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电影就像一根野草一般粗暴生硬的生长着,野蛮且充满敌意,就是这种简单粗暴的生活方式造就了西部电影那野性直白的方式,而这部电影显然与以往的西部电影不太一样,它加入了很多文艺性的东西,将一种格格不入的善良与纯真融入了里面,让电影散发出来了一种野性又细腻之美,少了一丝男性粗暴的暴戾之气,多了一份女性阴柔之美,让原本狂野不羁的西部片瞬间有了一种优美清新的文艺片之感。
作为一部公路片式的的西部电影,导演将一种寻找真爱的浪漫主题融入其中,清新淡雅又不失情趣,充分体现出来了情窦初开的羞涩,又表达出来了寻找爱情的勇敢,只是把一个城市男孩单独置身于狂野的西部世界,就像把一个婴儿放到了丛林一般,让人既担心又害怕,生怕随时窜出来一只虎豹狼虫,一口把他生吞活剥了,那可怕又战栗的场面,让人想都不敢想,很显然导演没有把这种情况持续下去,为他配备了一名足智多谋饱经沙场的保镖与他做伴,情况一下子变得豁然开朗起来。
电影用一种舒缓平和的节奏叙述着故事的发生,从小男孩一开始进入西部,剧情就开始慢慢转变,我们感受到的是一种危机四伏的环境迎来一只待宰的羔羊,时时刻刻处在危险之中,又时时刻刻被危险所吞没,导演选择了去讲述这样一个剧情故事,表达出来了一种颇为隐晦的人性故事,不管我们是多么想要用一颗纯真的心去打动这个世界,最后的结局总是悲观与绝望的,面对真实的世界,我们学会的只是慢慢的成长与慢慢的适应,就像电影中的小男孩一样,不断的在探索西部的旅途中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而每次发生事件的背后都有着让人无奈的理由与事实,我们不能单纯主观的去看待一件事情,就算了解了真实的情况,邪恶与善良都不能够拿来去衡量与定义。
电影为我们填满了各种陷阱与阴谋,表面上呈现出来了一种安静祥和的局面,可是慢慢捋清了背后的故事,结果总是会吓我们一跳,纯真的追爱小男孩成了一个被牵线的小木偶,他去寻找真爱的道路却变成了毁掉真爱的道路,无论这条路完成完不成,最后的结果都是具有毁灭性的,从而反过来再看这部电影,看似一部文艺范十足的西部电影,瞬间就成了血腥暴力的罪恶史诗,不得不佩服编剧的能力,编织出来了一个可怜又可恨的这样一个故事,在这样一个故事里,每个人都沦为了不幸的受害者,没有人会得到圆满的结局,有的只有内心里留下的深深罪恶,每个人仿佛都在拼命的保护自己,每个人都渴望达到自己的利益,只是最后的结局总是让人意想不到,可是结局仿佛又是已经注定好了的,因为这样的故事永远都不可能会得到一个圆满的结局,只是这种结局有点太过凄凉,让人看完整部电影以后,整个人都变得不太好了。
电影为我们呈现出来了迈克尔.法斯宾德冷漠又野性的一面,这个帅气又忧伤的德国男演员,用一种幽怨且平静的眼神诠释出来了西部世界的狂野,不管是与人对峙,还是照顾弱小的生命,冷酷与无情的背后都透露出一丝难以磨灭的人性,与朝夕相处所生成的感情,他放不下的是对小男孩执着的感染,他说不出来的是他不愿意用真相去伤害这个无辜的人,可是他永远都不可能做到完美,因为他仅仅是一个生活在拥有丛林法则的西部世界。
迈克尔.法斯宾德用他的高超演技来表演出来了这个纠结的人物形象,虽然有些清瘦且劳顿的神情依然掩盖不了他那种充满男性的魅力。
导演用一种颇为冷静的方式去叙述了一个西部世界的故事,它就像一个童话故事一般的让人感到心碎,这不仅仅是一个悲伤的故事,更是一段无言的痛诉,人们已经失去了所有的善良与美好,剩下的只有沾满双手的血腥与罪恶,越是平静的表面,私底下越是腥风血雨,小男孩的死也就意味着善良与纯真的离去,导演用误杀的方式去结束这段不该有的恋情,看似让人感到痛心疾首,其实这是最好的结局。
好的西部片,不是硬汉骏马荒漠枪战的拼凑,得有好故事。
澳洲鹿晗以他单纯执着的视角,诠释了大拓荒时代的动人纠葛 他并非眼高手低手无缚鸡的唐吉坷德,活在现代社会甚至是中等偏上的户外达人;她并非嗜血如命的赏金猎人,活在现代社会甚至同时胜任可爱女友&贤妻良母;命运选择了他们所处时代,那时代的美国选择了他们的悲剧,认命在乱世大于对错。
也许某个平行世界,更成熟的杰伊与塞拉斯结盟大杀四方,赶上淘金热名利双收。
白发泛鬓的年纪,记起西北小屋住着曾爱过的罗塞,只不过生死未卜
文艺青年看完此片可能会大失所望,起码我这场是这样。
本片在北京电影节进行展映,是实实在在的新片,之前只在圣丹斯电影节放映过。
今晚这场,基本80%都是姑娘,一水儿豆瓣相册里的小清新范儿,估计都是冲着法鲨来。
散场时,姑娘们你一言我一语“什么剧情啊,太扯了”、“还好有法鲨”。
看来剧情挺让文艺青年姑娘们不满意,那剧情讲了什么呢?
就是法鲨饰演的赏金猎人装做好人帮男孩儿找男孩儿的恋人,恋人和她爹因为过失杀人逃到了美国西部,法鲨想通过男孩儿找到他恋人父女,拿到奖赏的事。
其实事情挺简单,主题看上去也很美,风景如画的西部、淡淡忧伤的情调、追寻真爱,还有男神法鲨。
但是呢,导演看上去是在拍一部好像《杀死神枪手》的文艺片,其实是拍出了一部堪比昆汀·塔伦蒂诺的黑色喜剧,非常的极致,有趣。
影片很多有意思的点在于,导演打破了很多规则,有时让角色犯二,有时安排很离奇的情节,有时甚至让观众的情绪复杂起来,些许悲伤的同时开怀大笑(伤口上撒盐的梗),让这部看似文艺极致的片子,其实是黑色幽默到极致。
文艺青年可能抱着的期望是看一部绝美西部片,可谁曾想看了一部有些荒诞的黑色幽默喜剧,这可能是对他们最大的打击了吧。
但,法鲨穿了秋裤,《羞耻》里让众多男人自叹不如、让众多女人为之向往的那活儿露了一个轮廓,那时,影院里有轻微的惊叹声,女生发出的。
也许,这部片子应该翻译叫《西部蛮屌》
摇摇晃晃的吉他开场,少年的眼里荡漾着星空,星空随着马儿的脚步走向旷野,旷野的夜晚带来大雨,大雨之后生长着心灵之树,树木背后是金黄的麦田,麦田里却藏着上膛的枪,枪弹正中胸口,胸口迎面撞见一整罐的盐。
低沉的大提琴流淌着鲜血和少年清澈的泪。
He loved you with all his heart.His heart was in the wrong place.遗憾悲伤惋惜失落,这是世界给真心最惨烈的回击。
His spirit was true.在遍野的横尸中,从此有了一条灿若星辰的路,生活不仅只是生存下去这点意义。
一路向西,slow and steady,with love.ps.套马的法鲨你威武雄壮,捆了孩子还没忘了临走给抹好防晒,大写的秋裤暖男。
向西>>>西部片嘛,风、沙、马、枪。
West→ 并不是一个方向,而是一种生存方式。
艰难不在某个角落,甚至不在某个时代,生活永远都是和你过不去的,西部也许有黄金屋,有颜如玉,也许,有希望,但是路途仍然风起沙舞看不清楚,所谓结局全凭意淫。
生死>>>热兵器时代,死如鸿毛。
不同于动作片中凡是有点头脸的人总要耍上几个回合才能死绝,枪口面前一视同仁,死得干脆利落,以至于看到后半程你大概已经忘记死了多少人。
然而导演在片末贴心地带你逐一凝视了一遍所有领便当的人,当你试着回忆这些挺尸状的驱壳是如何被结果的时候,你会发现,生命真的太轻,哪怕你有主角光环。
爱情>>>轰轰烈烈是挺轰轰烈烈的,就是欠了一丢丢智商,没办法,一但谈起爱情,什么都可以退位,否则那么多故事怎么起承转合,怎么跌宕起伏,怎么结尾。
男主一路坎坷,好不容易冲到女朋友面前,却被杀红眼的妹子一枪秒杀,临了还看到妹子和印第安男友微妙的秀恩爱桥段(顺说这个伤口撒盐的梗实在是全片最佳,虽然有点恶趣味...),岂止是心塞,简直就是心塞。
好在到最后,男主还是用尽最后的力气给了自以为肥肉到手的反派一枪,成功解救女朋友,也算是兑现了用生命保护女朋友的诺言,总归让这个故事有了一个合乎“情理”的结尾,只不过,这一枪让旁观的人也不知该感动还是该唏嘘。
朋友>>>在电影里,尤其是西部片,朋友这个东西和骗子一样,总是来得快去得快。
那么先来讲讲这个骗子(就当买赠吧),不管是从脸、发量、日记的狗血命名、还是那辆像58同城仓库一样的马车来看,都不像是个正面人物,但还是分分钟骗到男主。
为什么?
因为我们总是相信特别熟的人和刚刚熟起来的人。
朋友和骗子其实蛮像的,不到结局,总是很难分清楚谁会替你挨枪子,谁会对你放冷枪。
命数>>>我一直是个信运不信命的人,不过看完这个片子,我觉得命这个东西,既然摆在那里,总得有点道理。
命数这个意向贯穿了片子很多地方,不声不响地指导着很多角色走向结局。
全片第二酷的梗就是那个砍树的倒霉蛋了(排第一的当然是鲨鲨忍着对男主小少爷的扼腕之情把人家女朋友给娶了=,=),我缓了好几秒钟才看懂这个犀利的死法,当时只有一个念头:这TM也可以!? 当然我转念想到了余华的《活着》,最终相信了天底下有两样东西是不分国界的,一个是脑洞,另一个是命。
秋裤>>>咳咳,没错,我毕竟是来看鲨鲨的。
连体秋裤真的是个良心发明,这个不多说了,冲着鲨鲨看片的姑娘是根·本不会错过这种惊鸿一瞥的瞬间的╮(╯▽╰)╭
《西部慢调》故事发生在十九世纪末,从一个少年在旅途开始,他是一个寻爱之旅,从苏格兰远渡重洋,在美国大陆,骑着一匹马,踽踽独行,一路向西,貌似一个很酷的故事,可别忘了,他身处在十九世纪末,那一片美洲大陆相互撕杀,掠夺资源,人人配枪。
少年不经世事,天真幻想,去西部寻找他心爱的姑娘,他想这个世界除了生存以外,还要有生活的意义。
途中结识了一名男人,用金钱让他来保护,慢慢地培养了友谊,但友谊之花即将绽放之时,来了场赏金猎人的决战,心爱的姑娘就是目标。
少年最后冒着危险,誓死保护爱人,具有讽刺的是,竟死在姑娘的意外之手。
故事本身看头不多,但导演拍摄的真诚手法值得赞叹,用枪的方法,子弹的射击,力求真实的实景画面,西部的残忍与原始,展现了荒凉野蛮年代,人性里存在的冰冷。
用写实,还原真实的赤裸方式,让观众更接近本质,不失为一种很好的画面语言。
《西部慢调》作为一部以“西部”命题的电影,却与美国的西部片明显不同,这部片子更像是一部骑马而行的公路片,或说是轻色调为主偶尔重线条的堂吉诃德游记,观之如同吃腻一嘴的巧克力突然含到一颗薄荷糖,慢调的节奏里清凉四溢,缓缓沉淀出略带辛辣的苦涩希望。
至深前往美国西部的男主Jay青涩美好,演员Kodi忧郁迷茫而饱含深情的大眼睛、消瘦的身材与毫不掩饰的贵族浪漫气质,如同恶境蛮荒里一朵不合时宜的纯净百合,让人担忧他下一秒就要死去,却又满怀期待他会给险恶的土地带来怎样的梦境。
在幸运眷顾之下没有秒死的小男主遇到了老司机Silas,一个历经沧桑、毫无浪漫、生存能力极强的西部杀手。
两人的同行充满摩擦,冲突与磨合的趣味性凸现出来,完全不同的三观激烈碰撞又意外地令人感到搭调。
然而一路上经历的残酷事实让Jay对于西部的美好幻想渐渐死去,同时他的理想主义却微微撬动着Silas坚韧苍凉的神经。
男孩的寻找最终引来了赏金猎人对于女孩一家的追杀,在女孩一家与赏金猎人的战斗中,先是Silas一枪未发就受伤倒掉,接下来更荒诞的一幕出现了——赶去救援的Jay被女孩开枪误杀,甚至临死前,枪弹击中的盐罐子还正好往他的伤口撒了盐。
正当我们以为理想主义死的透透的时候,镜头推到多年以后,Silas和女孩在一起过上了幸福美满浪漫的生活,而Silas在影片里说的最后一句话,便是纪念Jay一直以来的理念:“There is more to life than survival”。
整部影片的情节实在是一波三折,想说荒诞,却忍不住拍案叫绝。
理想主义的美好化身最终在现实地不能更现实的残酷命运中死去,只懂得现实生存的粗糙汉子却扛起浪漫的大旗开始用心生活——这到底是反讽,还是有所指引?
有些人说这是一部粉碎理想主义的电影,男主的浪漫在黑暗现实中只有死路,被所爱之人亲手杀死却没有得到爱情,自己埋骨他乡,最后基友上位。
而我觉得这种说法并没有将Jay存在的意义看透。
Jay的到来,将欧洲的文艺气息带入了危机四伏的西部荒野,他的存在或多或少让生存在这里的人看到一丝美好,无论是欺骗他、鄙视他还是与他同行的人,无论他们是否察觉和在意。
当然,没有生存前提的理想主义很难得到传统意义上的善终。
当贵族男孩Jay问心爱的女家女孩对他的感觉时,女孩毫不犹豫地给他发了一张弟弟卡。
阶级的差异、心理年龄的差距令注定了男孩梦中爱情的悲剧结局。
而Jay却痴情到只身一人来到西部追寻女孩,始终相信能够找回自己的爱人,这份痴执铸成他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幼稚,也构成了现实带给他改变观念的巨大空间。
然而历经现实的残酷,他并没有像观众期待的那样改变或成长。
遇到杀人不眨眼的西部牛仔后,他依然真诚赞美林边黑人的欢歌;目睹过商店惨剧后,他依然单纯的信任了文艺的骗子Werner。
Silas在叙事中说:“这个孩子很奇怪,他用不同的方式看待这个世界。
对他而言,我们正漫步在充满善良和希望的原野,而我看看到的是随时可能出现一个亡命之徒一刀掉干掉你——只要有一美元可赚”。
可见Jay始终都是理想主义的化身。
残酷现实带给了他不妙的境遇,但没有摧毁他心中的信念。
这样美好的小天使如果在险恶的西部继续生活下去,说不定浪漫就会被消磨一空,如同英雄迟暮般退化成一个只知道生存的糙汉。
导演并没有让这种事情发生。
于是Jay妥妥的带着他的理想主义幻灭在爱人的枪口,影片甚至火上浇油地让受伤的Jay很久都没有被女孩发现,让女孩与她的印第安爱人在Jay面前拥吻。
这一幕幕补刀,不禁想让我想问,是让理想主义Jay在现实的磨练中成长为一个世俗的现实的人更残酷呢,还是让他带着自己的信念在此戛然而止更残酷?
我认为第一种更残酷。
所以影片的处理是第二种,因为第二种残酷里包含了一些些希望的可能性。
Jay确实没有善终,但他却未曾后悔、从未犹疑自己来寻找爱人的决定。
纯粹的理想主义虽然无法在这里生存,但是对于已经具备生存能力的人们,这些理念可以带来一种更好地追求和更有生命力的生存方式——这就是Jay无形的影响力,也是影片最后Silas和女孩在西部结婚生子的引线。
如同荒漠突然长出了一片小的草地,这样的小草地很微弱,但可能在平行时间里在各处滋长,最终它们或许会相连成片,把荒原变成绿洲——这是影片隐含的对于文明的追求。
黑色幽默与残酷现实里,理想主义载体的覆灭却在更大的精神空间里燃灯。
下面来说说影片的节奏。
不愧是“西部慢调”,节奏确实很慢。
尤其是一开始,镜头里大片的西部风景配上轻灵欢快的BGM,让人几乎错觉要看一部旅游宣传片。
然而当适应了这种节奏之后,整个观影变得舒适。
这时候影片开始用骤然加速的插叙、干脆利落的戏剧冲突加入这首舒缓的钢琴曲,优美风景里的残酷现实让人心惊肉跳,仿佛随着小男主的节奏逐渐深入美景之下“吃人”的西部原野,一点点引向最后的高潮。
除了Jay,影片里的人个个死的干脆利落,观众的心理准备还没开始做,情境中的人就全倒了,干脆利落。
人命如草芥。
感觉这里既是与Jay的美好想象形成剧烈对比,又是导演对于美国传统西部片的颠覆。
这里的西部确实够现实,没有牛仔的浪漫爱情与正义精神,有的就是,生存,生存。
有趣的是,影片在最后以倒序的方式回放了所有死去的人的死时状态(让人想起《在西部的一百种死法》)——只想着生存的人们总以各种形式粗糙死去,然而心有情怀的Jay虽然最终也死了,但是毕竟见到了心爱的人;内心萌生浪漫的Silas更是与姑娘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这确实体现了影片价值追求。
导演选择法鲨来饰演老司机Salis实在是合适不过。
法鲨的演技,一个眼神儿就可以让情绪到位。
关键是他对节奏的把握十分精准,始终不急不慢地步步踩点,配合着第一人称的叙事带着整个影片的节奏缓步向前,为Jay的性格表达和西部现实的刻画支起了充分的空间。
沧桑又带点儿忧郁、粗糙却略含兴味的眼神,稍稍显露出他冷漠外表下并非冷硬的性情,充分减缓了最后其内心转变的突兀感。
影片不算长,80多分钟的铺展故事结构都还算丰富,有不少有趣的幽默成分和耐人寻味的暗示与预兆,观完甚有余味。
颜值和画面美得不用多说。
总之,这部独立电影分非常适合心情安静的时候一看
男主这朵苦命的白莲花哟。
先是为爱千里走单骑背井离乡带着一匹马一本红宝书毅然决然地走上了西部大开发之旅。
先碰上了强盗,又碰上了比强盗还要强盗的法鲨老师,从强盗法鲨老师手下逃跑以为碰上了文明人,结果文明人把他洗劫一空之后跑路,最后还是不得不乖乖回到法鲨老师的五指山下。
最后发现自己跑了那么久原来是帮强盗们杀死岳父跟心上人免费带了路,最后的最后被心上人误伤伤口上撒盐基友ntr都轮了一圈。
男主抬头看着他喜爱的星空,小熊座,大熊座,猎户座,我到底哪里做错,要我承受那么多。
归根结底还是从一开始他就不该往西走,那片树林本来就是强盗野兽才能占有一席之地的荒原。
他心软,容易轻信人,毫无生活经验,拿着一本安妮宝贝写的西藏攻略就踏上了318国道,哪里有可能不被骗炮?
坦白讲片子的节奏掌控确实有些问题,前半段的剧情展开用了太长的铺垫,剪辑凌乱破碎,即使有配乐加分也使人迷茫不已。
中间到后来整个故事开始明晰,几个冷幽默梗运用的非常非常巧妙,全场开始哈哈哈哈哈,虽然一开始男主和法鲨眉来眼去的时候迷妹们也在哈哈哈哈,我最喜欢其中的晾衣绳和伤口上撒salt梗,插入得恰到好处毫不做作抖机灵。
最后结尾的几个神展开更加加分,意想不到的结局更加具有一种黑色幽默的趣味,在漫不经心的配乐下,闪回了西部的一百万种死法,有趣,有趣。
唔我老公的秋衣秋裤play嘛,真是可爱极了的臀部和裆部啊。
典型的美国西部片,少了些许的马上枪战,多了些内心的独白。
怀揣对初恋情人的爱的英国少年Jay踏上了走向西部的路程。
Jay是一代美国人的缩影,富有冒险精神,怀揣梦想,探索着世界。
他手中的旅行指南“ho to the west”也是当时美国人向西部进发的象征,不同的是,牛仔们带着的是发财梦,淘金梦,而jay则是为了他的情人出发。
电影中rose的一句话好像已经预示了悲剧的结局,“我把你当做亲弟弟”,还有什么比这更能使满怀激情的Jay伤心的呢。
然而当rose离去后,jay依然踏上了寻找她的征途。
塞拉斯的存在是整个影片的推动力,这个满脸沧桑,眼神忧郁的亡命杀手,一路上保护着jay的安全。
或许正是厌倦了没有终点,整日流浪的生活,他脱离了组织,独自开始了路途。
再从美国梦看,发财致富的愿望难以实现,整日为了虚幻的东西奔波劳走,塞拉斯厌倦了这样的生活,而jay的出现,又让他已经动摇的心,愈发想要改变。
jay的出现使他明白,除了生存之外还有值得追求的东西,他好像又有了新的目标。
电影最后塞拉斯把jay绑了起来,说要去杀了rose,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他的本意。
但从结局来看,也许是身中的两颗子弹让他清楚了如果拿rose领赏,这样的情况还会发生,这样的生活也永无止境,于是他放弃了。
电影最后,当jay冲入屋子,等待他的却是rose的误射,这是十分荒诞可笑的,rose随手一枪,也没有看是什么人,而jay就一直看着rose开枪的背影,感受着生命的流逝。
jay生命中最后一件事,就是为rose杀了派尼。
jay看见rose后眼泪瞬间就流了出来,而rose直到jay生命最后一刻,尽管悲伤,但却无泪。
我不知道这是导演的设定还是演员的演技不到位,这样的结局令人无奈。
塞拉斯与rose的生活,也印证了jay的梦境,这样的设定更让人无语。
实在想不明白为什么rose会被通缉,排除了杀人恶魔这个可能后,就只可能是有人重金悬赏要杀了他了,这个人很可能是jay的父亲。
而rose从家乡的出走也很可能是他的促成,这就又是地主与农民的斗争了。
个人认为,这部电影的精华在中间部分,早期美国梦的缩影,结尾不敢恭维。
也许因为我对法鲨不感冒,刚开始关注时,以为是纯正西部片,其实这部片子并没有多少西部的味道,取景甚至都不是在美国,当然了这个也无所谓。
幽默感是有一些,不过片中的那些幽默支撑不起整个电影的无力与拖沓啊。
没看的时候觉得片长84分钟,怎么能拍这么短,要知道我是西部片爱好者,比起动不动就三个钟头的经典西部片,这个都只能称为小品了,看完后觉得,能拍84分钟不容易啊。
如果不是一直看着弹幕,我真心看不下去了。
结尾部分可以加一颗星。
确实有挺多人关注此片是因为法鲨,其实不要叫西部慢调,改成法鲨慢调才贴切哦。
一般吧
导演将自己的叙事欲望嵌进了一个西部片框架里去,所以时不时的会出现一些带有浪漫气息的意外效果,但结尾枪战让法鲨缺席也是太过反常规了些,男孩中枪后的伤口撒盐更像是喜剧梗而削弱了悲剧色彩,整体还是太短小了,内容不够丰满。
八成观众都是迷妹,开场就花痴笑声一片,感觉超扰民,结果随着各种万万没想到的剧情展开,我笑得比迷妹还响也是醉了。。。。伤口撒盐简直神了!导演脑洞堵一堵好吗漏风很疼的www
为爱流亡,辗转山水,纵穿西部,基情温润。惟独那一枪,让人心疼。
真·伤口撒盐~连体秋裤那段确实也是偷偷倒回去看了的
片长居然不到1个半小时,这抢马的2个挺逗,直接飞出去了.狙击枪还用这么大的盒子装.忙活了半天,全挂了,还有点黑色幽默.赏金猎人怎么还露了半片屁股- -?还是法鲨腻害,开场先碰瓷,等都打完了,起来收拾战场,感慨一番 完美接盘.这女主就相当于<大镖客>里的黑衣美人,实力很强,都一枪毙命.总体还行,6分
好对口味的片子 把西部描绘的又残暴又美好又逗比 小哥结局太凄凉惹 真是后悔晚到了十分钟o(╯□╰)o
挺烂的.
困死
的确slow…真的要说讲了什么也是难概括。不过爱情与死亡无处不在真是一语成谶,哭笑不得的真实…里面有很多黑暗的幽默,比如字面意义和现实意义上的往伤口上撒盐…一本正经甚至痛苦地逗你发笑。大约就是真的不能爱错了对象,不能轻信了人……说走就走的旅行行不通啊,文青害死猫= =
不是我的菜
总之西部就是很容易死人啊…
工匠气十足,木雁之间吧
我是全世界最讨厌西部片的人。自从认出那是小恶魔以后,西部爱侣之游就成了父子观光……结尾扯得一批。
快意的杀戮和枪战,悲壮带有讽刺意味的爱情,形形色色的赏金猎人,远方的山覆盖着皑皑白雪,近处的麦田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一部西部元素满满且畅快的片子。大部分人或许觉得杰伊悲催,在我看来,能放弃贵族的身份不远万里远渡大洋来到荒蛮的美国西部寻找恋人,看到的结果不尽人意,讽刺的死在恋人之手,仍至死不悔,这不正就是19世纪勇敢浪漫的西部精神的完美诠释吗。人们对抗荒诞的秩序、不合理的桎梏、不完美的生活,是一个悲剧的过程,鲜有成功,那种至死不悔的精神就是悲剧中最美的传承。有时候一个人的悲惨比欢乐更震撼人心、更浪漫、更值得留念,正如此片的结局。
惨兮兮啊
5分。我穿过半个地球,横跨整体西部,最后就是为了中一颗子弹而死,甚至是第一次见你,连话都没说一句。
色调很美,慢调很好听
西部公路片。景色和音乐的配合拍出了懒洋洋的调子,最后那个场景还以为有反转,没有冉冉升起的魔鬼,一路奔着文艺的路子狂奔下去了。
意外很好看的独立电影。前半段节奏缓慢,男主角遇到各种人物的段落好像小王子的星际漫游,后段人物线索汇集直至大战都非常吸引人。不过总体还是靠剧情设计出彩,人物性格情感略弱些,会持续关注导演以后的作品。(森林那段好喜欢!