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取得不怎么样,内容还行。
从唐越在旧楼对峙的时候说的话,不难看出,未婚妻徐雅在十年前就对唐越失望了,于是在某种情况下与邵云峰在一起也是有可能的。
整容后的徐雅看着镜子笑了,在催眠的时候害怕但是却情愿的接受了,喝下了莫名其妙的水,这为最后的殉情埋下了伏笔。
邵云峰给徐雅的照顾和关怀是唐越远远比不上的,十年的相处,即使没有催眠,爱上邵云峰也是必然的。
更何况,我觉得她是白雪(逃跑的哪一段估计是太害怕)。
旧楼里徐雅亲吻邵云峰的哪一段,不难感受到她对邵云峰的依赖。
徐雅最后一句话,你找到我,但是太迟了。
不仅仅是因为她纠结的爱上了邵云峰,还有,她杀了人,即使活着,还能怎样呢、、、、、其他人,忽略不计
我只想知道,催眠有这么大的作用吗?
最后徐雅醒转,但说晚了,随同邵文峰跳楼(是指使徐雅杀了白,自知无法脱逃?
)了?
这一点牵强的解释是觉得自己被糟蹋了,且自己犯杀人罪,对不起未婚夫的十年深情?
但我觉得正常人的反应应该是充满了愚弄的愤怒,还来殉葬。
那跟哪是这?
而且催眠有这么大的效果,我怀疑
十年前邵云峰因为和商场某女 A 有暧昧关系,其老婆林岚因极端而想杀死 A, 在天台挟持A后并叫来邵云峰让其只能选择一个,邵云峰一时的犹豫让林岚感到了绝望于是将A 割喉,邵云峰一惊,错将林岚推下天台。
杀死林岚后的邵云峰发现自己其实深爱的就是林岚,无法原谅自己杀死林岚这一事实,于是精神分裂出 “唐跃”这一人格,并赋予其警察的身份,暗示自己林岚不是自己杀的而是被一个叫唐跃的警察杀死的。
邵云峰将原来对自己的恨全部转移到“唐跃”这个人格上,所以“唐跃”这以人格这十年来一直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住在快要拆迁的房子里,老婆也失踪了,即物质精神双向打击)以此来使自己的主人格感到安慰一些。
之后的情节做一些处理和改动,比如邵云峰将唐跃抓住的时候,小屋子里面的2面镜子里面只有1个人的镜像。
≪全城通缉≫,咋说好呢,这部同样是自打听说以来就觉得很奇怪的电影。
果然依旧不出所料,全片逻辑四六不通,还好意思号称烧脑,我看烧的不是脑是神经吧,看完都要炸了。
我真想知道别的观众的感受,他们看完觉得怎样。
另外,让刘烨演真是苦了他了,就是冲他才去看的,真的是非常失望!
总之,爱看不看。
有那么一段时间影院里萧条丛生,我们在无可选择的选择下看了一部叫做《全城通缉》的电影,刘烨并不讨厌,两人还买了烤鸡翅烤猪手准备助兴,但助兴没成功,只顾吃猪手了,但愿熄灯后的烤猪手的味道也能稍息一下,吃的人毕竟对有无味道无从察觉,就像看过很多的电影对电影的味道也无从察觉一样。
你因为这个故事的情节太诡异而跟着揪心,竟是两个精神分裂症的对决,估计剧作者也是这一病症的受害者或准受害者,从心里掏出这些东西让观众们跟着自查自我的心理承受力。
故事真是很蹊跷的,你还能用上烧脑细胞这样的字眼,但猜中接下来的情节并不难,因为故事性太强了,大部分的观众都跟着故事的发展紧张地观看,乍看上去这部电影真的很吸引眼球呢,有些时候大家都仿佛屏住了呼吸了似的,就像看心理悬疑惊悚片一样,没有思考这个类型的片子是否只要情节曲折结局意外能吸引观众的眼球就完全O了呢。
很多导演特别爱拍这样的片子,尤其恐怖片惊悚片,总是会有一些人愿意为此埋单,愿意跟着莫名其妙的情节跌宕起伏,因为这类片子投资往往不高,保本总是不难,是不会像文艺片那样搞不好亏得一塌糊涂。
可这类影片被记住也是太难了,才刚刚看完两天可以说几乎就忘了,就是刚刚散场也毫无感觉,你倒是很有,说看得很紧张压抑。
我就告诉你以后尽量不要看这样的片子,故弄玄虚,自己吓唬自己,即使不小心看到了这样的片子一定不要跟着它的节奏走,如果跟着它走你就陷进去了,该紧张的时候就会紧张该大叫的时候就会大叫,看的时候心始终是紧的,甚至看完后几天做噩梦,就好像和一个善于完心理游戏的人对决似的,你入了它的套路就难以取胜了。
你说有的女生在班级里看恐怖片吓得妈呀乱叫,你说你算是心理承受好的,能保持淡定。
我笑着说:其实有的女生也没那么害怕,只是在必要的时候表示一下娇柔,以显示有女人味罢了。
你笑着说就是这样,但突然羡慕起人家都有女人味来了,问我什么是女人味怎么能做到。
这个可不好说,反正单靠在看恐怖片时惊叫是不行的。
年轻的时候没少看这类的恐怖片或者说心理片,书也没少看,曾经有那么一段时间抑郁了,倒不是单看这些看的,看心理的哲学的书多了就会出现类似症状就是情绪低落,觉不出活着的意义,严重的时候会耳鸣幻听,幻视就太吓人了,好在没发生过,所以说提前锻炼起自己的心理承受力倒是很有必要的,因为有些东西在好奇的你不成熟的你并不了解之前你还是那么的想去了解,一进入了才知道是怎么回事,但想回到没进入之前的状态就又难了,尤其没人给你警示的时候,但就算有人警示也不能保证一辈子都会有,所以归根结底要提高心理的免疫力和承受力,以备不时之需。
这会儿再看什么类型片什么哲学心理的书都已经免疫了,不会轻易被牵着堕入某种难以捉摸难以把握的情绪中。
虽然我们很想把握自己的情绪想无动于衷,但对一个干涩的没有产生共鸣的影片就只能是失望,只讲故事的电影一定不是好电影,你一定希望还能有点别的什么,哪怕这别的什么搞不好就又让你陷入某种情绪之中了。
电影无论有多少人认为这是通俗的大众的,没必要搞文艺那一套,但即使是通俗的大众的,它依然是艺术,是艺术就要用艺术的手法和心境去拍弄它,不要随便讲个好玩的甚至不好玩的故事彻底丢掉旁的东西,讲完听完什么都没了,泯然于众人了。
过一段时间人们早忘掉曾经还有这么一部影片了,影片倒不是一定要人记住,但起码拍弄它的人不能从开始就轻贱了它。
不要说有人投资有人看票房大卖就是成功的电影,那些算是电影其实也不算是电影,只是一群在闹腾的人弄出那么个东西而已,最后自己都嫌闹了,都烦不过了,看着都无奈地乐了。
本来冲着主演和名字 花了点时间看看。
本人最爱悬疑,尤其有好的演员。
结果.......TM 让我吐血了好么。
编剧,大婶啊,实在编不下去了吧导演,你的镜头还有意思啊,切的我脑洞大开啊,原来烂片还有可以这么玩么!!
充分制造所谓的悬念,你TM 实在告诉我那家整容公司很NB 是么?
你TM 实在告诉我一个人花了 十年的时间是为了凌迟仇人的心 ?
我靠,神一般的逻辑啊。
结局更是我让我大跌眼镜啊。
恨么?
恨,要放下才是对死者的告慰!!
我了个擦,花了那么久找妻子,结果妻子死了,他放下 了,还说是对所有死者的告慰?
你是几个意思啊导演?
最后的BOSS 还是TM 跳楼死的,还把妻子还给了唐尼玛我以为这是个好的结局,最后唐找回了自己的妻子,TM 结果一转眼 妻子跟着BOSS 跳楼了,找到我晚了?
这又是几个意思啊 ?
BOSS女儿说了什么东东就逼着他老爹跳楼了。
BOSS 花了十年结果成功了 还自杀了?
我了个擦,临死还不忘 凌迟唐的心。
你TM 喜欢意淫是么?
刚开始看其实是有些期待的,因为刺激,一开头就看到飙血这么刺激的场面。
而且还是一个漂亮女人割另一个女人的脖子,接着就是这个片子出现的首个“雷句”——”你不是白雪“,那么问题来了,白雪是谁?
你不是白雪,那你是谁?
接着我们看到这个漂亮女人摔了下去,成为了这部片子第一个跳楼者。
女人死后,男主的未婚妻也失踪了。
于是男主独自一人浑浑噩噩的过了十年,痴情地寻找,痴情的等待未婚妻的归来,但毕竟这部片子 ,它不是《归来》。
未婚妻没有归来,直到拆迁小分队终于要拆房子时,她还是没有被找到,哎,好可惜,让男主变成了钉子户。
片子过了一部分,我隐约的猜了出来,这是一部关于复仇的故事,而且,男主的未婚妻一定还没死,好吧,这是废话···其实对于这个片子,我有很多疑问,比如,古力娜扎怎么会有那么多台词,这对人小姑娘可是个不小的考验啊!
难记也就算了,说出来还是那么的面无表情,那演技,可以媲美演卫子夫的王珞丹了,啊···不对,是王珞丹演的卫子夫。
其实邵雨这条线的出现是多余的,除了起到打乱剧情的作用,还嘲笑了观众的智商,我们也是从小看着柯南长大的,当不了福尔摩斯吧,还猜不出剧情吗?
娜扎妹妹估计也很无奈的,虽然出演了这么一个貌似是起牵线人作用的角色,还在剧中失去了打酱油的小男友——方勤,她也是欲哭无泪,要不怎么总是那么个表情,男友死了不哭也就算了,好歹你爹爹跳楼去了,你要表现得惊讶一点孝顺一点痛苦一点,好慰藉你爹临死前的玻璃心啊!
这孩子,肿么这么不懂事呢!
但是剧情不给力,也不能怪演员演得不好。
文卓兄向来是能文能武的,可是这次多亏了导演给了他那么多肉麻雷人俗不可耐的台词,他成功的把他这个角色——演砸了!!
果然还是去演古代人的好,演这么一个心机婊催眠师腹黑大反派,生生的把整个人都演得不好了!要说演技,凭心而论,秋瓷炫是里头演得最好的一个。
先是演出了一个丈夫出轨的主妇的愤怒和决绝,后来又演出一个经常性的被人催眠,导致精神状态很不好不知道自己是谁的女人的迷茫,怅然若失。
观察一个演员演技的好坏,不仅要看他的形态,还要看他的眼睛,听他的声音,是否符合这个人物所应该拥有的感情,应该具有的精神状态。
由于秋瓷炫是韩籍演员,那就暂且不要去听她的声音,去看她的眼神吧!
一个遭遇了十年几乎是囚禁生活的女人,一个被催眠了126次几乎忘记她自己是谁的女人,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生活状态,看她的眼睛就能反映出来。
秋的眼神始终处于混沌不清的状态,正如她这十年来所过的生活。
我不知道她最后到底有没有恢复记忆,有没有认识到其实自己是徐敏,但是她最后还是选择随那个人去了,即使十年前的爱人就近在眼前,她还是毫不犹豫地转身跳了下去,这是本部戏跳楼的第三人,所以本人严重怀疑编剧深深地受到了富士康跳楼事件的影响······其实对于最后秋瓷炫跳楼的行为,我可以简单的认为是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吗?
也许是可以的。
总之,这部电影也没有烂到只打一颗星的节奏,剧本还是不错的,如果可以把它延展成为一部十几集的电视剧,也是不错的悬疑惊悚心理剧,只可惜,它被拍成了电影······
片子总体来说还行,前半部还是挺吸引人的,到了唐越被绑架那里徐雅的失踪以及“活过来的”林岚两个谜题就都解开了,很快邵雨的身份也被揭开,于是接下来的时间我就在等揭秘谁是白雪……最后……呵呵。
“白雪公主”这个解释很出人意料,虽然我的第一感觉是“WTF吊了我一部电影的胃口你就让我听这个”,但也算是给邵雨这个人物稍稍加了些色彩。
不过感觉之前对母女感情衬托不够,然后这就有种煽情没煽到位反而让人觉得很突兀的感觉……于是我就自行脑补了两段和邵雨有关的狗血……狗血剧情,不负责脑补,预警完毕,求不拍T^T1. 林岚为啥杀小三。
戏里拍出来的解释是林岚要强,又有些神经质,所以发现老公有沾花惹草的痕迹就跑去杀了小三。
但这貌似全都是通过邵云峰的回忆来表现的,而回忆往往做不得准。
对于一个孩子已经有七八岁(记不太清了,但看起来差不多?
)的母亲来说,和小三同归于尽这样的行为其实很难说通。
一般的母亲会忍心丢下自己那么小的孩子自己去死么?
除非林岚对自己的孩子并没有太在意。
但从邵雨自己说的话以及对父亲的仇恨来看,又可以推断她和妈妈之间的感情挺深。
所以第一盆不负责任的狗血推断就来了:林岚杀小三,是因为觉得小三威胁到了自己对女儿的抚养权。
或许是小三,或许是邵云峰自己,总之可能有什么人对林岚说邵云峰打算和她离婚,并且不会给她孩子的抚养权。
从母亲的角度出发,我觉得这样才更能解释为什么林岚会在有女儿的情况下杀人——像邵雨所说的那样,为了不让女儿成为被后妈欺负的白雪公主。
这或许也可以解释为什么邵云峰最后在听了女儿关于白雪公主的话之后就立刻转变了态度跑去跳楼。
或许邵云峰当年就是打算离婚然后给女儿找个后妈……他因为妻子的死有些负罪感,为了摆脱这种负罪感一直把错误全都推到唐越头上,但女儿的话让他不得不又一次直面这种负罪感……2. 邵雨离家出走之后是怎么生活的?
邵雨离家出走的时候具体几岁我记不清了……但既然出走期间长大变化的爹都认不出来了那估计离家的时候还挺小的。
那问题就来了——邵雨离家之后,那么小的一个女孩子,是怎么自己生活的?
于是这就给了我不负责任的泼第二盆狗血的机会:邵雨一开始就是被方勤捡回家哒。
别问我为什么这么觉得——影片没有交代其他和邵雨有密切关系的人,那么仅根据影片内容来考虑的话一直跟在她身边的方勤就是唯一的可能性了。
虽然方勤看着自己也挺小的但我们可以用脸嫩来解释……这么一想顿时觉得这个人物悲情了好多……照(yang)顾(cheng)小雨十年,看着对方长大成人,深爱对方但又只能看着她深陷在过去中“放不下”,最后又光(mo)荣(ming)的炮灰了……方勤的演员你根本没把这种深沉复杂的爱演出来啊摔!
……哦对不起那只是我脑补的。
其实私以为,既然影片到了后半段基本没悬念了,最后又留了“白雪公主”这么一个打母女感情牌的谜底,那后半段如果多放些感情戏进去说不定会更好。
整部电影虽然貌似有想渲染邵云峰林岚徐雅唐越四个人的感情纠葛,但感觉还是太单薄了。
唐越对徐雅的回忆就只有那个“游戏”,邵云峰对林岚的回忆是“天珠,婚礼,涂了口红要去杀人”(涂口红这个桥段我倒满喜欢,挺能从细节突出人物性格的),邵云峰和徐雅之间那种扭曲的情感也基本得靠脑补……其实我很想看这电影这么拍:在后半部分来一段邵雨和邵云峰分别对林岚的回忆,两人的回忆片段交错进行,在邵云峰的回忆里林岚是个特别自傲敏感容易走极端的人,在邵雨的回忆里林岚是个特别温柔的好妈妈。
两边的回忆片段彼此矛盾。
观众无从得知谁的回忆更接近于真实。
邵云峰可能因为对林岚之死的内疚感,十年来自我暗示把林岚的性格塑造的更加自傲冲动,以此来减轻自己内心的愧疚感。
邵雨可能因为当年年纪小的关系,在对母亲的长期回忆中把母亲的形象塑造的更为温柔慈爱。
关于林岚的真相早在十年前便无从寻回,留下的只有邵云峰自己塑造出来的林岚。
……好吧,我就是喜欢“偏离真实的记忆”这个梗。
说起来一开始唐越一回忆起过去就头疼我还很期待有“错误的记忆”这个梗呢,既然没有,那就自己动脑丰衣足食了。
四分只是为了帮忙拉点平均分。
心理价位是三分。
我是感觉片的线有点乱,然后故事的发展也没有环环相扣的精妙感。
但要说“烂”,呵呵送给一星者。
先表扬一下好了,因为我不想被一眼党归类成吐槽文艺星人。
·演技很棒。
赵文卓演精英小变态演得很好嘛刘烨演技张力很足,看片后坚定粉他!
同时还要粉娜扎,粉秋瓷炫。
【我真是不会评人演技……】··没有广告植入。
当然也有可能我没注意到。
···情节挺完整不脑残。
暗示做得也还不错。
比如舅舅坠海。
没直接说就是姐夫引导的。
但吃饭的片段,耳语,酒精,再加后段知道姐夫善于催眠,很容易语言诱导这位比较冲动的舅子。
可以推断。
至于例证,楼主记得坠海之后一闪而过的汽车么。
估计报警也是他报的。
(虽然)#逻辑上其实也不很严谨。
1.刘烨居然能在有“重大嫌疑在身”的时候回到自己的家,没有人盯梢么??
2.方勤这个人物从身份到剧情都设计的也比较鸡肋,虽然我认为这是导演为了成全本片的另一个主题(伟大的爱情)。
3.赵要凌迟刘,结果大招是放在十!
年!
后!
的么,而且不是女儿引刘出来,刘都不知道“自己的女人被驯养成了他人的女人”,怎么“真正痛心、凌迟”??
当然影片有一定解释,暗示赵也已经疯了,就想着把这个女人当成自己的女人好好过日子了。
但问题是,如果是这样的设置的话,他不应该每天和秋在一起才对吗!!
)4.(紧接上述逻辑)还有刘潜入赵家中那一次,说是赵特意表演出来给刘看,以造成精神压力的?
导演没给出暗示镜头。
不是?
那他为什么会出现在那个房间,抱着个不存在的当秋?
他不是已经有了个驯养的徐,而且坚定(用词不当)她是老婆坚定到后面都给女儿推销这个新版老妈了??
5.徐雅杀人也很奇怪,后面表现出来这个女人是精神恍惚,行动能力几乎为负的,真的能杀人??
6.刘烨越狱那个梗……就不说了。
还有莫名其妙失踪的女儿,100%归真的整容,进了医院(明显是正规医院)要手术不需要身份证的某女。
→要么是没给解释,要么是逻辑硬伤。
诸如此类,不多说了。
##也有一些值得深挖的地方,1.比如说之前有人提到的杀秋设计成误杀,(当然执行这个设置起来会相当困难。。
)2.还有赵对刘的报复可以设计成两个方面:设计他是杀人凶手,被众人离弃;折磨他的心灵 by催眠驯养他的老婆,崩溃他的精神 by让他分不清现实环境。
3.想让赵更变态一点可以设计他日夜监视刘的生活,欣赏他的痛苦。
毕竟他不是要折磨、凌迟刘的么。
(这也是片中逻辑硬伤之一……吧。。
)4.哎呀我这会都记不得了……(All in all)总体感觉就是缺一点“环环相扣”的精妙,人物设置有些散,线可以更收拢一些,主角可以更变态一些。
虽然我的称赞很苍白,吐槽很有力(但愿如此),但事实是我挺喜欢这片的,也确实觉得拍得很不错。
至于各种低分党么,反正在豆瓣不给几部商业片丢低分,不给几部云里雾里的外国片丢膝盖,好意思说你是豆瓣人么?!
我们可都是琴棋书画诗酒花的人呢
说说《全城通缉》中的赵文卓,并不是因为其有多么优秀,而是因为足够突出。
早已标榜的功夫明星,却在一部悬疑片中大展文戏拳脚,除了转型的诉求之外,也能看出老牌功夫影星身上的文戏功底。
明星改变风格,转路线其实相当不容易,就像当年的喜剧明星金·凯利出演恐怖片《23》,一看到那种脸就想笑,每每出戏何谈恐怖?
同理就华语电影电影而言,功夫明星转型同样很难,摆在面前的只有打斗这一条路,中国功夫明星如今少之又少,小龙哥开启的时代,成龙、李连杰扬威国际,可如今时值青黄不接年代,会功夫的明星有一票,但功成名就的依然是那些老面孔。
而对于赵文卓来说,已然成为中国功夫电影的旗帜之一,武术巨星的领军人物,可称在同时期的成龙等人之后,另一位最具国际影响力和代表性的中国功夫巨星。
有意思的是,赵文卓在欧洲非常吃香,尤其是法国,其地位不亚于成龙,全凭当年徐克和程小东等人倾力打造的《刀》、《碧血蓝天》等电影在国外被影迷奉为cult经典,因此而扬名。
但赵文卓演文戏,还是全程无打斗的标准文戏,这就比较新鲜了。
其实纵观赵文卓的星路历程,出道22年,虽以动作明星为主,但在文戏方面同样也值得关注。
当年徐克的《满汉全席》中,赵文卓便大秀文戏之彩,不过徐克可以将烹饪技术拍得具有武侠片味道,包括熊欣欣在内的多位功夫明星在大量文戏的基础上,好似一个个隐匿于都市里的侠客化身。
而真正令赵文卓在文戏中出彩的是在《麻雀飞龙》,这部市井功夫片中赵文卓将隐藏在寻常百姓之家的赌王演的活灵活现,而且与演技明星萧芳芳之间的对手戏也非常精彩。
其实纵观赵文卓这些电影,无论动作戏份风格多变,其个人在银幕上的形象都是比较柔性,就是那种话语不多,以深沉和稳重的银幕形象为主,而到了这部《全城通缉》中,虽然完全舍弃了武戏,但总体路线还是没有变,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对角色本身的塑造比较驾轻就熟,而对于从功夫明星到文戏高手的转型上,也没有给人过于出戏的感觉,是一条捷径。
赵文卓在片中饰演一位城府颇深的富商,因十年前的一场枪击案与刘烨结成了死对头。
作为一名名义上的反派,他在片中其实流露出很多一般角色的内心活动,片中赵文卓其实具有两条人物刻画,一条是呈现在观众面前的一位深藏不露的商人,妻子被刘烨枪击,十年的恩怨,显示出了其在故事主线中的表象,成熟、沉稳、狡猾的复仇者,将刘烨玩的团团转,赵文卓与自己的对手一动一静互相衬托,没有正面的对决,只有暗中的较量。
这一部分的角色塑造,都是赵文卓以往戏路,一个比较沉稳的形象,企业巨子,举手投足之间甚至能看到当年黄飞鸿的大家风范,很有气场,与角色定位非常贴合,都是赵文卓多年积攒下来的经验,经过了时间的沉淀,对于这样的角色塑造可以说非常得心应手。
而角色的另一面,则是赵文卓突破的地方。
是以刘烨的眼光去审视对方身上不为人知的一面,就是近乎于疯狂的深情。
虽然赵文卓从艺多年在很多功夫片中都有过情感戏,比如《苏乞儿》,但本片中的有些疯癫的情痴却是首开纪录。
他那种对亡妻近乎“变态”的痴迷,一个人把痴情演绎的令人恐惧,但每一种感情于他,又都并非单一存在,在人物表象之下,或而享受着虚幻带来的快感,或而因复仇而强加于受害者身上偏执的爱意,均因妻子被杀时深入骨髓的悲痛绝望而产生。
当电影尾声之时,“执子之手”却“独行踽踽”之间的反差感,从与杀妻“凶手”相对时出离愤怒的愤恨,再到与女儿乍一重逢后的悲喜交集,赵文卓的表现将一个充满复杂情绪的角色演出了应有的效果。
将这两条人物定位合一,能看出本片中这名角色是一个极为考验演技的地方。
成熟稳重的气场,忍辱负重的过往,为爱痴狂的本色,赵文卓对该角色的拿捏,出乎意料的展现了的演技的多面性。
在《全城通缉》里,赵文卓显然并不想交给大家一个简单的,脸谱化的角色,所以他完全放下了自己作为一个动作明星的身份,纯粹以演技示人,而且演出了这个角色的多面性。
作为商界名流的霸气和儒雅,作为一个悲伤爱人的无助和痴狂,反差巨大,但是都令人信服。
《全城通缉》对于赵文卓来说或许量级不够重,但实际上,赵文卓参演《全城通缉》的重要性在于,一个艺人的定位突破与地位的提升。
功夫明星演文戏并不是不可能的事,而突破自我形象才是比较困难的。
如此难度大的角色交给因功夫成名的赵文卓,从侧面上是对演员本身的肯定,也是他未来发展之路。
一开始以为是双胞胎之类的复仇剧,到了中间一度以为是变态惊悚片,最后的催眠倒还算是自圆其说。其实比较不错的心理悬疑剧。
悬疑
看的磨皮搽痒的
全片尿点
给个两星,我都劝自己好半天
这个悬疑片我也是醉了 是催眠大师哇
主持人问大家好看不的时候,大家居然一起说不好看,然后编剧就坐在第三排哈哈。给点逻辑啊
尼玛...这是什么烂电影... 有这样骗票房的吗???
伪高智商犯罪片。
摄影都一个套路,不过从整个电影来讲一般般的摄影却是最好的一个环节了。
完全经不起推敲的剧情,刘烨又一次浪费了。
都是别人玩剩下的,部分台词略雷。。。
有点《吾栖之肤》的味道
看的时候老觉得刘烨是攻。。。唉 脑洞太大
太难看了啊啊啊啊啊啊啊尼玛啊。 我就是受虐,还非要看完
感觉有辱智商
还不错
硬伤过多,浪费了一个好故事。
作为类型片,如果最最关键的故事都掰扯不明白,其他的都是白搭。还是老问题,编剧给自己挖得坑太大,无法自圆其说,把自己都绕进去了。所有演员都不会演戏,台词之差之恐怖也是罕见。
看到的全是武汉的镜头,身为武汉人很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