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苏醒
Wake Up,超級殺
导演:弗朗索瓦·西玛德,阿努克·惠斯塞尔,约恩-卡尔·惠斯塞尔
主演:图尔洛夫·科维里,本尼·奥·阿瑟,杰奎琳·莫雷,Tom Gould,Alessia Yoko Fontana,Kyle Scudder,夏洛特·斯托伊贝,艾登·奥黑尔,加里·安东尼·斯坦内特,丹尼尔·隆德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加拿大语言:英语年份:2023
简介:★ 虐殺尺度直逼【奪魂鋸】血腥程度更勝【德州電鋸殺人狂】 ★ 當狂熱份子遇上嗜血保全 一場獵人與獵物的戰鬥即將展開 ★ 當抗議行動變成血腥噩夢 一場殘酷屠殺生死鬥即將血淋淋登場 ★ 歡迎光臨!殺戮賣場營業中 獵殺遊戲不打烊 一群年輕人為了表達自己的環保訴求,決定在家居賣場打烊後偷偷大搞破壞,沒想到卻引來了嗜血保全..详细 >
伯格曼外孙的名号也救不了导演以及作品本身的空洞,2.5。
#第2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 3星半,看到第30分钟就明白了阿曼德本人不会出现了,全室内场景+对白+人物关系+舞台剧风格表演——支撑全片。有一些新鲜感,尚能饶有兴趣地看完。
太刻意了,用特写镜头不断堆叠情绪。
2024SIFF 冲着女主去的,看完觉得这个电影如果没有她是无法成立的。但导演实在太过外化了,not my type……
因为是看完纯真年代接着看的这部,一个特别明显的感觉就是本片的“现代感”,电影的叙事在几十年间真的变化好大好大。所以尽管它表达形式的创新有点过犹不及,但是并不能说整个尝试就很差,中间有一场女主跟清洁工的现代舞真的很惊艳,那一场配乐也好听。尽管可能实现的不好,但是女性/家庭如何在一个小社会里面被凝视、剥削、审判和蹂躏,这又是多么恐怖和压抑,“(社会)关系恐怖片”这个感觉还是有很好的传达了。
worst person 女主
【2024siff/6.15上海影城】杜比厅音效让脚步声、火警声、呼吸声、女主的尖锐笑声、人群的细语声都仿佛近在咫尺清晰可闻,深度体验女主的发疯过程。开始以为是北欧版《杀戮》(波兰斯基),实则不然,接近尾声的舞蹈类《阴风阵阵》(女主气质也像),整体氛围营造得很好,但还是形式大于内容。
有点形式大于内容,但可以接受,只是最后的抽象现代舞有些出戏
你这样子让我们这些i人以后还怎么去学校开家长会面对别的家长和老师
女主演技很棒。女版狩猎,让人不舒服的厌女片,和清洁工的共舞和家长群舞是大败笔。
2024 SIFF 真的是表演坊+沉浸式话剧,硬给演技时刻真的不太妙。最后还要用一场大雨字面意义上说明什么叫站队,老天啊。
又一场无从得知真相的审判
致敬姥爷的《呼喊与细雨》
So disgusted...全片对于儿童欺凌这个主题没有进行任何的延伸或深度的反思,在将其类型化之后便围绕着相同的几个点(没有追溯到权力机构/社会结构的根源性问题,反而是一直纠结于伊丽莎白怪癖的性格,亡夫的死因,家长隐瞒了什么以及孩子说的是否是事实,可是如果仅仅止步于此的话,那么选择孩童欺凌这个主题的意义为何?完全可以将其替换成一起普通的谋杀案)进行相当肤浅的重复,演员的表演更是扭捏作态到令人呕吐,最想念布列松的一集。创作思路并不协调,一会的走向是台词冗长且幼稚到可笑的庭审剧,一会却是充满着刻奇的肢体动作/舞蹈设计和俗套的表现主义式光影的意识流,再辅以难蚌的电子音乐。影片的最后一幕展现出了整个影片的虚伪。
蛤??表现人物内心不需要像变异人似的舞台剧真的跳出来吧?是怕观众看不懂,还是怕观众看太懂。对比同题材片子,一整个莫名其妙。
立意很好,但是实在是有点装神弄鬼神神叨叨
#77th Cannes# ×/10 荒诞可笑。
SIFF26th #2几乎是全方位的灾难,建议是退我70块钱。
3.8
说实话看得挺不适的全程很疑惑,我眉毛拧得累了都!有一个大哥电影刚开场就睡着了,呼噜声还不小,坐我后面的两位中年男子在影片结尾处就着电影的大音效开始大声讨论了起来,还踢我椅子,后来影片突然安静给他俩还吓一跳!于上海影城SH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