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一开始是老套的连环强奸凶杀案,警察落败了(15年诉讼期是个什么鬼),眼睁睁看着被害人家属在自己面前自杀,那个凄惨。
又过了两年,自称是凶手的小白脸出书了,朴施厚用眼角看人的时候还是很销魂的。
小白脸对自己的罪行表示了忏悔,民众开始犯花痴了,然而被害者家属并不原谅他(搁谁身上能原谅啊,喂,雨中给人下跪但是抬头又是鬼魅一笑,人家大叔没打爆你的头算是好了)。
复仇者联盟开始想办法绑架了小白脸。
朴施厚绝对颜值担当,记者会露肩,泳池秀肌肉,在飞车戏中又露了一把大白腿(还是欲露还休更好看)。
但是为什么警察要去救小白脸,害得弓箭女误杀了自己心爱的大黑狗。
小白脸被解救之后接受采访温柔地回应是自己的粉丝做的,但是不怪他们,都是自己的错……可是铁杆粉丝弓箭女还是不放过他,小白脸被自己眼睛里射出的箭击中,导演你也是够有才。
原来一切都是为了引出真正的凶手J,这瓜子脸型让我一秒都不想看他(非倒瓜子)。
最后真凶、小白脸和警察对垒,真相大白啊……原谅我看到凶手跪地求饶一霎那变成警察的女友也没反应,因为整容的鼻子让我严重出戏。
后面可以称为烂尾。
警察蜀黍弃武从文是正确的啊,抓住了真凶而且这书多畅销,虽然不少花痴可能冲着小白脸去的。
镜头的效果处理的不错,所以我一直都喜欢看弓箭女出场。
就等着她开弓。
印刷媒介擅长讲述故事,但文字的媒介同时也为读者留下了足够的想象空间。
在印刷媒介的接受过程中,想象的空间依赖于想象的时间。
读者由足够的时间读完书籍,也能从足够的时间中找到更多的理解契机,以便把自身的体验、期待与书中所述结合起来。
特别是,那本书在讲一件真实发生的事情,而且采取第一人称实录的说法。
阅读的体验把读者裹挟到那件事当中。
但“罪犯”的自白是一个借口,它是一个引诱,用虚构的炫耀故事调动真正的罪犯的炫耀欲。
直播的电视访谈节目是直接辩论的天然场所。
它一定要在有限的事件内寻找一个确定的答案。
问与答的口吻和观念都被紧绷的时间表所推动。
观众期待真相,节目策划者为揭示这个真相牵线搭桥,争取两方面的收益:其一是社会正义的伸张和真相的搜寻;其二是关注度和广告费的变现。
(虽然有些节目只渴望实现第二个收益,而把第一个收益当做手段。
)电视节目揭晓的事实是时间线上的紧急事件——案件的(实际)追诉期已然临近,不同的嫌犯围绕真相展开辩论。
真凶参与节目的目的不是认罪,而是彰显自身的“事迹”。
一个来宾的虚假陈述是书中虚构故事的延续,另一个来宾的陈述是事件的回顾。
前者是讲故事的人,是文学的参与者;后者是回顾事实的人,是新闻的参与者和犯罪事件的始作俑者。
15年前发生了夺取多名女子性命的连环杀人案,犯人却始终逍遥法外,直到诉讼有效期截止当天,一名受害者家属在负责该案件的刑警面前跳楼自杀。
为此,警探崔向久一直耿耿于怀,不能原谅自己的无能,并在脸上留下惨不忍睹的伤痕,以惩罚自己的无所作为。
2年后,自称该连环杀人案凶手的李斗石以《我是杀人犯》为名出版了自传,旋即成为畅销书。
样貌英俊、谈吐得体的李斗石成为偶像级的人物,受到大众的高度关注。
这同时也引起了崔向久的注意,他甚至参加电视直播节目,与李斗石面对面辩论,企图揭穿对方的骗局。
崔向久始终认为这个名叫李斗石的男人不过是想通过冒充杀人犯而出名。
随着进一步剥茧抽丝,崔警探渐渐接近真相了影片的创作灵感来源于出版杀人自传成为畅销作家的日本食人魔佐川一政,这个食人魔后来亦是摇身一变从变态凶手变身公众偶像。
影片将这个变态微妙且荒唐的心态剥得淋漓尽致,让许多人都看到他的内心已经堕落到了何种程度影片借用偶像男演员朴施厚完美的外形,塑造了一个优雅迷人的“恶魔”,他的存在宛若“照妖镜”一般,照出了人性深处冷血、虚荣、追求外在,乃至丧心病狂的一面,对于劣根性的阐述也许会让许多人在观看境中“中枪”,这才是电影真正要达到的向病态社会复仇的目的
10年隔壁国就已经拍的这么游刃有余了,不仅把犯罪题材玩的那么花哨,顺便还讽刺了自己的无脑粉文化,真的是有点套路在!
设定确实都不错,一上来因为不能给母亲报仇而自杀的小伙子,变成了向世界承认自己是罪犯的朴施厚,破案不得而且女友被杀的警察自己写了本书,并且设局让朴施厚引诱真凶出来!
期间朴施厚被整的好惨,又是被蛇咬,又是穿内裤在车上打架!
在控诉期满前的十五分钟,凶手归案,虽然最后凶手一路开挂,看的有点心烦,其他的确实都很不错!
朴施厚这个角色很讨喜,又耍帅了,又搞笑了,又悲情了!
朴施厚前后演技的变化真的是就在一个眼神,从前面自己是杀人犯的那种戏谑眼神,转变成受害者家属那种痛苦眼神,只用了一秒!
虽然深陷绯闻,但是演技确实还是有的!
结局有点悲,所有受害者家属面对杀害亲人的真凶但是不能手刃事那种痛苦都表现的很好,看到最后终于是被了解,可算心情好了一些!
顺便电影展现的粉丝文化很可怕,本以为是搞笑用的,但是想到之前某凡事件出来的一群无脑粉,这确实是客观存在!
叽里呱啦叽里呱啦韩国话开篇五分钟我就想结束观看。
不是所有电影都适合动作戏开头。
代入到电影院观众已经火大了。
遂二倍速。
观影真实感受如下:三倍速看完都行,拖拖拉拉浪费时间。
除了刺杀那段有点意思,追逐戏、对峙、“反转”拍的都什么啊。
混乱。
剧情内容也太好猜了。
这点不剧透,但真不咋地,看到反转我第一反应:就这?
人物太刻板了。
很难见到战斗力这么弱的男主,这么武侠小说的女配,这么神经质的遗属。。。
拍这部电影纯属浪费车。
导演最大的尝试就是用蛇来说明个什么,但没成功。
导演眼中,韩国人都是一言不合就上街的傻瓜。
希望这部电影不要伤害到动物。
因为引蛇出动,特地等诉讼时效过了,设套让凶手来钻。
等到凶手上套,揭开计划,实际上诉讼时效还有最后16分钟,可以抓凶手坐牢。
可是明明是全套在先,发现录像带里凶手杀最后一个人的时效在后,那么设计圈套的初衷怎么可能是抓凶手坐牢呢?
真相只有一个!
那就是崔警官的真假凶手圈套,自始自终目的就是想要杀掉凶手报仇,而不是抓他!
发现诉讼时效没过的信息得知令他很意外,不过更多的是惊,而不是喜。
就是因为知道了还可以抓他坐牢,所以崔警官后半程一直很纠结。
要不是被害人遗孀最后断电想复仇,我一度怀疑其实崔警官会用枪指着凶手,拖延个16分钟,然后假装自己没忍住,一枪将他击毙。
为什么?没看最后崔警官故意杀人只坐了5年牢吗?
没看到韩国的立法因为这个案子将诉讼时效延长了吗?
因为过了诉讼时效,而导致只能让凶手逍遥法外,而仇杀,更加情有可原在审判量刑上,必然会酌情考虑减轻量刑如果更进一步的腹黑那么我怀疑从假冒凶手的李斗锡被遗孀们绑架之后,崔警官其实就告诉了遗孀们真相然后更遗孀们演了这一出引蛇出洞,断电追击,最后过诉讼时效抓捕,愤而击杀当然,最后追击搞的那么生动,是为了考虑观众的视觉感受,也因为中间有了点意外插曲遗孀们断电,用起重车吊起凶手汽车企图再次绑架,这些显然都是早就安排好的甚至都是崔警官安排的所以,不要再去跟《杀人回忆》比较了,比啥啊,完全不是一个路子的倒是可以作为韩国复仇三部曲的姊妹篇,当作复仇第4部曲看从崔警官爱人被抓被活埋的那天起,崔警官就计划了这样一出瞒天过海的复仇计划既要引凶手出来复仇,又可以冠冕堂皇的复仇从这个维度看这部《我是杀人犯》,简直牛逼到不行剧情的设计,就完全不弱于《老男孩》,完全碾压《亲切的金子》好吧,以上这些都我意淫出来的,其实这部编剧和导演就是漏洞百出,槽点十足冷鱼的视角,奇妙的观影维度,总有好过他人的观影体验
长按关注,冷鱼电影
其實是短評,只是短評有字數限制,寫不下。
【內有大雷,觀賞電影前請迴避。
】一·華麗的Artimise Cha會長,穿著窄版的西裝,怎麼看都像是來賣包包的。
最後翻盤也沒顯得多被害者家屬。
Cha會長略顯花瓶了。
二·除了大家說的此片是向《殺人回憶》致敬之外,還向很多的好萊塢動作片+劇情片致敬。
崔班長的嘴角和J白口罩的血印是劈頭就來的一個明顯帶有《蝙蝠俠》小丑印記的指涉。
夜視鏡第一視角一段不錯,就是好萊塢軍事片也常用。
最受不了的就是兩段車戰。
如果只取一段勉強還可以,但是導演大概是拍了捨不得刪,把兩段都放了上來,就有了畫蛇添足的悲劇。
三·開頭長達8分鐘(?
)的追逐戰頗有港製的警匪片結尾的意味。
把港片的結尾拿到片頭還頗有新意,但是全劇最後又來一次車戰就令人非常受不了。
四·劇情有硬傷,若崔班長是到J現身後才拿到秀妍死前的錄音,那麼他是那時候才知道法律追訴期未過。
雖不論追訴期他還是有充分理由要引出兇手(如秋妍的下落,埋葬地點等),可是班長說的似乎是因為知道訴訟期未過所以要引J出來,畢竟這是籌劃兩年的計劃。
五·處理的比較好的是J下跪求饒一段。
雖然早已知道他必定說得是秋妍求饒時說的話,但是說出秋妍被關了兩年和懷孕(尤其用的是秋妍的臉,J的表情。
給女角贊一個)還是被唬了一跳。
噁心感頓時爆表。
雖然嚴重被噁心到,但應該是全劇最煽情卻又處理的最好的地方。
今天聊聊韩国电影《我是杀人犯》。
片名내가 살인범이다 / Confession of Murder (2012),别名杀人告白(台) / 星级杀人犯(港)。
本片是新人导演郑秉吉的处女作,凭借本片在当年拿下第50届韩国电影大钟奖最佳新人导演和第49届百想艺术大赏电影类最佳编剧,并获得第50届韩国电影大钟奖最佳影片提名。
看过本片后你就会知道,《我是杀人犯》拿下最佳新人导演和最佳编剧完全是实至名归。
《我是杀人犯》的剧情充满噱头。
警察崔向久苦苦追查一名连环杀人犯未果,甚至自己在抓捕过程中还被犯罪分子打伤,留下终身伤痕。
15年后,在韩国当地谋杀诉讼时效期期满之际,一名名叫李斗锡的男子宣称自己就是当年的连环杀人犯。
李斗锡出版了一本自传《我是杀人犯》,细描述了他的所有谋杀案过程。
一时间舆论哗然,李斗锡成了舆论焦点,受害者家属和狂热粉丝蜂拥而至,而崔向久也在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
影片从一开始就和暴力交织在一起,故事剧情也在角色不断地冲突间推进。
除了崔向久和李斗锡一直以一种不太融洽的方式组合在一起,片中还出现了一群被害者家属,他们组成联盟,发誓要将连环杀人犯干掉。
这个松散联盟里的人物特征鲜明,有用弩箭的酷女孩、有玩蛇的老者、有富裕的老妇人,偶尔闪回的场景分别介绍了这些角色亲友遇害过程。
本片几乎没有给观众留出一刻的喘息时间,而是从一开始就充满花哨炫酷的动作戏。
影片兼顾剧情和动作,在重点表现动作戏的基础上,精雕细琢了一个优秀有趣故事。
情节方面想象力丰富,犯罪惊悚所需要的反转一个不少,甚至标新立异地做了许多全新设定;动作戏方面则已经看出郑秉吉这位新人导演颇有想法,尤其擅长在表现不断移动中的动作追逐戏,他在未来几部作品中将把这个特点进一步发挥到极致。
《我是杀人犯》中呈现了独特的观影视角,和以往的动作电影表现出极大不同。
影片开场的一段追逐戏就是典型的连续快速移动镜头,不仅动作演员在不停地快速移动,紧随其后的摄像师也要跟着一起跑动。
中间一段汽车追逐更是充满想象力,在原有的公路开车基础上,增加了大量惊险刺激元素,激发观众的肾上腺素。
这两段动作戏是全片动作戏的高潮和精华,郑秉吉表现了他那令人难以置信的想象力,出色地完成了两段给人深刻印象的重头戏。
情节方面不输动作戏,也是可圈可点,故事围绕杀人犯的设定展开,在这个杀人犯身上发生了许多匪夷所思的事情。
资本运作下,粉丝开始狂热追星,全然不顾背后的公序良俗。
表面看起来似乎这些追星的人都有病,资本主义为了逐利俨然没有下限。
只要砸下足够的钱,硬生生造出一个流量明星根本不是什么难事。
时隔多年再看,你会发现影片中的表现一点都不夸张,只要有利可图,捧红一个杀人犯根本算不上什么。
剧情反转也是影片一大亮点,李斗锡以杀人犯身份自白,加上崔向久怒不可遏的状态,一切都似乎陷入疯狂。
但如果大家头脑冷静一下,仔细想想,就会发觉其中有许多值得商榷的地方,需要更多的证据才能揭开真相。
当观众以为这部电影会围绕突然显身的杀人犯展开时,电影正朝着悬疑侦探方向进发。
悬疑动作多元化,炫酷巧妙完整性。
这里是硬核影迷集散地,欢迎关注公众号:妙看影视
同样是警察找凶手的经典题材,老故事讲出新花样,警察站在凶手的角度,尝试不一样的手法去破案。
杀人凶手的麻木,无差别杀人,钻法律的空子,无疑将观众的愤怒推上了极点。
身为警察,也许再碰到这种案件的时候,很多时候,受现实影响,做不到从始至终的坚持不懈。
于是编剧就给安排了警察也是受害人的桥段,在我看来这是高明的,如果没有这么一层关系,警察做不到这么了解杀人凶手的心态,也不会这么孜孜不倦,我们普通人,往往生活中的琐碎都会压垮我们,更何况,对如此狡猾,身手如此好的凶手。
本片情节安排有很多新意:1.凶手的冷漠无情,凶手在片头就用刀抹小餐馆老板娘的脖子,没什么特别的理由,只是为了惩罚警察而已。
小餐馆老板被杀本片并没有大篇幅的去讲杀人经过,但就是这样一件平淡无奇的事件就道出了凶手的可恨之处,而且10条人命,这样的数字已经足够震惊。
而后面,警察的女友,被真凶手侮辱还有了小孩的情况下,还是被杀害了。
在面对自己被抓的情况下,模仿受害人的生前求救的样子。
这样的凶手杀人只是证明自己的能力,足见其可怕。
真凶手模仿受害人被杀前求救2.受害人凶手之间联手,中间穿插了两次大联盟尝试杀凶手的情节,足见受害人对凶手的恨之入骨。
受害者联盟3.杀人凶手出书,并公开承认自己是凶手,只因过了公诉期,肆无忌惮的钻法律的空子,这样的idea真心是不错,并且还给假杀人凶手安排了一副好皮囊,在没有找到真凶的时候,我相信,观众跟我一样,应该也是快被气死了。
假凶手新书见面会4.假凶手是为了引出真凶手,真是煞费苦心的制造动荡,先是挑衅受害人,后面又是找警察对峙,表示自己的悔恨之心,将媒体舆论推到最高,引发真凶手的嫉妒心,说实话,众多举止可谓是以假乱真。
假凶手面对受害人父亲制造舆论曝光5.虽说这是一部比较严肃悬疑的片子,但是为了缓解紧张的气氛,也加入了很多搞笑的成分。
监狱里的脑残粉一方面比较戏剧,另一方面也真是讽刺了当下某些没脑子的粉丝。
脑残粉强行握手6.假凶手也是受害人,而且一切都是受害人们和警察的安排,也将本片推向高潮。
真相大白7.警察的女友是个那么美丽动人的姐姐,然而却被无情杀害,可以较高程度的引发观众同情心。
小姐姐妈妈不喜欢自己男友,妈妈生前没有对小姐姐好一点,而男友也没有好好照顾到,无疑也在告诉我们对身边的人真的不要刻薄,因为明天和意外你不知道哪个先来。
警察的女友总的来说呢,韩国的很多电影对韩国当下社会问题会进行放大,意在指导人们从影片本身出发去诟病某些社会现象,如《素媛》就在告知反应韩国法律条文的不完善,这部片也是极力讽刺了韩国现下对刑事案件追诉期的问题。
我们经常说艺术源于生活,同样也高于生活,电影在很多方面选中现实的某些点放大,给我们现实生活更多有意义的指导。
开始以为是跑酷片,追得那个辛苦。
帅哥出来以后好像变成了伦理片,追诉期过了是个很好的看点。
过了一会儿,家属报仇团组织起来了,又好像成了复仇片,杀蛇的姑娘太帅了,追车也很具创意,有成龙的味道。
J哥出现后又成了悬疑片,也是,帅哥这么年轻怎么可能是15年前的杀人犯?
最后是变成了追车片。
J哥真难死。
所有商业电影元素都被组织起来了,所以还真好看。
动作戏太拖沓,用力过猛。
尼玛,炮灰太惨了,车祸,满脸炸酱面,被蛇咬,中一箭,捅一刀,敢再惨一点么~
Best Korean thriller in 2012
结局太鬼扯了,说追诉期没过就可以结局了好吧
Car crashing ruined the traffic, and elite actors too.
比杀人回忆差远了好吗,一度以为是男版亲切的金子,其实是棒子整容术大广告……
追车戏很有创意啊~
剧本不错,悬念到位,讽刺突出。拍摄手法很显水准,尤其几场动作和追车戏。
有的悬疑剧让人觉得太神了,但有的就让人觉得被坑了,扯淡是杀人回忆的续集...
7.5分。某种程度上来说,可以认为是《杀人回忆》续篇。故事的设计非常出彩,原本一直被欺负,被委屈的男猪竟然才是扮猪吃老虎,最后一举成功。而最后的复仇也一反同类影片“以德报怨”的设计,然人非常过瘾。但可惜几场动作戏没有必要,其实我觉得还不如全部设计成脑力交锋来更好~~
晚上回家路上看的,真想吐了,太恶心了,那个杀人犯变态到一定程度了,可怕,太可怕了,基于什么我看的这片啊,自找恐惧
就这都七分了?
猜出来了。。。
又被豆瓣评分给骗了。。
不错的商业类型片,有一些讽刺社会风靡偶像的意味,一些打斗场面略显多余。6
简直太普通了 就这水准凭啥和《杀人回忆》相提并论?好多追逐打斗戏刻意做作毫无必要 遗孀复仇的线索是来搞笑的吗 各种莫名其妙 两次电视国民对谈更是傻到无比 没爆点没节奏情节拖沓无聊 差评
1.剧情全程推进快速紧张,想法设定不错,这个反转复仇大局布的还是不错的,韩国电影总在诉讼时期做文章2.这么多警察,抓不住一个犯人,无论是剧情需要还是,还是本身的无能,我依旧觉得太差劲了3.警察班长,还要强行设定温情戏,编剧的思维缺乏实际4.我觉得直接按照《亲切的金子》或者《东方快车谋杀案》来布局会显得更加痛快合理
K303
结构强细节弱,整体来说人物塑造的不错。
韩国电影很好看,尽管很多bug,但是感染力太强了,中国大陆的大量lj电影,真的是又浪费钱,又浪费时间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