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我叫多蕾丝》,人呢,趁着年轻赶紧爱,不然到老了就很悲壮。
我以前下载过然后删除了,因为我忍受不了60岁woman和30岁man的爱情,实际上都是多蕾丝的单恋罢了。
我怕尴尬,怕被男方嫌弃的尴尬,刺进我骨里。
感受能力很强,别人的幸福也可以让我幸福,而别人的心酸通常让我更心酸。
自己做了个坑,困住了自己。
跟旁人无关,是我自己跳不出来罢了。
爱一个人太卑微了,我从头到尾都是,我总以为别人有一点点对我好,就是对我天大的恩赐。
可惜啊,有时候这种想法简直害苦了我自己。
最近一次的感情破裂。
再来一次,我还是会选择离开。
我已经受不了了。
已经卑微如此,还是被压着,没有拨开乌云见明月的时候。
我太累了,所以我自己离开了。
可是这不是我想说的,我只是在想很久以前的事。
就像看着脑海里那条记忆的鱼,并没有说跳进去逮上来。
我只是看看。
我时常想起他,就像赏鱼一样地想起来。
如果无聊,就来转转,可没有半分企图。
我最喜欢多蕾丝的时候,是她把屋子里的旧东西都扔掉了,那一刻,我觉得她最美丽。
所以,我最喜欢前进,绝不喜欢回头。
我做过一个梦,梦里我鞋子掉了,可是我得继续往前,我就一路光着脚,绝不回头地往前走。
坚决不转身回头。
希望多蕾丝有好的心情,爱与不爱不要紧,自己的生活过好了,最要紧。
你有追过你喜欢的人么?
我没有。
因为追一个人真的是需要太大的勇气了。
每次无意间碰到暗恋的人,第一个反应就是没有出息的跑开。
每次和喜欢的人在一起,大脑就是一片空白,能想到的只有吃没吃饿不饿这样白痴的问题,根本问不出口好不好。
总是会不由自主的怀疑自己,自己是不是不够美,不够好,让他和更美更好的人在一起会不会更好。
我有的时候也在想,长得什么样子,可以去追一个人。
我也很特别,也许对方就是喜欢我的模样。
我怎样,才能有勇气去追求我所喜欢的东西。
《你好,我叫多蕾丝》就告诉了我答案。
开始明白这个片子的走向时,我很惊讶。
没有歧视的意思,只是片子里的女主角多蕾丝太过于老土,就像一个老古董一样,而对方那么年轻那么阳光那么优秀,尤其是看到对方的女朋友时,和他那么的般配,更是毫无胜算。
但是她和他在一起是开心的,她会为了他改变自己,她愿意试着了解他的喜好,她愿意拼尽全力挣脱自己的安全区小心翼翼但坚定的走进他的世界。
看到她那份痴迷心里莫名的感动,即使后来她故意在他的社交网站上留言致使对方两个人分手时,我心里也并没有对多蕾丝有讨厌与嫉恨,反而很高兴她能走出那一步,能去努力争取自己的幸福。
最后电影的高潮处,多蕾丝表白了,意料之中的被拒绝了。
但是她已经不是原来的多蕾丝了,她不再只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她和心理医生一起打扫了自己的家,清理了家里多年堆积的物品,同时也清理了钳制自己的过去。
她辞掉了那份做了多年无味的工作,同事和她道别要她的东西时,她也很大方的把东西留给了对方。
只是,她的目光还是不由自主的在人群中寻找他,但只是看到了对方逃避的目光。
她应该是失望的,但也是理解对方的,她抱着东西释然的走进了电梯,不知道有没有听见他呼唤她的名字?
但就算他也乘上电梯,追上了她又怎么样呢?
会说一句“祝你以后更好”还是“保重”,还是“我们以后还是朋友”或“过两天又有音乐会咱们一起去听吧。
”但对于多蕾丝来说,如果对方会说以后可以继续联系是非常圆满的结局吧,她的心意没有白费。
但即使没有这样的结果,也没有关系,因为她已经改变了,她会接纳周围的人和事,会有和原来不同的生活,而她以后会有更好的生活。
男主角同样的感情只是让她锦上添花而已。
所以有自己喜欢的人,只要用心努力去争取就好,在你争取的过程中,不只是你们会不会在一起的问题,更是你自己的一个改变,你在为了让一个完全独立的个体心甘情愿的接受你,而变得更好。
希望我有一天也会有这份追求自己幸福的勇气,而且是无论多大的年龄,我都会有这样一份勇气。
这里不得不说一下,女主角穿的好潮啊,很多色系我都没有尝试搭配过,但她穿起来没有浮夸感,非常的赞。
没有人生来不渴望美好,每一个人都在真实或是用现实来形容的生活里打转,因为有希望而一直坚守某件事物,无论任何人,事,物怎么样的变化,都逃脱不了时间的流逝。
女主角因为放弃,因为坚持,因为到头来的付出得不到回报,最后只能在自我的心里占据一个世界,这个世界可以用一片土地,一座房子,一件丢弃的物品来填补内心的空缺。
当回到现实的片刻,也许那些认为是正常的人,认为多蕾丝是“不一样的人”,因为没有同样的经历,哪里来的理解与认识,更谈何而来的认同?
每个片段,每个细节,无论在女主的外表装扮与动作表情,就如萝丝的话一样: 她还是个孩子......我们都知道这个孩子是善良,如果可以,她也可以曾经拥有,因为内心的选择,她放弃了曾经可以拥有的青春,爱情,事业......是的,她只选择接受。
这无法用高尚形容,只能说牺牲。
但是谁说日子就是一直这样的,时间总会给予不同的意外与惊喜,谁知道哪一天哪个人哪件事可以让你怦然心动,或是心如刀割呢?
遇见得不是时候,但是行动都是任何时候可以出发的,现实给人挫败,女主依然遵从内心感官,敢于追求,希望得到更多的可能,事实证明了女主的善良,忠于内心,最后不一定会得到完美,但是获得的不一定是遗憾,可以是启发,或是内心的另一片天地。
PS:其实在一开始观看这电影的时候,我也是抱着一丝矛盾与纠结,60岁老太追鲜肉,够新鲜的。
电影就是如此,不同人不同感觉吧。
其实电影里面对女主角色的铺垫演绎,仿佛就是看一部心理剧,我相信一切都是有缘由而来。
我猜想导演的主线是,年龄的差距是否会有火花出现,最后导演自己也矛盾了,只能大家幻想吧,呵呵,你相信可能就有,不相信可能就没有咯,哈哈。
PPS:第一次写影评,留个纪念,哈哈。。。。。。
我是那种不折不扣的浪漫主义者,我是那种去打瓶酱油都幻想能艳遇的人,我是那种会为了见一个人跨越一座城的人…而我知道始作俑者是我那颗跳耀的少女心。
女心这东西真的与年龄无关,我很喜欢也很佩服多蕾丝的勇气和突破。
毕竟,有的人终其一生都不敢去追求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
影片让我想起了几年前看的一部电影《又一年》,也是关于女人、年老、孤独,爱情……我很奇怪,为什么当爱情牵扯上年龄就变得有些伤感?
如果多蕾丝是一位30多岁或者四十多岁的女性故事的结果会不会有所不同?
还有究竟是一辈子没心动过可悲还是没恋爱过可悲?
我不知道为什么,看完这部电影触发了我很多疑问,可能我太入戏了,觉得自己就是多蕾丝。
爱情永远不讲道理,不分时间场合。
当你被他砸中你只能硬着头皮,顺着荷尔蒙的意往前行进,即使要面临的是中你一生的尴尬和挑战。
我知道只要我努力,我可以把自己掩藏成一个现实主义者,努力赚钱,打扮的妖娆美丽,穿上Valentino高级定制……可他大爷的,我又觉得总有什么地方不对,是我的少女心作祟。
我知道无论如何伪装,那颗少女心总会为爱发作,我无法定义这东西的好坏,但我知道她带来了诗歌、音乐、绘画、戏剧…一些和美相关的东西。
管他的,就算有天老去,手上布满老年斑,满脸褶皱,一口假牙,但如果你的心还能因为某个生命个体雀跃、欣喜、悸动…难道这不比按部就班的衰老死去要可贵的多吗?
so,girl,去他的年龄、anything,我希望所有拥有少女心的人都能得到一个happy ending!
少女心永垂不朽!
如果你没看过整部剧,你一定不理解为什么70岁的老女人会爱上20岁的小鲜肉。
Doris20岁,青春正好,也有过褐色双眸灿烂微笑的正当年的爱情,因为照顾母亲,所以放弃了唯一逃生的机会,然后,Doris弟弟要去上学,要去奋斗事业,要生儿育女,对Doris说,你是最适合照顾母亲的人,于是Doris接受,经历了自己照顾母亲孤独寂寞的那些年。
Doris70岁了,母亲终于去世了,她弟弟弟媳对她说,你让我们好失望,我要卖了你的破烂卖了你的房,这个房子不是你自己的,也是大家的。
没有尊重、没有感激、没有善待,一切都是应该的,看看你现在的样子,你是个疯子。
于是Doris怒了,我照顾这么多年为了你去读书,我本来也应该拥有这一切,而不是最后成为晚境凄惨甚至都再没谈过恋爱的catlady,她怒吼,她哭泣,她声嘶力竭,她浑身颤抖。
她没有疯,是这个世界疯了。
Doris爱John,和了不起的盖茨比一样,并不是病态,她爱得是自己的影子,爱得是她自己失去的那些年,爱得是她不曾得到却深深期待的那另一种结局。
但没有人会珍惜她,至少她最期待的那些人,没有一个珍惜她,她弟弟弟媳侄子侄女,甚至包括John,没有一个给予了她想要的爱。
Doris是个可怜的老女人,和我们周围许多具有奉献精神的奶奶姥姥妈妈一样,她们对这个世界永远是懦弱的、恐惧的、被动接受的,是那群我们称之为好人,善良的人的那群人,也是我们最不珍惜的那群人,是这个社会牺牲掉的那群人。
她们给我们做早餐、搞卫生、带孩子,怕给我们增加负担手拉手去跳楼,而我们却只会嘲笑她们的衣服像小丑。
Doris是我们身边最视而不见却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人,请给她们起码的尊重。
不是Doris疯了,而是这个世界疯了。
Doris,请你们对自己好一点,没人会感激你给的爱。
下雨天为你撑开的伞,过马路时搭过肩的手,视线交汇时上扬的嘴角……不经意的细节似乎都能带来一次少女心的萌动。
当然,前提是颜值在线。
电影里,Doris在狭小而拥挤的电梯里遇上John。
作为一个有点害羞、古怪、独居、少言、喜欢捡旧物、住在堪比杂货间的女人,不得不和一个帅气又年轻异性面对面肢体碰触,其实是件不太自在的事情。
而这个男人还对自己微笑、不停搭讪、扶正眼镜、赞美自己,明明内心很开心却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想表现得落落大方却不知所措。
于是Doris抽了偷偷从John的背包里抽了一支铅笔用来收藏,即使不会再见这个人也有个念想,用来回味。
当Doris来到办公室,John作为新同事被介绍给大家时,Doris开始第一次幻想。
看到这里时,我真是不得不说,太符合每个春心荡漾的少女的内心世界了。
明明才见了一次面,脑海里已经幻想他也同自己这般,第一眼便对自己有了心动的感觉,迫不及待的要告诉自己,建立关系。
当Doris使用小聪明请John帮忙时,不得不说,这套路满满的情节,在感情世界里经久不衰。
随后Doris在茶水间遇上了John,又开始了第二次幻想,满满都是激情。
对于每个少女心的傻瓜,你只要看我一眼,我就能在脑补出20集电视连续剧。
我记得我以前暗恋一个人时候,每晚睡觉前一定会把当天和他在学校有交集的事情梳理一遍,聊天内容回想一遍,然后傻乐半天,从各个细节去证明他也许也喜欢我哦,然后幻想一下,如果我们在一起会怎么样,要去干嘛,要去吃啥、要说啥,没一会就入睡着,简直比做礼拜的教徒都虔诚。
但是从幻想中醒来的Doris,毅然把John的铅笔折断了,理智似乎又回来了。
喜欢一个不可能的人就是不断挣扎在理性和感性之间。
Doris和密友Roz讨论自己和John之间缺少共同爱好,Roz的外孙女Vivian建议通过注册假的Facebook用户去接近John,了解John。
这种事情,我以前也和室友一起做过,我们当时还讨论要不要专门用这个号码去添加大家感兴趣的人。
用做英语阅读理解的心,审数学大题的谨慎去查阅一个人的状态,做笔记,寻找突破点。
在Doris身上我看到每个少女心患者的身影。
知道John喜欢的乐队,买来他们的CD,跟着摇摆;从John那里听到不懂词汇,打电话给自己13岁的恋爱顾问Vivian求助;为了接近John,穿着霓虹色彩的衣服去听演唱会,骑在John的肩头疯狂着;因为John的离别吻不小心碰到自己的嘴角,心里礼花齐放,彻底沉醉。
我很喜欢这期间,Doris的服装、发箍的变化,明亮富有色彩。
她的心情变化体现在她去见心理医生的时候,当她说到被新朋友接纳时,画面用轻快的场景展现了Doris的生活、新朋友、新生活,当她认为John吻了她时,她什么都不用说,只要在那傻笑,我们就已经知道她很开心。
但是,当Doris知道John有了女朋友,她利用虚假的Facebook用户的留言导致John分手,虽有过一丝丝内疚,但是听到John问她时候介意和比自己小的人约会时,这些内疚都被丢到了哇爪国。
里面有个场景,让我现在回想起来依旧想笑,当John的女朋友上台演唱时,Doris望向John的眼神充满爱意,然后看到他的女朋友时,嘴角下拉,眼睛下瞟,整个画面都能脑补出“bitch”的画外音。
最后Doris决定感恩节“抛弃”朋友去参加John的晚餐时,她和Roz发生一次大的争吵,就像所有单恋人士一样,Doris完全听不进他人的劝导,满心都是"他是爱我的"呐喊。
当Doris换上黑色小礼裙,光彩耀人的赴宴时,我想,惨了,惨了,她要被拒绝了,John肯定是要跟Doris介绍其他人,当晚餐上John的叔叔出现时,我祈祷让John先把叔叔介绍给Doris吧,即使得不到John至少能够保留一点自尊。
然而,并没有,Doris把自己内心的话全部告诉John,John完全受到了惊吓,离开Doris。
Doris匆匆离开聚会,独自坐着轮渡回来,卸了妆孤坐镜前。
幸好,她最好的朋友Roz带来食物,听着Doris述说她的“愚蠢”,陪她度过一个来不及恋爱的失恋的夜晚。
正是这一夜之后,Doris才真正决定向前看,主动和心理医生联系,把尘封了多年的各种杂物清理干净。
穿上漂亮的衣服,带上发饰,来到公司,勇敢的辞去一份并不开心的工作,向压榨员工的上司奋力反击,然后潇洒的同John道歉,最后转身离开。
突然,John叫住了抱住杂物箱的Doris,向她道歉,并表示自己不该撮合她和别人,并向Doris发出邀请,并亲吻上Doris——然而,“叮——”的一声,电梯的声音告诉我们这个画面也是Doris的幻想。
我真是笑到不行。
这不就是我们吗?
嘴上说着不在意,装作很潇洒,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内心却在不断期待他来乞求,请求自己给他一个机会,其实他是爱自己的,总是相信奇迹会发生,真爱会降临。
最后John叫住了Doris,画面戛然而止。
至于之后的之后怎么样就看个人的想法了。
我有时会担心,自己遇不到对的人而不会结婚,现在想想即使不结婚,做个独居少女,一直保持少女心,不管哪个年纪,依旧有心动和暗恋,也不错啊。
至少在喜欢John的道路上,Doris变得越来越精彩。
一个有趣的古怪老太太。
——剧透预警——2012年去台湾,落地高雄,一路由南至北。
行至日月潭,搭小艇,登湖心岛。
解说小哥风趣幽默,让我们上岛后一定要尝一尝岛上的阿香茶鸡蛋。
阿香可了不起,在湖心岛垄断茶鸡蛋不说,据说这个90-60-90的美少女,人称“日月潭林志玲”。
勾得一众游客食欲大开。
临上岛,解说小哥说,阿香每天都亲自上摊,已经坚持三十多年啦。
哦……原来是资深美少女哦,我眼睁睁看到一个大哥一脚迈上岸,另一只脚差点滑下去。
1、这心理素质真是堪忧,比另一位美少女Doris可差远了。
Doris Miller,“Hello,My Name Is Doris”的主角,60岁的资深美少女。
一丝不苟的卷发片、齐刘海、各色蝴蝶结,真心真·资深美少女。
D姐姐在邂逅年轻英俊的小鲜肉后就深陷其中,展开了一些列教科书般的少女恋春行动。
真要表扬导演,对少女的心理活动刻画的太到位了:在社交网站注册假账号关注,去听对方喜欢的电子乐抖得像个筛子,打扮得像个傻逼——为了“偶遇”去看半夜的演唱会——以及最经典的,发现对方已经有女朋友后,先是以朋友的姿态跟女孩交上朋友,后来被对方拥吻刺激后喝下一整瓶烈酒,用假账号去挑拨直接导致俩人分手。
搞笑的是,小姑娘把Doris当成知心大姐姐倾诉,可见大龄资深没少女多不受待见了。
要不说酒壮怂人胆,可能也怪酒劲太大,Doris一直没醒。
直到在感恩节Party上,直接跟小鲜肉表白了,什么一见钟情、听电子乐、挑拨离间……全交代了。
然后,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小鲜肉原来想把自己舅舅介绍给她。
我想把舅舅介绍给你,你竟然想上我!
小鲜肉很受伤,Doris也很受伤。
最后,Doris离职了。
忘了说,他们是同事。
2、这部典型的好莱坞爆米花片儿,我看得异常开心,很羞耻的那种开心。
比如几次Doris幻想小鲜肉要强上她的时候,我都会默默地拿出手机,靠跳一跳撑过这段尴尬。
真的挺尴尬的,真的挺羞耻的,但真的好写实好欢乐啊!
看完后跟朋友交流说好有意思,他全然get不到,果然只有有生活经历的人才能引起共鸣。
突然就想起了写情书传纸条的岁月。
是了,投递出去的情书像石沉大海,传出去的纸条有去无回,挫败、失落,开始怀疑每一个眼神,甚至生活的每一个细节。
假的,都是假的。
再来一次呢?
还会不会给情书?
应该,还是会的。
3、Doris的一辈子,都跟妈妈住在一起。
母亲生病后,她和弟弟约定好,弟弟去上学、创业,她留在了房子里,和母亲相依为命。
她原本有一段美好的恋情,已经走到了订婚,却因为不能离开母亲,无疾而终。
母亲锁住了她,她们都是囤积狂,用一切有用没用的东西塞满了房子。
弟弟和弟媳要清理她的垃圾,Doris说每一件东西都有故事和情谊,嘶吼着让他们滚:“这个单支滑雪板是街对面夫妻送我的,他们很好,他们搬走了,我想念他们!
”电影开篇是母亲的葬礼,Doris眉眼耷拉着。
母亲走后,她依靠房子,房子也困住了她。
从未真正有过自己的生活,从未真正独立——D其实是一名真少女,或者说一个孩子。
一场花痴大梦破碎,对老少女来说可谓打击沉重。
可是这么一场泼天大雨啊,也彻底浇醒了六十年的迷蒙和混沌。
Doris主动给心理医生打电话,要收拾房子了。
她也果断地从公司辞了职。
临走前,还把瑜伽球狠狠扔向女主管,“这他妈根本不是椅子!
”4、所谓少女怀春,就是少女的爱比天大,一段感情就像一场战争。
虽然兵败如山倒,但剧痛之后,就是新生了。
当然,资深少女依旧是资深少女:Doris在离职上电梯前最后一秒,还在幻想小鲜肉跑过来挽留她。
但是我们都知道,who tm cares?? 我要感谢你,赠我空欢喜。
浪费我一张观影券。
实在受不了80岁老太太和20几岁男同事的故事。
快进看完,老太太全程单恋加各种自我想象。
老太太可以和老爷爷谈恋爱,生活可以丰富多彩,学习艺术,做慈善,参加锻炼,寻一份互有好感欣赏的可以相伴的感情。
女主每天五颜六色的去上班,遇到帅哥后自己各种想象,对于80岁年纪脸的女主来说有些过了。
女人可以永远喜欢粉红色,但是不同的年龄段需要做不同的自我提升。
永远妆可爱也是让人受不了的。
说实话,影片开头的一系列情节设计让我不适。
幻想又被突然打破。
come on,我是看了一百遍《我叫金三顺》的人,才不会被这种设计给惊喜到。
偷铅笔,村上春树《山鲁佐德》。
还有气球充气?
ew! 油腻幻想,无脑爽文。
不过,我也在极力避免自己的偏见。
男主确实是一个很有吸引力的人,亲切,关注他人的感受。
这相当难得。
doris 也很有行动力,我很难想象她这些年她都在忍耐着。
这个故事换成别人就进行不下去。
到了影片中间,这种感觉消失了。
或许是我能从doris 的生活中,看到更完整的她。
比起在昏灯下打牌的中年妇女,我更愿意做doris, really! 坐在床上吃零食。
一把年纪,情感仍然猛烈。
看过无数对于中年人含蓄、隐忍的表演诠释。
这或许才是这部电影的新意。
人生短暂,活成什么样自己负责。
I can handle myself doris 需要的不只是爱,她要改变她的生活,她真的从母亲的离世中看到了自己的恐惧和欲望。
爱情电影的好会体现在爱情之外的地方,人物的生活、过去与希望,故事的城镇的风土民情,家人的存在,吵了又和好的朋友,这是人不惧重新开始的勇气所在。
当我看到妹妹拿起那一支铅笔,而它仅仅只是她屋子里的最不起眼的一部分。
我忽然觉得doris 虽然是不被理解的,边缘的,但她更是丰饶的,甚至是幸福的。
被偷的铅笔绵延至此才爆发,这一设计非常精彩。
但她挫败后,黯然神伤地在家中徘徊,这个家告诉你,人生不只有爱情,还有想看的杂志,有好吃的东西……这并非完美的电影,但她总是让我暂停思考,这或许不是电影创作者的本意,但它的气息吸引了我。
虽然,我还是不能给它一个高分。
不过,我就是希望这种花花绿绿的生活。
我也是real music person,我也喜欢吃吃零食做点简单的活计,倘若有一天,我有了自己的家,我也想用各种东西塞满它,我才不要什么高级,什么贵气,也不要普通人认命的朴素,我就要温馨。
我也会是生活的囤积狂,会是穿奇装异服的老人。
这不是一部多么优秀的电影,也没多少新意,不过它仍然能让我思考,无关爱情。
(图片来自豆瓣)电影结束后,脑海中升起了一句话——我是谁?
我到底经历了什么???
回到豆瓣上准备标示“看过”的我,竟看到有推荐我使用的“女权”的标签,我当时更是一脸懵逼,这哪里有女权了?
拜托!
把男人的常态直接反转成女人就是表达女权了?
老女人倒追小鲜肉就是女权了?
你们真的知道女权和男女平等的意思吗?
我真的不止一点懵逼啊!
我曾说过,女人不会因为年岁增长而变得更有女人味或者更有魅力的,愚昧的女人老了也只能是愚昧的老女人,年龄不会给她加持任何更好的品质,对于愚昧的女人,年龄才永远是拦路虎和绊脚石。
因为她们从未在其所耗费的宝贵光阴中,拾取一个成熟女人应该具备的气质和技能,她们唯一在努力拾取的,是固执、自我感觉特别良好,以及松弛和皱纹。
(图片来自豆瓣)请问无论任何年纪的女人,如何能用固执、自我感觉特别良好,以及松弛和皱纹够捕获男性?
如有攻略,请无论如何都要推给我,我也要为我的老年撩汉生活进修呢!
少女心是一个非常好用的掩饰,好像所有的固执和自我感觉特别良好都可以被遮盖起来,加上号称是“女权”的外衣,就更能够让松弛和皱纹都理所当然地被抚平。
拜托!
这是一个60+愚昧老女人演绎的满屏尴尬的少女心,跟女权真的没有一丁丁的关系,大龄女性撩小鲜肉真的不是问题!
于阿姨(Isabelle Huppert)的《女钢琴教师(La Pianiste)》、《心房客(asphalte)》都有很明显的搞小鲜肉的设定或倾向,再加《将来的事(L’avenir)》里面老被弹幕误会是要搞小鲜肉的状态,以上种种都没有任何让我不适的感觉。
(于阿姨--Isabelle Huppert)于阿姨(Isabelle Huppert)的年纪大概能跟片中的Doris匹敌了,但为什么于阿姨搞个小鲜肉不会让人反感,而Doris试图倒追小鲜肉却让人满屏的尴尬,所暴露的问题就很严重了。
女人不要老想着什么逆龄生长和那些美魔女的传说,要逆龄生长和成为美魔女,是要付出沉重的经济代价的。
你可以回顾那些所谓的美魔女的背景,有哪一个是普通背景的?
有哪一个真的是平民家庭?
现实的情况大多不是自己特别有钱,就是另一半特别有钱,或者干脆两个都特别有钱。
女人看到的是逆龄生长的美肌,却没看到这美肌背后那些用过的仪器、保养品和化妆品。
如果你没有可以让你肌龄逆转的财力,也就不要迷信廉价保养品或者各种DIY保养品能让肌龄逆转的可能了。
如果护肤真的是存在便宜也有用的话,CPB、POLA、Albion还有各种澳洲当地优质有机护肤品,真的应该关门歇业了,你们继续用豆乳和无印良品去就好了嘛。
如果你不能拉住你的肌龄往前迈进的脚步,那么可不可以让你心灵的年龄能够稍微跟上你肌龄的步伐?
毕竟总有一个需要在路上,对不对?
有人可能会跳起来,说这不就是服老了吗?
女人这样不就很可悲?
拉不住生理的年纪,还不能够伸手去拉住心灵的年纪,简直是可怕啊!
(图片来自豆瓣)这句话我是真真儿地跟朋友说过的:我们都不年轻了,现在还用中小学的思维处理感情问题,难道你不觉得这很可怕吗?
不是要女人服老,而是要让女人明白一个道理,女人要具备高于实际年龄(或至少与实际年龄匹配)的心理年龄才会有那种所谓的知性和内在美。
撩小鲜肉当然没有问题,可是你要做小姐姐而不是做老妹妹啊,没什么男人特别好老妹妹这口的,道理就摆在这儿了,你还要掩耳盗铃我能有什么办法?
小妹妹说:抱歉啦我不是故意的啦,我不知道會這樣的,抱歉抱歉啦!
人们听见了,最多就说那是小婊砸、绿茶婊。
但是一个满脸皱纹的女士这么说,这种就是恶意的强行卖萌了。
恶意的强行卖萌的结果是什么?
是让人尴尬、害怕和逃跑。
千万不要让自己随着年岁增长,还依然不肯抛弃和捐出心底里的那份少女心,你以为这是与自然抗争,以为是解放天性,以为是童心不泯,以为自己是于阿姨(Isabelle Huppert),以为自己是玛格丽特杜拉斯(Marguerite Duras),以为自己是洛丽塔(Lolita)。
但别人看起来就是满脸褶皱还不肯承认,固执得让人可恨。
即便可恨的人总有可怜之处,然而,人们普遍对满脸褶皱还带着浓浓少女心的女人,容忍度偏低呢。
说人话大概就是:你少女心没关系,你老也没关系,但你老还执迷不悟又肆无忌惮地裸露少女心,这真的好吗?
Doris在最后,单恋彻底失败以后,总算是明白,要把过去那些与她的青春有关的垃圾都清理了,她总算是知道她的人生应该如何继续(Move on)了,而你呢?
(图片来自豆瓣)
(图片来自豆瓣)老阿姨们,明明带着满脑子的愚昧思想和早已上了年纪躯壳,还沉迷鲜嫩多汁肉体的样子其实很可怕的,你说《洛丽塔(Lolita)》有恋童癖的倾向,沉迷小鲜肉的老阿姨们,你们又何尝不是另一款的恋童癖?
(图片来自豆瓣)该成长的时候,记得要成长,不然等到皱纹满面的时候,只能直接枯萎了。
做到了笑中带泪
可爱
不管 强行五星,少女不朽
why, that's pathetic
蛮励志,蛮真实
你好,少女心。趁着年轻好好谈场恋爱吧。
还不错呢,可能有人会觉得这个老女人太自作多情,自以为是,但是我莫名被她的勇气打动,这样的年纪都敢于做出改变了,我在害怕什么呢
喜欢Doris五颜六虽色的裙子,喜欢假发,喜欢浓浓的妆容,喜欢和这个世界格格不入的感觉……虽然事实上我也就是个普通人,放人堆儿里绝壁看不出来的那一种。嗯……看见某些人感慨不要老,要趁年轻睡男人……呃,是电影太失败了,还是……??
★★☆☆☆
真正的尊重老年人做到年龄平等,应该是指出女主做小三这件事
一个杯子装满水,就不能再盛更多的水了,要继续装水,唯有将杯子里的水倒空。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只有将心里的杯子倒空,将曾经的辉煌、失败都在心态上彻底了结清空,才能用崭新的自我去迎接崭新的未来。爱情或许也是如此。多希望几十年后老去的我们也能像她一样,依然相信爱情,保持一份纯真。
此片简直就是断舍离宣传片,将断舍离的概念用一个故事将的十分透彻。物品不只是物品,还是你心理的映射,多雷斯的改变,从清空家中的废物开始,不管是否能够拥有梦想中的爱情,至少,她改变了。剧中的男主尽管帅气有才,受到同事爱戴,然而他也说出“我很怕别人不喜欢我。”你,和他们,又有多远?
太尴尬了,这要是性转一下得被人说是性骚扰吧,真的太太太太太尴尬了,不是所有女性都需要一份不切实际的爱情的
喜欢。
63/100 暗恋是首诗。
再长点会更好,女主最后转变有点快。被家庭困住的大半生啊……
更年期玛丽苏
千万别浪费时间,老去后所有故事都成了悲壮。
好恶心
特别套路。想想和学生作文差不多,中心明确,语言幽默,扣题严谨,也抖了几个小包袱,但是啊,框架和思想都被用烂了,看一幕就知道接下来几幕,爱一个人从而变成更好的自己,没意思啊。PS.要成为一个不一样的人,就要做你从没做过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