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之前看了简介知道是两个女人互相救赎的故事,但是没想到这么的犯罪片,这么的现实,没有一点粉饰。
可能因为看过了预告,反而觉得相遇的那一幕没有那么暧昧了。
冰冰是真的美啊,全方位的美,经得住大荧幕,文戏需要再好点。
也贡献了非常大尺度的🛏️戏。
所以这个电影分级是几级啊?
剧本是非常可以的,情节节奏相当不错。
亡命鸳鸯那里非常港非常美,如果音乐能再顶上去就更好了。
但是很多场音效做得很不错,有做减法。
结局做的很好,这个感觉是很对的,抬起的双手,背景的警笛这部不能提名字的电影,我非常推荐你们去看,所以我就不剧透了!
非常精彩,情节设置得很妙,没想到居然还是一个犯罪片,没有任何粉饰的犯罪片,残酷且现实。
剧本很扎实,没有让人觉得在糊弄或者拿观众当傻子,看着非常爽。
更何况那位女演员贡献了尺度很大的【】戏,两段,很多情绪戏也有很好的表现。
我很欣赏导演在关键时刻配乐的克制和减法,音效铺得很有效果,但是静之后的动能用音乐再把情绪再顶上去点儿,或许会有更多情绪上的震撼,尤其是亡命天涯的时候,总感觉还缺点什么。
另外就是文戏的部分,希望未来还能看到那位演员的更多进步!
这张脸不上大荧幕真的可惜了!
未来网盘,一定要见!
🌟🌟🌟🌟
先看了一会电影,发现电影拍摄手法太不成熟,再一看导演,原来是个新手。
令人不适的晃动镜头,没有电影质感的画面,浪费了两位女主演的演技。
台词也太简单粗暴了,建议编剧有时间好好研究下语言表达,而不是随意输出。
电影仅能及格,而且主要的锅在于导演,然后是编剧,再次强调,他们浪费了主演们的演技。
降低预期,硬着头皮看下去,她们亲在一起的画面,真的,得算我工伤。
戛纳红毯,范冰冰登场。
只是昔日的范爷不在,留下的是美人迟暮的唏嘘。
这次电影节,除了范冰冰,巩俐、张雨绮、关晓彤、高叶等女星都去了,要搁过去,网上一定会涌现一大批“范冰冰艳压群芳”的通稿,只是这一次,主流媒体上几乎已经看不到一点儿她的新闻了。
范冰冰从“金锁”变成“范爷”,靠的是一手好的营销。
当年网络还不发达,范冰冰团队就吃准了国内老百姓没见过市面,利用信息差来提升自己的咖位。
刚开始并不是这样的,范冰冰第一次参加戛纳电影节,是其参演的作品《日照重庆》入围了主竞赛单元,她是以电影人的身份参加的。
可是红毯归来,她嗅到了红毯背后的商机,之后没有作品,也要砸重盛装出席国外电影节的红毯,然后请百万修图师修图,找来水军发通告吹捧自己,那时候大家都觉得她挺给中国电影涨脸,于是她的咖位就上来了,等后续的资源跟上了,之前的自吹自擂也就没人在意了。
范冰冰就是中国“毯星”鼻祖,成为顶流后,立刻洗白自己。
她拍摄广告,一句“经得起多大诋毁,就承受得住多大赞美”立刻洗白了之前的负面传闻;她接受采访,被问及大S嫁给汪小菲,回应道:“我不嫁豪门,我就是豪门”,这句话在当时也成了独立女性的宣言,一举扭转了她的口碑,众人齐夸范爷牛X!
那时的范冰冰风光无二,收入在娱乐圈里常年排名第一,谁见了都要避让三分。
后来的事儿我们都知道了,冯小刚和崔永元因为《手机2》打嘴仗,范冰冰掺和进来,被小崔实名举报偷税漏税,一夜之间,“范爷”变成了“范8亿”,依然霸气十足,但已经是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了。
范冰冰虽然交上了罚款,但在娱乐圈基本处于半封杀状态,这几年她好几次试图复出,但刚有点苗头都被摁了下来,她也有些心灰意冷,将娱乐圈的资源全转移给了弟弟范丞丞,自己则继续蛰伏继续等待时机。
这次的戛纳红毯就是她苦苦等待的机会,范冰冰事先做足了功课,一口气展示了12个红毯造型,试图在复制当年女神登场的盛况。
可惜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现在的网络发达了,观众早就吃过见过了,她当年使用的套路已经被后来者学了无数遍了,早就不管用了。
以范冰冰最引以为豪的颜值为例。
她在ins上晒的自拍依旧美颜。
路人视角下的她依旧芳华绝代。
但神通广大的网友很快就找出外媒生图里的范冰冰,41岁的她也开始有了衰老的迹象。
这次的红毯秀上,范冰冰和世界首富马斯克的老妈一起走秀,精修图里,她的打扮珠光宝气,像一只永不凋零的白天鹅。
但是在网友挖出的生图里,这只白天鹅变成了一只膀大腰圆的大肥鹅,白的发光的皮肤也一下子原型毕露。
范冰冰的脸蛋成为形容为“整容模板”,但现在的状态像一个发面馒头。
另一套造型里,范冰冰穿起了国风裙装,整个裙子山林竹青为背景,裙摆位置却窜出一只猛虎,有点“心有猛虎,细嗅蔷薇”那味儿了,再配上祖母绿珠宝,昔日范爷的霸气又回来了。
但是别急,在外网的生图里,范冰冰再次“原形毕露”,精修图里的霸气和仙气都没有了,岁月的痕迹写在脸上,让人感叹红颜不在。
网友的评价一针见血,范冰冰已经老了,粉丝就别活在滤镜里了。
我们再看看范冰冰引以为豪的营销炒作。
虽然她在主流媒体上不再蹦跶了,但是在小范围里还在故技重施。
比如微博范冰冰超话里,粉丝就狠狠吹捧说,范冰冰的红毯造型被选为11个版本的最佳服装,两大顶级杂志对她的时隔5年重回戛纳做了专题报道。
如果在10年前,这一道说辞确实能唬住大家。
但现在网络发达了,很多较真的网友去外网刨根问底,发现戛纳官方根本没有所谓的“最佳着装”评选,那些大牌媒体只是报道了女星走红毯,根本没提到什么“最佳着装”而且范冰冰这套炒作手段早就被别人玩透了。
这次戛纳,蒋梦婕的通稿里提到,她成为“法国《名利场》ins唯一认领中国人”,“被外网评为最佳look”关晓彤的通稿里,也很巧合地拿到了“最佳着装奖”我不禁纳闷了,整个戛纳电影节,中国电影黯淡无光,“最佳着装”却全被中国女星包揽,而且人手一个,这股歪风邪气就是当年被范冰冰一手带出来的。
“艳压策略”失败后,范冰冰改成了“自黑套路”,网上有人嘲讽她的某一套造型像“蚌精”,她直接发文自嘲,完全没有了当年范爷的霸气。
不要惊讶,如果平时关注范冰冰的话,会发现她早已走起了亲民路线,从明星下沉为网红,在快手、小红书、微博等平台晒美照,教网友化妆,顺带再做做广告带带货。
在网上,“范冰冰素颜”、“范冰冰怼脸自拍”“范冰冰路人视角”等词条也隔三差五出现在网上。
她素颜抱着小狗被摄像机捕捉到,网友评价,素颜都这么美?
她和朋友聊天被“无意”抓拍,网友评价,完全看不出是40岁的样子。
她在镜头前怼脸自拍,颜值是没得说,但气质上更像是网红,没有当年的明星范儿了。
这一切表面是无心插柳,其实是她的团队退而求其次的做法,既然没法在娱乐圈继续混了,那就主动放低姿态,营造出一种“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感觉。
可惜的是,“范8亿”的名号实在是深入人心。
大家想看网红,想看素颜美女,00后小姑娘们不香吗?
一个40出头,身价过亿的过气女星刻意装嫩,想到她偷税漏税那档子事儿,更多人恐怕只会觉得膈应,显然,范冰冰的这条亲民路线也注定走不通。
范冰冰也想过重拍电影,国内主流电影圈混不下去了,那就曲线迂回的路线。
这不,今年年初,有她主演的文艺片《绿夜》在柏林电影节上映,让人感慨,演员范冰冰回来了。
可实际了解这部电影后,我们不禁皱起了眉头,这部电影是女同题材,范冰冰和韩国演员李英珠在片中有大量激情戏,在媒体的报道中,两人甚至为了艺术“真空上阵”,场面一度失控。
说白了,这部电影就是套了个文艺的壳儿,打了个小众情色的擦边球,噱头大过质量,最后难逃“网盘见”的命运,范冰冰想在电影圈真正复出几乎不可能了。
范冰冰沦落至此,多少是有些可惜的。
作为演员,很多人嘲讽她出道20多年,大家能记住的只有金锁一个角色。
其实她的演技真的不错,除了《还珠格格》,她还有《少年包青天2》《手机》《苹果》等代表作,她凭借《手机》拿过百花奖最佳女主角,凭借《观音山》拿下过东京电影节影后,凭借《二次曝光》拿下过华鼎奖最佳女主角,凭借《我不是潘金莲》成为金鸡奖影后。
如果她稳扎稳打,绝对是国内实力派女演员的代表,再加上她顶级的颜值,即使到了这个年纪也是大女主戏一部接着一部。
作为女友,范冰冰也称得上“爷们儿”和李晨谈恋爱期间,她对大黑牛是倾囊相助,李晨想拍电影,她一边忙自己的古装剧,一边无偿主演男友电影,并且甘愿做二番,《空天猎》拍完后,她出席各种高奢品牌活动,主动带着电影中的假短发造型为电影宣传造势。
后来偷税漏税被查后,她主动和李晨分手。
两人官宣分手的那句“我们依然是我们”当年感动了很多人。
作为好友,范冰冰也很讲义气。
她招惹崔永元,从旁观者的角度看是引火烧身,从她自己的角度看却是仗义执言。
冯小刚当年找她拍了《手机》,后来找她拍了《我不是潘金莲》,全都是她演艺生涯的代表作品,冯小刚是她的恩人,恩人卷入口水战,她选择站出来无可厚非。
而且范冰冰在圈内人缘极佳,在她当红时,呼朋引伴,在她落魄后,也没有人落井下石。
现在她弟弟范丞丞能在圈子里风生水起,很多和她的人脉有关。
范冰冰的问题是,野心太大,贪婪欲太强。
她不满足于只做一个普普通通的演员,非要把赛道从剧组挪到红毯上,给人的观感就是不务正业。
就拿她能拿得出手的《我不是潘金莲》为例,这部电影和《秋菊打官司》很像,范冰冰的角色和巩俐也如出一辙。
论气场,论成就,论美貌,巩俐都在范冰冰之上,但同样出演村妇,巩俐提前一个月去农村体验生活,一个月不洗澡,用袖子擤鼻涕,把探班的刘佩琦都吓了一跳,她一出场就是一个农妇的感觉。
反观范冰冰,她是拿到了影后,但影片中她骨子里有农妇的气质吗,她能拿奖,是冯小刚的功劳,是众多演员抬轿子把她抬上去的。
所以她拿了那么多影后,但在大众心中,她的明星身份远大于演员身份,她宁可在红毯上艳压别人,也不愿在表演上多琢磨一下。
在男女关系上,范冰冰给了李晨很大的帮助不假,但她更多的身份其实是个交际花。
她流连于各种权贵和大佬之中,坊间关于她的桃色新闻至今不绝于耳。
20年前,小报绘声绘色写着她和某大哥在北京小区同居数月,20年后,网上绘声绘色讲着某某大佬为她支付了8亿欠款。
当这些大佬一个个倒下,自称“我就是豪门”的范冰冰,也就同无根之木一样瞬间垮了。
再进一步讲,范冰冰的问题不只是葬送了自己的演艺生涯,而是败坏了整个圈子的风气。
在她之前,娱乐圈虽然乱象丛生,但基本的规则还在,女明星向上位,营销炒作可以,但必须要有过硬的业务能力,有拿得出手的代表作品。
在她之后,娱乐圈乱象丛生,某女星在红毯故意摔倒博关注,某流量小生没有作品却频繁上热搜,某歌手没有一首代表作品敢开演唱会,这些乱象从根儿上刨都能指向范冰冰。
一个范冰冰倒下了,更多个范冰冰还在圈子里兴风作浪。
欲戴皇冠,必承其重。
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范冰冰非要戴上那顶皇冠,最后被这顶皇冠压垮。
套用她自己的话说,她在过去享受了多少赞美,现在就要承受多大的懊悔。
很多人不禁唏嘘,范冰冰现在是一地鸡毛加一无所有。
我看来,不要为范冰冰感到惋惜,消失过气隐退其实是她最好的归宿,戛纳之后,范冰冰的裙摆后留下了一大笔“遗产”,这笔“遗产”需要内娱用好多年才能慢慢消化。
汲娄烨的摄影、《阿黛尔的生活》的角色设定、《分手的决心》《末路狂花》等电影风格于一身,把《绿夜》只定义成女同片未免太肤浅了。
很明显导演是想借韩国杀夫案表达女性意识觉醒、自由性爱和身份叛逃。
90分钟,掺杂了太多说不清道不明的无奈。
要我说,国际冰与痞帅的珠英的关系,就是在机车上越陷越深的。
两次遗弃,三次挽回。
是仓促的落荒而逃,也是象征自由的亡命私奔。
飞驰人生一闪而过,不被任何东西束缚,结尾她一人一狗,却仿佛拥有全世界。
匆匆两晚的反抗、越轨、犯罪、激情、勇气、愉悦,统统化为黑发里一抹绿,成为她生命中的独特标签。
感受到很多意象和段落的呼应。
铺垫入幻再叫回,任凭观众去体验这份感情的真。
比如警察递的口香糖就很有意思,像是是绿毛女孩一直说的“运气”。
小时候是母亲光脚出逃的契机,长大后是静霞自由的凭证。
很喜欢湿发的那一段,暧昧氤氲,却欲探又止,以柔情一击。
6.5分,半分支持一下5年无戏可拍的冰姐。
想了想还是可以为green night写点影评,毕竟是认认真真看了几乎每一个镜头吧……——含剧透⚠️——我最喜欢的一些片段,一个是她们第一次骑摩托车,打击乐咚咚咚的声音和震感随着夜幕展开,也像是女主的阵阵心跳,开启了冒险和未知。
是我最喜欢的一段bgm。
第二个是二人分别时,小绿喂食小狗时说想当一只狗,也对狗说“我已经把我有的都给你了,你还要怎么样”。
可女主在小绿邀请自己时,又决定不走了,但她没有直接拒绝,而是又点了一碗饭。
可心里总还是有不舍,所以又把小绿喊住,可什么都没说,只是蹲下来给她系鞋带,是她送她的鞋。
小绿知道她不会随她走,于是只是温柔地摸了摸她的头发。
这段离别前的隐忍和辗转,应该是最饱含感情的一段了。
但是剧情有太多不合理了,很多动机都不合理…冲突转折都没有足够的铺垫…最起码的,在背景上,女主结婚这件事本身属于一种法律和政治方面的换他国居留身份,不属于一种因为性别产生的委曲求全。
所以她和老公的矛盾根本没有展开,影片的第一个冲突也就显得特别奇怪,好像导演只是在刻画一个标准的女性主义的假想敌…和老公那段暴力床戏也非常不合理,剧情铺垫不合理,人物关系和冲突没交代清楚,甚至床都不应该那么震,镜头角度也太过收敛最不喜欢的就是,有太多意象用来拼凑了某些意图,太拼凑了
最开始注意到导演韩帅是因为她有个Title——“娄烨粉丝内卷之王”,为了追星顺带读了一个博士,又将研究娄烨电影作为了博士论文,之后又将论文集结成书——《新感觉电影——娄烨电影的美学风格与形式特征》(把追星这件事做到极致也真是没谁了,但还是得吐槽下这本绝版二手书的溢价有多离谱……)。
《绿夜》是她筹备的第二部作品。
《绿夜》中很多的镜头和意象设计有着十分明确的指向作用。
片名出现的镜头很明显是致敬了《苏州河》和《浮城谜事》,浴室镜中戏致敬了《春风沉醉的夜晚》,看得出来导演真的很爱娄烨。
毒品交易的情节致敬了《末路狂花》,掉在地上的大喇叭致敬了《观音山》,燃气爆炸的新闻和帆布鞋的设定致敬了《昼颜》,但《绿夜》中鞋子的意象设计比较失败,而原作中纱和点燃帆布鞋扔向厨房的结局则十分封神。
剧情走向是基于人物情感的动作/延伸,剧情永远是服务于人物的。
而《绿夜》中,人物行动远近疏离的关系线并没有交代得特别清楚,这是剧本的硬伤。
在台球吧的洗手间遇见醉鬼,从而将人物引入酒店的情节过于顺拐,接下来的亲密戏发展得莫名其妙,而这场戏的作用仅仅是用来对比前一场粗暴的性爱吗?
《绿夜》的主题不是les情感,而是东亚文化语境下的一次女性主义表达。
面对具有结构性的父权制压迫,一个在犹豫中选择自我规训,另一个则奋起反抗,绿发女子将主角丈夫推下楼梯的动作像极了《盲山》拿起菜刀砍向人贩子的致命一击。
在细腻情感中表达女性主义主题的经典作品可以参考《燃烧女子的肖像》,说白了还是导演的能力匹配不了野心,所以《绿夜》的本质还是关于“娜拉出走”的故事。
至于娜拉出走之后会怎么样,剧本则无人应答。
我理解文艺片的宣发困境,但一部拿les作为卖点的女性主义电影和拿三人行爱情作为卖点的《燃冬》一样可耻。
或许是五年不曾拍片的缘故,冰冰塑造的主人公静霞在镜头前呈现了不同程度的疏离感。
从前在《观音山》和《二次曝光》中李玉镜头下的冰冰才是灵气逼人。
自汤唯之后,中国女演员在“弑夫”题材的路上一骑绝尘,从《分手的决心》到《绿夜》,接下来又可以期待下陈可辛的《酱园弄》了。
冲着范冰冰“复出”之作去看的,结果大失所望。
个人感觉整部电影就像冰冰姐的脸,空洞无物。
能理解导演想反映女性生存环境的恶劣,提倡女性之间的互帮互助,但人设完全没立起来、各种硬伤不断、故事又全面拉胯,导致冰冰姐在片中被虐得越惨,观众越是一脸懵逼,想同情都不知该从哪里同情起啊。
真·脚趾扣地。
随便举个例子,双女主对话一会儿用普通话,一会用韩国话,先不考虑观众的感受,她俩真能听懂对方的话?
不要说观众出戏,你们自己也难入戏吧?
看得出影片想往现实主义方面靠,但两主角活得太漂浮了,犯起罪来就跟玩似的,偷钱、运毒、恶意伤人甚至反复杀人那是说来就来,而且一而再再而三。
你说社会虐她们,我说反过来还差不多。
想往文艺片和LGBT方向靠吧,又遮遮掩掩、隔靴搔痒、要啥没啥,最终落得个四不像。
可惜了我的时间。
其实《绿夜》的宣传噱头还是蛮大的,范冰冰的复出,大尺度的表演都能吸引一大波流量。
不过,小编可能看的是删减版,所谓的“大尺度”基本没见着,好像也没太大的兴趣专门去找。
全程其实在想一个问题,当年的事儿闹得沸沸扬扬,现在小刚也出来“非诚勿扰”了,冰冰也出来“庸人自扰”了,就是小崔憋着,啥时候能再看到小崔,这成了一个未解之谜。
冰冰估计也是憋坏了,这么多年的“委屈”,让她在电影里头直接开了国粹。
只是不知道,究竟是在骂谁呢。
说起来,这次冰冰又是在踩钢丝了啊。
既想着出去,又想着守身如玉。
和当年既疯狂捞金,又不想交税有一拼。
这事儿,落在其他人身上,多少也是个“苦难”的人设啊,但落在冰冰身上,怎么感觉还是不够惨呢。
故事里头,冰冰还是比较“冲”的,基本上啥话都能往外蹦。
但是这台词是在说谁还是在自省,总感觉有点模糊。
不知道所谓的尺度,是不是这段“洗澡”的镜头,这对曾经的“范爷”来说实在太小儿科了吧,压根就不能凑成宣传的噱头。
剧情没什么好说的,大概就是俩“苦命”的女人,因为“剧本要求”凑合到了一起,准备干一票大的。
反正,在她们眼里,男人是“罪无可赦”的,尤其是小崔。
不管最后归宿如何,反正冰冰在电影里头是开心了,“手刃”了仇人,享受了报仇的快意。
看到了范冰冰的新电影《绿夜》(Green Night)入围第73届柏林电影节全景单元的消息。
看了预告片,倒是韩国女演员李珠英微微张开的嘴唇和直勾勾的眼神颇具魅惑力,让我一下记住了她。
简短的预告片里,范冰冰饰演一名女安检员,素净的妆容、杏色口红、几缕碎发垂在耳边,冷静自持的模样,却是一种异乎寻常破碎的美。
不由得感叹,美丽的人任岁月侵蚀依然是美的,纵使那身普通的安检服亦遮盖不住。
此前,对范冰冰说不上特别喜欢,也不讨厌。
但是看到这释出的片花,突然感到她周身的坚韧扑面而来,而我,喜欢坚韧的人。
不关心政治,但新闻多少听说一些,我只知道,她一直在挣扎着奋力游出水面。
不服输,不认命。
在很多女演员嫁人生子的时候,在很多女演员红透隐退的时候,在很多女演员身材走样放弃自己的时候,在很多女演员忘记自己是演员的时候,她心中的那口气一直都在。
她不甘心。
可人为什么要安于现状,只为守住手中的筹码吗?
她想要的,不过是重回巅峰、万人仰视,拿回曾经属于自己的荣耀,只是怎么会这样难。
在潮涨潮落里,有人选择了家庭孩子、寄望于他人,有人劝自己放下争强好胜的心、寻求安逸,有人守着过去的殊荣、凭吊从前的回忆。
在众多选项里,范冰冰不过是勇敢而坚决地选择了自己,为一个不知能否实现的念头,一个人承担后果、独自上场。
在时代洪流的裹挟下,她与之周旋,亦耐心等待转身的契机。
与她极姿媚的容颜相比,我更倾心她的这点勇。
在那么多美丽的人嫁人、息影、退出之后,她对自我的坚守更让人动容。
那么多绝处逢生的影片,都不如真实的人生精彩。
42岁九局下半,你把帽子反戴,还在期待逆转。
上半场,以颠倒众生之姿上场;下半场,愿你成为你。
——致那些所有在时间的搓磨里挣扎着不放弃自己的人。
《绿夜》其实可以作为一个切入角度,来观察豆瓣作为一个电影评分平台的主观性,情绪化以及不理性。
以我个人的标准来说,它顶多是一部5分的电影(满分10分):同性题材的蹭热度、文艺的外壳、俊美的主角、碎片式的情节拼贴、逻辑缺失的情节推进、学生作业般的视听语言,再加上导演试图涵盖却无法驾驭的社会热点,形成了一种杂乱的表达。
这种“文艺外壳”虽然迎合了一部分观众的期待,却难掩影片在叙事上的不成熟和内在逻辑的脆弱。
正如一些豆瓣用户用“矫揉造作”来形容这部影片——确实,这个词非常贴切。
然而,单就“矫揉造作”这一特征来说,同性题材电影中并不乏类似的平庸之作,尤其在一些欧陆小语种国家作品中,这种风格可谓常见,每年都有四五部类似的“冷门电影节一次性文艺片”上映。
男同题材尤为常见,这些影片通常拥有《绿夜》几乎相同的特征:俊美主角、同性之爱、拼贴的社会议题、学生作业般的视听语言、对大师电影的模仿痕迹。
然而,这些作品在豆瓣上的评分却和《绿夜》大相径庭:基本稳定在6到7分之间,有些甚至在IMDb上刚刚及格的电影,在豆瓣上却摇身一变成为高达8分的“文艺佳作”。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评分现象,暴露了豆瓣用户在评价电影时往往受到非电影内容因素的影响。
可能是《绿夜》因范冰冰的参与而吸引了许多平时不看同性题材电影的观众,他们对影片的“文艺”包装和碎片化表达更难接受,因而打出了低分。
而对于那些充斥小语种、观众普遍不熟悉的“文艺片”,反倒能为电影增添一种“高级感”与“文艺感”,似乎越是听不懂的语言和遥远的文化背景,越符合他们对“文艺电影”的刻板印象。
当一部电影能带来一种“陌生的异域文化”时,豆瓣观众往往会给予更高的评价,仿佛这种“不理解”就等同于“艺术价值”。
评分:5.5分/10分
没事可以看看,节奏好慢。。
#地獄里長好看開頭大多是胡鬧沒想到漸入佳境劇本寫得很立意也很好除了女主太醜演技太差林哲熹很帥欸像隻小獅子🦁不過好像不到官方身高183吖陳昊森官方身高182林哲熹還矮他小半個頭[白眼]鄭人碩離開角頭有點傻最後兩集有點草率
还好啦,只是节奏太慢故弄玄虚太多会让人失去耐心,那个卢品冠真是吵得心烦。女主角从颜值声音到人设演技都讨厌到爆,严重影响观剧体验。看到第三集真的好烦,女主演这个癫婆是怎样当上演员的啊!豆眼凸嘴雀斑、四十厘米萝卜腿搭十厘米高跟鞋,膝盖都打不直的样子真好笑。外形已经有够不讨喜了,演技稀烂只会咆哮,整个一女版马景涛。地狱场景是搞笑的吧?当初灵魂摆渡就因为太假太土看不下去,这都2023年了,还有这么辣眼的真服了。
这部台剧题材很新颖,灵异+破案+喜剧的元素!男主和男配演技不错,女主演技太差了!
第九集26分钟有惊喜哦
刚开始真的很容易劝退,女主的演技刚开始真的不忍直视,而且,女主为了配合男主的身高,每次那个恨天高出场,真的很不适合她,没搞懂男主是怎么喜欢上女主的,为了凑对而硬在一起,女主喜欢男主我倒是能理解!总之,这个片子的立意跟传达的思想还是挺不错了
男主角黄昏后看到亡魂的设定,只是吸引观众的幌子。案件走向都是雷声大雨点小,结局更是潦草。与同类型作品相比,短板太短。
議題/題材雜糅,融合刑偵犯罪+靈異+動作等元素… 男主在特定時間/條件會看到鬼魂(但是聽不到他們說什麼)… 犯罪的敘事線,有點類似'單元劇',一個接一個的案子;靈異線,阿嫲坐的遊覽車翻車後,男主開始闖'地獄十殿',同時可能會揭開父母去世的真相… 林哲熹演技有進步 (或許一凡這個角色也蠻適合朱軒洋的 與[逆局]裡面小朱的人設/造型有些相似…)… 映後QA 瞿導自己也承認,前3集是最'不好看'的,尤其第1集 廢戲太多… 後續可能會漸入佳境… (22🐴奇幻影展_1-3集特剪版) (目前兩★觀望,等全劇上片…
少见的不太好看的台剧
感觉导演没想清楚定位就赶鸭子上架拍了,恐怖不恐怖、喜剧不喜剧、悬疑不悬疑(但是又都有点)男女主也是很老套的欢喜冤家🤷节奏把控得也不好,特效还很烂…原本计较有意思的点就是5点20看到鬼,但是就前两集来说没觉得有什么卵用
有些事件的感情还是很让人动容的,但是不是全部,也并不惊喜,可能就是因为这个才用了个灵异设定来包装,但其实这个设定基本上作用不到主线里,是非常边角料的,想用了就拿来加几场猎奇戏,地狱和鬼魂的视觉设计也很儿戏……这种贴牌灵异剧真的很挂羊头卖狗肉了。
意外的好看耶
比不良执念清除师差远了…
真的不好看看了两集不知所谓
女主演技真的差,其他还好
这剧里男的穿的都还可以,为什么女的穿的都那么土就算了,穿搭也太奇怪了。
有点烂尾,神游地狱不是关键情节。
编剧干嘛把女主写的这么蠢 干嘛要攻击女主演 明明是编剧的锅 写的那么蠢要怎么演聪明
鬼神的背后都是温情。已成每周必刷剧。
剧情和节奏都有点怪,女主演技有点差强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