了没睡着,但不得不承认前三分之二看得颇为迷糊,真正“苏醒”的时刻,是广播里的新闻播报和片尾结束后的几行提示,结合第二部湄公酒店的某些对白,才通过丝丝线索琢磨出阿邦的极超现实却又极现实的镜头语言背后所包含的埋藏非常深的意图,才深深意识到他同样也是知识分子式的导演,在日常细琐幽微(比如卖鱼露)中表达已经不真实的历史的幽灵,一个传说故事会被世人被小朋友们各种演绎,那历史呢,书写历史的人呢,东南亚国家的高语境特色,在阿邦的电影里表现无比明显,阿邦的似是电影工业时代的世外桃源,属于他自己的无杂质的作者性强烈到极端,与其说是藐视,不如说是无奈
我們都可以在一個房間裡玩故事接龍,但阿彼察邦用遼闊的時間、空間、人生的虛幻與現實渲染了這個遊戲。
3.5,BC泰展,第一部阿彼察邦。神秘作为叙事载体,把故事的样貌交由讲述者决定,记录虚构,充满了想象的即时感。实验的,拼凑的,乏味的。
阿彼察邦用真实电影的方式,让泰国人民共同参与编剧和讲述着一个国族寓言故事。
看了简介才知道是已故事接龙的方式延续着越来越离奇的故事,实验性极强。但似乎对这种手法无爱。故事在电影中本来就有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如果没有优秀编剧绞尽脑汁地进行艺术创造,而是让剧中人物随意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改变故事的走向,不得不怀疑这种电影的可看性!做为实验、前卫片来看就行了。
由随性穿梭的幽灵构成,作为构图的参照不断生成强大的创造力,赋予民间书写历史的权利,一直在向某个临界点靠近,记录和传诵,童稚与苍老共同构成了通感力,弥赛亚时间,荒谬的故事接龙根植于乡土,需要「存在」来证明的电影,捕捉到的虚幻为后续的作品提供了一些经验
这种思维有点像阿巴斯,演绎出的故事接龙成为了一次在时间里穿梭游荡的历程,那些讲述无不在对抗意识形态的魅惑,通往飘渺的自由。
像是一把玉石珠串散落在湿润蒸腾的丛林,曼谷的记忆像蝴蝶的翅膀扑扇在我眼前和身侧。本来预期的间离感几乎没有,神话再度作为日常发梦的段落。
7.5。讲述是一种自我表达,导演的记录是第二重自我表达。
有趣的不是故事接龙,而是将故事拍出来并和现实交叠在一起,一个世界的声音经常叠印在另一个世界上,这种感觉很奇妙。看出来是民间低成本作品了,我看了半天才发现老师好像有三个演员,邻居好像有两个演员,我说怎么看着看着有点接不上呢(笑哭)。叙事者中最惊喜的应该就是那个戏剧班了,直接把编好的故事演出来了,不出所料的是故事发展果然是在小孩那里放飞掉的哈哈哈。电影最后似乎是与正片环节无关的纪录片段放送,展现的就是泰国老百姓的安居乐业。
人类天生就爱听故事和讲述故事,电影本身就是讲故事。阿彼察邦用伪纪录呈现讲述故事和被讲述的故事。伪纪录,讲述,被讲述三者都用影像呈现,不同的是他总是影像先行和前置,再用卖菜女人、残疾男孩、老太太、舞台表演、河边青年们、两男一女剧作家、双胞胎聋哑女孩分别讲述被前置的影像内容,同时呈现讲述中的影像内容。通过声音的不间断连接和勾勒神秘男孩与达格法的故事。不同讲述者的奇幻色彩和想象,就是故事的魅力。(整体竟甚至有点变相相似于口述历史)
我发现《正午显影》(2000)很难被归入“真实电影”(cinéma vérité)或“直接电影”(direct cinema)的范畴,从表面上看,这部影片的影像缺乏明显的政治性或直接的指涉,因而难以被归类到上述任何一种风格之中。也正因如此,阿彼察邦可以被称为一位具有原创性的导演。但我的感受是,他的影像,以及他处理和固定这些影像的方式,失去了某种程度上的分量与厚重感,因此我几乎难以在其中看到能够指向更深层意义的东西。
资料馆. Dogfhar作为传统“自由之地”的泰国,神秘男孩作为后二战时代的泰国统治者,邻居作为美国,而残疾男孩作为泰国人民的象征。片名所谓“正午”在影片最后才出现,阿彼察邦的残忍也才开始显现:残疾男孩与神秘男孩一起嬉戏玩耍,未来的泰国也将由这群在好莱坞式叙事(指最后的“外星森林大战”剧本编篡)中成长,给狗套上玩具车的“无辜”男孩掌权。一个有趣的点,侯孝贤导演《最好的时光》现代部分开头借鉴了该片的开头,同时,《最》的结构从某种意义上可以看成《正》的姊妹篇:《最》利用同一群演员演绎不同时代的故事,而《正》则是利用不同的演员去续写同一个故事。
其实我真的很喜欢the exchange of storytelling and narratives这个点子,但 我真的好困好困好困好困……
#IGC百丽宫 。 碎片影像的组合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